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熔接实训报告
光纤熔接的实验报告

光纤熔接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光纤熔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了解光纤熔接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光纤的熔接,并对熔接后的光纤质量进行评估和测试。
二、实验原理光纤熔接是将两根光纤通过高温电弧使其端面熔化,然后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使两根光纤的纤芯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连续的光传输通道。
光纤熔接的关键在于精确对准光纤的纤芯,并控制好熔接的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以确保熔接后的光纤具有低损耗、高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光纤熔接机:用于实现光纤的熔接操作。
2、光纤切割刀:用于将光纤切割成平整的端面。
3、剥线钳:用于去除光纤的涂覆层。
4、酒精棉:用于清洁光纤端面。
5、待熔接的光纤: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光纤熔接机的电源、电极、加热炉等部件是否正常。
打开熔接机电源,进行预热和校准。
2、光纤处理使用剥线钳去除光纤两端的涂覆层,长度约为 30mm 左右。
用酒精棉清洁光纤端面,去除污垢和杂质。
使用光纤切割刀将光纤切割成平整的端面,切割角度应小于05 度。
3、安装光纤将处理好的两根光纤分别安装在熔接机的左右夹具上,确保光纤的端面与夹具的端面紧密接触。
调整光纤的位置,使其纤芯在显微镜下能够清晰可见,并尽量对准。
4、进行熔接选择合适的熔接模式(单模或多模)和熔接参数(如熔接电流、熔接时间等)。
按下熔接机的熔接按钮,启动熔接过程。
在熔接过程中,熔接机将通过高温电弧使光纤端面熔化,并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使两根光纤的纤芯融合在一起。
5、熔接质量评估熔接完成后,通过熔接机的显示器观察熔接后的光纤图像,评估熔接质量。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纤芯对准情况、熔接点的形状、有无气泡和裂纹等。
如果熔接质量不理想,可以重新进行熔接。
6、保护熔接点使用热缩管对熔接点进行保护。
将热缩管套在熔接点上,然后用加热枪加热使其收缩,紧密包裹住熔接点。
五、实验数据和结果本次实验共进行了10 次光纤熔接,其中成功熔接9 次,失败1 次。
熔接光纤实训课程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
光纤熔接技术作为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提高通信质量、降低通信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使同学们深入了解光纤熔接技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开设了熔接光纤实训课程。
以下是本次实训课程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1. 熟悉光纤熔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2. 掌握光纤熔接设备的使用方法;3. 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4. 提高同学们对光纤通信技术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1. 光纤熔接基本原理光纤熔接技术是利用高能量激光将两根光纤的末端熔接在一起,使光纤达到连续传输光信号的目的。
本次实训主要介绍了单模光纤和 multimode光纤的熔接原理,以及不同类型光纤熔接的特点。
2. 光纤熔接设备的使用实训过程中,同学们学习了光纤熔接机的使用方法,包括设备的组装、调试、操作和注意事项。
同时,还了解了光纤剥皮机、光纤切割机等辅助设备的使用。
3. 光纤熔接操作流程光纤熔接操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光纤剥皮:使用剥皮机将光纤涂覆层剥除,露出光纤芯。
(2)光纤切割:使用光纤切割机将光纤切割成一定长度。
(3)光纤清洁:使用清洁布或酒精棉球清洁光纤末端。
(4)光纤熔接:将两根光纤对齐,放入熔接机中进行熔接。
(5)热缩管加固:将熔接好的光纤末端套上热缩管,通过加热使其收缩固定。
4. 实训项目本次实训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光纤熔接实验:同学们分组进行光纤熔接实验,熟练掌握光纤熔接操作流程。
(2)光纤熔接损耗测试:通过测试熔接后的光纤损耗,评估熔接质量。
(3)光纤熔接故障排除:针对熔接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故障排除练习。
四、实训成果1. 同学们掌握了光纤熔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能够熟练使用光纤熔接设备。
2. 通过实训项目,同学们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光纤通信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实训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光线熔接技术实训报告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纤熔接技术作为光纤通信中的一项关键技能,对于提高通信质量、降低通信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光纤熔接技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光纤熔接技术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熟悉光纤熔接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掌握光纤熔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实训内容1. 光纤熔接设备介绍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光纤熔接设备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光纤熔接设备主要包括光纤剥线器、光纤切割器、光纤熔接机和光纤测试仪等。
其中,光纤熔接机是完成光纤熔接的关键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两根光纤的末端熔接在一起,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2. 光纤熔接原理光纤熔接的原理是利用高温使两根光纤的末端熔化,然后在一定的压力下使熔化的光纤末端对接,形成低损耗的连接。
光纤熔接过程中,需要确保熔接面的清洁、平整和精确对接。
3. 光纤熔接步骤(1)光纤剥皮:使用光纤剥线器将光纤外护套剥去,露出光纤的涂覆层。
(2)光纤切割:使用光纤切割器将光纤的涂覆层切割成一定长度,确保切割面的平整。
(3)光纤熔接:将切割好的光纤放入光纤熔接机,按照熔接机的操作指南进行熔接。
(4)光纤对接:将熔接好的光纤按照规定的角度对接,确保对接面的清洁、平整。
(5)光纤测试:使用光纤测试仪对熔接后的光纤进行测试,确保熔接质量。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训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首先,我们学习了光纤熔接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然后分组进行实际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以下问题:1. 光纤剥皮时,剥线器力度过大,导致光纤损伤。
2. 光纤切割时,切割面不平整,影响熔接质量。
3. 光纤对接时,对接角度不准确,导致熔接损耗增加。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及时请教了指导老师,并不断调整操作方法,最终成功完成了实训任务。
五、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光纤熔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光纤熔接实验报告收获(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传输手段。
光纤熔接技术作为光纤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光纤熔接的原理和步骤,掌握光纤熔接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光纤通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 光纤剥皮与切割:首先,使用剥线钳将光纤涂覆层剥除,露出裸纤。
然后,使用光纤切割刀将裸纤切割成规定长度,确保切割面平整。
2. 光纤端面处理:将切割好的光纤端面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确保端面无毛刺、裂纹等缺陷。
使用光纤清洁纸和清洁液对端面进行清洁,提高熔接质量。
3. 光纤熔接:将清洁后的光纤端面插入熔接机,按照熔接机说明书设置熔接参数,如熔接温度、熔接时间等。
待熔接机提示熔接完成时,取出熔接好的光纤。
4. 光纤熔接质量检测:使用光纤测试仪对熔接点进行测试,检查熔接点的损耗和反射率,确保熔接质量符合要求。
三、实验收获1. 理论知识的巩固: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光纤熔接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巩固了光纤通信的相关理论知识。
2. 实际操作技能的提升: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剥线钳、光纤切割刀、熔接机等工具,掌握了光纤剥皮、切割、熔接和检测等基本操作技能。
3. 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实验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实验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一些技术问题,如光纤端面处理不当导致熔接质量不佳等,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问题解决能力。
5. 安全意识的提高:在实验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防护,如佩戴护目镜、手套等,提高了安全意识。
四、实验总结本次光纤熔接实验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光纤通信事业贡献力量。
光纤的熔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光纤熔接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2. 掌握光纤端面制作和光缆开剥的技巧;3. 学会使用光纤熔接机进行光纤熔接;4. 了解光纤熔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熔接质量。
二、实验原理光纤熔接是利用高温加热使两根光纤端面熔融后,在一定的压力下使两根光纤紧密结合,形成低损耗的光纤连接。
熔接过程中,光纤端面的处理、熔接温度的设定、压力的施加以及熔接时间的控制等都是影响熔接质量的关键因素。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纤熔接机(FSM-60S);2. 光纤剥线钳;3. 光纤切割刀;4. 光纤清洁纸;5. 光纤;6. 光纤熔接接头;7. 计时器。
四、实验步骤1. 光纤开剥:使用光纤剥线钳剥除2cm左右的光纤被覆层,注意保持光纤端面的清洁。
2. 光纤切割:使用光纤切割刀将光纤切割成所需长度,确保切割面平整。
3. 光纤清洁:使用光纤清洁纸擦拭光纤端面,去除残留的杂质。
4. 光纤熔接:a. 将光纤端面放入光纤熔接机中,调整熔接温度和压力;b. 启动熔接机,开始熔接过程;c. 观察熔接过程中的变化,确保熔接质量;d. 熔接完成后,取出光纤接头,检查熔接质量。
5. 熔接质量检查:使用光纤测试仪测试熔接后的光纤接头,检查熔接损耗和反射损耗。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熔接损耗:本次实验中,熔接后的光纤接头损耗小于0.1dB,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 反射损耗:熔接后的光纤接头反射损耗小于-40dB,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3. 熔接质量:熔接后的光纤接头端面平整,无明显瑕疵,熔接质量良好。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光纤熔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了光纤熔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以下几点:1. 光纤端面处理要干净、平整;2. 熔接温度和压力要适中;3. 熔接时间要适中;4. 注意熔接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调整熔接参数。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熟练掌握光纤熔接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光纤损耗,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
光纤熔接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光纤通信技术,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光纤熔接实习。
通过实习,我对光纤熔接技术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并掌握了光纤熔接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习内容1. 光纤熔接机的基本操作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光纤熔接机的基本操作。
光纤熔接机是光纤通信系统中连接光纤的关键设备,其操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光纤:将光纤按照所需长度切割,并去除两端的光纤护套。
(2)安装光纤:将光纤分别安装在熔接机的两个熔接槽中。
(3)调整光纤:通过调整熔接机的熔接槽,使光纤对齐。
(4)熔接:按下熔接机熔接按钮,完成光纤熔接。
2. 光纤熔接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光纤熔接质量,我学习了以下质量控制方法:(1)光纤切割:使用光纤切割刀将光纤切割成所需长度,确保切割面平整。
(2)光纤清洁:使用光纤清洁纸和酒精棉球清洁光纤端面,去除光纤端面的杂质。
(3)光纤对齐:通过调整熔接机的熔接槽,使光纤对齐,确保熔接质量。
(4)熔接参数设置:根据光纤类型和熔接需求,设置熔接机的熔接参数,如熔接温度、熔接时间等。
3. 光纤熔接测试光纤熔接完成后,我学习了使用OTDR(光时域反射仪)进行光纤熔接测试。
OTDR可以检测光纤熔接质量,包括熔接损耗、连接损耗等。
通过测试,我可以判断光纤熔接是否成功,并分析熔接质量。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的光纤通信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光纤熔接技术的理解。
2. 提高实践能力实习过程中,我熟练掌握了光纤熔接机的基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实习期间,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实习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四、实习总结本次光纤熔接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习,我对光纤通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我国光纤通信事业贡献力量。
光纤熔接实验报告8页

光纤熔接实验报告8页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光纤熔接机和光源和光功率计等设备,学习光纤熔接技术,探究如何进行高效而准确的光纤连接。
同时,本实验还旨在了解光纤关键参数的选择、优化和对接方案的设计以及光纤连接的复杂度与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光纤熔接技术是一种将两根光纤通过加热使其熔接在一起的技术。
主要步骤为:1.将待连接的两根光纤端面进行清洗,并在熔接前进行切割。
清洗可以使用乙醇、去离子水等。
2.将清洗好的光纤插入熔接机的镜头,进行端面照射和检测。
3.将两根光纤的端面对准,并进行预先放电。
4.将两根光纤的端面粘合在一起并熔接。
5.将熔接的光纤进行切割和抛光处理,使其断面的形状和大小都符合要求。
6.使用光功率计等工具进行性能测试。
三、实验步骤1.清洗两根待连接的光纤。
4.打开熔接机的熔接程序,进行正式的熔接连接。
5.连接完成后,进行光功率测试,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切割和抛光处理。
四、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两根光纤的熔接工作,并且最后的光功率测试结果表明连接效果良好。
五、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在熔接前需要进行良好的清洗,避免污染问题。
2.熔接中不要过度热量,否则会导致光纤熔断。
3.需要对玻璃棒距离进行精确的调整。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光纤熔接技术,并了解到了光纤连接过程的复杂性和技术性。
同时,我们也发现,现代化的熔接机和相关设备在提供高效和准确的光纤连接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更多关于光纤连接和通信技术的细节和问题,以更好地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
光缆熔接实习报告

光缆熔接实习报告1. 实习背景我是一名网络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在今年暑假期间有幸进入了一家通信设备公司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学习和实践光缆熔接技术。
光缆熔接是光纤通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我的实习目标就是熟悉并掌握光缆熔接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
2. 实习内容2.1 熟悉光缆熔接操作设备在实习的第一周,我首先了解了光缆熔接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随后,我被介绍给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员,他详细地向我介绍了光缆熔接所使用的设备,包括光纤熔接机、光源和光度计等。
我通过观看技术员进行熔接操作,并亲自操作了熔接机,熟悉了每个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2 光纤准备和处理光缆熔接的前提是需要进行光纤的准备和处理。
我学习了如何用切割刀进行光纤的剥皮,并经过反复练习,掌握了剥皮的技巧。
在剥皮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损伤光纤的质量,因此需要小心操作。
2.3 光纤熔接光纤熔接是整个实习的重点内容。
在学习光纤熔接之前,我先了解了熔接机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熔接机主要是通过电弧产生的热量来将两根光纤熔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光纤连接点。
通过技术员的指导,我学会了如何将两根光纤放入熔接机的熔接槽中,并调整熔接机的参数,如熔接时间、电弧电流等。
熔接机会自动完成熔接过程,并给出熔接结果的判定。
2.4 光纤保护完成光纤熔接之后,还需要进行光纤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光纤连接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我学习了使用热缩套管和胶水进行光纤保护的方法,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使用热缩套管的加热枪,以及胶水的涂抹和固化方法。
3. 实习心得3.1 技术的重要性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深刻体会到技术的重要性。
光缆熔接作为一项高精密度的工作,要求操作者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和细心的操作习惯。
在实习过程中,我多次遇到光纤熔接失败的情况,但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操作方法,最终取得了良好的熔接效果。
这让我明白只有真正掌握了技术,才能够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熔接工程技术》实训报告课题名称:光纤熔接工程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班级:网络G122学号:26*名:***指导教师:**2014年6月27 日《光纤熔接工程技术》实训考核评定标准目录一、工程概述 (1)1.1光纤 (1)1.2光纤与光缆的区别 (1)1.3特点 (1)1.3.1损耗低 (1)1.3.2带宽高 (1)1.3.3抗干扰 (1)1.3.4安全高 (1)1.3.5性能强 (1)1.4分类 (2)二.、原理与工作过程 (2)2.1光纤原理 (2)2.2过程 (3)2.3熔接原理 (3)2.3.1原理 (3)三、实训 (4)3.1目的 (4)3.2工具 (4)3.3注意事项 (5)3.3.1光纤涂面层的剥除 (5)3.3.2裸纤的清洁 (5)3.3.2裸纤的切割 (5)3.3.3光纤的熔接 (6)3.4标准 (6)3.4.1光纤 (6)3.5步骤 (6)四、验收 (10)4.1连通性 (10)4.2收发功率 (10)五、问题与解决方法 (10)5.1问题 (10)5.1.1自身因素 (10)5.1.2光纤模场直径 (10)5.1.3非自身因素 (10)5.1.4其他因素 (11)5.2解决方案 (11)六、知识补充 (11)6.1选购 (11)6.2影响光纤质量的因素 (13)6.2.1预制棒 (13)6.2.2温度 (13)6.2.3其它 (14)七、总结 (15)参考文献 (15)一、工程概述1.1光纤光纤是一种将讯息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的媒介.是一条玻璃或塑胶纤维,作为让讯息通过的传输媒介。
光纤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
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
在多模光纤中,芯的直径是15μm~50μm,大致与人的头发的粗细相当。
而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8μm~10μm。
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以使光纤保持在芯内。
再外面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用来保护封套。
光纤通常被扎成束,外面有外壳保护。
纤芯通常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横截面积很小的双层同心圆柱体,它质地脆,易断裂,因此需要外加一保护层。
1.2光纤与光缆的区别通常光纤与光缆两个名词会被混淆。
多数光纤在使用前必须由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包覆后的缆线即被称为光缆,光纤外层的保护结构可防止周遭环境对光纤的伤害,如水,火,电击等。
光缆分为:光纤,缓冲层及披覆。
1.3特点1.3.1损耗低损耗是传输介质的重要特性,它只决定了传输信号所需中继的距离。
光纤作为光信号的传输介质具有低损耗的特点。
如使用62.5/125μm的多模光纤,850nm波长的衰减约为3.0dB/km、1300nm波长更低,约为1.0ddB/km。
如果使用9/25μm单模光纤,1300nm波长的衰减仅为0.4dB/km、1550nm波长衰减为0.3dB/km,所以一般的LD光源可传输15至20km。
目前已经出现传输100公里的产品。
1.3.2带宽高光纤的频宽可达1GHz以上。
一般图像的带宽为6MHz左右,所以用一芯光纤传输一个通道的图像绰绰有余。
光纤高频宽的好处不仅仅可以同时传输多通道图像,还可以传输语音、控制信号或接点信号,有的甚至可以用一芯光纤通过特殊的光纤被动元件达到双向传输功能。
1.3.3抗干扰光纤传输中的载波是光波,它是频率极高的电磁波,远远高于一般电波通讯所使用的频率,所以不受干扰,尤其是强电干扰。
同时由于光波受束于光纤之内,因此无辐射、对环境无污染,传送信号无泄露,保密性强。
1.3.4安全高光纤采用的玻璃材质,不导电,防雷击;光纤传输不像传统电路因短路或接触不良而产生火花,因此在易燃易爆场合下特别适用。
光纤无法像电缆一样进行窃听,一旦光缆遭到破坏马上就会发现,因此安全性更强。
1.3.5性能强光纤细小如丝,重量相当轻,即使是多芯光缆,重量也不会因为芯数增加而成倍增长,而电缆的重量一般都与外径成正比。
1.4分类(1)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粗(50或62.5μm),可传多种模式的光。
但其模间色散较大,这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
例如:600MB/KM的光纤在2KM时则只有300MB的带宽了。
因此,多模光纤传输的距离就比较近,一般只有几公里。
单模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
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其色度色散起主要作用,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
单模光纤(Single-mode Fiber):一般光纤跳纤用黄色表示,接头和保护套为蓝色;传输距离较长。
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一般光纤跳纤用橙色表示,也有的用灰色表示,接头和保护套用米色或者黑色;传输距离较短。
(2)按最佳传输频率窗口分:常规型单模光纤和色散位移型单模光纤。
常规型:光纤生产厂家将光纤传输频率最佳化在单一波长的光上,如1300nm。
色散位移型:光纤生产长家将光纤传输频率最佳化在两个波长的光上,如:1300nm和1550nm。
(3)按折射率分布情况分:突变型和渐变型光纤。
突变型: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突变的。
其成本低,模间色散高。
适用于短途低速通讯,如:工控。
但单模光纤由于模间色散很小,所以单模光纤都采用突变型。
渐变型光纤: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逐渐变小,可使高模光按正弦形式传播,这能减少模间色散,提高光纤带宽,增加传输距离,但成本较高,现在的多模光纤多为渐变型光纤。
二.、原理与工作过程2.1光纤原理光波在光纤中的传播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电磁场的边界问题,一般来说,光纤芯子的直径要比传播光的波长高几十倍以上,因此利用几何光学的方法定性分析是足够的,而且对问题的理解也很简明、直观。
当一束光纤投射到两个不同折射率的介质交界面上时,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对于多层介质形成的一系列界面,若折射率n1>n2>n3…>nm,则入射光线在每个界面的入射角逐渐加大,直到形成全反射。
由于折射率的变化,入射光线受到偏转的作用,传播方向改变。
光纤由芯子、包层和套层组成。
套层的作用是保护光纤,对光的传播没有什么作用。
芯子和包层的折射率不同,岂折射率的分布主要有两种形式:连续分布型(又称梯度分布型)和间断分布型(又称阶跃分布型)。
当入射光经过光纤端面的折射后进入光纤,除了与轴向方向一致的光沿直线传播外,其余的光线则投射到芯子和包层的交界面:一种在界面形成全反射,这些光线将与光轴保持不变的夹角,呈锯齿状无损耗地在光纤芯子内向前传播,称之为传播光;另外一种在界面处只有一部分形成反射,还有一部分折射进入包层,最后被套层吸收,反射的光线再次到达界面时又会有一部分损耗,因而不能传播,称为非传播光。
实际上进入光线的大部分不是上面所将的轴面光,因此还有一种称为泄漏光,如果芯子和包层的界面十分平坦,这些光线将形成全反射而得到传播,但事实上仅部分反射,尽管损耗比非传播光小还是不能很好地传播。
对于长距离传输来说只有传播光是有意义的。
进入光纤的光线在向芯子包层界面传播时,由于芯子折射率逐渐减小,受到一个向心偏转的作用,与轴线夹角θ小于一定值的光纤不能到达界面或到达界面形成全反射,因而受束于芯子内、呈波浪状无损耗地向前传播,成为传播光。
其余的光由于有一部分在界面处折射进入包层,逐渐被吸收掉而不能传播。
因此,光纤芯子和包层的折射率及折射率的分布与光纤的转播特性有密切关系。
2.2过程由发光二极管LED或注入型激光二极管ILD发出光信号沿光媒体传播,在另一端则有PIN或APD光电二极管作为检波器接收信号。
对光载波的调制为移幅键控法,又称亮度调制(IntensityModulation)。
典型的做法是在给定的频率下,以光的出现和消失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
发光二极管LED和注入型激光二极管ILD的信号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调制,PIN 和ILD检波器直接响应亮度调制。
功率放大是指将光放大器置于光发送端之前,以提高入纤的光功率。
使整个线路系统的光功率得到提高。
在线中继放大是指建筑群较大或楼间距离较远时,可起中继放大作用,提高光功率。
前置放大是指在接收端的光电检测器之后将微信号进行放大,以提高接收能力。
2.3熔接原理2.3.1原理光纤连接采用熔接方式。
熔接是通过将光纤的端面熔化后将两根光纤连接到一起的,这个过程与金属线焊接类似,通常要用电弧来完成。
熔接如图2-1所示。
图2-3-1 光纤熔接示意图熔接连接光纤不产生缝隙,因此不会引入反射损耗,入射损耗也很小,在0.01~0.15dB 之间。
在光纤进行熔接前要把它的涂敷层剥离。
机械接头本身是保护连接的光纤的护套,但熔接在连接处却没有任何的保护。
因此,熔接光纤设备包括重新涂敷器,它涂敷熔接区域。
作为选择的另一种方法是,我们使用熔接保护套管。
它们是一些分层的小管,其基本结构和通用尺寸如图3-2。
图2-3-2 光纤熔接保护套管的基本结构和通用尺寸将保护套管套在接合处,然后对它们进行加热。
内管是由热缩材料制成的,因此这些套管就可以牢牢地固定在需要保护的地方,加固件可避免光纤在这一区域受到弯曲。
三、实训3.1目的(1)熟悉和掌握光缆的种类和区别。
(2)熟悉和掌握光缆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和技巧。
(3)熟悉光缆跳线的种类。
(4)熟悉光缆耦合器的种类和安装方法。
(5)熟悉和掌握光纤的熔接方法和注意事项。
3.2工具(1)光纤熔接机,如图3-2-1所示。
(2)光纤工具箱,如图3-2-2所示。
图3-2-1 光纤熔接机图3-2-2 光纤工具箱3.3注意事项3.3.1光纤涂面层的剥除光纤涂面层的剥除,首先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紧纤芯将光纤纤芯持平,所露长度以8cm为准,将余纤放在无名指、小拇指之间,以增加力度,防止打滑。
右手握紧剥线钳,将剥纤钳应与光纤垂直,上方向内倾斜一定角度,然后用钳口轻轻卡住光纤随之用力,顺光纤轴向平推出去,在这需注意的是力度的把握,用力过大会将纤芯弄断。
力度太小,光纤涂面层取不掉。
3.3.2裸纤的清洁在工程的实际的应用中,裸纤的清洁在光纤的熔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程中正的做好裸纤的清洁,在实际工作中应按下面的两步操作:(1)观察光纤剥除部分的涂覆层是否全部剥除,若有残留,应重新剥除。
如有极少量不易剥除的涂覆层,可用绵球沾适量酒精,一边浸渍,一边逐步擦除。
(2)将棉花撕成层面平整的小块,沾少许酒精(以两指相捏无溢出为宜),折成“V”形,夹住以剥覆的光纤,顺光纤轴向擦拭,力争一次成功,一块棉花使用2~3次后要及时更换,每次要使用棉花的不同部位和层面,这样即可提高棉花利用率,又防止了裸纤的两次污染。
3.3.2裸纤的切割裸纤的切割是光纤端面制备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精密、优良的切刀是基础,而严格、科学的操作规范是保证,具体如下三条:(1)切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