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秘密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秘密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秘密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是什么,水的性质和作用。

2.培养学生对水的保护意识。

3.通过实验和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1.确定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2.准备教学用具:玻璃杯、水、盐、糖、小石子、纸巾等。

3.安排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任务。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水”,并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水的了解,例如“水是什么”,“水有什么作用”等。

第二步:探究1.实验1:用玻璃杯装满水,然后加入不同的物质(盐、糖、小石子等),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水的变化。

教师应该让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和比较。

2.实验2:放置滴水的实验,教师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记录好水滴的数量和滴水速度,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水是一种流动不断的物质。

第三步:互动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互动活动,例如:1.通过问答的形式巩固学生的知识:水的颜色、味道,水的冰冻、沸腾等等。

2.通过数学计算,让学生了解水的分子构成和分子间的连结关系。

第四步:总结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给予评价。

同时通过互动形式让学生探究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主题是水的秘密,我们通过实验和互动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了许多有关水的知识。

在实验中,我们加入了盐、糖、小石子等物质,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了水的变化。

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自己去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水的性质和变化。

在互动活动环节,我们通过问答、数学计算等形式,让学生对水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并通过让学生总结课程内容,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也对获得的知识给予更深层次的反思。

从教学评价来看,这节课学生们的掌握情况较好,但还需进一步加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水的重要性,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饮水和环境保护的知识。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

2.观察并记录水的物理性质。

3.使用水的特性进行实验探究。

4.了解水的重要性和运用。

二、教学准备1.水和杯子。

2.尺子或其他测量工具。

3.实验桌或其他水源。

4.棉纱。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老师问学生水是什么,有何用途。

学生答案有可能是: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自然物质,用于饮用、游泳、打水战、消防等。

2.学习水的物理属性(20分钟)老师举杯子让学生观察和测量杯子中的水的深度,并反复强调水的无色、无味,可见测量的物质吸附性相对较低的内容。

接下来,向学生引导他们思考水的表面张力,让他们思考有哪些东西能使水面上漂浮。

3.水的实验(25分钟)在水中浸泡一些棉纱,让学生思考这些棉纱在水中会怎样。

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棉纱既浸润又浮动。

老师可以让学生猜测原因,引导他们思考浮力和水的表面张力。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设计其他实验,主要是探究水的特性并总结。

4.疑难解答(5分钟)思考水的应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一些使用和应用水的场景,如饮用水、游泳池、淋浴、烧水等等。

5.总结回顾(5分钟)由教师进行总结回顾,与学生一起讨论水的其他用途,例如工厂用水和农作物灌溉等。

四、教学反思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但它是如何产生和变化的仍需要我们的更多探索。

这节课的实验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新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总结经验。

在实验最后的总结环节,学生可以要求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探究和创新。

总之,这节课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水,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世界互动,发现新知识和探索世界的奥秘。

大班科学活动水的秘密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水的秘密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水的秘密教案【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和水的重要性,认识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应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准备•水和物体实验器材•纸杯、彩笔、蒸馏水和其他材料•课堂讲义和教案软件•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实验和演示3. 教学步骤3.1 导入活动在班级中,教师可以口头询问同学们对水的认识,并引导学生讲述水的用途和特性,激发学生对水的兴趣。

3.2 实验探究3.2.1 实验1:水的形态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纸上画图,并添加蒸馏水到纸上,观察和比较不同颜色的彩笔颜料和蒸馏水混合的变化,了解水和颜料的性质和互相作用的特性。

3.2.2 实验2:水分离技巧用物体实验器材对沙和水混合物进行分离,观察并解释分离的原理。

同时让学生学习实际操作分离过程,并提高操作技能。

3.2.3 实验3:水的浮力用小船和水进行实验,让学生探究水的浮力和水面张力的特性。

3.3 教师辅导和总结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讨论,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 教学反思•教学准备:在教学中,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和物品,并掌握操作技巧,以确保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学方式:在本次活动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水的秘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反应:学生对本次活动很感兴趣,积极参与和探究,特别对实验环节印象深刻,收获了有关水的知识和实践技能。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了解了水的特性和用途,掌握了实验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秘密》含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秘密》含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水的秘密》。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性,认识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2. 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习惯。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思考、探索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基本特性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玻璃杯、色素、滴管、小石子、树叶、小船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水、玻璃杯、色素、滴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水龙头,提出问题:“水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水?”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展示一杯水,引导幼儿观察水的颜色、气味等特性。

(2)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流动、溶解等性质。

(3)讲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喝水、洗衣服、浇花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每组幼儿用滴管向玻璃杯中加水,观察水的变化。

(2)将色素滴入水中,观察水的颜色变化。

(3)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的秘密》2. 板书内容:(1)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2)水的作用:喝水、洗衣服、浇花等(3)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用水的地方,记录下来。

(2)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1)记录家里用水的地方,如洗澡、洗衣服、洗碗等。

(2)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关闭水龙头、用洗菜水浇花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性、作用,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科学活动水的秘密大班教案

科学活动水的秘密大班教案

科学活动水的秘密大班教案科学活动水的秘密大班教案科学活动水的秘密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玩水,激发幼儿对科技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易拉罐(靠近其底部的壁上用钉子钻2-5个大小一样的孔,小孔间距为0.5公分)、空眼药水瓶、底部用蜡笔涂染的小纸盒(底部应涂满、涂均匀)、大小一样的玻璃板(玻璃板周围用胶面贴好)、迷迷转(把乒乓球剪成半圆形或月牙形,可装饰上可爱的小人或图案)、镜子。

(不要太小)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似谜语引出主题�D�D水??“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猜猜看,这个谜语说的是谁:�D�D小溪里散步、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大海里舞蹈?”(水)2、结合从前学习的经验,说说水是什么样的。

“你们喜欢水吗?喜欢和水做好朋友一起玩吗?以前我们玩过水,水是什么样的呢?”(幼儿自由回答: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会流动的) “今天,咱们再来玩一玩、看一看水还有什么秘密。

”二、进行部分:1、会握手(抱在一起)的水。

把幼儿带到大水盆旁让幼儿自由玩水,老师可跟踪指导和幼儿一起玩。

(甩手后擦手回座位坐好) 第一次小结:刚才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 幼儿回答:……老师:“真好玩,水会像握手一样粘在一起、抱在一起、水抱在一起后还能不能分开呢?怎样让他们分开呢?在水流的什么部位一握,水更容易粘在一起呢?请你们再去玩一玩水,等一会把你的发现告诉我”(老师和幼儿一起玩,重点指导幼儿发现水怎样粘在一起又分开,怎样捏水水易粘在一起,甩手回座位坐好。

)第二次小结:你是怎么玩的?水粘在一起后还能分开吗?在什么部位捏水水容易粘在一起呢?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发现,通过第二次玩,能发现上述问题。

师:水怎么会粘在一起呢?还是请小水滴告诉我们吧!2、调皮的小水滴。

年幼儿园幼儿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秘密》

年幼儿园幼儿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秘密》

年幼儿园幼儿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2.引导幼儿明白水的特性和功能。

3.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究和思考能力。

4.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活动用水2.透明容器3.称量工具4.蓝色食用色素5.实验记录表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老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水的秘密》,引导幼儿讨论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老师引导幼儿与小组讨论水的特性和功能,并提出“水的秘密”是什么。

第二步:实验探究1.老师向幼儿展示一个透明容器,加入清水并放入几滴蓝色食用色素。

让幼儿观察并记录发生的变化。

2.老师让幼儿自由探讨和猜测发生变化的原因,引导幼儿发现“水的秘密”。

3.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每组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第三步:讨论总结1.老师组织幼儿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和结论。

2.通过讨论,总结水的特性和功能,揭示“水的秘密”。

3.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对实验的感想和体会。

四、延伸活动1.剩余的实验水可以用来种植水仙花,让幼儿亲身体验水的生命力。

2.组织幼儿观看相关动画视频,进一步学习水的秘密。

3.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探索活动,发现身边水资源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1.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分析活动效果。

2.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方案,为后续的科学活动做准备。

通过本次《水的秘密》科学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对水的认知和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观察思考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观察感知水的特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观察感知水的特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观察感知水的特性一、教学目标1.教育孩子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如透明、无味、可变形等;2.培养幼儿观察和感知的能力;3.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准备1.提前准备一些水,在容器中放置备用;2.准备一套水的特性图片或卡片;3.制作一个简易的水的模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引导幼儿回忆日常生活中的水,并请幼儿谈一谈水的相关特点。

例如:水是什么颜色?水能喝吗?喝水有什么感觉?等等。

2. 观察实验•现在,请我们一起进行一个实验,观察一下水的一些特性。

首先,我会拿出一杯水,谁能告诉我这杯水的特点是什么?•接着,老师将一杯水放在幼儿面前,要求幼儿进行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这杯水是什么颜色的?2.闻一闻,水有没有味道?3.用手指蘸一下水,感觉一下,水的触感是什么样的?4.轻轻喝一小口水,口感如何?3.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观察不同的水样本,可以是自来水、矿泉水、盐水等。

每个小组完成观察后,边观察边描述并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特性。

4. 整理观察结果•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前表达他们小组观察到的水的特性。

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提问。

5. 通过图片或卡片进一步认识水的特性•在课堂上展示一系列描绘水特性的图片或卡片,向幼儿解释每个特性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6. 制作水的模型•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水的模型,可以使用一块透明的塑料薄膜或容器装上水,让幼儿观察水的可变形特性。

7. 总结讨论•通过观察感知水的特性和制作水的模型,让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并请思考以下问题并做出回答:1.水的最基本特性是什么?2.不同种类的水有哪些不同的特性?3.为什么水是无味的?四、教学延伸•在课后,可以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更多有关水的实验与观察,如水的沸点、冰的融化等,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索的兴趣。

以上是本次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观察感知水的特性的内容,通过观察实验、小组讨论以及制作水的模型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感知能力,以及科学探索的精神。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含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含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含活动反思)1. 教学目标•了解水的组成和性质•掌握水的三态变化和溶解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2. 教学准备•材料:水、冰块、蒸汽、透明杯、筷子、盖子、纸巾•工具:投影仪、计时器、黑板、白板笔3.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时间:5分钟)通过展示一杯透明的水,引导学生观察水的外观,并提问:“大家都知道水是什么吗?有没有想过水是由什么组成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对水的好奇心。

步骤二:水的组成与性质(时间:15分钟) - 展示分子结构图,并简单介绍水分子由氧和氢原子组成。

引导学生理解水的分子结构与化学组成。

- 通过实验演示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将一杯温水中放入冰块,让学生观察冰块的沉浮变化。

解释冷水较热水密度大的原因。

步骤三:水的三态变化(时间:20分钟) - 介绍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

通过展示冰块、水和蒸汽的样品,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观和性质。

-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用筷子夹起冰块,让学生观察冰块的变化。

”通过实验使学生发现冰块融化后变成水,学生可以用手触摸水的温度,感受到水的“凉爽”。

步骤四:水的溶解性质(时间:20分钟) - 引导学生理解溶解现象,并进行实验:“在水中加入盐并搅拌,观察是否能溶解。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盐是否能在水中溶解。

-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让他们观察盐溶解后水的味道是否变化。

步骤五:活动反思(时间:10分钟) - 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水的问题,检验他们对本堂课的学习成果。

-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发现,并让他们思考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探究式学习为主导,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水的组成和性质。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更加直观地理解水分子结构、密度与温度关系以及溶解性质。

在活动反思环节,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还培养了他们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同时,通过让学生思考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加深了学生对水资源的重视程度,培养了环保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课程计划:水的秘诀
[活动来源]
随着天气变暖,我发现花园里的孩子们对水很感兴趣.他们经常在水管前玩耍,制造麻烦,使他们变得潮湿,不愿意离开.有几个'小顽皮',即使我可以在游泳池玩一会儿,并主动要求老师洗抹布擦拭拖把.纲要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儿童的利益和事故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掌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指导,让儿童使用他们的感官,手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我想,为什么不利用孩子们的兴趣,来水上活动课.
[活动]
1.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和可流动的.
2,知道水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3.了解水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节约用水
[准备活动]
1.每组两杯水和牛奶,水玩具,每组一个大塑料盆.
2.事先将冰块冷冻在冰箱中.
3.教师准备酒精灯,烧杯等.
【活动程序】
首先,导入新课程
老师展示了各种水上玩具,如水枪,瓶子,水盆等.请在每组儿童中自由玩水
老师:'只是,孩子们过得很愉快,但你知道吗?(低声夸大)水,有很多秘密.今天,我们来了解水的秘密,好吗?“
杨:'好'
评论:利用孩子们一贯的感受熟悉和喜欢玩耍,引起他们的兴趣,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愿望,为本课奠定基础.
二:了解水的特性
1,看
老师让孩子看一个装满牛奶和水的透明杯子.
老师:你面前有一杯水和一杯牛奶.请让您的孩子只看他们并告诉他们有什么不同. (只看眼睛的语气)
年轻:水很清澈,牛奶很浓;水是无色的,牛奶是白色的.
摘要:水是无色的
评论:在本次会议中,老师反复强调,孩子只使用眼睛,孩子在对象的感知方面有各种经验,特别是对于通常饮用水和牛奶的经验.他们很
容易想到味道等,老师引导孩子使用“外观”.这种感官系统,孩子自然使用“颜色”一词,水的性质自然而然地出现.
2,品尝
教师要求幼儿品尝牛奶和水之间的差异.
年轻:牛奶酸甜可口,水无味.
总结:水是无味的
激发孩子:水和牛奶,也可以与什么味道无味相比
例如:葡萄酒是辛辣的,酱油是咸的,加深的水是无味的
评论:让孩子们品尝,他们亲身感受,兴趣更加强烈.
3.观察
老师在杯子和牛奶杯中放一朵鲜花,引导孩子观察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示例:你能看到吗?为什么?
年轻:水中的花很清澈,但牛奶不清楚.水是透明的,牛奶是不透明的.
摘要:水是透明的.
激发幼儿寻找方法:您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水是透明的?
示例:将小手放入清水中,并通过装满水的瓶子互相看到对方.
评论:教师应及时引导孩子偏离实际论点和思想,引导和激励他们回到内容中及时反映.孩子们也在不断的讨论和讨论中形成知识.
4,搬家
一群人将水倒入盆中,引导孩子感知水流.问题:什么是水?
总结:水可以流动.
从哪里可以看到水的流动性,鼓励幼儿说,如拧水管,小河水等.
评论:让孩子们动起来,让操作中的枯燥,抽象的知识清晰明了.
5,教师和孩子共同总结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
本次会议的一般性评论:儿童和教师通过观察,品尝,移动和其他形式,全面了解水的特征.
第三,认识到水的三态变化
1,水变成冰
老师:水对孩子说:'我也会变得神奇. '(郁闷,夸张)
杨:啊,魔术.
老师展示了事先冻结的冰:'这是水变成的地方,在什么情况下水会变成冰?“
幼儿:天冷的时候,它就在冰箱里.
摘要:当温度降至0摄氏度以下时,水会变成冰
评论: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魔力,孩子的内容很高,对知识的渴望更强烈.
2,观察经验,冰水
(1)让孩子触摸并触摸感觉(冰,凉,硬,滑)
(2)老师:想想冰变成水的环境.
年轻人:天气暖和,放在水壶上加热
老师让孩子用冰块加热冰块,以验证孩子的猜测.
总结:当温度升高时,冰会慢慢变成水,温度越高,速度越快.
3,操作实验,水,水蒸气,水蒸气进入水中
(1)问题:玻璃水加热会发生什么?
2当你父母煮水时你发现了什么?
3用一张纸盖住热水杯.你发现了什么?
(2)实验观察
1加热酒精灯上的水,引导孩子观察水的变化.
杨:'有热气'
总结:水变成水蒸气
2在热水杯中盖一张纸,让孩子观察纸张是否变湿.
总之,水蒸气在下降时会变成水.
摘要:水有三种状态.像冰一样坚固;液体,像水一样;气态,水蒸气.
本节评价:幼儿通过猜测和平时观察,到今天的经验,加深了对水的另一种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四,用水
问题:水的用途是什么?如果没有水怎么办?我们如何保护水资源?
孩子们讨论了人类,植物和动物的水量非常大.水可以洗澡,洗,洗蔬菜,浇花,种植庄稼.动物离不开水.
总结:水对我们非常有用.我们必须节约用水而不是浪费水.
一般评论:水的秘密设计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孩子们在这项活动中了解水的特征.水的三态变化也刺激了儿童对水资源的热爱,决心节约用水,并采取实际行动.它不会浪费水并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活动的延伸]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水流现象,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合作,制作促进节约用水的图片.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孩子对探索的兴趣.教师必须始终为孩子的探索和认知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自由的环境,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理解物质的本质.这种教学活动从活动的开始到结束都是“实验性的”,通过观察,品尝和移动它.孩子的水概念从图像到抽象都得到了增强.这种做法自然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