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第一课时详案

合集下载

嫦娥奔月第一课时

嫦娥奔月第一课时

《嫦娥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教材简析】这是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主要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不让奸诈之人成仙称霸,吞下了长生不老药升天成仙,从此夫妻分离的感人故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5个生字,理解“贪婪、皓月当空、企盼”等词语。

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能力。

3、练习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嫦娥善良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象。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和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

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轴,挖掘语言训练点,多渠道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引领学生初步感知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并积累优美的语言。

【设计思路】《嫦娥奔月》的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蕴藏着动人的美。

立足神话类课文侧重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突出人物形象的感悟。

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针对五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阅读是个体精神对象化的过程,我们预设了教学是:引导学生用心去阅读,在阅读文本中去生成。

一是在语言文字中去生成情景。

想到嫦娥奔月你的眼前出现什么画面?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二是在语言文字中去生成体验。

让学生研读揣摩,深化体验,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美?三是在语言文字中去了解人物特点,重点研读文本,剖析人物性格特点,从而学习嫦娥善良美好的心灵。

最后让学生吐露心声,水到渠成。

如此一来,文本活了,活跃在学生的心中,活跃在阅读的课堂中。

【教学过程】一、吟诗叹月,引入课题1.师:同学们,老师将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它有时代表着团圆、美满,有时又代表着忧愁、分离,还有时代表着寂寞、凄凉┅┅它就是“月”字。

《嫦娥奔月》教案

《嫦娥奔月》教案

《嫦娥奔月》教案《嫦娥奔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后裔、嫦娥逢蒙的性格特点3.学习嫦娥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教学重点充分朗读、剖析故事中三个人物的形象教学难点感受嫦娥为民造福、舍生忘死的伟大精神一、从图入手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感人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提起嫦娥,我们头脑会出现一幅画,什么样的画呢?2.蓝蓝的天,圆圆的月,衣带飘飘的嫦娥,感觉怎样?(美)3.课文中有一段具体描写嫦娥奔月的画面,能找到吗?4.自己读一读,感觉怎样。

5.老师也想读,大家仔细听,看老师读的和书上内容有什么不同。

品悟词语飘飘悠悠飘悠(前一个词更轻更美,给人飘荡美感)碧蓝碧蓝碧蓝,蓝到人心里去了,语言形象鲜活指名读,评语还有哪些词能感受到画面美1.从你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美丽的嫦娥,裙袂飞扬,身影如梦似幻。

2.真是天空湛蓝,月华如水,多么美的夜空。

是啊!皎洁的月亮美,碧蓝的天空美,插图中的嫦娥裙袂飞扬的画面也美,让我们捧起书再一次感受这美丽的场景。

二、体会性格1.你认为嫦娥奔月仅是画面美吗?(轻声读课文)2.生(人更美)、心地善良、先默读、找出有关句子。

a.接济贫苦乡亲。

不让坏人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

3.什么是接济。

你能想象嫦娥怎样接济贫苦乡亲吗?a.村东头的张家没米下锅了,孩子们饿得直哭,嫦娥知道了,就村西头的李家媳妇添了孩子,却用一块破布包裹着,嫦娥知道了,就立即4.这种从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接济,这样的事我们说也说不完,用书上的一个词就是经常,所以乡亲们都十分喜欢她。

5.你们还认为嫦娥的人品美表现在哪里。

读第五段。

交流:逢蒙是个怎样的人呢?嫦娥面对他的威逼是怎样做的。

(知道理解周旋)与嫦娥扮演者交流,你为什么要与逢蒙周旋。

你又为何一口吞下仙药,为民不受伤害,毫不犹豫,为乡亲们幸福义无反顾(进一步强化心想)6.多么善良、勇敢的嫦娥,谁来将第五自然段再读一读,呈现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通用3篇)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通用3篇)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通用3篇)《嫦娥奔月》教学设计(篇1)1. 课程目标定位《嫦娥奔月》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经典故事,其课程目标主要定位于:让学生了解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想象力,同时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内容分析本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嫦娥奔月》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

通过深入剖析嫦娥、后羿、玉兔等角色形象,以及故事背后的团圆、牺牲、爱情等主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涵,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

3. 教学方法策略为达成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策略,包括情境导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文本分析等。

通过创设与故事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体会故事中的角色和情感;通过文本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学生活动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设计多种学生活动,如朗读比赛、故事续写、主题演讲等。

这些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也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 课堂评价方案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作业完成情况等。

通过这些评价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6. 教学资源整合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我们将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故事绘本、影视作品等。

这些资源将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教学效果。

7. 教学总结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我们将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通过总结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我们可以评估教学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同时,我们也将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篇2)1. 教学目标通过《嫦娥奔月》的教学,我们旨在达成以下目标:使学生能够流利朗读并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古代神话传说的魅力;通过文本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故事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将故事与现代生活相联系,进行有创意的再创作。

嫦娥奔月语文教案

嫦娥奔月语文教案

嫦娥奔月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嫦娥奔月的故事产生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背景和文化意义。

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古代的月亮崇拜和中秋节的来历。

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包括嫦娥、后羿和月饼的传说。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歌曲或故事引入嫦娥奔月的话题。

学生分享他们对中秋节和嫦娥奔月的了解。

教师讲解月亮崇拜和中秋节的来历,引导学生思考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文学鉴赏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欣赏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嫦娥奔月故事中的文学元素。

2.2 教学内容:选取经典的嫦娥奔月诗歌或散文,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分析诗歌或散文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或散文,感受语言的美。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或散文中的文学元素。

教师点评学生的分析,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第三章:文化探索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帮助学生了解嫦娥奔月故事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介绍嫦娥奔月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探讨中秋节习俗和仪式的起源和意义,如赏月、吃月饼等。

3.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仪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研究,深入了解嫦娥奔月故事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文化探索活动,如制作月饼或装饰灯笼。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嫦娥奔月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绘画、雕塑、音乐或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嫦娥奔月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3 教学活动:教师提供艺术材料或写作工具,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

学生自由选择艺术形式,创作属于自己的嫦娥奔月作品。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综合总结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嫦娥奔月故事的学习内容。

10 嫦娥奔月 第一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10 嫦娥奔月 第一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10 嫦娥奔月第一课时本文是关于10 嫦娥奔月第一课时,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能借助语言文字材料,领略课文的优美意境,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能创编情节合理的小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2.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思路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震撼;让学生边读边悟,边悟边读,从而领略到文中嫦娥和后羿的美。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师导语:(出示课件“中秋祝福”)人们常说,美的力量是永恒的。

中秋节让我们想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它让人们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它,就因为故事中蕴含着动人的美!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感觉到这个故事中流淌着怎样的美呢?二、初读感知1.学生初读课文,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试着体会文中的美,并写出批注,最后再读课文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3.检查反馈:(1)重点理解:“嫦娥奔月”中的“奔”;时值中秋、迫不及待、周旋敬重:文中谁敬重谁?为什么?(2)故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最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三、品读理解,感悟真情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读读描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的自然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如果觉得学习有困难可以和同桌讨论交流。

2.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交流并相机出示句子)关于嫦娥。

(1)出示句子:后裔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

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

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经常接济”、“非常喜欢”等词理解嫦娥的心地善良)‚理解“接济”。

(在物质上援助)ƒ感情朗读。

(2)还体会到了什么?相机出示句子: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

(体会机智)(3)那么逢蒙是个怎样的人呢?(相机学习逢蒙这一人物)找句子朗读感悟。

5上10嫦娥奔月第一课时课案

5上10嫦娥奔月第一课时课案
议——让学生讨论,充分认识故事中的人物的形象,爱憎分明。并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说出理由。这样也达到了课堂中应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要求。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设计了复述故事这一环节,这样能积累课文中规范化语言文字的积累。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2、是啊,在月圆的中秋夜,天各一方的人们多么盼望能和自己的亲人相聚在一起,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甜蜜的时刻啊。在古代人们的眼里,月亮充溢了神秘的色彩,于是,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美妙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民间故事〈〈嫦娥奔月〉〉。(板书课题)
学生自主交流。
预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2.四人小组交流.学习词语,读书感悟。
除害奸诈昆仑山贪婪
威逼洒满银辉闯企盼
后羿逢蒙百宝匣树影婆娑
解词:
敬重奸诈贪婪接济
威逼时值中秋迫不及待周旋
3.全班交流分享
生提问,其他会的同学帮助解决疑难(生字词正音,理解词义,简介嫦娥等)。
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威逼:用威力强迫或进逼。
树影婆娑:树影在晃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善良无私、舍己为民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对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 学 重 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教 学 难 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善良无私、舍己为民的美好品质。
课 前 准 备
小黑板。请同学们背一背有关“月亮”的古诗词。
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布置课内预习。
(l)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五语上 10、嫦娥奔月第1课时

五语上 10、嫦娥奔月第1课时

金山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内容五语上10、嫦娥奔月复备栏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课文的叙述顺序。

4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投影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一、设境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什么节吗?(是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呢?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学生齐读课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感知1.布置课内预习。

(l)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拼读田字格里的5个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3)想一想:嫦娥是谁?她为什么要奔月?这个“奔”是什么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

(l)认读生字词。

奸诈贪婪宝剑时值中秋迫不及待威逼焦急敬重翻箱倒柜洒满银辉(2)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

三、理清课文脉络1、请同学们快速读一下课文,看看哪些小节是写嫦娥奔月这一内容的?2、学生朗读说出,并读好这部分。

四、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

2.指导要点。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五、布置作业1.比一比,再组词。

婪()辉()箱()值()梦()挥()霜()直()2.照样子写词语,飘飘悠悠:碧蓝碧蓝:。

2 嫦娥奔月(1)第一课时

2 嫦娥奔月(1)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赏“月”吟诗,引入新课。
在中秋的夜晚,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从水面升起,作为一个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心中此时会不由冒出许多的诗句来,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让生去补)
引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同桌共练→指名讲述
板书设计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想念嫦娥
作业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弟弟妹妹听;
2、采记“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有关中秋、月亮的传说。
3、抄写生字词语。
课后反思:讨论后补ຫໍສະໝຸດ 内容和建议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2017年3月8日
学科语文年级六主备教师
辅备教师
课题:嫦娥奔月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读读写写”和“词语采集”中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是啊,在月圆的中秋之夜,天各一方的人们多么盼望能和自己的亲人相聚在一起。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甜蜜的时刻啊。记得小时候,一到中秋的晚上,我常常倚在奶奶的怀里看月亮,看吴刚伐桂,看玉兔捣药,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学生齐读课题,解题:奔,奔向。
“奔”是个多音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任务:
(1)读要过关(正确地读,流利地读)
(2)自学好生字新词(会读、会写、理解),常规:比较组词、课后描红。
2、自学情况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练一练:
(1)写同音字,并组词。
qǐ 企 ( 企盼 )




jiān 奸 ( 奸诈 )




(2)多音字组词:
jǐ(
)(
)
mēng(
)(



jì(
)(
)
méng(
)(

(3)我来写写容易写错的字词:
二、初读课文我做主 1.标一标:标出课文的序号,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读一读:至少读课文三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理一理:课文根据故事的发展顺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神话故 事,我们可以试着将课文分为 3 个部分,动手在语文书上做上记号。 4.想一想:能简单说说《嫦娥奔月》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师:跟老师写一写,对!中间一横不能忘记哦!(横用红色) ②生:“贪”字上面不能写成“令”,最后是一点。
师:你是怎么记“贪”字的? 生:上面一个“今”,下面一个“贝”。 师:古人曾把贝壳当成钱币,有些人天天想钱,真是贪得无厌啊! “今”字下面一个“贝”。 师边范写边说:“今”的人字头要很舒展,捺要捺出来,最后是一 点。(捺和点用红色) ③生:“丸”字不能漏了一点(不用指导书写,相机解义,如果学生 不提出来,那么师直接解释“丸”字) (3)解义 师:“丸”通常形容什么形状的东西?(教师用手势辅助:球状的小 东西)给“丸”再组个词:药丸、鱼丸…… (4)描红 (师指范写的两个字:蒙、贪) 把这 2 个生字在语文书上描一描,记一记。 过渡:(师指目标 1)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我们都学会了,这些词语也 会读了吗? 2.读准绿色通道中的字词
逢蒙 奸诈贪婪
一丸仙药
企盼
(1)正音 ①通过预习,哪些字的读音你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预设: 生:“逢”在课文中作为人名,不读 féng,而读 páng。(提醒的很好! 咱们一起大声地读读这个词。) ②这些生字词你们都会读了吗?请你来读好这几个词(让基础差的 学生读,如果读错,请他打开语文书,自己纠正;如果全对,给与 表扬:你今天的表现真棒!) (2)辨形 字音都读准了,通过预习,你觉得哪个字是比较容易写错的?给大家 一些提醒。 预设: ①生:“蒙”字中间一横不能忘记。
预设质疑:
① 第 3 自然段:说谁“奸诈贪婪”?在你的脑海中还有谁也是奸诈
的?(秦桧)也是贪婪的?(九色鹿中的调达)
② 第 4 自然段:
“哩”字读得好,它是一个轻声地语气词。(如果不好,师提醒)
“接济”能换成“救济”吗?看看这两个句子
小黑板出示:
选词填空
救济
接济
1.鲁迅先生经常(
)那些穷困的青年。
2.地震发生后,祖国各地的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第 三 单元 课题 10 嫦娥奔月 第 1 教时 总第 25 个教案
课型: 阅读 课
上课时间: 40 分钟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1.学会本课生字“蒙、奸、贪、丸、企”,认识“仑、诈、匣”,读准 多音字“济”。理解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3.品读感悟课文的 1、2 自然段,感受后羿这一人物形象。 1.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抓住故事主体,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感受这一人物形象。
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学生先做,教师课前批改,发现问题)
先学提纲:
一、生字新词我自学
1.划一划:自学生字,划出课文中生字组成的新词。
2.问一问:学习生字词,遇上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也可以问一问工具书,结合课文将注释写在语文书上。
jǐ 济南
(三)顺读课文
人才济济
1.这些生字新词放到课文当中,你还能读准济吗济?一堂好,接下来我们开
始读课文。
2.指名检测
(1)《嫦娥奔月》的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请你读课文的第 1、2
自然段,其它的同学用心倾听,帮助纠正。
(2)故事还在继续,嫦娥为什么会奔月呢?老师要请 5 位同学把故
事讲下去:第 3 自然段请你、第 4 自然段请你……
)
灾区人民。
预设:
生:第一句填“接济”。
PPT 出示二类词:(“仑、诈、济、匣”用绿色)
昆仑山 百宝匣
奸诈 接济
(1)自己先读一遍,开一列火车。 (2)“接济”的“济”是个多音字,在读“jì”时,可以再组 2 个词
吗?你说(PPT 出示“济”的另 2 个组词:救济、经济)
这个字还有一种读音,是?组个词,(PPT 先出示拼音 jǐ,再出示 3 个组词)
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开天辟地……(这是你课外积累的) (有课内学到的,也有课外积累的) 2.总结特点:神话故事还真不少,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根据你 的预习来说一说——想象丰富而神奇。 3.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生读课题)嫦娥奔月。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一)明确第一个学习目标,学有方向 1.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 (挂第一块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 1,红绿分清挂右边,5 个生字用红 色,3 个二类字和
接济
预设:①生组“济济一堂”,师:能用“济济一堂”说一句话吗?
(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就是济济一堂)
②生没组,师:还可以组“济济一堂”,能用“济济一堂”
说一句话吗?(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坐满了听课的老师,真是济济一
堂啊!)
3.齐读课后第 3 部分的词语
现在请同学们拿起语文书,让我们一起读准课后第 3 部分的词语。
小贴士: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 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中外 神话故事数不胜数,主要的特点却相同:想象丰富而神奇。
※我还知道这些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同学们,我们曾经读过很多神话故事,都有哪些呢? (共请 3 位同学说,两个评价) 预设: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牛郎织女……(这是我们课内学到的)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蒙、奸、贪、丸、企”,认识绿 色通道中“仑、诈、匣”,读准多音字“济”,理解生字新词。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师指板书说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并能读准绿色通道中的三个 字和多音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检测字词 1.学习生字新词
PPT 出示一类词:(“蒙、奸、贪、丸、企”用红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