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污水处理站生化调试与运行方案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生化调试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步骤,通过添加适量的生化分解剂和进行生物反应,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达到水质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化调试的步骤和方法。

一、调试前的准备工作⒈确定调试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和处理工艺要求,确定需要去除的污染物种类和达到的排放标准。

⒉调试方案设计:根据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工艺流程和处理效果,设计合理的生化调试方案。

⒊准备生化分解剂:选择适合的生化分解剂,按照使用说明配置好浓度适当的试剂溶液。

二、调试步骤⒈调试启动:按照调试方案,启动生化调试系统,将生化分解剂加入处理单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搅拌条件。

⒉污水投加:将污水投加到处理单元,保持适当的进水流量和稳定的水质。

⒊水质监测:定期监测处理单元出水的水质参数,如悬浮物浓度、有机物浓度、氨氮浓度等,以了解调试进展情况。

⒋调整操作参数:根据监测结果,逐步调整生化调试系统的操作参数,如加药量、调节pH值、增加曝气量等,以达到处理效果要求。

三、调试指标监测⒈悬浮物浓度:通过浊度计或显微镜等方法,测定处理单元出水中的悬浮物浓度,以评估生化分解效果。

⒉有机物浓度: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或生化需氧量(BOD),以了解有机物去除效果。

⒊氨氮浓度:使用专用仪器或化学方法,测定水样中的氨氮浓度,以评估氮的去除效果。

⒋总磷浓度: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水样中的总磷浓度,以评估磷的去除效果。

四、调试结束及效果评估⒈调试结束:当处理单元出水的水质达到指标要求,并保持稳定一段时间后,可认为生化调试已完成。

⒉效果评估:根据调试前后的水质监测数据,评估生化调试的效果,并与排放标准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达到要求。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调试方案设计表、生化分解剂配置表、水质监测数据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污水处理设施:指进行污水处理的各种设备、装置和工艺。

⒉排放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针对不同行业和污染种类,规定的排放的污染物浓度或质量限值。

汽车污水处理站生化调试与运行方案

汽车污水处理站生化调试与运行方案

某汽车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生化调试与运行操作方案一、厌氧生物处理、调试、运行指导1、厌氧反应概述:利用微生物生命过程中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从而去除水中有机物污染的过程,称为废水的生物处理。

根据代谢过程对氧的需求,微生物又分为好氧、厌氧和介于两者间的兼性微生物。

厌氧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供氧的情况下,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这些无机物包括大量的生物气(即沼气)和水。

厌氧是一种低成本废水处理技术,把废水治理和能源相结合,特别适合发展中国家使用。

2、厌氧反应的工艺控制条件:2.1温度:温度对厌氧反应尤为重要,当温度低于最优下限温度时,每下降1℃,效率下降11%。

在上述范围,温度在1-3℃的微小波动,对厌氧反应影响不明显,但温度变化过大(急速变化),则会使污泥活力下降,度产生酸积累等问题。

2.2 PH:厌氧水解酸化工艺,对PH要求范围较松,即产酸菌的PH应控制4-7范围内;完全厌氧反应则应严格控制PH,即产甲烷反应控制范围6.5-8.0,最佳范围为6.8-7.2,PH低于6.3或高于7.8,甲烷化速降低。

2.3氧化还原电位:水解阶段氧化还原电位为-100~+100mv,产甲烷阶段的最优氧化还原电位为-150~-400mv。

因此,应控制进水带入的氧的含量,不能因以对厌氧反应器造成不利影响。

2.4营养物:厌氧反应池营养物比例为C:N:P=(350-500):5:1。

2.5有毒有害物:抑制和影响厌氧反应的有害物有三种:2.5.1无机物:有氨、无机硫化物、盐类、重金属等,特别硫酸盐和硫化物抑制作用最为严重;2.5.2有机化合物: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含挥发性脂肪酸(VFA)、非极性酚化合物、单宁类化合物、芬香族氨基酸、焦糖化合物等五类。

2.5.3生物异型化合物,含氯化烃、甲醛、氰化物、洗涤剂、抗菌素等。

3、厌氧反应器启动:3.1接种污泥:有颗粒污泥时,接种污泥数量大小10-15%.当没有现成的污泥时,应用最多的是污水处理厂污泥池的消化污泥(消化污泥的含水率按70%计算,按池体有效容积的3.5%投放污泥量;例如:水池有效容积300m³,则需投放污泥:300*3.5%=10.5吨),消化污泥有利于颗粒污泥形成。

污水处理生化调试技术方案

污水处理生化调试技术方案

污水处理生化调试技术方案污水处理生化调试技术方案一、项目概述污水处理生化调试技术方案旨在实现对污水处理设备的生化处理工艺进行调试,以确保设备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二、调试目标⒈确定最佳的生化处理工艺参数,包括曝气量、污泥回流比例、曝气时间等,以提高处理效果。

⒉调试各个生化池单元的运行稳定性,确保各个单元均能正常工作。

⒊对污泥的处理进行调试,包括污泥浓度和污泥浓缩度的控制。

⒋监测处理过程中的水质变化,确保出水质量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三、调试方案⒈初步调试⑴流程操作调试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的流程操作调试。

包括开启进水泵、调整排水阀门、监测污泥组分等。

⑵生化池调试调整生化池中的曝气量、污泥回流比例等参数,监测污水中的COD、BOD5等指标,保证在合理范围内。

⑶污泥处理调试调整污泥浓度和污泥浓缩度的控制,确保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⒉稳定性调试⑴各生化池稳定性调试对每个生化池进行稳定性调试,包括监测进水水质和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确保系统运行达到预期效果。

⑵污泥处理稳定性调试监测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污泥浓度、调整污泥回流比例等参数,确保污泥处理稳定性。

四、附件⒈设备布局图:包括污水处理设备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⒉工艺流程图:展示污水处理生化调试工艺的流程步骤。

⒊参数监测记录表:用于记录调试过程中各个参数的监测结果。

⒋设备操作手册:详细描述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⒈COD:化学需氧量,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的指标。

⒉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衡量水中有机物质生物降解能力的指标。

⒊排放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污水排放质量要求。

污水废水处理生化系统运营调试指导方案

污水废水处理生化系统运营调试指导方案

污水废水处理生化系统运营调试指导方案一、内容概览引言与背景介绍:阐述污水废水处理的重要性和生化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关键作用,介绍本指导方案的编制目的和意义。

生化系统概述:简要介绍污水废水生化处理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功能,帮助读者了解生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运营调试前的准备:讨论在进行生化系统运营调试前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包括现场勘察、设备检查、原料准备、人员培训等。

调试流程与步骤:详细介绍生化系统的调试流程,包括系统启动、菌种培养与驯化、参数调整与优化等步骤,确保系统能够平稳、高效地运行。

运营管理与监控:阐述生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的管理与监控工作,包括日常操作管理、水质监测、设备维护等,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为最佳状态。

问题诊断与解决策略:列举生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污泥膨胀、泡沫问题等,并提供相应的诊断方法和解决策略。

安全防护措施:强调在生化系统运营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包括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环境安全等,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指导方案的主要内容,对生化系统运营调试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和建议。

本指导方案旨在为从事污水废水处理生化系统运营调试的工作人员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和参考,提高生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1. 污水废水处理的背景与重要性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废水日益增多,其中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

这些污水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及有毒有害物质,如未经妥善处理,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污染,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健康。

因此污水废水处理成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当今社会,污水废水处理不仅是一项技术挑战,更是一项社会责任。

有效的污水处理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还能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体系,制定科学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案,进行生化系统的运营调试,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污水废水处理生化系统运营调试指导方案

污水废水处理生化系统运营调试指导方案

<70
8
氨氮(mg/L)
≤设计值 ———— <15
9
BOD5(mg/L)
———— ———— <20
10
水温(℃)
<40
~35
33~35
11
盐度(mg/L)
<20000
4.2 厌氧池调试操作 (1)激活阶段:将 DM 微生物按固体质量 Xg/m³投入到厌氧反应池中进行 接种,加入生活污水或自来水至反应器容量的 5~10%,通过搅拌装置或者循环泵
2)投加 DM 微生物 根据工程的特点,购买对应的 DM 微生物产品,优势微生物的加入可以降低 调试难度,缩短调试周期。 3)做好人员配备 应根据污水处理厂的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调试操作人员;调试工程师结合现 场实际情况对管理或操作人员进行初步的理论培训。 4. 生化工艺调试的启动与运行 工艺调试是联动试车阶段的主要工作,工艺调试的重点任务在于生化反应池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4.1 工艺调试启动 4.1.1 好氧工艺调试启动基本流程 好氧系统启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加 DM 微生物,对优势微生物培养,增强菌胶团摄取食物的能力及分解代谢能力, 满足生化生产需求。
4)确定符合实际进水水质水量的工艺控制参数,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前 提下,尽可能降低能耗。 3.2.2 开展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准备调试记录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每天的工作内容和工艺状况做相应的记录,也就是工 作日志。一方面可以和理论预测值比较,及时调整相应的工艺控制状态;另一方 面,可以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避免造成工期延误。需要记录的数据是由工 艺特点决定的,一般可以分为监测数据和计算数据两部分,记录尽量做到简单明 了。 监测数据是指由仪器直接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和化验结果数据,如由仪器直接 测量显示出来的流量、温度、DO 值、pH 值等,由化验结果所得的污泥浓度,CODcr, BOD5,SS 等。还有的工艺需要记录氮、磷、药剂耗用量、碱度、污泥沉降比、 镜检生物相等。以上数据应该每天测定后及时记录下来,并定期整理成册,与各 方面需要协调的单位和个人交流。 计算数据是根据监测数据而计算出来的结果,通常需要计算的有污泥负荷或 容积负荷、各项指标的去除率、污水停留时间 HRT 及污泥停留时间 SRT 等。 其他还需要记录的内容包括机械的运转情况、生产耗电量、微生物的生物相 及活性等。通过计算结果和生物相观察确定目前的工艺状况,再根据理论和经验, 通过调节相应的可控制参数如进水流量、溶解氧、pH 值、回流污泥量、运行方 式、添加营养成分等,使微生物保持最佳的生长条件。

汽车污水处理站生化调试与运行方案

汽车污水处理站生化调试与运行方案

汽车污⽔处理站⽣化调试与运⾏⽅案某汽车有限公司污⽔处理站⽣化调试与运⾏操作⽅案⼀、厌氧⽣物处理、调试、运⾏指导1、厌氧反应概述:利⽤微⽣物⽣命过程中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机物,从⽽去除⽔中有机物污染的过程,称为废⽔的⽣物处理。

根据代谢过程对氧的需求,微⽣物⼜分为好氧、厌氧和介于两者间的兼性微⽣物。

厌氧⽣物处理就是利⽤厌氧微⽣物的代谢过程,在⽆需提供氧的情况下,把有机物转化为⽆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这些⽆机物包括⼤量的⽣物⽓(即沼⽓)和⽔。

厌氧是⼀种低成本废⽔处理技术,把废⽔治理和能源相结合,特别适合发展中国家使⽤。

2、厌氧反应的⼯艺控制条件:2.1温度:温度对厌氧反应尤为重要,当温度低于最优下限温度时,每下降1℃,效率下降11%。

在上述范围,温度在1-3℃的微⼩波动,对厌氧反应影响不明显,但温度变化过⼤(急速变化),则会使污泥活⼒下降,度产⽣酸积累等问题。

2.2 PH:厌氧⽔解酸化⼯艺,对PH要求范围较松,即产酸菌的PH应控制4-7范围内;完全厌氧反应则应严格控制PH,即产甲烷反应控制范围6.5-8.0,最佳范围为6.8-7.2,PH低于6.3或⾼于7.8,甲烷化速降低。

2.3氧化还原电位:⽔解阶段氧化还原电位为-100~+100mv,产甲烷阶段的最优氧化还原电位为-150~-400mv。

因此,应控制进⽔带⼊的氧的含量,不能因以对厌氧反应器造成不利影响。

2.4营养物:厌氧反应池营养物⽐例为C:N:P=(350-500):5:1。

2.5有毒有害物:抑制和影响厌氧反应的有害物有三种:2.5.1⽆机物:有氨、⽆机硫化物、盐类、重⾦属等,特别硫酸盐和硫化物抑制作⽤最为严重;2.5.2有机化合物:⾮极性有机化合物,含挥发性脂肪酸(VFA)、⾮极性酚化合物、单宁类化合物、芬⾹族氨基酸、焦糖化合物等五类。

2.5.3⽣物异型化合物,含氯化烃、甲醛、氰化物、洗涤剂、抗菌素等。

3、厌氧反应器启动:3.1接种污泥:有颗粒污泥时,接种污泥数量⼤⼩10-15%.当没有现成的污泥时,应⽤最多的是污⽔处理⼚污泥池的消化污泥(消化污泥的含⽔率按70%计算,按池体有效容积的3.5%投放污泥量;例如:⽔池有效容积300m3,则需投放污泥:300*3.5%=10.5吨),消化污泥有利于颗粒污泥形成。

污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及运行管理

污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及运行管理

污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及运行管理一、调试方案1、开机前准备:(1)保证供电可靠,仪表传感器行之有效。

(2)确认供水稳定。

(3)液位传感器校准及水泵调整。

(4)电机接线符合标准。

2、启动程序(1)启动进水泵,管网供水确保进水压力充足。

(2)启动曝气机,观察曝气泡的状况是否正常。

(3)启动污泥回流系统,保证生化池内能够有适当的污泥浓度和污泥活性。

(4)打开过滤器水泵,调整过滤器的回流和放污,保证出水的水质达到标准要求。

3、调试重点(1)确保曝气系统工作正常,不出现氧气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2)盯紧污泥回流系统,调整污泥回流率,以保证进入生化池内的污水能够被充分分解,加速去除有机物质。

(3)保持好过滤器工况的适宜。

(4)定期进行化验检测,监测污水的处理效果和水质指标。

4、常见问题处理(1)若溶解氧过低,检查曝气泡和空气调节阀是否正常,调节曝气泵输出氧气。

(2)若出水COD和BOD5指标未达标,适当调整进水量和污泥回流量,增加生物接触面积,加强污水的自净能力。

(3)若出现进水压力过低,需检查供水管网及进水管线是否有堵塞、漏水等问题。

二、运行管理1、定期维护:(1)清理水泵、调整加药量。

(2)进行污泥工艺管理和污泥浓度控制。

(3)测量监测各项污染物浓度,分析污泥的生化特性。

2、故障处理:(1)配备常用备品备件,保证设备的及时修复。

(2)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避免设备故障的长时间存在造成的沉淀时间和生化反应时间的过长。

3、管理方式:(1)制定技术管理制度和管理文件。

(2)成立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工作。

(3)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技术能力,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防堵塞技术、电气设备使用及调试、液位传感器修理等)(4)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污泥泵清理、回流装置检测等)(5)建立监测系统,判定设备故障发生的位置及原因,从而实现快速问题解决。

三、总结污水处理工程的调试方案及运行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需要对设备进行详细的调试,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措施,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维护和保养,及时处理出现的故障,使设备始终保持稳定、高效的运行状态。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生化调试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关键步骤,通过调整和优化生化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群落,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水质的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过程,包括调试前的准备工作、调试步骤、调试指标以及调试后的监测和维护。

二、调试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参数:包括处理规模、进水水质、出水要求等。

2. 检查设备和管道的完整性:确保设备和管道没有漏水、堵塞等问题。

3. 准备好调试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设备:包括生化试剂、pH计、溶解氧仪等。

三、调试步骤1. 初始投加活性污泥:将适量的活性污泥投加到生化反应器中,以建立起稳定的微生物群落。

2. 调整进水水质:根据进水水质的特点,适量调整进水的pH值、COD浓度等参数,以满足处理要求。

3. 调整曝气方式和强度:根据处理系统的设计,调整曝气方式和曝气强度,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微生物进行降解反应。

4. 监测关键指标:定期监测进水和出水的关键指标,如COD、氨氮、总磷等,以评估处理效果。

5. 优化投加剂量:根据监测结果,适量调整投加的活性污泥和其他生化试剂的剂量,以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

6. 调整反应器运行参数:根据监测结果,适量调整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曝气时间等参数,以优化处理效果。

7. 处理异常情况:处理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如水质突变、微生物群落失衡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四、调试指标1. COD(化学需氧量):反映有机物的含量,是衡量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2. 氨氮:反映污水中氨氮的含量,也是评估处理效果的关键指标。

3. 总磷:反映污水中总磷的含量,对水体富营养化有一定影响。

4. 溶解氧:反映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是微生物生长和降解有机物的必需物质。

五、调试后的监测和维护1. 监测出水水质:定期对出水水质进行监测,确保出水达到要求。

2. 维护设备和管道:定期检查设备和管道的运行状态,及时清理堵塞物,修复漏水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汽车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生化调试与运行操作方案一、厌氧生物处理、调试、运行指导1、厌氧反应概述:利用微生物生命过程中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从而去除水中有机物污染的过程,称为废水的生物处理。

根据代谢过程对氧的需求,微生物又分为好氧、厌氧和介于两者间的兼性微生物。

厌氧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供氧的情况下,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这些无机物包括大量的生物气(即沼气)和水。

厌氧是一种低成本废水处理技术,把废水治理和能源相结合,特别适合发展中国家使用。

2、厌氧反应的工艺控制条件:2.1温度:温度对厌氧反应尤为重要,当温度低于最优下限温度时,每下降1C,效率下降11%。

在上述范围,温度在1-3 C的微小波动,对厌氧反应影响不明显,但温度变化过大(急速变化),则会使污泥活力下降,度产生酸积累等问题。

2.2 PH :厌氧水解酸化工艺,对PH 要求范围较松,即产酸菌的PH 应控制4-7 范围内;完全厌氧反应则应严格控制PH,即产甲烷反应控制范围 6.5-8.0,最佳范围为6.8-7.2,PH低于6.3或高于7.8,甲烷化速降低。

2.3氧化还原电位:水解阶段氧化还原电位为-100〜+100mv,产甲烷阶段的最优氧化还原电位为-150〜-400mv。

因此,应控制进水带入的氧的含量,不能因以对厌氧反应器造成不利影响。

2.4 营养物:厌氧反应池营养物比例为C:N:P=(350-500):5:1 。

2.5 有毒有害物:抑制和影响厌氧反应的有害物有三种:2.5.1 无机物:有氨、无机硫化物、盐类、重金属等,特别硫酸盐和硫化物抑制作用最为严重;2.5.2 有机化合物: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含挥发性脂肪酸(VFA) 、非极性酚化合物、单宁类化合物、芬香族氨基酸、焦糖化合物等五类。

2.5.3 生物异型化合物,含氯化烃、甲醛、氰化物、洗涤剂、抗菌素等。

3 、厌氧反应器启动:3.1 接种污泥:有颗粒污泥时,接种污泥数量大小10-15%. 当没有现成的污泥时,应用最多的是污水处理厂污泥池的消化污泥(消化污泥的含水率按70% 计算,按池体有效容积的3.5% 投放污泥量;例如:水池有效容积300m 3 ,则需投放污泥:300*3.5%=10.5 吨),消化污泥有利于颗粒污泥形成。

没有消化污泥和颗粒污泥时,化粪池污泥、新鲜牛粪、猪粪及其它家畜粪便都可利用作菌种,也可用腐败污泥和鱼塘底泥作接种污泥,但启动周期较长。

本次使用的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池的消化污泥。

3.2 接种污泥启动:启动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1 、起始阶段——反应池负荷从0.5-1.0kgCOD/m3d 或污泥负荷0.05-0.1kgCOD/kgVSS ?d 开始。

进入厌氧池消化降解废水的混合液浓度不大于COD 5000mg/L ,并按要求控制进水,最低的COD 负荷为500mg/L 。

进液浓度不符合应进行稀释。

进液时不要刻意严格控制所有工艺参数,但应特别注意乙酸浓度,应保持在1000mg/L 以下。

进液采用间断冲击形式,即每3〜4小时一次,每次5-10min ,之后逐步减断间隔时间至1小时,每次进液时间逐步增长20〜30min。

起始阶段,进水间隔时间过长时,则应每隔1小时开动泵对污泥搅拌一次,每次3〜5min 。

2 、启动第二阶段——当反应器容积负荷上升到2-5kgCOD/m 3d 时,这一阶段洗出污泥量增大,颗粒污泥开始产生。

一般讲,从第一段到第二段要40d 时间,此时容积负荷大约为设计负荷的50% 。

3、启动的第三阶段——从容积负荷50%上升到100% ,采用逐步增加进料数量和缩短进料间断时间来实现。

衡量能否获进料量和缩短进料时间的化验指标定控制发挥性脂肪酸VFA不大于500mg/L ,当VFA 超过500-1000mg/L ,厌氧反应器呈现酸化状态,超过1000mg/L 则表明已经酸化,需立即采取措施停止进料,进行菌种驯化。

一般来讲第二段到第三段也需30-40d时间。

4、厌氧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二、活性污泥系统管理1、原理:活性污泥的好氧微生物是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生力军,其原理是生物降解。

2、活性污泥的形、色、嗅活性污泥外观似棉絮状,亦称絮粒或绒粒,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正常活性污泥呈黄褐色。

供氧曝气不足, 可能有厌氧菌产生,污泥发黑发臭。

溶解氧过高或进水过淡,负荷过低色泽转淡。

良好活性污泥带泥土味。

3、培菌方法:1、所谓活性污泥培养,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即营养物,溶解氧,适宜温度和酸碱度。

(1 )营养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应保持100 : 5 : 1。

(2 )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环境溶解氧大于0.3mg/l ,正常代谢活动已经足够。

但因污泥以絮体形式存在于曝气池中,以直径500 ym活性污泥絮粒而言,周围溶解氧浓度2mg/l时,絮粒中心已低于0.1mg/l ,抑制了好氧菌生长,所以曝气池溶解氧浓度常需高于 3 —5mg/l。

一般认为,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控制在2mg/l较为适宜。

(3 )温度:任何一种细菌都有一个最适生长温度,随温度上升,细菌生长加速,但有一个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范围,一般为10 —45 C,适宜温度为15 —35 C,此范围内温度变化对运行影响不大。

(4 )酸碱度:一般PH为6 —9。

特殊时,进水最高可为PH 9 —10,超过上述规定值时,应加酸碱调节。

2、培菌法(投泥量计算方法与厌氧相同):(1)生活污水培菌法:在温暖季节,先使曝气池充满生活污水,闷曝(即曝气而不进污水)数十小时后,即可开始进水。

引进水量由小到大逐渐调节,连续运行数天即可见活性污泥出现,并逐渐增多。

为加快培养进程,在培菌初期投加一些浓质粪便水或米泔水等,以提高营养物浓度。

特别注意,培菌时期(尤其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污泥浓度低,故应控制曝气量,应大大低于正常期曝气量。

(2)工业废水直接培菌法:某些工业废水,如罐头食品、豆制品、肉类加工废水,可直接培菌;另一类工业废水,营养成分尚全,但浓度不够,需补充营养物,以加快培养进程。

所加营养物品常有:淀粉浆料、食堂米泔水、面汤水(碳源);或尿素、硫氨、氨水(氮源)等,具体情况应按不同水质而定。

(3 )有毒或难降解工业废水培菌:有毒或难降解工业废水,只能先以生活污水培菌,然后再将工业废水逐步引入,逐步驯化的方式进行。

3 、驯化:在培菌阶段后期,将生活污水和外加营养物量,逐渐减少,工业废水比例逐渐增加,最后全部转为受纳工业废水,这个过程称为驯化。

理论上讲,细菌对有机物分解必须有酶参与,而且每种酶都要有足够数量。

驯化时,每变化一次配比时,需要保持数天,待运行稳定后(指污泥浓度未减少,处理效果正常),才可再次变动配比,直至驯化结束。

4 、运行管理1 、巡视:指每班人员必须定时到处理装置规定位置进行观察、检测,以保证运行效果。

2 、沉淀池观察污泥状态:主要观察二沉池泥面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有无漂泥,漂泥粒大小等。

上清液清澈透明----- 运行正常,污泥状态良好;上清液混浊------------ 负荷高,污泥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泥面上升---- 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差;污泥成层上浮------------ 污泥中毒;大块污泥上浮-------- 沉淀池局部厌氧,导致污泥腐败;细小污泥漂浮水温过高、C/N 不适、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污泥解絮。

3 、曝气池观察:曝气池全面积内应为均匀细气泡翻腾,污泥负荷适当。

运行正常时,泡沫量少,泡沫外呈新鲜乳白色泡沫。

曝气池中有成团气泡上升,表明液面下有曝气管或气孔堵塞;液面翻腾不均匀,说明有死角;污泥负荷高,水质差,泡沫多;泡沫呈白色,且数量多,说明水中洗涤剂多;泡沫呈茶色、灰色说明泥龄长或污泥被打破吸附在泡沫上,应增加排泥;泡沫呈其它颜色,水中有染料类物质或发色物污染;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完全,气泡较粘,不易破碎。

4 、污泥观察:生化处理中除要求污泥有很强的“活性“,除具有很强氧化分解有机物能力外,还要求有良好沉降凝聚性能,使水经二沉池后彻底进行“泥” (污泥)“水”(出水)分离。

( 1)污泥沉降性SV30 是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 后污泥所占体积,体积少,沉降性好,城市污水厂SV30 常在15-30%之间。

污泥沉降性能与絮粒直径大小有关,直径大沉降性好,反之亦然。

污泥沉降性还与污泥中丝状菌数量有关,数量多沉降性差,数量少沉降性好。

( 2 )污泥沉降性能还与其它几个指标有关,它们是污泥体积指数( SVI ),混合液悬浮物浓度(MLSS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浓度( MLVSS )、出水悬浮物(ESS)等。

(3)测定水质指标来指导运行:BOD / COD之值是衡量生化性重要指标,BOD / COD >0.25表示可生化性好,BOD / COD <0.1表示生化性差。

进出水BOD /COD变化不大,BOD也高,表示系统运行不正常;反之,出水的BOD /COD 比进水BOD /COD 下降快,说明运行正常。

出水悬浮物( ESS) 高,ESS>30mg/l 时则表示污泥沉降性不好,应找原因纠正,ESS<30mg/l 则表示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5 、曝气池控制主要因素:( 1 )维持曝气池合适的溶解氧,一般控制4 -6mg/l 。

(2)保持水中合适的营养比,C( BOD ): N?P = 100?5?1(3)维持系统中污泥的合适数量,控制污泥回流比,依据不同运行方式,回流比在0-100%之间,一般不少于30 -50 %。

5、污泥性状异常及分析:三、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操作方案:1. 工业废水预处理按每种废水不同的处理要求,处理达标后,最终排至综合污水调节池与生化污水混合,进入生化处理系统。

A.脱脂废液处理系统主要是处理脱脂废液中的COD、SS、石油类等;经脱脂废液调节池曝气调节水质后,上层油脂由刮油机刮走,不含油脂废水则被水泵送至物化反应槽A ,物化反应槽A 反应区先后投加氢氧化钠、PAC、PAM 进行处理;最后使用稀硫酸调节PH 至7.5-8.5 ;处理后出水自流至涂装混合废水池。

效果:PH 控制在8-9 ,PAM 凝聚有明显的颗粒矾花,斜管沉淀区出水澄清。

注意:若废水中含磷量较高,需投加石灰水,进水PH 调至10-11.5 ,然后在出水区用稀硫酸调节PH 至7.5 —8.5 。

操作详细:a、开启相应搅拌机;b、开启PAC、PAM、Ca(OH)2、NaOH 对应的加药泵;c 、加药泵出药后,开启废水提升泵;d、取样检测处理前与处理后废水的磷酸盐含量,若进水的磷酸盐含量较低 (< 0.2mg/L ), 则将反应区废水PH调节在7.5—8.5 (控制Ca(OH ) 2、NaOH 药量);若进水磷酸盐含量较高(>0.2mg/L ),则需调节反应区废水PH在10-11.5 (控制Ca(OH ) 2、NaOH药量);出水磷酸盐含量必须< 0.2mg/L ;e、在沉淀区需开启H2SO4加药泵,进水废水PH回调,PH试纸测得PH在8-9 ;f、系统排泥,进行了废水处理后,第二天再次启动系统处理废水前必须先进行排泥,以免泥渣上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