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落叶教案(详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落叶》(2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落叶》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落叶活动目标:1.理解散文诗内容,激发欣赏散文诗的兴趣,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能参照原文进行联想,仿编。
用动作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投影。
活动过程:1.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秋天到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都飘到哪儿去了呢?2.幼儿完整的欣赏教师朗诵的配乐散文诗,初步理解作品的内容。
(1)文诗的题目叫什么?(2)落叶都飘到哪里去了?3.教师出示图片,有感情的朗诵配乐诗,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学习短句。
(1)树叶落在地上,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2)树叶落在沟里,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3)树叶落在河里,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4)树叶落在院子里,谁看见了,它是怎么说的?4.幼儿分角色边欣赏散文诗边表演。
5.启发幼儿进行联想.仿编。
树叶还会落在哪里呢?谁会看见,它会把树叶当成什么?6.朗诵自己仿编的新诗。
附散文:落叶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动作屋子。
树叶落在水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
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了。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落叶》(2)课题:落叶教学目标:1. 学生能通过观察落叶的特点,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2.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活动提高语言交流和合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活动感受自然,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通过观察和描述落叶的特点,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2. 通过合作活动提高语言交流和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2. 增强学生对自然的感受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大型画纸和彩色笔。
2. 落叶图片和实物样品。
大班语言落叶教案15篇

大班语言落叶教案15篇一、教案简介每个教师在备课阶段都会制定教案,这是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
今天,我将为大班学生准备15篇语言落叶教案,帮助他们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案一:发现不同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活动:教师将各种形状、颜色的落叶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并找出不同的叶子。
步骤:1.教师给学生展示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落叶。
2.要求学生观察并找出不同叶子。
3.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处。
三、教案二:词语大比拼目标:扩展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词汇运用能力活动:教师将一些落叶上写上不同的单词,让学生将这些单词分类。
步骤:1.教师在落叶上写上各种单词,如动物、水果、家具等。
2.将落叶放在桌子上,要求学生将单词分类。
3.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的分类原则和思路。
四、教案三:拼叶子成句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句子构建能力活动:教师将一些落叶上写上单词,让学生用这些单词组成句子。
步骤:1.教师将一些单词写在落叶上,如动词、名词、形容词等。
2.将这些落叶混在一起,要求学生将它们拼成句子。
3.学生可以用语言将句子读出来并解释它的意思。
五、教案四:找朋友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交流能力活动:教师将一些特殊的落叶分发给学生,并要求他们用语言找到同样的叶子。
步骤:1.教师将一些特殊的落叶分发给学生。
2.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手中的叶子,寻找到同样的叶子。
3.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合作,通过语言找到自己的“朋友”。
六、教案五:谁是唱歌的落叶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语音表达能力活动:教师将几个不同的音频录下来,并让学生通过听音识别出哪个音是唱歌的落叶。
步骤:1.教师录制几个不同音频,包括风声、鸟叫声和落叶唱歌声。
2.播放音频,要求学生通过听音来找出哪个音是落叶唱歌的声音。
3.学生可以用语言描述他们听到的声音特点,并解释为什么这是唱歌的落叶声。
七、教案六:落叶秧歌目标:培养学生的舞蹈感知能力和动作表达能力活动:教师将一段落叶秧歌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并要求他们模仿其中的动作。
《落叶》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落叶》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幼儿语言启蒙》第四章第五节《落叶》。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秋天的落叶,学习用语言描述落叶的形状、颜色和质地;理解儿歌《落叶》,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秋天的落叶,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的能力。
2. 学会用语言描述落叶的形状、颜色和质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感受儿歌《落叶》的韵律美,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用语言描述落叶的形状、颜色和质地。
难点:理解儿歌《落叶》的寓意,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落叶、儿歌《落叶》PPT、录音机。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收集落叶,观察落叶的形状、颜色和质地,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实物落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落叶的特点。
然后播放儿歌《落叶》PPT,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朗读儿歌,理解歌词内容。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彩笔和剪刀,让幼儿动手制作落叶贴画,巩固对落叶的认识。
4. 语言表达练习(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语言描述落叶的形状、颜色和质地。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大《落叶》2. 小形状:长、宽、椭圆、扇形等颜色:黄色、红色、褐色等质地:光滑、粗糙、厚实、薄脆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身边的落叶,用画笔记录下来,并描述其形状、颜色和质地。
答案示例:我找到了一片黄色的银杏叶,它像一把小扇子,形状是椭圆的,质地光滑。
2. 课后拓展: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到户外捡落叶,开展家庭版的“落叶贴画”活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落叶的知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落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落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大自然的故事》第四章第二节《落叶》。
内容包括:认识落叶,了解落叶的形成原因,学习描述落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通过欣赏关于落叶的诗歌、故事,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落叶的形成原因,认识不同种类的落叶,学会用词语描述落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享,培养幼儿观察自然、发现美的能力;通过诗歌、故事的欣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落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落叶的形成原因,认识不同种类的落叶,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关于落叶的图片、诗歌、故事、实物(不同种类的树叶)。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带领幼儿到户外收集落叶,观察树叶的变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向幼儿介绍落叶的形成原因,展示不同种类的落叶,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分享。
3. 实践:让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创作一幅以落叶为主题的画。
4. 诗歌、故事欣赏:带领幼儿欣赏关于落叶的诗歌、故事,引导幼儿感受自然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词语描述落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落叶》2. 内容:落叶的形成原因不同种类的落叶描述落叶的词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户外寻找落叶,用本节课学到的词语描述落叶的特征,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落叶的形成原因,认识不同种类的落叶,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的引导和启发还有待加强。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详案《落叶》含反思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落叶》活动目标:一、欣赏和感受散文的意境美,加深对小树叶由春天的嫩芽到夏天的葱茏及秋季的变黄成落叶自然现象的熟悉。
二、想象小树叶随风飘荡的画面,能进行演出及制造性的表述。
3、体验大树妈妈与小树叶间的亲情。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五、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演出。
活动预备:课件活动进程:一、出示课件落叶飘落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叶子在秋风中飘呀飘)这些小树叶会飘落到哪里呢?幼:飘到马路上,飘到房顶上……师:咱们来听一篇散文,听听散文里落叶飘到了哪里?二、欣赏散文《落叶》后半段师:(出示课件,读散文)小树叶飘到了哪里?那个地址变得怎么样啦?(飘到屋顶上,屋顶变得金黄;飘到小河里,水面上像飘着许多小船;飘到草地上,草地上像多了一层软软的地毯;飘到大树妈妈脚下,大伙儿抱成一团,好象在说:“妈妈,天气渐渐冷了,咱们给您焐焐脚,让您暖暖和和好于冬。
”)师:咱们一路来讲说小树叶对妈妈说的话。
小树叶很爱大树妈妈,大树妈妈内心也很高兴。
那你们明白小树叶在春天、夏天是如何的吗?(幼儿讨论)咱们听听散文里又是怎么说的?3、欣赏散文《落叶》前半段师:(出示课件,读散文)小树叶在春天夏天是如何的,散文里说了哪些好听的话?你喜爱哪句话?什么缘故?你们喜爱小树叶吗?谁来做一片小树叶,演出在春天、夏天、秋季的转变。
大伙儿一路随着学学。
师:此刻咱们把散文完整的听一遍,能够在位置上试着演出演出。
4、演出散文《落叶》师:好听吗?教师也想演出呢,我来做大树妈妈,你们做我的小孩,小树叶。
(提示幼儿落叶飘的样子,不能随意跑动)五、创编师:小树叶随着秋风飘呀飘,它们除飘到房顶上,小河里,草地上,大树妈妈脚下,还能够飘到哪里呢?谁情愿学着散文里好听的话也来编一编。
(引导幼儿说出落叶飘到哪里,哪里变的怎么样)(请个别幼儿回答)师:此刻请第一排小树叶站到大树妈妈身旁,你们随着秋风飘呀飘,想飘到哪里呢?每人说一句好听的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落叶9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落叶9篇落叶 1教学目标: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仔细体味作者由落叶引发的生命感悟。
2.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品味本文生动形象而又富含哲理的语言。
3.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目标1.3难点:目标2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以下材料:1.贾平凹简介2.法桐的有关知识3.描写落叶的诗文词句课堂学习一、导入新课(一)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二)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当地点拨和补充1贾平凹,陕西人。
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美文》杂志主编。
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记》、《野火集》等,著有散文集《月迹》、《爱的踪迹》等多部作品,著有诗集《空白》等。
其中《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儿》获全国短篇小说奖,《浮躁》获美国飞马文学奖,《废都》获法国费米那文学奖。
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当代作家。
2.法桐学名悬铃木,原产东南欧、印度及美洲。
由于最初由法国人种植于中国的上海法租界内,故称之为“法国梧桐”。
法桐株型高大,蔚为壮观,花期4——5月,果实9——10月成熟。
伟岸、雄奇、实用性和观赏性极强。
有着“行道树”的美称。
3.有关写落叶和梧桐的诗句例如:闾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梧桐、对落叶倾注了诸多感情,那么作家贾平凹又对落叶倾注了怎样的情感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贾平凹的散文《落叶》。
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课文之前,老师想知道对于散文,第一次朗读的时候你应该带着哪些问题去读呢?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提出初读的要求:(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生词(2)这篇散文写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交流学习结果(1)生字:绰约妩媚忌妒憧憬婀娜凋落寒伧嶙嶙生词:寒伧风姿绰约妩媚婀娜停滞憧憬以上生字老师用一小黑板的方式出示,学生代表到黑板上填写注音,其余学生在下面注音。
大班语言教案《落叶》附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落叶》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幼儿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的“秋季”章节,详细内容为《落叶》。
通过该内容的学习,让幼儿感知季节变化,了解落叶现象,培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落叶的原因,知道不同树木的叶子在秋季会发生哪些变化。
2. 学会表达对落叶景象的感受,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落叶的原因,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落叶的感受。
教学重点:观察落叶现象,学会用恰当的词汇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树叶标本。
2. 学具:画纸、彩笔、树叶贴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捡树叶,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和大小,让幼儿亲身体验落叶现象。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PPT课件,讲解秋季的特点,引导幼儿关注落叶现象。
2)观看视频,了解不同树木的叶子在秋季的变化。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树叶标本,讲解落叶的原因,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树叶的变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用学到的词汇描述落叶现象,进行小组讨论。
5. 创作表达(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树叶。
2)用树叶贴画材料创作一幅关于秋季的画作。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画作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落叶》2. 内容:1)秋季特点:天气凉爽,树叶变黄,落叶现象。
2)落叶原因:气温下降,树木进入休眠期,减少水分蒸发。
3)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爱护树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自己家附近的树木,记录下落叶的现象,并和家长分享自己的发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落叶现象,提高了幼儿对季节变化的感知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教案《落叶》及教学反思(5篇范例)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教案《落叶》及教学反思(5篇范例)第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教案《落叶》及教学反思《大班语言优质教案《落叶》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语言优质教案《落叶》含反思!活动目标:1、理解散文诗内容,激发欣赏散文诗的兴趣,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能参照原文进行联想,仿编。
用动作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挂图、录音。
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秋天到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都飘到哪儿去了呢?二、幼儿完整的'欣赏教师朗诵的配乐散文诗,初步理解作品的内容。
1、诗歌的题目叫什么?2、落叶都飘到哪里去了?三、教师出示图片,有感情的朗诵配乐诗,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学习短句。
1、树叶落在地上,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2、树叶落在沟里,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3、树叶落在河里,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4、树叶落在院子里,谁看见了,它是怎么说的?四、幼儿分角色边欣赏散文诗边表演。
五、启发幼儿进行联想。
仿编。
树叶还会落在哪里呢?谁会看见,它会把树叶当成什么?六、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教学反思:本学期的“跨班跟进课”活动,我执教的是大班的散文诗《落叶》,在三次执教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地专研教研、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调整活动环节的设计,以力求使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
下面,我就来说一说我自己在三次执教的过程中的一些所想所思。
一、教材的处理1.第一遍读散文诗《落叶》之后,我发现这篇散文诗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中间的三段内容,它具有一个非常规整的句式,语言非常优美。
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我可以将这三段的内容作为一个重点内容来引导幼儿学习。
因此在第一次执教中,我制定的活动的教学目标中的第二条是:学习句式“树叶---小动物---”,体会散文诗的语言美。
我制定的活动难点是: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学习句式,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师范大学福清附校幼儿园语言活动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时间:2017.10.19班级:阳光五班
执教教师:邹文菁指导老师:吴邦丽
【活动内容】语言活动《落叶》(散文诗)
【活动目标】
1、能专心欣赏散文,理解内容,感受秋天落叶的优美意境。
2、领会散文中拟人与夸张的修辞手法,初步展开联想。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组织幼儿户外拾落叶,拼贴树叶画,感受落叶的美和有趣。
物质准备:ppt动画、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树妈妈,带幼儿进入“落叶”的情境。
(配乐1)
师:今天老师来扮演树妈妈,小朋友们扮演小树叶,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随着秋风跳舞吧。
小朋友跳的可真美,现在请小朋友们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
老师请你们说说:你把落叶当做什么?
(二)欣赏散文,感受理解散文的内容和意境。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第一遍,幼儿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师:落叶像的东西可真多,今天,老师要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听听看,这些美丽的落叶都落到哪儿呢?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配乐2)
提问:小朋友,你听了这首散文诗有什么感受?(舒服、优美)
2、教师演示ppt图片朗诵第二遍,幼儿带着问题聆听:
散文诗里的树叶落在了哪儿?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把落叶当做了什么?
师:好!请小朋友看画面听老师念一遍。
(配乐2)
提问:散文诗里的树叶落在了哪儿?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把落叶当做了什么?
幼儿:散文诗里的树叶落在了地上、沟里、河里、院子里;有小虫、蚂蚁、小鱼、小燕子;把落叶当作屋子、小船、小伞、信。
3、运用图谱梳理散文。
教师:现在老师把散文诗变成了一排排漂亮的图片,请小朋友看图片一起来学习。
(三)幼儿朗诵散文。
1、看着图谱完整朗诵。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看图片来学习
提问:小燕子为什么说“来信了”,燕子为什么要去南方?
师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是的,树叶变黄落下来就是秋天告诉燕子,天气变冷了,提醒小燕子要到南方去过冬了,因为南方天气暖和了。
2、幼儿看着课件边表演边朗诵散文。
师总结:小朋友今天表现得真好,我们知道了季节的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就像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变红落下来离开妈妈的怀抱;秋天到了,天气变凉了,小燕子就要飞到暖和的地方去。
(四)展开联想。
区域活动:
(1)在语言区提供彩笔和仿编卡鼓励幼儿进行仿编。
(2)在表演区提供一些小动物头饰及落叶,鼓励幼儿朗诵并表演。
1、师引导:除了诗歌里的树叶落下来可以当做房子,当做小船,当做伞和信,树叶还会落在哪儿?还有哪些动物把它当做什么?谁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
教师:
(1)语言区的幼儿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彩笔和仿编卡,你们把自己仿编的诗歌内容画出来。
然后小声的念给旁边的小朋友或者客人老师听。
(2)表演区的幼儿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小动物头饰、落叶,请大胆地把自己仿编的诗歌边念边表演出来。
谁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大家请!(配乐2)
(五)、结束部分:小朋友诗歌编的真棒!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看树叶还会落在哪儿?
附: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动作屋子。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
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了
附照片:
【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过程比较流畅。
2、第一遍欣赏散文诗的时候,重点在散文诗中,我觉得我可以不配上动作来朗诵给孩子听。
后面的几遍可以再配上动作,更有美感。
图谱的运用可以再多点。
3、幼儿说完感受后,最好有个总结让整个环节更完整。
4、考虑到这个班级的孩子的普遍能力,在最后环节中,我考虑将创编环节用绘画和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
仿编之前,给孩子梳理句式过于简单,可以再详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