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基本知识
电容器的基本知识

---电容器的基本知识一、基础知识电容器是一种储能元件,在电路中用于调谐、滤波、耦合、旁路、能量转换和延时。
电容器通常叫做电容。
按其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半可变电容器、可变电容器三种。
1.常用电容的结构和特点常用的电容器按其介质材料可分为电解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瓷介电容器、玻璃釉电容等。
表1 常用电容的结构和特点壳或者绝缘材料(如火漆、陶瓷、玻璃釉等)耐压高,烯。
涤纶薄膜电容,介电常数较高,体积小,用金属箔或者在云母片上喷涂银层做电极板,成。
它的特点是体积小、容量大、性能稳定、2.主要性能指标标称容量和允许误差: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常用的单位是F、uF、pF。
电容器上标有的电容数是电容器的标称容量。
电容器的标称容量和它的实际容量会有误差。
常用固定电容允许误差的等级见表2。
常用固定电容的标称容量系列见表3。
一般,电容器上都直接写出其容量,也有用数字来标志容量的,通常在容量小于10000pF的时候,用pF做单位,大于10000pF的时候,用uF做单位。
为了简便起见,大于100pF而小于1uF的电容常常不注单位。
没有小数点的,它的单位是pF,有小数点的,它的单位是uF。
如有的电容上标有“332”(3300pF)三位有效数字,左起两位给出电容量的第一、二位数字,而第三位数字则表示在后加0的个数,单位是pF。
额定工作电压:在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内,电容长期可靠地工作,它能承受的最大直流电压,就是电容的耐压,也叫做电容的直流工作电压。
如果在交流电路中,要注意所加的交流电压最大值不能超过电容的直流工作电压值。
常用的固定电容工作电压有6.3V、10V、16V、25V、50V、63V、100V、2500V、400V、500V、630V、1000V。
表2 常用固定电容允许误差的等表3 常用固定电容的标称容量系列绝缘电阻:由于电容两极之间的介质不是绝对的绝缘体,它的电阻不是无限大,而是一个有限的数值,一般在1000兆欧以上,电容两极之间的电阻叫做绝缘电阻,或者叫做漏电电阻,大小是额定工作电压下的直流电压与通过电容的漏电流的比值。
高中物理电容器知识点

高中物理电容器知识点
电容器是一种用来储存电荷的电器元件,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关于电容器的基础知识,包括定义、单位、量测、组装等。
一、电容器的定义
电容器是一种被用来储存电荷的电器元件。
当两个导体之间存在电势差时,需要一种介电质将它们隔开,并且在这种介电质中,电子可以移动。
这种介质的容量来衡量储存电荷的能力,我们称之为电容。
二、电容器的单位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在SI基本单位中,其符号为F。
一个法拉电容意味着当一个电容器上的电势差为1伏,所存储的电荷量为1库时,它的电容量就是1法拉。
三、电容器的量测
在实践中,我们使用一种称为法拉计或电容伏特计来量测电容器的电容。
当我们将一个电容器连接到电容伏特计中时,伏特计的指针会随着电容器上的电势差变化而移动。
通过手动调节电容伏特计的刻度,我们可以得知电容器的电容大小。
四、电容器的组装
在实践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将两个导体隔开并在它们之间加入一种介质来组装一个电容器。
导体可以是任何形状,包
括平面、球面和圆柱形导体。
介质可以是空气、纸板、玻璃、塑料等非导体材料,以及异质材料组合。
在电容器中,导体扮演的是正电荷和负电荷的角色。
当电容器上存在电势差时,正、负电荷会被吸引并聚集在导体的两端。
当我们将电容器连接到电路中时,这些电荷会从一个导体流入电路,从而产生电流。
电容器知识点

电容器知识点电容器是储存电荷能量的电子元件,它由两个带电体组成,其间隔有绝缘体隔离,当它们连接到电源时,电子从负极移动到正极,并在两个电极之间储存电荷。
电容器的主要作用是在电路中起储能和滤波作用,用于平稳电压,消除干扰。
电容器的基础知识:1.电容的定义电容是指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单位是法拉(F)。
其定义为:在电场强度相等的条件下,电容器中储存电荷的比率。
2.电场电场是电荷周围空间内产生的特殊场。
两个带有电荷的物体之间产生的力是通过电场进行传递的。
3.图形符号电容器在电路中的图形符号是两个平行的线段,它们之间有一个对角线,与对角线相交的两个线段代表了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对角线代表绝缘材料。
4.电容器的类型电容器可分为电解电容器、塑料电容器、陶瓷电容器、纸介电容器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电容器具有不同的性能和适用场合。
5.电容的计算公式电容的计算公式为:C=Q/V,其中C代表电容,Q代表电荷,V代表电压。
电容器的工作原理: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场的原理。
电容器由两个带有电荷的导体组成,之间有一层绝缘体,当它们连接到电源时,电子从负极移动到正极,电子被储存在电容器的电介质中,形成一个宏观的正负电势差。
当电容器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压发生变化时,储存在电容器中的电荷也会随之变化,电容器材料的绝缘特性决定了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
电容器的应用:1.滤波电容器在电路中可以用于滤波。
例如,当电子流经电容器时,电容器能够吸收电子,并储存电荷,这样会使电子的流量减少,从而起到平稳电压的效果。
2.稳压电容器可以用于稳压作用。
在高峰值负载的情况下,电容器能够稳定电压,并保持恒定的电流流量,从而起到稳压的效果。
3.电源电容电容器也可以作为电源电容来使用。
在直流电源中,电容器可以平稳输出电压,并消除喇叭声和磁场干扰。
4.振荡电路电容器可以用于振荡电路。
例如,当电容器和电感器连接在一起时,可以通过它们之间交替储存电荷,从而产生振荡。
电容电容器通用课件

05 电容器的检测与维护
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外观检查
观察电容器的外观是否 有变形、裂纹、渗漏等
现象。
绝缘电阻检测
充放电测试
使用兆欧表测量电容器 的绝缘电阻,判断其绝
缘性能是否良好。
通过给电容器充电、放 电,观察其性能是否正常。
参数测量
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测量 电容器的标称容量、耐 压等参数,与规格书进
行比对。
目 录
• 电容器基础知识 • 电容器在电路中的应用 • 电容器的主要材料 • 电容器的制造工艺 • 电容器的检测与维护
contents
01 电容器基础知识
电容器定义与工作原理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电容器由两个相对的导体(通常为金 属箔或金属板)构成,当在两导体之 间施加电压时,会在两导体之间产生 电场,从而吸引电荷并存储电荷。
电容器的维护方法
01
定期检查
02
清洁维护
03
更换损坏元件
04
储存与运输
电容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容量降低
漏电流增大
第三季度
短路或断路
第四季度
工作噪音
WATCHING
电容器外壳的制造工艺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电容器整装的制造工艺
总结词
电容器整装是将电容器芯子、外壳和其他附件组装在 一起形成完整电容器的过程,其制造工艺对电容器的 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电容器整装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芯子与外壳的装配、 密封处理、质量检测和包装等步骤。芯子与外壳的装 配是将芯子插入外壳中并进行固定等操作的过程,密 封处理是对电容器进行密封以防止外界环境对其内部 的影响的过程,质量检测是对电容器进行各种性能检 测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的过程,包装是对电容器进 行包装以保护其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的过程。
高三电容器知识点总结

高三电容器知识点总结电容器是电路中常见的电子元件之一,它具有储存电荷的功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关于电容器知识点的总结:一、电容器的基本概念电容器由两个导体板和介质组成,介质可以是空气、塑料、电解液等。
导体板上的电荷可通过连接导线进行充电和放电。
二、电容的定义电容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电容器所储存的电荷量与电容器两端电压之比。
用公式表示为:C = Q / V,其中C为电容,Q为储存的电荷量,V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三、电容的单位及计算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为法拉(F),常用的子单位有微法(μF)、毫法(mF)和皮法(pF)。
计算电容的大小需要考虑电容器的几何形状、介质特性以及电极材料等因素。
四、电容器的串并联电容器的串联是指将多个电容器的正极与负极相连。
串联时,总电容等于各电容器电容的倒数之和,即1/Ct = 1/C1 + 1/C2 + ... + 1/Cn。
电容器的并联则是将它们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总电容等于各电容器电容的和,即Ct = C1 + C2 + ... + Cn。
五、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电容器的充电是指在外部电源的作用下,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断增加,直到与电源电压相等。
充电过程中,电容器的电荷量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加。
电容器的放电是指将已储存电荷的电容器与导体连接,使电荷流出,电压逐渐减小。
六、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压和电荷量随时间的变化呈指数函数关系。
充电时,电容器的电压趋近于电源电压,电荷量也在增加;放电时,电容器的电压逐渐减小,电荷量也在减少。
七、电容器的能量电容器储存的能量与电容器的电容和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用公式表示为:E = 1/2 CV²,其中E为储存的能量,C为电容,V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八、电容器的应用电容器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能量储存装置和信号传输系统等领域。
在电路中,电容器可用于滤波、时序控制和功率补偿等功能。
以上是对高三电容器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学习电容器的基本概念、电容的定义、单位及计算方法,以及电容器的串并联、充放电过程和特性等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容器的基本知识

电容器的基本知识第⼀讲电容器的基本知识⼀.什么是电容器:1.所谓电容器就是由中间夹有电介质的两相对导体构成的元件。
①电介质:绝缘体(不能导电的物质),如胶⽊、塑料、⽊材、化成铝箔上的Al 2O 3氧化膜、环氧树脂、变压器油……等等;②导体(能导电的物质):如⾦属(铜、铝……)、酸、碱、盐、电解液……等;2. 电容器的基本构造及容量关系式;①平⾏板电容器模型:C O电极间为真空电极间为胶⽊由上图可知,加了胶⽊作介质后,⾦属极板上的电荷增加了。
这是由于在电场作⽤下,嵌⼊的介质产⽣了极化现象,即介质中的分⼦、原⼦、离⼦的正负电荷在电场作⽤下发⽣了位移。
由C= 可知,此时Q 值增⼤,U 不变,C 也为之增⼤。
另外,如将极板⾯积增⼤或减少(或错位),C 也随之增⼤与减少。
将极板间的距离拉⼤或压⼩,C 也随之变⼩和变⼤。
②电容量的关系式:C ∝ , ε= = ,表⽰介质极化的程度,叫介电系数。
③ C ∝的物理意义:选⽤⾼ε介质,有效⾯积尽可能⼤的极板,⾼抗电强度(厚度⼩)的介质是设计⾼⽐特性的电容器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回答了铝电解为什么要采⽤腐蚀箔,为什么要化成Al 2O 3氧化膜,为什么卷绕时正负箔⽚不能错位,负箔要包住正箔等问题。
U Q Uε . s а QQ 0 C C 0ε . s а同样其它电容器也都是围绕着这些参数的优化来设计的。
3.电容器的标称电容量与允许偏差:铝电解电容器标称容量与允许偏差采⽤E6系列±20%允许误差。
即以1.0,1.5,2.2,3.3,4.7,6.8这6个有效数值或其乘以10n (n为整数)倍数得到的有效数字作为标称容量。
其特点是某⼀数值的正误差极限差不多与下⼀个数值的负误差极限衔接起来。
如:150uF*120%=180uF220uF*80%=176uF如果壳号相同,则可改套,减少低容品;当然现在客户很多都甩开了系列,就更要求⽣产产商严格控制容量。
⼆.电容量的量纲与换算:1.1F(法拉)=103mF(毫法)= 106uF(微法)= 109nF(纳法)= 1012pF(⽪法);2.铝电解电容器的电容量采⽤uF为量纲,但成品编码⼤多以电容器PF为基点来命名。
高三物理电容器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物理电容器知识点归纳总结电容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电路中起到储存电荷和能量的作用。
在高三物理中,学生将会学习电容器的基本原理、公式和应用。
本文将对高三物理学习中的电容器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电容器的基本原理1. 电容器是由两个导体板隔开的绝缘介质组成,导体板可以是金属板或金属箔片。
2. 在电容器中,当有电荷通过时,正电荷会聚集在一侧导体上,而负电荷会聚集在另一侧导体上。
3. 在电容器中,两个导体间的电荷分布形成了电场,导致电容器具有存储电荷和储存电能的能力。
二、电容器的电容量1. 电容量是电容器存储电荷的能力,用C表示,单位是法拉(F)。
2. 电容量与电容器的结构和介质的性质有关,与导体板的面积A和板间距d成正比,与绝缘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成正比。
3. 电容量的计算公式为C = εrε0A/d,其中εr为相对介电常数,ε0为真空中的介电常数,大约为8.85 × 10^(-12) C^2/(N·m^2)。
三、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1. 充电过程:当电源连接到电容器时,电场驱使电荷从电源的正极流向一个导体板上,而从另一导体板上的电荷流回电源的负极。
2. 放电过程:当电源断开连接时,两个导体板上的电荷开始通过外电路回流,直到电容器中不再存储电荷。
四、电容器的串并联1. 串联:将两个或多个电容器连接在同一电路中,其总电容量等于各电容器倒数的和的倒数,即Ct = 1/(1/C1 + 1/C2 + ...)。
2. 并联:将两个或多个电容器的正极和负极相连,其总电容量等于各电容器的和,即Ct = C1 + C2 + ...。
五、电容器在电路中的应用1. 电容器可以用来存储电能,常用于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充电系统中。
2. 电容器可以用作电路中的滤波器,用于去除交流信号中的噪音。
3. 电容器可以用来改变电路的时间常数,从而调节电路的响应速度。
六、电容器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1. 在使用电容器时,需要注意它们的极性,将导体板连接在正确的位置上,否则可能导致短路或损坏电容器。
电容器基本知识

一、电容器的定义电容器,简称电容,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
英文名称:capacitor。
一些常用的电容器如图所示,用字母C表示。
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
电容器五大参数(C、tgδ、IL、U、Z)的定义:1、电容量(C):指电容器贮存电荷的容量,每升高1伏电压电容器两极电荷的增量。
单位μF2、损耗角正切值(tgδ):在规定频率的正弦电压下,所消耗的有用功率与无用功率的比值。
tgδ=P有/P无=I2R/I2XC=R/XC=ESR/XC=ESR/1/2πfC=2πfCESR 在规定环境温度的范围内,温度与损耗成反比与频率成正比。
3、漏电流(IL):当给电容器施加规定的直流电压时充电电流很大然后随时间逐渐下降至某一终值后达到较稳定的状态,这一终值叫漏电流。
原材料的纯度、氧化膜的质量、工作电解液的成分/粘度和PH值、工作环境温度、电容器本身的发热程度、施加电压的大小时间的长短、电容器贮存期限和贮存的条件都会影响到IL的大小。
4、额定电压(UR):在规定环境温度的范围内,通能连续施加到电容器上的最高直流工作电压称为额定电压。
单位V5、阻抗(Z):[impedance] [im5pi:dEns] 阻抗为电容器容抗、感抗、接触电阻三者之和电阻越大,阻抗就越大。
(在电路中对于交流电流显见的反抗,它类似于对直流电流的实际电阻,并且等于有效电动势对有效电流的比值)电容器的阻抗将随电容器损耗角正切值的增大而增大。
二、电容器主要特性参数1、标称电容量和允许偏差标称电容量是标志在电容器上的电容量。
电容器的基本单位是法拉(F),但是,这个单位太大,在实地标注中很少采用。
其它单位关系如下:1F=1000mF 1mF=1000μF1μF=1000nF1n=1000pF1F=103mF=106uF=109nF=1012pF 1A=103mA=106Ua电压的国际单位V电流的国际单位A 力的国际单位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02-18
何为电容器
電容器是由兩個金屬電極﹐中間夾 一層電介質構成的電子元件
电容器的符号表示
1.无极性电容,如陶瓷电容,符号为
2.有极性电容,如电解电容,符号为
电容器的分类
电容器按其介电材质来分,主要有以下十二类: 1、含油纸质电容器(Oil impregnated paper Capacitor); 2、金属化纸电容器(Metallized paper Capacitor); 3、聚乙酯膜电容器(Polyester Film Capacitor & Mylar Capacitor), 聚乙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在ISO简称PET; 4、金属化聚乙酯膜电容器(Metallized Polyester Film Capacitor); 5、聚苯乙烯膜电容器(Polystyrene Film Capacitor),简称PS Capacitor; 6、聚丙烯膜电容器(Polypropylene Film Capacitor),简称PP Capacitor; 7、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器(Metallized Polypropylene Film Capacitor); 8、云母电容器(Mica Capacitor):分重叠云母电容器(Stuck Mica Capacitor)和银化云母电容器(Silvered Mica Capacitor); 9、陶瓷电容器(Ceramic Capacitor):分高介电率陶瓷电容器(High K Ceramic Capacitor)和温度补偿用陶瓷电容器(Temperature Compensating Ceramic Capacitor)及半导体陶瓷电容器 (Semiconducting Ceramic Capacitor); 10、铝电解电容器(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 11、钽电解电容器(Tantal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 12、空气电容器(Air Capacitor)。
电容量的容许误差级别
材 質 NPO K8 NPO K20 NPO K40 NPO K100 UJ SL PH RH Y5E / Y5P Z5U Z5V Y5V Y5R Y5V 精度級別 C: ± 0.25PF D: ± 0.5PF D: ± 0.5 PF J: ± 5% J: ± 5% J: ± 5% K: ± 10% M: ± 20% Z: +80% -20% Z: ± 20% K: ± 10% M: ± 20% Z: +80% -20% P:+100% -0% 5% J: ±
±15 ±30 ±60 ±120 ±250 ±500 ±1000 ±2500
SL
+350~-1000
N
T
-470
YN
-800~-5800
温度补偿型温度系数计算公式
电容量对温度的变化率也有用“电容量的温 度系数(Temperature coefficient)” 来表示,其算法如下式:
温度系数计算公式
3.9
4.3 4.7 5.1 5.6 6.2 6.8 7.5 8.2 9.1
电容的换算方法
10 2=10×102pF=1000pF=1nF=0.001μF 15 3=15×103pF=15000pF=15nF=0.015μF 22 4=22×104pF=220000pF=220nF=022μF 33 5=33×105pF=3300000pF=3300nF=3.3μF
材 質 Q 值(min) ≦30PF Q=400+20× C T.C类 Y5E/Y5P Z5U Y5V >30 PF Q≧1000 0.025 0.025 0.05 ≦25VDC 0.075 Y5V(CLASSⅢ) >25VDC 0.05 BN 0.005 DF 值(min)
絕緣電阻(IR)
任何一只電容器都具有一定的 電阻﹐電容器的大小直接影響通過 該只電容的漏電流﹐故此﹐我們希 望漏電流要越小﹐那麽相應之電阻 就要越大
电容器的损耗1
陶瓷電容器D.F﹑Q值用來衡量一個電 容器在電路中的損耗功率參數﹐在高頻電 路或大信號電路上﹐若電容器的D.F大﹐則 易產生熱量﹐易損壞﹐故D.F較小者為好﹐ 另外品質因數(Q)與D.F在電路中的作用基 本一致﹐只是品質因數較大為好﹐二者轉 換關系式為﹕D.F=1/ Q
电容器的损耗2
高温负荷
将产品置于高温箱内(产品上限温度), 加额定电压,经1000+48/-0HRS 后比较 前后电气特性差异 注意事项: 1.放置前处理 2.前后值记录
耐湿负荷
将电容器置于温度:40±2℃相对湿度: 90~95% 的实验箱内加额定电压经 500+24/-0HRS 后比较前后电气特性差 异 注意事项: 1.放置前处理 2.前后值记录
电容器的标称容量
E24
允许偏差±5%
1.0 1.1 1.2
E12
允许偏差±10% 1.0
E6
允许偏差±20%
1.0 1.2 1.5 1.5 1.8 2.2 2.2 2.7 3.3 3.3 3.9 4.7 4.7 5.6 6.8 6.8 8.2
1.3
1.5 1.6 1.8 2.0 2.2 2.4 2.7 3.0 3.3 3.6
依材料的介電特性來分,介電陶瓷 可分為:
1、順電性(Paraelectrics)材料。 2、強電性材料。 3、高頻介電材料。(使用於高頻電路) 順電性與強電性材料之差異:
陶瓷电容器的分类
依一般電子電路所使用的陶瓷電容器依特性 來分: 1、第一類(type Ⅰ):溫度補償型或ClassI
(簡稱T.C.)。 2、第二類(type Ⅱ):高K型(高介电型) 或ClassII (high K type)。
电容器的标称植
標稱值﹕ 表示法用三位數表示﹐第1﹑2位為有效數字﹐第三 位表示在前二位有效數字後“0”的個數﹐即 XX× 10n (n為第三位數字)﹐其單位均以“PF”表 示﹐例如﹕ 100=10PF 090=9PF 101=100PF 152=1500PF 123=12000PF 104=100000PF 對於帶數點之標稱容量表示法如下﹕ 0R5=0.5PF 3R3=3.3PF 6R8=6.8PF
T.C.=(C2-C1)/(C1(T2-T1))× 10б =T.C.(ppm/℃) C1:在温度T1所测得之电容量。 C2:在温度T2所测得之电容量。 ppm:百万分之一(parts per million)
高K型陶瓷電容器
高K型陶瓷電容器之特徵: a、高介電常數(大於1500)。 b、損失因數較高。 c、電容與溫度之關係為非線性。 d、溫度係數大(電容值受溫度影響大)。
耐电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61年國際電氣標准會議(IEC)將電壓分 為額定電壓和額定高溫電壓﹐在40℃﹐可 長期施加的電壓稱為額定電壓﹐在高於 40℃時﹐能夠持續穩定的電壓稱為額定高 溫電壓. 另外還有耐電壓破壞電壓(BDV)和試驗電 壓(檢驗電壓TV(Test voltage))。 测试电压有两端子间电压和端子与包封料 之间的电压
外观
尺寸(外径) 脚长 脚距 脚型 印押(标示) 涂装厚度 涂装脚长(DR) 产品外观(破损/偏移/混料/凹凸/漏瓷片)
电容器的五大信赖性
1.温度特性 2.高温负荷 3.耐湿负荷 4.焊锡耐热性 5.焊锡附着性
温度特性
在实验箱内,从基准温度 (25 ±2℃ ) 开始测试,再从最低温度到最高 温度进行测试,记录各点的电容量值,代入温 度系数公式中,计算出△C%,观察最终值是 否在该产品是否符合材质特性 注意:1.基准温度,0℃度,最低和最高点温度 必须测试 2.TC 和 HI-K类计算公式不同
温度系数图示
半導體型陶瓷電容器
半導體型陶瓷電容器之特徵: a、高介電常數,體積小。 b、容量穩定,容量誤差小。 c、耐電壓較低,介電損失較大。
电容器的单位
C為電容量﹐單位為F(法拉) F這個單位太大﹐不便于使用﹐工程上常使用它的導出單位 ﹐它的導出單位與符號如下﹕ 1F=1000mF =1000,000uF =1000,000,000nF =1000,000,000,000pF 在实用上法拉的单位过大,故其单位多用 毫法拉(MF-Milli farad 10-3 F) 微法拉(μF-micro farad 10-6 F) 尼罗法拉(NF-nano farad 10-9 F) 微微法拉(PF-pico farad 10-12 F)
静电容量温度系数之公称值 代码 A B C H L P R S
公称值(ppm/℃)
温度系数之允许差
公称值(ppm/℃)
代码 U V W X Y Z
代码 F G H J K L M
容许差(ppm/℃)
100 30 0 -30 -80 -150 -220 -330
-750 -1000 -1500 -2200 -3300 -4700
陶瓷电容器计算公式
常用計算公式 144×C×T=K×AgD2 AgD:有效銀面積直徑 K:介電常數 T:介質厚度 144:常數
电容器的五大特性
1.電容量及允差(容許誤差) 2.電容器損耗﹑正切值(DF)和品質因數(Q) 3.絕緣電阻(IR) 4.耐電壓 (TV) 5.产品外观
電容量
電容器有一標稱容量值(規格值)﹐每一 個電容器本身具有一定的容量值﹐但這個 本身所具有的容量值並不一定等於規格 值﹐而是在標稱值的允許誤差之內的某一 個值﹐不同介質的電容器﹐其相應的容量 範圍亦有較大差異﹐
高K型陶瓷電容器温度系数来源
EIA (基準溫度=25℃) 最低溫度 界限(℃)
符號
X Y
JIS (基準溫度=20℃) 最大變化率 (%) 等級 最大變化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