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本文。

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据采集系统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成为各行业必备的工具之一。

STM32F103单片机作为一款性能稳定、功能强大的微控制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采集系统中。

本文将以STM32F103单片机为基础,探讨其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设计原理、实现方法以及应用案例,旨在为同行业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STM32F103单片机概述STM32F103单片机是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的一款32位MCU,采用ARM Cortex-M3内核,工作频率高达72MHz,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丰富的外设接口等特点。

在各种嵌入式系统中,STM32F103单片机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适用于需要较高计算性能和功耗要求低的场景。

二、数据采集系统概述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用于采集、处理和传输数据的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等组成。

在工业控制、环境监测、医疗诊断等领域,数据采集系统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实时监测各种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STM32F103单片机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1.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原理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原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等环节。

在STM32F103单片机中,可以通过外设接口如ADC、UART等模块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通过中断和定时器等功能实现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构建完整的数据采集系统。

2. 数据采集系统实现方法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方法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两个方面。

在硬件设计方面,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外设接口,设计电路连接和布局;在软件编程方面,需要利用STM32CubeMX等工具进行初始化配置,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3. 数据采集系统应用案例以环境监测系统为例,我们可以利用STM32F103单片机搭建一个实时监测空气质量的数据采集系统。

课设之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课设之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课设之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据采集系统也在逐渐普及。

而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是一种简单、可靠、成本低的方案。

一、系统概述数据采集系统是通过采集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压力等)的信号,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进行处理和存储,从而实现对物理量的监测、控制和分析。

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是利用单片机的时序控制、数字转换和通信等功能,对物理量进行采集和处理的系统。

二、系统组成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由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单片机、存储器和通信模块等组成。

其中:1.传感器:根据需要采集的物理量不同,可以选择多种类型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

2.信号调理电路: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线性化等处理,使其符合单片机的输入要求。

3.单片机:选用低功耗、高集成度、性能稳定的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并实现控制和通信等功能。

4.存储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以便后期分析和处理。

5.通信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串口、CAN、以太网等方式发送到远程计算机或其它设备,并实现数据交互和共享。

三、系统设计在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时,需要进行如下步骤:1.选择合适的单片机:比较常用的单片机有STC、AVR、PIC、ARM 等,需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型。

2.设计信号调理电路:选择合适的电路元件(如运放、滤波电容、电阻等),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需要考虑到信号质量、成本和体积等因素。

3.编写单片机程序:根据需要,编写适合的程序,实现对信号的采集、处理、存储和通信等功能。

4.调试和测试:对完成的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查看系统的稳定性、精度和响应时间等指标是否达到要求。

四、应用案例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实验室测量、环境监测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如温度、湿度、光照、气压和土壤含水量等的监测等。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采集空气质量、气压、温度、湿度等多项指标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等目标。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现场数据实时采集系统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现场数据实时采集系统
维普资讯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 焦纯 杨国胜 霍旭阳
基于MP3 单片 现场 S 0 机的 数据实时 4 采集系 统
FedR a・i a aA q i to y t m a e nMS 4 0 il e l meD t c us inS se B s do P 3 t i
采 集 的要 求 。
封装 , 引脚间距仅为05 . mm, 极大地节
另外 ,F 4 19内部集成的 串行通信 省 了电路 板 空 间 。 采用 MS 4 0 19 P 3 F 4 作
也 P 同 为现场数据 采集系统的微控制 器 ,增 器 ( 以下简称 MC U)的功耗也是 系统 模块不仅支持异步通信 , 支持 S I 且其对 S I P 同步通信方式 加 了系统 的先进性和集成 度 ,较大程 整体功耗 的重要来源之一 ,选择在微 步通信方式 , 这就 为F 4 访问 S I 度地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19 P 功耗设计上具有突 出优势的 MC U,对 的配置极其灵活 , L H存储器提供了硬件 于系统的微功 耗设计具有 非常现实的 接 口的 串行 F AS
采集 系统 的 设 计 思路 和 具体 实现 方 法 。
关键词 :数据 采 集 ;MS 4 0 L AS P 3 ;F H存 储 器 ;微 功耗
引言
作用 。同时 , 选择集成有较高精度 A D 上的保证 。 /
同时 ,F 4 内集成有 2 B的数据 19 K
A 许多工业测控 、医疗仪 器以 及消 转换模块及较大容量数据 R M 的单片
而常用的并行或 串行 EP OM 存 其接 口电平与 F 4 单片机相匹配,硬 R 19
有较大的容量和较低的功耗 。 同时为与 储密度较低 、 容量较小 , 远远不能满足 件上能直接连接 。且该存储器采用 S I P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24 ;单 片机 ;数据 采 集 ;串行 通信
De i n o a a a q iii n s se a e n sg f d t c u sto y t m b s d o sn l h p c m p t r t c m o o y i g e cup o -l i- u e e h l g t n
Ab ta t T e p p r i t d c s t e h r w r e in a d te s f ae d s fa d t c u s in s se sr c : h a e nr u e h a d a e d sg n ot r e i o aa a q i t y tm o h w n g io b s d o ige c i - o u e c n lg .AT 9 5 U n L 2 4 D c i r s n t i s s m . a e n s l —h p c mp trt h oo y n e 8 C MC a d T C 5 3 M hp ae u e i s y t 1 d h e T e w oe s se C e dvd d it aa a q i t n t n mi ig mo ue a d d t i ly mo ue n d t h h l y tm a b iie no d t c s i r s t n d l n a d s a d l .I a n u io a t a p a
2 0 年第 2 08 1期
中 图 分 类 号 : ̄ 7 1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1 9—25 (0 81 —00 —0 0 5220 )2 05 3
基 于 单 片机 技 术 的数 据 采 集 系统 的 设计
尹海宏 ,陈 雷

《2024年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范文

《2024年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在现代化工业和科技应用中,数据采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为了满足多路数据的高效、准确采集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该系统设计旨在实现多通道、高精度的数据采集,为工业自动化、科研实验等领域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二、系统设计概述本系统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结合LabVIEW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以及LabVIEW上位机显示模块。

通过各模块的协同工作,实现多路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监控。

三、硬件设计1. 单片机选型及配置系统采用高性能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具有高速运算、低功耗等特点。

单片机配置包括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存储器等,以满足系统运行需求。

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传感器中获取数据。

本系统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实现多个传感器数据的并行采集。

同时,采用高精度ADC(模数转换器)对传感器数据进行转换,以保证数据精度。

3. 数据传输模块设计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单片机。

本系统采用串口通信或SPI通信等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以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四、软件设计1. 单片机程序设计单片机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等功能。

程序采用中断方式接收数据,避免因主程序繁忙而导致的漏采现象。

2. LabVIEW上位机程序设计LabVIEW是一种基于图形化编程的语言,适用于数据采集系统的上位机程序设计。

本系统采用LabVIEW编写上位机程序,实现对数据的实时显示、存储和分析等功能。

同时,LabVIEW程序还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监控。

五、系统实现及测试1. 系统实现根据硬件和软件设计,完成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搭建和调试。

通过实际测试,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实际测试,包括多路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实时性以及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

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摘要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可以采集并存储来自传感器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并将其通过串口传输给上位机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我们使用了C 语言作为主要的开发语言,并使用了开发工具Keil uVision5进行开发和调试。

使用硬件电路实现传感器接口,可以自适应支持多种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通过实际测试,本系统能够稳定地采集数据,并提供高效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

关键词:STM32F103、数据采集、传感器接口、串口传输AbstractThis article designs a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STM32F103 microcontroller, which can collect and store various types of data from sensors, and transmit them to the upper computer for further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through serial port. In the process of system design, we use C language as the main development language and use Keil uVision5 as the development and debugging tool. Using hardware circuits to implement sensor interfaces, it can adaptively support multiple sensors such a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s, light sensors, etc. Through actual testing, this system can stably collect data and provide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capabilities.Keywords: STM32F103, data acquisition, sensor interface, serial transmission1.引言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采集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浅谈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

浅谈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

科 技论坛 【I
浅谈基于单片机 的数据 采集系统
彭 文广 张 秀 红
( 、 药集 团有 限公 司 , 龙 江 哈 尔滨 10 0 2 哈 药 集 团 中药 二 厂, 江 哈 尔滨 10 1 ) 1哈 黑 5 00 、 黑龙 50 0
摘 要: 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 数据采集技 术被普遍认 为是现代科学研 究和技 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 它在工业测控以及试验 室研究方面的应 用非常广泛。一方面, 数据采集 系统向着高精度、 高速度 、 稳定可靠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 另一方面, 数据采集系统也向着实时系统方向发展 , 特别是 逻 辑 和 时序 要 求 比较 高的 系统 。 文设 计 了一 款 基 于 串 口的数 据 采 集 系统 , 本 包括 上 位机 软 件 与 下住 机 的 硬 件 电路 。 适 用 于 中小规 模 的 数据 采 集 任 其
务 与后 期 的 数据 处 理 。 关 键 词 : 据 采 集 系统 : 通 信 : 片机 数 串行 单
2 / . A D转换 电路 2 数据采 集系统 中的通 讯方式 一般 采用 串 【的 J . 表 1 串 口线 的信 号 内容 方式, 它也是目前已经应用的最普遍的通信方式. . 模 数转 换 AD 0 0 ,一个 8 C84 位 1 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发展趋势 全 MO S中速 AD 转 换器 、它是 逐次 / 1 国外发展趋 势 . 1 逼近式 AD 转换 器 , 以和单 片机直 / 可 串行接 口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 rJ泛的应 接连接, ‘ 单通道输入。 需要注意的是, 用 ,在 工业 自动化 方面也是 应用最早 的通讯 方式 , AD 0 0 工作时必须有工作时钟 , C84 1: 串行通信是一种把二进制数据按位传送的通信 方 作 时 钟 可 以直 接 在 C K N 与 C K LI LR 式 , 以它所需 要的传 输线 条数 极少 , 别适 用于 两 支引脚 外接 R 所 特 C电路 产生 频率 。 分级、 分层和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以及远程通信。 A C 84存 C KI C K D 00 L N和 L R两 支引 1 2国内数 据采 集与 串行 通信 技 术 的发展 趋 脚外 接 R C电路产 生频 率时 ,其转 换 . 势 肘问大约 为 11 。 以在本系统 中 /. 1 所 RC 随着 串行 接 口的发 展 ,S ( nvr lA r l 的 A C 84的外接 电阻为 1K、 U B U i s ei ea a D 00 0 电容 Bs u, 通用串行总线) 以其支持热插拔 、 即插即用、 接 为 10f 转换频 率就 大约是 , 换 5p, 其 转 口体积小巧和低成本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硬件 时 间 约 为 15 s 这 些 参 数 是 编 写 . u。 6 厂商的支持。随着 U B .版本的发布, S S2 0 U B将会 AI采样 程序 的重要依据 。 / ) 温 度显示 电路 越来越流行, 现今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标准接u。 2硬 件 电晓 营 十 体 D 1 B 0与 A 8 S 2 S 2 8 T 9 5 的连接 基 于串 口的数 据采集系 统在硬什 电路 上采用 因为足“ 一线总线”使用方法简单 , 的一 片 A 8 S 2 T 9 5 主控 芯片 ,它主要 负责处理 AD 单 片机的一 个脚来读取 数据和写人 指令 / 转换器送来的信号、 实时数据显示和把这些数据通 的是 连接 地线 和电源线就 可以使用 , 2 示。 如图 所 <== DS 8 2 1B 0 过串口送给上位机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并且负责执 2 S 2 2 口原 理 ,R 一3 接 4 行上位机的通过串口 传送来的指令, 它是整个系统 串行通讯时,要求通讯双方都采用一个标 的控制核心, 如图 1 所示。其中芯片AD 0 0 C 84主 准接 口 , 同的 设备可 以方便地 连接起来 进行通 使不 VCC GND 要负责把传惑踹 羞 来的溪拟信号 转换成 信号, 讨 。R 一 3一 t S 2 2 C接 口( 又称 EA R 一 3 一: 目前 I S 2 2 (是 l 图 2 D 1 B 0与 AT 9 5 S82 8 S 2的连 接 并送到主窿芯片 A 8 S 2 T 9 5 中进行处理。进而把数 最常用 的一种 串行通汛 接 。在 R 一 3 一 中任 S22C 据显示在 L M显示屏上 ,数据是由 A 8 S 2的 何 一 言 C T95 条f号线的电压均为负逻辑关系 即: , 逻辑“” 这 个继 电器可 以控制某个 电动机 ,让其停 止工 作 ; l P 2口通过并行的方式传送到 L M的。L M是作 为 一 到 一 5 ; 逻 辑 ‘ 为 + 到 + 5 或是 去控 制某 个加热 设备 ,进而 形成 —个恒 温 系 C C 3 1V ’ 3 lV。 这 为—个单独的显示硬件, 它之所以能够将外来的数 R 一 3 一 S 2 2 C最常用的 9条引线的信号内容如下表 统 , 就矍取 决于使用 者的实际月 途了。 3结论 据转换成文字显示出来, 是通过写存单片机中的硬 1 示 、 所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集散型数 件驱动程序和控制程序来实现的。 温度检测模块采 2 5液晶 示部分 电路 用了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D IB 0 S 8 2 ,它行只需要一 奉 l系统 的娃示部分 采H 了一 块液 晶显示模块 据采集系统。下位机以单片机为核J啦 制芯片, j 0 完 在总体设 条线 与 单片机 进行通讯 ,节约 了单 片机的 1 1 米实现, / I。 O- 考虑到数码管耗电量大、 显示的字符单一 成了从数据采集到数据显示和通信任务。 而且外部无需再连接任何器件, 就连电源也可以从 而被否定 r。 : 根据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模块化 本液晶的型号为OC J2 3 C 3其 计 j, M 12 2 一 , 数据信号线上取得 ,转换的精度为0 : 5 ,量程为 内部 自带 汉字 库 , 略 了汉字 取模 的过程 , 与 的设 计思想 ,使 整体 的制作 以及调试 过程 进行 顺 省 实现 利 5 %至 + 2 % , 在硬件方 面开销最 小 的温 度 单片机 连接 简 单化 。 5 15 它是 参考文献 采集模块。 2 报警 电路硬 件 . 6 2 最 小系统 设计 l 报警 部分的主 要硬件就 是 蜂呜器 ,还有 f阿  ̄. C 5 l MS - 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北 单片机正 常工作 , 完成最 小系统 的搭建 , 两个高亮 的蓝色 发光二极管 。 要注意 的就 是蜂鸣 京 : 需要 北京舨_ 空大学 出版社 ,9 31-3 天航 13 :2 1. 需 包括了: 芯片供电电源、复位电路和和振荡电路 器的电流需求比较大, 虽然采片 已经是 5 j V的小蜂 [It fc gtesr l S 3 o[BO l td 2 ne ai h e aR 2 2P nE /E,ht / ] r n i/ l b o g lg og ri s i . m, 0 6 & c s le a h Ame 公司A 8 S2单片机 , t l T 95 一种低功耗、 高性能 鸣器了, 但是单片机的驱动能力还是不能直接的就  ̄ w.ey n do i.r/e a/ r 1 t 2 0 , C OS8位微 控制器 , M 具有 8 的在系统 可编 程闪 f 响起来 。这只需接 个达林顿管 就 可以 , 鼹个 K 张友德. 单片微型计算杌原理、 应用与实 验嗍 上 它 朋 海 : 海复旦 大学 出版社 ,9 28 1. 上 19 :-2 存存储器。实现最小系统在 MC U上的引脚连接 极 管 可以代 替 为 :c 4 脚 臌 + V电源 。 s 2 脚 讨 地。 E V c( o 5 V s( 0 妾 A 2 继 电保护部 分 . 7 『王志宏. 4 l 单片机与 P C机的 串口通讯 北京: 现 20 :52 / p 3 脚) + V电源 , V p(1 : 5 接 这样才町以使用片内的 设计电路是一个用 5 V米控制 20 2 V的继电 代电子技 术 出版社 .0 02- 7 5 I _ s l ai V u c 北 京: R M。 T L ( 脚 ) T L ( 脚 讨 晶振 再配合 器 , O .X A I 9 、X A 21 1 8 妾 控制芯片还 是 A ’ S 2 1 9 5 。一个数据采 集系统 需 I范 ̄ . i a B s 与分布式监 控 系统F 8 接两个小电容 , 电容经典值是 3 P , 0 F品振的值最大 要直接对数据进行判断进而做出最 }的反映, 2 0. 失 首先 清华大学出版社,0 2 可以选择 3 MH , 中要 川到 串 口通 讯 , 了产 可能要 抛、该是断电保护, 3 Z 系统 为 保障整个系统不至于 生标准的波特率选用 1. 9 MH 0 2 Z的晶振较为合 由于过大的冲击而损坏。 15 这里需要注意的和蜂呜器 理 。R TV D9脚 )单片机 复位脚 , 人离 电平单 样 , 要两个 极 管来做 电流的放 大。 ! 序 中 S /P ( : 输 需 程 片机 复位 , 应电路起 到了开关作 川。 相 把 与报警 音 同时触发 ,这也 符 合 一般盼 隋况。 } Βιβλιοθήκη f j 一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目录1.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1.2 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2)1。

4 系统设计涉及的理论分析 (2)2.系统设计 (4)2.1方案选择 (4)2。

2系统框图 (5)3.单元电路设计 (6)3.1信号调理电路 (6)3.2高速A/D模块 (7)3。

3 FPGA模块设计 (8)3。

4MCU模块设计 (8)3.5数据采集通道总体原理图 (9)3.6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9)4。

软件设计 (10)4。

1 信号采集与存储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10)4.2 信号采集与存储控制电路的FPGA实现 (11)4.3 原理图中的各底层模块采用VHDL语言编写 (12)4。

3。

1三态缓冲器模块TS8 (12)4.3。

2分频器模块fredivid (13)4.3.3地址锁存器模块dlatch8 (14)4。

3.4地址计数器模块addrcount (15)4.3.5双口RAM模块lpm_ram_dp (16)4.4 数据显示模块设计 (18)4。

4.1 主程序 (18)4。

4。

2 INT0中断服务程序 (19)4。

4.3 INT1中断服务程序 (19)4。

5软件仿真 (20)4.5.1三态缓冲器模块TS8 (20)4。

5.2分频器模块fredivid (20)4。

5。

3地址锁存器模块dlatch8 (20)4.5。

4地址计数器模块addrcount (21)5。

系统调试 (21)5.1 单片机子系统调试 (21)5。

2 FPGA子系统调试 (22)5.3 高速A/D模块的调试 (22)6 总结 (22)致谢 (22)参考文献 (23)附录 (25)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也迅速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应用这一系统可以对生产现场的工艺参数进行采集、监视和记录,为提高生产质量,降低成本提供了信息和手段。

在科学研究中,应用数据采集系统可以获取大量的动态数据,是研究瞬间物理过程的有力工具,为科学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而当前我国对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开发都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开发出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基于单片机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作者:刘松文
作者单位: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1
刊名:
科技风
英文刊名:TECHNOLOGY TREND
年,卷(期):2009,(1)
引用次数:0次
1.段晨东.王俭.张文革智能化住宅小区监控系统设计[期刊论文]-电气自动化 2001(4)
2.虞鹤松.武自芳微机控制技术 2008
1.期刊论文刘传宝.申立中.雷基林.徐淑亮.LIU Chuanbao.SHEN Lizhong.LEI Jilin.XU Shuliang单片机
C167CS的 I/O口模拟串口与PC机通信进行数据采集实现方法的研究-现代电子技术2007,30(3)
在做柴油机电控系统开发的过程中,为解决单片机C167CS与PC机通信问题,利用C167CS的I/O 口模拟串口与PC机进行通信,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多个串口,而且串口通讯高效、可靠、标准统一.系统包括目标机采集子程序、目标机数据发送子程序、上位机接收子程序等,并给出了硬件原理图.
2.期刊论文丁国庆成广1kW电视发射机串口数据采集的实现-西部广播电视2007,1(1)
本文主要阐述了串口所用的各个协议,及计算机串口编程的相关方面.
3.期刊论文田会方.吴兴强.Tian.Huifang.Wu.Xingqiang基于LabVIEW与凌阳SPCE061A实现串口数据采集-微计算机信息2006,22(17)
介绍利用凌阳SPCE061A单片机采集数据,Labview作为开发调试平台,二者之间通过串口实现数据通讯的数据采集系统,详细介绍了软硬件实现方案. 4.期刊论文吴方余.周勇.WU Fang-yu.ZHOU Yong一种基于数据库的串口数据采集保存方案-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10)
介绍了利用ADO技术存储串口采集数据的实现方法.详细讲述了系统通信和数据存储部分的实现过程,同时给出系统的软件硬件的组成结构.
5.期刊论文梁国伟.陈方泉.林祖伟基于LabVIEW的串口数据采集的实现及应用-现代机械2009(5)
本文概述了开发软件LabVIEW的特点,介绍了利用LabVIEW实现串口数据采集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实现了真空度的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即利用LabVIEW的VISA读取真空计的串口数据并进行处理和显示,完成了基于LabVIEW的串口真空度实时采集.
6.学位论文杨致伟基于主动发送/串口监听的实时数据通信方案2006
目前,数据采集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化工具,其应用范围在日益扩大,并不断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实现数据采集方案主要有两种:采用PCI接口的A/D转换卡和使用普通智能传感器。

基于PCI接口的A/D转换卡的方案不适合远程数据采集;智能传感器具有高精度、自适应、可靠、稳定、可维护和可扩展等优点,且适合远程数据采集,但是常规智能传感器使用串口接收数据时,实时性较差。

针对当前实时数据采集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主动发送/串口监听模式的数据采集方案,即建立智能设备主动向串口发送数据,应用计算机多线程技术建立串口监听线程的采集方案。

该方案改变了传统的握手、数据传输、断开连接的传输流程模式,改善了串口实时数据采集的实时性。

本文阐述了主动发送/串口监听数据采集方案的原理、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方法,最后通过一套仿真系统模拟了该方案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

与传统的采集方案相比,该方案特点如下: 利用了RS-485总线作为传输线路,既可进行远程数据采集,而且易实现多点互连,便于多器件的连接,实现系统冗余配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健壮性。

通过中间的智能设备进行采集,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可移植性。

采用对不同串口建立不同的缓冲区,可通过扩展计算机串口,同时采集几到几十路数据,实现单机对较复杂的工业现场的集中控制。

自适应性强,智能传感器具有判断、分析与处理功能,它能根据系统工作情况决策各部分的处理,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

对于短数据帧的采集效率和速率明显高于普通智能传感器方案。

7.期刊论文华泽玺.王长林.尹忠科.章冲基于主动发送/串口监听模式的实时数据采集-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40(1)
针对数据采集中的实时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采集方案.该方案建立智能设备主动向串口发送数据,应用计算机多线程技术建立串口监听线程.去掉了传统数据采集方案串口通信中握手和断开连接的过程,同时也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每次传输20字节时,传输时间可以缩短到原来的约20%.该方案方案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
8.学位论文苗雄峰GPS数据采集及网络共享系统设计2005
为了把GPS串口数据和GPS中频采集器输出的高速数据在网络中共享,本文设计并研制了基于DSP的GPS数据采集与共享系统。

系统包括GPS接收机、GPS中频数据采集器、DSP网络通信配器及计算机四部分。

重点研究了DSP的软硬件接口设计和计算机端的网络编程。

对于GPS低速串口数据,直接用计算机串口接收,用VC编程实现了串口接收和网络转发。

对于GPS中频数据采集器输出的高速同步多路串口数据,则利用DSP的高速多通道同步接收
,然后用DSP的网络接口转发到计算机上的网卡。

基于DSP开发板,作者完成了DSP的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接收GPS中频接收机输出信号的硬件调试,并解决了多通道同步串口数据的接收缓冲、数据合并、UDP数据报装帧及网络接口驱动等软件编程。

在PC端,通过MFC的网络应用开发类CAsyncSocket实现UDP报的实时接收、数据解帧译码、高速存贮,利用Windows消息机制开发了应用程序友好界面。

9.期刊论文谢程刚.刘泓滨用PowerBuilder设计串口数据采集程序-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28(6)
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往往涉及到计算机同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等问题,串口通讯技术正是其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文章探讨了串口通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串口通讯中涉及的属性设置、配置文件调用及用PowerBuilder8.0完成数据采集的方法.为如何用计算机实现串口数据采集提供了一个指导性框架.
10.期刊论文邓洪声.舒大文用Visual Basic 6.0 设计四通道串口数据采集-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4,29(2)
探讨了串口数据采集在工业中的应用,并针对运用Visual Basic 6.0 设计四通道串口数据采集做了详细的介绍.文中详细介绍了串口数据采集中涉及的逻辑电路、串口属性设置及数据采集,并通过实例证实了其可行性.
本文链接:/Periodical_kjf200901025.aspx
下载时间:2010年1月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