长输管道的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探讨
长输管道施工中施工技术探究

长输管道施工中施工技术探究【摘要】长输管在施工的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是长输管线的施工测量,如果不能很对工程的管道进行很好的施工测量,那么工程后期的施工质量就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因此长输管道的测量技术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到承担起责任,只有这样长输管道才能顺利进行,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在测量之前需要相关人员仔细的进行图纸的审查。
本文主要从施工测量技术方面对长输管道在施工中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介绍施工技术以及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测量问题,最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长输管道施工测量技术常见问题解决措施在长输管道施工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比较专业性的工程测量控制,只有通过工程测量全面准确的确定长输管道的宽度和管道管沟开挖的走向之后,才能进对其进行全面的0施工。
在这个过程中,长输管道施工测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如何准确而有效的控制施工过程,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通常情况下在长输管道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错误的管道线路,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对管线进行一些局部的调整,如果在测量中发现存在比较严重错误的路线,那么需要对其进行全部的整改,由此一来,,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就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动,因此就需要专业的设计师来完成这部分工作,但是在实际的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自己必须承担相关部分工作,但是当负责此项长输管道施工设计单位如果自己本身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就很容易会陷入困境之中,造成的结果是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不能够准确的进行测量和计算,就有可能做出很大的损失。
因此在实际现场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精确的对地貌纵断面图进行准确的测量,当出现一些比较小的误差的时,只需要对其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准确的对管线进行适当的调整之后在继续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工作,在进行施工前还需要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准确的计算,要保证所有的工作都完全进行完毕才能更好的进行施工。
管当长输管道的线施工完全竣工之后,最后一项工作就是讲管线状态记录下来并保存,,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施工状况。
国内外油气储运工程施工的技术现状

国内外油气储运工程施工的技术现状一、国内外长输管道施工技术现状最近几年是我国长输管道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由于管道直径增大,输送压力提高,使得管道壁厚增大,钢材钢级提高,这就要求管道施工技术水平更高,使得施工难度加大。
尤其是世界级的大型管道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气新疆东到上海,跨越中国大陆。
干线全长约4000km,经过各种复杂的地形,地貌;管径大(1016mm), 设计压力高(10MPa), 钢级高(X70), 管壁厚(最大厚度26.2mm,最小厚度14.6mm);全线采用三层PE外防腐和内减阻涂层;一类地区采用螺旋焊管,二,三,四类地区采用直缝埋弧焊管;并首次采用管道全位置自动焊,自动超声波(AUT)检测,盾构等技术和符合国际标准的HSE管理该工程大型船跨越工程多:隧道穿越长江,黄河各一次;大型顶管加定向钻穿越黄河1次;定向钻穿越淮河1次,穿越其他大型河流12次,穿越中兴河流80处;穿越黄河1次;穿越公路648处;穿越铁路46处;建设路上隧道14条;沿管道建设伴行路1105km。
线路工程共建设战场35座,阀室138座,其中压气站10座(燃驱压气站6座,电驱压气站4座);通信系统采用卫星通信。
下面分别介绍各种新技术的现状。
1.线路规划我国现今已成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管道设计,优化了线路方案,提高了选定线效率和对穿越方案的精细解释分析;利用数字高程模(DEM)和数字线划地图(DLG)及遥感影像,生成三维地面立体景观,在计算机上实现了空中漫游观察线路。
2.管道自动焊国内管道焊接技术随着油气长输管道建设事业的发展得到了迅速提高,20世纪70年代及以前采用传统手工焊;80年代初,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引进了美国,欧洲的手工下向焊工艺,并逐步推广到大部分施工企业,90年代初,从美国引进了自保护半自动焊设备和工艺,1995年在突尼斯管道工程首次使用,在库鄯线,苏丹一期等管道工程中得到完善,之后广泛应用于涩宁兰,兰成渝和西气东输等管道工程建设;“九五”末期开始进行管道自动焊(填充,盖面焊)的引进,研制和试验工作,先后在郑州——义马工程,陕京线,涩宁兰等管道工程施工中,对从国外引进的管道自动焊设备及施工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对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管道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国产管道自动焊及配套设备进行了工业化现场试验。
关于油田长输管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关于油田长输管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长输管道施工,是石油资源开发与应用的主要部分,它具有便捷性、关联性、以及科学性等特征。
基于此,本文结合油田长输管道的相关理论,着重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进行叙述,以达到明晰技术要点,提高油田资源输出效率的目的。
标签:油田;长输管道施工;应对策略一、油田长输管道油田长输管道,主要用于石油储藏地与使用单位之间进行石油资源的传输,是当代石油资源开发中最基础的操作环节之一[1]。
一方面,油田长输管道进行石油传输时,需要与其他传输管道相互接触,由此,管道之间很容易出现局部摩擦、或者侵蚀的问题;另一方面,油田进行长输管道建设后,在非特殊情况下,一般不会轻易进行改变;同时,为了避免管道铺设对沿线区域造成的干扰,大部分地区的管道采用地下铺设法;此外,输油管道属于高等危险品,一旦实际应用中受到高压、高温、明火的影响,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等危险情况。
二、油田长输管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油田长输管道施工期间,由于施工要点把握不明确,也有可能存在以下问题:(一)交接桩模糊油田长输管道进行输油操作前,需要先对管道设计的基桩位置进行放线定位。
但当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在于,经常出现交接桩与设计测量路线不相吻合的情况,或者,也有一部分是通过交接桩会由于操作人员交接失误所导致的数据核对模糊问题。
(二)放线偏差数据较大放线偏差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期间,局部施工中存在着障碍物,从而在整体长度上延长了放线周长。
同时,若管道施工放线期间边线、中线的加密程度未满足管道放线的需要,也容易出现放线数据差异较大的情况。
(三)管道扫线、布管不科学油田长输管道施工中的问题,也体现为管道进行扫线安排时,弯曲弧度与数量不相适应。
如,油田长输管道连接时,局部管道连接不协调,就是管道扫线问题的体现;同时,油田长输管道铺设期间,若两个相邻管道处于不对齐状态,后续局部弯曲弧度调整时,就容易出现系统管道连接局部脱落的情况。
(四)管道下沟、音频拥堵问题长输管道施工期间,也有可能出现管道局部施工拥堵的问题,这样的情况在顶部存在障碍物的区域中出现的可能性最大。
长输管道施工管理之浅见

长输管道施工管理之浅见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各行各业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鉴于我国油气能源缝补极不均匀的情况下,就需要长输管道来传输协调。
由此可见,长输管道在我国能源传输以及经济建设中发挥的重大作用,故而对长输管道的施工管理也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此次就结合施工实践的经验对长输管道的施工管理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更好地帮助我国能源传输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油气开采事业的发展。
1. 長输管道施工管理特性分析长输管道运送载量大、密闭、安全性能高、规模效益大、管理方面、便于长途安置的特性是针对于油气资源需要密封、隔离明火等特点,一直以来对于长输管道的施工管理都是油气运输管理的重要方面。
按照输送的物质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输气管道、输油管道、混合管道三类,按照输送距离的远近区分于长途长输管道和短途输送管道。
由于长输管道施工跨越地域差异性较大,故而涉及到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都是比较复杂的,施工的技术性要求极高,又是具有危险性和有毒性的油气资源传输,所以施工存在一定的风险。
就长输管道的施工管理来分析,需要从施工的技术设备、施工地理条件、施工人员素质训练来综合分析。
目前来讲,国内对于油气开发和传送技术的操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长输管道施工管理也是按部就班的开展。
2. 长输管道施工的质量要求由于长输管道跨越范围较广域,涉及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因素的复杂性,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也是特别的严格和格外的关注。
首先是从铺设管道的质量上来看,需要考虑到管道的耐压、抗压力、抗挤力、耐腐蚀、防水密闭性良好、防火,管道的厚度应着重把握,保证管道的强度,确保输送油气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使用周期要长;其次,就是对于施工设备和技术的要求,这是长输管道施工的关键,对于管道的焊接和衔接处要处理好接口的密闭性,拐角处承受压力的范围,以及管道自身载重和避免局部受力不均造成的挤压从而导致管道爆裂,大型的技术设备施工一定要对地形地势进行考察,不可经验主义;再次,要考虑长输管道运输党的经济成本问题,不仅仅是要把握节约原则,还要注意灵活控制管道制材,在某些区域内要提高对长输管道的质量要求,确保安全生产和安全传送;最后,就是对于长输管道施工的人员的要求,进行施工质量的培训,对于技术要求性较强的环节,一定要进行考核上岗,责任上岗[2]。
长输管道工程建设及施工技术探讨

长输管道工程建设及施工技术探讨摘要:长输管道是一种运输效率较高的运输方式,它的占地面积小,需要的成本更加低,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人们的生活运输需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
近年来,我国长输管道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十三五末”管道长度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
但目前管道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
本文介绍了长输管道的基本情况、长输管道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及主要施工技术等,希望为工程建设管理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相信未来随着能源的清洁化转型,未来长输管道必将在能源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长输管道;工程建设;施工技术1长输管道的概述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也是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最快的国家。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能源系统正在向低碳化、清洁化转型。
就能源储运来说,管道运输是目前最普遍、最经济、最安全的运输方式。
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物资,多采用长输管道方式运输。
长输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油、气等)长距离(一般大于50公里)管道。
其安装工序复杂,种类丰富多样,普遍管径比较大、运输距离长、输送量也比较大,投产后基本上要进行连续输送,还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对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十一五末,我国建成了7万公里的干线管道,原油的70%和天然气的99%都靠管道运输。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三五末,我国油气长输管线包括国内管线和国外管线,总里程达到16.5万公里,其中原油管线为3.1万公里,成品油管线3.2万公里,天然气管道10.2万公里,已基本形成网。
国内原油和成品油运输管网已实现西油东送、北油南下、海油上岸,天然气则实现了西气东输、川气出川、北气南下。
预计十四五末,我国长输管道总里程预计将超过24万公里。
2长输管道施工特点长输管道线路工程施工主要分为施工准备、材料、管道附件验收、交接桩及测量放线、施工便道修筑及施工作业带清理、材料、防腐管的运输及保管、管沟开挖、布管及现场坡口加工、管口组对、焊接及验收、管道防腐和保温工程、管道下沟及回填、管道穿跨越工程及同沟敷设管道清管、测径及试压、输气管道干燥、管道连头、管道附属工程、健康、安全与环境和工程交工验收。
浅析长输管道施工技术的应用

浅析长输管道施工技术的应用摘要:在我国的基础设施的建造过程中,对长输管道施工的需求不断增大,由于我国跨地广阔,气候条件不一,从而也增加了长输管道施工技术要求。
本文主要从长输管道施工整体特点介绍出发,对长输管道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地区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最后再对长输管道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相关论述。
关键词:长输管道施工技术难点前景随着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的及时供应在国家的整个能源战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长输管道施工建设还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对长输管道的技术需求也就相应处在旺盛的阶段。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长输管道施工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而对其中的技术要求则是主要针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作出判断和检测,保证整个长输管道的正常使用。
一、长输管道整体施工特点长输管道整体施工特点长输管道是指用于输送流体的大型管道,通常用于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运输。
由于其长度较长,施工难度较大,因此,了解长输管道整体施工特点对于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长输管道整体施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线路选择长输管道的线路选择是施工的首要任务。
线路的选择需要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资源分布等多种因素。
此外,还需考虑管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如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峡谷等高成本区。
2.施工难度大长输管道的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跨越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需要克服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
同时,由于管道长度较长,需要使用大型的施工设备和运输工具,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
3.质量控制长输管道的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点。
由于管道长度较长,需要严格控制管道的焊接、防腐、试压等环节,确保管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安全管理长输管道的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火灾、爆炸、触电等。
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稳定。
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是指用于将天然气从产地输送到市场的管道系统。
随着我国天然气需求的不断增长,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和发展变得愈发重要。
背景介绍一方面可以从我国近年来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趋势说起,另一方面可以介绍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了庞大的长输天然气管道网络,其中包括西气东输、中石油管道等重要管道。
随着我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和天然气的地位不断提升,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机遇和挑战。
通过对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背景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后续的分析和讨论奠定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现状的概述,掌握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基本情况,为后续深入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通过分析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产业的规划和布局提供指导和建议。
还将重点关注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展望,以期为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全面分析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研究长输天然气管道在我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地位日益凸显。
长输天然气管道是实现天然气资源从生产地到消费地输送的重要工具,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
深入研究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我国能源发展的方向和战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包括技术难题、环保问题、安全风险等。
浅谈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分析摘要: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具有线路长、工期长、投资大、技术难度高等特点,工程施工期间的进度与质量较难控制。
本文以云南省祥云县清水河水库输水工程施工为例,深入探讨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与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能为相关实践工作的开展带来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长距离输水管道;施工技术;施工要点云南省祥云县清水河水库是一座解决祥云县禾甸镇、米甸镇及宾川县拉乌乡农田灌溉用水和农村人畜供水的综合利用工程。
水库的输水工程为管道工程,全长31.18655km,沿线设2个自流灌溉分水口,一个设在米甸镇西侧,一个设在管线末端,禾甸镇莲花湖水库东北侧。
1长距离输水管道线路规划在进行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施工前,线路规划与线路比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合理布设输水线路能较大降低施工难度,让管道施工质量与进度得到保障。
为确保输水线路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输水线路布置时需遵循一定原则。
具体如输水建筑物在满足输水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顺直布置,缩短管线长度;要减少对农田、房屋、设施等的占用,尽可能沿公路、施工便道布置;输水管线要与建筑物、人口密集区域保持一定距离,并且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地段,防止施工难度与施工成本过高;布置输水管道时尽量满足管道地埋要求,避免急转弯及较大起伏,尽可能不穿越沟渠、天然河道或公路等重要障碍物,确保施工以及运行维护方便【1】。
2长距离输水管道施工技术2.1管线布置进行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建设时,首先优化管线布置方案。
本工程的输水管道进口连接枢纽区老母猪箐输水隧洞末端,进口设计流量为1.35m3/s,进口管道中心高程为2192.594m。
为确保输水安全与输水顺畅,在进口位置钢管上布置一个流量控制阀以控制整条输水管道的输水流量。
管道沿线经过香么所、核桃箐、自羌朗、米甸镇、小松坡、清涧美、哨上村、杨保海,止点到莲花湖水库东北侧山坡。
管道总长为31186.55m,出口管道中心高程为2069.477m,沿线共设有2个自流灌溉分水口,一个设置在29#管道(克昌)末端,里程为QSH14+254.500,位于米甸镇西侧,分水后管道设计流量为0.46 m3/s;另一个设置在莲花湖水库东北侧山坡的线路末端,分水至灌溉支渠【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输管道的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探讨在20世纪50年代始,我国的输送油气的钢管主要是螺旋埋弧焊钢管,到目前为止,螺旋埋弧焊钢管仍在广泛使用。
近年来,高频电阻焊钢管与直缝埋弧焊钢管得到了应用。
我国的长输管道工业的发展,对钢管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管道向高压和大口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采用高强度等级的钢管对工程投资方而言,将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近年来出现了管道采用高强度钢材等级的趋势。
(四)几种常见的钢管比较螺旋埋弧焊管曾是我国管道建设主要用的钢管,在我国的管道工业发展中曾得以大量使用。
其优点和缺点比较明显,从国际管道工业发展上看,螺旋焊管有淘汰的趋势。
ERW钢管发展虽然没有螺旋埋弧焊管的时间悠久,但也有数十年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制造工艺不断完善,应用范围得到迅速扩展。
在合适的直径范围内,ERW钢管不仅可以用于陆上管道,在海底管道中,甚至在北极的管道工程中也被采用。
直缝埋弧焊管的主要成型方法为UOE成型法(U成型、O成型、E扩径)、JCOE成型法(J钢板压成J型、再依次压成C型和O型、后进行扩径),我国均有引进。
UOE焊管投资较大,而JCOE焊管投资与产量较小,质量没有区别。
在焊管市场上,仍然被认为质量最好、可靠性最高的钢管。
我国的长输管道在重要的地区如河流穿越段、大落差地段、经过地震区和活动断层地带的管道,难于抢修与维修的地段,越来越多地采用此种钢管。
二、管道的防腐结构的现状与发展长输管道建设伊始,管道防腐就受到了高度重视。
20世纪初,管道就采用以石油沥青为主的防腐材料。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采用的聚乙烯结构防腐层与环氧粉末、煤焦油瓷漆等的数量基本差不多,世纪之交时,三层PE结构与环氧粉末占据了主导地位。
预计在今后一个阶段内,PE三层结构将被更加广泛地使用。
目前,国内长输管道建设的防腐结构,以三层PE结构为主,部分采用环氧粉末防腐结构。
管道外PE三层结构与环氧粉末防腐层我国的PE三层结构防腐层与环氧粉末防腐层是9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的,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所谓PE三层结构是指钢管的外部通过表面清理与除锈后进行加热,经环氧粉末喷涂、胶粘剂/PE缠绕后形成的防腐层,称之为PE三层结构防腐层;环氧粉末防腐层是指钢管的外部通过表面清理与除锈后进行加热,经环氧粉末喷涂后形成的防腐层,称之为环氧粉末防腐层。
目前,国内的防腐厂大部都在钢管厂设立,钢管制造完成后,即进人防腐厂进行防腐作业。
管道内减阻涂层我国的内减阻涂层技术是20世纪末期开始进行大规模研制的,主要是用于管道在输送气体的过程中,达到降低磨阻、增加管输量,降低管道运行综合成本的目的。
其主要工艺是在清理干净的管道内表面,通过钢管的旋转,将环氧涂料通过高压无气的喷枪喷涂在钢管的内表面,使钢管内表面形成高质量、连续光滑的有效涂层。
管道内涂敷作业线主要由预热系统、内除锈系统、内喷涂系统、涂层固化系统组成。
随着长输管道技术进步与发展,管道防腐技术也在进步与发展,新的防腐工艺及新材料也在不断被研究出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长输管道的防腐技术,将随着长输管道的发展,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管道施工装备及施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目前,我国长输管道施工主要装备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从线路测量、管道组装与焊接、管沟开挖、管道下沟、盾构、顶管、定向钻穿越等均具备了专业化的施工机具。
可以满足管道施工的全部需要。
现将主要施工装备及施工技术介绍如下。
管道焊接管道焊接作为管道施工的重要一环,其现场焊接的高效率和安全可靠性在每条管道的建设中都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国内20世纪50年代第一条长输管道建设开始,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国内管道现场焊接施工大致经历了手工电弧焊上向焊、手工电弧焊下向焊、半自动焊和自动焊等四个发展过程。
手工电弧焊下向焊是90年代初国内长输管道普遍采用的一种焊接工艺方法,突出优点是大电流、高焊速、根焊速度可达20-50cm/min,焊接效率高。
目前,手工电弧焊下向焊主要用于焊接位置较为困难的地段和焊接设备难以进入的地段。
半自动焊是电焊工手持半自动焊枪施焊,由送丝机构连续送丝的一种焊接方式。
由于在焊接中送丝连续,节省了更换焊条的时间等辅助工作时间,熔敷速度高,同时减少了焊接接头,减少了焊接收弧、引弧产生的焊接缺陷,提高了焊接合格率,是长输管道主要的焊接方式。
自动焊是借助于机械和电气的方法使整个焊接过程实现自动化,人工主要从事监控作业。
国内从西气东输工程开始,进行了自动焊的大面积应用。
在新疆、戈壁无人区等适宜于开展自动焊的地区,创造了机组日焊接150道口的不菲业绩。
未来的管道建设,为获得施工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将优先考虑熔化极气体保护自动焊工艺,进一步研制管道新一代的自动焊设备,以适应长输管道建设的发展速度。
国外尚在使用闪光焊接设备,计算机技术应用在闪光焊接过程控制和参数控制之中。
可编程控制器在闪光焊中也得到了应用,最新发展的是具有自适应控制系统的闪光焊机,这种自适应控制系统通过监测焊接过程中各种焊接参数如电压、电流、压力、能量以及夹具送进速度等,与给定值进行比较,由计算机去修改焊接过程中的技术参数,大大提高了闪光焊的质量。
与此同时,一些闪光焊接技术参数检测与记录装置也被研制出来,为闪光焊接质量监测和分析提供了手段。
我国闪光焊接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
非开挖穿越施工技术在埋地管道的施工中,遇到穿越河流、公路、铁路与障碍物时,常规的开挖方法存在许多问题,“非开挖”敷设地下管道是当今国际管道工程推行了一种先进施工方法,在国内得到了广泛使用。
我国近年来在长输管道的建设中大量采用盾构穿越技术,已有多条大型河流进行了盾构穿越。
目前采用的盾构法穿越施工采用的主要设备是泥水加压平衡盾构机。
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使用顶管穿越技术进行短距离的管道穿越。
传统意义上的顶管施工以人工挖掘、千斤顶顶进为主。
后来发展到用螺旋钻挖掘和输送顶管内的土,继而由盾构法派生出的土压平衡法、泥水平衡法等大型顶管穿越技术,穿越距离可达到lkm以上。
由液压来控制顶管前的切土帽以保证顶管的方向性,同时采用了中继顶进、激光测距、机头导向纠偏等手段用于顶进施工作业,解决了顶管的长距离和方向性的问题。
我国1985年首次从美国引进定向钻用于长输管道黄河穿越施工。
近20年来,非开挖管道定向穿越在我国发展迅速。
技术上日臻成熟,定向钻在非开挖管道穿越技术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定向钻用于敷设管道项目取得巨大成果。
在我国,有2002年2月以一次穿越总长为2308m、直径273m的穿越钱塘江的记录,列于创世界最长穿越记录,载人吉尼斯世界记录,著名的西气东输工程共使用定向钻穿越河流36条,其中最长的穿越是在吴凇江的穿越,一次穿越长度为1150m、直径为1016mm。
管道定向穿越施工技术是一项由多学科、多技术、不同设备集成运用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造成巨大的损失。
由于定向穿越施工应用十分广泛,使得定向钻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国际上已具有多种硬岩施工方法,如泥浆马达、顶部冲击、双管钻进,能进行软、硬岩层的施工。
普遍采用PLC控制、电液比例控制技术、负荷传感系统,有专门的施工规划软件。
特殊地段管道敷设施工技术我国的管道施工技术随着管道工业的快速发展,施工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形成了一整套的长输管道适用的行业、企业标准规范与施工作业规程。
在施工中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在山区、黄土塬、戈壁、沙漠、无人区、水网地带形成了独特的施工方法与措施。
使我国管道施工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
1.山区、黄土塬施工技术山区、黄土塬地段,施工设备和管材运行困难,给管道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山区陡坡地段管道安装更为困难。
因此,有无施工便道,施工作业带的宽窄,是影响山区施工的主要问题。
应根据管道走向、山势的特点和湿陷性的土质特点,进行开辟施工便道、施工作业带,以满足钢管运输、施工机具设备的通行要求。
在满足运输的条件下,根据地形组织适宜的组焊、安装施工方式,进行管道安装作业,在管道安装完成后组织进行完善的水工保护作业。
2.水网地段施工技术水网地段的管道敷设类型主要包括水田施工、季节性湿地施工、盐碱性沼泽和常年积水的水塘施工等。
由于地下水位高,造成作业带及施工便道的修筑困难,钢管及施工设备的运输不便,管沟开挖成型、管线下沟、回填困难。
因此必须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如便道修筑技术、水上运输管材、拉森板桩管沟支护工艺,深井降水施工工艺,挖泥船水下成沟施工工艺,沉管下沟施工工艺等,才能保证高效、高速、高质量地完成工程任务。
四、管道的检测目前,我国的长输管道环焊缝无损检测技术主要采用了射线管道爬行器技术和管道环焊缝全自动超声波(AUT)技术。
这些无损检测技术与国外检测技术保持了同步,特别是管道环焊缝全自动超声波(AUT)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新采用的管道检测技术。
管道爬行器技术近年来,随着国内无损检测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射线管道爬行器设备具有质量好、速度快、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并且实现全部国产化,已成为压力管道射线拍片不可缺少的检测设备。
通常的射线检测都是采用人工X射线机管外曝光方式,但对大口径压力管道很难实现高效率射线照相检测。
目前国内长输管道主要是依靠射线管道爬行器来实现射线探伤。
射线管道爬行器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专用设备,生产和研制的国家不多,在这方面国内与世界最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也不是很大。
其技术特点是:X射线产生装置,具有高压自动稳压能力,电动机的无触点驱动,自动定位曝光,遥控定时时间调整功能的实现,自动救护。
AUT检测技术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在国外已大量应用于长输管道的环焊缝检测,目前,国内使用的主要是国外进口的,国内也有相应的产品。
与传统的手工超声波探伤相比较,相控阵的优势是:检测速度快,缺陷定位准确,检测灵敏度高,检测结果直观,可实时显示,是无损检测发展的趋势。
是实现全自动焊接过程中焊接参数稳定的控制手段。
全自动超声波设备由数据采集单元、电机控制单元、扫查器、相控阵探头、工业计算机等组成。
工业计算机为高速PC,使用NT4.0英文版系统,可运行Pipe WIZARD软件。
软件已经过优化配置,用户无需作大的改动,它可以自动记录扫查结果。
主要优点是:检测速度快、缺陷定位准、检出灵敏度高、即时出结果、实用检测便捷。
主要缺点是:受外界影响大、试块的通用性差、对检测人员要求高。
五、建立“数字管道”体系的管理模式基于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技术建立数字化长输管道是近年来我国从事长输管道设计、施工、管理的技术人员一直在探索的一项管理活动。
所谓“数字管道”是对管道和管道沿线本身属性、相关环境与要素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