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资料

爱因斯坦资料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博士、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他从小展现出对科学的兴趣,但在就读大学时作为一个书呆子捡回家中的面包师傅的工作远非纯粹的数学和物理研究。
他15岁时就开始研究特殊相对论,17岁时发表了第一篇作文,并开始在瑞士的苏黎世大学就读,受到伽利略的影响。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著名的5篇论文,把他推到物理学的世界之巅,他所著作的特殊相对论,将物理学带入了一个完全新的方向。
爱因斯坦曾获德国国家科学院颁发的科学奖,并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其理论更彻底地改变了科学家对宇宙和时间空间的认识,他还发明了现代物理学的一些关键概念,如光电效应、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此外,爱因斯坦是一位卓越的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将科学和宗教通过一个更宏大的统一视角来看待,给了人类科技文化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爱因斯坦简介课件

01
02
03
科学实在论
爱因斯坦坚信科学可以揭 示世界的真理,对哲学思 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反对原子战争
爱因斯坦反对原子战争, 强调和平利用科学技术, 对哲学思想的和平主义产 生了影响。
宗教信仰
爱因斯坦对宗教信仰持开 放态度,认为科学和宗教 可以相互补充,对哲学思 想的多元性产生了影响。
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VS
与费曼的故事
爱因斯坦与理查德·费曼之间的故事也是 科学界广为传颂的佳话。费曼曾回忆说, 当他还是一个年轻科学家时,爱因斯坦曾 告诉他:“不要停止思考那些你认为自己 理解不了的事情。”这句话对费曼的职业 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个人生活中的趣事
爱因斯坦的小提琴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 位出色的小提琴手。他的母亲是一位音乐家 ,她鼓励爱因斯坦学习和欣赏音乐,这也在 一定程因斯坦参与反战运动, 呼吁和平解决国际冲突, 对社会政治产生了影响。
美国移民
爱因斯坦作为犹太人移民 到美国,对国际关系和政 治格局产生了影响。
原子能政策
爱因斯坦主张和平利用原 子能,对国际原子能政策 产生了影响。
05 爱因斯坦的遗产
科学界的地位
1 2 3
相对论的创立者
爱因斯坦是相对论的奠基人,这一理论彻底改变 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
爱因斯坦曾多次呼吁世界各国停止核武器的研究和开发,并积极推动国际间的和平与合作。他认为各 国应该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分歧和问题,而不是通过武力或威胁来解决问题。他的反战和平思想对 当今世界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对宗教的看法
爱因斯坦是一位无神论者,他并不信仰任何 宗教。他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个人选择和自 由,但不应该成为一种社会规范或政治工具 。
世界名人爱因斯坦的简介

三一文库()〔世界名人爱因斯坦的简介〕导语:爱因斯坦是德国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奠基者,二十世纪两大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爱恩斯坦的名人故事,欢迎查阅,谢谢!世界名人爱因斯坦的简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德国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奠基者,二十世纪两大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
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担任大学教授。
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
1933年爱因斯坦在英国期间,被格拉斯哥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因为受到纳粹政权的迫害,脱离德国到美国,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1940年写了一篇着名论文,“我不信仰一个人格化的神“。
1955年4月18日,病逝于普林斯顿。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生平简介爱因斯坦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是一名不太成功的商人,母亲波林·科克是一位钢琴家。
五岁时对袖珍罗盘着迷,六岁开始练习拉小提琴。
爱因斯坦出生后的第二年,1880年全家迁居慕尼黑。
1894年,又全家迁至意大利米兰。
尽管爱因斯坦的语言能力不是很好,但爱因斯坦在就读小学和中学时,是一个顶级水平的学生。
随着爱因斯坦的长大,他在数学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天赋。
1895年,爱因斯坦来到瑞士苏黎市投考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他的数学和物理考得很不错,但其他科目没有考好,该校校长赫尔岑推荐他去瑞士的阿劳州立中学学习一年。
爱因斯坦怎么死的

爱因斯坦怎么死的
1、爱因斯坦是患病而死的。
爱因斯坦被诊断出患有主动脉瘤,1955年4月18日午夜在睡梦中感到呼吸困难,主动脉瘤破裂导致大脑溢血破裂,而逝世于普林斯顿,遗体被火化了,骨灰撒在永远保密的地方,目的是不会令埋葬他的地方成为圣地。
2、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语英语: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现代物理学家。
3、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
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1905年,爱因斯坦获苏黎世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并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33年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同时保留瑞士国籍。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逝世,享年76岁。
1999年12月,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世纪伟人(Person of the Century)”。
4、爱因斯坦的理论为核能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帮助对抗纳粹,他曾在利奥·西拉德等人的协助下曾致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直接促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启动,而二战后他积极倡导和平、反
对使用核武器,并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爱因斯坦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简介课件

1894年因反感德国教育 制度而辍学,随父母迁 往意大利米兰。
学术生涯
01
02
03
04
1895年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 理工学院学习物理学。
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 工学院,开始为学术界所关注
。
1905年发表了四篇具有影响 力的论文,包括光电效应、布
朗运动和狭义相对论等。
1916年发表广义相对论,奠 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
04 爱因斯坦的影响
对科学的贡献
相对论的提出
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 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为现代物理学 奠定了基础。
光电效应的解释
统一场论的探索
爱因斯坦致力于寻找一个能够统一自 然界的理论,尽管他的工作尚未完成 ,但他的探索启发了后来的物理学家 。
他解释了光电效应,为量子力学的发 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详细描述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如物理现象和自然规律,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 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科学理论是对这些客观实在的近似描述,其有效性取决于 它们与实在的一致性。
科学自由精神
总结词
爱因斯坦的科学自由精神强调科学研 究的自由探索和创新,不受传统观念 和权威束缚。
详细描述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研究的本质是自 由探索和创新,不应受到传统观念和 权威的束缚。科学家应该保持独立思 考和怀疑精神,勇于挑战和超越现有 的理论框架。
02
03
科学研究的推动
爱因斯坦的工作激发了科 学家们对宇宙、物质和能 量的深入研究,推动了现 代科学的进步。
教育方法的启示
他的教育经历和学术成就 启示人们重视创造性思维 和跨学科学习,培养具有 创新精神的人才。
社会进步的推动
爱因斯坦的思想和言论影 响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看 法和行动,推动了社会进 步和变革。
爱因斯坦的个人简介

爱因斯坦的个人简介估计大部分的人都认识爱因斯坦,不认识的不用怕,看看他的简历,了解一下吧。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爱因斯坦的个人简介,希望对你有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简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犹太裔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创立狭义相对论。
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人物经历读书时期1888年(9岁),爱因斯坦入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
在学校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仪式,弗里德曼是指导老师。
1889年(10岁),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
1891年(12岁),自学欧几里德几何,感到狂热的喜爱,同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
1892年(13岁),开始读康德的著作。
1894年(15岁),爱因斯坦一家人移居意大利。
1895年(16岁),自学完微积分。
同年,爱因斯坦在瑞士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失败。
爱因斯坦开始思考当一个人以光速运动时会看到什么现象。
对经典理论的内在矛盾产生困惑。
1896年(17岁),获阿劳中学毕业证书。
10月29日,爱因斯坦迁居苏黎世并在瑞士理工学院就读。
1899年10月19日(20岁),爱因斯坦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
1900年8月(21岁),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并入瑞士籍。
1901年3月21日(22岁),取得瑞士国籍。
爱因斯坦简介

爱因斯坦简介爱因斯坦简介(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АльбертЕйнштейн),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山鼻祖、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原德国人)。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担任大学教授。
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
1933年爱因斯坦在英国期间,被格拉斯哥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LL。
D)。
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InstituteforAdvancedStudy)教授。
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
爱因斯坦简介(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语:AlbertEinstein)是著名的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
[2]正因“对理论物理的贡献,个性是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联”的创立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
1999年(己卯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爱因斯坦简介(三):爱因斯坦简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美籍德国犹太人。
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并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它的深刻影响及广泛应用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
爱因斯坦事迹简介

爱因斯坦事迹简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材料、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工作计划、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deeds, experiences, summary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evidence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爱因斯坦事迹简介作为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爱因斯坦的成就令人瞩目;你是否在寻找爱因斯坦事迹简介?下面本店铺给大家带来了爱因斯坦的事迹简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革命的旗手。
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犹太人家庭。
父亲和叔父开的电气小工厂和家庭的自由派思想,使他童年就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加上音乐熏陶。
他从小脑中就充满许多奇思还想,例如4岁时就奇怪为什么罗盘针总是转向南方?它周围有什么东西推动它?小学时排犹浪潮、军国主义教育方式和宗教礼仪等使他厌恶权威,他说:“我这个教徒在12岁时突然终结了,通过阅读科普书籍,我很快领悟到圣经里的许多故事不是真的。
我认为青年被政府用谎言故意地欺骗了”。
12岁时他一口气读完《几何学原》本,并练习用自己的方法证明定理。
他特别喜欢读《自然科学通俗丛书》中如《力与物质》等书。
13岁时读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使他的思考转向宇宙、哲学和自然现象中的逻辑。
他的数学物理很出色,但其余学业成绩不佳。
15岁时,即他中学毕业前一年本已准备“因神经系统状况不佳”休学,学校却以其自由主义思想令其退学。
他在辗转意大利和瑞士的高校人学考试中曾因无中学文会和外语、生物课成绩不佳而落榜。
1895年在阿。
劳人大学预科班,过
了一年愉快的学习生活。
他随时将思考记人身边的小本,例如“追光问题”:观察者随光前进时,会不会看见电磁波形成停止的驻波?1896年,他进人瑞士苏黎世工科大学师范系(实即数理系)。
他喜欢在物理实验室观察实际现象。
读科学原著和思考现代物理学中的重大问题。
1900年毕业后失业两年才到瑞士专利局任三级鉴定员,这里的七年是他辉煌的科学创造时期。
1902~1905年,他和两个青年朋友每晚阅读和讨论哲学与自然科学著作,戏称为“奥林比亚科学院”。
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
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
1911年任布拉格德国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
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教授。
1914年任柏林大学教授和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
法西斯政权建立后。
爱因斯坦受到迫害,被迫离开德国。
1933年移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
在美期间,1940年取得美国国籍。
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中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
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
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
1905年,爱因斯坦利用在专利局的业余时间写了6篇论文。
其中4月、5月、12月的3篇是关于液体中悬浮粒子布朗运动的理论。
他设想通过观测由分子运动的涨落现象所产生的悬浮粒子的无规则运动,来测定分子的实际大小,试图解决科学界和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原子是否存在的问题。
3年后由法国物理学家佩兰的精密实验证实。
3月的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性的观点、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应用到光的传播,认为光是由光量子组成的,它们既具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从而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10年后由密立根实验证实)。
因此,爱因斯坦获得了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6月的论体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中,完整地提出了狭义相对性理论。
由于这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才使他在1908年有缘进人学术机构工作。
狭义相对论建立以后,爱因斯坦并不满足,力图把相对性原理推广到非惯性系。
他从惯性质量!司引力质量相等这一事实出发,经过10年艰苦探索,于1915~1916年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随后,爱因斯坦用广义相对论的结果来研究整个宇
宙的时空结构。
1917年发表论文《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作的考查》,他以科学论据推论宇宙在空间上是有限无界的,这是宇宙观的一次革命。
1924年与印度物理学家玻色提出草原子气体的量子统计理论,即玻色一爱因斯坦统计。
1925年至1955年间,爱因斯坦几乎全力以赴地去探索统一场论。
他力图把广义相对论再加以推广,使它不仅包括引力场,也包括电磁场,即寻求一种统一场理论。
遗憾的是他始终没有成功。
然而,从70年代开始,统一场论的思想以新的形式重新显示出生命力,为物理学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与他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他坚持了一个自然科学家必然具有的自然科学唯物论的传统,吸收了斯宾诺莎等的唯理论思想以及休漠和马赫的经验论的批判精神,经过毕生对真理的追求和科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
坚信自然界的统一性和合理性,相信人的理性思维能力,求得对自然界的统一性和规像姓的理解,是他生活的最高目标。
统一性思想、简单性思想、相对性思想、对称性思想作为科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始终
贯穿和广泛应用于他的科学探索之中。
他也是一位纯熟地运用思实证、想象与逻辑、直觉与数学等科学方法的大师。
爱因斯坦在科学思想上的贡献,在历史上也许只有牛顿和达尔文可以媲美。
爱因斯坦同时还以极大的热忱关心社会进步,关心人类命运。
他一贯为反对侵略战争,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和种族歧视,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爱因斯坦在一份仅有4人赞同的反战宣言上签了名,后又积极参加地下反战组织的活动。
战争结束后,他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相互谅解的活动,为此到法、英、荷等地奔走呐喊。
在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促动下,爱因斯坦于1939年建议罗斯福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原子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当他获悉美国的原子弹轰炸人口稠密的日本城市时,大为震惊,义愤填腐。
对于自己曾给罗斯福写信一事感到无比懊悔。
战后,他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恐怖,进村了不懈的斗争。
他对水深火热、饥寒交迫的旧中国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
“九一八”事变后,他一再向各国呼吁采用联合的经济制裁制止日本对华侵略。
1936年沈钧儒等
“七君子”因抗日被捕,他热情参与营救和声援。
像爱因斯沮这样在自然科学创造上有划时代贡献,在对待社会政治问题上又如此严肃、热情,是很难能可贵的。
综观爱因斯坦的一生,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又是一个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
他的一生崇尚理性。
相信人类进步一努为使科学造福于人类,把真、善、美融为一体。
他认为“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标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取决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自我解放出来。
辽这正是爱因斯坦一生的真实写照和完美体现。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于普林斯顿。
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活动。
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