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观后感500字
国歌观后感

国歌观后感国歌观后感一、前言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是国家的精神标志。
每当听到国歌响起时,我都无比自豪和激动。
国歌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和独特气质,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祖国的伟大和光荣。
以下是我对国歌的观后感,分享给大家。
二、国歌的历史渊源国歌是国家的音乐,它的诞生和发展历史悠久。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每个国家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国歌。
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红军战斗歌曲《东方红》为基础改编而来的。
这首国歌既有激昂豪迈的音乐,又寄托了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赤诚热爱。
三、国歌的音乐特点国歌的音乐旋律鲜明、节奏明快,给人们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它以雄壮、威武、激情澎湃的曲调,表达了人民对祖国和自由的深深热爱。
在国歌中,通过乐音的高低变化和音乐元素的巧妙运用,完美地体现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耀。
四、国歌的歌词含义国歌的歌词是对祖国的赞美和祝福。
歌词中表达了对祖国土地和人民的深情厚意,表达了无数勇敢无畏的英雄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精神。
歌词中蕴含着对祖国永远繁荣兴旺的美好愿望。
五、国歌的社会影响国歌在国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每当国歌响起时,人们会立即停下手中的活计,礼让行人,表示对祖国的尊敬和热爱。
国歌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和奋发向前的精神,成为推动祖国发展的强大力量。
六、国歌的庄重仪式国歌庄重仪式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性仪式,代表了国家权威和尊严。
在各国重要场合,国歌的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它向外界展示了国家的形象和实力。
国歌庄重仪式的举行,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庄重表达,彰显国家文化传统。
附件:本文档并不涉及任何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国歌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法律,规定了国歌的使用、演唱、标准等相关事项。
2:庄重:指严肃、庄严、郑重的意思,是对国歌演唱等重要场合的要求。
《国歌》观后感

《国歌》观后感《<国歌>观后感》“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这激昂的旋律响起,我的心中总是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澎湃情感。
观看了关于国歌的相关影片之后,这种情感更是被放大了无数倍。
影片中,那一段段历史的画面重现眼前,仿佛将我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
我看到了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尊严,为了民族的独立,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战斗之中。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那是一种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深沉的热爱。
其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那是一场激烈的战斗,战士们在前线奋勇杀敌。
炮弹在身边不断爆炸,子弹呼啸着从耳边飞过,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
一位年轻的战士,脸上还带着些许稚嫩,可他的眼神却无比坚毅。
他冲锋在前,手中的枪不停地射击,嘴里高喊着“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一颗子弹飞来,他的腿部受伤了,鲜血染红了他的裤腿,但他只是简单地包扎了一下,又继续投入战斗。
在战火的间歇,他靠在战壕里,和身边的战友一起唱起了国歌。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内心的信念,那是对胜利的渴望,对祖国未来的期待。
还有一位老母亲,她的儿子奔赴前线,她每天都在家中祈祷,希望儿子能够平安归来。
当她听到国歌响起,眼中饱含泪水。
她知道,儿子是在为了国家的尊严而战,她为儿子感到骄傲。
她默默地在家中做着后勤工作,为战士们缝补衣服,准备干粮。
她的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对战士们的关爱和支持。
看着这些画面,我的心被深深触动了。
国歌不再只是一首简单的歌曲,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无数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壮丽篇章。
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的苦难与抗争,也承载着我们的希望与梦想。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
没有了战火的硝烟,没有了生死的考验。
但国歌依然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付出的人们。
当我们在学校里,在升旗仪式上唱响国歌时,我们应该想一想,这旋律背后的意义。
国歌观后感500字

国歌观后感500字国歌观后感作为国家的象征和国民的共同信仰,国歌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在一次国家庆典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国歌的演唱,这引发了我对国歌的思考和感悟。
国歌音乐庄重激昂,歌词深刻含义,让人对祖国充满了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国歌音乐以庄严的旋律引领着我们的情感起伏。
一开始,悲壮的乐曲涌向心头,仿佛唤醒了内心深处关于国家历史的回忆。
接着,音乐节奏逐渐变得婉转悠扬,给人以希望和动力。
最后,音乐高潮迭起,让人感受到一种澎湃而不可阻挡的力量。
这种庄严激昂的旋律,彰显着国家的伟大和力量,激发了我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国歌的歌词更是充满了深刻的含义。
歌词通过简洁有力的表达,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句歌词直戳人心,激励着每个人追求自由和尊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这句歌词传达出国家团结和奋进的力量,彰显了中国人民勇往直前的精神。
每一句歌词都蕴含着对国家的热爱和付出,每一个字都浸透着民族的血与泪。
国歌的演唱让我感受到了强烈的集体认同感。
当上千人齐声高唱国歌,让我感到自己融入了一个伟大的整体。
音乐的力量让人们与人们之间的界限消失,思想和情感无间连接,形成了强烈的团结和凝聚力。
这种集体意识和归属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国家的庞大和伟大,激起了我为国家努力奋斗的动力。
国歌不仅是国家的象征,也是人民精神力量的象征。
它汇聚着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代表着人民的共同信仰和追求。
每次聆听国歌,都会让我感受到一种崇高和神圣,让我对祖国充满了热爱和敬意。
我相信,在这庄严激昂的旋律和深刻含义的歌词中,每一个国家的儿女都能找到内心最真实的呼唤和期许,为实现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而努力。
总之,国歌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庄重激昂的音乐和深刻含义的歌词引领着人们向前。
国歌的演唱让我感受到了国家的伟大和力量,激发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国歌》观后感

《国歌》观后感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
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国歌》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歌》观后感1《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每次国歌响起,脑海里瞬间就会被先烈们的英雄形象所占据。
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了新中国,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无所畏惧奋勇向前。
《国歌》这部电影真实的重现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备受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场景。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于是,无数的先辈们站了出来,带领大家打败侵略者、打倒压迫,让中华民族重新崛起。
也正是这首《义勇军进行曲》,让无数的中华儿女挺起了不屈的脊梁,就像是吹起了冲锋的号角,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不怕面对任艰险,前进,万众一心,用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我被影片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所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面对侵略和压迫,没有人退缩,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我们的新中国,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浇铸而成。
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呢?国旗升起,国歌响起。
雄壮的旋律,让我们铭记先烈们的英勇和牺牲。
挺起我们的胸膛,努力学习,作为一名中华儿女,为我们的国家未来变得更加强大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国歌》观后感2星期三,学校组织我们学生观看了一部叫《国歌》的教育片。
《国歌》这部电影主要讲叙的是国歌的作词者——田汉,以及爱国热血儿女的故事。
电影主要描写了他们在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田汉和他的好友聂耳一起以写戏与义演的方式抗日,却遭到了袭击。
这引起了许多爱国人士的愤怒之情。
此时他们遇到两位东北学生,这两名东北大学生因为日寇占领了东北,被迫离乡。
他们的悲惨遭遇引起了田汉的满腔怒火,田汉的好朋友梅宁、梅香兄妹俩也加入到抗战的队伍中。
他们为了拍摄战地场面,竟带着摄像机深入战斗前线。
从此以后,田汉、聂耳、梅香和诸多演员们拍摄了许多抗战影片。
《国歌》观后感

《国歌》观后感《<国歌>观后感》“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每当这激昂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强烈的情感。
前几天,我观看了电影《国歌》,这部影片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影片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田汉、聂耳等一群爱国志士,为了唤醒民众的爱国意识,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过程。
影片中的田汉,是一位充满激情和正义感的剧作家。
他目睹了国家的苦难和人民的痛苦,心中充满了悲愤。
他用手中的笔,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剧本,试图唤起人们的反抗精神。
而聂耳,这位年轻的音乐家,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为田汉的词谱上了激昂的旋律。
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不畏强权,不惧危险,只为了让这首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歌曲传遍大江南北。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场景,是田汉在看到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后,那种愤怒和无奈的表情。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痛苦和坚定,他咬着牙,握紧拳头,仿佛在心中发誓一定要让国人觉醒。
他回到家中,奋笔疾书,将心中的怒火和对祖国的深情都倾注在了剧本里。
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他的心跳,能听到他的呼吸,那种对国家的热爱,是如此的深沉,如此的炽热。
还有聂耳,为了能让歌曲更有感染力,他亲自到战场上,去感受战士们的英勇和无畏。
他听到了子弹的呼啸,看到了鲜血的流淌,听到了战士们的呐喊。
那些声音,那些画面,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
他把这些感受都融入到了音乐中,让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力量。
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重重困难。
资金的短缺,敌人的追捕,外界的压力,但他们从未放弃。
他们坚信,这首歌曲能够激发起国人的斗志,能够让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敌。
当《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在银幕上响起的时候,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那激昂的旋律,那充满力量的歌词,仿佛是一把火炬,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希望之火。
我看到银幕上的人们,眼中闪烁着泪光,他们跟着节奏一起哼唱,那一刻,我明白了这首歌的意义。
电影《国歌》观后感精选8篇【精品文档】

电影《国歌》观后感精选8篇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电影《国歌》观后感内容简介;多少年来,《义勇军进行曲》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
在战场上,在天安门,在学校里,在我们的心中,它都曾被无数次地唱响过。
它鼓励着我们前进,支持我们继续。
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它永远是最伟大的歌曲。
电影《国歌》观后感由九象整理详见正文1篇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一句歌词再熟悉不过了。
在我们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上都会庄严地唱响这首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众所周知,我们的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词的。
但你知道他是怎么诞生的吗?《国歌》这部电影为我们讲述了《义勇军进行曲》也就是我们的国歌的由来。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戏剧家田汉用和他的好朋友聂耳一起,以写戏与义演的方式抗日,却遭到了袭击。
这引起了众多爱国人士的愤怒之情。
而在此时,他们和两位东北大学生相遇了。
东北大学生由于日本鬼子的侵略而被迫背井离乡。
他们的悲惨遭遇更激起了田汉等人的满腔热血,即使会再遭袭击也在所不辞。
田汉的好朋友梅宁、梅香兄妹俩也加入到抗战的队伍中。
他们为了拍摄战地场面,竟带着摄像机深入战斗前线。
前线是十分危险的。
枪林弹雨中,田汉与聂耳毫不退缩,坚持将每一个战斗场面拍摄下来。
从此以后,田汉、聂耳、梅香和诸多演员们拍摄了许多抗战影片。
可是,在一部电影的拍摄中,作为替身的梅香却被突如其来的战斗机子弹杀死了。
所有人都痛心不已。
此时,田汉正在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歌词而烦恼,经历了梅香的死后,痛失好友的田汉又得到参加义勇军的东北大学生失败的消息。
悲痛的田汉终于洋洋洒洒地写下了《风女儿女》的主题曲歌词也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之后,正当聂耳在为这段激情高昂的歌词作曲时,却传来了田汉被捕的消息。
为了保护聂耳,组织派他去欧洲学习。
之后,聂耳终于完成了田汉寄予全部希望的《义勇军进行曲》,并让这首歌随着那悲怆的曲调久久地回荡在田汉所在监狱的上空。
《国歌》观后感500字

《国歌》观后感500字国歌观后感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它是国家的声音与灵魂。
作为公民,我们在每次听到国歌的时候,都应该怀着敬畏之心。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国庆庆典活动,亲身感受到了国歌所散发出的力量和魅力,让我深深地为之动容。
当国歌奏响的那一刻,我感到整个身心都被激荡起来。
这首国歌旋律庄重而雄壮,仿佛勾勒出一幅伟大的画卷,让人不禁为之沉醉。
自从我记事起,国歌就像是一面永远高高飘扬的旗帜,每次听到这首歌,我的心中都会涌起无比自豪的情感。
它让我感到幸福,让我感到自豪,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之中。
国歌的歌词简洁而深沉,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激情与奋斗的力量,让人心潮澎湃。
尤其是国歌的尾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句话仿佛敲打在我的心头,激发出内心深处对自由、平等和尊严的渴望。
我们伟大的祖国,曾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每一次挫折都不能动摇我们对自由和尊严的不懈追求。
正是国歌,让我在国庆庆典活动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和民族的团结。
当千万人齐声高唱国歌的时候,我感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
无论我们来自哪个地区、哪个族群,我们都是中国人民的子孙,都应该同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国歌的陪伴下,我更加坚定了对祖国的热爱和不懈奋斗的决心。
每当我听到这首国歌时,我总会想起一句名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以高尚的道德标准,积极进取,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国歌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荣耀。
我的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每一次听到国歌,我都充满了希望和自信。
让我们为祖国骄傲,为祖国奋斗,让国歌永远奏响在我们的心中!国歌,是我心中永远高高飘扬的旗帜!。
国歌的力量观后感精选 5篇

国歌的力量观后感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具有凝聚人心、激励民众的力量。
当我聆听国歌时,我感受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的归属感。
国歌所传递的力量让我深思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并引发了我对社会责任和个人行为的思考。
首先,国歌在音乐上具有庄严肃穆的氛围,以强烈的旋律和饱含情感的歌词展现了国家的荣耀和壮丽。
这种庄严感激励着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每当我听到国歌,我都会感受到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我更加努力地为国家的进步而奋斗。
其次,国歌所传递的力量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它还具有集体意识的象征。
国歌是一个国家的集体精神的象征,它将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超越了个人的利益和差异。
当人们齐唱国歌时,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团结和凝聚力,这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力量。
国歌能够让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国家的一员所拥有的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们更加团结一心,共同为国家的繁荣而奋斗。
最后,国歌也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国歌所表达的理念和情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它能够引导人们在道德、伦理和社会行为方面的思考。
国歌所传达的力量激发着人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国家发展的期待,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于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的思考。
总的来说,国歌的力量是无穷的。
它激发了人们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感,促使人们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国歌也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它凝聚了人们的团结力量,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国家的一员,并肩同行。
国歌所传递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引导着人们的思考,激励人们在个人行为中体现出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
国歌的力量是强大而深远的,它让人们思考自己的身份、使命和对国家的贡献,成为塑造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因素。
国歌的力量观后感国歌是一种具有强大力量的表达形式,它通过音乐和歌词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和集体认同感。
当我们聆听国歌时,往往会感受到一种激情和自豪,同时也会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国歌的力量来自于它所承载的象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歌观后感500字
这周,学校组织我们学生观看了一部叫《国歌》的教育片。
《国歌》这部电影主要讲叙的是国歌的作词者——田汉,以及爱国热血儿女的故事。
电影主要描写了他们在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田汉和他的好友聂耳一起以写戏与义演的方式抗日,却遭到了袭击。
这引起了许多爱国人士的愤怒之情。
此时他们遇到两位东北学生,这两名东北大学生因为日寇占领了东北,被迫离乡。
他们的悲惨遭遇引起了田汉的满腔怒火,田汉的好朋友梅宁、梅香兄妹俩也加入到抗战的队伍中。
他们为了拍摄战地场面,竟带着摄像机深入战斗前线。
从此以后,田汉、聂耳、梅香和诸多演员们拍摄了许多抗战影片。
可是,在一部电影的拍摄中,作为替身的梅香却被战斗机子弹杀死了。
痛失好友的田汉又得到了参加义勇军的东北大学生牺牲的消息,悲痛的田汉终于洋洋洒洒地写下了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也就是后来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看到这里,我不仅觉得浑身热血,我为日本鬼子的残酷而感到愤怒,也为剧中主人公那团结、勇敢、顽强、忠于祖国的精神,以及无比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责任感感动。
影片在“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构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歌声中结束了,而我的心依旧在随着国歌而跳动。
我想我们现在过着幸福的生活,更应该好好学习,为祖国做出贡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