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论文类型
航海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航海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备选题目参考一、船艺部分1、吊杆作业受力分析可以在实际测算的基础上讨论为减少受力应如何改变吊杆的角度和稳索系结点的位置等。
2、甲板大件货的装载当装甲板大件货时,接实际绑所和装载情况计算并分析货物和受力,也可总结甲板大件装运的经验。
3、锚设备的检修与养护可根据测量的记录,分析存在的缺陷,提出检修的方法。
4、吊货设备的检修与养护可根据测量记录,分析各部件的情况,提出保养和检修计划。
5、舵设备的检修与养护可在分析检查记录的基础,拟订保养维修计划。
6、自动舵调整的心得体会7、船舶的旋回性与航向稳定性可记录:每分钟操舵次数和所用舵角(平静海面),不同载重,不同车速,不同舵角时,船首开始转动的延滞时间,船首向偏转的角速度(定常旋回),淌航中能稳定船首向的最低船速,空船横风,不同风力时角满舵以稳定船首向的最低船速。
在此基础上分析船舶的操纵性。
8、救生、消防设备及应变演习可根据参加演习及设备的检查保养中你所发现的问题,分析它们的原因,提出如何改进措施。
9、一个船体修理计划可根据上次修船的资料以及平时检查测量的记录,拟订出一个修船计划。
也可能写船体或设备修理的心得。
10、油船驾驶员工作内容包括:装卸油、航行中、防火安全、洗舱、日常保养工作等。
可以侧量一方面、也可以综合。
11、船舶的惯性内容可以包括:测定的方法,运用冲程数据进行操纵的实例,用计算法与实测方法进行比较等。
12、船舶旋回可根据本船的旋回要素对实际操纵分析,根据客观条件(风流)和本船条件(车、舵、装载)的变化验证旋回要素变化的规律。
用计算方法验算旋回直径。
13、浅水的影响进出浅水区时,仔细观察兴波、下沉、吃水差和舵效等的变化,做好记录进行分析,并验算首或尾部下沉量。
14、狭窄水道对操纵的影响进出狭水道时,观察岸推、岸吸和船吸的现象,分析其机理,验证它们的规律。
15、系泊操纵讨论可结合典型的系泊实例,通过计算,验证风压漂移——停车淌航拖锚制动、拖轮拖力、倒车拉力、舵力转船力矩、流力转船力矩和倒缆受力等,给合操纵其方法,提出分析意见。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航海技术仿真模拟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结合船舶水动力学等学科,模拟各种海区和海况、各种类型船舶及其控制系统,达到模拟仿真训练的目的。
目前,航海技术仿真模拟系统不仅得到了国际航运界的普遍认同,而且也受到了国际海事组织(IMO)的高度重视,在STCW78/95公约中IMO多次强调了航海模拟器的作用,并就其在航海训练中的应用做出了明确的强制性与建议性规定。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航海技术导师推荐阅读6篇毕业论文,希望对你有用。
范文第一篇题目:航海技术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面临的新挑战摘要:随着卫星技术、信息技术等在航海技术中的应用,我国的航海技术也快速地走上了自动化的道路。
与我国航海技术飞速发展不相适应的便是我国航海专业人才力量的不足。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要加大培养高水平航海人才的力度。
关键词:航海技术;人才培养;自动化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海运以其运输量大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货物运输都依赖于海运来实现。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所以,海运在我国交通运输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出现,我国对航海技术的发展也进入变革阶段。
空间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在航海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二、航海技术的发展航海技术的研究内容是船舶如何安全、快速、准确地从一个地点航行到另一个地点。
航海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航海人员驾驶船舶在海上航行的方式和方法;广义的内容,不仅包括狭义的内容,还包括船舶制造技术。
本文是从广义的角度分析航海技术的发展趋势。
1.船舶制造技术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与世界各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
从货物运输到海上维和,我国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越来越重要。
为了适应新形势,我国的船舶制造技术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10-2011年中国航海科技期刊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揭晓

2 O 1 O 一2 O 1 1年 中 国 航 海 科 孜 笪 月= f = j 优秀论文诨蓬结票羯日 , 毛
近 日, 由中国航 海 学会组 织专 家评 审的 “ 2 0 1 0 —2 0 1 1 年 中国航 海科技期刊优 秀论文” 评选结果揭 晓, 参评论 文1 0 8 篇, 其 中3 3 篇论 文被评 为优 秀论 文。经《 水运 管理 》 编辑部推荐 并被 评 为优 秀论 文的文章如 下 :
4 . 《 发展 长江 “ 黄金 水道” 的战略 思考( 1 ) ( 2 ) 》 ( 《 水运 管理} 2 0 l 1 年第 1 1 、 1 2期 , 作者 : 雷海 ) ;
5 . ( ( 2 o l 2年 “ 北煤 南运” 运量及装 港结构分析 》( 《 水运 管理》 2 0 1 1 年第 1 2期, 作者: 赵克) 。
3 . 3 合 理组织运 营 , 降低 成本 , 制定合理 票价
而大 幅降低船公 司的运作成本 , 增强竞争力 。
( 4 ) 科学监 管 , 简化船舶 出入境通关 手续 , 为 水 路客运缩短运输时 间提供便利 等
。
( 1 ) 水上客运企业在保障服务质量和安全 的前
( 5 ) 由相关行业 组织机构开展专题调研 , 广泛
完善设施 , 提升 自身服务质量 , 抢 占市场 。建议 水 业集 群发展 。
上客运企业要 积极 与港 1 5客运 、旅行社 等有关 企
( 3 ) 引导和协调水 上客运企业成立联盟 , 科学
业合作 , 主动出击 , 利用 粤港澳地 区的海岛资源 , 调 配运力 资源 , 统一票价 , 统一营销 , 统一 调度 , 从 根据游客需求 , 积极开发新 的旅游项 目。
中国航海期刊发表要求

中国航海期刊发表要求中国航海期刊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航海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对于海洋科研工作者来说,发表在中国航海期刊上的论文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为了维护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中国航海期刊对于发表论文有着一定的要求。
以下将对中国航海期刊的发表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投稿的论文,中国航海期刊要求论文的内容必须紧密围绕海洋科学和航海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论文的内容应当符合期刊的定位和主题,不得出现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在撰写论文时,作者应当严格按照期刊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确保论文的整体质量和规范性。
其次,中国航海期刊对于论文的撰写要求非常严格,论文的内容应当准确、清晰、简洁。
在撰写论文时,作者应当注意避免使用太多的行话和术语,以免影响读者的理解。
另外,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和数据应当来源可靠,不得捏造或篡改数据,严禁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
另外,中国航海期刊对于论文的图表要求也非常严格,图表应当清晰、美观、准确。
在插入图表时,作者应当确保图表的编号和标题与正文相对应,不得出现错位或遗漏的情况。
另外,图表中所包含的数据和信息应当与论文内容相互印证,不得存在矛盾或错误。
最后,中国航海期刊对于论文的撰写语言也有一定的要求,论文的语言应当准确、规范、通顺。
在撰写论文时,作者应当注意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确保论文的语言严谨、规范。
另外,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应当注意避免使用大量的长句和复杂的句式,以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总之,中国航海期刊对于论文的发表要求非常严格,作者在投稿前应当仔细阅读期刊的投稿指南,确保论文符合期刊的要求。
在撰写论文时,作者应当严格按照期刊的要求进行排版和撰写,确保论文的质量和规范性。
希望广大海洋科研工作者能够积极投稿,为中国航海期刊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题目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题目航海技术毕业论文题目航海技术作为一门涉及导航、海上交通管理、海洋工程等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航海技术的发展对于国际贸易、海洋资源开发以及海上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一些与航海技术相关的研究课题,旨在为航海技术专业的毕业论文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无人船在航海技术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船成为航海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
无人船不仅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航行安全性,还可以应用于海洋科学研究、海上救援、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
本文可以通过分析无人船的技术原理、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无人船在航海技术中的潜力和挑战。
二、海上交通管理系统的优化研究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增长,海上交通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如何提高海上交通的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率、优化航线规划等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可以通过研究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数据分析、航行模拟和优化算法等方法,探讨如何优化海上交通管理系统,提高海上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
三、航海电子设备的发展与应用航海电子设备是现代航海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传统的罗盘、测深仪到现代的雷达、GPS导航系统,航海电子设备的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可以通过回顾航海电子设备的发展历程、分析现代航海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应用,探讨航海电子设备的未来发展方向。
四、航海技术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影响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海洋旅游业的兴起,海洋环境保护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航海技术在海洋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海洋垃圾清理、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
本文可以通过分析航海技术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案例、探讨航海技术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提出一些改进和创新的建议。
五、航海技术的教育与培训航海技术的教育与培训是培养优秀航海人才的关键环节。
如何提高航海技术教育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可以通过调研航海技术教育的现状、分析航海技术培训的需求和挑战,提出一些改进和创新的教育模式和培训方法。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范文3篇

航海技术毕业论⽂范⽂3篇提⾼航海技术专业实践技能的途径摘要:航海技术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决定了其专业能⼒培养应以实际操作为主,应从加⼤实训课时⽐例、加强航海模拟器训练、建设⽹络实验室学台、加强学⽣上船顶岗实习管理等⽅⾯出发提⾼学⽣实践技能。
关键词:航海技术专业实践技能提⾼途径引⾔航海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国际国内航运企业需要的⾼技能⼈才,这就决定了航海院校航海技术专业要强化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的培养,使学⽣在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1]。
这种实践技能的培养只有通过岸基实训场所教学、模拟器训练和海上航⾏实践和训练来完成,否则难以胜任现代化船舶的操纵要求。
提⾼学⽣的实践技能是新时期航海技术专业⼈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为了适应航运企业的发展要求和响应马尼拉公约精神的最好体现。
1.实践技能提⾼途径探讨的必要性1.1履⾏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需要2012年1⽉1⽇⽣效的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重点体现在培训内容的新要求上,主要有:(1)规范了特殊⽤途船船员的培训和适任要求;(2)明确了四类保安培训、三种保安证书;(3)加强了海洋环境保护⽅⾯的知识、理解和熟练的要求;(4)提出了使⽤电⼦航海天⽂历和天⽂航海计算软件;(5)强调了团队精神、领导⼒和团队⼯作技能的要求;(6)增加了电⼦员的培训与适任要求,对ECDIS和其他船⽤电⼦设备的知识、理解和熟练的要求。
同时,马尼拉修正案将BRM(驾驶台资源管理)及ERM(机舱资源管理)纳⼊A部分,作为强制性要求[2]。
航海技术专业教育必须以国际、国内相关公约和法规为依据,积极探索实践技能的培养有效途径,提⾼学⽣的实际动⼿能⼒,培养出符合公约要求、具有较强实践能⼒和竞争能⼒的航运⼈才。
1.2航海技术专业⼈才培养特点的需要航海技术专业的⼈才培养⽬标是培养⽣技能型航海⼈才。
⼈才培养具有以下⼏个特点:(1)专业知识、能⼒和素质结构要符合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有关⾼级船员的要求;(2)学⽣毕业时在取得⼤专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要获得⽆限航区适任证书及专项培训合格证书;(3)实践教学环节置于⼗分重要的地位,以保证学⽣的实践技能可以满⾜船员适任证书、技能证书和岗位技能评估的要求[3]。
航海史结业论文

郑和下西洋的成就汪伟伟航海137 201310111227从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算起,到现在已经600多年了。
几个世纪以前的中国人的伟大壮至今仍然被世人称颂。
这一伟大的壮举又有什么成就呢?本文将就郑和下西洋的成就进行浅谈。
首先,对郑和进行简介。
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
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郑和下西洋随着收锚的声音响起,铁链荡起的浪花缓缓向远方扩散。
郑和的船队向着一片未知的大陆迈进。
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远行。
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
郑和回国后,立即进行第二次远航准备,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皇上命正使太监郑和、副使王景弘、候显率领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驶海舶四十八艘,从太仓刘家港启航,敕使占城,宾童龙,真腊,暹罗,假里马丁,交阑山,爪哇,重迦罗,吉里闷地,古里,满剌加,彭亨,东西竺,龙牙迦邈,淡洋,苏门答剌,花面,龙涎屿,翠兰屿,阿鲁,锡兰,小葛兰,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苏禄等国。
这是郑和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正使太监郑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统军二万七千余人,驾海舶四十,出使满剌加,爪哇,占城,苏门答剌,柯枝,古里,南渤里,彭亨,吉兰丹,加异勒,勿鲁谟斯,比剌,溜山,孙剌等国。
郑和使团中包括官员868人,兵26800人,指挥93人,都指挥2人,书手140人,百户430人,户部郎中1人,阴阳官1人,教谕1人,舍人2人,医官医士180人,正使太监7人,监丞5人,少监10人,内官内使53人其中包括翻译官马欢,陕西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指挥唐敬,王衡,林子宣,胡俊,哈同等。
这是郑和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1417年6月)总兵太监郑和,在泉州回教先贤墓行香,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护送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里、卜剌哇、苏门答剌、麻林、剌撒、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各国使者及旧港宣慰使归国。
如何看待中国航海家和西欧航海家的作为和影响小论文600字

如何看待中国航海家和西欧航海家的作为和影响小论
文600字
中国人航海探险的意义
此类的航海探索活动,中国人持续进行了28年(1405年~1433年),共计七次,船队远航至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沿途拜访了“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其中包括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和东非、红海等地,而因为指挥这些航海行动的指挥者名叫郑和,所以这些航海活动被统称为“郑和七下西洋”。
但在经济层面上,这些远航却非常“劳民伤财”(有异议)!因为中国人是去给予的而非索取,所以代价极其高昂,而且当远航结束以后,中国留在当地的影响力在很快的时间内就会缩减并被遗忘。
中国人航海时代的仓促落幕
当时中国国内的文人士大夫和东南沿海的海商们尤为痛恨这种远航,因为这触动了他们的利益,所以当永乐皇帝驾崩,新皇继位以后没多久,远航贸易和探索活动就被严令禁止了(1433年停止)。
明朝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郑和船队中的宝船从此被扔到海岸上任其腐烂,珍贵的航海资料被付之一炬,从此中国民间连建造两根桅杆以上船只的权利都没有了,又过了几十年,朝廷再次颁布更严厉的海禁政策,设下了“寸板不得下海”的残酷规定,中国因此错过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但就是一个这样的小国却有着其他大国所不具有的宗教热情和
勇敢探险的决心。
葡萄牙人的航海探险活动始于一场利润丰厚的战争
在1415年,葡萄牙王国从上到下的全体贵族成员决定赌一次国运,即发动一场大战,而在此之前他们就不顾一切的囤积给养、征召士兵、打造战船、搜集信息,准备向北非的穆斯林进行一次大突袭,夺取其重要港口——休达港,而这场军事行动的最主要支持者和推动者不是别人,正是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及其子,而其中最为激进的王室成员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亨利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航海》2009年第32卷总目次导航与通信海事监控传感网络系统结构及功能研究···································刘克中,谭钦文,严新平,等 (1 1 ) 遗传神经网络在导航传感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钱华明,王雯升 (1 6 ) 舰船平台罗经航向误差的标校·········································孔德强,刘作学,崔灿,等 (1 10 ) 一种基于天空光偏振特性的天文导航方式································王光辉,朱海,莫军,等 (1 14 ) 船舶导航系统安全属性约简的研究·················································赵亮,刘聪 (1 17 ) 网位仪设备的仿真研究··················································季凯朋,尹勇,杨晓 (2 1 ) 基于北斗双星系统的模糊度求解算法·······································毛奇凰,孙和成,盛冬冬 (2 5 ) 终端短路式交指带通滤波器仿真设计········································杜勇,郑佳春, 陈智勇 (2 8 ) 中英文奈伏泰斯接收机软件设计和实现·····································金文光,唐少华,张正宇 (3 1 ) 水上甚高频无线电数字通信系统技术特性要求·······································胡菠,王智 (3 6 ) 船用窄带直接印字电报系统仿真···········································肖方兵,尹勇,金一丞 (3 10 ) 无线电导航系统两种迭代伪码捕获算法的研究·······························邓志鑫,郝燕玲,薛冰 (3 16 ) 嵌入式电子海图仪中海图文件的数据结构···········································楼然苗,李光飞 (3 20 ) 基于数字磁力检测仪的磁罗经自差校正方法·················································季本山 (3 24 ) 船用掌上智能设备的设计与实现··········································徐鹏鹏,金良安,涂拥军 (3 28 ) 基于罗兰C信号绝对发射时刻的台链粗同步方法······························曾鹏,贺航海,王海峰 (4 1 )港航设计论证中的电子海图数据生成技术研究·······························关克平,徐铁,肖英杰 (4 4 )基于天线选择的准正交空时码的自适应设计·········································陈强,彭国祥 (4 9 ) 一种提高电子海图上船舶航迹显示速度的方法·······································胡勤友,孟良 (4 13 )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开发库的设计与实现································黄伟,古尚利,陆炜 (4 17 ) 电罗经故障诊断的案例推理原理与方法研究·····························韩云东,袁群哲,尹伟伟,等 (4 22 )机电船舶水下垂直吊放系统动态响应(英文稿)······························朱克强,刘永林,魏跃,等 (1 21 ) 具有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船舶发电机励磁设计(英文稿) ·························孙才勤,郭晨,史成军 ( 1 24 ) 无源滤波装置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应用···················································俞万能 (1 29 ) 船舶主动力装置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郑元璋,陈锋 (1 34 ) 船舶货舱通风系统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研究·····························孔丁峰,柳建华,郑光平,等 (1 38 ) 船用分油机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李世臣,甘辉兵,邹奔腾,等 (1 43 ) 船舶主机遥控系统重要开关量接口的设计···········································许顺隆,郑为民 (2 11 ) BP神经网络对船舶远程监控系统的改进分析(英文)······················张跃文,崔文彬,吴桂涛,等 (2 14 ) 船舶舵鳍联合控制的综述················································王新屏,张显库,关巍 (2 20 ) 船舶状态评估及预算系统················································董建华,吴雨华,郑士君 (2 26 ) 船用低速柴油机变工况性能预测·······································曾鸿,张均东,林叶锦,等 (3 32 ) 船舶电站同步发电机组综合控制算法···································余中毅,张丹瑞,贝兆彧,等 (4 31 ) 自动同步离合器阻尼 时间特性研究···············································林洪贵,蒋德松 (4 36 )航行安全船舶破舱状态浮态的时域计算分析··················································李佳, 马宁 (1 49 ) 基于协商的船舶避碰仿真系统的设计及分析·········································胡巧儿,胡勤友 (1 54 ) 基于数据挖掘的海上交通流数据特征分析································郑滨,陈锦标,夏少生,等 (1 60 ) 点统计法在船舶交通流分析中的应用·········································熊振南,程俊康,翁跃宗 (1 64 ) 港口水域海事安全风险分析法·····················································陈兴伟,王志明 (1 68 ) 船舶拟人智能避碰决策理论框架的研究·································李丽娜,杨神化,熊振南,等 (2 30 ) 大型工程船舶锚泊移位系统研究······································周奇才,冯双昌,张泽峰,等 (2 35 ) 水域通航安全评估未确知测度模型········································王新辉,李顺亮,钟碧良 (2 39 ) 基于流场数值模拟的遇险目标漂移计算研究································马文耀,陈达森,毕修颖 (2 45 ) 甲板驳船自由浮态滚装大型货物研究·····················································肖建英 (2 49 ) 港口疏浚驳船载运状态监控系统的研究·······························翁跃宗,陈金海,彭国均,等 (2 54 ) 贝叶斯网络在海上船舶碰撞研究中的应用···································汤旭红,刘红太,蔡存强 (2 58 ) 吴淞口水域船舶交通风险的模拟分析与评估·································吴春杰,胡甚平,陈锦标 (2 62 ) 上海港船舶引航风险的分析与预控···············································陈正华,方泉根 (2 68 ) 全球海盗形势最新研究···················································曾向明,陈宝忠,顾磊 (3 36 ) 船舶几种浮态下阻力的数值计算方法···································吴明,王骁,杨波,等 (3 41 ) 粗糙集理论在海事中的应用研究···················································徐东华,吴兆麟 (3 46 ) 船舶自动避碰仿真平台(VACASP)的构建与实现·························杨神化,施朝健,李丽娜,等 (3 50 ) 自主式水下潜器方位对准方法研究···········································杜红松,徐博,郭崇谨 (3 55 ) 一种建立海底格网数字高程模型的插值方法·································田峰敏,徐定杰,赵玉新 (3 61 ) 基于积分逆推方法的船舶航向非线性鲁棒控制·································关巍,张显库,王新屏 (3 66 ) 基于蚁群算法的航线自动生成研究·················································何立居,李启华 (3 71 ) 船舶抛起锚操纵运动数学模型研究·················································陆冬青,朱立凡 (3 76 ) 船舶交通流组合预测方法研究·············································刘敬贤,张涛,刘文 (3 80 ) 紧迫危险下的船舶智能避碰决策研究·······································熊振南,李丽娜,周伟 (4 39 ) 气泡艉流场特征及其研究综述·············································田恒斗,金良安,石侃 (4 44 )船舶大风浪航行风险等级评估··········································应荣镕,石爱国,蔡烽,等 (4 49 ) 基于模糊证据理论的航道安全性评价·········································陈厚忠,黄晶晶,严新平 (4 53 ) 舵鳍联合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建立及仿真······································王新屏,张显库,关巍 (4 58 ) 深水作业船锚索锚泊性能研究·······················································于洋,韩璇 (4 65 ) 船舶抛锚作业锚机刹车最小临界水深计算··········································龚少军,尤庆华 (4 69 ) 浮式采油、储油和卸油装置管理现状研究与建议·······························沙正荣,陈晓翔,赵二军 (4 72 ) 基于船舶回转试验建立横摇响应型数学模型·······························张显库,杨佐昌,关巍,等 (4 77 ) 渔港安全监控和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王捷,周剑敏 (4 80 )航海气象与环保悉尼港绿色港口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卢勇,胡昊 (1 72 ) 液化天然气船舶重大事故后果分析研究·············································张彬, 吴宛青 (1 77 ) 长江干线搜救综合基地选址建模及实践验证········································杨亚东,刘传波 (2 73 ) 西北太平洋常用网上天气图的应用·········································张志兵,马闯关,刘大刚 (3 85 ) 解决船舶生物污损问题的国际统一方式········································费珊珊,徐石明,张硕慧 (4 84 )从海洋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避难地”的法律问题·············································周永凯 (4 88 ) 船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设计中问题的探讨················································曾晓燕 (4 92 )水运经济航运业对中国经济卅年高速发展的贡献·····················································马硕 (1 82 ) 港口货物吞吐量双层预测模型研究···········································孙亮,谭德荣,高松 (1 87 ) 航线配船与船队规划模型及算法实现·······································杨秋平,谢新连,苏晨 (1 91 ) 关于船舶投资决策中的折现率确定·························································邵瑞庆 (2 76 ) 杭甬运河集装箱运输可行性分析···········································杨仁法,郭慧玲,李维维 (2 79 ) 第4代港口发展模式形成的驱动因素分析·································张旖,董代,真虹 (2 84 ) 论班轮运输合同的订立和解除····················································蔡瑛,刘桂云 (2 89 ) 海关国际合作对上海集装箱运输的影响及启示············································刘海燕 (2 93 ) 中国参与北极航线国际机制的障碍及对策··················································李振福 (2 98 ) 区域化: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港口群发展战略·············································庄佩君 (3 91 ) 班轮运输企业并购决策的博弈分析·········································许欢,刘伟,金航 (3 97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干散货航运市场运价预警········································杨华龙,东方(3 101 ) 上海内河货运量的组合预测·······················································李跃旗,王颖 (4 96 ) 具有空箱调运需求的海运集装箱超订模型···································白子建,赵道致,黄健 (4 100 ) 基于价值链的中海集运公司风险管理···············································胡微红,胡昊 (4 104 )操船论坛船舶操纵性指数预报研究·························································张显库,李元奎 (1 96 ) 在警戒区内航行安全问题的分析···························································乔归民 (1 102 ) 船舶操纵模拟中视景仿真的研究···················································屠海洋,袁章新 (1 106 ) 超大型油轮进靠洋山港码头操纵方法探讨·········································陈方杰,李能荣 (2 103 ) 过巴拿马运河船舶浮态的控制方法·················································沈江,邱文昌 (2 108 ) 拖航系统偏荡情况的仿真研究·········································洪碧光,李强,高孝日,等 (3 106 ) 船舶防海盗措施的探讨···································································郭正云 (4 110 ) 海上船舶碰撞事故原因探讨——疲劳的剖析··········································徐伯民,秦臻 (4 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