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无止境 把梳子卖给和尚的启示
经典案例把梳子卖给和尚

经典案例-把梳子卖给和尚经典案例:把梳子卖给和尚一、案例背景把梳子卖给和尚是一个著名的营销案例,讲述了一位销售人员如何成功地把梳子卖给了一群和尚。
这个故事被广泛传播,并被视为一个展示创新思维和销售技巧的经典案例。
二、案例描述一位销售人员被分配了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那就是把梳子卖给和尚。
在传统观念中,和尚是不需要使用梳子的,因为他们会把头发剃光。
然而,这位销售人员并没有放弃,他运用了一些独特的策略,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首先,他去了一家寺庙,并向方丈推销梳子。
他告诉方丈,梳子不仅可以梳理头发,还有很多其他用途。
例如,梳子可以用来按摩头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
此外,梳子还可以用来整理经书和念珠。
方丈被他的说辞打动了,决定购买一些梳子作为寺庙的用品。
接下来,这位销售人员又去了其他的寺庙和尼姑庵,使用类似的策略推销梳子。
他还提出了一个特别的建议,那就是在梳子上刻上寺庙或尼姑庵的名字,作为纪念品出售给游客。
这样一来,梳子不仅有了实用功能,还具有了纪念意义。
很多寺庙和尼姑庵都采纳了他的建议,并订购了大量的梳子。
最终,这位销售人员成功地完成了任务,把梳子卖给了和尚。
他的成功秘诀在于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将梳子从单纯的梳理工具转变为具有多种功能和意义的物品。
三、案例分析这个案例展示了一些重要的创新思维和销售技巧:1.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这位销售人员没有被传统的观念束缚,而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
他发现了梳子的多种用途,并将其推销给了一个看似不需要梳子的群体。
2.发掘产品的附加价值:除了梳理头发的基本功能外,这位销售人员还发掘了梳子的其他用途。
这些附加的价值增加了产品的吸引力,使得和尚们愿意购买梳子。
3.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这位销售人员深入了解了目标客户的需求和喜好。
他知道和尚们关心身体健康和精神压力等问题,因此着重强调了梳子的按摩功能。
他还了解到游客喜欢购买纪念品,因此提出了在梳子上刻字的建议。
4.创造性的解决方案:面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这位销售人员没有放弃,而是提出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励志小故事:把梳子卖给和尚

励志小故事:把梳子卖给和尚勉励小故事:把梳子卖给和尚勉励感悟:假如不转变观念,要把梳子卖给和尚,简直是天方夜谭。
第四个营销员正是转变了推销的办法,便从不或许的商机中,开发出了潜在的宽广商场。
假如每个人都像他相同换一种思维办法看问题,在思维和观念上有所突破和立异,不要故步自封,咱们又何曾不能把企业的各项工作搞好呢。
有四个营销员接到使命,到庙里找和尚推销梳子。
第一个营销员空手而回,说到了庙里,和尚说没头发不需求梳子,所以一把都没卖掉。
第二个营销员回来了,出售了十多把。
他介绍经历说,我告知和尚,头皮要常常梳梳,不只止痒,还能够活络血脉,有益健康。
念经累了,梳梳头,头脑清醒。
这样就卖掉一部分梳子。
第三个营销员回来,销了百十把。
他说,我到庙里去,跟老和尚讲,你看这些香客多忠诚呀,在那里烧香磕头,磕了几个头起来头发就乱了,香灰也落在他们头上。
(勉励终身 https://)你在每个庙堂的前面放一些梳子,他们磕完头、烧完香能够梳梳头,会感到这个庙关怀香客,下次还会再来。
这一来就卖掉了百十把。
第四位营销员回来说,他销掉了好几千把,并且还有订购。
他说,我到庙里跟老和尚说,庙里常常承受客人的捐献,得有报答给人家,买梳子送给他们是最廉价的礼品。
你在梳子上写上庙的姓名,再写上三个字:积善梳,说能够保佑对方,这们能够作为礼品储藏在那里,谁来了就送,确保庙里香火更旺。
这一下就销掉了好几千把梳。
【阅览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览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爸爸妈妈培育孩子时刻观念的办法] [成功勉励:时刻+观念=财富]分页:123你或许感兴趣的文章:生命的含义勉励小故事:把你的愿望贴在墙...感谢两棵树尽管我是史玉柱的朋友周星驰:我最好的一场戏生长路上必读的十个教育道理...千万不要放过任何的一个稍纵...找到自己的椰子本站为你引荐的文章:三千年来激荡人心的名句(四)...在高考前夕给女儿的一封信高考前十大问题主张勉励人生:改动心态才干改动我...钱钟书经典语录马云:创业不能停留在理念与幻...人生感悟短信信任自己,全部皆有或许温暖终身的故事,寄予终身的愿望,感动终身的情怀,固执终身的信仰,成果终身的光辉,炮烙终身的回忆。
销售的小故事大道理

销售的小故事大道理1、把梳子卖给和尚说起故事营销案例,小马识途营销顾问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把梳子卖给和尚”这个经典营销故事。
有四个营销员到庙里找和尚推销梳子。
第一位一把都没卖成功,因为和尚说没头发,不需要梳子;第二位卖了十多把,他告诉和尚头皮要经常梳梳,可以活络血脉,有益健康;第三位卖了百十把,他跟老和尚讲,庙堂前面放些梳子,香客磕完头烧完香可以梳梳头,会感到这个庙关心香客,下次还会再来;第四位卖好几千把,而且还有订货,他跟老和尚说,在梳子上刻上“积善梳”,说可保佑对方,谁来送谁,保证庙里香火更旺。
该故事告诉我们,零增长不等于零需求,有大量潜在消费需求处于睡眠状态,营销者面对原有的消费市场,应随机应变,转换思维,树立市场创新意识。
2、扩大牙膏开口职场营销故事“扩大牙膏开口”又可以说是“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为十大经典营销故事之一。
某品牌的牙膏,包装精美,品质优良,备受顾客喜爱,连续10年营业额保持10%-20%的增幅。
可到了第11年,销售业绩却停滞不前。
不久后公司总经理召开会议,商讨对策,提出谁能有好销售方法,就奖励10万元。
员工们提出了无数的建议,当总经理看到一个年轻人的创意建议后,立刻给了他10万元,并拍板第二年按年轻人的创意去实施,牙膏的销售额果然翻了一番。
年轻人的创意很简单:就是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
该小故事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如果坚持既有的思维方法,很容易陷入瓶颈。
主动打破常规,说不定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3、卖住宅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
于是他宣布卖掉现在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
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英镑了,并且价格还在上涨。
这时,有位衣着朴素的年轻人来到老者身边说道:“先生,虽然我只有1万英镑。
可是,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
”老人听到这样的话,立马把房子卖给了他。
向和尚推销梳子给我们的启示

件功 得无 量的事 ! 你庙里 的 香火也 会因此
越来 越 旺 。 尚听 了, 得 言之 有 理 。 是 , 和 觉 于
和 尚决定暂 时先买 10 把梳 予 。 00 这 个故事给 我们 有两 点启 示:第 一 , 世 上只 有想不 到、 没有 做不到 的事 ; : 事在 第二 , 人为 , 什么 事都有 技巧 , 巧越 高 明, 果 做 技 效
的人 : 虽 然没 有 头发 , 到你 庙 里烧 香 拜 你 但
佛 的信 徒很 多,假如 你买 了梳 子送给 他们 , 让他 们经常 用梳子梳 梳 头,清 醒清 醒头腑 , 看破 t 问 的一切 利 益得 失 、 恩怨 怨 , } j = 恩 向佛 祖倡 导的境 界靠拢 。 你这 样做就 是 向佛} 表 j l 明你 大慈大 悲的心肠 ,普渡 众 生的心 愿 , 是
向 和 尚 推 销 梳 子
人: 梳头不仅 可 以锻 炼身 体 , 醒头脑 , 儿 清 而 你 存拜 佛之 前 , 梳梳 头 修 整仪 容 , 表示 你对
2 1.2 O OO
佛 的尊重 , 果让你 的弟 _在每 天朝 拜佛祖 如 f
之前 也刮刮 头皮 ,表 示众 弟 f对佛 的虔诚 , 更表 示你大 师对佛 的一 片赤诚 。和 尚一听 , 觉 得很 有道 理 。 是 , 尚给 1 个 弟子 每 人 于 和 O 买 了一把梳 了。 第二 个卖 梳 的人 找 到和 尚 : 师 , 买 人 你 梳子 吧 ! 尚: 和 我没 头发要 梳子 于什 么? 卖梳 有3 个人 向 和 尚推销 梳 子, 由于各 人的说法不 同, 卖 出梳 子的数 量也就大 不同 。 第 一 个卖 梳 予 的 人 对 和 尚说 : 火师 , 买梳 子吧 ! 你 和 尚说 : 我没 头 发要 梳子 干 什么 ? 梳 _ 人: 卖 f 你虽 然没头 发 , 你可 以用 但 它来刮 刮头皮 , 挠挠痒 , 既舒 服又疏 通经 络 , 经常 梳也 是种 锻炼 , 能保 持脑 子清 醒 , 经 背 文记 性好 啊 。 尚~ 听 , 得 买把 梳 子有 这 和 觉 么 多好 处 , 不贵 , 就买 一把吧 。 又 那 第 二 个卖 梳 的人 找 到和 尚 : 大师 , 梳 买
卖梳子给和尚的启示

卖梳子给和尚的启示卖梳子给和尚的启示和尚的头剃得溜光像灯泡,怎么能买梳子?这个不可思议的市场,却被有创新思维的人打开。
一家大公司为了招聘营销人员,出了一道把梳子卖给和尚的实践题。
不少应聘者见了这个怪题很生气,说出家人怎么会买梳子?认为这是故意捉弄人,于是拂袖而去。
可是有三个人却想试一试。
第一个人拿着梳子到几家寺院简单推销,一整天也没卖了,在下山时见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一边挠着又脏又硬又痒的头皮,他见状忙送上一把梳子,小和尚用后很高兴,当即买下一把。
第二个人去了一座较大的庙卖了10把。
是因为他见这座庙山高风大,前来烧香叩头者的头发被风吹得乱七八糟,对此他灵机一动找到方丈说,你看进香朝拜者蓬头散发,这是对佛的不敬。
寺院应该在香案上摆着梳子,供虔诚的人梳头,方丈一听觉得在理,于是为10个庙门的香案买了10把梳子。
第三个人最有心计,他找到一座遐迩闻名香火旺盛的宝刹对方丈说:这么多心诚的朝拜者,又购票又买香还买纪念品,是寺院的财神。
如果方文对这些善男信女有所馈赠,定能温暖人心,招来更多的回头客。
再说方文的书法超群,可以在梳子上题写“积善梳”三个字,让人们带着题字梳将佛教的真善美广传天下。
方丈听后大喜,当即买梳1000把,并同卖梳者一起举行了向香客赠梳仪式。
宝刹向香客赠梳施善之事不胫而走,吸引着香客纷至沓来,宝刹香火越来越旺,方丈乐开了怀,又找到第三个卖梳人续签了合同,让他保证今后源源不断地供梳。
不用说,公司录取了这位第三者为营销人员。
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对开拓市场做生意来说很有启发。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有的人茫然不知所措,抱怨做买卖的人太多了,嫌什么东西都有人卖,什么买卖都有人做,发愁钱太难赚。
有的被困难吓破胆,缺乏开拓创业精神,坐等受穷。
有的缺乏创新意识,因循守旧,只按传统常规做生意,成不了大事。
其实,在生意场上只要灵活开动脑筋,逆向思维创新,市场是可以打开的。
能让和尚签约买梳子就是证明。
把梳子卖给和尚是逆向思维的创新光芒,是灵活开拓经营的生意真经,值得学习。
把梳子卖给和尚读后感范文

把梳子卖给和尚读后感范文题目:梳子卖给和尚读后感尽管题目可能听起来有些奇特,但是通过阅读这篇题目,我深刻认识到成功的销售不仅仅取决于产品的特性,还取决于销售人员的智慧和创造力。
《梳子卖给和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销售领域中,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创造力,就能够找到机会,实现销售目标。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一个年轻的商人,他来到寺庙里卖梳子。
在面对和尚这种不需要梳头的人群时,他的销售任务显得非常艰巨。
但是,这个商人并没有放弃,而是转变思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他开始与和尚进行深入的交流,并通过了解和尚的生活习惯,发现和尚经常用梳子除尘。
于是,商人改变了销售重点,将梳子的功效从梳头转变为梳除尘。
他通过巧妙地运用演讲和行为艺术,向和尚宣传了梳子的独特功能,并成功地将梳子卖给了和尚。
这个故事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
首先,作为销售人员,我们不能仅仅看到产品的表面功能,而是要具备透视能力,了解产品的潜在需求,从而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销售。
正如商人发现和尚使用梳子除尘的需求一样,我们也应该通过深入的了解客户,寻找他们使用产品的真正动机,从而为其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
其次,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创造力是销售成功的重要因素。
面对销售任务时,我们不能停留在传统的销售思维中,而是要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商人通过改变销售重点,将梳子的功效从梳头转变为梳除尘,展示了他的创造力和智慧。
在现实销售中,我们也应该保持创新意识,不断尝试新的销售方式和方法,寻找突破口。
最后,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沟通是销售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商人能够通过与和尚的深入交流,了解到和尚的需求,并成功地将梳子卖给和尚。
这表明,在销售时,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倾听客户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期望。
只有通过有效沟通,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客户,找到合适的销售策略。
总之,《梳子卖给和尚》这个故事给予了我很多关于销售的启示。
在面对销售任务时,我们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创造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寺庙卖梳子的故事启示和感悟

寺庙卖梳子的故事启示和感悟
以下是寺庙卖梳子的故事带来的启示和感悟:
一、启示:
1、创新思维:故事中的寺庙巧妙地将传统意义上的梳子与寺庙结合,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
这体现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适应市场:寺庙成功地将梳子与祈祷结合在一起,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这表明,企业必须了解并适应市场变化,以便抓住商机。
3、品牌建设:寺庙所卖的梳子,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具有纪念价值,这表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品牌不仅可以吸引消费者,还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二、感悟:
1、勇于尝试:故事中的寺庙敢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勇于尝试新事物,这样才有可能带来新的机遇和突破。
2、营销策略:寺庙成功地将梳子与祈祷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产品的增值。
这告诉我们,营销策略的重要性。
只有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才能制定出有效的营销策略。
3、持续学习:寺庙为了更好地推广产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这表明,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无论
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4、总之,寺庙卖梳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勇于尝试新事物,善于创新和营销,同时也要持续学习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卖梳子给和尚的故事心得体会

卖梳子给和尚的故事心得体会卖梳子给和尚的故事是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聪明的商人通过巧妙的创新和智慧,成功地将一件事物推销给了一位并不需要它的人。
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这个故事中获得了很多启发和体会。
首先,这个故事告诉我智慧和创新的重要性。
商人在一次旅途中,发现和尚不会用梳子。
普通的商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商业机会,因为和尚并不需要梳子。
然而,聪明的商人却找到了一个创新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告诉和尚,用梳子去梳理自己的内心,为了让自己更加纯净,这一点和尚是理解和接受的。
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商人成功地将梳子推销给了和尚。
这一点告诉我,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机会,用智慧和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
其次,这个故事给我启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商人的成功并不是靠强行推销,而是靠与和尚的互动和分享。
商人先是赠送了梳子,然后又以一种让和尚感动的方式告诉他梳子的用途,最后和尚自愿地给予了商人一笔报酬。
这个故事告诉我,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应该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利益,与他人进行积极的互动和分享,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再次,这个故事给我启示了自省和改变的重要性。
和尚是一个虔诚的修行者,但他没有拒绝商人的梳子,而是认真地思考了商人所说的话,最后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心灵的纯净和机智,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便做出改变和进步。
最后,这个故事给我启示了在商业中的成功并不仅仅意味着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商业行为的认可和感激。
商人帮助和尚解决了一个问题,并且不图回报地分享了自己的智慧和创新。
和尚不仅接受了梳子,还给予了商人一份报酬,表达了对商人的感激之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做生意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要给予他人价值,获得他人的认可和信任。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智慧和创新的重要性,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自省和改变的重要性,以及商业成功的真正意义。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这些启示,不断学习和成长,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多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销无止境把梳子卖给和尚
一个营销经理想考考他的手下,就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把梳子卖给和尚。
第一个人:出了门就骂,什么狗经理,和尚都没有头发,还卖什么梳子!找个酒馆喝起了闷酒,睡了一觉,会去告诉经理,和尚没有头发,梳子无法卖!经理微微一笑,和尚没有头发还需要你告诉我?
第二个人:来到了一个寺庙,找到了和尚,对和尚说,我想卖给你一把梳子,和尚说,我没用。
那人就把经理的作业说了一遍,说如果卖不出去,就会失业,你要发发慈悲啊!和尚就买了一把。
第三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
那人在庙里转了转,对和尚说,拜佛是不是要心诚,和尚说,是的。
心诚是不是需要心存敬意,和尚说,要敬。
那人说,你看,很多香客很远来到这里,他们十分虔诚,但是却风尘仆仆,蓬头垢面,如何对佛敬?如果庙里买些梳子,给这些香客把头发梳整齐了,把脸洗干净了,不是对佛的尊敬?和尚话说有理,就买了十把。
第四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
那人对和尚说,如果庙里备些梳子作为礼物送给香客,又实惠、又有意义,香火会更旺的,和尚想了想,有道理,就买了100把。
第五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
那人对和尚说,你是得到高僧,书法甚是有造诣,如果把您的字刻在梳
子上,刻些“平安梳”、“积善梳”送给香客,是不是既弘扬了佛法,又弘扬了书法,老和尚微微一笑,无量佛!就买了1000把梳子。
第六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
那人个和尚说了一番话,却卖出了一万把梳子。
那人说了些什么?
他告诉和尚,梳子是善男信女的必备之物,经常被女香客带是在身上,如果大师能为梳子开光,成为她们的护身符,既能积善行善、又能保佑平安,很多香客还能为自己的亲朋好友请上一把,保佑平安,弘扬佛法,扬我寺院之名,岂不是天大善事?大师岂有不做之理?阿弥陀夫,善哉!善哉!大师双手合十,施主有这番美意,老衲岂能不从?
就这样,寺院买了一万把,取名“积善梳”、“平安梳”,由大师亲自为香客开光,竟十分兴隆。
当然,开光所捐的善款也不菲啊!
同学们看看,第一个人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太厉害,用常理去考虑销售,是不适合做销售的。
第二个人是在卖同情心,这是最低级的销售方法,叫“叩头营销”,是不能长久的。
三、四人为客户着想,可以说是“顾客满意战略”,自然会有好的效果。
第五人不仅能够然顾客满意,还能迎合顾客心理,自然就会不会差。
第六人就已经达到了物我两重天的境界,不是在卖梳子,而是在卖护身符,把顾客的价值最大化,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前五个人都回去给经理报到了,第六个人没有回去,他去找更多的寺院,他发掘到了一个市场,他要自己干。
自然,他成功了,他成千上万的向一个一个寺院卖梳子,掘到了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