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红岩版)
泰业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任务一、目的任务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23号《关于吕梁市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批准,以山西楼俊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原山西临县泰业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原山西临县富欣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银富煤业有限公司3家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后企业名称为山西楼俊集团泰业煤业有限公司。
2009年11月3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了C1400002009111120041616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4-9号号煤层,井田面积6.5099km2,生产规模120万t/a。
原山西临县泰业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批准开采4、5、8、9号煤层,井田面积3.3386km2,生产规模30万t/a;原山西临县富欣煤业有限公司批准开采4、5号煤层,井田面积1.9303km2,生产规模15万t/a;原山西银富煤业有限公司批准开采5号煤层,井田面积0.9737km2,生产规模15万t/a。
兼并重组整合后,利用原山西临县泰业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主、副斜井作为新生产系统的主、副井,回风井作行人井,井田东部的旧主井扩为回风井,以井田东部为首采区,采煤工艺为综采。
为满足矿井设计建设需要,山西楼俊集团泰业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编制《山西楼俊集团泰业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主要任务是:1.详细查明井田地层、构造,评价井田的构造复杂程度;2.详细查明可采煤层层位和厚度、结构及可采性等;3.详细查明可采煤层的煤类、煤质特征及其变化情况,并评价煤的工业利用方向;4.详细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矿井充水因素,预算矿井涌水量,预测开采过程发生突水的可能性及地段,评述开采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的可能变化,评价矿井水的利用可能性及途径。
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5. 详细研究可采煤层顶底板的工程地质特征、煤层瓦斯、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及地温变化等开采技术条件,并做出相应的评价;6. 查明井田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情况;7. 估算井田内可采煤层资源/储量。
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井筒施工合同合同编号:工程名称: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开拓工程编号:工程类别:矿建发包方(简称甲方):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承包方(简称乙方):中十冶集团有限公公司签订时间:年月日签订地点:山西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经双方协商同意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工程项目一、工程名称;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开拓二、工程地点;山西灵石县夏门镇寨头村三、资金来源;项目资本金四、承包范围、工程内容;1、承包的范围;主斜井开口到井底车场,回风斜井开口到井底车场,副斜井改扩建开口到井底车场。
2、工程内容(详见补从协议)五、合同价款1、合同总价款;万元(主斜井表土段 m,单价元/米,基岩段 m,元/米;副斜井锚喷段 m,11193元/米,凿井措施费136.4460万元。
合同总价款包含人工费、职工五项保险金费用、材料费、税金、安全费等费用)。
(不含预算外签证)2、合同价款的计价依据(1)2007年以中煤建协字【2007】90号文颁发的预定额(统一基价);(2)2007年以中煤建协字【2007】90号文颁发的费用标准;综合取费43.78%第二条双方责任一甲方责任1、办理工程永久用地的征用和施工组织规定的临时用地的租用、青苗树木的赔偿、工程现场障碍物的拆除(包括架空及隐蔽的),并提供有关隐蔽障碍物资料。
2、办理开工手续及应由甲方办理的其他证件。
3、2010年1月1日前完成“四通一平”,即通往施工现场(开窝点)的水源、电源、通讯系统、运输系统、平整场地;满足施工用水、用电、用风及职工宿舍、生活需要。
负责场外运输道路的维修,安排好现场排水沟的流向。
(“四通一平”工作如甲方无力承担时,可委托乙方承担)4、协调地方工农关系,改善施工环境,保证水、电、路、通讯等工程的正常使用。
5、合同签订后3天内提供完整的建筑安装设计说明书及施工图一式4份。
本科毕业设计-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立项设计方案说明文本

前言一、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的核准文件,参与兼并重组各矿井名称及隶属关系,兼并重组后矿名及隶属关系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10号《关于吕梁市方山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批准,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为兼并重组整合的单保矿井。
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 (晋)名称变核内[2009]第001176号文《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企业名称变为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
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企业为山西金晖煤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为资源整合矿井,晋煤整合办核[2006]70号文批准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由原方山县大武镇下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15万t/a)和部分空白资源整合而成,整合后矿井批准生产能力为30万t/a 。
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有限公司2007年3月编制了《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资源整合地质报告》,经吕梁市煤炭工业局以吕煤规字[2007]240号文批复。
我公司于2007年6月编制了《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初步设计》,经吕梁市煤炭工业局以吕煤经字[2007]363号文批复。
我公司于2007年7月编制了《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经吕梁煤矿安全监察分局以吕煤监监字[2007]143号文批复。
2007年7月30日吕梁市煤炭工业局以吕煤经字[2007]501号对方山县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项目开工报告进行了批复。
2009年11月26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换发了C1400002009111220045101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2-5号煤层,井田面积3.621km2,生产规模为90万t/a。
二、编制矿井兼并重组设计的依据1、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委托书;2、2009年11月26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的C1400002009111220045101号《采矿许可证》;3、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5月编制的《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4、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10号《关于吕梁市方山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5、山西省工商局(晋)名称变核内[2009]第001176号文《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6、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所执行的煤炭工业规范、规定有:《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矿井电力设计规范》、《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矿井防灭火规范》、《煤矿救护规定》、《煤矿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规定》、《煤矿反风规定》、《煤矿安全通风装备标准》、《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巷道煤柱留设与带压开采规程》等;7、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规发[2010]668号文《关于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8、矿方提供资料及现场调研资料。
机电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

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450kt/a)联合试运转方案二零一四年六月二十九日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450kt/a)一项目概况: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是经过山西省省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第64号文件《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批复(部分)》批准成立的以山西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为主体的煤矿企业,设计能力450kt/a,井田面积4.7104平方公里,批准开采2#—11#号煤层,.为了使矿井达到工艺先进、安全高效,实现规模化生产,2011年7月我公司委托山西新安煤矿设计咨询有限公编制了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2011年6月10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121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进行了批复,根据在施工中发生的一些实际情况,2013年7月,我公司委托新安煤矿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做了《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2013年晋中市煤管局以市煤总发【2013】第19号文件予以批复。
设计工期为33.5个月。
2011年6月30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中监察分局以“晋煤监晋中字【2011】119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
2012年山西省环境保护厅以晋环函(2012)2472号文件批准了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1年8月10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144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工程开工的批复"。
二、改造项目设计概况1、矿井服务年限矿井保有资源/储量1891kt,可采储量为9615.9kt,服务年限为15.2a。
2、井田开拓矿井采用斜井平硐混合开拓,全井田划分一个开采水平,主水平标高+788m,辅助水平标高为+808m,开采7、10、11号煤层,布臵主、副斜井、回风平硐3个井筒。
初设变更修改

前言一、概况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山西灵石红杏元富煤业有限公司由山西灵石元富煤业有限公司及山西宝能煤业有限公司两矿整合而成。
山西灵石元富煤业有限公司(300kt/a)作为主体矿井整合山西宝能煤业有限公司(300kt/a)并扩区后,井田面积为15.0564km2,批准开采2~11#煤层,生产能力为600kt/a。
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市煤规发[2010]170号文件《关于山西灵石红杏元富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对该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中监察分局晋煤监晋中字[2010]179号文件《关于山西灵石红杏元富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对矿井安全专篇进行了批复;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晋环函[2012]484号关于《山西灵石红杏元富煤业有限公司6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对该矿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0]233号文批准该矿井于2010年12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工期27个月。
原设计考虑到便于尽早投产,把距井底最近的100101回采工作面作为首采工作面,该工作面位于煤层变薄区边界处。
根据晋中市煤田地质勘探队提供的首采工作面煤层变化情况说明以及实地考察情况,原椭圆形变薄区域扩大,导致首采工作面厚度达不到可采厚度,不宜布置正常工作面,因此首采工作面位置需进行变更;同时,由于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较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内容;另外对与原批复初步设计不相一致的地方进行核实验算,便于指导矿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尽早达到验收标准。
因此,该矿特委托我院对原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以上内容进行变更。
目前矿井处于建设三期收尾阶段,地面土建工程已施工完成,新配回风立井以及井下主要巷道、硐室已完成,剩余工程为:变更后的100102首采工作面顺槽、切眼以及避难硐室共计3190m井巷工程以及工作面设备安装。
井底车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井底车场施工组织设计中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国泰红岩项目部二○一年月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工程名称: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45万吨/年项目会审意见会审签字前言、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一、变更由来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灵石县,行政区划隶属于灵石县夏门镇管辖。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文《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以山西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为主体企业,对原山西灵石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及部分新增范围进行兼并重组整合,整合前的原山西灵石红岩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2.5655km2,批准开采2、7、9、10号煤层,矿井生产能力为300kt/a。
新增范围包括已关闭的原寨头村办煤矿一部分、已关闭的原永红煤矿一部分及部分空白区。
重组后企业名称为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10]66号文件《关于调整晋中市灵石等四县(市)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企业的批复》同意将灵石县永吉能源有限公司变更改为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6日,山西国土资源厅于为该矿换发了采矿许可证。
证号:C1400002009121220048048。
整合后井田面积为4.7104km2,批准开采2—11号煤层,批采标高972.96-736.96m,批准矿井生产能力为450kt/a,与整合前相比,新增生产能力150kt/a。
2011年5月我公司为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及《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采用综采采煤方法。
2011年6月《初步设计》通过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审批,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121号文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予以批复。
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验收评价11-20

第一章概述煤矿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是指煤矿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正常后正式投产前,通过对安全设施、设备、装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使用情况和管理状况的检查,评价安全设施、设备、装置与设计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的符合性;针对项目建成投产后存在的事故风险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的活动。
第一节安全评价对象及范围一、安全评价对象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
二、安全评价范围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600kt/a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包括变更)和安全专篇(包括变更)批复的矿井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备及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
第二节安全评价目的通过对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所提供的有关资料及现场检查,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辩识和分析矿井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度,评价安全设施及设备与设计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的符合性,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提供参考依据。
第三节安全评价依据一、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发布);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1992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2011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年);7、《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2005年);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年);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10]23号文);10、《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1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12、《关于印发<煤矿安全评价导则>的通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技装字[2003]114号);13、《煤矿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实施细则》(AQ1096-2014)14、《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8号,2004年);15、《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2007年);16、《安全评价管理机构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2号,2009年);17、《关于印发<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办字[2004]24号);18、《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9、《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的通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规划[2006]146号);20、《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08]49号;21、《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三批)>的通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11]17号);22、《关于公布煤矿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目录(第一批)(2013年修订)、(第二批)(2013年)的通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煤监技装[2013]161号);23、《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11]15号);24、《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11]33号);25、《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12]15号);2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3]10号)27、《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安监总煤装[2011]162号);28、《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28号令;29、《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71号,2004年);30、《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评价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安监规字[2005]109号);31、《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生产许可工作中有关问题的说明〉的通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煤监安一字[2004]250号);32、《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察监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晋煤监办字[2005]689号);33、《关于煤矿安全许可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煤监安二字[2005]690号);34、《关于印发〈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监管监察办法〉的通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晋煤监办字[2005]711号);35、《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规定(修订)〉的通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煤监办字[2009]81号);36、《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2007年12月20日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37、《关于在全省井工煤矿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监控管理工作的通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执发[2009]272号);38、《关于印发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修订)〉的通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煤监办字[2009]123号);39、《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AQ1055-2008);40、《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4号令,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矿生产建设长远规划

范本:××××××煤矿生产建设长远发展规划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法》及《矿山安全法》等有关法令法规的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矿生产建设长远发展规划。
我矿现为技改矿井,技改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目前技改第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正在准备进行工程验收,计划2010年底前全面完成9万吨/年生产能力的技改工作,且矿井实际产量达到设计能力。
至2011年,矿井各项工作走上正轨,产量稳定,安全无事故,矿井质量标准化,高效文明,稳步发展。
一、进一步增加矿井通风能力,满足生产的需要。
根据矿井技改设计规划,计划于2011年开掘一条东翼矿井总回风上山,逐步报废+920m以上的巷道和工作面,更便于通风系统的管理,同时对风井下部巷道进行全面改造,减少矿井通风阻力,增加矿井有效风量,大提高矿井通风效率,确保矿井总进风量在1600m3/min以上,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二、改造矿井主运输系统,增加矿井综合生产能力。
2010年第四季度,本矿将着手进行矿井主运输系统的改造,首先是对地面的车场进行扩大,将目前的架桥式单道车场改为双道,大大提高矿井的运输的循环能力,煤矸分开堆放;其次对目前主运输巷人力推车效率低的现象进行改造,2011年下半年将计划购置3台5T充电式电机车在主运输巷运输,并对现有巷道和车场进行局部改造,保证运输的通畅,这样就提高了全矿井的生产效率,扩大了矿井的生产能力。
三、加强矿井瓦斯检测,确保低瓦斯矿井的安全生产。
本矿历度瓦斯等级鉴定均为低瓦斯矿井,2007年鉴定的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9.93m3/t,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08m3/min,但我们对瓦斯的管理,仍是以高沼气矿井的标准来要求,逐渐配全瓦斯检测仪器仪表,瓦斯监控系统运行正常,计划本年底前与县市联网。
2011年度,计划将安装井上下视频监控和人员定位系统,对各主要工作场所安装监控探头,有效地管理职工的安全生产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600kt/a)
联
合
试
运
转
方
案
二零一四年七月二十日
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
兼并重组整合项目
联合试运转方案(600kt/a)
一项目概况:
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是经过山西省省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第64号文件《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批复(部分)》批准成立的以山西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为主体企业,兼并重组山西灵石宝华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灵石嵘泉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大胜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灵石联丰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后称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
设计能力600kt/a,井田面积19.3757km2,批准开采2#—11#号煤层。
为了使矿井达到工艺先进、安全高效,实现规模化生产,2010年11月我公司委托山西新安煤矿设计咨询有限公编制了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2011年2月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55号文《关于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进行了批复。
根据在施工中发生的一些实际情况,2012年4月,我公司委托新安煤矿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做了《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
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市煤规发〔2012〕49号文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予以批复。
设计建设工期为41个月。
2011年2月28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55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2012年7月12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2】49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
2011年3月22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中监察分局以“晋煤监晋中字【2011】119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
2013年9月22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中监察分局以“晋煤监晋中字【2013】129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变更的批复”。
2013年3月19日山西省环境保护厅以晋环函【2013】364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6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2011年4月14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82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工程开工的批复"。
二、改造项目设计概况
1、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保有资源/储量15410kt,可采储量为7618kt,服务年限为9.1a。
2、井田开拓
矿井采用斜井立井综合开拓,全井田10号煤层划分为二个采区,即1001采区和1002;9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采区划分和10号煤层上下对应,分别为901采区、902采区。
主斜井井底标高+898m,副斜井井底标高为+891m,开采9、10、号煤层。
布置主、副斜井、进风行人斜井、回风立井4个井筒。
主斜井:利用原大胜煤矿主斜井作为兼并重组整合后的主斜井,主斜井坐标(80坐标)x=4070913.35,y=19549563.98,z=1013.05,为荒料石砌碹。
井筒倾角20°,斜长306m,净宽4.0m,净高3.3m,净断面积12.22m2,三心拱荒料石砌碹支护,采用带式输送机提升,主要担负矿井提煤任务,兼作进风等任务。
井筒内铺设检修轨道,敷设一趟洒水管,一趟皮带控制电缆、一趟照明电缆,一趟信号电缆。
副斜井:利用原大胜煤矿回风斜井作为兼并重组整合后的副斜井,副立井坐标(80坐标)x=4070045.96,y=19548939.58,z=1003.46,为混凝土浇注,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