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说课讲解
高二化学选修4《盐类的水解》说课稿

高二化学选修4《盐类的水解》讲课稿今日我讲课的内容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以下我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教材剖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1〕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均衡原理的基础上议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含弱电解质的电离均衡和水的电离均衡两个均衡系统;学生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由,在此基础上再来研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助于促使学生的认知发展。
〔2〕盐类水解是后续电化学学习的必备基础。
从知识构造上讲,盐类水解均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均衡系统以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均衡系统,利于学生形成完好的电解质溶液的均衡系统。
2、本节课的要点、难点要点:盐类水解的实质。
难点:盐类水解的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课目的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易认知能力,联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本节课的三维教课目的确立为:1、知识与技术〔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和规律〔2〕能够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反响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1〕能从微粒间互相作用这一微观实质的角度去理解盐溶液体现酸碱性这一宏观现象。
(2)使用实验研究的科学方法,研究不一样种类盐溶液的酸碱性,揭露化学均衡理论在盐溶液中的延长。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能在思虑剖析过程中聆听别人建议,互相启迪,领会集作沟通的重要与快乐。
〔2〕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实质。
〔3〕成立个性与共性、对峙与一致的科学辩证观。
三、教课方法这节课,我采纳了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两条学习主线:实验研究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加强科学研究的意识,促使学习方式的转变,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理论研究是运用已有的化学均衡知识,发掘出新知识的“生长点〞——盐类水解,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本节课的教课方案充分表达新课改理念,如①引课的情境设计切近学生、切近实质;②采纳概括法揭露几类盐水解的规律;③教课重、难点的打破采纳自主合作研究方法;④观点的建.专心..专心.[板书]一、实验研究一一盐溶液的酸碱性 [分组实验]对盐溶液进行酸碱性测定〔教溶液呈碱性的有:CH 3COONa3NaHCO构充分表达观点的科学价值。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说课(公开课)

2. 教学背景
2.2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和 能力水平
化学反应平衡、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电离平衡; 从微观角度分析解释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初步具备“发现问题-提出猜想-理论分析-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的实验探究意识
思维障碍和 发展空间
分析结果 总结提升
有弱才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
4. 教学过程
知识迁移 理论预测
设计实验 验证猜想
分析结果 总结提升
宏观现象;微观分析;理论知识 控制变量;定量 适用条件、范围
4. 教学过程
任务3.1 探究同类型盐溶液酸碱性差异
1. NaClO、CH3COONa都呈碱性,为什么同浓度其pH不同?AlCl3、NH4Cl都呈酸 性,为什么同浓度其pH不同?
设计实验 验证猜想
4. 教学过程
任务3.2 探究Fe(OH)3胶体制备条件
知识迁移 4.依据上述实验探究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理论预测
设计实验 验证猜想
分析结果 总结提升
4. 教学过程
任务4 解析生活、生产
观察图中对聚合硫酸铝[Al2(OH)m(SO4)3-]n的介绍, 结合本节课所学说明为何它可以用作絮凝剂,实 现净化水质?
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 a.降温 b.加水稀释 c.加入NH4Cl d.加入NaHCO3
(3)室温下,使氯化铁溶液转化为高浓度聚合氯化铁的关键条件是
5. 板书设计
6. 教学设计说明
注重具体问 题情境创设
以FeCl3溶液贯穿整节课堂,依次建立认识盐溶液的认知模型、 探究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诊断学生对盐类水解的掌握水平
《盐类的水解》 讲义

《盐类的水解》讲义一、盐类水解的概念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 H⁺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我们要知道,盐类水解的实质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
比如说,氯化铵(NH₄Cl)在水溶液中,NH₄⁺会和水电离出的O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NH₃·H₂O),使得溶液中 c(H⁺)> c(OH⁻),溶液呈酸性。
而碳酸钠(Na₂CO₃)在水溶液中,CO₃²⁻会和水电离出的 H⁺结合形成碳酸氢根离子(HCO₃⁻),使得溶液中 c(OH⁻)> c(H⁺),溶液呈碱性。
二、盐类水解的特点1、可逆性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可逆的,存在水解平衡。
以醋酸钠(CH₃COONa)为例,CH₃COO⁻与 H₂O 电离出的 H⁺结合生成 CH₃COOH,同时 CH₃COOH 也会电离出 CH₃COO⁻和H⁺,水解和电离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2、吸热性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会促进水解。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3、微弱性盐类的水解程度一般都比较小。
例如,即使是碳酸钠这样的强碱弱酸盐,其水解产生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也相对较小,溶液的碱性并不是特别强。
三、盐类水解的规律1、有弱才水解只有含有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盐才会发生水解。
比如氯化钠(NaCl),钠离子和氯离子对应的酸和碱都是强酸强碱,所以不会水解。
而醋酸铵(CH₃COONH₄),其中的醋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分别对应的醋酸和一水合氨是弱酸和弱碱,所以会发生水解。
2、谁弱谁水解盐中的阴离子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越大;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
例如,相同浓度的碳酸钠(Na₂CO₃)和碳酸氢钠(NaHCO₃)溶液,由于碳酸的酸性弱于碳酸氢根的酸性,所以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
3、谁强显谁性当盐中的阳离子对应的碱是强碱,阴离子对应的酸是弱酸时,溶液显碱性;反之,溶液显酸性。
盐类的水解说课稿

《盐类的水解》说课稿(第一课时)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
一、教材分析《盐类的水解》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该节分两课时教学,本节为第一课时。
第一部份是找规律,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水解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对应关系。
第二部份是查原因,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分析盐类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和OH -结合成弱酸或者弱碱的趋势,明确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同时深化对过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认识。
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不少,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是学生在高一必修一已经学习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高二选修4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平衡体系,所以本节教学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平衡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为下一步学习水解平衡的挪移和水解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二、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量的能力,而且思维活跃。
通过高一必修和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等知识,所以教学应该能顺利推进。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情,确定本节的教学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和规律(2)能够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反应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能从微粒间相互作用这一微观本质的角度去理解盐溶液呈现酸碱性这一宏观现象。
(2)使用实验探索的科学方法,探索不同类型盐溶液的酸碱性,揭示化学平衡理论在盐溶液中的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思量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示,体味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盐类的水解》 说课稿

《盐类的水解》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盐类的水解》。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盐类的水解”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盐溶液的酸碱性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
盐类的水解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又一种重要的平衡体系,它不仅是对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也为后续学习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奠定基础。
同时,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明矾净水等,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知识,能够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问题。
但是,盐类水解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
(2)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能够判断常见盐溶液的酸碱性。
(3)学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盐类水解实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
(2)盐类水解的规律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教学难点(1)盐类水解的实质。
(2)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2)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盐类的水解》教案详解.doc

板 书:第三节盐类的水解(一) [科学探究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板书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1、 选择合适的方法测试表屮所列盐溶液的酸碱性2、 根据形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将表中盐按强酸强碱盐、强 酸弱酸盐、强碱弱酸盐分类设问:盐溶液屮的I 「和01「都来源于水的电离,而水本身是中性 的,为什么加入某些盐就会显酸性或碱性,而加入另一些盐仍 呈屮性呢?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 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小结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呈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呈中性[科学探究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板书]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设问]为什么CILCOONa 水溶液呈碱性呢?醋酸钠、氯化钠都 是盐,是强电解质,他们溶于水完全电离成离子,电离出的离 子屮既没有氢离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而纯水中[I 门二[01门, 显屮性。
[讲析][投影]1、弱酸强碱盐,水解显碱性 板书CH 3COOHCH 3COO' + H 2O^^CH 3COOH + OFTCH 3COONa 电离出的CH 3COO~和水电离出的『结合牛成了弱电 解质CH 3COOH,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使平衡向右移动,产生了更多的OK,建立新的平衡时,C(OH") > C(H +),从而使 溶液显碱性。
检验溶液的酸 碱性?用PH 试纸测溶 液的PH分组实验完成 教材P54表格 汇报实验结果分组讨论 完成教材P55 页表格提示:分析出 盐溶液呈现不 同酸碱性的原 因CILCOONa = CILCOO -+ NaILO ir + oi r[投影]2、强酸弱碱盐水解NH4C1 二NH; + cr+H20 OH- + H*I投影NH3• H2ONH.; + H20 NH3 • H>0 + H*类比分析[投影]:NaCl溶液呈中性的原因3、强酸强碱盐:不水解NaCl = Na+ + Cl-H20 OH- + H+不反应c(H+) = c (0H-) 溶液显中性弱酸弱碱盐:双水解,水解程度增大。
盐类的水解说课稿

盐类的水解说课稿《盐的水解》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二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以下我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1)盐类的水解就是在学生已经自学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探讨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解犯罪行为,包含强电解质的离解均衡和水的离解均衡两个均衡体系;学生也晓得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再去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心智发展。
2、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的反应式的书写。
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结合职高学科基本理念,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1、科学知识与技能(1)认识盐类水解的规律(2)能恰当书写盐类水解的反应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微粒间相互作用这一微观本质的角度回去认知盐溶液呈现出酸碱性这一宏观现象。
(2)采用搬迁的科学方法,探究相同类型盐溶液的酸碱性,阐明化学平衡理论在盐溶液中的延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思索分析过程中聆听他人意见,相互鼓舞,体会合作交流的关键与欢乐。
(2)学会借由现象看看本质。
(3)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三、教学方法这文言,我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实行了理论研究与概括总结两条自学主线:概括总结其目的是唤起自学化学的兴趣,加强科学探究的意识,推动自学方式的转型,培育学生的技术创新精神和课堂教学能力。
理论研究是运用已有的化学平衡知识,发掘出新知识的“生长点”――盐的水解,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职高学科理念,例如①引课的情境设计切合学生、切合实际;②使用归纳法阐明几类盐水解的规律;感性和理性两条探究主线相辅相成,并使盐类水解的概念统一在化学平衡的理论体系之中。
既达至理论完备,又培育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过程ⅰ引课[投影并展现]纯水呈中性,是因为水中的h+的浓度与oh-的浓度;酸液呈酸性,是因为酸能电离出来h+而使溶液中的h+的浓度oh-的浓度;碱液呈碱性,是因为碱能够电离出oh-而使溶液中的oh-的浓度h+的浓度。
《盐类的水解》 讲义

《盐类的水解》讲义一、盐类水解的概念在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水的电离。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出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在一定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是一个定值。
当盐溶解在水中时,盐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可能会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或氢离子结合,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导致溶液呈现出酸性或碱性。
二、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类水解的实质就是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例如,氯化铵(NH₄Cl)溶液中,氯化铵电离出的铵根离子(NH₄⁺)会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NH₃·H₂O),从而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呈酸性。
再比如,碳酸钠(Na₂CO₃)溶液中,碳酸根离子(CO₃²⁻)会分步水解。
第一步水解,碳酸根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氢根离子(HCO₃⁻)和氢氧根离子;第二步水解,碳酸氢根离子继续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H₂CO₃)和氢氧根离子。
由于碳酸根离子的水解,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溶液呈碱性。
三、盐类水解的规律一般来说,盐类水解具有以下规律:1、有弱才水解只有含有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盐才能发生水解。
例如,氯化钠(NaCl)这种由强酸强碱组成的盐,其溶液呈中性,不发生水解。
2、谁强显谁性强酸弱碱盐的溶液显酸性,强碱弱酸盐的溶液显碱性。
例如,硫酸铵((NH₄)₂SO₄)是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醋酸钠(CH₃COONa)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
3、越弱越水解酸或碱越弱,对应的离子水解程度越大。
例如,相同浓度的醋酸钠和碳酸钠溶液,由于碳酸的酸性比醋酸弱,所以碳酸钠溶液的碱性更强,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更大。
4、都弱双水解当盐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都能水解时,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21
以NaF为例分析进行分析:
问题1:氟化钠溶液中有哪些离子存在?哪 些离子可以相互结合?
问题2:F-跟H+的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什 么影响?对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影响?写出 总的离子方程式。 结论:F-+H2O HF+OH- 溶液显酸性
2020/6/21
温度---水解反应是吸热的,升温有 利于盐的水解。
浓度---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外加酸碱 外加酸碱要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如 果盐离子水解呈酸性,那么加酸抑制水解, 加碱促进水解;反之亦然。
2020/6/21
例题:在FeCl3稀溶液中 已知存在如 下水解平衡,填写下列表格
Fe3++3H2O Fe(OH)3+3H+
2020/6/21
问题研究1:弱酸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怎么 研确定?NaHCO3?NaHSO3?
HCO3- H++CO32- 电离过程 HCO3-+H2O H 2CO3 +OH- 水解过程 结论:分两种情况
a、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显酸性,如NaHSO3, NaH2PO4等。
b、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显碱性,如NaHCO3、 Na2202H0/6P/21 O4等。
主要因素: 盐本身的性质。 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外加酸碱。
2020/6/21
问:对0.1mol/LNaAc溶液,如果其它 条件不变,①升高温度将使溶液的酸碱性 如何变化?②加水稀释对Ac-离子的水解 有何影响,溶液的pH值如何变化?③加 入同浓度的盐酸对水解又有何影响,加同 浓度的NaOH又将如何呢?
2020/6/21
以氯化铵、醋酸铵、氯化钠为例再作分析 ,哪种盐也有类似的变化?
结论:弱酸强碱盐、弱碱强酸盐、弱酸弱 碱盐有类似的变化,强酸强碱盐没有这种变化 。
盐类的水解: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 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 弱电解质的反应。
2020/6/21
讨论:
1、哪些盐能发生水解,哪些盐不能发生水解, 请加以总结?盐水解后显酸性或碱性,有什么规 律?请结合下列各种盐加以讨论:KF、 (NH4)2SO4、NH4Ac、NaCl、KNO3。
条件
移动方向 H+数
pH值 Fe3+的 现象 水解率
升温
通HCl
加水
加NaHCO3
2020/6/21
2、现测得某浓度Na2HPO4的溶液的 pH是8,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HPO42-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B)HPO42-离子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 (C)溶液中c (HPO4-)<c(Na+) (D)该溶液能与酸反应不与碱反应。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2020/6/21
• 什么叫酸性溶液、碱性溶液? • 根据你的了解,下列各种盐的溶液属于酸性溶液还
是碱性溶液? (1)氯化钠 (2)硫酸钠 (3)硝酸钾 (4)醋酸钠 (5)氯化铵 (6)硫酸铁 (7)碳酸钠 (8)氟化钠 (9)醋酸铵
用最简单的方法测定的这些水溶液的酸碱性。
2、根据你的知识基础分析一下,盐的水解反 应程度大小如何?举一下判断的依据。
3、如果要比较不同盐水解的程度、水解后溶 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你有什么办法?
2020/6/21
记忆规律:
规律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的性
规律2、一般盐的水解程度很小
规律3、可根据水解产物的电离程度比较
水解反应的程度。
练习:下列哪些离子能发生水解? Ba2+ Al3+ NH4+ H+ Cu2+ OH- CO32-
问题研究2:弱酸弱碱盐水溶液的酸碱性怎么 确定?以NH4Ac 、(NH4)2SO3为例?
NH4++H2O
NH3·H2O+H+
Ac-+H2O
HAc + OH-
最后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组成盐的酸
根对应的酸的酸性和阳离子对应的碱的碱 性的相对强弱。
2020/6/21
a、酸强于碱-----酸性,如(NH4)2SO3; b、碱强于酸----碱性,如 NH4F; c、酸碱相当-----中性,如NH4Ac。 问题研究3:影响盐类水解有哪些因素?
2020/6/21
SO32- SO42- S2- HS- HCO3- ClO4- ClOHPO42-
2020/6/21F、 Na2CO3、Na2S、NH4CN的水解方程式。
表示,
多元弱酸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如 Na2CO3溶液中CO32-的水解。思考哪一步 水解程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