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笼原理论文经典

鸽笼原理论文经典
鸽笼原理论文经典

材料清单

一、毕业论文

二、毕业设计任务书

三、毕业设计开题申请表

四、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正文

声明

本人丰海娟,学号10505039,系数学与应用数学学院数

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001班学生。所做论文内容主体均为原创,无任何抄袭、剽窃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如有发现此类行为,本人愿意为此承担一切道义及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抽屉原理及其应用

: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抽屉原理是数学中的重要原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

种形式的抽屉原理在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中经常被采用.本文着重从抽屉的构

造方法:等分区间、分割图形、利用“对称性”、用整数性质、利用染色和根据问题的需要阐述抽届原理在高等数学和初等数

学(竞赛题)中的应用,同时指出了它在应用领域中的不足之处

抽届的构造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求有一定的数学功底,甚至复杂的需要大量的演算,因此抽届原理不能充分的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去.

关键词:抽屉原理;高等数学;初等数学

The principle of drawer and its application

Abstract : Drawer principle is the important principle of mathematics in solving mathematical problems,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All forms of drawer principle in Higher Mathematics and elementary mathematics is often used.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from the drawer construction methods: equal interval, segmentation graph, using the" symmetry", with properties of the integers, using staining and according to problems on the drawer principle in Higher Mathematics and Elementary Mathematics ( contest ) applic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it is in the field of application of the deficiencies: drawer structure has certain difficulty, this asks we

must have some math skills, even complex requires a large amount of calculation, therefore the drawer principle can not full use of our daily life.

Key Words : the principle of drawer; advanced mathematics; primary mathematics

目录

1 .抽屉原理............................................... .. (1)

1.1抽屉原理的简单形式 (1)

1.2抽屉原理的加强形式 (2)

2 .抽屉原理的应用 (4)

2.1抽屉的构造 (4)

2.2抽屉原理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 .10

3.抽屉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14)

3.1月黑穿袜子 (14)

3.2手指纹和头发 (14)

3.3电脑算命 (15)

4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致 (17)

前言

抽屉原理又叫做鸽巢原理,指的是一件简单明了的事实:为数众多的鸽子飞进为数不多的巢穴里,则至少有一个巢穴飞进了两只或者更多的鸽子。其实有关于抽屉原理(鸽巢原理)的阐释,粗略的说就是如果有许多物体放进不足够多的盒子内,那么至少有一个盒子被两个或多个盒子占据。抽屉原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运用的比较广泛了 ,它往往和我们数学结合在一起为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小的便利。我将主要叙述一下抽屉原理的具体的形式、构造方法以及他在我

们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应用。希望大家能对抽屉原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并能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1.1. 抽屉原理的简单形式

抽屉原理的最简单的形式如下.

定理1 .鸽巢原理(组合数学,)如果n 1个物体放进n个盒子,那么至少有一个盒子包含两个或更多的物体.

证明:(用反证法)如果n个盒子中每个盒子至多放一个物体,则放入n个盒子中的物体总数至多为n个.这与假设有n 1个物体矛盾.从而定理得证.

注意,无论是抽屉原理还是它的证明,对丁找出含有两个或更多物体的盒子都没有任何帮助.我们只是简单断言,如果人们检查每一个盒子,那么他们会发现有的盒子,里面放有多丁一个的物体. 抽屉原理只是保证这样的盒子存在. 因此,无论何时抽屉原理被用来证明一个排列或某种现象的存在性,除了考察所有

的可能性外,它都不能对任何构造排列或寻找现象的例证给出任何指示.

还要注意,抽屉原理的结论不能被推广到只存在n个(或更少)物体的情形.这是因为我们可以把不同的物体放到n个盒子的每一个中去.当然,在这些盒子中可以这样分

发物体:一个盒子放入两个物体,但对任意分发这是没有保证的.抽屉原理只是断言,在n 个盒子中去论如何分发n 1个物体,总不能避免把两个物体放进同一个盒子中去.

还存在一些与抽屉原理相关的其它原理,有必要正式叙述如下.

(1) 如果将n个物体放入n个盒子并且没有一个盒子是空的,那么每个盒子恰好包含一个物体.

(2) 如果将n个物体放入n个盒子并且没有盒子被放入多丁一个的物体,那么每个盒子里有一个物体.

现在把所阐明的这三个原理更抽象的表述为:

令X和Y是两个有限集,并令f :X Y是一个从X到Y得函数.

(1) 如果X的元素多丁Y的元素,那么f就不是一对一的.

(2) 如果X和Y含有相同个数的元素,并且f是映上的,那么f就是一对一的.

(3) 如果X和Y含有相同个数的元素,并且f是一对一的,那么f就是映上的.

1.2. 抽屉原理的加强形式

下列定理包含定理2.作为它的特殊情形.

定理2.鸽巢原理(组合数学)设qi,q2, ,q n为正整数.如果将

% q2 q n n 1个物体放入n个盒子内,那么,或者第一个盒子至

少含有5个物体,或者第二个盒子至少含有q2个物体,…,或者第n个盒子至少含有%个物体.

证明:设将q q2 q n n 1个物体分放到n个盒子中.如果对

于每个i 1,2, ,n,第i个盒子含有少于q个物体,那么所有盒子中的物体总数不超过(q 1) (q2 1) (q n 1) q〔q2 q n n

该数比所分发的物体总数少1,因此我们断言,对于某一个i 1,2, ,n, 第i个盒子至少包含q i个物体.

注意,能够将q i q2 q n n个物体用下面的方法分到n个盒子

中,对所有的i 1,2, ,n第i个盒子都不能含有q个或更多的物体,我们可以通过将q 1个

物体放入第一个盒子,将q 2 1个物体放入第二 个盒子等来实现,抽屉原理的简单形式是由其强化形式的通过使 q i q 2 ...q n 2得到的,由此有 q 〔 q ? q n n 1 2n n 1 n 1 .

在初等数学中抽屉原理的加强形式最常用丁 q 1,q 2, ,q n 都等丁同一个整数 r 的特殊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该定理叙述如下:

推论1 . 如果n r 1 1个物体放入n 个盒子中,那么至少有一 个盒子含有r 个或更多的物体.等价的,

推论2 .如果n 个非负整数m 1,m 2,...,m n 的平均数大于r 1 :

m m 2 ... m n ,

r 1 n 那么至少有一个整数大于或等于r .

这两种表述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取 n r 1

1个物体并放入n 个 盒子中得到.对于i 1,2, ,n ,令m i 是第i 个盒子中的物体个数.于是 这m 个数m,m 2,..., m n 的平均数为

m 1 m 2 ... m n n(r 1) 1 1 --------------------- ----------------- (r 1)— n n n

由于这个平均数大于r 1,故而有一个整数m i 至少是r .换句话说,

这些盒子中有一个盒子至少含有r 个物体.

推论3.如果n 个非负整数m 1,m 2,..., m^的平均数小于r 1:

m m 2 ... m n

------------------- r 1 n 那么至少有一个整数小于r 1 .

推论4 .如果n 个非负整数m 1,m 2,...,m n 的平均数至少等于「,那 么这n 个整数m,m 2,...,m n 至少有一个满足m i r .

推论5. m 个物体放入n 个盒子中,则至少有一个盒子中有不少 于£ 1个物体. n

注:符号x 表示不超过实数x 的最大整数.

证明:(反证法)若不然,则每一个集合中最多有 四^个物体, n

这时,n个盒子中就最多有n 匚^个物体.

n

m 1 m 1 m 1 m 1

因为------- ----- ,所以n ------------ n ------------ m 1 m,这与已

知条件m个物体放入n个盒子中矛盾,故上述推论成立.

抽屉原理的形式比较多变,在具体的应用中也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上述定理及推论的证明均采用反证法,这种证明方法对于证明元素个数多于抽屉个数的问题时有其普遍意义,

平均重叠原则⑶:把一个量S任意分成n份,则其中至少有一份不大于S,也至少

有一份不少于-.

n n

不等式重叠原则:若a,b,c,d R,且a c b d,贝Ua b , c d

至少有一个成立.

面积重叠原则⑶:在平面上有n个面积分别是A1, A2, ---A n的图形,把这n个图形按任何方式一一搬到某一个面积为A的固定图形上去,

(1)如果A1 A2 ... A n A,则至少有两个有公共点;

(2)如果A A ... A n A,则固定图形中至少有一个点未被盖住. 2.抽屉原理的应用

应用抽屉原理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不同问题自身特点,洞察问题本质,先弄活

对哪些元素进行分类,再找出分类的规律,即所谓的构造抽屉,构造抽屉是应用

抽屉原理的关键.在介绍抽屉原理的应用之前,本文先用几个具体的例子来介绍几种常用

的构造抽屉的方法.

2.1抽屉的构造

.2.1.1等分区间制造抽屉

当问题的结论与区间有关时,可等分某个区间,设计出若干个抽屉.

例1⑵求证:对丁任给的正无理数及任意大的自然数n,仔在一个有理

(机械制造行业)关于年大工机械复试的些许信息

关于10年大工机械复试的些许信息我是10年参加复试的。我将我复试期间的一些信息、试题公布给大家,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今年是学校统一排名、录取,进入复试名单的有272人,最后加上工程硕士共录取了245人(当然,这些数据都是除去推免生后得的),被录取的人中初试最低分数线为315分。工程硕士除推免生外招了四十多个。除去没来参加复试的十几人,最后才被刷了十五六人。所以大工还是比较好考的,欢迎大家报考大工! 大工是很公平的,成绩从不过夜,且今年只包括10个大工本校的!今年是3月27日晚上11:30分左右贴出成绩的。 一、复试之笔试科目如下: 1.《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一版),祝守新、邢英杰、韩连英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 或 《控制工程基础》,王益群、孔祥东,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设计》(第八版),濮良贵、纪名刚,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原理教程》,申永胜,清华大学出版社。 或:《机械原理》,孙桓、陈作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或:《机械原理》,王知行、刘廷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4.《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第二版),杨素行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5.《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3版,熊诗波、黄长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6.《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陈隆德、赵福令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二、复试内容和形式: 1、专业笔试 主要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综合测试,重点考查所报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参考书目见招生简章),闭卷考试2小时,满分100分。专业笔试共考6门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和《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等5门为所有考生的复试必考课程,各16分。另外,初试已考《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者,本次复试需考《控制工程基础》(20分),不再考《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初试已考《控制工程基础》者,本次复试需考《机械制造技术基础》(20分),不再考《控制工程基础》。 2、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 听力15分,口语15分,满分30分。 3、综合面试 考察考生所报学科相关基础知识、跨学科相关知识和综合素质。

(完整版)机械原理毕业课程设计题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位置设计题目:压床机构设计及分析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机械原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机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并进一步提高电算、绘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开发和创新机械的能力。 1.2 课程设计的任务 1、用图解法对压床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飞轮的转动惯量。要求画出A1图纸一张,A2图纸一张,写出计算说明书一份。 2、用解析法对压床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要求写出一份计算说明书和在电脑上打出的程序及计算结果。 3、用ProE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压床的连杆机构进行建模、装配,应用ADAMS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要求写出一份设计分析说明书,打印出装配模型及仿真结果。 4、用图解法、解析法和ProE、ADAMS软件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2 机构简介 如图1所示的六杆连杆机构是压床的主体机构。电动机经过连轴器带动减速器的三对齿轮、、将转速降低,然后再带动连杆机构上的曲柄1转动,从而使连杆机构的滑块5克服阻力而运动。为了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在曲柄轴的另一端装有供润滑连杆机构各运动副用的油泵凸轮机构。 图1 压床主体机构

图2 压床机构简图 图3 工作载荷与工作行程 图4 曲柄位置分配

3 已知运动参数 设计题目的数据见表1。 在连杆机构中,有30个连续等分的位置1~30,2个工作行程的极限位置1和。距滑块下极限为时的曲柄位置。总共有32个位置,如图4所示。 表1 已知数据

机械系毕业论文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实践报告 题目2013级毕业设计(论文)副标题2013级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姓名陈成 学号034 专业机械制造 教学站广西机电技师学院教学站 班级柳职院13级机械制造1班 指导教师罗莹艳 日期2013年8月6日 目录 一、自我介绍及专业学习介绍 (3) 1.1 学生自我介绍 (3) 1.2 主要理论课程内容以及学习情况 (3) 1.3 主要技能水平以及方法能力 (4) 1.4 社会能力的自我评价 (4) 二、综合实践的过程与目的 (5) 2.1 综合实践的目的 (7) 2.2 实习岗位所具备的技术 (5) 2.3 实习岗位的安全技术规程 (5) 2.4 实习的岗位介绍 (8) 2.5 实习岗位技术工作的工艺分析 (6) 2.6 实习岗位技术工作的工艺规程 (7)

三、技能等级考过程 (8) 3.1 等级考试工件图纸分析包括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 (8) 3.2 工件加工所需的工具、量具、设备等以及使用方法 (8) 3.3 加工工艺步骤 (9) 3.4 工件的检测 (9) 3.5 等级考试小结(自我评价) (9) 四、总结:实践的收获与体会 (9) 五、致谢 (9) 六、参考文献 (10)

一、自我介绍及专业学习介绍 1.1 自我介绍 我叫陈成,出生于风景优美江水围绕的工业城市广西柳州市,我所学的专业为机械制造,毕业于国内示范性高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我是一个乐观自信的男孩,平时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我最大的特点是执着,只要是我选择好了的道路,再艰苦我也会走下去,直到到达我所想要的高度。我喜欢挑战不一样的自我,挖掘自己的潜力,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优缺点,缺点改正优点精益求精。 在大学将近三年的时间里,我刻苦学习书本内容,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不懂的问题,很好的利用了图书馆庞大的教学资源来充实自己的课外知识,专业课我学习了企业管理、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文化课程和机械基础、工程力学、等理论课程,还进行了调漆、喷漆、打磨等的实心,我现在拥有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各科成绩良好。 通过在校的学习,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定位,并有足够的信心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一步步迈向我所要的工作职位,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企业,为国家做出微小的贡献。现在我的就像一只羽翼未丰满的小邹鸟,希望通过未来的不断的实践来充实自己,逐渐的变为展翅的雄鹰。 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一直都在努力,一小步一小步的迈向我的目标,我相信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也相信自己的能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学院领导老师的认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我将会身心力行去做好自己的本职。 现即将毕业,为了能更好更快的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真正的做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我现在正在进行毕业实习。 未来等我,现在我在努力。 1.2 主要理论课程内容以及学习情况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是一门应用科学,是研究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开发、改造,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科学。机械设计涉及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一台新的设备从提出设计任务到制造出来投入正常使用,一般要经过市场调查、收集同类产品信息、研究、设计、制造、运行考核等各个阶段。在设计阶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3.5 平板印刷机气动式给纸机纸张的分离、递送系统一.设计题目 平板印刷机中的给纸机的任务是:自动、准确、平稳地将纸张从纸堆上逐张分离,并将它们送到定位装置进行定位,继而输入印刷装置进行印刷。目前,高速平版印刷机上都采用气动式给纸机,其主要组成是:传动系统、纸张分离机构、纸张输送机构、纸堆台升降机构、自动控制系统、气动系统等。 给纸机整机外形 给纸机的输纸过程 (1) 松纸吹嘴吹松纸堆上部10余张纸, 分纸吸嘴下落准备吸纸,同时,压脚开 始抬升离让,递纸吸嘴向前移动递送上 一张纸。 (2) 松纸吹嘴停止吹风,分纸吸嘴吸住 纸张并迅速抬升,压脚下摆准备压住纸 堆,递纸吸嘴将纸张递交接纸辊并开始 后移。

(3) 分纸吸嘴抬升到最高处,压脚吹嘴压住被分离纸张下面的纸堆并开始吹风,递纸吸嘴继续后移。 (4) 分纸吸嘴吸住纸张并降至略低于递纸吸嘴的交接纸张高度,压脚吹嘴继续吹风,递纸吸嘴继续后移并准备接纸。 (5) 递纸吸嘴吸住纸张,分纸吸嘴开始放纸,压脚吹嘴继续吹风。 (6) 递纸吸嘴向前递纸,前挡纸块后摆让纸,摆动压纸滚轮抬起,压脚吹嘴停止吹风。 (7) 递纸吸嘴将纸张前边缘递送过接纸辊一定距离,压纸滚轮下落压住纸张,压脚吹嘴停止吹风,前挡纸块复位齐纸,递纸吸嘴放纸。 (8) 纸张靠压纸滚轮与接纸辊的摩擦力,在接纸辊的驱动下输送到输纸台板并送到定位装置前规矩处定位。 二.个人题目:压脚的设计 任务:压住纸堆,以防第二张纸被第一张纸带走;进行吹风,使第一张纸与纸堆之间形成一气垫;探测纸堆面高度,发出信号,使纸堆台自动上升。 工艺动作:按照一定的运动轨迹做往复运动,并吹风。 压脚的运动轨迹 1.设计思路

机械原理 小论文

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分析 摘要:轴向柱塞泵因其效率高,寿命长自吸能力强,适用于高压系统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生产的轴向柱塞泵仍普遍存在噪声大,返修率高的问题。本篇论文着重从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工作阶段来分析,论文最后还提出了一些降低噪声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工作阶段噪声改进方案 1.柱塞泵的广泛应用。 柱塞泵是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装置。它依靠柱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柱塞泵具有额定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和流量调节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压、大流量和流量需要调节的场合,诸如液压机、工程机械和船舶中。 2.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1)结构形式 柱塞泵分为轴向柱塞泵和径向柱塞泵两种代表性的结构形式 ①径向泵:径向泵柱塞垂直于缸体轴线,沿径向运动 ②轴向泵:轴向泵柱塞平行于缸体轴线,沿轴向运动。

图1 轴向柱塞泵 两种类型比较而言,径向柱塞泵与轴向柱塞泵相比,效率较低,竞相尺寸大,转动惯量大,自吸能力差,且配流轴向受到径向不平衡液压力的作用,已于磨损, 这些限制了转速和压力的提高,故应用范围较小。

序号名称: 1.泵体 2.泵套 3.弹簧 4.柱塞 5.轴 6.衬套 7.滚动轴承 8.凸轮 9.键 3*20 10.衬盖 11.螺钉M6*14 12.垫片 13.垫片 14.螺塞Z3/8 15.单向阀体 16.球 17.球托 18.密封圈 19.弹簧 20.调节塞 21.油杯 (2)工作阶段 工作时,在喷油泵定轴上的偏心轮与柱塞弹簧的作用下,迫使柱塞作左、右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泵油任务,泵油的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进油过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设计(完整版)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第一章任务介绍---------------------------------------------------------3 1.1轴的零件图-------------------------------------------------------3 1.2零件图的分析----------------------------------------------------3 1.3选择加工设备(题目给定用数控车)-----------------3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简介-----------------------------------------------4 2.1概述 -------------------------------------------------------------------4 2.1.1数控车床的特点及应用----------------------------------------4 2.1.2数控车床的发展前景-------------------------------------------6 2.1.3数控车床加工轴类零件的优势-----------------------------7 第三章轴类零件的分析--------------------------------------------------7 3.1该零件的功能分析----------------------------------------------7 3.2该零件的结构分析

本科毕业设计_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网球训练发球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网球训练发球机

目录 1. 设计题目 (3) 2. 机械系统的方案拟定 (3) 2.1 工作原理确定 (3) 2.2 执行构件及其运动设计 (4) 2.3 原动机的选择 (4) 2.4 执行构件的运动协调性设计 (4) 2.5 机构选型及组合 (5) 2.6 方案评价及优选 (5) 3. 相关机构的尺度综合 (7) 4. 机械系统的运动简图绘制及相关性能分析或说明 (10) 5. 课程设计体会及建议 (11) 6. 主要参考文献 (11) 7. 附录1 (12) 8. 附录2 (12)

1.设计题目 为了减轻网球教练员陪练的工作强度,需设计一台网球训练较好用的发球装置。该装置必须能将标准的网球一个一个地从标准网球场的一边抛射过球网,使它们落在由球场白线所确定的三块场地之一内,如图所示的A、B场地,且三块球场的每一块上落球的顺序和频率必须是随机的。该装置除装球外应无需要人照管而能自动工作,每次装球可持续抛射50个球,所发出球的速度是可变化的,并希望用一个电动机驱动自动完成。此外,为了满足室内外训练均可使用,该装置还应方便于携带或移动和安装使用。 A B 设计技术要求如下: 1)标准网球的直径在65.41~ 68.58mm的范围内,其质量在0.0567~0.0585kg的范围内,网球对硬地面(如水泥地面)的反弹率在0.53~0.58之间。 2)标准网球场地形状如图所示,其尺寸: 双打为23.77m(长)×10.97m(宽),单打为22.77m(长)×8.23m(宽),而在每个端线内应留有空余地不小于6.40 m;球网的长度(即两网柱中心的距离)为12.80 m,网柱顶端距地平面为1.07 m,而球网中心上沿距地平面为0.914 m。 3)要求网球发球装置的放置高度约为1.25m,位置上下可调,且必须保持稳定,不允许发生倾翻。 4)该装置设计在实现述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尽可能地满足好的发球要求,即发出的球具有较大的攻击力,使球在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方面是可以变化的。 5)若有可能的活,为了满足网球高水平训练的需要,还可以考虑对该装置作进一步的设计,即扩展能发出不同类型球的功能。如平击球(即速度快、力量大,平线飞行轨迹的过网球),切削球(即以右侧并略带下旋转,弧线飞行轨迹的过网球)和上旋球(即以上旋为主,侧旋为辅,弧形飞行轨迹的过网球),等等。 2.机械系统的方案拟定 2.1 工作原理确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机械设计与制作 学生姓名:周春鑫 学号: kj201401065 专业年级: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何老师职称或学位:本科 科技学院 2016 年 11 月 20 日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前言 1.1机械手概述 (4) 1.2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 (4) 1.2.1机械手的组成.......................................4 1.2.2机械手的分类.......................................6 第二章机械手的设计方案 2.1机械手的坐标型式与自由度.............................. 8 2.2机械手的手部结构方案设计.............................. 8 2.3机械手的手腕结构方案设计.............................. 9 2.4机械手的手臂结构方案设计...............................9 2.5机械手的驱动方案设计...................................9 2.6机械手的控制方案设计...................................9 2.7机械手的主要参数.......................................9 2.8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9 第三章手部结构设计 3.1夹持式手部结构.........................................11 3.1.1手指的形状和分类.................................11 3.1.2设计时考虑的几个问题.............................14 3.1.3手部夹紧气缸的设计...............................14 第四章手腕结构设计 4.1手腕的自由度.......................................... 19 4.2手腕的驱动力矩的计算.................................. 19 4.2.1手腕转动时所需的驱动力矩........................ 20 4.2.2回转气缸的驱动力矩计算...........................22 第五章手臂伸缩,升降,回转气缸的设计与校核 5.1手臂伸缩部分尺寸设计与校核.............................23 5.1.1尺寸设计.........................................23 5.1.2尺寸校核.........................................24 5 .1 .3导向装置.......................................25 5 .1 .4平衡装置.......................................25 5.2手臂升降部分尺寸设计与校核.............................26 5.2.1尺寸设计.........................................26. 5.2.2尺寸校核.........................................26 5.3手臂回转部分尺寸设计与校核.............................27 5.3.1尺寸设计.........................................27

机械原理论文

机械设计发展史 姓名:XXX 学号:XXXXX 专业:XXXXXXX 【摘要】:设计必须科学化,这意味着要科学地阐述客观设计过程及其本质,分析与设计有关的领域及其单位,在些基础上,科学地安排设计过程,使用科学的方 法和手段进行设计。同时也要求设计人员不光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也要 掌握先进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及设计手段,科学地进行设计工作,这样才 能及时得到符合要求的产品。 【关键字】:机械设计、古代机械设计、近代机械设计、现代机械设计、机械学 前言 设计一词的英语为Design,它源于拉丁语Designar,由De(记下)与Signare(符号,记号,图形等)两词组成。因此,“设计"的最初含义是将符号、记号、图形之类记下来的意思。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设计的内涵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设计的含义越来越深刻和越来越先进。设计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基本的活动之一,设计是复杂的思维过程,设计过程蕴含着创新和发明的机会。设计的目的是将预定的目标,经过一系列的规划与分析决策产生一定的信息(文字,数据,图形)形成设计,并通过制造,使设计成为产品,造福人类。 1 机械设计发展的三个阶段 机械设计的发展史按时间来分,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从古代社会到17世纪为机械设计起源和古代机械设计阶段,由17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近代机械设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直到现在为现代设计阶段。如果按其内容来分,可分为:直觉设计阶段,经验设计阶段和理论设计阶段。两种划分是一一对应的,是从不同角度来划分机械设计的发展史。每一个阶段在设计理论,方法和制造工艺方面都有明显的特色。下面就按时间来划分,把机械设计发展史划分为三个阶段来论述。 (1)机械设计起源和古代机械设计 在我国古代,机械发明、设计者与制造者是统一的。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他们的成果代表了当时我国的机械的设计水平。唐代的时侯我国与许多国家开展了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与东南亚、南亚、阿拉伯、非洲东海岸贸易频繁,对中国和世界其它的一些国家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贸易的发展,要求商品增加,从而改进生产设备,使机械设计有了很大的发展,造纸、纺织、农业、矿业、陶瓷、印染、兵器等都有了新的进展,机械设计水平也提高了一大步,宋代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记载了当时的许多科学成就,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水平。 世界其它的国家也有不少机械的成果,但这些设计多是凭设计者的经验完成的缺乏必要的,有一定精度的理论的计算。 (2)近代机械设计 17世纪欧洲的航海、纺织、钟表等工业的兴起,提出了许多技术部题,1644年英国组成了“哲学学院”,德国成立了实验研究会和柏林学会,1666年,法国、意大利也成立了研究机构。在这些机构中工作的意大利人伽利略(1564--1642)发表了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抛物体运动,还进行过梁的弯曲实验;英国人牛顿提出了运动的三大定律,1688年,他提出了计算流体粘度的阻力的公式,奠定了古典力学的基础;英国人虎克建立了在一定范围内弹性体的应力 - 应变成正比的胡克定律;1705年伯努利提出了梁弯曲的微分方程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博士(含直攻博)研究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术学位博士(含直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名称:机械工程学科代码:0802 一、学位授权点简介 本机械工程学位授权点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2个二级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学科为青岛市重点学科。建有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2个。具有海洋油气装备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5 个学科方向,本学位点已成为我国油气机电装备领域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本学位点所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铜奖和优秀奖,入选英国玛丽居里学者和牛顿学者、德国洪堡学者、香江学者等。 二、培养目标 面向机械和石油等行业的发展需求,围绕现代机电装备的重要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等开展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做出创造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三、基本要求 1.品德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热爱科学研究。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知识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3.基本能力: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能熟练地应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的设计

压床机构设计说明书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机械XXX班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目录

一、设计题目 压床机构的设计 二、工作原理 压床机械是由六杆机构中的冲头(滑块)向下运动来冲压机械零件的。图1为其参考示意图,其执行机构主要由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组成,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齿轮传动)带动六杆机构的曲柄转动,曲柄通过连杆、摇杆带动滑块克服阻力F冲压零件。当冲头向下运动时,为工作行程,冲头在0.75H内无阻力;当在工作行程后0.25H行程时,冲头受到的阻力为F;当冲头向上运动时,为空回行程,无阻力。在曲柄轴的另一端,装有供润滑连杆机构各运动副的油泵凸轮机构。 三、设计要求 电动机轴与曲柄轴垂直,使用寿命10年,每日一班制工作,载荷有中等冲击,允许曲柄转速偏差为±5%。要求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应在许用值[α]之内,从动件运动规律见设计数据,执行构件的传动效率按0.95计算,按小批量生产规模设计。

四、原始数据 五、内容及工作量 1、根据压床机械的工作原理,拟定执行机构(连杆机构),并进行 机构分析。 2、根据给定的数据确定机构的运动尺寸, l CB=0.5l BO4,l CD=(0.25~ 0.35)l CO4。要求用图解法设计,并将设计结果和步骤写在设计说明书中。 3、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分析出滑块6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及摇 杆4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4、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求出最大平衡力矩和功率。 5、凸轮机构设计。根据所给定的已知参数,确定凸轮的基本尺寸(基 圆半径r o、偏距e和滚子半径r r),并将运算结果写在说明书中。画出凸轮机构的实际廓线。 6、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应包括设计任务、设计参数、设计计算过 程等。 六、设计计算过程 1. 压床执行机构(六杆机构)的设计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完整版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山东科技大学 目 录 摘 要 (3) 第1章 绪论 (4) 第2章 影响工件表面质量的因素 .................... 4 加工过程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工艺系统的震动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刀具几何参数、材料和刃磨质量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切削液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工件材料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切削条件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切削速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磨削加工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影响工件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 ················ 6 使用过程中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 ················ 8 耐磨性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8 疲劳强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9 耐蚀 性对 表面质量的影响 9 第3章 控制表面质量的途 径 9 降低表面 粗糙度的加工方 法 9 超精密切削和低粗糙度磨削加工 ························ 9 毕业设计 题目: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及采 取的措施 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 专 业: 机械设计与自动化 函授地址: 答辩日期:

xx大学生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xx大学生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theoryofmachinesandmechanisms)研究机构和机器 的学科,其主要组成部分为机构学与机械动力学。一般把机构和机器合称为机械,因而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为机械。以下是带来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借鉴。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一) 接触机械原理这门课程一学期了,而这学期才是我真正感受到 了一个学习机械的乐趣以及枯燥,被那些机械器件、机件组合而成的机器所吸引,尤其是汽车、机器人、航天飞机等机械技术所震撼,感慨机械工作者的伟大,。然而这种激动就在接近本学期结束之时,终于实现了,我们迎来了第一堂机械课程设计。 由于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脱离老师的管束,和同学们分组探 讨自动送料冲床的结构设计,把学了一学期的机械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心中另是一番滋味! 在设计之前,指导老师把设计过程中的所有要求与条件讲解清 楚后,脑子里已经构思出机构的两部分,即送料机构和冲压机构,把每一部分分开设计,最后组合在一起不就完成整体设计了吗?这过程 似乎有点简单,可是万事开头难,没预料到这个“难”字几乎让我无法逾越,如槽轮间歇机构,要满足送料间歇条件,就必须按照规定的运动规律即参数,设计一个满足运动条件的槽轮机构,这是机械原理课堂上没有讲过的,因为这部分只是课本了解内容,但涉及这个槽轮机构对整个课程设计来说又是势在必行的,所以我跟郑光顺跑到图书

馆,恨恨地找了一番,终于借到与这次课程设计有关的六本参考资料书,拿回来后一本一本地看下去,把槽轮有关的内容一一浏览,结果,令我们欣喜的是这槽轮机构的各种参数都被罗列出来了,而且还有一道例题,按照例题的思路很快地设计出了槽轮机构,即送料机构设计完成。 做成了槽轮送料机构,我们的冲压机构有存在很大的难题,将 凸轮机构和连杆机构组合完成一个特定的运动,这是没有学过的,凸轮机构倒是很容易地算出来了,但是连杆机构既要满足角度条件又要满足高度条件,解析法是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弄懂的,为了争取时间我们只能选择图解法了,组长张瑞朋和郑光顺大晚上的坐在电脑旁边,用CAD作图,用QQ语音进行交流,高科技显然被引进了我们的课程 设计,两位“工程师”边做图边把存在的问题说出来,最后在他们二位加夜班的情况下,与第二天早上突破了这个难题。与此同时我们另外五人也拿出了两套备用方案,各自完善了参数。一周后方案基本完成,进入作图阶段。但在作图之前经过七人反复讨论决定采取第三套凸轮连杆组合方案,因为这套方案可以很好地满足急回这一特性,而其他两套方案都在这一特性上欠缺,方案的选择就这样尘埃落定了。 作图可以说是学机械的家常便饭,不过这最基本的功夫又是最 耗时、最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的。从本周一起2张2号图纸必须在周三完成,将我们设计机构完全呈现出来。由于我们组合机构比较复杂,所以除作最基本的结构件图外还得完成结构件图的侧视图,以便答辩时老师能够读懂我们的作业,这一任务无疑加大了我们的工作量,最

大学生机械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生机械专业毕业论文 范文一:煤矿机械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什么是机电一体化,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意义以及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煤矿机械;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煤矿对于采矿效率、生产的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我国许多煤矿企业都进行了旧设备更新换代和技术革新,将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到煤矿生产过程中去,煤矿生产已经呈现出自动化、智能化趋势。 1什么是机电一体化 从结构层面分析,多功能性、智能化、自动化起机电一体化的显著特征,它是机械设备、信息设备和软件的有机融合,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来实现机械设备的信息化、数字化,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性能和效率。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的广泛应用能够提高我国煤矿企业的科技化水平和生产效率,进而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2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意义 2.1促进煤矿企业生产效率、效益的提高 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顺应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煤炭企业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就我国煤矿企业的生产现状而言,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基本实现了机械生产,但是整体机械化水平不高,这严重制约着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然而,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深入推广,煤矿企业的劳动效率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自动化技术和微处理设备的运用,工人的个人劳动效率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企业的总体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产量使得企业的经济利润得到提高,同时,工人收入也随之增加。机电一体化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2.2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 近年来,煤矿生产安全性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煤矿工人大多在多粉尘、阴冷、潮湿的环境下工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机电一体化的运用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加大了劳动保障,有效的保证了煤矿工人们的生命安全。 3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3.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采煤机中的运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论文

《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插床机构设计 专业:机械工程 班级: 13机械x 学号: 13130xxx 姓名:张祥杰 指导教师:吕宁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机械工程系 2015年 6 月26 日

目录 工作原理 (2) 一.设计任务 (2) 二.设计数据 (3) 三.设计要求 (4) 四.主体机构尺寸的综合设计 (4) 五.机构的运动分析 (8) 六.数据汇总并绘图 (14) 七.总结 (15) 八.参考文献 (15)

课程设计一 插床机构设计 工作原理 插床是常用的机械加工设备,用于齿轮、花键和槽形零件等的加工。图1-1为某插床机构运动方案示意图。该插床主要由带转动、齿轮传动、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组成。电动机经过带传动、齿轮传动减速后带动曲柄1回转,再通过导杆机构1-2-3-4-5-6,使装有刀具的滑块沿道路y -y 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切削运动。为了缩短空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O2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O4D 和其他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实现的。 一.设计任务 1、 针对图1-1所示的插床的执行机构(插削机构和送料机构)方案,依据设计要求 和已知参数,确定各构件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Q 图1-1 插床机构运动方案示意图

2、 假设曲柄1等速转动,画出滑块C 的位 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曲线; 3、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4、 感想与建议。 二.设计数据 依据插床工况条件的限制,预先确定了有关几何尺寸和力学参数,如表1-1所示。要求所设 计的插床结构紧凑,机械效率高。 图1-2 插刀所受阻力曲线

学术之星最终版本

学术之星 为了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学术氛围,充分展示我校广大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创新中心于2011年10月13日—11月13日举办了第四届研究生“学术之星”评选活动。活动旨在表彰积极参与科研的优秀研究生,激励其在学术上勇于攀登、积极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以激发广大研究生的科研热情,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在此次评选活动中,涌现出了大量科技创新成果,充分彰显了我校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和学术创新精神。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评选出七位学术之星,为我校广大研究生树立了学习榜样。现将学术之星及其研究成果予以公示: (1)刘家顺土木与交通学院 刘佳顺,男,团员,土木与交通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岩土工程。攻读硕士期间共发表论文9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6篇,国内一般刊物1篇,会议论文集2篇,ISTP收录2篇。参与了辽宁省优秀人才计划《风积土冻胀与融沉特性及其工程防治措施的研究》、横向课题《辽西地区钢筋混凝土钢架拱桥加固技术研究》和《辽西地区T型梁桥加宽加固工程技术研究》三项,纵向课题《高速铁路风积土路基的振(震)陷变形试验研究》和《冻融和渗流耦合作用下风积土路基结构性演变的研究》两项。 张向东,教授,1983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原阜新矿业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带头人,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和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为辽宁省中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东北分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土木建筑工程学会理事。

机械类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类毕业设计论文 【篇一: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小型活动式起重提升机的总体结构设计摘要:提升机是大型固定机 械之一,主要用于各种重物的升降和输送.小型提升机在日常生活中也 起着重要的作用。提升机的动力来源选择了微型电动葫芦,由电动 机和减速器以及滚筒三部分成,各部分之间分别由联轴器联接。电动 机是动力源,减速器是传动系统,滚筒为执行和控制部分,其中以减速器最为重要。它采用准平行环面蜗杆。这种蜗杆不需要修形就能达到 直廓环面蜗。杆修形的效果,而且瞬时接触线和相对运动速度方向夹 角稳定,接近90度;蜗齿面是用铲背滚刀加工而成,因此蜗轮齿面接触 面大,质量稳定。同时参加啮合的齿轮齿数多,蜗轮齿面无脊线,传递运动时不会产生干涉。因此,这种蜗杆传动承载功率大,动压油涵稳定传动、噪声低、平衡温度低等特征。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关键词:活动式;提升机 the design of small-scale and movable hoist abstract:the lifting machine is one of the large-scale regular machinery ,sed in the rise or fall and transport of various kinds of heavy objects mainly. the small-scale lifting machi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o in daily life. the lifting machine is made up of motor , decelerator and three parts of cylinder , is linked by the shaft coupling respectively between every part. the motor is the power source , the decelerator is a transmission, the cylinder , in order to carry out and control some, among them the design of the decelerator is the most important. it adopts the worm the accurate parallel ring developed . this kind of worm does not need to repair the shape to reach the worm the wide ring directly and repair the result of the shape , and is exposed to the line and relative motion tempo direction contained angle stability instantaneously , is close to 90 degrees; carry the hobbing cutter and process with shovels but succeed the teeth of a cogwheel of snail, so contact the surface greatly the teeth of a cogwheel of snail, quality is steady. participating in several more than gear wheel teeth that clench the teeth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no spine line the teeth of a cogwheel of snail , will not be produced and interfered while transmitting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与设计题目列表 1、(XH745)卧式加工中心的分度工作台的设计 2、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3、 4层学生宿舍楼的设计 4、 80T起闭机大齿轮工艺设计与制造的设计 5、 BSG宽带砂光机的设计 6、 C7620车床主传动及液压系统的设计 7、 JL型锻压操作机底盘与运行机构的设计 8、 JL型锻压操作机机身与手笔控制的设计 9、 JL型锻压操作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10、 LZ2型保健床的设计 11、 SQL数据库酒店管理系统的设计 12、 Vfp现在物流企业管理系统的设计 13、 X5032型立式铣床的设计 14、 X6132型万能卧式升降台铣床的设计 15、 Z3040型摇臂钻床的设计 16、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17、半喂入式花生摘果机的设计(文本) 18、泵叶轮注射模具的设计 19、基于Ansys8.0的永磁直线电机的有限元分析及计算 20、变频器控制原理图的设计 21、宾馆客房管理系统 22、并联式井下旋流分离装置的设计 23、茶树修剪机的设计 24、车备胎支架设计与制造 25、车用柴油机总体及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 26、成绩管理系统 27、齿轮套注塑模具及注塑模腔三维造型CAD CAM 28、冲压模论文 29、大豆螺杆挤压膨化试验装置总体设计 30、带式输送机减速器的设计 31、单立柱巷道堆垛机的设计 32、冰箱、洗衣机修理翻转架的设计 33、电火花切割机床的设计 34、电机转速与温升检测装置的设计 35、动力差速式转向机构的设计 36、多功能切菜机的设计 37、多房间温度、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38、二级减速器的设计 39、复摆颚式破碎机的设计 40、某油缸设计图纸 41、高温火焰电视监测系统的设计 42、工业机械手的设计 43、关节型机器人腕部结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手册

一、课程设计的意义、内容及步骤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产品种类日益增多,对产品的机械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机械设备设计首先需要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构思、各种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选用和创新设计。本指导书旨在根据高校工科本科《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要求:结合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受到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初步训练,并能对方案中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针对某种简单机器(即工艺动作过程较简单)进行机构运动简图设计。 设计过程指从明确设计任务到编制技术文件为止的整个设计工作的过程,该过程一般来讲包括四个阶段:1)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2)原理方案设计;3)技术设计;4)施工设计。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完成前两个任务,完成的步骤如下;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设计结果体现创新精神。 2.方案设计阶段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讨论,分析机器的结构、传动方式、工 作原理,给出至少两种运动方案,并对其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3.方案确定以后,进行机构尺寸综合和机构运动分析时,每个学生的参数不同,独自 设计。若发现尚未达到工作要求,应审查方案,调整机构的尺寸,重新进行设计。 4.每个学生绘制一张图纸,应包括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简图和机械运动循环图,一两个 主要机构的运动分析及设计程序。 5.写一份设计说明书,最后进行答辩。 6.成绩的评定。课程设计的成绩单独评定。应以设计说明书、图样和在答辩中回答问 题的情况为依据,参考设计过程中的表现,由指导教师按五级计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进行评定。 二、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内容 1.功能分解 机器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一种机器都要完成某一工艺动作过程。将机械所需完成的工艺动作过程进行分解,即将总功能分解为多个功能元,在机械产品中就是将工艺动作过程分解为若干个执行动作。设计者必须把动作过程分解为几个独立运动的分功能,然后用树状功能图来描述,使机器的总的功用及各分功能一日了然。 例如,设计一部四工位专用机床,它可以分解成如下几个工艺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