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型液压升降平台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液压升降平台专项方案

液压升降平台专项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工业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空作业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高空作业的安全、高效和便捷,液压升降平台作为一种重要的起重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施工现场、工厂、仓库、码头、车站等地。

本专项方案旨在针对液压升降平台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以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方案目标1. 提高液压升降平台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2. 优化液压升降平台的设计和制造工艺;3. 规范液压升降平台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流程;4. 提高液压升降平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方案内容1. 设备选型与设计(1)根据使用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液压升降平台类型,如剪叉式、自行式、曲臂式等;(2)设计液压升降平台的台面尺寸、升降高度、承载能力等参数,确保满足实际使用需求;(3)优化液压系统、控制系统和电气系统,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制造与加工(1)选用优质原材料,确保设备的质量;(2)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提高设备的精度和性能;(3)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确保设备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 安装与调试(1)严格按照安装规范进行设备安装,确保安装质量;(2)对液压升降平台进行调试,确保设备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3)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设备操作技能。

4. 使用与维护(1)制定液压升降平台的使用规范,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范操作;(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3)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维修情况。

5. 安全保障(1)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限位器、安全锁、紧急停止按钮等;(2)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3)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四、实施与评估1. 实施步骤(1)制定液压升降平台专项方案;(2)组织设备选型、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3)开展使用、维护和保养培训;(4)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2. 评估指标(1)设备稳定性:设备运行过程中无异常振动、噪音和泄漏;(2)可靠性:设备运行过程中无故障发生;(3)安全性:设备操作过程中无安全事故发生;(4)经济效益:设备运行成本和使用寿命。

液压升降平台国家标准

液压升降平台国家标准

液压升降平台国家标准液压升降平台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工厂、仓库、物流中心等场所,用于货物的升降和运输。

为了保障液压升降平台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国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标准化规定,以确保其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

首先,液压升降平台的国家标准对其设计和制造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设计方面,标准规定了液压升降平台的结构、尺寸、载荷能力、升降高度、升降速度等参数,以及安全防护装置、紧急停止装置等安全要求。

在制造方面,标准要求制造商必须符合相关的工艺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其次,液压升降平台的国家标准还对其安装和维护提出了相应的规定。

在安装方面,标准规定了液压升降平台的安装位置、基础要求、固定方式等,以及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在维护方面,标准要求用户必须按照制造商提供的维护手册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以确保液压升降平台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另外,液压升降平台的国家标准还对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出了要求。

标准规定了液压升降平台的使用环境、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安全操作规程等,以及日常检查、维护和故障处理的相关要求,以确保液压升降平台的安全运行。

总的来说,液压升降平台的国家标准从设计、制造、安装、维护到使用全方位地规范了液压升降平台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保障了液压升降平台的质量和安全性。

制造商和用户都应严格遵守这些标准,以确保液压升降平台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为工业生产和物流运输提供保障。

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企业和用户应当高度重视液压升降平台的国家标准,加强对液压升降平台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确保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也要加强对液压升降平台的维护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综上所述,液压升降平台的国家标准对其设计、制造、安装、维护和使用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是保障液压升降平台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基础,企业和用户都应当严格遵守,以确保液压升降平台的安全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液压升降作业平台自主设计与分析

液压升降作业平台自主设计与分析

液压升降作业平台自主设计与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大吨位液压升降平台工艺装备的原理和结构设计及其作用,此结构的设计特点:承载能力强,安全系数高,工作性能可靠,对工作台面、支撑点、剪刀式举升臂进行了有限元受力分析,并得到了其可行性的相关技术参数,提供了其现场实际的尺寸确定的依据,改进后的液压和电器元件,与制作的机械部分的匹配性,通过现场得以验证,完全满足生产实际需求。

关键词:大吨位液压升降平台液压系统1 制作背景随着市场的需求、客户的要求,产品的升级换代,推土机的功率由原来的SD13/SD16/SD22/SD32系列到现在的SD52系列.再到SD90系列,原来推土机事业部整备车间4#装配升降平台原设计承重为60t,在装配大功率推土机装SD52系列时,原有的液压升级平台托举最大重量为60t,因SD90推土机自重达86t,为满足生产需求,现设计一台额定吨位100t的液压升降平台,该液压升降平台是推土机事业部针对装配SD90大功率推土机的得力助手,该装置主要用于大功率推土机装配过程中的举升,便于装配其他部件(履带的安装、驱动桥、作业台车)的作用。

2 装置的构成该装置的组成部分有三大部分:机械部分、液压部分、电控部分总的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3 机械系统部分首先对机械部分的结构进行设计,参照公司原有的60t液压升降平台的工作台面进行受力分析、剪叉支撑架依据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流程进行分析。

3.1 工作台受力分析发现原工作台的强度薄弱带在四周,对原工作台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对平行四边形机构其支撑点的位置放置的确定,对其重新设计加固到达整个工作台的承载能力的均衡性和一致性,通过创新性地优化平台主体机(见图1)。

3.2 支撑举升臂受力分析对油缸支撑点到折臂段进行了设计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见图2,和60t的相比较整体机构由单一板式改为方箱式,浮动轮由原来的轴承滚轮改为纯滚轮支撑,实现滑动摩擦低转速转动,增加了安全锁紧机构,机械固定档位可阻止突然下降,提高了安全系数。

液压升降平台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

液压升降平台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

升降平台是一种多功能起重装卸机械设备、升降平台升降系统,是靠液压驱动。

剪叉机械结构,使升降台起升有较高的稳定性,宽大的作业平台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使高空作业范围更大、并适合多人同时作业。

它使高空作业效率更高,安全更保障。

升降平台的操作规程:1.升降平台在出厂前均已检验调试,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使用时只需接通电源,液压、电气系统不需调整。

2.平台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液压、电器系统,无渗漏或裸漏现象后方可使用。

3.升降平台在使用时,四个支腿应牢固的支撑在坚实的地面上(以行走轮将要离开地面为准)必要时可使用枕木。

4.升降平台空运行1-3次后方可载荷作业。

5.载荷的重心应尽量处于工作台的中心位置。

6. 防护栏杆两端活动门应关牢锁死后方可作业。

7.使用时,将回油阀旋钮按顺时针方向拧紧,把手动换向阀手柄推倒中立位置,启动电机使系统工作,然后把换向手柄拉到起升位置,平台起升,到达所需高度使再将换向手柄推到中立位置,升降平台停止上升,同时要关闭电机,即可作业。

下降时,松开回油阀(逆时针方向旋转)平台依靠自重就可下降。

(注意事项:电机不可反转)8.使用手动泵时,首先将回油阀旋钮按顺时针拧紧,将手柄推到中立位置,压动手柄平台便可起升。

下降时,松开回油阀平台下降。

我们都知道升降平台是一种多功能起重装卸机械设备、升降平台升降系统,是靠液压驱动。

它使高空作业效率更高,安全更保障。

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

升降平台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有:1.升降台上升过程不能停止。

1.1升降平台上行程开关损坏,更换行程开关。

1.2升降平台控制手柄和配电箱按钮损坏。

维修或更换手柄或按钮。

1.3升降平台控制箱接触器主触点是黏住。

更换接触器。

1.4控制回路故障,无法断开接触器或继电器控制电源,检查控制线路。

2.升降平台起升无力或不起升。

2.1升降平台载重超负荷。

应确保载重不超过升降平台额定载荷。

2.2电源电压过低。

检查电源电压,确保电机带负载工作时的电压在允许浮动范围内。

重负荷水平升降机构设计

重负荷水平升降机构设计

重负荷水平升降机构设计
重负荷水平升降机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设计需求:需要明确设计要求,包括升降机构的承载重量、升降高度、升
降速度、安装空间等。

2.选择合适的驱动方式:根据升降机构的负载重量和提升高度,选择合适的驱动
方式,如液压驱动、电动驱动等。

3.设计合理的结构:根据升降机构的运动方式和承载要求,设计合理的结构,包
括支架、导轨、传动装置等,以确保升降机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进行强度和稳定性分析:对升降机构进行强度和稳定性分析,以确保其在各种
工作条件下都能够正常、安全地工作。

5.考虑安全因素:在重负荷水平升降机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如超
载保护、限位开关、紧急制动等,以保障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6.考虑维护和保养:在设计重负荷水平升降机构时,需要考虑到设备的维护和保
养,如润滑、清洁、保养等,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重负荷水平升降机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设计需求、驱动方式、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分析、安全因素以及维护和保养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高质量、高性能的重负荷水平升降机构。

液压升降作业平台自主设计与分析

液压升降作业平台自主设计与分析

液压升降作业平台自主设计与分析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液压升降设备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作业平台方面。

液压升降作业平台可以提供人员和货物的升降和移动,为工厂生产和产业生产提供了便利。

在该领域,自主设计和分析液压升降作业平台是至关重要的,可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二、设计要求在进行液压升降作业平台自主设计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设计要求。

液压升降作业平台设计应该符合以下要求:1. 承载能力:液压升降作业平台应该能够承载预定的负载,保证作业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提升高度:作业平台应该能够满足所需的提升高度要求,确保能够轻松进入和操作所需的高度范围。

3. 平台面积:提供足够的平台面积,以满足作业所需的空间和容量要求。

4. 速度和控制:平台的升降速度应该能够满足作业的要求,并且需要具有精确的控制系统,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准确。

5. 编程控制:作业平台需要具备编程控制功能,方便操作和管理。

设计团队需要根据以上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自主设计。

三、设计过程1. 结构设计:根据承载能力和提升高度要求,设计合理的液压升降结构,确保平台在提升过程中保持稳定,不产生倾斜和晃动。

2. 液压系统设计:根据提升高度和速度要求,设计合适的液压系统,选择适当的液压缸和泵站,以及液压控制阀等配件。

3. 平台设计:设计符合要求的平台尺寸和承载能力,选用适当的材料和结构,确保平台的稳固和安全。

4.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液压升降作业平台的控制系统,确保平台能够实现精确的升降、停止和定位功能。

5. 安全系统设计:设计安全系统,包括限位开关、安全防护装置等,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设计过程需要经过细致的计算和分析,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四、分析与检测在完成设计之后,需要进行液压升降作业平台的分析与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

1. 结构强度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液压升降作业平台的结构进行强度分析,确保在承载预定负载时不产生变形和破坏。

液压升降平台毕业设计

液压升降平台毕业设计

液压升降平台毕业设计液压升降平台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既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个人能力的全面检验。

在工程类专业中,液压升降平台的设计是一个常见的选题。

液压升降平台是一种能够实现物体垂直升降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制造业等领域。

液压升降平台的毕业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

首先,需要确定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这包括升降高度、承载能力、升降速度等。

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确定这些参数对于设计的成功至关重要。

其次,需要进行液压系统的设计。

液压系统是液压升降平台的核心部分,它通过液压油的压力来实现升降功能。

设计液压系统需要考虑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组件的选择和配置。

同时,还需要进行液压系统的动力计算,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在液压升降平台的毕业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结构设计。

设计合理的结构能够提高平台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需要确定平台的材料、尺寸和连接方式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结构强度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或破坏。

除了液压系统和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控制系统的设计。

控制系统是液压升降平台的大脑,它能够控制平台的升降和停止。

设计控制系统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并进行相应的电气布线和程序编写。

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用户的操作便捷性。

在液压升降平台的毕业设计中,还需要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

通过对平台的性能进行测试,可以评估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平台的性能和效率。

液压升降平台的毕业设计不仅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实际的工程应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实际生产和使用的情况,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文献调研和市场调查,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以指导设计的方向和目标。

总之,液压升降平台的毕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和设计。

液压升降作业平台自主设计与分析

液压升降作业平台自主设计与分析

液压升降作业平台自主设计与分析液压升降作业平台是一种用于提升工人,设备和材料至不同高度的设备。

它可以在物流、制造、工业和建筑等行业中使用。

本文介绍了液压升降作业平台的自主设计和分析。

一、设计要求1、负载能力:具有足够的负载能力,能够承载工人、设备和材料。

2、提升高度:能够提升至拟定高度,以便工人和物品到达安全的工作高度。

3、稳定性:必需具有稳定性,以免发生意外伤害和损害。

4、安全控制:对于人员和物品的安全需要有恰当的安全控制,如电气和液压系统的安全控制。

5、便携性:便于移动和存储,且满足空间和需求的限制,以便在数量有限的区域内使用。

二、结构设计液压升降作业平台主要由升降机构、承载结构和电气系统组成。

1、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由液压缸和液压泵组成,液体从泵通过管道进入缸中,从而让升降平台从底部上升到合适的高度。

2、承载结构:承载结构包括底部和平台的框架和支架。

底部框架是一个稳定的结构,其支撑着升降平台。

平台框架由较粗厚的管道组成,其大小和形状取决于平台的负载能力和框架强度。

3、电气系统:液压升降作业平台的电气系统包括开关、电线和电器等各种元件。

开关控制泵的一切行动,而电线和电器则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操作和缺陷。

在任何情况下,必须为操作员和平台提供足够的安全保护。

三、分析1、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是液压升降作业平台中最重要的部分。

其液压缸必须能够承受平台的负载,并应保证其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的意外事故。

2、拉力:设计平台时必须知道平台的拉力,以便在运行时对其进行控制并确保其安全。

3、水平性:液压升降作业平台必须非常平稳,以便不损坏设备或损坏来往的人员。

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在底部框架中放置平衡器。

4、驱动力:必须为液压升降作业平台指定适当的驱动力。

5、电气控制:液压升降作业平台的控制电气系统必须安全,可靠且易于使用。

四、总结:液压升降作业平台的设计和分析需要考虑到其多方面的要求和功能。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平台的负载能力、控制、稳定性和便携性等因素,并确保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和承载结构恰当地支持平台的运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型液压升降平台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佟河亭1,陈维早2
Several Design Problems of Large 2scale Hydraulic Lift Platform
TON G He 2ting 1,CHEN Wei 2zao 2
(1.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2.青岛迅力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71)
摘 要:该文对集装箱生产线、仓储设备中常用的大型液压升降平台的同步与缓冲的机械设计与液压控
制问题进行讨论,给出了几种常用的方案,最后结合实例应用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关键词:大型液压升降平台;机械同步;电液比例同步;压杆稳定
中图分类号:TH1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4858(2007)022*******
1 引言
在集装箱生产线上,仓储装备中常用到一些大型
液压升降平台,其工作台面长达几十米,起升高度最低为0.5m ,最高可达8m 以上,起重量在1~10t 左右,由于台面尺寸较大,多采用在台面两端分别安装2套剪式升降机构,如图1a 所示,因而要求在设计液压升降平台时必须解决好2个问题:一是2套升降机构的同步问题;二是由于工作载荷及架体自重在运动速度变化时引起的惯性冲击问题。

a )
结构示意
b )液压控制回路
图1 两套剪式升降机构
2 设计分析与实例
根据升程及工作要求不同,一般可分为2种情况处理:
(1)当升程小、运动速度较慢,惯性负载不大时,往往对同步及工作冲击要求较低,多采用较简单的双泵及手动辅助控制同步回路。

如某集装箱公司生产线
上用的液压升降平台,其工作台面尺寸为6500mm ×3200mm ,净升高度1000mm ,采用2套剪式升降机
构,其液压控制回路如图1b 所示。

图1b 中:5为两剪式升降机构驱动缸;1、2为两相同参数的电机2泵组,3为升降支撑阀组,两电机同时启动,由于泵的名义排量相同,工作负载相差不大,所以两升降机构基本同步。

影响同步精度因素有:①两电机及泵制造误差;②2套电机2泵组启动误差;③起升负载的变化。

因为生产线上同一产品其负载基本相同,故情况③影响较小。

对①、②情况可在安装调试中,通过调节两调速阀4可保持基本同步。

若出现累积位置误差过大时可单独启动某一组泵或支撑阀的电磁阀来调整,据现场使用情况看,基本不需要人工单独调整。

 收稿日期:2006206227
 作者简介:佟河亭(1962—
),男,山东青岛人,副教授,学士,主要从事液压技术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2)当工作台面尺寸、升程大,运动速度较高时,则必须考虑解决由惯性负载引起的冲击载荷对工作机构的影响及2套剪式升降机构的同步精度问题。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2种:一种是采用液压同步回路及防冲击(如用缓冲缸或蓄能器吸收冲击)回路,或采用电液比例阀控制解决两剪式升降机构同步及冲击问题,其油路如图2所示。

该回路可按给定电控信号及位置检测反馈信号控制两剪式升降台同步平稳升降,运动特性较好,但系统较复杂,造价及维修水平较高。

另一种方法是从结构上采取机械同步的方法,如图3a 、3b 所示。

图3a 将两剪式升降机构两杆的A 和A ’、B 和B ’点固接在一起,构成一整体再用两液压缸
2
5液压与气动2007年第2期
图2 
采用电液比例阀控制的液压系统
图3 机械同步方法
分别驱动(液压缸图中未画)。

这种结构适于中等尺寸升降平台。

对于大尺寸升降平台(如长度大于10m 的
平台),这种结构有时显得笨重,可考虑用连杆把升降机构移动杆上滚轮处连接在一起,实现机械同步,如图3b 所示。

从运动和受力分析中不难看出,保持同步的
连杆在工作时可能受拉也可能受压。

在连接两剪式升降机构的连杆运动方向上,若前面连接点动作快时,杆受拉,反之受压。

当受压时,应考虑压杆稳定性问题。

一般因杆的细长比l/r k (l 为杆长,r k 为杆横截面积最小回转半径)大于临界值,故可选用欧拉公式。

稳定临界力F 为:
F =
φ2π2EJ mim
l 2
=
π2EJ mim
l/
φ2
2
式中l 为杆实际长度,l/φ2为杆当量长度,当杆
两端铰接时末端系数φ2=1。

一般由于工作台面尺寸
较大,造成连杆l 尺寸也较大,为提高临界力,应增大
J min 值或减小l/
φ2值,而增大J min 值会使杆截面尺
寸加大,结构笨重,故应尽量减小l/φ2值。

为此,可采用连杆中间加支撑的结构形式如图4,即一端固定
另一端铰接方式
,这样可使其1/
φ2=0.7,且
l/
φ2
2
值大大缩小,提高了稳定临界力F 。

例如某仓储设备用的升降台,长×宽=1250mm ×2500mm ,升程6500mm ,台面上有活动小车,载重量为6t ,使用2个剪式升降机构,各由2个D ×S =
Φ140×1720的液压缸驱动,两升降机构移动杆的两端滚轮铰接处用连杆连在一起,连杆中间采用套筒支撑,套筒与台面刚性连接(即一端固定另一端铰接),两侧同步机构可藏于上平面之下如图4。

其液压系统原理如图5所示:阀1控制平台下降速度;阀2是手动截
止阀,防止平台上升过程中出现停电或故障时能手动操纵使平台安全落下;阀4通电右位工作,
可进一步控制平台运动速度,减小液压缸运动到终位时的液压冲击,阀组7控制主液压泵8的工作压力和卸载。

图4 采用套筒固定,连杆铰接2个动杆滚轮处的同步机构
图5 采用套筒和连杆连接的同步回路液压系统
3
52007年第2期液压与气动
参考文献:
[1] 路甬祥.液压气动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2] 雷天觉.液压工程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
[3] 章宏甲,黄宜.液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基于二次调节的汽车车桥模拟加载系统的模糊控制
王 慧1,2,钟海波2,刘玉峰2
Fuzzy Control on Simulation Loading System Based on Secondary Regulation for Vehicle′s Wheels and Transmission Bridges
WAN G Hui1,2,ZHON G Hai2bo2,L IU Yu2feng2
(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阜新 123000;2.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 要:针对汽车车桥二次调节模拟加载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并利用MA T2 LAB仿真软件,对加载系统进行了普通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仿真,依此对两种控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二次调节;模拟加载;模糊控制
中图分类号:TP27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4858(2007)022*******
0 前言
二次调节加载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加载技术。

200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液伺服系统仿真与试验设备研究所,利用二次调节技术成功研制出“车辆轮桥加载试验台”,其最大加载功率达350kW,可模拟车辆行驶的各种复杂路况和工作状态,对多轴输入输出的轮桥进行各种综合性性能试验,是一种理想的模拟加载试验设备。

这种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加载系统,同传统的液压加载系统相比,可回收、储存、重新利用能量,系统效率高;多个二次元件联合工作,且其驱动、加载功能可互换;控制灵活可靠,系统动态性能好。

同电气加载系统相比,功率密度大、重量轻、安装空间和安装功率较小;闭环控制动态响应快,回收能量不改变形式而直接回馈给加载系统,对电网的冲击较小。

尤其在计算机数字控制方面,这种加载系统提供了更为灵活方便的控制结构和控制方法。

但由于我国对二次调节加载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诸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先进的控制方法,在二次调节加载系统中的应用还不是很完善,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

1 汽车车桥模拟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
汽车车桥模拟加载系统如图1所示。

二次元件
1
图1 汽车车桥模拟加载系统原理图
用来模拟发动机驱动轴动力,为转速控制方式,它们同电液伺服阀、变量液压缸、转速传感器和控制器1构成驱动转速控制子系统;二次元件2、3、4分别用来模拟
 收稿日期:2006207211
 作者简介:王慧(1960—),男,辽宁阜新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等研究工作。

45液压与气动2007年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