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工业油品在线系统净化循环再利用技术

合集下载

论文-胺液在线净化复活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应用资料

论文-胺液在线净化复活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应用资料

胺液在线净化复活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应用摘要:我国75% 以上的脱硫装置采用MDEA[1],通过分析脱硫溶液的成分, 找到了引起脱硫溶液降解变质的因素是热稳态盐、氨基酸和悬浮物等杂质的长期累积造成的。

介绍了N-甲基二乙醇胺的特性,从引起溶剂再生装置胺液发泡、损耗、污染的机理和途径方面,说明了胺液在线净化复活技术推广的必然性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广泛使用胺液在线净化复活技术的方法和原理,包括设备的选型和使用,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得出采用胺液在线净化技术可使受污染胺液得到彻底净化。

循环胺液的净化复活设施简单净化后胺液外观明显改善,胺液中铁离子含量明显降低、热稳态盐脱除明显,胺液脱硫能力明显提高,胺液发泡高度和消泡时间得到改善,并能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N-甲基二乙醇胺热稳定盐离子交换树脂在线净化胺液再生一、项目开发的背景1.1概述国内MDEA 的研究水平与国外还有很大距离, 工业生产中对溶液的降解分析也相对有限。

MDEA 溶液是一个多成分的混合物, 而且因其辅助成分及其配比的差异, 溶液也分为不同的型号。

MDEA 脱硫溶液发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尽管国内一些厂家的MDEA 溶液主体成分与国外是一致的, 在分析溶液替代的问题上,很关键的一点是要明确替代溶液与原溶液的差异,以及分析由此可能导致的工艺条件的改变。

目前,几乎所有的研究者[2]均是从单因素角度去分析MDEA 脱硫溶液的发泡原因,就此而言, 溶液国产化的实施应建立在设计研究、建模与中试的基础上, 这也给工厂应用与科研开发的合作提供了机遇。

实现MD EA 溶液及其技术的国产化,这应该是国内MDEA净化技术的前景。

1.2N-甲基二乙醇胺(MDEA)的特性甲基二乙醇胺(MDEA)是Flwor公司50年代开发的新型高效脱硫和脱碳溶剂.。

当时由于价格高选择性脱硫的要求不迫切,所以未能推广应用。

70年代末在环保和节能的刺激下迅速发展,我国90年代后开始普遍使用。

石油化工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

石油化工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

石油化工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成为了最重要、最具有投资潜力和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行业之一。

然而,石油化工行业也带来了环境和资源方面的负面影响,因此,稳健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该行业的重点。

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循环利用成为了石油化工企业重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石油化工行业资源消耗极大,因此进行资源循环利用至关重要。

资源循环利用是指利用再生资源或通过合理的工业设计、性能修改等手段对工业废弃物进行加工利用的过程。

资源循环利用可以实现从原物料到成品和生产废弃物利用的系统优化,减少资源的浪费。

采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保护环境,减轻企业和社会的生态负担。

在石油化工行业,资源循环利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首先,石油化工行业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加工、处理等手段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这里的废弃物主要指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化工废水、残渣、固体废弃物等。

这些废弃物中有许多可以回收利用的有用物质和能源,如重金属、水、热能等。

回收利用废弃物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企业成本,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企业走向可持续性发展。

其次,石油化工行业可以通过降解技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降解技术是指通过生物、化学或物理方法将有机废弃物分解成可再利用的原料或能源的技术。

例如,将废弃物进行高温热解,分解产生气、水和固体。

其中的固体可以作为原料加入到石油化工生产中,气体可以作为燃料供能,水则可以循环利用或者加以处理再排放。

采用降解技术不仅能够降解废弃物,减轻污染,而且可以获取到具有潜在价值的物质和能源。

最后,石油化工行业可以通过能源转化技术实现能源的资源化利用。

能源转化技术是指将废弃物或再生能源转化为燃料,产生电力、热能和其他资源的技术。

例如,石油化工废水、废气等能够通过颗粒物、废烟气发电技术转化为电能,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通过这些能源转化技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再生能源或废弃物,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再利用。

工业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

工业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

工业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1. 简介工业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指可以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分离后,再次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物质。

这些物质通常包括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材料,如废水、废气、废渣等。

通过有效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2. 工业流程中的可循环使用物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业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2.1 废水处理•残留液体•溶液•废水2.2 废气处理•烟气•废气•燃烧废气2.3 废渣处理•固体废物•廢料•副产品3. 可循环利用的工艺与方法对于工业流程中生成的可循环使用物质,有多种工艺和方法可以进行循环利用。

3.1 废水处理工艺•物理处理:如沉淀、过滤、离心等•化学处理:如中和、氧化、还原等•生物处理:如生物降解、生物滤波等3.2 废气处理工艺•吸收法:利用溶剂或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污染物•催化法:通过催化剂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燃烧法:将废气燃烧成二氧化碳和水3.3 废渣处理工艺•回收利用:经过处理后的废渣可用于生产其他产品,如废渣在水泥生产中的利用•堆肥化:将废渣与其他有机物一起进行堆肥处理,生成有机肥料•焚烧处理:将废渣进行高温燃烧,减少体积和有害物质的排放4. 循环利用的优势与意义循环利用工业流程中的可循环使用物质具有以下优势与意义:4.1 资源节约与能源消耗减少通过循环利用工业流程中的物质,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和减少能源消耗。

例如,废水处理后的水可以用于冷却、清洗等生产过程,减少对清洁水的需求;废渣处理后的副产品可以作为原料再次用于生产。

4.2 环境保护与污染减少循环利用可降低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降低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量,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3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循环利用工业流程中的可循环使用物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带来经济效益。

同时,循环利用还可以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油气回收的六种方法

油气回收的六种方法

油气回收是指对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的油烟、油雾或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的过程。

以下是常见的六种油气回收方法:
1. 燃烧法:
将废气中的油烟、油雾或VOCs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完全燃烧,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高浓度废气的处理,但对能源消耗较多。

2. 吸附法:
使用吸附材料如活性炭、分子筛等,将废气中的油烟、油雾或VOCs吸附到材料表面,实现分离和回收。

吸附剂可以通过热解或蒸汽再生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3. 冷凝法:
利用冷却设备使废气中的油烟、油雾或VOCs冷凝成液体,并通过分离器将其与废气分离。

液体油可以进一步进行处理和回收。

4. 压缩法:
废气中的油烟、油雾或VOCs经过压缩和冷却,使其凝结成液体。

然后通过膜分离或重力分离等方法将其与废气分离,并对液体进行处理和回收。

5. 微生物法:
利用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菌群降解废气中的油烟、油雾或VOCs,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低浓度和复杂成分的废气处理。

6. 膜分离法:
使用特殊的膜材料,通过渗透和分离原理将废气中的油烟、油雾或VOCs与气体分离。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和节能的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的废气处理。

需要根据废气特性、浓度、流量和目标回收效果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油气回收方法。

在实践中,常常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此外,还需遵循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确保油气回收过程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GB/T 17145-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12月12日批准 1998年7月1日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废润滑油的定义、分级、回收与管理、再生与利用。

本标准适用于油单位和个人更换下来的废润滑油和废润滑油的回收、再生、销售及管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61-1983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GB/T 3536-1987 石油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开口杯法)GB/T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一部分总分组GB/T 8030-1987 润滑油现场检验法GB/T 8978-198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废润滑油 used oil润滑油在各种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受的氧化、热分解作用和杂技污染,其理化性能达到各自的换油指标,被换下来的油统称废润滑油(以下简称废油)。

废油再生re-refining of used oil将废油经处理或精制,除去变质的和混入的杂技,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使其达到一定种类新油标准的过程。

废油回收率rate of recovery废润滑油回收量与原用油量的百分比。

4 分类更换下来的废油按GB/T 进行对应的分类和命名。

回收利用的废油包括:a) 废内燃机油;b) 废齿轮油;c) 废液压油;d) 废专用油(包括废变压器油1)、废压缩机油、废汽轮机油、废热处理油等)。

5 分级根据废油的变质程度、被污染情况、水分含量及轻组分含量等来划分等级。

污油进常减压装置回炼技术方案

污油进常减压装置回炼技术方案

污油进常减压装置回炼技术方案一、设备组成污油回炼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设备:污油取样系统、加热系统、脱酸脱色系统、脱水系统、减压蒸馏系统、气体回收系统、油品储存系统等。

二、工艺流程1.污油取样系统:从污油收集点取得一定量的污油样品,并进行实验分析以确定油品成分和污染程度。

2.加热系统:将污油样品加热至适当温度,以便后续处理。

此阶段主要是去除油品中的水分和有机杂质。

3.脱酸脱色系统:经过加热系统的处理后,将油品送入脱酸脱色系统,该系统包括脱酸塔和脱色塔。

脱酸塔通过酸性物质中和油中的酸性物质,脱除酸性物质的同时还能去除油品中的催化剂和有机杂质;脱色塔通过加入吸附剂吸附油中的颜色物质,去除油品中的杂质和颜色。

4.脱水系统:将经过脱酸脱色处理的油品送入脱水系统,主要通过加热和真空处理,去除油品中的水分。

5.减压蒸馏系统:脱水后的油品进入减压蒸馏系统,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将油品中的低沸点组分蒸馏出来,得到高质量的油品。

6.气体回收系统:在减压蒸馏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过回收系统进行处理,主要包括冷凝、洗涤、再压缩等步骤,以回收其中的有价值组分。

7.油品储存系统:将回炼后的油品送入储罐中进行储存,以备后续使用。

三、优势与应用1.环保优势:污油回炼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回收废弃油品,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资源利用:通过回收利用污染油品,能够节约原始石油资源。

3.经济效益:通过污油回炼技术方案,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油品,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燃机燃料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4.应用领域:污油回炼技术方案适用于石油加工、化工厂、电厂、船舶等行业中对油品需求大的领域。

总结:污油回炼技术方案能够将废弃的污染油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回收利用,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将污染油品转化为高质量的燃料或工业油品,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与传统的废弃油品处理方式相比,污油回炼技术方案是一种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选择。

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技术方案

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技术方案

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技术方案1.1工艺流程废润滑油→预处理→蒸馏切割→硫酸精制→白土补充精制→调和→成品润滑油。

废润滑油收集回厂,经过滤脱机械杂质、沉降脱水脱杂质,然后进入蒸馏装置进行减压切割分馏,减压各侧线馏份油就可以作为不同的润滑油原料,再分别进入硫酸或糠醛精制装置和白土精制装置进一步精制而获得合格的基础油,减底渣油和减顶轻组分可调和成燃料油供工厂作为燃料自用和外销。

硫酸或糠醛精制后产生的少量抽出余油可作为橡胶填充油外销或作为重质燃料调和组分自用或外销。

精制后获得的合格基础油经调和后作为润滑油成品油销售。

1.1.1工艺流程环节说明⑴预处理外购的废润滑油通过化验室化验进行品位分析,然后通过格栅进入卸油池内,接着通过油泵送入储油罐,在储油罐内同时通过蒸汽换热加温至50℃左右,自然沉淀4h左右,进行油、水及杂质的初步分离。

根据类比同类型的润滑油生产厂家,该过程分离出的油、水及杂质约为0.2%左右。

经沉淀处理后的润滑油进入原料油罐以备下一步处理。

⑵脱水经沉淀处理后的废油用油泵送入脱水塔内进行脱水,进入脱水塔前废油通过换热器与减压蒸馏得到的馏分基础油进行换热至90℃左右,再利用真空泵抽真空使脱水塔内保持一定的负压,然后根据油、水沸点差异进行蒸馏脱水,经过脱水后进入下一流程进行处理。

⑶初馏经脱水塔处理后的废油由管道输送至换热器进行余热换热,达到200℃左右进入初馏塔,由真空泵保持塔内负压,利用油水物理性质差异彻底去除废油水分及其他杂质,油料中的极少量低碳组分随水分一起带出。

⑷减压蒸馏初馏塔塔底油经塔底泵升压后再次经加热炉间接加热到390℃进入减压塔。

控制减压塔内各馏分的馏出温度,分别得到一线馏分、二线馏分、三线馏分、减顶轻质油组分和塔底重油组分。

减顶轻质油和减压塔三条侧线产品分别换热、冷却后出装置得到基础油进原料罐区待下一步处理,同时也可以作为产品进行外卖。

减压塔底部重组分换热、冷却后进入重油罐内储存外卖。

催化剂循环再生原理及应用

催化剂循环再生原理及应用

催化剂循环再生原理及应用催化剂循环再生是指利用特定技术手段对失活的催化剂进行再生,恢复其活性和选择性,使其可以被重复使用。

催化剂的再生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可以大大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减少催化剂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化学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催化剂循环再生的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再生、化学再生和生物再生三种。

物理再生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催化剂上的污染物,一般包括气体燃烧法、高温高压水洗法、溶剂洗涤法和超声波清洗法等。

气体燃烧法是指将失活的催化剂与气体混合后进行热解,将污染物燃烧掉;高温高压水洗法是指将失活的催化剂放入高温高压水中进行清洗;溶剂洗涤法是指将失活的催化剂放入溶剂中进行清洗;超声波清洗法是指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将催化剂上的污染物溶解掉。

这些物理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催化剂表面的污染物,恢复催化剂的活性。

化学再生是通过化学方法对失活的催化剂进行再生,主要包括还原、氧化和酸洗等。

还原是指将失活的催化剂放入还原剂中进行还原反应,将催化剂上的氧化物还原成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恢复催化剂的活性;氧化是指将失活的催化剂放入氧化剂中进行氧化反应,将催化剂上的有机残留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恢复催化剂的活性;酸洗是指将失活的催化剂放入酸性溶液中进行酸洗,将催化剂上的杂质物质溶解掉,恢复催化剂的活性。

化学再生可以有效去除催化剂上的污染物,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生物再生是利用微生物的特殊代谢能力对失活的催化剂进行再生,主要包括微生物氧化法、酶法和生物固定法等。

微生物氧化法是指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介入反应体系,通过其代谢能力将催化剂表面的污染物降解为无机盐或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恢复催化剂的活性;酶法是指利用特定酶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将催化剂表面的污染物进行降解,恢复催化剂的活性;生物固定法是指将失活的催化剂与生物固定在一起,在反应体系中进行反应,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促进催化剂的再生。

生物再生能够高效降解催化剂表面的污染物,使催化剂恢复原有的活性和选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工业油品在线系统净化循环再利用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青海晶和节能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发展阶段:推广应用
适用范围:未经混合的工业企业各种油品,且闪点>60 ℃,运动粘度(40℃,㎜²/S)>3-350(变压器油除外)。

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
一、工艺路线及参数
利用人体血液透析原理,采用离心技术,完全物理净化。

将净化设备进油口连接到工业企业液压油站主油箱放油口,将净化设备的出油口连接到工业企业液压油站顶部加油口,形成循环过滤条件,通过多次循环过滤,在不加温、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的情况下对液压设备运行中使用的油品全系统实施油水、油渣、油气分离保养。

使过滤后的油品98%以上达到循环再利用条件,并且利用离心分离方式有效的在液压设备不停机的状态下对液压设备全系统进行净化养护。

二、主要技术指标
按照油品清洁度NAS1638 7级标准实施全系统管道在线净化。

三、技术特点
净化设备进油口连接到工业企业液压油站主油箱放油口,净化设备的出油口连接到工业企业液压油站顶部加油口,形成循环过滤条件,不加温、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利
用人体血液透析原理,采用离心技术,完全物理净化。

四、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该技术应用的工业领域有:钢铁、铝加工、锻压、建材、不锈钢制造、电解铜、煤焦化、石油企业成品油。

五、实际应用案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