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cordia标准简介

合集下载

光纤连接器检验技术标准

光纤连接器检验技术标准

《光纤连接器检验技术标准》-------拟制:张百印一、外观检验: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备注完整性各个零部件齐全,与相应的设计、制造要求一致,加工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文件要求,测试数据、标贴、条码等无误外观 各个部件须平滑、洁净、无脏污及毛刺,无伤痕和裂痕,颜色鲜亮、一致性好。

各零部件组合严密、平整,连接头与适配器的插入和拔出平顺、轻巧,卡子有力、弹性好、插拔正常。

光缆外观平滑光亮,无杂质,无破损,印字清晰,颜色与产品要求相符光缆长度长度(L ) 公差 可根据客户要求做相应修改 L ≤0.5m+0.01/-0m 0.5m<L<5m +0.05/-0m 5m ≤L ≤10m +0.1/-0m L>10m+0.2/-0m标识 视订单要求在尾套后端贴序列号或标记环或无包装包装盒上应具备:产品名称、型号、生产批次、生产日期、公司注册商标、执行标准号、环保标识、产品说明书等,包装要完整,不能有破损、挤压、变形、脏污等外观不良 可根据客户要求做相应修改二、组装性能:2.1插芯:突出长度正常,弹性良好,有明显倒角,表面无任何脏污、缺陷及其他不良。

2.2散件:各散件与适配器之间配合良好,无松脱现象,机械性能良好,有良好的活动性,表面无任何脏污、缺陷、破损、裂痕,颜色与产品要求相符,同批次产品无色差。

2.3压接:对光缆外皮及凯夫拉线的压接固定要牢固,压接金属件具有规则的压痕,无破损、弯曲,挤压光缆等不良。

三、端面标准:根据附录1《光纤连接器端面检验规范》检验。

四、插损、回损技术标准:连接头型号 FC 、SC 、LC 、ST 、MU 、E2000、D4、DIN模式 SM MM 端面规格 PC UPC APC PC IL(dB) ≤0.3 ≤0.2 ≤0.3 ≤0.3 RL(dB) ≥45≥50≥60 ≥35 其他型号 MT-RJ 、MPOIL(dB) ≤0.7 / ≤0.7 ≤0.5 RL(dB)≥30/≥50≥25五、端面几何形状(3D )标准:项目PC、UPC APCSC、FC、ST、E2000、D4、DINLC、MUSC、FC、E2000LC、MU SM MM SM MM SM SM曲率半径(mm) 10-25 7-20 5-12顶点偏移(μm)≤50≤30光纤凹陷(nm)±100角度偏差(°) 0 8±0.3键角偏差(°) 0 ±0.5光纤直径(μm)123-135六、合格品标识:合格产品标识包括:出厂编号(每个产品对应唯一的出厂编号,由生产任务计划号加流水号组成)、型号规格、条码标签(根据客户要求可选)、产品说明书(根据客户要求可选)、3D 报告(根据客户要求可选)、环保标识(根据客户要求可选)、插/回损测试数据等。

电信基站用美标编织涂胶动力电缆简介

电信基站用美标编织涂胶动力电缆简介

44Internet Technology互联网+技术电信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接口设备,也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其作用是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域内,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1]。

考虑到移动通信信号覆盖范围及用户数量等因素,电信基站内需要配备大功率数据传输设备、天线系统、电源系统、基带处理器,因此所需的电能较高。

基于上述特征,基站内使用的动力电缆必须具备较大截面和较高载流量。

在美国的通信基站中,普遍采用卓讯科技(Telcordia)GR-347-CORE [2]标准的动力电缆。

该标准是在UL44[3]标准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特定的性能要求,如低烟无卤特性、结构尺寸等。

本文主要介绍GR-347-CORE 标准中的一种型号为RHH 的编织涂胶电缆。

一、电缆标准及产品类型在GR-347-CORE 标准中,电缆主要从导体结构、编织涂胶层等方面被分为四类,具体分类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电缆类型、结构描述及规格范围序号类型导体结构绝缘护层规格范围1LIST ⅠCALSS B 无卤绝缘无8 AWG-750 KCMIL 2LIST ⅡCALSS I 无卤绝缘无8 AWG-750 KCMIL 3LIST ⅢCALSS B 无卤绝缘编织涂胶护层14 AWG-750 KCMIL 4LIST ⅣCALSS I 无卤绝缘编织涂胶护层8 AWG-750 KCMIL本文主要介绍具有编织涂胶护层的LIST Ⅲ和LIST Ⅳ两种电缆。

这两种电缆的结构组成均为:导体+绕包层+绝缘层+隔离层+纤维编织层+涂胶层[4],除了导体结构有所不同外,其他性能要求均是相同的。

这两种电缆主要用于在基站内部进行固定敷设,当需要敷设在有较大弯曲角度或是狭小空间的位置时,一般会选择LIST Ⅳ型电缆。

两种类型电缆的结构图分别见图1和图2。

图1 LIST Ⅲ型电缆结构图图2 LIST Ⅳ型电缆结构图二、电缆性能指标电信基站使用的美国标准编织涂胶型动力电缆应满足GR-347-CORE 标准中规定的性能要求。

GR-326中文

GR-326中文
5 产品试验设备 5.1 试验室周围环境 5.2 光学试验 5.2.1 传输测量设备 5.2.1.1 使用传输测量设备的光学损耗测量 5.2.1.2 使用传输测量设备的光学反射测量 5.2.2 OTDR 测量设备 5.2.2.1 用 OTDR 测光学损耗 5.2.2.2 用 OTDR 测反射比 5.3 产品试验设备 5.3.1 环境试验 5.3.2 振动试验 5.3.3 跳线拉力试验的固定装置
0.30
平均损耗
R
O
0.20
0.15
0.30
0.20
--
--
0.30
0.20
损耗增长
20
0.50
0.30
--
--
表 4-2 光学性能总结 损耗
试验
新产品
试验中 不带载
试验中 带载 结束试验
反射比
R
CR
-40
-55
-40
-55
-40
-55
-40
-55
反射比增加
CO
R
O
-60
--
第 3 页 共 48 页
中国光纤无忧网 Ver.1.0
5.3.4 耐力试验 5.3.5 冲击试验 5.3.6 粘合性试验 5.3.7 尘埃试验 5.3.8 浸水试验 6 使用寿命试验 6.1 使用寿命试验 6.2 新产品试验 6.3 张力的试验 7 可靠性试验 7.1 可靠性试验概述 7.2 样品可靠性试验 7.2.1 样品类型 7.2.2 样品大小 7.3 可靠性试验的标准 8 保证可靠性的步骤 8.1 可靠性试验 8.2 生产和处理控制 8.2.1 材料和组件
4.4 标准综述 4.4.1 新产品性能 4.4.2 温度 湿度 冷凝试验 4.4.2.1 热老化试验 4.4.2.2 热循环试验 4.4.2.3 湿度老化试验 4.4.2.4 湿度/冷凝循环试验 4.4.2.5 干燥 4.4.2.6 冷凝后热循环试验 4.4.3 机械性能试验 4.4.3.1 振动试验 4.4.3.2 弯曲试验 4.4.3.3 缠绕试验 4.4.3.4 耐力试验 4.4.3.5 拉力负荷下的传输性能 4.4.3.6 拉力负荷下的平衡性能 4.4.3.7 冲击试验 4.4.3.8 耐久性 4.4.3.9 试验结束的标准 4.4.4 材料和环境试验 4.4.4.1 尘埃 4.4.4.2 粘和性 4.4.4.3 空气传播的污染 4.4.4.4 盐雾 4.4.4.5 浸入/腐蚀 4.4.4.6 浸水 4.4.5 几何要求 4.4.5.1 PC 型连接器插芯端面几何要求 4.4.5.2 APC 型连接器插芯端面几何要求 4.4.5.3 端面几何特性试验范围 4.4.6 连接器安装

标准可靠性预计

标准可靠性预计

标准可靠性预计:增大RBDs的适用范围和用法第II部分: 可靠性预计标准注意: 这是这是关于标准可靠性预计和瑞蓝公司新推出的Lambda Predict软件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标准可靠性预计,并讨论了预计适用及不适用的场合。

这一部分讨论了主要的可靠性预计标准之间的区别。

第三部分将提供一个在数据不可知的情况下,如何使用标准可靠性预计和Lambda预计完成一个可靠性结构框图的案例。

可靠性预计在政府和工业的许多可靠性程序中都十分重要。

标准可靠性预计基于预定的标准、部件类型、使用环境、部件的连接方法和可靠性预计标准,为系统中的部件定义故障率。

然后再使用这些部件的故障率来获得整个系统的故障率。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不同的政府和工业组织提出了许多标准来进行这类分析。

标准基于试验数据为不同的部件类型定义模型。

模型设定一个固定的故障率(即,没有磨损或者早期故障的问题),这就描述出了一个产品有用的寿命,其中故障被认为是随机事件。

下面分块对Lambda Predict 中可用的标准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注意,Lambda Predict为每一个标准都提供额外的冗余计算MIL-217 标准MIL-217标准是一种基于MIL-HDBK-217(美国国防部出版)中给出的计算电子设备可靠性的国际认证方法的一类可靠性预计程序。

这一标准对各类电子、电气和机电部件使用了一系列的模型,来预计可能被环境条件、质量等级、应力条件和各类其他参数影响的故障率。

该标准支持两种可靠性预计方法,在MIL-HDBK-217F中有所论述:元器件计数法和元器件应力分析法。

元器件计数法元器件计数法需要有关元器件数量、质量等级和使用环境等信息。

因为它比元器件应力分析法需要更少的信息,所以它经常在早期设计阶段和投标论述阶段使用。

元器件计数法定义整体设备的故障率为其中:n= 零件种类数Ni = 第i个零件的数量= 第i个零件的故障率= 第i个零件的质量因子如果设备由在不止一个环境下工作的元器件组成,则对在某一环境下工作的每一部分都使用方程进行计算。

光分路器标准及测试方法介绍

光分路器标准及测试方法介绍

表 4 光分路器机械性能试验的标准与要求
序号
项目名称
试验条件
标准与要求
16
振动试验
频率 10~55Hz,振幅 外观无机械损伤,如变形、裂痕、松弛等,不
0.75mm,每分钟一个倍 得出现光纤断裂、光缆拉出、光纤端点处的故
频程,容差±10%,X、 障以及光缆密封损坏等
Y、Z 方向各持续 30min
17
3) 选择光分路器的任意两路相邻或非相邻的分光口,一口(A)连至光源,另一口(B)连至光功率 计,光功率计测得的数据即为 B 口对 A 口的方向性。
4) 换两个分光口,重复测试。
2.6 低温特性测试 组网图示

FOT-932 B

FOT-932 A


测试步骤
图 8 光分路器低温特性测试示意图
1) 将分路器放于周围-40°C 的环境超过 12 小时后,如图连接光分路器和两台 FOT-932;
1) 如图,将光分路器的分光口 1 连至 FOT-932;
2) 开启 FOT-932 回波损耗测试功能,测试分光口 1 上行未截止条件下的回波损耗;
3) 将分光器的 in 口光纤以较小半径(直径小于 1cm)绕 10 圈以上,以消除空置的 in 口带来 的回波损耗;
4) 开启 FOT-930 回波损耗测试功能,测试分光口 1 上行截止条件下的回波损耗;
插入损耗变化量在规定范围内

18
冲击试验
490m/s2 , 半 正 弦 波 外观无机械损伤,如变形、裂痕、松弛等,不
11ms,X、Y、Z 方向各 得出现光纤断裂、光缆拉出、光纤端点处的故
3 次后
障以及光缆密封损坏等
19

可靠性预计标准简介

可靠性预计标准简介

可靠性预计标准简介可靠性预计, MIL-217, Bellcore可靠性预计标准简介可靠性预计标准是基于全球公认的军用或商业标准发布的故障率估计值,来预计系统和部件(大多数为电子产品)可靠性的一种方法。

在研发的早期阶段,真实的故障数据还无法获得,或制造商被用户所迫使用公认的标准来做可靠性预计的时候,可靠性预计标准尤为重要。

本文介绍了可靠性预计标准一览,以及如何借助于 Lambda Predict 软件来进行预计。

假设和适用性Reliability HotWire 第50期中介绍了可靠性预计的标准,并讨论了这一方法的适用性和用到的假设。

第51期中介绍了一般预计标准和分析方法一览。

推荐读者去回顾这些文章,来为本文打好基础。

预计标准常用的预计标准有:MIL-HDBK-217, Bellcore/Telcordia (SR-332), NSWC-98/LE1 (针对机械部件),中国299B (GJB/z-299B) 以及RDF 2000 (IEC 62380)。

分析方法:典型分析方法为:部件计数分析方法。

部件应力分析方法。

除了这些所有标准中都很常见的方法之外,Bellcore还使用了另外的三种方法(方法I, 方法II, 方法III)。

第51期介绍了上述分析方法。

计算和度量标准一般根据系统中部件基本故障率来估计系统的可靠性。

基本故障率描述了部件在“正常”(由标准确定)条件下工作的情况。

基本故障率则可乘上各种因素(称作pi因素,取值在0和1之间),这些因素描述了部件在使用中的特定条件/应力,在一些标准中(如MIL-217),还会有描述部件质量的因子。

可靠性预计标准计算故障率是通过相加,或累加所有部件和组件的故障率,直至系统级别。

可能还要(取决于分析所使用的方法)添加与部件焊接点和其他类型结构相关的故障率,如表面装配和印刷电路板(PCB)或混合装置。

可用下列量度来计算:故障率, λ: 条件故障率,定义为特定状态条件下某一衡量间隔下,项目总量中故障的总数,除以总量所消耗的总时间。

GR 326测试标准中文版(高清)

GR 326测试标准中文版(高清)

类型 I:用作跳线的任何外径的加强护套的光缆。(包括单芯、双芯或 4 芯光缆产品) 类型 II:可能有或可能没有加强的 900um 的缓冲涂敷的光缆。 类型 III:安装在 250um 涂敷光纤上的连接头。 3.3.2 可清洁性 O3-9 连接器的结构应让与套管配合的那部分插芯的区域可以被清洁得到。 3.4 互换性 CR3-10 产品(连接器。适配器)互换性需满足 TIA 发布的系列 FOCIS 文件要求。 CR3-11 [11]插芯伸长接触力 插芯伸长距离和弹簧加载力应满足 TIA/EIAFOCIS 文件中指定的条件限制。
GR-326-CORE 第二版的延续性。 第七部分 讲述可靠性测试。 第八部分 包含可靠性保障程序的要求。 ROL 列表 所有要求目标(要求 R 和目标 O 的标准)的列表 L。 参考 提供对 Telcordia 和外部文档资源的引用。 术语表 包含光纤条目的术语表 ROI 索引 索引给出所有要求和目标标准的页码。
套管
适配器
插芯
插头
一个插头脱开的连接器组合的示样 2.2 连接器的应用 光纤连接器应用于电话公司中心局,用户基础设施安装和现场、车间等的应用。 3、 总要求 3.1 文档 R3-1 测试报告 R3-2 产品文件 3.2 包装与运输 R3-3 包装 包装必须充分保障产品在正常处置、运输和储存时不被损坏。跳线应该分立包 装。 3.3 设计要素
2
R3-6 R3-7
R3-8
[6]防菌 根据 ASTM-G21-70,所用的聚合材料不应该可支持霉菌的生长,要求等级为 0 级。 [7]可燃性 所用的聚合材料应该具有如 UL-94 标准所约定的 V-1 或更高的等级,具有如 ASTM D-2863-87 所约定的 28% 或更好的示氧值。 [8]光缆媒介类型 安装到连接器接头上的媒介既要满足 GR-409-CORE 的标准也要满足 GR-20-CORE 的标准。 光缆媒介类型定义如下:

有关光模块行业标准

有关光模块行业标准
,因此接收眼图不能提供比特差错率信息.
5
接收灵敏度
6
接受器过载
7 接受器反射
光线路系统接口
基于应用的光接口的分类和应用代码
光接口规定参数(要求)
关于ITU-T G。691
定义
光线路系统接口
基于应用的光接口的分类和应用代码
光接口参数要求
支持对综合服务数字网初始速率或等效比特率 的接入网 ITU-T G.983.1 基于无源光网络(PON)宽带光接入系统 ITU-T G.983.3 通过波长分配增加附加业务的宽带接入系 IEEE 802.3ae
国外某个组织发布的国际性规范性文件(或标准)有: MIL-STD-883E 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标准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则 1 满足要求: 标准条款应明确而无歧义,并应满足下述要求 范围界定清晰,按需内容保持完整; 表述清晰、准确,相互协调;(逻辑严谨、用词准确) 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 能为专业人员所理解;简明,易懂,避免口语化; 2 统一性 结构统一,如部分、章、条、段、图、表、附录; 文体统一,如类似条款采用类似措词来表达,不怕重复; 术语统一,如已定义概念不能用同义词表示; 3 标准间的协调性 尤其应注意基础标准中的有关条款; 4 适用性 便于实施和其它文件所应用;
关于300 pin MSA
缩略语
1 2 3 4 5 6 7 Sonet SDH EDFA TEC FFS APS TBD Synchronous Optical Digital Network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 Thermo Electric Cooler For Future Study Adoptable Power Supply To Be Define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lcordia(电信行业网络设备构建系统标准)标准简介现代光纤通信行业发展,从1966年英籍华裔学者高锟指出了利用光纤(optical fiber) 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和技术途径,奠定了现代光通信——光纤通信的基础。

到今天,已经有五十多年了。

伴随着现代光纤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光通行业的各种标准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涉及的标准有E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标准)、MIL-STD(美国军用标准)、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JIS(日本工业标准)、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以及Telcordia(电信行业网络设备构建系统标准)。

当然国内也有YD/T(国内通信行业标准)。

其中Telcordia标准在全球电信行业使用最为广泛,通用性最强。

Telcordia是多项电信和网络技术的创始者,还是全球顶尖的通讯设备测试机构,一直致力并引领光学器件及仪器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运营商用于设计、应用并建设基础网的诸多标准(GR系列)。

Telcordia前身为贝尔通信研究所(或贝尔通信研究公司)(Bellcore,Bel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Bellcore于1984年创立,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分出的七家子贝尔(Baby Bells)公司之一,负责创新和技术的研发部分,为分出的地方贝尔公司提供技术、标准、培训等服务。

1997年,Bellcore被美国科学应用国际公司(SAIC,Science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公司(美军工巨头)收购,并于1999年更名为Telcordia。

2012年,爱立信收购了Telcordia 的全部股权。

Telcordia标准家族里面,包含无源、有源、光纤连接头、模块等众多系列,为架构网络的产品撰写US/全球的标准,如GR-326,GR-20,GR-409,GR-1209,GR-1221等。

例如,光开关系列会用到GR-1073-CORE标准,有源器件可靠性方面会用到GR-468标准,光纤放大器方面会用到GR-1312-CORE标准,有最具有参考意义的光纤无源器件可靠性方面的GR-1209-CORE和GR-1221-CORE标准,还有纤缆领域的“圣经”GR-20-CORE标准。

贝尔实验室历史沿革
贝尔通信研究所(Bellcore )不同于贝尔实验室。

贝尔实验室历史沿革如下。

贝尔实验室一直隶属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 )。

在1984年,美国司法部依据《反托拉斯法》对AT&T 进行拆分,形成了新的AT&T 公司及七个本地电话公司,Bellcore 即为分出的七家子贝尔(Baby Bells )公司之一。

Bellcore 是从贝尔实验室中分割成立的,为分拆后的其他子贝尔公司统一提供研究开发服务。

贝尔实验室也因此缩减形成了贝尔实验室核心团队,隶属于新的AT&T 公司。

1996年,贝尔实验室以及AT&T 的设备制造部门脱离AT&T 成立朗讯(Lucent )公司。

AT&T 保留了少数研究人员成立其研究机构——AT&T 实验室。

至此,贝尔实验室成为朗讯科技公司的研究开发部门,承担的任务是提供技术以创建世界上最先进的电信系统。

在2006年,通信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法国阿尔卡特(Alcatel )公司和美国朗讯公司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了阿尔卡特公司收购朗讯公司的消息。

在合并后的新公司中,阿尔卡特占据60%的股份,朗讯占有40%的股份。

合并后的规模仅次于美国思科。

合并后的公司叫做阿尔卡特-朗讯(Alcatel-Lucent ,简称“阿朗”),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至此,贝尔实验室隶属“阿朗”公司。

2016年11月,经过19个月的收购交易时间,诺基亚宣布正式完成收购阿尔卡特朗讯100%的股权交易,全资接管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诺基亚收购阿朗,贝尔实验室并入了诺基亚。

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呈现华为28%、爱立信27%、诺基亚21%三足鼎立的格局,思科为网络设备制造公司,不涉及电信设备。

图 “贝尔实验室”历史沿革 1984年前
贝尔实验室
隶属AT&T 公司
1984年
成立Bellcore
贝尔通信研究所
(贝尔通信研究公司)
1997年被SAIC 收购1999年更名为Telcordia 2012年被爱立信收购Telcordia
1984年
AT&T 公司仅剩
贝尔实验室核心团队1996年AT&T 公司成立AT&T 实验室1996年
脱离AT&T 公司
贝尔实验室归入
新成立的朗讯公司2006年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贝尔实验室2016年“阿朗”被诺基亚收购贝尔实验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