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华山的资料简介有哪些

合集下载

华山的资料

华山的资料

华山的资料一、华山的概述华山位于中国陕西省华阴市境内,是中国五岳之一。

它以陡峭的山峰、壮丽的风光和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华山被誉为中国最险峻的山峰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

华山的主峰南峰海拔2160米,峰顶窄小,只能容纳三五人并排行走。

华山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如著名的华山碑林,保存了大量的碑刻和文字记载。

二、华山的自然景观华山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无论是在山脚下还是山顶,都可以欣赏到美不胜收的景色。

以下是华山的主要自然景观:1. 悬崖峭壁华山的悬崖峭壁是其最具特色的地貌景观之一。

许多峭壁陡峭险峻,令人胆寒。

其中最著名的是“千尺幢”,是一段长约30米、宽仅1米的石板路,沿着悬崖峭壁而建,让人倍感惊险。

2. 悬空寺悬空寺位于华山主峰崖壁上,是华山的顶级景点之一。

这个建在峭壁上的古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建造方式和卓越的修建技巧而闻名。

它由多座建筑物组成,被悬挂在山崖上方,给人一种悬空的感觉。

3. 萝卜坪萝卜坪是华山山腰的一片广阔盆地,四周环山。

这个地方被誉为华山上最佳的观日出和观日落的地点之一,享有“萝卜坪日出”和“萝卜坪日落”的美名。

4. 五峰华山的五峰分别是东峰、西峰、南峰、北峰和中峰。

每座峰都有独特的地貌特点和意义,如东峰是观日出的最佳位置,西峰是观日落的最佳位置,南峰是整个华山的最高峰。

三、华山的历史文化华山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有众多与历史相关的文化遗产和故事。

以下是华山的主要历史文化:1. 华山碑林华山碑林是中国最大的古代碑林之一,位于华山脚下。

碑林内保存了大量的碑刻和文字记载,其中有许多是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这些碑刻和文字记载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而引人注目。

2. 诗人游历自古以来,华山就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游览和创作。

许多著名的文化名人,如杜甫、李白、苏轼等都曾到访过华山,并写下了许多感人的诗歌和文章。

3. 武术文化华山也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华山以其特殊的地势和险峻的山峰,成为了中国武术训练的理想场所。

华山的简短介绍

华山的简短介绍

华山的简短介绍华山,古称“西岳”,中国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

华山风景以月牙状的悬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怪石、古朴的洞穴闻名天下。

华山主峰华岳海拔1593.3米,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5A级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自然保护区,渭南市的著名旅游胜地,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传统诗文,唐宋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千古文明活在其间,山里秀发芬芳,溪水潺潺,是游览体验宗教风气、体验传统文化、感受山林多种功能的最佳场所,也是几乎所有道家和武学家在锤炼武剑素养、提升武功的必经之地。

华山因其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青山绿水,锦绣多仙境”的美丽称谓,属于丝绸之路的重要部分,从古至今一直为世人叩问,以及向往而来,这山里更是宫斗史令,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更有名家高手、绝世神功的传说故事满天飞,居住在这片神奇的山里的仙人圣贤实力参天,精湛的武功,使得华山可以深藏举世无双,被评为“齐皇览尽,唯华山最秀”。

华山以其秀丽景色及历史文化地位,成为众多游客聚集及游玩的地方,也是多元文化的综合表现。

山体内有50多处旅游景点,其中的梅花洞、水上镇、华山派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景区,无论是文化历史、宗教观念还是道教文化,华山都是富有独特魅力的古老景象。

此外,游玩重点还包括华山新园、华山森林氧吧、华山环山步道等,可以充分体验到大自然的美景;历史文化丰厚的神祠、古廊、古墓、石窟保存完整,了解古代中国文化、宗教文明;贴近自然的竹屋鉴赏华山美景,可以尽情地体会风景无限的私密性。

华山的山里气候迷雾缭绕,芬芳醉人,在阳光熠熠的愚公移山大峡谷里驾轻就熟,像梦境一般;山里的林木茂密,山花盛开,鸟语花香,景动千里;沿途的怪石奇峰,让人惊叹不已;洞穴中仿佛充斥着活泼的氛围,令人流连忘返.......,在你漫游其中,感受华山无限奇妙之美,仿佛来到仙境,山里被称为中国最美的景点之一,无论是登山还是踏遍,都可以领略非一般的美丽,时而可看到弥足珍贵的植物,时而可领略咫尺难求的动物,在高处可以俯瞰陕西最美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因此,华山也被寓意为感悟、寻觅、研究中国文化的最佳的地方,来到华山,可以体验最奇妙的感受,享受华山特有的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和精神实践!。

五岳的资料

五岳的资料

五岳的资料【引言】:五岳,指中国古代的五座山峰,即:华山、嵩山、恒山、泰山、衡山。

五岳位于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位置,素有“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的说法。

五岳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地质价值,被誉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一、华山】: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

素有“奇险险于天、险奇天下无”的盛名,是中国最险峻的山脉之一。

华山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著名的登山道路有东峰、南峰、西峰、北峰和中峰,登上华山,可以一览壮丽的山川景色。

【二、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是中国五岳中地理位置最偏西的一座山。

嵩山素有“中州第一山”之称,是道家慧命学派、武当派和少林寺的发源地之一,是古代道教文化和武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嵩山还拥有许多古建筑,如嵩阳书院、关帝庙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

【三、恒山】: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是中国五岳中地理位置最偏北的一座山。

恒山以其壮丽的山势和古老的佛教文化而闻名世界。

恒山的主峰玉皇顶是佛教信仰的重要场所之一,有大量的佛教文化遗址,如佛洞、宝塔等。

每年,恒山都会举办盛大的佛教活动,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和信徒。

【四、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是中国五岳中地理位置最偏东的一座山。

泰山以其壮丽的山势和雄伟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自古以来,泰山就是中国文化和道教信仰的重要象征之一。

泰山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大纵天阶、玉皇顶、碑亭等,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研究者。

【五、衡山】:衡山位于湖南省衡山市境内,是中国五岳中地理位置偏南的一座山。

衡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世界。

衡山峰峦叠翠、山水秀丽,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被称为“醉翁之山”。

衡山还有许多古建筑和名胜古迹,如南岳庙、芙蓉峡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

【结语】:五岳作为中国古代的五座名山,拥有着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价值,每座山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西岳华山的资料简介有哪些

西岳华山的资料简介有哪些

西岳华山的资料简介有哪些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有关华山的资料介绍,希望对你有用!华山简介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

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华山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

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

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

截至2013年华山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1982年,华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华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四十佳旅游胜地之一;1999年,华山被中央文明委、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4年,华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 2011年,华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华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亦称朝阳峰),朝阳台为最佳地点。

华山主要景点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

西岳庙西岳庙始建于汉代,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之神的要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岳庙占地12万平方米,始建于西汉武帝元光初年(前134年),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西岳华山神少昊的场所。

历代均有修葺、建设,尤以明清为甚,至清乾隆42年(1777年)形成今日重城式目字结构六进院落的规模格局,系西北地区现存最大的明清风格皇家宫殿御苑式古建园林群落。

华山的特点

华山的特点

华山的特点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南接秦岭山脉,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华夏之根”称号。

华山是中国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

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华山的特点1、地质特点:华山山脉是深成侵入岩体的花岗岩浑然巨石,其形成期距今约12100万年左右。

2、气候特点:华山远离海洋,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温度从山脚到山顶呈现垂直性变化。

云量夏季最多,冬季最少。

3、植被特点:华山山脉的植被面积约130万亩,主要为针叶林、落叶阔叶疏林区。

4、动物特点:主要以脊椎动物和昆虫为主。

华山的脊椎动物多达204种,昆虫1500种。

有3种一级保护动物:金雕、豹和黑鹳,20种二级保护动物。

5、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华山之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而且在《山海经》、《禹贡》、《白虎通义》、《白虎通义》、《书经》、《资治通鉴》等都有华山(西岳)相关的记载。

而且据记载,多位帝王都曾前往过华山,如黄帝、秦始皇、汉成帝、唐高祖、宋太祖等。

6、华山的海拔较高,具奇险陡峭的特征。

其中华山最高峰南峰海拔2154.9米,也是五岳的最高峰,且西北绝崖千丈,陡峭巍峨。

华山的传说1、公主修道隐尘乱汉元帝刘奭的女儿南阳公主嫁王咸为妻,时外戚王莽执掌朝政大权,公主见国危势乱,劝王咸独善其身,远离尘嚣,以避离乱之苦,王咸执意不肯,公主便独自离开宫廷,来到华山白云峰隐居修行,一年后修炼成真,便驾鹤乘云而去。

王咸在明争暗斗的朝廷里吃尽苦头,这才想起公主的忠告,便来华山寻找公主,在樵夫的指点下,于白云峰北岭头上找到公主绣花鞋,俯身去捡,鞋已化为石,于是人们就把公主遗鞋的地方叫驾鹤岭,把白云峰称公主峰。

2、巨灵劈山太华山和少华山,本来是一座山,它正对着黄河,黄河水经过它时只能绕道而流。

道教名山 西岳华山

道教名山 西岳华山
金元时,王重阳创建全真道派。自全真派兴起时起,华山即是全真道场。王重阳的弟子王处一、谭处端、郝大通都在华山长期居住过。王处一,号玉阳,自号莲峰逸士,居华山修道,并撰《华山志》一卷,开创全真嵛山派。郝大通,号广宁子,开创全真华山派,华山如今也还保留不少有关他的遗迹。
北周武帝时,有道士焦道广,据记载:曾独居华山云台峰,避粒餐霞。
唐代道教最为兴盛,唐高祖、唐太宗等曾亲临华山拜岳。唐睿宗的女儿金仙公主曾在华山修道,唐玄宗为她在山脚下和大上方修了仙姑观、白云宫。玄宗封华山为“金天王”,并敕建了高五丈、宽丈余的华山石碑。唐、五代时的著名道士钟离权、吕岩、刘操也都游历过华山,或在华山隐居修道。 创 点击数:494 更新时间:2011-3-18 道教名山西岳华山
华山,为我国著名的五岳之西岳,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南,海拔约二千二百公尺,广十里,属秦岭东段。《水经注》谓:“远而望之若花状”,“西方为华山,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日华”,故名“华山”。又因其西有少华山,亦称太华山。
风景秀丽的华山,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也是道教有名的“洞天福地”。华山怪百林立,逮洞遍布,据《云笈七签·洞天福地记》云,华山西元洞,又名三元极真洞天,为十大洞天中之第四洞天。《华岳志》称它”天地高大,日月星辰,风云草木与外无异官阙楼台尽是七宝所成,旁生紫林芳花,五髓金精,乃洞天之境。”华山洞,又名太极总仙洞天,为三十六小洞天之第四洞天。另外还有莲花洞、玉皇洞、太上洞、贺老洞、迎阳洞,希夷洞等等。
至宋,由于陈抟与华山的关系,使华山在道教史上的地位更加突出。陈抟是道教的学者,又是道教的祖师,他的思想对后来的道教都有很大影响,他在道教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陈抟居华山先后约四十余年,他的主要著作《指玄篇》、《钓潭集》、《无极图》、《先天图》等等均在华山写成。华山还留传他与宋太祖赵匡胤下棋,赵匡胤将华山输给了他的故事。至今华山仍留不少和他有关的遗迹,如玉泉院、希夷洞、云台观、希夷峡、下棋亭等等。他的弟子贾得升、张无梦及再传弟子陈景元都是宋代有名的道士。陈抟还被奉为道教“老华山派”的祖师,被称为陈抟老祖。

华山简介_学习资料

华山简介_学习资料

《华山简介》学习总结(1):华山简介华山,又称西岳,为五岳之一,位于中国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西距西安市120公里,秦、晋、豫黄河三角洲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河,扼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

华山山体倚天拔地,四面如削,更有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鹞子翻身、长空栈道等十分险峻之地,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

华山共有五峰,即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中峰玉女,南峰落雁,北峰云台。

1982年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四十佳旅游胜地之一;1999年被国家礼貌委、建设部、旅游局命名为全国礼貌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4年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A级旅游景区。

学习总结(2):华山简介西岳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城南,海拔2200米,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河,远而望之若花状,故有其名。

又因其西临少华山,故称太华山。

华山自古一条道,由北向南,贯穿北峰、中蜂、东蜂、南蜂、西蜂计程越20公里。

一路行去必经千尺幢、白尺峡、老君梨沟、上天梯、沧龙岭等绝险要道,可包尝华山之险。

此外,山上还有长空栈道、鹞子翻身等一般人闻所未闻的险景。

若亲临其境奇峰峭壁,险径危石,鬼斧神工必令游者不胜惊骇,叹为观址。

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系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历史衍化可追溯至27亿年:《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主峰有三:南峰落雁,为太华极顶,海拔2160。

5米。

又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

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文人谓之西京王气之所系。

山上奇峰、怪石、云海、鸣泉、飞瀑、古迹遍布,著名景点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等。

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

华山的知识

华山的知识

华山的知识华山的知识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120公里,海拔2154.9米。

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古代中国心脏地区,古称“天府之国”的长安关中地区进出中原的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1982年,华山以陕西华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1.2亿年前,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现在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

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

是所谓的西京王气之所系。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皆因华山而得名。

《尚书》里就有有关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还是道教名山;《华山记》谓“山顶池中,生千叶莲,服之羽化,因名华山”。

道教称第四小洞天,名其岳神为金天王。

有四仙庵,传为谭紫霄、马丹阳、刘海蟾、邱处机修炼处,陈抟亦隐居此山。

《华岳志》称陈抟隐于云台观,殁于张超谷石室,葬于玉泉院。

有避诏崖、希夷祠、希夷睡洞和睡像等遗迹。

传华山为“第四洞天”,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最为著名的道教高人。

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到西安入住后,休息一晚第2天早去火车站有直达华山的306路公交大巴车20元。

路程120公里不到3个小时,抵达后买华山门票80元,乘华山公司的进山小交通(往返20元)抵达索道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岳华山的资料简介有哪些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

截至2013年华山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1982年,华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华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四十佳旅游胜地之一;1999年,华山被中央文明委、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4年,华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2011年,华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华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亦称朝阳峰),朝阳台为最佳地点。

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

西岳庙西岳庙始建于汉代,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之神的要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岳庙占地12万平方米,始建于西汉武帝元光初年(前134年),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西岳华山神少昊的场所。

历代均有修葺、建设,尤以明清为甚,至清乾隆42年(1777年)形成今日重城式目字结构六进院落的规模格局,系西北地区现存最大的明清风格皇家宫殿御苑式古建园林群落。

其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形似北京故宫,素有“陕西故宫”之誉。

因在五岳庙中建置最早、面积最大,被称为“五岳第一庙”。

西岳庙建筑相当宏伟。

五凤楼建于高台上,高达20多米,登楼望华山,五峰历历在目。

正殿灏灵殿建筑为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坐落于宽广的“凸”字型月台之上,面宽7间,进深5间,周围有回廊,气势宏伟,历代帝王祭祀华山多住于此。

殿内悬挂有康熙、道光、慈禧所题“金天昭端”、“仙云”等匾额。

整个院落林木繁茂,山石嶙峋,饶有园林之趣。

西岳庙内碑刻极多,现存后周“华岳庙碑”,明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明万历刻“华山卧图”,图首附王维、李白、杜甫、陈抟等唐宋名人有华山的题诗和华山图。

还有乾隆御书“岳莲灵澍”石额。

西岳庙内碑刻极多,现存后周“华岳庙碑”,明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明万历刻“华山卧图”,图首附王维、李白、杜甫、陈抟等唐宋名人有华山的题诗和华山图。

这里还有乾隆御书“岳莲灵澍”石额。

金锁关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

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

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

所以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谣。

苍龙岭明清时期,随着朝廷对华山神祭祀次数增多,整修华山道路有了大的举动,苍龙岭有了250级石阶。

因此民间有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开凿苍龙岭的故事。

故事说毕沅让石工凿岭时,长安城里下了三天血雨,原来苍龙岭是条活龙,被毕大人凿死了。

据说从此华山断了龙脉,再不会出杨震、杨坚那样的大人物了。

民国年间,岭上石阶增到350级。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对苍龙岭险道几次拓修,护栏逐年加固,石阶增至530余级。

为了使旅游旺季不再于岭上发生拥塞现象,华山管理局于1998年春又在苍龙岭东飞鱼岭开凿登山复道以保证游人安全上下。

长空栈道长空栈道位于南天门外,是华山著名险道之首。

栈道分三段:南天门石坊至朝元洞西,路依崖凿出,长20米,宽二尺许,为上段。

折而下,崖隙横贯铁棍,形如凌空悬梯,游人须挽索逐级而下,称之“鸡下架”,是为中段。

再西折为下段,筑路者在峭壁上凿出石孔,楔进石桩,石桩之间架木椽三根,游人至此,须面壁贴腹,脚踏木椽横向移动前行。

长空栈道是华山险道中险中之险。

古往今来,历险探胜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文士名流,多有记述传世。

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太华山记》记述:“出南天门向西就是栈道,栈虽有铜柱铁索拦护,然阔不盈尺。

行二十余丈方至尽头。

下折为井,高约三丈,旁出复为栈。

”千尺幢千尺幢位于回心石之上,是华山第一险境。

山幢壁直立,其间仅容二人上下穿行。

两边铁链垂直下垂,坡度为70°。

从上到下共有370多个台阶,皆不满足宽。

“千尺幢”顶端,有仅容一人的石洞,当游人爬上最后一个石级时,便从洞中钻出,故而此洞名叫“天井”。

“天井”上有一平台,刻写的“太华咽喉”,形象的说明了这里的路形。

台上的“百尺峡”为咽喉上段,峡下的平台,形如突出的喉头。

“天井”以下的千尺幢,为咽喉下部。

此处整个路形如人的咽喉食管,既窄又突且长。

“天井”口为“太华咽喉”中段,若从此堵住,上下就会绝路。

国民党残匪韩子佩曾在“天井”口加一块铁盖,企图固守华山,人民解放军八勇士飞越天险,消灭了据守在这里的一个班的兵力,为增援部队打开了通道。

“千尺幢”打通是在汉代。

原来的登山路不在今址,而在华山东侧的黄甫峪,即秦昭王令工施钩登华山处,至今在东峰博台下还留有两处石刻。

据《七修类编》载,莲峰之路本无路可通,因有人从北斗坪望见猿猴上下于崖隙间,探奇者循猴径而登,才发现了此条登山路。

杜甫诗中对“千尺幢”只是简单的提到过:“车厢入谷无归路,箭括通天有一门。

”解放后游人逐年增多,道路曾作过两次大的修整。

后在千尺幢、百尺峡处,又各开辟了一条复道,分别为上行道和下行道。

百尺峡百尺峡位于千尺幢北,是登华山的第二个险境。

“百尺峡”也叫“百丈崖”,两壁欲合,却被飞来的两颗石块从中撑开,人从石头下钻过,胆战心惊,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这就是“惊心石”。

通过此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再回头看原来此处卡着的两块石头,是上大下小故能安然无恙,所以这颗石头也被称之为“平心石”。

韩愈诗中有“俄然神功就,杀气见棱角”的描写。

鹞子翻身近年华山管理部门已对鹞子翻身险道全面整修,凿深脚窝、石阶,多处更换了铁索。

从视觉冲击上来看,鹞子翻身比不上长空栈道,但鹞子翻身的难度更大一些。

首先梯道倾斜,且向内倾斜。

其次铁链太松动,左右摇摆度偏大,不易抓牢。

再者人是从上往下攀缘,崖壁往里倾,眼睛看落脚点有点困难。

这就需要手、眼、脚、膝的全面配合了。

在鹞子翻身的全途中,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手要抓紧,眼要看准,膝要顶住,脚要踩稳。

全神贯注,集中精神。

论难度,这鹞子翻身比长空栈道要多一颗星。

小心翼翼,看不见就用脚来试探。

一步一个坑的往下攀岩。

有一小段只有一边的铁链可以抓握。

这一段需要掌握好身体的平衡度。

老君犁沟“老君犁沟”同千尺幢、百尺峡一样,是登华山的必经险道之一。

今在犁沟的右上方,凿成271个石级,两旁铁链下垂,行走较为安全。

“老君犁沟”原为“老君离垢”。

用道教的话说,这就是离开尘垢到达仙境的意思。

传说道教祖师李耳曾到过这里,所以是“老君离开尘世的地方。

”因“离垢”同“犁沟”同音,加之此地又似犁沟,再加上华山又有卧牛石、岳庙青牛树以及北峰老君挂犁处的传说,所以人们便认为这里是“老君犁沟”无异了。

天下第一洞房“洞房花烛夜”中“洞房”一词就源于华山西峰。

过去,由于华山路险难于攀登,一般人望而却步,这就为早期一些要隐蔽修行的人提供了绝好的去处。

而在山上难以找到筑观盖庙的材料,隐士们就凿石洞而居,修行悟道。

毛女洞“毛女洞”是“毛女洞下院”的简称,位于毛女峰下,因毛女而得名。

汉代刘向曾赞毛女:“婉变玉姜,与时遁逸。

真人授方,餐松为食。

因果获成,延命深吉。

得意崖岫,寄欢琴瑟。

”宋初陈抟到华山遁居后,也作《咏毛女》诗一首,描写毛女神态:“曾折松枝为宝节,又编栗叶作罗襦。

有时问著秦宫事,笑捻仙花望太虚。

”后来,关于毛女的传说愈来愈奇。

唐太宗初年,陶太白到华山采药,说他不仅见过毛女,还同毛女交谈过。

蔡元长在岳庙祭祀华山,听说毛女的奇闻,思得一见。

随从在岳庙醺炉中发现一奇异之物,告诉元长。

当他看时,却原来是一妇人,遍身绿毛,目光射人,行走如飞。

后来,蔡元长就命人给毛女绘了像,每年祭之。

清人颜光敏,对毛女遭遇深表同情,对封建殉葬制度提出了控诉:“人传毛女峰,时闻毛女琴。

欲写秦宫怨,空山多从音。

”相传,“毛女洞”中常有悦耳的鼓琴之声传出,因此,“毛女洞”远近闻名。

毛女洞上的“拜斗坪”,据说是毛女不知饥寒,每当夜深人静,朝拜北斗的地方。

现今毛女洞还存,但因攀登道路艰险,且为荆草所塞,久无人迹。

毛女峰下原建有庙宇,称毛女洞下院,当地人即直接呼下院为毛女洞。

原建筑毁于文化革命时期,今舍宇为1987年重建。

全真岩全真岩是华山著名人文景观,属华山十大未解之谜之一。

为松桧峰顶向南悬空倾伸的一面巨大岩石。

出南天栈道可到达岩下,岩腹间有贺老石室,是元代初年全真派道士贺志真开辟的修身之地。

关于全真岩各类史志书籍记载颇多。

《三才图会》载:“静室旁有岩,高数十丈,遥覆其室,并书‘全真岩’三字。

”《华岳图经》中记述,全真岩三字每字大约七八尺高,镌刻在那样一个地方,除过能腾云驾雾的神仙,凡夫俗子肯定是办不到的。

明书画大家王履的《南峰记》中记述得列为形象:岩好像一个弯腰人的头部,远远遮盖住腹部的石室。

倒坎岩顶端镌“全真岩”三字,并涂以红色。

世上没有神仙,刻字肯定是人类所为,但在这样特殊的位置,上不可上,下不可下,除非悬浮于空中才能可能。

古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迄今无解。

史志还记述,曾有人以重金悬赏想拓下岩上题刻,但终于因无法到达题刻的地方而抱憾、放弃。

民间传说题刻贺志真所为。

真武殿华山山脉是深成侵入岩体的花岗岩浑然巨石,顶部是粗粒(粒径5毫米)斑状花岗岩;中部是中粒(粒径2—5毫米)花岗河长岩及片麻状花岗岩。

据地质科学工作者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华山花岗岩形成期距今约12100万年左右,华山山脉地区的地壳发生活动,在受挤压、褶皱和破裂的过程中,岩浆开始沿着裂缝向表层地壳上升侵入,在3—6千米深处冷却,凝结成岩。

华山花岗岩有较多而明显的以北20度向西走的节理和断层。

其他的还有南北走向,北30度西向的、北10度东向的、北50度东向的。

此外还有近乎水平之大小纵横的断层和节理,将完整的花岗岩体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岩块,在纵横河流的切割活动中,风化剥蚀形成了一座峻秀的山峰和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岩石。

东、西、南三峰呈鼎形相依,为华山主峰。

中峰、北峰相辅,周围各小峰环卫而立。

气候特征华山远离海洋,处于西风带北纬30°—60°之间,大陆度为53°7′,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由于山体挺拔陡峭,山麓和山顶峰的垂直温度梯度(或称温度直减率):北麓从县城到峰顶,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减少0.44℃,南麓以洛南计算,海拔高程每升高100米,减少0.5℃。

气温低山区(海拔1000米以下)为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9—14℃,最热月均温24—28℃,无霜期180—240天,日均温≥5℃,210—270天≥10℃,150—220天年积温32000—4500℃。

高山区(海拔1000米以上)平均气温小于8℃,最冷月均气温-2.5—-10℃,绝对最低月均-40℃,最热月均温21—24℃,无霜期120—150天;日均温≥5℃,150—180天≥10℃,120—150天年积温1600—3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