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提炼题考点解析及专项训练

合集下载

省考行测考试主旨观点题解析

省考行测考试主旨观点题解析

省考行测考试主旨观点题解析在行测考试中,有一种题型叫做主旨观点题,它旨在让考生通过对文段的阅读,概括并知道文段的核心话题;找寻文段的重要信息。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省考行测考试主旨观点题解析,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省考行测考试主旨观点题解析(一)什么是计策建议句所谓计策建议句,是指在文段中显现的表达作者对某些问题提出的计策和建议的句子。

这类句子基本上都是作者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得出的。

所以常常是对文段中问题及分析的总结和升华,已到达指导工作生活,展现摸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句子。

这类句子在文段中显现常常都会成为文段的重点。

(二)如何寻觅计策建议句文段中的计策建议句和我们日常生活其实是一样的表述。

比如你冷了,你会直接说“我好冷,我要穿一件衣服,你也穿一件吧”。

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我建议你要穿一件衣服”;而前面的“天冷”其实就只是得出建议的理由而已。

所以在文段中显现的直接带有“应当”“建议”“要”“需要”“得”等的句子,基本就可以判定为计策建议句。

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些比较间接的表达,比如你同样很冷,但你会说“你要是不穿衣服,就得冻坏”。

这句话乍一看实在说不穿衣服的危害,但是实际上,言语表达的常识和体会告知我们,谁说了这样的话,他的意图也常常是“建议你要穿衣服”。

所以也是可以正确知道引申为计策建议的句子的。

那么这类的句子常常是文段中触及到某个行动的积极意义或者消极危害时,作者的意图基本上是在建议这么行动,或者建议不要这么行动。

也能够知道为一个计策建议性质的句子。

(三)如何利用计策建议句当我们找到计策建议句后,就基本上可以默认这句话就是作者是主旨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在选项中进行比对找寻和这个句子话题表述一致的即可。

但是要强烈提示大家注意的是,一样情形下,计策建议句作为文段中主旨时,选项里的正确答案常常也都是计策建议的句子;这就意味着,如果大家发觉文段有计策建议句并且基本肯定为主旨,要么就大致率要挑选计策性的选项,其他的选项就算有类似话题,也要控制住自己的大脑和手,阔别他们!拓展:备考方式和方法1、平时多关注热门素材和新闻,比如说利用抖音平台、头条平台、以及各类公众号进行知识的积存,各大类平台都是相应的知识整理,都可以进行搜集整理。

开放性题目审题训练3+提炼观点 高三历史(通用版)三轮冲刺复习

开放性题目审题训练3+提炼观点 高三历史(通用版)三轮冲刺复习

开放性题目题型审题训练3(提炼观点类)班级:姓名:学号:一、提炼观点类基本题型:A.围绕……主题,自拟论题(提炼观点),加以论证B.提出启示,予以说明C.提出看法/见解,说明理由答题规范:1、提出观点/启示/看法2、论述,史论结合论证3、小结,综上所述基本题型1:提炼观点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

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

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

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

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12分)2016年全国2卷审题思路:答题格式:观点+论述+小结题目限定:观点从材料提炼,中国古代史其他相关史实,即要求解读材料:示意图可得出信息(时间?空间?):第一层主干:,促进。

第二层主干:。

根据材料提炼两个观点并写出支撑论证的史实:观点1:史实1:;史实2:观点2:史实1:;史实2:第一层主干:玄奘西行“求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第二层主干:鉴真东渡“弘法”,将中国文化传入日本,影响很大。

参考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范围不断拓展;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领域多元;唐朝对外交往内容丰富……基本题型2:围绕主题,自拟论题材料材料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形成并发展,其实践活动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段民族国家观念的演进及其实践19世纪40—50年代传统“天下观”开始动摇:林则徐具有了朴素的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念,打破了中国是世界中心的神话;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之图”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代表人物提出“中体西用”,并主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为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之路做了铺垫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在爱国基础上“究心泰西政治实业之学”,主张建立民主政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提出在中国建立起一个近代化民族国家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并形成了“国家”取代“天下”、“民族国家”替代“封建王朝”的近代民族国家观以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戊戌变法运动成为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20世纪初孙中山不但提出了三民主义,还将三民主义发展为一个把民族解放、国民革命和社会改造合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完整提出了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思想因辛亥革命而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是拥有独立主权民族国家的雏形,开启了近代以来建设中国民族国家的进程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及其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结合,经过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民族国家最终实现了独立自主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专题-观点论述题专题知识讲解与题型训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专题-观点论述题专题知识讲解与题型训练

综合性学习——观点论述题型训练观点论述题是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要求考生结合现实生活,运用议论文写作的知识表明自己的观点,阐明自己的理由,归纳出相应的结论。

它考查的是同学们的辩证思维能力,难度较大。

这类题由论和述两部分组成,特点是有论有述,论述结合。

其中论是判断,述是对判断的分析说明。

1.观点论述答题思路答此类题需从观点、理由、结论三方面入手,其一般解题步骤可以分为三步:亮观点→析理由→推结论。

(1)确定观点:①认真读题,从题干所给材料中准确概括出论述对象。

②用判断句式表明观点。

(2)表明理由:就该事件或现象表现出的积极的一面予以肯定,对其表现出的消极的一面予以否定并提出意见。

论述理由应能有力地论证观点。

(3)结论表述:面对正确、积极的现象,可以从为什么是好的、有什么意义、今后应该如何做等角度回答;面对不良现象,可以从如何消除某种不良现象出现的条件、如何避免不良现象继续发展,以及如何改善不良现象造成的不好影响等角度来回答。

最后可以按照“我(们)应+做法”的形式或者以自己的呼吁结束。

因此,观点论述题也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答题思路思考问题。

注意:①语言要简明中肯,表达得体,言之有理,不能含糊其辞,注意字数要求。

②常见存在问题。

2.常问题型(1)选择型:即给出答题角度开放的问题,要求学生先自行选择角度,再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2)关系型:该题型围绕的也是社会热议话题,但着眼点在于把握话题对象,以及它跟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他对象的关系。

(3)话题型:该题型一般要求围绕社会热议话题来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4)辩论型:该题型要求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反驳对方错误,同时树立自己的正确观点。

1.选择型即给出答题角度开放的问题,要求先自行选择角度,再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真题举例(2018年湖北武汉卷)近来,不少综艺节目以不同的形式再现书信的魅力,引起网络时代广大观众对传统书信的关注。

提炼观点练习

提炼观点练习

提炼观点练习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段文字所蕴含的道理。

(12字以内)(3分)材料:鲁国有个喜欢钓鱼的人,用名贵的香料肉桂做鱼饵,用黄金制作鱼钩,并在鱼钩上镶上银丝和美玉,还用翡翠来装饰钓绳。

他拿钓竿的姿势和垂钓的位置都不错,但是,他钓到的鱼总是很少。

道理:。

2、读下面一则寓言,概括其寓意。

(3分)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

”小男孩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

”小男孩再问上帝:“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所透露出来的信息。

我国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较过去虽有进步,但仍不容乐观。

营养学家、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名誉会长于若木呼吁,推广学生营养午餐势在必行。

调查发现,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引起的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缺锌等,成为影响我国中小学生健康发育的突出问题。

许多孩子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营养不全面、不平衡,成了“豆芽菜”和“小胖墩”。

4、阅读下面文字,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

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

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

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5、为下面文字补充结论:一分钱在许多地方已经失去人们的尊重,美国每年估计有70亿的一分钱消失。

1989年国会议员詹姆士提议立法,希望政府能在2000年以前停止发行一分钱。

1992年经济低迷到谷底时,财政部只铸造了91亿枚一分钱,1997年经济好转,也仅有133亿枚。

加州一位小学教师,发起捐一分钱的活动,四年时间终于募到100万个“一分钱”。

这100万个一分钱,也就是1万元,利息达到868美元。

目前校方决定设立奖学金,奖励品行兼优的学生。

由此可见,6、阅读下面文字,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1)有一个人去应聘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捡了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被路过的口试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这份工作。

高考历史“观点类”题型解题技巧及训练

高考历史“观点类”题型解题技巧及训练

一、高考历史“观点类”题型的常见类型1、提炼观点题。

(1)题型特点:往往给出一段材料或一个人的话,让学生从中归纳概括其观点;题型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

(2)解题技巧:要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注意不放过任何一则材料,而且每一则材料要先找到关键句子,关键词,然后提炼概括。

关键词一般要直接采用,但切忌整段整句照抄,而且还要注意透过现象抓本质,善于用学科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地提炼观点。

2、论证题。

(1)题型特点: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论证。

这类试题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需要论证的观点和使用论据的范围。

有论证正确观点的,有论证错误观点的,提示语有“说明”、“证明”、“解释”、“评论”、“你认为”等。

题型多以材料解析题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

(2)解题技巧: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历史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对历史事件的起因、主要过程和影响,或对历史现象的形成和发展,从本质特征上阐述自己的认识,作出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实事求是的判断。

3、观点评述题:(1)对观点进行判断然后论证。

①题型特点:往往给出一段材料或一个人的观点,判断这个材料或这个人观点的正误;②解题技巧:注意三步骤,第一先判断,即明确对观点的态度,反对或同意,对或者错;第二如果同意材料观点,则直接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直接论证;如不同意材料观点,首先要批驳材料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第三分析对或错或片面性的本源,一般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理论的高度提示。

(2)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论证。

①题型特点:一般列出两个或两个以上观点,择其一进行论证,属于开放型问答题。

07山东文综27题第四问:“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②解题技巧:首先,选取其中一种观点(回答时首先点明同意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观点,勿放在论述后和不加选择,选择观点即可得分;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理解、最有根有据的观点回答。

2024届高考考点“阅读中观点理解与分析”示例与训练

2024届高考考点“阅读中观点理解与分析”示例与训练

2024届高考考点“阅读中观点理解与分析”示例与训练一、考题示例与命题走势命题从文本中找出内容,分别排列。

方式阐述示例之江轩《不让冷门绝学成“绝响”》——根据材料列出主要观点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前不久,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名单公布,95个项目入选。

这一动作引发关注,“冷门绝学”这一表述更是让人不由联想到武侠小说里的“秘籍绝技”。

其实从2018年起,我国就设立了“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2020年又增设冷门绝学团队项目,旨在抢救、整理、发掘和强化那些濒临消亡、研究薄弱,但具有文化传承价值与重要学术意义的特色学科。

套用生物界的说法,冷门绝学相当于“珍稀濒危物种”。

从学科领域看,冷门绝学涵盖甲骨学、简牍学、敦煌学、古文字学等。

比如甲骨学,主要研究我国上古时期甲骨文字。

作为我国最早的成系统文字,甲骨文是研究商周文化的第一手材料,可据以追索殷商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

从甲骨文发现至今120多年来,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4000余个,比较好认的字陆续被认出,但也只有1500个左右。

中国文字博物馆曾发布“悬赏公告”: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单字奖励5万元。

然而这份“悬赏令”,却鲜有人揭榜成功,其中艰难可见一斑。

有学者指出,冷门绝学之所以冷门,并不在于其学术生命力的枯竭,而是其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较为疏离。

可以说,冷门绝学绝非无关紧要的“一笔”,而是“重要伏笔”。

冷门绝学也是济世之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

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

”保护冷门绝学就是在保护文化多样性,因为我们不知道哪块云彩有雨。

比如,拯救了无数人的青蒿素是屠呦呦团队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等古籍中获得的灵感,而出土医学文献文物研究是典型的冷门绝学,中医古籍卷帙浩繁、晦涩难懂,研究者们在旧纸堆里苦苦寻觅,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还要打破学术壁垒。

观点类题目汇总及解析

观点类题目汇总及解析

1单观点:谈谈你对“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谋一世者不能谋一时〞的理解。

第一个观点强调全局意识、大局意识;我们只有在工作中具备全局意识大局意识,才能更加系统全面的考虑工作,防止一些问题的出现,更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但也应看到工作中不仅要具备全局意识,还应考虑细节和整体,因为细节、局部组成整体,局部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整体的好坏;第二个观点强调长远眼光,以开展眼光看问题,如一些地方政府,一味强调经济的开展忽略环境的保护,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表现,但除了具备长远眼光,还应关注当下,否那么不利于到达长期目标。

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结合自身,作为一名税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要有全局意识大局思维,考虑问题要系统全面,能够配合其他人的工作,团结协作,同时也要能够严谨,细致,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不放过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在工作中要有长远的规划和目标,对每一项工作要有规划,对自身的事业也要有事业规划,在规划的前提下还需要踏踏实实,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天的工作,解决好每一天面临的问题,这样才能实现长远的规划和目标。

2领导人讲话:扣扣子理论,说,第一颗扣子扣错了,后面的扣子也会扣错。

强调了初期形成一个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有积极意义:帮助我们树立正确观念,有助于工作顺利开展,但是对于这句话应全面理解,防止可能出现的理解误区,一方面第一粒扣子扣好后,下面的扣子也应一如既往的扣好,也就是在价值观形成后应严格按照价值观做事,而不要走偏,同时,在价值观树立后,对于新进入岗位的公职人员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我们应该注重在工作中通过向同事领导学习,通过生活工作中的经历积累,完善提高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第一粒扣子扣好后就一成不变了;另一方面,第一粒扣子如果扣错了,也不代表我们就可以自暴自弃,而是应该及时纠错,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

3.说: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你怎么理解表达了积极意义,一是给了我们评判政策好坏的标准,二指出我们的政策需要经过检验,不断的完善,对乡亲们满意有利的政策要坚持,对不利的政策要及时查找原因进展纠正。

高中阅读理解:观点态度题技巧总结及巩固训练

高中阅读理解:观点态度题技巧总结及巩固训练

阅读理解:观点态度题技巧总结及巩固训练观点态度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出作者对某人或某事物的观点或态度,或是文中某人或某机构对人或事物的观点或态度的能力。

一、观点态度试题的设题方式和表述观点态度的选项有哪些∶设题方式:1. What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2. What is the opinion of the writer in this passage?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the author agree with?三类选项:(一)支持、赞同、乐观1. positive adj.肯定的,积极的2. favorable adj.赞成的,有利的3. supportive adj支持的4. approving adj 赞成3. optimistic adj 乐观的(二)反对、批评、怀疑、悲观1. disapproving adj不赞成2. negative 否定的,消极的3. critical adj.批评的4. controversial 有争议的5. conservative adj.保守的6. suspicious adj.怀疑的7. doubtful adj.怀疑的8. pessimistic(三)中立、客观1. subjective adj.主观的1. objective adj.客观的2. netural adj.中立的5. indifferent adj 漠不关心二、总结解题技巧总结: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推理和判断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判断有据, 推论有理, 忠实原文。

切忌用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本意。

解答观点态度题常用的解题技巧如下:①辨清文章的文体。

议论文中,主题句一般暗示作者的态度。

说明文一般为客观中立的态度。

记叙文中,观点往往不会直接提出,但作者在写作时常会有某种倾向性,所以要求考生要捕捉表达或暗示情感态度的词或短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点提炼题考点解析及专项训练热点透视“观点提炼”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阅读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最后概括归纳出符合命题要求的观点。

这样的试题在中考阅读题中应用十分广泛,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它一般都是中考阅读题的最后一个小题,常常会被考生轻视,认为答案的要求比较宽泛,答题的随意性大,容易得分。

可这样一类题型,是对考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概括综合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考生不能天马行空,答题必有规范技巧。

纵观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笔者发现此类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一、抽取观点型例1:2009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最美好的时刻》第10题: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又如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人生可以创新》第11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解析:这是一道抽取观点题。

这类题型在各种文体的阅读题中都有出现,主要考查考生整体感知阅读的能力,考生需要在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提取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文章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先整体感知阅读材料,宏观把握,然后提炼出答案。

参考答案:一个8岁的孩子和母亲一起感受夜的宁静。

(意思表达清楚即可)“人人可以创新”或“人人可以创新,至少是人人可以思考”。

二、延伸观点型例2:2009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携一身轻盈》第23题:本文是针对现实生活中什么现象写的?读完本文,你有何启示?解析:这是一道延伸观点型题。

解答此题,不仅要从整体上去感知全文,恰当提炼出作者的观点,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精心组织语言表述一个有深度、有价值的正确观点。

解答第一小问,考生须通读全文弄懂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即到底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什么现象来写的。

解答第二小问需要运用作者的观点,从玉兰花的落地现象中提炼出自己的生活感受。

参考答案:①本文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有太多的顾忌,太多的背负,忘记了生活中原本的美好和诗意而写的。

②玉兰花的落地告诉我们,要具有玉兰花平和从容的品质,要学会“舍得”,学会放弃,舍弃很多的身外之物,如财富、荣誉、情感、纷争等。

有时舍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

三、参与观点型例3:2009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约会荷花》第21题:文章说“美就是那么简单”,又说“美不是那么简单的”。

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你的课内外积累写一段话,表述你的看法。

(不少于80字)解析:本题是要求考生参与观点讨论,考生可以依照作者的观点进行阐述,也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观点。

解答本题,考生可以从简单即美、美的创造是曲折的这两个角度来谈,只要是从正面来说,以积极的态度来写就可以。

参考答案:示例一:简单即美。

有一句歌词说“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

花开花落是最宁静的美;和谐相处是最质朴的美;笑看得失是最从容的美。

生活的本质不在于浮华与繁复,而在于从最简单处感受真,于最平凡中体味美。

示例二:美的创造往往是曲折的,美的内蕴往往是丰富的。

当人们赞叹《永州八记》的清秀之美时,可曾想到它蕴含着柳宗元遭贬谪的心酸;当人们称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境界之美时,可曾想到它源自于杜甫屋漏难眠的凄楚。

只有经历岁月的沉淀和苦痛的磨砺,美才能绽放出永恒的华彩。

四、选择观点型例4:2009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知乐者常足》第28题:“知足者常乐”和“知乐者常足”是两种人生态度,你会选择哪一种?请谈谈你的理由。

解析:这道题要求考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选择,这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会有怎样的结论。

所以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观点,只要阐述的理由充分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1)选择“知足者常乐”的人生态度。

理由:人应该拥有平常的心态,淡泊名利,不斤斤计较,这样,人生就会快乐。

(2)选择“知乐者常足”的人生态度。

理由:人应该有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有理想有追求,在快乐中追求远景,永不满足,这样才能实现更高的目标,获得更快乐的人生。

(3)年轻的时候应侧重选择“知乐者常足”的人生态度。

因为青年时期正是为理想奋斗的大好时光,所以不应该有太多的满足;而到了老年,年轻时的奋斗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少一些抱怨,就会多一些快乐,对健康也是有利的。

五、比较观点型例5:2009年陕西省中考卷现代文阅读《陕北的山》第13题:比较阅读第⑤段和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刘成章《安塞腰鼓》)(1)陕北的山与“安塞腰鼓”给人哪些相似的感受?……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

(杨朔《画山绣水》)(2)面对陕北的山和桂林的山,你的想象是否相同?为什么?解析:这道题主要是考查考生比较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只要将两文联系起来比较分析,就很容易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1)陕北的山和“安塞腰鼓”均给人以雄壮、强劲、豪迈之感。

(2)不同。

因为陕北的山是雄壮的(磅礴的、强劲的),而桂林的山是瘦峭的(玲珑的),所以想象是不同的。

六、探究观点型例6:2009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汉语,我为你不平》第22题:你怎样看待“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这种现象?请结合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认识和思考。

(至少写出3点)(1)日前,西北地区“高校汉语教学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针对一些理工科院校提出的取消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许多与会的著名教授坚决反对,他们列举了许多“学历越高,汉语水平越低”的现象,提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不仅不能取消,还应进一步加强。

(2)如今,现代汉语教育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汉风”、“华流”、“中国热”正在全球兴起。

到2010年,全球汉语教师需要500万,而目前只有4万人,汉语教师的缺口将非常大。

解析:本题为探究性观点提炼、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探究问题、归纳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命题者从文本阅读中拓展出去,把考生带到社会生活中去,引领考生对身边的社会热点进行关注。

从题型上看,相关链接中所给的材料,其实就是给考生的一些论据,要求考生根据这些论据,提出自己的观点。

答案示例:①人类经济的全球化,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成为必然,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有必要掌握其他种语言。

②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汉民族的文化标志,是我们的根。

学好汉语,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历史使命。

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并与中国开展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所以,出现“汉风”、“华流”、“中国热”的现象是正常的。

④我们要努力学好汉语,使自己成为向世界传播汉语,传播汉文化的使者。

⑤我们的学校教育要走出语言教育的误区,加强母语教学。

⑥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培养对外汉语教师,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

七、点评观点型例7: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卷现代文阅读《生活中的减法》第33题: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本文观点,为“指路大王”谢亮写几句点评文字。

链接材料:北京有位76岁的老人,叫谢亮。

4年前,他向人问路,却遭冷遇,那人不理不睬,一脸的冷漠。

他自然感到气愤,但他并未将这气愤撒给任何人,而是想到,之后别人向我问路,我要用最高的热情、最大的耐心给人家指路。

此后,他将全市公交车站、大学、医院、公园、大使馆、各省办事处等47090多个地点,编成20万字的《指路手册》,每天风雨无阻地为成百上千的人“义务指路”,被誉为北京城的“指路大王”。

解析:这是一道点评观点题。

解答本题,首先要提炼概括出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明的观点,其次就是弄懂链接材料的主要内容,最后运用作者的观点对老人进行中肯的点评。

参考答案:示例:老人用自己的热情、耐心、宽容增进了社会的和谐,完美了自己的人格,他的胸怀、品德标志着他的立身高度和处事眼光。

技法点拨解答观点提炼题,要注意三点。

首先,要认真研读题干内容,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这是答好此类试题的前提条件。

其次,答题时要纵观全文,对整篇文章或作者的观点有个全面的掌握。

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准确地将观点提炼表述出来。

再次,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尽可能地运用作者的观点再加上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加以表述,不要游离于作者的观点之外。

误区提醒许多考生在解答这类题时随心所欲地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句子,结果失分严重。

这是因为这些考生没有掌握解答这类题的基本原则,即要忠实于原文,尽可能地运用作者的观点再加上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加以表述,不要游离于作者的观点之外。

另外,许多考生在做这类题的时候,不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拿过题就做,结果一做就错。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答题方向,没有针对性很强的意识和措施。

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用一个精炼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其寓意。

(不超过10个字)螃蟹妈妈对儿子说:“我的孩子,你别再横爬了,直爬多好看啊!”小螃蟹回答说:“好妈妈,一点儿也不假,如果你教我直爬,我一定能学着做。

”螃蟹妈妈用了各种方法尝试直爬都不行,于是她才明白起初那样要求孩子有多愚蠢。

_1.示例:①身教重于言教;②责人不如责己;③己所不能,勿责于人。

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提炼信息,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对某区一所中学初三(3)班49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自己求过或家长帮助求过护身符的占96%;经常到网上占卜浏览的占34%;相信命由天定的占11%;相信自己的幸运花、幸运石、幸运数字一定能给自己带来好运的占78%……材料二:在某搜索网站输入“占卜”二字,可检索到34.4万个网页;输入“星座”二字,可检索到267万个网页。

从搜索结果看,占星奇缘、十二星座解说、北斗星易学书、周公解梦等内容充斥网页。

材料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

专家呼吁,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多为青少年出版一些好书,多提供一些有益的活动场所,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示例:(1)当今社会有些青少年非常迷信。

(2)某些网络媒体里充斥着大量的迷信邪说。

(3)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为之创设良好的环境,多读好书,从而抵制迷信思想的侵蚀。

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概括材料的主旨。

(答案不超过30个字)几个人喝同一井里的水,有人用金杯盛着喝,有人用泥碗舀着喝,有人干脆用双手捧着喝。

用金杯者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用泥碗者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用双手捧水喝的人痛快地说:“好解渴啊,甘甜的水!”3.只有不受外物左右,才能品尝到人生的真味,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众所周知,麦当劳品牌的创始人是雷·克罗克,他以非凡的经营才能,把麦当劳兄弟的小餐馆变成世界快餐第一品牌,自己也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企业家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