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名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名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曹雪芹C. 施耐庵D. 罗贯中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苏轼B. 杜甫C. 陆游D. 白居易4. 以下哪个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A. 关羽B. 张飞C. 武松D. 赵云5. “静夜思”是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杜甫的《望岳》。
()3.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是结义兄弟。
()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5. 《红楼梦》主要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有宋江、武松、林冲等。
3. 《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孙权是三国鼎立的三个主要势力。
4.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5.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辛历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 请简述《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是如何聚集在一起的。
3.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经过。
4.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来历。
5. 请简述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事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请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领导才能。
3. 请分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谋。
4. 请分析《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
5. 请分析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风格。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感情纠葛。
湖北省潜江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十月联考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留存备老师讲解。
一、积累与运用(20分)班级开展以“文化自信”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小语和小文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1. (2分)上图是小语展示的“秋”字的甲骨文写法(由“虫(蟋蟀或害虫)”和“火”构成)。
请你据此猜想“秋”字所描述的画面,用一句话说说:2. (2分)下面是小文整理的关于“秋”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①②处分别补充一个含“秋”字的四字短语。
“秋”的本义“秋”的引申义含“秋”的四字短语“秋”字是会意字,本义是成熟的庄稼,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 多事之秋一年的第三季,秋季①指一年的时间②3. (2分)国庆节到了,为了营造节日氛围,南水北调枢纽——兴隆闸门楼上将按照惯例悬挂条幅,小语觉得条幅中的两个词“引”和“融”值得反复吟咏。
请你先判断出上下联(填序号),再分别将这两个词填到括号里。
①福满兴隆,喜气洋洋,□万家灯火,共祝丰年。
②秋临汉水,碧波滚滚,□千里清流,同享盛世。
上联: ( ) ( ) 下联:( ) ( )4. (8分)小语和小文以“文化自信”为主题辑录了一组古诗文。
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文化自信”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宣扬文人墨客的家国情怀、理想抱负、志趣—1—品格的正能量。
这些是李白不如意时的乐观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① ”;是刘禹锡被贬后的明悟:“②,病树前头万木春”;是苏轼对人生思考的慰藉:4③ _,月有阴晴圆缺”;是杜甫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的不满:“寄书长不达,④”;是范仲淹令人心旷神怡的洞庭湖月景:“浮光跃金,⑤ ”;是韩愈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⑥,肯将衰朽惜残年”;是温庭筠乡情萦绕的执念:“因思杜陵梦,⑦”;是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雅致:“⑧ ,上下一白”。
九年级联考语文答案

九年级语文训练参考答案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佳木秀而繁阴(2)万古惟留楚客悲(3)槲叶落山路(4)雾凇沆砀(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1)(3分)篾撷 jìn(2)(2分)我的裤管也被泥浆溅满。
(3)(3分)D(4)(3分)这节诗抒发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光明的渴望。
3.((1)(3分)“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10 字以内,大意正确即可)(2)(4分)A.立秋B.立夏 C.白露 D.惊蛰(3)清明。
(1分)【示例】清明节,既是人们祭奠先祖,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人们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亲近自然的节日。
(2分)(4)(4分)【示例】邀请函尊敬的张老师:您好!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我们特别邀请您于2022年4月20日下午3点在学校阶梯教室做一期“二十四节气中的文化”专题知识讲座。
期待您的到来!校团委2022年4月7日4.(3分)D5.(4分) 孤独而行- 观察乘客6.(1)(3分)运用了环境描写,写当时雨下得很大,渲染了压抑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孤独的心理。
(2)(3 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写出了火车站的大,侧面表现出主人公茫然无助的心理。
7.(4分)主人公领悟到人生要追求的美好梦想从来都是这样,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经历挫折才会得到。
8.(5分)【示例】未来的自己,请相信自己心中的诗和远方,请相信自己可以战胜旅途的困难。
无论是什么样的路途,都会有荆棘和鲜花,只有你勇往直前,才可能看到美丽的未来。
(意思对即可)9.(3分)D10.(3分)【示例】首先提出观点(或论点):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
然后从正面说理:有志青年大都会正视压力,努力奋斗。
再从反面说理:动不动被小困难打败,一遇挫折就想“躺平”,不是当代青年应有的气质与人生。
九年级名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名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山B. 水C. 森D. 湖2.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红楼梦》B. 《呐喊》C. 《围城》D. 《家》3. “床前明月光”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蛇添足B. 完璧归赵C. 退避三舍D. 破釜沉舟5. 下列哪个字是会意字?A. 明B. 早C. 林D. 月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2. “飞流直下三千尺”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3.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景色在中国是首屈一指的。
()4.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5. “一问三不知”出自《论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______。
”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出自《______》。
3. “青青子______,悠悠我心。
”4. “______,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______,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题思想。
3.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4.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特点。
5. 请简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一文学史概念。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分析下列诗句的意境:“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 请分析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 请分析下列诗句的意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 请分析下列诗句的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 请分析下列诗句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九年级语文联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联考试卷一、积累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东ōu(瓯),安yì(逸)。
xían(衔)花,rǎn rǎn(冉冉)飞入天际,2、选词填空:(3分)(B)(A )(C )A.博大胸襟 B.雄心壮志 C.爱怜情怀3、名句积累(10分)(1)在河之洲。
(2)举杯邀明月,(3)雪拥蓝关马不前。
(4)黑云压城城欲摧,(5)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6)谁言天地宽。
(7)失道寡助。
(8)(是送别诗即可。
不限课内外)。
4、用准确的语言表述算式的意思。
(3分)算式:9-6÷3=? 意思: 9减去6除以3的商等于多少?5、要求内容相关,句式整齐。
(4分)《故乡》中的贫苦有麻木的中年闰土;或者《孔乙己》中的迂腐穷酸又自欺欺人的孔乙己;或者鲁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
比如,少年闰土、杨二嫂、阿长、阿发、双喜、也可以写阿Q等,注意句式要点:作品+性格特征+人物《红楼梦》曹操杀杨修;或者其他三国故事6. (1)(2分)饭店(B)书店(D)服装店( C )理发店(A )A.一剪美B.一品香C.靓丽一身D.知不足斋(2)下面是一幅名为《“小祖宗”军训》的漫画,请你评一评它的名字好在哪里。
(2分)标题与画面配合巧妙,委婉的批评了部分家长溺爱孩子,连必要的锻炼也担心孩子承受不起。
(3)作文集的名字:符合学生作文的特点即可理由:说出作文集标题的含义,以及和内容的关系即可。
二、阅读探究(60分)(一)(16分)城市里的树7、 ( 4 分) 答:(1)人把树弄得彻底与大地隔绝;(2)人们不会给一棵起一个名字,树总是以类的名义而存在;(3)城市的树身上,经常贴满了办证电话、招聘启事、治病广告。
(4)每次拓宽道路对树来说都可能是一次灾难。
或:树干和树根被隔开;经常会被修剪;被污染;被砍伐;被移动到新地方、原先的枝条要被金部砍掉;被撞断。
(评分:共4 分。
答对一点得1分,全对得4 分。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练习题(一)九年级语文(本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练习范围:1~2单元。
注意事项: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书写水平(5分)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5分)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诗是pīng①婷的女子,是轻盈的精灵,是落在心头的呢喃。
“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歌凝练了中国语言文字之美,是诗人内心情感与生命境界的外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优秀的诗篇可以洗涤心灵,驱走内心的怅wǎng②和精神世界的阴霾。
诵读优秀诗篇,不仅能让我们润泽心灵、hán yǎng③品格,还能获得知识、锻炼思维。
一切文学艺术都有着诗的特质,如果对读诗没有兴趣,那么欣赏小说、戏剧、散文的妙处时也不免有些隔膜。
许多优秀诗人还将诗歌与绘画相融合,如唐朝诗人王维、现代诗人艾青等。
诗与画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们在读诗时,不能言不及义,要顾及全篇、深味妙悟,感受诗歌中的美学境界与生命哲理。
还可以尝试进行诗歌创作,“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将外在景物情事内化于心,并用诗歌表达出来。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4分)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言而喻B.洗涤C.相得益彰D.言不及义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0分)①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②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九校联考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九校联考试题答题卡第一部分基础 (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7.(4分)(1)(2)8.()(3分)(二)9.(3分)()10.(3分)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14.(4分)第三部分作文(50分)附加题(10分)1.(3分)2.(3分)3.(4分)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九校联考试题命题:尚志市实验小学校说明:1.全卷共 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和座号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4.答题可用黑色钢笔按各题要求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1分)(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2分)(3)子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
(范仲淹《岳阳楼记》)(2分(4)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1分)(5)请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
(4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便是敬。
(2)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kè shǒu()时间。
(3)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dān shíhújiāng()以迎将军者乎?(4)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xíng xiāo gǔlì()。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这张画在艺术创作上已尽善尽美,堪与大画家的任何作品媲美..。
初三联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初三联考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谆谆(zhūn)教诲蹒跚(pán)学步恣意(zì)妄为B. 恣意(zì)妄为蹒跚(pán)学步谆谆(zhūn)教诲C. 谆谆(zhūn)教诲蹒跚(pán)学步恣意(zì)妄为D. 恣意(zì)妄为蹒跚(pán)学步谆谆(zhūn)教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因为迟到了,所以被老师批评了。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敝帚自珍,不愿意分享学习经验。
B. 面对困难,他总是临危不惧,勇往直前。
C.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缺乏果断。
D. 老师讲课深入浅出,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我们一起去图书馆。
”B.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我们一起去图书馆。
C.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我们一起去图书馆”?D.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我们一起去图书馆。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他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蜷缩在角落里。
C. 教室里静悄悄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D.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6.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B. 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C. 他虽然年纪轻轻,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D. 他虽然年纪轻轻,竟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蜷缩在角落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九月联考语文试卷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虬.枝(qiú)沉湎.(miᾰn)窒.息(zhì)入不敷.出(fū)B.匮.乏(kuì)磕绊.(pᾲn )锤练.(liᾲn)恹恹..欲睡(yᾱn)C.愤懑.(mèn)浮躁.(zᾲo)孱.弱(chᾴn)自艾.自怜(yì)D.吝啬.(sè)荒谬.(miὺ)秀颀.(qí)汗流浃.背(jiᾱ)2.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_____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______,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______淡青色。
(4)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______着西北风。
A.映入屹立露出抵抗B.扑入耸立泛出对抗C. 进入矗立显出抵御D.闯入直立现出抗拒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白居易最可贵的一点是他对人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他的诗作《观刈麦》便是明证。
B.《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详细记录了周海婴对父亲的记忆和思考,许多内容鲜为人知。
C.当然,要搞好跨学科渗透和综合,并非易事,需要下一番功夫不可。
D.在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的今天,只有学会欣赏不同的文化,才能实现包容互鉴的共赢。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字的中文汉字。
B.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C.其实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什么书,或者在什么年龄段读什么书,历史上、现实中都有许多建议,如“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D.要在汉阳南岸嘴修建游乐场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很关心这座游乐场将怎么建,那里的千余株树木将怎么办?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读书可以任性一点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培育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少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小书架,但是如果问一问孩子书架上的书都读过吗,那么答案十有八九会让父母失望,从头到尾认真读过的书不过少数几本,能反复阅读的就更少了。
也就是说,孩子的阅读量和拥有的图书量不成比例,这就意味着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图书时出现了严重的错位。
父母认为好的书,孩子不感兴趣;孩子喜欢的书,家长认为不值得读。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孩子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
对此,不少朋友难以接受,他们说:“”小孩子懂什么?怎么能让他们自己去选呢?读到坏书怎么办?”其实,“读什么书”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是孩子自己。
父母为孩子选择的图书不论多么优秀,如果孩子不喜欢,读不进去,还是没用的。
更何况,所谓父母为孩子挑选图书如今已经沦为根据销量排名和网站评论买书的“跟风”,未必就真的适合孩子。
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重要的不是读什么,而是培养一种以书为伴的良好习惯,而这种习惯只能通过从头到尾读完一本再读一本的循环不断的过程才能培养出来。
阅读是需要耐心的,如果书中的故事抓不住孩子的心,以小孩子的专注程度,很快就会把书扔在一边不再读了。
所以,我们的目标其实是通过阅读培养专注和耐心,这两种品质的价值远远超过某本书所传递的知识。
实际上,决定孩子未来人生和事业成就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就是专注和耐心。
明白了这个道理,家长就不必再纠结于孩子读什么书,而应该着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和耐心。
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书,他才有可能认真地耐心地读完。
完完整整读完一本书所带来的成就感也会使孩子更加自信,不会因书太厚而产生畏惧感。
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就是一个好例子。
阿西莫夫小时候热衷于阅读低俗杂志小说,他爸爸斥为“垃圾”,但阿西莫夫说:“不论低俗杂志小说多么无聊,还是该读一读。
年轻人渴望阅读粗野的、粗制滥造的、文体臃肿、题材陈腐的故事,只有通过阅读这些故事的单词和句子才能满足他们的这种渴望。
凡是读过的人都必然会受到阅读能力的训练,其中一小部分人转而去阅读比较好的作品。
”阿西莫夫就是通过大量阅读通俗小说培养了对文学和写作的兴趣。
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来说,有时候“量”比“质”重要,只有量上去了,阅读能力才会有一个质的提高。
所谓阅读能力,本质就是记忆与理解。
如同健身时必须通过反复提举重物才能促使肌肉生长,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刺激大脑掌握阅读技能,更有效率地处理信息的输入输出。
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大量阅读是极其重要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会因此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所以,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大量阅读,而不必过于计较读什么。
越是年幼的孩子对阅读材料的趣味性要求越高,此时如果家长一味强调要读好书,读名著,反而容易使孩子以为读书就是这么没意思,难以真正建立阅读习惯。
反之,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让孩子自己随便选,只要去的次数足够多,孩子最终将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读书的劲头就会大大增强。
犹太人有一个传统,在给孩子的第一本书上涂蜂蜜,让孩子从小就认为读书是一件甜蜜的事,目的正在于此。
读书,还是要任性一点儿的。
5. 下列关于“孩子阅读现状”的表述,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A、家长普遍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B、孩子拥有一定数量的图书,但认真读过的少。
C、很多时候,孩子想读的书和父母挑选的书不一致。
D、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图书时不考虑孩子的需求。
6. 下列对“部分家长挑选图书依据”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图书的“好坏”需要家长这样的大人才能辨别。
B、孩子不大感兴趣的书才是有价值的“好书”。
C、销量排名和网站评论是家长挑选图书时的重要参考。
D、家长往往根据自己对一本书的“好”“坏”感觉去选择图书。
7. 下列关于“读书可以任性一点”的理解,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A、指的是可以把图书选择权交给孩子。
B、这种“任性”可以培养孩子以书为伴的好习惯,增加他们的阅读量。
C、阅读的“量”比“质”更重要;孩子“任性”阅读后,对文学和写作的兴趣就能提高。
D、“任性”阅读可以抓住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专注和耐心地阅读品质。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孙武孙子武者,齐人也。
以兵书见于吴王阖庐。
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
”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
”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
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
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
”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
”妇人曰:“诺。
”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
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
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
”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
孙子曰:“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
”乃欲斩左右队长。
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
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
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
”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遂斩队长二人以徇。
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
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
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
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明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令持戟..持戟:拿着戟B.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左右:身边的人C.约束既布..既布:宣布完了D.见且斩爱姬,大骇..大骇:非常震惊9. 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明诸侯/孙子与有力焉B.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明诸侯孙子/与有力焉C.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明/诸侯孙子/与有力焉D.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明诸侯孙子/与有力焉10.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子名武,是齐国人。
因为他精通兵法,所以被吴王阖庐接见。
B.孙子告诉那些妇人,向前,就看心口所对的方向;向左向右,就看左右手所对的方向;向后,就看背所对的方向。
C.孙武在反复交代清楚规则后,妇人们仍不遵照号令行事,于是就杀了两队队长以威慑吴王的两个爱姬听从他的号令。
D.吴王终于任命孙武做了将军,后来吴国向西打败了强大的楚国,攻克郢都,向北威震齐国和晋国,在诸侯各国名声赫赫。
四、(12分)1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3分)⑵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分)12. 填空。
(共6分,每空2分)①神龟虽寿,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②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③谁到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
五.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槐花开了(1)又到了槐花飘香的季节!(2)一到花开的季节,门前那一棵棵槐树互不相让,吐出一串串洁白的花串,一簇簇压弯了枝头,在这初夏的清风里散发出了浓浓的清香,盛开着的,似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蝴蝶,在微风轻拂之下,颤颤巍巍;尚未开放的,像是婴儿的小脚丫,肉肉乎乎的,细腻白嫩中泛着柔光,在碧绿的槐叶衬托下,显得格外漂亮。
(3)古人对于槐花的描述,多有伤感。
比如张籍的“街北槐花傍马垂”、朱庆馀的“绿槐花堕御沟边”、子兰的“满地槐花乱草生”,里面都满含凄清之意,而白居易的“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更使人徒增凄凉。
反观现在,那古人笔下的槐花,又哪里比得上眼前的清香莹润、柔情满怀呢?(4)槐花并不陌生。
男人少年时,家境不好,槐花就成为少有的美食。
几个小伙伴们一起,扛一根绑着镰刀的长长的竹竿,去割槐花。
刚摘下来的槐花甜甜的,你拿一串,我抢一把,嚼在嘴里满口香甜。
捋一小篮儿,母亲下地回家顾不上擦去额头的汗滴,拌面,蒸上,出锅,加点蒜泥,再滴上几滴香油,就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美味。
槐花,在那个衣食尚不丰盈的年代里,在那种青黄不接的季节里,就成了他最美好的回忆。
(5)母亲病了,医生对男人说吃槐花蜜能补养身体。
(6)于是,夫妻俩趁周末去找那些放蜂人,想买些纯正自然的带回家里。
(7)养蜂人追着花香,追着蜂迹。
在那槐花盛开的地方扎起帐篷,大桶小桶里装满了晶莹透明的槐花蜜。
(8)“有上好的槐花蜜吗?”(9)“有,你们来的可正是时候。
”(10)“真的假的?你不要骗我,我可是买来给母亲治病的。
”(11)“放心吧,你瞧瞧今年的槐花朵儿多大。
”放蜂人开始找瓶子装蜜。
(12)男人拿起瓶子,透明略带有微黄的蜂蜜上竟然浮着黑色的斑点。
(13)“蜜蜂?”女人嘀咕道,语调中有点同情伤感,“竟葬身于自己千辛万苦酿成的蜜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