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基础知识 黄自元间架结构92法

合集下载

清代黄自元间架结构92法

清代黄自元间架结构92法

清代黄自元间架结构92法”注释及解析------董自强第2法: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

释义:下面最后一笔为横画托载的字,其余笔画应托在横画的上面。

解析:本条“地载者”,一是独体字、上下关系的字中下半部分最后一笔为横画的字,上半部分的宽度一定不要超过下半部分横的宽度。

如:直、且、至、里、孟。

二是上下关系的字,下半部为“扁方形”与上半部分的“小方形”、“窄长形”、“大方形”组合时,一般写成“上小下大”如:至、孟、热。

特例:当上半部为“扁方形”和“大方形”组合时,并且上半部分中含有撇和捺组合,撇和捺组合的宽度可以超过下半部分最后一笔“横画”的宽度,如:室、圣。

第3法:让左者,左昂右低。

释义: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解析:左右结构的字中,左半部为“大方形”,右半部为“窄长形”的组合,要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

第4法:让右者,右伸左缩。

释义: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解析:左右结构的字中,右半部为“大方形”,左半部为“小方形”、“窄长形”的组合,右边占2/3,要长,左边占1/3,要短。

如:绩、议、读。

第5法:横担者,中画宜长。

释义: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

解析:横在中间的写法,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第6法:直卓者,中竖宜正。

释义:有竖画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解析:竖在中间的写法,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

第7法: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

释义:勾拿笔画,竖钩回抱不应弯曲、短小。

解析:讲解“横折钩”的写法,竖钩回抱的笔画多,应写的正直而略长。

如:葡、萄、蜀、葛。

第8法:勾衂法,其势不可直长。

释义:勾衄笔画,竖钩回抱不应该长而正直。

解析:讲解“横折钩”的写法,竖钩回抱的笔画少,应写的稍斜而略短。

如:句、匀、勿。

第9法:画短撇长。

释义:横短撇长。

解析:“横、撇”组合时,下面是“扁方形”“竖弯钩”时,应横画写短,撇画写长。

如:左、在、尤、龙。

第10法:画长撇短。

(清)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附解释)

(清)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附解释)

(清)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附解释)清黄自元著,讲解浅显通俗的书法间架结构技法、揭示汉字笔划部首之间的内在规律。

该帖虽以欧体为本,但其法与诸家书体本质是相通的,是广大书法爱好者初学入门的一条捷径。

下面将间架结构92法的法要,提供给大家。

译文:(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8)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匀、勿(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

如:乐、集(13)横长竖短。

如:十、上、下、士(14)横短竖长。

如:才、斗、丰、井(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丕、正、亚(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目、自、因、固(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

如:川、升、邦(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

如:伊、侈、修(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

如:亦、赤、然(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

如:三、冉(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

如:颜、顾(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

如:御、谢、树(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

需、留(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

如:章、意、素、累(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

如和、知、细(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16
卜字直勿偏,与上截中部相 对 卜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上 截的中间相对。 土字直勿偏,与下截左紧正 对 老字头中竖是字的中心。 土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下截 左边的竖画要对正。 错综者,贵迎让穿插而恶纷 纭 结构错综复杂的字,要穿 插对应退让,但不能乱。
缜密者,宜布置安排而嫌挤 杂 结构紧密的字,布置要得 当整,理pp不t 要显得拥挤杂乱。17
以与右竖的末尾相接。
末钩宜微拖似有带下之势 末 笔为竖钩的字,竖钩的钩锋
稍像左平出,象有萦带下字
之势。 整理ppt
21
之迭中字,宜于上略大而下 小 走之上的字,应上略大 而下稍小,且紧靠左下。 画长撇短者,右不宜用捺 横 长撇短的字,右边不宜用捺 而用反捺(长点)。
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 在一个字中,左竖短,则 右竖宜长。
让右者右伸左缩 以右半部
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
整边理p要pt 短。
3
横担者中画宜长 有横担的 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
直卓者中竖宜正 有竖笔贯 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勾拏法其身不宜曲短 以横折 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 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 而挺,折角正方。
勾衂法,其势不可直长以横
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
左占者,左无嫌偏大 以左部 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
右左占者,中宜逊 以左右为 主的字,中间宜小。
整理ppt
14
中间占者,中独雄 以中间 为主的字,中部应大。
上下占者中小 以上下为主 的字,中间应小。
纵腕宜曲劲 背抛钩的书写要 弯中带曲,圆润有力。
横腕贵圆隽 竖弯钩的书写要 求竖直钩圆,应圆润俊秀。
整理ppt
15
纵撇恶鼠尾 竖撇最忌象老 鼠的尾巴,要避免末端细而 无力。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92法详解字帖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92法详解字帖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92法详解字帖
黄自元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是他对汉字结构组合规律的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九十二种汉字结体书写的方法,并且都有典型例字。

以下是部分具体内容:
1. 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2. 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3. 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

4. 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5. 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

6. 画短撇长,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7. 画长撇短,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8. 画短直长,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

9. 画长直短,撇捺宜缩,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

如:乐、集。

10. 横长直短,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

如:
十、上、下、士。

11. 横短直长,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

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

以上是《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中的部分法则和示例,更多详细内容建议直接阅读字帖原文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92法》注解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92法》注解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92法》注解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92法》赵孟頫:笔画千古不宜,结构因时而变。

结构虽能调整,但万变不离其宗,贵在避让,搭配,舒展,缩进。

避让乘君子之本,搭配承阴阳之合,舒展成优雅之式,缩进呈谦谦之道正文昔人论间架以有中画之字为式,论结构以无中画之字为式,兹比而合之不复区别。

直画:竖画画:横画竖戈:戈钩横戈:心钩俯钩:横钩仰钩:浮鹅钩或者伸钩屈钩:小竖提中画:中间的横画(这里的横画指连接左右,或是区分上下的笔画)中画之字也就是指上下结构的字(这里也包括独体字),无中画之字:这里指的就是左右结构的字。

结构:组成整体的每个部分(如“加”是由“力”和“口”组成的,那么“力”就是“加”结构,反之“口”也一样)间架:对结构之间的位置,角度,避让,松紧,高低等的合理安排,(“加”的间架就是处理“力”和“口”之间的关系)这句话的意思:之前的书家在衡量字体的间架结构安排和布局时,主要是以上下结构(独体字)和左右结构为规则的,这个规则和所以的字体的间架结构安排是一样的。

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例字:宇宙定类似宝盖头这样的字,所有的笔画都要盖在宝盖头下面。

当然也不一定非是宝盖头不可,比如秃宝盖也是。

也不一定所有的笔画都要盖在下面,也可以露出了一点,但是所露出了的笔画大部分还是盖与其下。

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例字:至聖孟类似字底部有笔画或者结构把上部分的笔画全部托起来。

2,让左者左昂右低例字:敕部幼让左者,左高右低,这里的高低是相对应的。

4,让右者右伸左缩例字:读议让右者,右边要舒展高昂,左边相反5,横担者中画宜长例字:喜吾类似横画在字体的中间,也叫让横6,直卓者中竖宜正例字:平干直:竖画;类似中间带竖画的字,中竖要直7,勾拏法其身不宜曲短例字:葛蜀拏:同拿,钩拏法指的是横折钩的角度不宜过小,而且折过钩的竖钩不宜弯曲短小。

8,勾衂法其势不可直长例字:分勿衄:同女。

钩衄法指的是横折钩的角度不宜过大,而且折过钩的竖钩不宜直而长。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结构,是书法学习中常遇到的头疼环节,也是楷书学习的基础内容,学好字体间架结构对写好书法实在重要。

清末书法家黄自元根据前人书论整编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科学性的分析了楷书间架结构,是楷学经典法帖。

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3、让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4、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5、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6、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7、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

如:葡、萄、蜀、葛8、勾衂法,其势不可直长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倾,折角内收。

如:句、匀、勿9、画短撇长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10、画长撇短横长撇短;如:右、有、灰11、画短直长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12、画长直短,撇捺宜缩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

如:乐、集13、横长直短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

如:十、上、下、士14、横短直长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

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

如:才、斗、丰、井15、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丕、正、亚16、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目、自、因、固17、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

如:川、升、邦18、左直右撇,左敛而右放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放展。

如:伊、侈、修19、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画短撇长 横短撇长 。 画长撇短 横长撇短 。 画短直长 撇捺宜伸横画 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 延伸。 画长直短,撇捺宜缩 横 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 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 相呼应。
横长直短 在一个字中, 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 细挺,竖短而粗健。 横短直长 在一个字中, 横短则竖宜长。横短略 粗,竖垂直下挺。 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 长 上下有横画的字,应 上短而下长。 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 展 左右有竖画的字,左 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中间占者,中独雄 以中间 为主的字,中部应大。
上下占者中小 以上下为主 的字,中间应小。
纵腕宜曲劲 背抛钩的书写要 弯中带曲,圆润有力。
横腕贵圆隽 竖弯钩的书写要 求竖直钩圆,应圆润俊秀。
纵撇恶鼠尾 竖撇最忌象老 鼠的尾巴,要避免末端细而 无力。 联撇恶排牙 有并排几个撇 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 要有大小变化。 三撇法,以下撇首,顶上撇 之腹 连着三撇的字,下撇 应依次顶着上撇的中间 。 三点法,一下点提锋与上点 驻笔相应 三点的写法,第 三点的出锋应与首点的结尾 相对应。
叠趯者,当或挑或驻 有几 个钩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钩, 有的要藏笔锋。 上下钩趯者,下钩明而上钩 暗 上下有钩提的字,下钩 明显而上钩要隐藏。 俯仰钩挑者,俯钩缩而仰钩 伸 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 钩要收,仰钩要放。 上占地步者,听其上宽 以上 部为主的字,应让上边宽。
下占地步者,任其下阔 以下 部为主的字,下部应宽。 右占者,右不妨独丰 以右部 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 左占者,左无嫌偏大 以左部 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 右左占者,中宜逊 以左右为 主的字,中间宜小。
两平者,左右宜均 由两个 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 要均匀。 三合者,中间务正 由三部 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 两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饶 减 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 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 稍加变化。 三联者,头尾伸缩间仍要停 匀 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 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突 出主笔,协调统一。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 33 横戈不厌曲 34 伸勾贵抱持 心字底的上弯勾勿过直; 浮鹅勾要抱住内中笔划 35 承上之乂正中为贵
字中段的叉笔;能起到找准和稳定重 心的作用 乂读音:义
36 屈勾之势退缩斯宜 光
九 兆等居左之末笔为勾;要 以退为进方为适宜
• 鸟马焉为; 师明既野
• 朝故辰后; 燮谈茶黍 37 马齿法;其拿勾之锋 宜注射四点之半
• 身目耳贝 白工曰四 会合金命 琴吝各谷 65 字本瘦者;其形勿 短 66 身本矮者;用笔宜 肥 长得瘦;高也可;长得 矮;肥也可;要有视觉 的补充;切勿瘦而小 67 盖下之法撇捺宜 均 68 趁下之势左右相 称
• 土止山公 了寸卜才 • 上下千小 嬴斋龟鼍
• 69 虽宜肥而勿肿 70 虽宜瘦而勿臞 71 疏者丰之 72 密者匀之 笔划的轻重;当视字体 丰瘦 臞读音:去
28 内四叠者;布置宜匀 密
• 此七也乜 ;云去且旦 • 丈尺史又 ;武成或几
29 斜勒者不宜平;平则 失势 30 平勒者不宜倚;倚则 无仪 勒;有力的横笔 斜横要 陡峭;长横宜舒放有力 31 纵捺之字;必要攒头 收尾 纵捺要收放自如;切勿失 势而外泄锋芒 32 纵戈之法;最忌力弱 身弯
• 恩息必志 ;勉旭魁抛 • 天父外文 ;鵷鸠辉頫
43 俯仰勾挑者;俯勾缩 而仰勾伸
上有俯勾;下有仰勾;上缩而 下伸
44 上占地多者;听其上 宽
听;任由的意思
众表万禹 ;施腾让靖 敬献敛刘 ;弼辩衍仰 45 下占地多者;任其下阔 46 右占者;右不妨独丰 47 左占者;左无嫌偏大 48 左右占者;中宜逊 该大则大;该小则小;无招 有招勿强求
逊;稍差一些;此处指略小
• 木本朱东 ;乐棐筑柴 9 画短撇长 10 画长撇短 左与右字形相似;但书写 顺序不一样;左是先短横 后长撇;右是先短撇后长 横 11 画短直长;撇捺宜伸 12 画长直短;撇捺宜缩 要找到并体会书写时的 节奏韵律感;轻重疾徐 行 停有度;不局促不别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一﹑重心平稳重心平稳,就是要将字写得平正、均衡,把整个字稳定在支撑点上,不失重心。

在汉字形体中成轴对称形只是少部分,而大部分则是不对称形,在书写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达到重心平稳。

(一)左右对称这类字左右两部分几乎完全相同,以平分线为中轴对折,可以重叠。

1、中平水未幸常这类字主笔是正中的长竖或竖钩,书写时把主笔定在中心不偏不斜,支撑点对正中心。

2、大天父谷爽这类字撇捺为主笔,书写时把撇捺的交点落在中心,撇捺的高度、斜度基本相同、对应。

3、伞全金余舍这类字上部人字头撇捺的交点落在中心,下部的竖或竖钩对准撇捺交点4、只贝共具典这类字下部两足分开,以其脚点支撑整个字,重心在两支点正中,书写时两个交点落地要齐平,切勿一高一低。

5、王皿亚旦豆这类字主笔是下部托底的长横,要把长横的中点落在中心位置,左右长短一致。

上部的中竖或中心与其对正。

6、六立亩言容赛这类字上部有点,须把与在中心位置,下部的中心要与上点对齐。

7、英茶幕这类字为上下或上中下结构,书写时把中部撇捺的交点、下部的竖或竖钩与上部草字头的中心对齐。

(二)、左右不对称这类字为左右结构或半包围结构。

它们有的左小右大,有的左长右短,有的主笔不位于字的中心,左右不对称。

书写中其重心的平稳须要根据字的结构,调整安排。

1、巧吟珍晓峰魄这类字左部偏旁短小,书写时要将左偏旁写在中部偏上位置,否则重心则不平稳。

2、加仁扫阳杠徊这类字右部偏旁短小,书写时要将右部写在中部偏下位置,以使重心平稳。

3、红细初叔取甜这类字写时不仅要使右部居中而靠下,同时下部左右要齐平,该字重心方稳。

4、却即邮部新断这类字书写时要左高右低,以悬针竖收笔,切不可上下齐平。

5、厅床房居病虎这类字为左上包右下,左部为竖撇,书写时横短撇长,被包部分稍向右外拓,以使左右对称,重心平稳。

6、习司可句匈这类字右上包左下,横折钩是主笔,竖直且长,被包部分稍向左移,以期左右平衡二、疏密匀称汉字有简有繁,笔画有多有少,多者一、二十画,少的二、三笔。

书写时要安排好各点画间的空白,使每个笔画间的距离疏密合理,相等匀称。

笔画多的字安排得均匀紧凑而不拥挤,笔画少的字宽松而不单薄。

1、三与专目直重川世也则曲删这类字均有三个及以上横向或竖向笔画,书写时须使这些笔画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所谓布白均匀,这样结构也就匀称了。

2、力夕歹乃戈多这类字书写时要注意笔画连接或交叉的位置,其下一笔均是从上一笔画的中点起笔或穿插过去的。

3、开四血勿这类字有一个笔画同时与两个及以上笔画连接或交叉,那么这个笔画就应被那几个笔画等分,使结构匀称。

三、呼应连贯楷书虽然每一笔画各有起止,但后一笔画应紧承前一笔画收笔时的笔势自然书写,做到笔断意连。

偏旁部首间要运用提、钩和穿插避就等方法,使笔画部分间呼应顾盼,生动活泼,融为一体。

(一)点画呼应九小少方心火这类字书写时要笔顺正确,上一笔画的收与下一笔的起要有呼应承接之意。

(二)偏旁呼应对于合体字,更要注意各部分间的呼应,以使结构紧凑而不松散,依存而不分离。

1、相向切幼汤约妙欲左右笔画面对面相,称为相向。

书写时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笔画要穿插、避让,向而不犯。

2、相背北兆孔犯肥驰左右笔画朝相反方向伸展,称为相背。

书写时要利用撇、提等笔画呼应,使左右两部分背而不离,脉胳贯通。

四、参差变化一个字中如果有两个及以上相同笔画,则须有长短、轻重、正斜、俯仰,收放等变化;如果有两个及以上部分相同组成的字,则应分清主次,有大小、强弱、收放之变化,力戒雷同,以达到参差错落,变化有致。

(一)笔画变化1、点的变化小尽心江兴点这类字书写时要注意点画形态,笔法到位,相互间呼应顾盼。

2、横的变化上土士三言奉这类字中均有两个及以上横画,书写时要长短不一,俯仰有变。

一般来说,一字之中长横作为主笔只能使用一次。

在字中无论位置如何均呈俯势,只是俯度略有别。

短横在字中的位置不同,其形态也稍有差别,在字上部为仰横,在字中部为平横,在字下部为俯横。

3、竖的变化非种业柳惭这类字中均有两个及以上竖画,书写时形态有变,长短不一。

一般两竖并存时,左短右长,左用垂露竖,右用悬针竖;三竖并存时,中竖最短,右竖最长用悬针,要写得挺拔修长。

4、撇的变化夕行形友及象这类字中有两个及以上撇画,撇的长度、角度、弯度要有区别。

撇画上下搭配时,上撇稍短平,下撇从上撇腹部起笔,较长弯;撇画左右搭配时,左上部的撇长而直,右下部的撇短而弯。

5、捺的变化从双这迟类餐这类字中捺画在左右重复,即把左偏旁的捺写成长点;捺画在上下重复,主捺保留不变,次捺写成长点。

6、钩的变化冗冠觉党这类字中上下同时有钩,上钩呈俯势,书写时收,下钩为仰势,书写时伸长,以包住上钩。

(二)结构变化在汉字中有部分字上下、左右结构相同,书写时要在不变中求变。

1、相重吕圭昌多炎哥这类字上下同形重叠,书写时要适当变化.上部窄小,以收为主;下部宽大,有力地支撑整体.2、相并林羽朋弱兢这类字左右同形,书写时左部分宜窄小,右部略宽长,左收右展。

3、相堆品晶众森磊淼这类字三个部分相同,重叠组合在一起,书写时要使三个部分上让下,左让右,三个部分既是一个整体相互照应,又相对独立,各具姿态。

五、因字赋形汉字本身并不都是正方形,有其自身的自然形态。

宋姜夔在《续书谱》中指出:“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疏能一之?”因此写字不可强求一律方正,要因字赋形。

唯有如此,才能使字写得美观整齐,神态各异。

1、方正田正里同国画这类字以平正结构为主,呈方形。

书写时要端正,平直,点画均匀。

2、偏斜飞戈毛夕勿母这类字的主笔是向左或向右伸长的撇、钩画,形成偏斜之势。

书写时要顺其体势,斜中求稳。

3、短小口日四血这类字要么笔画少,字形小,书写时要小中见大,使笔画宽绰丰满;要么横长竖短,呈扁形,书写时横向笔画要长,竖向笔画短而排列均匀。

4、瘦长月目耳身骨这类字呈长形,横短竖长。

书写时体势要修长,横向笔画排列均匀,且上紧下松。

竖向笔画虽长,但要防止写得过窄而使之干枯。

5、肥大翻藏臻繁叠赢这类字笔画繁多,层层累积,字形较大。

书写时笔画要轻细,注意笔画间的争占容让,避密就疏,做到左紧右松,上紧下松,内紧外松,使其密而不挤,大而不散。

汉字间架结构九十二法——清代黄自元(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汉字间架结构九十二法(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8)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匀、勿(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

如:乐、集(13)横长竖短。

如:十、上、下、士(14)横短竖长。

如:才、斗、丰、井(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丕、正、亚(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目、自、因、固(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

如:川、升、邦(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

如:伊、侈、修(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

如:亦、赤、然(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

如:三、冉(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

如:颜、顾(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

如:御、谢、树(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

需、留(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

如:章、意、素、累(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

如和、知、细(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

如:嚣、器(28)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

如:爽、齿(29)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

如:七、也(30)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

如:云、去、且、旦(31)纵捺之字,要积聚起笔,收拢尾笔。

如:丈、尺、史、又(32)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

武、成、或(33)横戈笔画不怕弯曲。

如:恩、息、必、志(34)伸钩之字应抱持。

如:勉、旭、抛(35)承上之“人”字,应恰在正中。

天、父、外、文(36)屈钩笔之势,应缩小才好。

如:鸠、辉(37)马齿的钩锋,应对着四点之中。

如:鸟、马(38)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

如:师、明、既、野、(39)下边为平画的字,应与底对齐。

如:朝、故、辰(40)有几个捺画的字,应有缩有伸。

如:谈、茶、黍(41)有几个钩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钩,有的要藏笔锋。

如:禁、林、森(42)上下有钩提的字,下钩明显而上钩要隐藏。

如:哥、柔(43)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短,仰钩要长。

如;冠、寇、宅(44)以上部为主的字,应让上边宽。

如:普、皆、齐(45)纵腕笔,应弯曲而有力。

如:风、飞、气(46)横腕笔,应圆润俊秀。

如:先、见、元、毛(47)纵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

如;庭、居、底(48)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

如:友、及、反、皮(49)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顶着上撇的中间。

如;修、参、须、形(50)三点的写法,下点的提锋应与上点的结尾相对应。

如:治、洪、流、海(51)以下部为主的字,下部应宽。

如:表、禹(52)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

施、腾、靖(53)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

如:敬、敛、刘(54)以左右为主的字,中间宜小。

如;弼、辩、衍、仰(55)以中间为主的字,中部应大。

如:掷、番;(56)以上下为主的字,中间应小。

如:莺、寡(57)卜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上截的中间相对。

如:是、足、走(58)土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下截左边的竖画要对正。

如:者、老、考(59)结构错综复杂的字,要穿插对应退让,但不能乱。

如:繁、馨(60)结构紧密的字,布置要得当,不要显得拥挤杂乱。

如:继、缠(61)当悬针的笔画若成垂露(结尾如露珠、圆形),则不美观。

如:车、申、中、巾(62)当垂露的若悬针,则显得无力。

如:卓、单(63)字体虽是斜的,但字心要正。

如:易、乃、母、力;(64)字体本是正的,要写得有骨力;如:正、主、本、王(65)字本来就瘦的,字形不要写得太短。

如:身、目、耳、贝;(66)字本来就矮的,就写得粗壮些。

如:白、工、日、四(67)盖下(指人)的写法要使撇和捺匀称。

如:会、合、金、命;(68)趁(ㄨ)的写法要左右相称。

如:琴、吝、各、谷(69)虽宜肥的字,但不要显得臃肿;如:土、山、公、止(70)虽宜瘦的字,但不要显得太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