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指导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二三指导书

实验二、车床及滚齿机传动分析实验项目(一)CA6140型车床传动系统剖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主运动传动链传动路线及其功能;2.掌握进给运动传动链传动路线及其功能;3.了解离合器M1~M9的结构与功能,重点是M1、M6、M7;4.了解卸荷机构、基本组、增倍机构、互锁机构的结构与功能。
二、实验设备与用具1.CA6140型车床 1台2.CA6140型车床教学模型 1台3.CA6140型车床挂图 1套三、实验内容(一)主运动传动链1.主电机→皮带副→主轴箱轴I主轴箱的动力是从主电机经过皮带轮和三角带传给轴I并输进主轴箱,为防止轴I在三角带的张力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设计时将皮带轮先通过花键套、滚动轴承和法兰盘安装在箱体上,从而使张力由床身承受,扭矩由花键套传给轴I,轴I不再因皮带的张力而产生弯曲变形,故轴I上的零件的工作条件得到改善。
双向多片式摩擦离合器M1具有使主轴正转、反转、停止及过载保护等四个功能,通过现场演示,介绍M1结构以及操作手柄控制的传动机构,突出其结构紧凑,动作灵敏的特点。
2.轴I→轴Ⅱ→轴Ⅲ通过现场演示,介绍轴Ⅱ上的双联滑移齿轮和轴Ⅲ上的三联滑移齿轮,它们同时由一个操作手柄实现调速功能。
3.轴Ⅲ→……→轴Ⅵ从轴Ⅲ传到轴Ⅵ(主轴)须经齿式离合器M2分成两条路线:(1)高速路线当M2脱开并与轴Ⅲ上齿轮(63)啮合时,将使轴Ⅲ直接传动主轴Ⅵ,使其获得6级较高转速(400~1400r/min)。
(2)低速路线当M2啮合时,轴Ⅲ须经Ⅳ、Ⅴ两轴传动主轴Ⅵ,使其获得18级低速转速(10~500r/min)。
现场演示M2啮合和脱开的情形,并展示三个滑移齿轮同时由一个操作手柄控制的情形。
(二)进给运动传动链进给运动传动链始环是主轴,终环是刀架。
刀架在丝杠传动下只能实现纵向进给运动,用于切削各种螺纹;刀架在光杆传动下实现纵向或横向进给运动,用于切削除螺纹以外的工件。
(1)丝杠传动刀架的进给运动传动链(以切削公制螺纹为例)预先设置:齿式离合器M3、M4脱开,M5啮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刀具角度测量实验 (3)实验二、动态切削力的测量实验 (6)实验三.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实验 (8)实验四、工艺系统静刚度的测量实验 (10)实验一、刀具角度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车刀切削部分的构造要素;2、通过实验加深理解刀具标注角度参考平面的定义,三个平面的空间位置及相互关系;3、熟悉万能车刀测角仪的测量原理,掌握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方法,加深理解车刀几何角度及其在切削过程中的作用;4、用所测量的刀具几何角度画一张车刀的角度标注图;5、记载自己所测刀具的编号、刀具材料、几何角度。
二、实验设备车刀若干,万能刀具角度测量仪器4台三、实验方法1、熟悉车刀切削部分的构造要素,重点观察车刀的形状、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前刀面、主后刀面、副主后刀面的位置。
图2-1为车刀切削部分的构造要素。
图2-1 车刀切削部分的构造要素2、掌握刀具几何角度的定义前角γ0 :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
后角α0 :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
主偏角κr :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
副偏角κr ′: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
刃倾角λs :在切削平面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
副后角α′0 :在副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副后刀面与副切削平面的夹角。
刀具每个角度的标注如图2-2所示。
图2-2 车刀的几何角度标注3、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方法(1)刀具角度测量台刀具角度测量台如图2-3所示。
图2-3 车刀角度测量台(2)刀具角度的测量方法(以车刀为例)1)主偏角κr 的测量a) 转台调零:将转台左侧的刻度线对到底盘的零度;b) 将刀具安装在滑块上,刀尖顶在指针平面中心线上。
此时,扇形盘平面与进给方向重合;c) 转动转台,使刀具的主切削刃与指针平面紧贴;d) 读取转台左侧刻线所示的圆盘刻度,就是主偏角κr 。
2)副偏角κ′r的测量a)在1)项的基础上,转动转台使副切削刃与指针平面紧贴;b)读取转台左侧刻线所示的圆盘刻度,就是主偏角κ′r 。
7《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巩固和加深对车刀几何角度的标注坐标系平面与车刀几何角度坐标系的基本定义的了解;2、了解车刀量角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熟悉其使用方法;3、掌握车刀标注角度的测量方法。
4、能用工作图表达车刀工作部分的结构。
二、实验设备1、SJ34型车刀量角仪、SJ25型车刀量角仪;2、实验用车刀教具:45°外圆车刀、75°外圆车刀、外圆车刀、45°弯头车刀、切断刀等。
所用车刀教具的刀杆的截面为矩形。
三、车刀量角仪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1、车刀量角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图1所示为车刀量角仪。
它能测量各类型车刀的任意剖面中的几何角度。
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如下:1—底座 2—底盘 3—导条 4—定位块 5—工作台 6—指针 7—小轴 8—螺钉轴 9—大指针 10—转 11—大刻度盘 12—滑体13--小指针 14—小刻度盘 15—小螺钉 16—旋钮 17—弯板 18—大螺帽 19—立柱图1 车刀量角仪结构圆形底盘2的周边上刻有从0°起向顺、逆时钟两个方向各100°的刻度,其上的工作台5可绕小轴7转动,转动角度的数值可由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指针6来指示。
工作台上的定位块4和导条3固定在一起,能在工作台的滑槽内平行移动。
立柱19固定在底盘2上,立柱上有螺纹,旋转大螺帽18,可使滑体12沿立柱上的键槽上下滑动。
滑体12上用小螺钉15固定安装上一个小刻度盘14。
用旋钮16将弯板17琐紧在滑体12上。
松开旋钮16,弯板17可绕旋钮顺、逆时钟两个方向转动,转动角度的大小由固连于弯板17上的小指针13小刻度盘上指示出来。
弯板另一端有个固定着扇形大刻度盘11,其上有螺钉轴8安装着大指针9,大指针9可绕螺钉轴8作顺、逆时钟两个方向转动,在大刻度盘11上指示转动的角度。
当工作台指针6、大指针9和小指针13都处在“0”位时,大指针9的前面a和侧面b处于与工作台5上表面垂直的位置,大指针9的底平面c则平行于工作台5的上表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二车床三箱结构认识实验三滚齿机的调整与加工实验四机床工艺系统刚度测定实验五加工误差统计分析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测量( 2 学时)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刀具几何角度及各参考坐标平面概念的理解;2、了解万能量角台的工作原理,掌握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方法;3、学会刀具工作图的表示方法.二、实验设备1、万能量角台一台.2、测量用车刀若干把.三、实验原理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是使用刀具角度测量仪完成的,刀具角度测量仪即万能量角台的测量原理如图1—1所示,立柱式万能量角台主要由台座、立柱、垂直升降转动套、水平回转臂、移动刻度盘和指度片等零件组成。
松开侧锁紧螺钉,可使垂直升降转动套带动水平回转臂上下移动,松开前锁紧螺钉,可使水1。
台座 2。
立柱 3.前锁紧杆 4.滑套 5. 侧锁紧螺杆 6.挡片 7.水平转臂 8。
挡片 9。
移动刻度盘10。
指度片 11。
紧固螺钉 12.定位销钉图1-1 万能量角台示意图平回转臂和移动刻度盘绕水平轴转动。
移动刻度盘可沿着水平回转臂上的水平槽水平移动,并根据测量需要紧固在某一确定位置。
指度片可绕螺钉销轴转动,其底部靠近被测量的表面,指针指示测量角度.用上述这些零件位置的变动,即可实现各参考平面内刀具角度的测量。
测量时,刀具放在台座上,以刀杆的一侧靠在两定位销内侧定位。
四、实验内容1)测量主偏角滑套上的“0”刻度对准立柱上的标定线,测量时只可上下移动,不得转动。
转动水平回转臂,使其上的“0”刻度线对准滑套上的标定线。
调整测量指度片,使指度片的底面与主切削刃重合,制度片的指针所指的角度为主偏角. 2)测量负偏角方法同上,只是让指度片的底面与副切削刃重合,指针所指读数为负偏角. 3)测量前角滑套上的“0”刻度对准立柱上的标定线后,再把滑套相对于标定线顺时针转动一个主偏角的余角,转动水平回转臂,使水平回转臂上的“90”刻度线对准滑套上的“90”刻度线,调整指度片,使指度片的底面与前刀面重合,制度片的指针所指的角度为。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与报告册

实验一加工误差统计分析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绘制工件尺寸实际分布图的方法,并能根据分布图分析加工误差的性质、计算工序能力系数。
2.点图分析工艺过程的稳定性。
二、实验仪器1. 机床:斯来福临精密数控平面磨床K-P36 Compact2. 量具:螺旋测微仪(千分尺)三、实验内容中线和上下控制线,并根据尺寸误差趋势对磨削程序进行实时调整,以实现监控反馈。
在整批工件加工完成后,绘制被加工零件尺寸的分布曲线直方图,分析被加工零件尺寸的加工精度,从中找出误差的性质和原因,并计算机床的工艺能力系数、确定机床的工艺能力等级。
四、实验原理和方法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加工误差(或其他质量指标)进行分析,是进行过程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加工误差分类、产生原因对加工误差的性质、工序能力及工艺稳定性等进行识别和判断,进而对加工误差作出综合分析。
1.加工误差分类在机械加工中,各种加工误差,按它们在一批零件中出现的规律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1)系统误差在顺序加工一批零件中,如果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或者按一定规律变化,则称为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又分为常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两类。
加工原理误差、机床(或刀具、夹具与量县)的制造误差、工艺系统静力变形等引起的加工误差均与加工时间无关,其大小和方向在一次调整中也基本不变,因此都属于常值系统误差。
机床、刀具和夹具等在热平衡前的热变形误差以及刃具的磨损等,随加工过程(或热工时间)而有规律地变化,由此产生的加工误差属于变值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在顺序加工一批零件中,如果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呈不规律变化,则称为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许多相互独立因素随机作用的结果,如毛坯的余量大小不一致或硬度不均匀时将引起切削力的变化,在变化的切削力作用下由于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而导致的加工误差就带有随机性,属予随机误差。
另外,定位误差、夹紧误差、多次调整的误差、残余应力引起的工件变形误差都属于随机误差。
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切削力的测定(综合性实验) (1)实验二机床静刚度测定(验证性实验) (9)实验三加工误差统计分析(综合性实验) (12)实验四主轴回转误差测试(综合性实验) (16)实验五六点定位及夹紧装置(验证性实验) (23)实验一切削力的测定(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切削测力仪的工作原理和测力方法和实验系统;2.掌握背吃刀量a、进给量f和切削速度c V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p3.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建立切削力的经验公式。
二、实验仪器设备1.C618-2H(或C6140)车床;2.测力传感器:SDC-L3M16;3.数显箱、计算机(安装切削力实验系统软件)及数据线;4.工件;5.标准测力环(标定时用)。
三、实验原理三向切削力的检测原理,是使用三向车削测力传感器检测三向应变,三向应变作为模拟信号,输出到切削力实验仪器内进行高倍率放大,再经A/D板又一次放大之后,转换为数字量送入计算机的。
测力系统首先应该通过三向电标定,以确定各通道的增益倍数。
然后,再通过机械标定,确定测力传感器某一方向加载力值与三个测力方向响应的线性关系。
经过这两次标定,形成一个稳定的检测系统之后,才能进行切削力实验。
测量切削力的主要工具是测力仪,测力仪的种类很多。
有机械测力仪、油压测力仪和电测力仪。
机械和油压测力仪比较稳定、耐用。
而电测力仪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较高。
电测力仪根据其使用的传感器不同,又可分为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电阻式和电磁式等。
目前电阻式和压电式用得最多。
图1-1 由应变片组成的电桥电阻式测力仪的工作原理:在测力仪的弹性元件上粘贴具有一定电阻值的电阻应变片,然后将电阻应变片联接电桥。
设电桥各臂的电阻分别是R 1、R 2、R 3和R 4,如果R 1/R 2=R 3/R 4,则电桥平衡,即2、4两点间的电位差为零,即应变电压输出为零。
在切削力的作用下,电阻应变片随着弹性元件发生弹性变形,从而改变它们的电阻。
如图1-1所示。
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目的:通过对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熟悉车刀切削部分的构成要素,加深理解刀具各参考平面和有关几何角度的定义及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刀具打好基础。
了解车刀量角仪的结构,学会使用车刀量角仪测量车刀几何角度的方法。
2.要求:(1)测量外圆车刀的主偏角、刃倾角、前角、主后角、副偏角、副后角(r κ、'r κ、s λ、0γ、0α、'0α)。
(2)测量切断刀的的主偏角、刃倾角、前角、主后角、副偏角、副后角(r κ、'r κ、s λ、0γ、0α、'0α)。
二、预习内容:(1)车刀的组成(三面两刃一尖);(2)各参考平面及各剖面的名称和定义;(3)各几何角度的定义;三、测量仪器及用具本试验所用仪器及用具有:JLCD 车刀量角仪、外圆车刀、切断刀等。
1.车刀量角仪的构造及测量原理车刀量角仪的结构如图l-1所示:底座4上有一圆刻度盘,刻有从0°起向顺、逆时针两个方向各180°的刻度。
其上的工作台7可以绕小轴10转动,转动的角度,由固连于工作台7上的指针5指示出来。
工作台7上的定位块8和导条6被螺钉固定在一起,能在工作台7的滑槽内平行滑动。
立柱1固定安装在底座4上,它是一根矩形螺纹丝杠,旋转丝杠上的大螺帽3,可以使滑体2沿立柱(丝杠) 1的键槽上、下滑动。
滑体2上用小螺钉固定装上一个小刻度盘17。
在小刻度盘17的前方,用两个半圆凸台把大刻度盘11卡住并和轴端盖一起固定在滑体2的一凸出轴上,当松开旋钮15时,小刻度盘17能左右旋转,旋转角度在小刻度盘17上可以读出。
用螺钉12将大指针13的一端锁紧在大刻度盘11上。
大指针13可以绕螺钉12旋转,旋转角度在大刻度盘上读出。
当工作台上指针、大刻度盘和小刻度盘对应的指针都处在0°时,大指针13的测量刃口A和侧面B垂直于工作台7的工作平面,而大指针13的测量刃口C平行于工作台7的工作平面。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指导书本科

(机械制造⾏业)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指导书本科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编写:詹友基福建⼯程学院机电及⾃动化⼯程系2006 年 2 ⽉⽬录⼀、车⼑⼏何⾓度测量⼆、切削变形实验三、切削⼒实验四、车床三向静刚度测定实验五、加⼯精度的统计分析实验六、切削区平均温度的测量实验1 车⼑⼏何⾓度测量⼀、实验⽬的与要求1、了解车⼑量⾓仪的结构与⼯作原理。
2、进⼀步熟悉车⼑切削部分的构造要素,巩固和加深对⼑具各标注平⾯参考系及标注⾓度基本定义的理解。
并掌握车⼑测量⽅法。
3、通过对车⼑各剖⾯内⾓度的测量与计算,进⼀步理解它们之间⼏何关系。
4、测量给定车⼑的⼏何⾓度,将测得的数据填⼊表格中,并对测量结果进⾏分析。
⼆、实验设备与⼯具1、仪器:车⼑量⾓仪2、测量⽤车⼑:45°外圆车⼑,75°外圆车⼑,90°外圆车⼑,切断⼑,⼤刃倾⾓车⼑。
三、车⼑量⾓仪的结构与使⽤⽅法1、图1-1量⾓仪(本校制造)图1-1 量⾓仪(本校)量⾓仪由底置l、转盘9、⽴柱3和刻度盘6、测量⽚7等零件组成。
底盘1⽤来安装⽴柱3,并以销2孔为中⼼刻着±100°的转盘9,当转盘9两侧⾯的基线对准底盘刻线转90°时。
定位块10的d ⾯是垂直的。
当测量⽚7的指针对着刻度盘0°时,测量⽚7的b ⾯与转盘9的平⾯是平⾏的,⽽且垂直于C ⾯、A ⾯。
⽴柱3的上下移动靠螺母4来调整。
2、图1-2量⾓仪(哈尔滨⼯业⼤学)图1-2 量⾓仪(哈尔滨⼯业⼤学)量⾓仪由底座l 、平台3、⽴柱7和⼤⼩扇形盘6、11、⼤⼩指针5、10等零件组成。
底座l 呈圆盘形,平台3可绕底座中⼼转动,底座外缘左、右各有刻度l00°,当基线板2对准圆盘刻线0°时,活动尺4侧边与指针5下端的测量板平⾯垂直。
测量板5上有三个测量刃⼝A 、B 、C ,其所在平⾯即为测量车⼑⾓度时的测量平⾯。
当⼩指针l0和⼤指针5均为0°时,刃⼝A 与平台平⾯平⾏,B 、C 与平台平⾯垂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一工艺装备认识与分析(机床、刀具认识)(现场教学一)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金属切削机床型号的编制方法。
2、了解部分典型机床的工艺范围、总体部局、结构特点和主要技术性能。
3、了解各种常用的金属切削刀具。
4、了解机床专用夹具的用途、组成及一些典型零部件。
二、内容1、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机床主要是按加工性质和所使用的刀具进行分类,目前我国将机床分为12大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切断机床及其他机床。
按照万能程度、机床又可分为:通用机床(万能机床)、专门化机床(专能机床)、专用机床。
按照加工精度不同,在同一种机床中分为普通精度、,精密和高精度三种精度等级。
机床按照自动化程度的不同,分为手动、机动、半自动和自动的机床。
按照机床重量的不同,分为仪表机床、中型机床(一般机床)大型机床和重型机床、超重型机床。
按照机床主要器件的数目,分为单轴、多轴、单刀,多刀机床等。
上述几种分类方法,是由于分类的目的和依据不同而提出来的。
通常,机床是按照加工方式(如车、钻、铣、刨、磨等)及某些辅助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2、常用金属切削刀具(1)车刀车刀是金属切削加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刀具,它可以用来加工外园、内孔、端面,螺纹,也可以用于切槽和切断等。
车刀按照用途不同可分为外园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及螺纹车刀、成型车刀等。
车刀在结构上可分为整体车刀、焊接车刀、机夹重磨式和机夹可转位车刀。
成形车刀按结构和形状分有:平体成型车刀、棱体成形车刀、圆体成形车刀,按进刀方式可分为径向成形车刀和切向成形车刀。
(2)孔加工刀具麻花钻、扩孔钻、铰刀、镗刀、中心钻、深孔钻等。
(3)铣刀铣刀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分有,园柱铣刀、端铣刀、盘形铣刀(槽铣刀、两面刃铣刀、三面刃铣刀和错齿三面刃铣刀)、锯片铣刀、立铣刀、角度铣刀、键槽铣刀、成形铣刀。
(4)拉刀由于拉削加工方法应用广泛,拉刀的种类也很多。
按加工工件表面的不同,可分为内拉刀和外拉刀两类,内拉刀是用于加工工件内表面的。
常见的有园孔拉刀,键槽拉刀、花键拉刀等。
加工外表面的拉刀,则称为外拉刀、如平面拉刀,成形表面拉刀及齿轮拉刀等。
在分析拉刀时,注意拉刀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切削部分的拉削方式(拉削图形)a、分层拉削方式:成形式(同廓)和渐成式;b、分块拉削方式:分组式、轮切式:c、综合式拉削。
并进一步比较拉刀上相应的齿形。
(5)齿轮刀具成形法齿轮刀具:盘形齿轮铣刀、指形齿轮铣刀(模数铣刀)展成法齿轮刀具:齿轮滚刀、插齿刀、剃齿刀。
(6)磨料和磨具砂轮的特性主要由磨科、粒度、结合剂,硬度、组织及形状尺寸等因素决定。
注意砂轮端面上的标志与砂轮形貌的对应。
了解各种金属切削刀具的同时,应能分清刀体材料和切削部分的材料。
(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材抖及立方氮化硼等)。
3、以CK6136车床为例,了解其工艺范围,布局与组成,传动原理。
以XK7732为例,了解数控机床依靠控制元件实现程序加工。
以CK6136为例,了解自动化加工设备中刀只的管理、刀具的识别选刀方式及换刀过程。
三、实验报告1、记录本次实验所见的机床型号、工艺范围。
2、记录本次实验所见的各种刀具名称和用途。
3、记录本次实验所见的各种机床夹具典型部件。
实验二普通车床结构剖析(现场教学二)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了解机床的用途,总体布局,以及机床的主要技术性能;2、对照机床传动系统图,分析机床的传动路线;3、了解和分析机床主要零部仆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的内容1、由指导人结合现场(以CA6140为例)介绍机床的用途、布局、各操作手柄的作用及其操作方法。
然后开车、空载运转表演,以观察机床各部件的运动。
2、揭开主轴箱盖,根据机床传动系统图和主轴箱展开图,看清各档传动路线及传动件的构造。
(1)看懂标脾符号的意义,明确主轴箱各操纵手柄的作用.(2)了解主传动系统的传动路线,主轴的正转、反转、高速、低速是如何调整实现的.(3)结合现教图了解摩擦离合器的结构原理及其调整操纵情况.(4)操纵II-III轴上两个滑移齿轮移动,操纵IV轴上的两个滑移齿轮及Ⅵ轴上的一个滑移齿轮,注意他们的动作过程和啮合位置.(5)结合现教图观察主轴前轴承、中轴承、后轴承,轴上齿轮离合器的构造,了解前后轴承的作用及调整方法.(6)观察卸荷皮带轮的结构.(7)了解主轴梢的润滑系统及各传动件的润滑油流经路径.3、挂轮架了解挂轮架的构造、用途和调整方法。
4、进给箱结合进给箱展开图及传动系统图,观察基本组、增倍组操纵机构,螺纹种类移换机构,以及光杠、丝杠传动的操纵机构.5、溜板箱纵向、横向的机动进给及快速移动的操纵机构,丝杠、光杠进给的互锁机构、对开螺母机构.结合现教图了解超越离合器及过载保险装置。
6、刀架刀架总体是由床鞍,横刀架、转盘、小刀架及方刀架五部组成.结合这些部件的结构和装配图分析其工作原理.7、尾架观察尾架的构造,尾架套间的夹紧方法.尾架套简与机床土轴中心线同轴度的调整方法.8、床身了解床身的整体结构,床身导轨分几组?各组的作用是什么?三、思考题1、卸载皮带轮是如何使皮带的拉力不传给轴而传给箱体?带轮的扭矩又是怎样传给轴的?用简图说明之.2、摩擦片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控制摩擦离合器,完成主轴正、反转,通过什么环节以保持离合器的自锁?3、超越离合器、安全离合器的用途和工作原理是什么?实验三车刀角度的测量一、目的与要求1、熟悉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掌握确定刀具角度的参考平面、参考系及刀具的标注角度;2、了解万能量角器和车刀量角台的结构,学会使用万能量角器和车刀量角台测量车刀的标准角度;3、绘制车刀标准角度图,并标出测量得到的各标注角度数值。
二、实验设备、仪器和试件车刀、万能量角器和车刀量角台三、测量原理车刀标注角度可以用角度样板、万能量角器、重力量角器以及各种车刀量角台等进行测量。
其测量基本原理是:按照车刀标注角度的定义,在刀刃的选定点,用量角器的尺面或量角台的指针平面,与构成被测角度的面或线紧密贴合,把要测量的角度测量出来。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一)量角器和量角台的结构1、万能量角器结构如图,直角尺8或直尺12根据需要,用定位螺钉5或11,卡块6或9、制动螺钉7或10装在尺座4上,松开制动螺钉7或10,直角尺8或直尺12调整到适当位置时,再用制动螺钉7或10将其锁紧。
测量角度时,松开制动头3,尺体1连同连同基尺13可以沿尺座4上的半圆形滑轨转动,把基尺13与构成被测角度的面或线紧密贴合(或相平行、或相垂直),然后将制动头3锁紧,从游标尺2的刻座线上,便可以读山所要测量的角度数值。
2、车刀量角台车刀量角台是测量车刀标注角度的专用量角仪,它有很多种型式,其中即能测量车刀主剖面参考系的基本角度,又能测量车刀法剖面参考系的基本角度的一种车刀量角台,如图1-2所示。
圆形底盘2的周边,刻有从o o起向顺、逆时针两个方向各100o的刻度,其上的工作台5可以绕小轴7转动,转动的角度,由固连于工作台5上的工作台指针6指示出来.工作台5上的定位块4和导条3固定在一起,能在工作台5的滑槽内平行滑动。
立柱20固定安装在底盘2上,它是一根矩形螺纹丝杠,旋转丝杠上的大螺帽19,可以使滑体13沿立柱(丝杠)20的键槽上、下滑动.滑体13上用小螺钉16固定装上一个小刻度盘15,在小刻度盘15的外面,用旋钮17将弯扳18的一端锁紧住滑体13上.当松开旋钮17时,弯板18以旋钮17为轴,可以向顺、逆时针两个方向转动,其转动的角度用固连于弯扳18上的小指针14在小刻度盘15上指示出来.在弯扳18的另一端,用两个螺钉11固定装上一个扇形大刻度盘12,其上用特制的螺钉轴8装上一个大指针9.大指针9可以绕螺钉轴8向顺、逆时针两个方向转动,并在大刻度盘12上指示出转动的角度.两个销轴10可以限制大指针9的极限位置。
当工作台指针6、大指针9和小指针14都处在o·时,大指针9的前面a和侧面b垂直于工作台5的平面,而大指针g的底面c平行于工作台5的平面.测量车刀角度时,就是根据被测角度的需要,转动工作台5,同时调整放在工作台5上的车刀位置,再旋转大螺帽19,使滑体13带动大指针9上升或下降而处于适当的位置,然后用大指针9的前面a(或侧面b、或底面c),与构成被测角度的面或线紧密贴合,从大刻度盘12上读出大指针9指示的被测角度数值。
(二)测量车刀标注角度的方法1、用万能量角器测量车刀标注角度(1)主偏角Kr的测量将万能量角器装成如图1-3所示的样子贴合在直尺(或换成直角尺)的尺面上,让基尺和主刀刃在基面上的投影相平行游标尺零线所指示的角度数值,就是主偏角Kr的数值.(2)副偏角K r'的测量测完主偏角Kr之后,保持车刀和直尺的相对位置,让基尺和副刀刃装表面上的投影相平行,则游标尺零线所指示的角度数值,就是副偏角k r'的数值(见图1-4).(3)刃倾角λ的测量s将万能量角器装成如图1-5所示的样子,把车刀底面紧密地贴合在直尺尺面上,调整车刀的位置,使基尺处桠切削平面(Ps)内,并和主刀刃紧密贴合;则游标尺零线所指示的角度数值,就是刃倾角λ的数值。
s(4)前角γ的测量o将万能量角器装成如图1-6所示的样子,把车刀底面紧密地贴合在直尺尺面上,调整车刀的位置,使基尺处在主剖面(Po)内,并通过主刀刃上的选定点和前刀面紧密贴合,则游标尺零线所指示的角度数值,就是主剖面前角γ的o数值。
(5)后角a。
的测量将万能量角器装成如图1-7所示的样子,把车刀底面紧密地贴合在直角尺(或换成直尺)的尺面上,调整车刀的位置,使基尺处在主剖面(P。
)内,并通过主刀刃上的选定点,和后刀面紧密贴合,则游标尺零线所指示的角度,就是主剖面后角a。
的数值。
用万能量角器测量车刀标注角度,其角度数值的精确度可以达到分,但由于基尺,直角尺和直尺的尺面较窄,定位不准,再加上是用眼睛观察来判断尺面是否在基面、切削平面和主削面内,因此可能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2、用车刀量角台测量车刀标注角度(1)校准车刀量角台的原始位置用车刀量角台测量车刀标注角度之前,必须先把车刀量角台的大指针、小指针和工作台指针全部调整到零位,然后把车刀按图1-8所示平放在工作台上,我们称这种状态下的车刀量角台位置为测量车刀标注角度的原始位置。
(2)主偏角Kr的测量从图1-8所示的原始位置起,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工作台(工作台平面相当于P 。
),让主刀刃和大指针前面a 紧密贴合,如图1-9所示,则工作台指针在底盘上所指示的刻度数值,就是主偏角kr 的数值。
(3)刃倾角s λ的测量测完主偏角Kr 之后,使大指针底面c 和主刀刃紧密贴合(大指针前面a 相当于Ps ,如图1-10所示,则大指针在大刻度盘上所指示的刻度数值,就是刃倾角s λ的数值.指针在0 o 左边为+s λ,指针在0 o 右边为s 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