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干扰问题处理指导书
GSM网络上行干扰排查指导书

GSM上行干扰排查指导书目录1上行干扰现象描述 (3)2上行干扰分析思路 (3)3上行干扰处理方法 (3)3.1排查是否有直放站 (3)3.2测试空闲时隙 (3)3.3复位小区 (4)3.4修改小区频点 (4)3.5检查设备连线 (4)3.6倒换天馈 (4)3.7更换硬件 (4)3.8扫频 (5)4上行干扰处理流程 (6)5小结 (7)1上行干扰现象描述某小区话统显示干扰带4~5级的占比超过20%,通过BSC6000实时查看干扰带有4~5级,由此可以判断该小区存在上行干扰。
2上行干扰分析思路通过分析手段,把问题定位在是外部干扰还是网络内部干扰,如果是外部干扰导致的就需要通过扫频仪进行外部干扰源的定位,如果是网络内部导致的干扰就需要通过复位小区、测试空闲时隙、修改频点、更换相应的硬件来解决问题。
3上行干扰处理方法3.1排查是否有直放站通过关闭和开启直放站实时观察干扰带是否有变化,判断是否由于直放站导致得上行干扰,如果是直放站导致的就需要整改直放站。
3.2测试空闲时隙通过BSC6000进行空闲时隙测试,测试空闲时隙时观察干扰是否都变为5级左右的干扰,如果干扰增强了则表明是由于设备内部交调导致的干扰,如果干扰没有什么变化则表明不是设备内部交调引起的,需要进行下一步工作。
3.3复位小区观察复位后有干扰的小区干扰是否消失,如果干扰消失则问题定位在设备长时间运行导致内部器件性能不稳定导致上行干扰,复位小区问题还存在就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3.4修改小区频点分析有干扰的小区是否所有载频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扰,如果只是某个载频存在干扰,则可以通过修改这个载频的频点查看干扰是否消失,如果是整个小区都有干扰则可以通过修改BCCH载频频点查看干扰是否消失。
修改频点后干扰依然存在,则需要进行下一步工作。
3.5检查设备连线上站检查各连接线是否有松动,是否正确连接。
3.6倒换天馈✓从机柜顶与其他正常小区倒换天馈,干扰还在原小区则表明干扰是由基站设备导致的,需要更换基站硬件。
GSM-干扰问题处理指导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无线网络规划部 文档编号 产品版本 密级产品名称: 共 34页GSM 干扰问题处理指导书(仅供内部使用)拟制:陈保林 日期: 2004-12-26 审核:技术支持部 日期: 2005-03-02 批准: 司法忠 日期: 2005-03-09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目录一、概述 (5)1.1 网络干扰产生的现象 (5)1.2 GSM系统干扰源分类 (6)二、发现干扰问题的途径 (10)2.1 通过OMC话统发现干扰 (10)2.1.1 通过干扰带指标发现干扰 (10)2.1.2 通过频点扫描性能测量发现干扰 (11)2.1.3 通过接收质量/电平性能测量发现干扰 (11)2.2 OMC告警和用户投诉 (11)2.3 通过路测和CQT发现干扰 (12)2.4 通过跟踪信令发现干扰 (12)三、定位和解决干扰问题 (13)3.1 干扰定位和排查建议步骤 (13)3.1.1 根据关键性能指标(KPI)确定干扰小区 (13)3.1.2 检查OMC告警 (13)3.1.3 检查频率规划 (13)3.1.4 路测 (14)3.1.5 频谱仪测试定位 (14)3.1.6 空闲TRX载频上行扫描工具 (17)3.2干扰问题定位流程图 (17)3.3硬件设备导致的干扰 (21)3.3.1 天线性能下降 (21)3.3.2 天馈接头故障 (22)3.3.3 天线接反 (22)3.3.4 TRX故障 (22)3.3.5 时钟失锁 (23)3.3.6其它导致干扰的现象 (23)3.3.7小结 (23)3.4网内干扰 (24)3.4.1 同邻频干扰 (24)3.4.2 越区覆盖导致干扰 (26)3.4.3 紧密复用带来的干扰 (26)3.4.4 数据配置错误导致干扰 (27)3.5网外干扰 (27)3.6.1 CDMA/DAMPS导致的中频干扰 (27)3.6.2 直放站干扰 (30)3.6.3 微波站/大功率电台/地面卫星站干扰 (30)四、抗干扰技术介绍 (31)4.1 信道分配Ⅱ代算法 (31)4.2 IRC技术 (32)4.3 突发干扰排查技术 (32)五、干扰排查工具介绍 (32)5.1 频谱仪 (32)5.2 定向天线 (34)GSM干扰问题处理指导书关键词:网内干扰网外干扰互调杂散摘要:本指导书描述了在GSM系统中干扰问题的分类、定位和解决方法,系统总结了在网络规划优化及硬件排查中获得的经验、解决措施和案例等内容,为高效解决干扰问题提供全面细致的解决方案。
GSM干扰实战解决

外部干扰排查指导书1 外部干扰排查分析通过网管系统我们只能作出初步的判断,确认干扰的程度,干扰范围。
为了确保隐患的暴露和问题的最终解决,到达站点后,还应该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外界干扰和网内干扰、需要准备的工具:频谱仪,低互调负载,两端N头射频电缆,N型阴头到SMA型阳头转接头,活动扳手2把,8/10小扳手1把,斜口钳,工业酒精,扎带若干,C网滤波器、八木天线等。
1.1 网内干扰1.1.1同邻频干扰GSM不可避免的需要频率复用,当两个使用同一频点或者相邻频点的小区之间复用半径过小时,很容易引起同邻频干扰。
而市区部分高层可以接收多个小区的信号,越区覆盖明显。
1.1.2直放站干扰直放站干扰主要由三个原因产生:直放站耦合器互调,直放站设置不当和直放站安装不当。
对于光纤直放站,在基站系统中需要增益耦合器,而由于耦合器接头问题等,都会产生无源互调。
宽带直放站对整个上行通带所有信号进行放大,包括有用信号和噪声信号都被同步放大。
虽然并不影响覆盖区域的上行信号信噪比,但是过大的底噪直接影响施主基站的上行干扰,特别是在覆盖区域还存在干扰源的情况下更为严重。
由于直放站安装环境,采用天线性能,施工安装的问题,都可能对G网引入干扰。
1.2 外界干扰由于现网还存在不少CDMA网络,雷达,干扰器等,都可能对G网接收产生干扰,既有窄带干扰信号也有宽带干扰信号。
对于这类干扰信号无法通过G网自身优化得到解决,需要通过规避或者排查干扰源来解决。
部分外界干扰具有不稳定性,表现为随机出现,例如干扰器等。
1.2.1C网干扰因为CDMA和GSM频率非常接近,如果GSM基站对C网的隔离不够,则很容易产生干扰,特别是C网下行很容易干扰GSM 900M上行,抬高接收噪声。
C网对G网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阻塞效应:C网信号幅度过大,导致G网射频前端低噪放饱和,从而干扰G网上行信号的正常接收。
2、杂散效应:C网下行信号与G网本振的的高阶互调产物,落入中频带内。
GSM上行干扰处理办法

对于这类干扰,如果能在电信基站加装杂散抑制滤波器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往往由于协调困难,因此一般选择在移动的基站上加装CDMA信号陷波器。
心连心项目开展以来,项目组一共处理了职业技术学校-3、双流九江-1和铁西大酒店等多个CDMA信号干扰的小区,取得很好的优化效果。
案例:结合上行频点扫描处理电信CDMA信号对移动小区上行干扰
从扫描结果看,主集接收电平较高,此现象符合电信CDMA干扰特征,即电信CDMA 下行信号干扰职业技术学校3小区上行信号,其中880~890的E-GSM频段干扰电平高于
【建议与总结】
如果小区未配置E-GSM频点,则无法获取E-GSM频段的扫描结果
对于电信CDMA下行信号对移动上行信号的干扰,其特征是越靠近电信频点干扰越强,
图一:环境示意图
联系后台确认干扰带全部分布在5级,将扫频仪连接到机柜扫频发现底噪明显抬高。
图二:扫频结果
结合此前的排查结果,很有可能是由于可疑频点的强信号进入天线引起阻塞导致底噪上升造成干扰。
)到楼面上与天线具有较远隔离度的地方进行扫频发现干扰信号仍然寻在,并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在反复的定位后发现该强干扰信号位于东大街分局2扇与一扇的夹角位置,处的在楼面上接收到的干扰信号最强。
如图:
图三:扫频结果
根据上两部扫频结果确定的方向以及信号强度分析确定干扰源就在不远处,东大街
图五:干扰源位置图
图七:干扰带分布图
HQI,从下图可以看出在干扰源关闭后HQI由之前的87%上升到95%。
联通GSM干扰排除指导书

扫频仪的使用方法:1.点击面板右上角的ON/OFF键后,系统需要一些时间初始化,当屏幕出现坐标轴与波形的时候,证明系统初始化完成,可以进行操作了。
2.进入干扰分析模式:首先点击面板右方标有【Shift】的蓝色按钮,然后点击【9】键(Mode),旋转仪表的滚轮,选择【Interference Analyzer】,即干扰分析模式,按【Enter】键确认。
3.进入频谱测量模式:选择面板下方的【Measurement】键(位于面板下方从左数第四个键),然后选择【Spectrum】(位于屏幕右边纵行,点击对应的选择键即可选择),即频谱测量模式。
4.点击左下角的【频率】按钮(位于面板下方从左数第一个键)后,分别点击右面纵行的【起始频率】与【终止频率】进行设置,联通G网900M上行为909MHz-915MHz。
(单位在输入完数字后可在右边纵行选择)5.点击下排的【幅度】按钮(位于面板下方从左数第二个键)后,设置【参考电平】为-60dBm,将【前置放大器】置为“开”的状态,方法同上。
6.点击下排的【带宽】按钮(位于面板下方从左数第三个键)后,将RBW设置为10KHz,并将【自动RBW】置为【关】。
7.将八木天线与扫频仪进行连接,接口在扫频仪上方,要确保接口一定要拧紧。
8.将八木天线的前端对准大地或者确保没有干扰的方向,观察并记录此时仪表的底噪。
9.保持仪表的设置不变(RBW,参考电平,前置放大器等),慢慢转动八木天线,观察底噪是否有抬升。
如果八木天线对准某个方向时,底噪有明显抬升,即可以判定次方向有干扰。
继续转动八木天线一周,观察底噪最大时八木天线的方向,此方向即为干扰的方向。
(注:必须是底噪整体抬升,如有毛刺,可能是突发脉冲,不要误判断为干扰)10.发现干扰后要进行截图,首先点击面板右方标有【Shift】的蓝色按钮,然后点击【7】键(File),选择【Save】按钮后,点击【存储屏幕as JPEG】,旋转仪表的滚轮对截图进行命名(默认为image(N)),按【Enter】键确认。
GSM无线网络干扰成因测试及解决方案

GSM无线网络干扰成因测试及解决方案GSM无线网络干扰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径传播:当无线信号经过建筑物等障碍物时,会发生多径传播现象。
这种现象会导致信号的多个版本在接收端同时到达,从而产生失真和干扰。
2. 天线阻塞:天线周围的障碍物,如建筑物、树木等,会导致信号传播的阻塞和衰减。
这会导致信号强度不足或跳变,从而产生干扰。
3. 电磁辐射干扰:电子设备、电源、电线等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对无线信号产生干扰。
特别是在高密度电子设备的场所,干扰现象较为严重。
4. 邻频干扰:GSM网络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如CDMA、WCDMA等)频段相邻,频段间的干扰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针对以上成因,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多径传播:使用智能天线系统可以减少多径传播干扰。
智能天线系统可以通过使用波束成型技术,选择性地接收、抑制多径信号,从而提升通信质量。
2. 天线阻塞:优化天线的安装位置和方向,尽量避免建筑物和障碍物对天线的阻挡。
在需要覆盖的区域设置多个天线,以提高信号覆盖率和强度。
3. 电磁辐射干扰:减少电子设备和无线信号源的电磁辐射,例如使用电磁屏蔽材料、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等。
4. 邻频干扰:对于邻频干扰问题,可以利用频谱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和管理邻频干扰源。
此外,对于干扰源较多的地区,可以考虑通过频段重叠和冗余,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加强对GSM无线网络干扰问题的监测和研究,促进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不断提升GSM无线网络的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GSM无线网络干扰成因测试及解决方案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干扰成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降低GSM无线网络干扰,提升通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在解决GSM无线网络干扰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5. 信道规划和优化:合理规划和优化GSM基站的信道分配,避免信道冲突和交叉干扰。
通过有效的信道管理,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抗干扰能力。
GSM网络的干扰分析及解决对策

目录概论一、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原理1.1无线电波传播理论1.2 系统总体结构1.3 无线空中接口及协议1.4数字微蜂窝的概念1.5 频率的配置及规划与干扰的联系二、天馈线系统简介2.1 天线的分类与覆盖要求2.2 天线的工作原理2.3 天线的重要技术特性2.4 天线的分集技术与抗干扰的关系2.5 天线波瓣宽度与增益之间的关系三、GSM系统网络干扰分析与解决对策3.1 无线干扰的分类3.2无线干扰产生的原因3.3 几种常见抗干扰技术的介绍3.4 实际干扰情况的分析与处理3.5 未来系统间无线干扰的预测与解决对策四、干扰问题案例分析五、总结概论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GSM系统已经成为最成熟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全球绝大多数移动运营商都采用了这种系统。
预计到2008年底,总户数将达到10亿,占全球移动通信用户中枢的84%。
同事随着GPRS的开通和大力发展,GSM系统已经平滑过渡到2.5G移动系统,而且有85%的GSM移动通信运营商选择GSM-GPRS-EDGE-3G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移动网络不断扩容,网络的规划也一再随之调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现有网络均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而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无线网络干扰。
GSM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无线干扰将引起误码率增加,使通话的语音质量下降,数据传输时的差错增加;干扰严重时,甚至使无线信道由于干扰电平达到门限值而闭塞,引起频率资源的浪费,是影响无线网络掉话率、接通率等系统指标的重要因素。
一、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原理移动通信中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是处于移动中,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只能依靠无限电波来传输,因此无线通信是指利用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经过空间传播的通信方式。
1.1 无线电波传播理论1.1.1陆地移动通信的特点1. 移动台的天线比较低由于无线传播路径总是受到地形及人为环境的影响,移动台的天线又总是处在各种地形环境和复杂的人为建筑、树林中,这使的移动台接收的信号为大量的散射、反射信号的叠加。
GSM网络无线数据信道干扰问题分析和解决

GSM网络无线数据信道干扰问题分析和解决1、问题描述:近年来数据业务的超常规发展,给公司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同时给网络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整个中国移动集团各省2010年6月相比2009年6月的数据业务量增长2-8倍不等,无线资源利用率高达78.3%(2010年中国移动集团年中会议数据)。
数据业务的激增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载频资源,而且由于PS域无功控功能很大程度上抬升了无线环境的底噪,加速了GSM网络质量的恶化。
为了减少数据业务对网络质量的影响,本项目主要是从GSM功控原理的出发,设计和实现PS域的功控功能,达到降低网络干扰整体提升GSM网络质量的目的。
2、问题解决方案:PS下行功控是指用户进行数据业务时,BSC根据Um接口链路质量来调整BTS的发射功率,使得BTS在PDCH信道上不需要发射最大功率就能达到较好链路质量,由于BTS降低了发射功率,从而可以降低整网干扰,提升网络质量。
(一)算法主要思想及控制过程:MS测量每个下行无线块的质量(Mean BEP和CV BEP);MS将下行测量质量信息通过分组下行确认消息传给BSC;BSC进行下行测量质量预处理(滤波处理);编码方式稳定性判决BSC根据下行测量质量和相应的功控门限进行PS下行功控判决,如果需要进行功率调整,则BSC通过PS下行功控算法计算出功率衰减值Pr;BSC通过下行TRAU/PTRAU帧将Pr参数下发给BTS;BTS在当前无线块上使用Pr参数进行发射功率调整。
(二)控制过程:(三)控制参数设计(四)问题解决效果XX市区4个BSC,共255个基站769个小区、3364套载波开启PS域下行功控。
效果情况如下:1)语音业务提升情况CS话音质量:开启PS功控后,对CS话音质量改善明显:下行质量0-3比例提升0.5%,下行质量0-5比例提升约0.15%,对应质量差6-7比例下降:0.15%,改善幅度达到:25%(0.6%降至0.45%)。
质量差切换占总切换的比例降低约0.7%,降低幅度达到:26%;CS KPI影响:开启PS功控后,对TCH指配成功率、TCH掉话率、建立指示成功率、SDCCH掉话率等关键KPI指标无影响,对无线切换成功率提高约0.2-0.3%;语音业务DT/CQT路测:开启PS功控后,语音DT/CQT的MOS分略有提升(DT改善约0.02分,MOS分大于3.0分的比例提升约2%,CQT 语音MOS分提升约0.03),DT测试下行质量0-5比例略升约0.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SM干扰问题处理指导书[摘要] 本指导书描述了在gsm系统中干扰问题的分类、定位和解决方法,系统总结了在网络规划优化及硬件排查中获得的经验、解决措施和案例等内容,为高效解决干扰问题提供全面细致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网内干扰网外干扰互调杂散一、概述在gsm系统中,为提高系统容量,必须对频率进行复用。
频率复用就是指同一频率被相距足够远的几个小区同时使用。
同频复用小区之间的距离就叫复用距离。
复用距离与小区半径之比称作同频干扰因子。
对于一定的频率资源,频率复用越紧密,网络容量越大,复用距离越小,干扰就越大。
上述频率复用引起的干扰是网内干扰(或叫系统内干扰),除此之外,gsm网络还可能受到来自其它系统的网外干扰。
干扰是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均有显著影响。
如何降低或消除干扰是网络规划、优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1.1网络干扰产生的现象1、当网络存在较大干扰时,手机用户经常会感觉到以下现象:主被叫失败,主叫听到“嘟、嘟、嘟”后就掉线(不同的手机提示音可能不相同)。
通话过程中经常有断续、杂音、静音,甚至掉话。
2、网络存在干扰时,从话统上看,会有以下现象:上行干扰将体现在干扰带话统中。
要结合干扰带门限设置和具体使用场景,例如边际网频率计划宽松,频点复用度不高,若话统中出现2级,就有可能存在干扰;而对于市区频率复用度大,若话统中出现4~5级,就要重点考虑是否有干扰存在。
sdcch、tch指配失败次数多。
掉话次数多或掉话率高。
切换成功率低。
接收电平/质量性能测量中出现高电平、低质量统计值比例高。
3、路测会发现:切换失败次数多。
高电平,低质量。
4、用信令分析仪(ma10/k1205)跟踪abis接口信令会发现:误码率高于其它小区。
1.2 gsm系统干扰源分类1、硬件故障:trx故障:如果trx因生产原因或在使用过程中性能下降,可能会导致trx放大电路自激,产生干扰。
cdu或分路器故障:cdu中的分路器和分路器模块中使用了有源放大器,发生故障时,也容易导致自激。
杂散和互调:如果基站trx或功放的带外杂散超标,或者cdu中双工器的收发隔离过小,都会形成对接收通道的干扰。
天线、馈线等无源设备也会产生互调干扰。
天馈避雷器干扰:由于天馈避雷器老化或质量问题导致基站出现互调信号,无线信号杂乱,影响正常的频率计划,从而使无线环境恶化。
2、网内干扰:同邻频干扰直放站干扰直放站是早期网络建设普遍采用的扩展基站覆盖距离的有效方式,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如果使用不当,非常容易形成对基站的干扰,直放站存在以下几种干扰方式:由于直放站本身安装不规范,施主天线和用户天线没有足够的隔离度,形成自激,从而影响了基站的正常工作。
3、网外干扰(其它大功率通信设备):雷达站:有些七、八十年代设计的分米波雷达,使用的频率与gsm 相同或相近,由于其发射功率非常大,功率一般都在几十到几百千瓦范围内,其带外杂散比较大,也很容易对附近的基站造成干扰。
模拟基站:模拟移动基站使用的频段与gsm频段有一段重合,根据国家的要求,模拟基站应该退出gsm频段,但实际上,有些地方没有完全退掉,当gsm选择与其相同的频点时,就会受到模拟基站的干扰。
(目前国内模拟网已经全部退频退网,但海外有些地方仍然有模拟网和gsm网共存现象,需要注意)。
cdma基站:由于我国移动通信系统制式较多,各地各种体制之间、各运营商网络之间存在各种干扰问题,尤其当cdma与tacs、gsm在邻近频段建设,主要是cdma的发射会干扰gsm900的接收,cdma带外泄漏信号落在gsm接收机信道内,提高了gsm接收机的噪声电平,使gsm上行链路变差。
m900频段的无绳电话: 海外某些地区存在大量的m900频段的无绳电话,包括模拟和数字两种,带宽分别是30khz和2mhz,工作频段在902-920mhz之间跳频。
当使用室外天线,其功率较大时,往往会干扰周围的基站。
其它同频段无线设备、干扰器:通讯设备种类繁多,有些特殊单位的无线设备占用了gsm频段,造成干扰。
二、解决干扰问题2.6 网内干扰gsm网内干扰主要来自于同频和邻频干扰,在检查频率计划是否合理时,主要检查同邻频的复用,具体参考频率规划指导书,可登陆support网站\知识中心\技术资料\移动通信\工程师资料\网络规划优化\gsm网规网优\指导书大全上查询。
在调整频率计划的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每个小区的覆盖范围,对那些频率资源比较少,但是话务量又比较高的网络来说,控制覆盖范围,保证合理的同邻频复用就十分重要。
这类干扰一般在话务量高的时候,干扰也大。
若出现干扰后,我们一般是先查看站点的拓扑图和频率规划图(这最容易做也影响最小)。
找出附近怀疑产生同频和邻频的频点,然后修改部分小区的频点,看是否干扰减小或者发生变化。
此外,一些错误的参数配置也会导致频点的碰撞和干扰,也有可能产生类似干扰的现象。
2.2同邻频干扰gsm系统是一个双工系统,上下行频点都有可能受到干扰。
对于下行频点上的干扰,使用现有路测设备可以通过间接测量来确认有无同频干扰。
如果发现在某些区域接收信号较高(如大于-80dbm)而接收质量持续很低(如rxqual>5),则在该频点上存在同邻频干扰的概率很大。
路测设备只能对下行频率进行测量,对上行频率的干扰可以通过abis接口用户跟踪( 该功能在g3bsc32v300r002c11及以后版本支持)来实现上下行同步测试的效果,同时还可借助话统中的干扰带统计数据进一步分析上行干扰。
假设小区a-3分配了频点n,则频点n不能分配给a1、a2、b1、b2、b3、c1、c2、c3、d1、d2、d3;频点n±1不能分配给a1、a2、a3、b1、c2、d1、d2(不跳频时)。
2.3 越区覆盖导致干扰一个设计合理的网络就是让每个小区只覆盖基站周围的区域,手机驻留(或通话)在距离最近的小区上。
越区覆盖是指某小区的服务范围过大,在间隔一个以上的基站后仍有足够强的信号电平使得手机可以驻留、切入或对远处小区产生严重干扰。
越区覆盖是实际小区服务范围与小区规划服务范围严重背离的现象,带来的影响有:话务吸收不合理、干扰、掉话、拥塞、切换失败等。
2.4 紧密复用带来的干扰基站布局是网络规划前期的重要工作,无论采用何种频率规划技术,都涉及合理分布基站的问题,其依据主要是覆盖的要求、容量的要求、网络质量的要求,以及建设总投资。
容量与质量是一对矛盾,有时不得不采用紧密复用的频率规划技术以满足容量的需要,这实际上就是牺牲一部分的质量来换取容量的增加。
在一些基站布局不合理的地方,采用紧密复用技术后容易导致同邻频的碰撞,网络需要细致的优化调整,尤其要控制住越区覆盖。
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尽量使得网络结构布局合理,基站尽可能分布在规则网孔中,同时天线高度也应基本接近。
在优化阶段要控制越区覆盖,合理减小重叠覆盖深度,提高切换灵敏度,减小邻频碰撞的影响。
2.5数据配置错误导致干扰一般主要是跳频数据配置错误(如maio、hsn、ma等数据)导致干扰,所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2.6 网外干扰网外干扰源有电视台、大功率电台、微波、雷达、高压电力线,模拟基站、cdma网络、会议保密设备、加油站干扰器等。
网外干扰的现象和网内问题造成的干扰有很大的类似性,都是信号受到干扰。
针对不同的外部干扰源,不同设备有不同的特点:如直放站的底噪干扰,强度一般,但不管你怎么改频点,都没有效果;而一些外部通信设备的干扰,可能仅影响某一个频段,避开这些频段,就可以避免受到干扰;某些雷达设备的干扰又有时间间断性。
外部干扰问题导致的干扰处理很类似,必须使用频谱仪和定向天线查找干扰源。
2.9 cdma/damps导致的中频干扰因为cdma与gsm频率相近,若隔离度不够,将产生干扰,主要是cdma的发射会干扰gsm900的接收,cdma带外泄漏信号落在gsm接收机信道内,提高了gsm接收机的噪声电平,使gsm上行链路变差。
在处理某网络干扰时,通过cdu的hl-out接口扫频基站天线收到的信号,发现很多小区下能收到很强的damps网络信号。
damps网络可以使用的下行频段为869-894mhz,上行频段为824-849mhz,使用fdma方式,每个信道的带宽为30khz。
damps系统对gsm设备有以下几个方面影响:阻塞效应:即damps信号使gsm系统前端lna(低噪声放大器)发生饱和,从而干扰正常gsm接收信号。
杂散效应:damps发射信号与gsm接收本振信号多阶混频产物落入中频接收带内(一般指中频比较低时才出现这种情况)。
对于第一种情况,比较容易解决,双网之间隔离度达到50db,damps网基本上就不会对g网造成影响,这里主要分析杂散的影响。
900m基站接收机的中频频率为71mhz。
由于damps下行信号离gsm 上行信号非常近,接收滤波器抑制有限,damps发射信号到达rx lna 幅度比较大,当满足:2*(fdamps±flo)=71mhzdamps信号与gsm基站接收机本振信号将会混频形成中频带内干扰信号,形成干扰。
其中fdamps为damps信号的频率,flo为gsm基站接收机本振频率。
根据上面表达式中gsm接收干扰的lo频率见下面两式(频率单位为mhz):lomax= fdamps +1-35.5lomin= fdamps -1-35.5假设damps使用下行频率带宽为2mhz, fdamps为damps发射信号中心频率。
则gsm受干扰频率范围为:lomin+71<=fgsm<lomax+71对于这种中频干扰的情况,可以通过修改被干扰的gsm频点来避开干扰,如果将频点修改后,噪音消失,就可以定位为中频干扰导致噪音。
在对j国b网络噪音处理过程中,对部分可能出现中频干扰的小区修改频点,避开这些小区使用912.5~914.5mhz频段的频点,降低噪音产生的可能性。
如果实际情况不能修改频点,建议采取以下两种措施来解决:在天馈上加一相关网络的信号限波器,把这个干扰网络发射的强信号衰减掉,不让这个信号通过天线进入cdu中。
重新安装天线,增加隔离度,一般来说,建议gsm天线和干扰网络的天线分层安装,增加隔离度。
2.9 直放站干扰直放站也是干扰的主要来源,产生干扰的主要因素有:1、直放站应用的场所选择及天线安装位置不合理。
2、上下行信号放大倍数设定不合理。
3、无线宽带直放站容易引入干扰,因为对接收到的所有带内信号均进行放大。
4、使用一段时间后硬件故障或直放站性能变差引入干扰。
2.9 微波站/大功率电台/地面卫星站干扰某些微波站、大功率电台和地面卫星站使用的频率与gsm相同或相近,由于其发射功率非常大,功率一般都在几十到几百千瓦范围内,其带外杂散比较大,也很容易对附近的基站造成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