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系统净化过滤的探究(报)

合集下载

循环水实验报告

循环水实验报告

一、题目:循环水、低温水沉淀实验二、目的:通过选用不同的絮凝剂,对循环水、低温水中的悬浮物进行絮凝沉淀,比较沉淀效果,为我公司循环水、低温水的水质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三、原理:絮凝剂中的胶质体与水中悬浮物结合形成体积较大的絮状沉淀物。

四、实验人员:李欢、郭鹏、蔡丁丁、郭俊斌五、实验材料:洗煤用复合絮凝剂、化产生化用复合絮凝剂、汾阳提供复合絮凝剂、我公司现循环水、低温水。

六、实验过程:实验按照实验方案分三批进行。

每批分别采用一种絮凝剂,分别对循环水、低温水做五个样,循环水、低温水实验同时进行。

每做一遍用时一天。

七、实验步骤1)标注:分别将烧杯、量筒、称量瓶进行标注,以便实验时对号入座。

2)取样:在做实验前,分别取循环水、低温水足量。

3)分样:分别将循环水、低温水分为500ml的小样各15份。

4)加药:将15份小样分为5组,第一组为不加药样,第二组为加絮凝剂样(洗煤絮凝剂为2g,另外两种絮凝剂为2ml,以下类同)。

第三组为3g(3ml), 第四组为3.5g(3.5ml), 第五组为4g(4ml).5)搅拌:将加药后的样品用搅拌器搅拌2分钟。

6)静置:搅拌后的样品(每组三个)分别静置1小时、2小时、3小时。

7)取上清液:静置时间结束后,分别取上清液50ml。

8)过滤:将上清液过滤,由于过滤较慢,采用抽滤。

9)滤纸的烘干与称量:在做以上步骤过程中,将所需30份滤纸分别装入30个称量瓶中,放入105℃的烘箱中烘两小时。

两小时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恒重至常温时,称量每份称量瓶及滤纸的重量,并做原始记录。

10)抽滤后滤纸的烘干与称量:将过滤后的滤纸放入对应称量瓶中,按照步骤9进行烘干、恒重、称量、记录。

11)悬浮物计算:悬浮物(mg/l)=(抽滤后的重量-抽滤前的重量)÷50×106。

12)拍照对比:将实验沉淀效果进行拍照对比,作为实验资料留存。

八、实验数据:见附表九、数据分析:1)第一批试验用洗煤用絮凝剂。

游泳池水循环净化系统原理

游泳池水循环净化系统原理

游泳池水循环净化系统原理
游泳池水循环净化系统的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将池水中的污染物去除,保持水质清洁和安全。

首先,池水会通过水泵被抽出,并经过过滤器。

过滤器可以将池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如泥沙、树叶等物质去除,保持水质清澈。

接下来,水会通过化学处理器,其中加入化学品,例如氯等消毒剂。

这些消毒剂能杀灭池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保障游泳池水的卫生安全。

然后,池水会经过加热器进行加热,保持合适的水温,以提供舒适的游泳环境。

此外,游泳池水循环净化系统还会通过化学调节,如调节pH 值,以确保水的酸碱度在适宜范围内。

最后,经过处理后的池水会被泵送回游泳池,与池水中的污染物分离开来,完成一次循环。

整个循环净化系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不断对池水进行过滤和化学处理,确保游泳池水清洁、无菌、温度适宜,并能够长时间供游泳使用。

水循环课题研究报告

水循环课题研究报告

水循环课题研究报告1. 引言水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循环之一,它在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水循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原理、影响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改进和保护水资源的策略。

2. 水循环原理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其中水以液态、气态和固态的形式在大气、地表和地下之间不断转移。

主要的水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渗漏和地下水补给。

太阳能驱动了水循环的核心机制,通过蒸发和凝结,水从地表升腾到大气中形成云,最终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表。

3. 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水循环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降雨量、气温、地形、地表覆盖和植被等。

降雨量是影响水循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地面的水分补给量。

气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蒸发和凝结的速率,进而影响水循环的速度。

地形也对水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

地表覆盖和植被可以影响土壤的保水能力和蒸发速率,进而对水循环产生影响。

4.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例如水库建设和灌溉系统,改变了水循环的速度和路径。

其次,过度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了城市地表的排水系统改变,使降水的径流增加,进而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

同时,农业生产中的大量水消耗和化学物质的使用,导致了农田土壤水循环的变化。

最后,气候变化也对水循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干旱和极端降水事件的增加。

5. 改进和保护水资源的策略为了改善和保护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改善农田灌溉系统、发展节水型工业和居民生活方式。

其次,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包括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加强水污染防治和建设雨水收集系统等。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水资源挑战。

最后,推动公众的水资源意识和参与,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提高公众对于水资源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6. 结论水循环是地球上生态系统得以运行的基础,对于维持地球上的生命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小学水净化实验报告

小学水净化实验报告

小学水净化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小学生了解水净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环保意识。

2. 实验器材- 水龙头水- 污染水样- 碳颗粒- 活性炭- 滤纸- 瓶子- 漏斗- 盆子- 纸巾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1. 将一瓶水龙头水放在盆子中,作为对比。

2. 获取一份污染水样,例如从池塘或水沟中采集。

3.2 去除悬浮颗粒1. 在漏斗上插入滤纸,将碳颗粒倒入滤纸中。

2. 将漏斗放在一个干净的瓶子上,将污染水样慢慢倒入漏斗。

3. 观察漏斗下方的水是否变清澈。

如果水变得清澈,说明碳颗粒可以帮助去除一些悬浮颗粒。

3.3 去除异色和异味1. 用洗净的活性炭填充漏斗。

2. 将漏斗放在一个干净的瓶子上,将碳过滤后的水慢慢倒入漏斗。

3. 观察漏斗下方的水样的颜色和味道是否有所改变。

如果颜色和味道变得接近清水,说明活性炭可以帮助去除一些异色和异味。

4. 实验结果经过处理的污染水样通过碳颗粒和活性炭的过滤后,可以变得更清澈,并且去除了部分异色和异味,接近水龙头水的质量。

5.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小学生了解了水净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碳颗粒可以用来去除一些悬浮颗粒,而活性炭可以去除一些异色和异味。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能去除一部分污染物,对于更复杂的污染物可能不够有效。

同时,这个实验也让小学生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应该为净化水源做出努力。

6. 改进方向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好,可以尝试以下改进方向:- 使用更多种类的过滤材料,例如石英砂、陶瓷过滤器等。

- 进一步了解其他水净化方法,例如沉淀法、过滤法和消毒法等,进行对比实验。

- 增加实验样本数量,进行更全面的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

7. 参考资料- [小学生科普自制水净化设备实验](。

水循环课题研究报告

水循环课题研究报告

水循环课题研究报告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的循环过程,是地球的一个重要循环系统。

水循环通过蒸发、降水和蒸发等环节,将地球上的水分不断转化和分布,保持着地球上的水资源平衡。

本文通过对水循环的研究,探讨了水循环的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意义。

首先,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蒸发和地下水等环节。

太阳能使地球上的水分蒸发成水蒸气,形成云层。

当云层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时,就会形成降水。

降水的水分有一部分会直接流入河流和湖泊,形成地表水,有一部分会渗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水。

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以通过蒸发和蒸发再次转化为水蒸气,重新进入大气中,完成水循环的一轮。

其次,水循环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温度是水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越高,水分蒸发的速度越快;温度越低,水分凝结的速度越快。

地形也会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高山地区由于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凝结的几率大,因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含量相对较低。

此外,地球上的植被状况和人类活动也会对水循环产生影响。

植被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水分蒸发的速度;而人类活动如抽取地下水、排放废水等则会破坏水循环的平衡。

最后,水循环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水循环可以保持地球上水资源的平衡,保障全球的水源供应。

同时,水循环还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依赖土壤中的地下水和雨水来滋养生长,动物也需要水来维持生命。

因此,水循环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环境。

此外,水循环的变化还会引起气候变化,如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总之,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循环的重要过程,通过蒸发、降水和蒸发等环节,将地球上的水分不断转化和分布,保持着地球上的水资源平衡。

水循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地形、植被和人类活动等。

水循环对于生态环境的平衡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维护水循环的平衡和稳定。

2024年太阳能驱动的水净化系统实验报告

2024年太阳能驱动的水净化系统实验报告

2024年太阳能驱动的水净化系统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利用太阳能进行水净化的系统,并评估其在2024年的应用潜力。

我们设计了一个太阳能驱动的水净化系统,并对其进行了实验。

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净化水质方面表现出色,并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1. 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全球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开发高效、可持续的水净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

本实验旨在利用太阳能驱动的系统进行水净化,探索其在2024年的实际应用潜力。

2. 实验方法2.1 设计太阳能驱动的水净化系统我们设计了一个太阳能驱动的水净化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水质传感器、滤料和储水罐等组成部分。

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驱动水净化系统的运行。

水质传感器用于监测水质,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滤料的运行状态。

2.2 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收集了来自附近河流的水样,并将其进一步处理。

首先,我们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提供驱动系统所需的能量。

接着,我们将收集的水样通过滤料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颗粒和杂质。

经过处理后的水样被储存在水罐中,并用于后续的水质检测。

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水质监测结果我们对实验中的水样进行了水质监测,并比较了处理前后的水质差异。

结果显示,经过太阳能驱动的水净化系统处理后,水样中的悬浮颗粒和杂质得以去除,水质明显改善。

3.2 系统性能评估我们对太阳能驱动的水净化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在太阳辐射充足的条件下持续进行水净化操作。

这说明该系统具备在2024年的实际应用潜力。

4. 结论本实验成功设计并实验了一个太阳能驱动的水净化系统,并评估了其在2024年的应用潜力。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认为该系统具备出色的水净化效果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考虑系统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水质过滤小实验报告

水质过滤小实验报告

水质过滤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了解不同过滤材料对水质的影响,以及探索最适合用于水质过滤的材料。

实验器材和材料- 实验器材:过滤漏斗、玻璃烧杯、搅拌棒、实验台- 实验材料:自来水、沙子、活性炭、滤纸、分析纸实验原理水质过滤是指通过某种材料,将水中的杂质分离出去的过程。

不同的过滤材料具有不同的过滤效果,本实验主要比较沙子、活性炭和滤纸的过滤效果。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

2. 在玻璃烧杯中倒入自来水,作为实验用水。

3. 将过滤漏斗放置在烧杯上,用搅拌棒堵住漏斗的出口。

4. 在过滤漏斗中依次加入沙子、活性炭和滤纸。

5. 缓慢倒入实验用水至漏斗内,打开出口搅拌棒,让水沿着漏斗壁流下。

6. 收集漏斗下方通过的水样。

7. 将收集的水样倒入另一个烧杯中,用分析纸测试水质。

实验结果经过过滤漏斗的处理,收集到的水样如下所示:- 使用沙子过滤:水样较为浑浊,但杂质有所减少。

- 使用活性炭过滤:水样明显变清澈,杂质减少明显。

- 使用滤纸过滤:水样清澈透明,几乎没有杂质。

通过分析纸测试,可以发现使用滤纸过滤的水质最好,相比自来水,水中的杂质明显减少。

分析和讨论1. 沙子可以去除较大的悬浮杂质,但对于溶解性杂质的去除效果较差。

2. 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使水变得清澈。

3. 滤纸具有微细孔隙,可以更彻底地过滤不同大小的杂质。

4. 实际应用中,根据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过滤材料和过滤方式。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水质过滤的小实验,了解了不同过滤材料对水质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滤纸是最适合用于水质过滤的材料,能够使水质明显改善。

通过本次实验,对水质过滤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过滤材料和过滤方式,以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关于水循环的课题研究报告

关于水循环的课题研究报告

关于水循环的课题研究报告标题:水循环的研究报告引言:水循环是地球上一个重要的自然循环过程,它通过蒸发、降水、融化和地下水流等过程,在地球的大气、地表和地下之间进行着持续的交换与循环。

水循环对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探讨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各环节的关联以及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一、水循环的概述和基本过程1. 概述水循环:概念、定义和重要性;2. 主要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水合作用、融化和地下水流;3. 水循环图解。

二、水循环各环节的具体研究1. 蒸发与降水过程a. 影响蒸发过程的因素:温度、湿度、风和太阳辐射等;b. 降水类型及其形成机制:雨、雪、冰雹等;c. 影响降水过程的因素:地形、风向和气温等。

2. 地表径流a. 地表径流的形成机制;b. 地表径流对水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3. 水合作用和地下水流a. 水合作用的定义和作用;b. 地下水流的形成和影响因素;c.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三、水循环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1. 环境方面的影响a. 降水对陆地生态的影响;b. 地表径流对岩石侵蚀和泥石流的影响;c. 快速都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2.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a.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b. 农业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c. 工业和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结论:水循环是地球上的自然循环过程,将水通过蒸发、降水、融化和地下水流等过程进行交换与循环。

该循环过程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加强水循环的研究,解析其各环节之间的关联和影响因素,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SHANDONG ENERGY ZAOZHUANG GROUP
洗煤厂水循环系统净化过滤的探究
柴里煤矿选煤厂
柴里煤矿创新成果评审表
成果名称:洗煤厂水循环系统净化过滤的探究成果类别:技术创新
申报单位(公章):选煤厂
水循环系统净化过滤的探究与实践
一、立项背景
自2004年起,柴里选煤厂先后经过3次大的工艺技术改造,包括2004年的跳汰---重介联合生产工艺、2012年的浮选生产工艺、2013年的扩容改造与2014年3月完成重介----浮选联合生产系统的构成。

至此,柴里选煤厂完成了采用重介---浮选联合生产工艺对原煤的加工处理,精煤质量稳定可控,精煤产率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由于选煤生产采用重介+浮选的联合运行的生产模式。

重介系统脱介喷淋用水及浮选系统调浆稀释水均来自浓缩机溢流水即循环水。

而浓缩机入料又来自浮选系统尾矿水,浮选入料则为重介磁选尾矿。

因此,重介、浮选两系统的生产用水构成一水循环而重复使用(见图一)。

图一选煤厂水循环流程图
对重介系统来讲,脱介效果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介耗量的大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精煤质量,同时使原煤处理量受到制约;对浮选系统来讲,调浆后的入料浓度影响到各产品质量和药剂用量。

而这一切,均与循环水水质密不可分。

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煤泥水系统异常,循环水水质引发多项问题,主要表现为脱介喷头堵塞、浮选入料浓度无常稀释调整等,最终导致原煤小时处理量下降、电耗大,介耗高、药耗高等。

因此,因此循环水水质的问题成为生产正常进行的关键。

二、创新点及实施过程:
(一)创新点:通过原因分析、现场排查,对影响循环水质量的各环节安设过滤滤粗设施,进行净化过滤,确保时至
(二)实施过程:
1、问题分析
1.1存在问题
1.1.1循环水微细物料多,水质黑,影响脱介效果和浮选系统入料的调浆
根据水循环运行状态,循环水来源于一次、二次浓缩溢流,而浓缩机入料分别为浮选机、浮选柱尾矿及粗物料沉降液。

实际生产过程中,这部分溢流含有大量浮选药剂及微细粒物料。

,一旦作为脱介喷淋水使用,其本身微细颗粒增加喷淋水粘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磁铁矿与煤粒表面的粘附程度,降低脱介效果。

同时,作为调浆水使用,无法确定合理的用水量。

同时,作为喷淋消泡降灰用水,其粘度和药剂增加也会降低消泡脱泥减灰效果。

1.1.2 杂物含量多
从清理脱介喷头来看,导致喷头堵塞的主要是细小木屑。

这部分细小木屑本身就轻,再加上浮选药剂的捕收能力,极不易沉淀而随溢流流出存在于循环水中。

重介生产时,泡沫中带来的细小颗粒极易积存造成喷头堵塞。

1.1.3 泡沫处理难度大
从实际操作来看,泡沫彻底处理难度大,一是泡沫泡沫的流动性较差,不宜随水移动;二是泡沫“再生性”强,用水冲洗消泡后,看似泡沫已经消失,但经过冲击搅动后又重新起泡。

最终结果就是重新存在于循环水中,致使循环水微细颗粒多,水质变黑。

1.2问题原因分析
1.2.1 循环水微细物料多,水质黑的原因:
从现场观察分析来看,造成循环水微细物料多,水质黑的最终原因是浮选系统生产过程中药剂用量过多,配比不合理。

再加上浮选产品回收处理上受粒度限制,极细物料不能有效回收,在下一环节中极易重复类浮选的过程,才出现循环水微细物料多,水质黑的现状。

1.2.2 泡沫不易处理的原因:
由于泡沫在处理过程中,泡沫浮存在于各个浓缩机、精矿罐、循环水池的表面,从表面看似用水可以冲走,但经过循环之后,进入另外一个地方之后仍然又出现泡沫,用水冲无法处理,再加上其自然“消灭”时间长,泡沫一旦出现极难消除。

1.2.3 脱介筛喷头堵塞的原因:
(1)原煤在升井过程中,由于井下使用的竹笆、道木等生产需用的物质,在使用过程中经过挤压研磨形成片状或碎屑,随升井原煤进入加工环节,一部分大的残留物经过拣选可以去除,但一部分细小部分无法通过人工手段捡除,最终进入水循环系统中,用于喷淋脱介时造成喷头频繁堵塞。

(2)水在转存过程中,严格意义上来讲其中仍然含有细小颗粒,这部分物料经过的沉淀,在循环水池煤泥集聚。

生产开车的瞬间如果有粒度稍大物料在喷头喷射口处,细小颗粒物料会在此处迅速集聚造成喷头堵塞。

2、措施实施
2.1循环水杂物的处理
根据现场生产实际,将进入循环水池的水源全部安装过滤篦子,用重介系统拆卸下来不用的旧弧形筛板,根据现场泄水槽的大小,自制加工制作循环水过滤篦子,用于过滤循环水中的木屑、竹批等细小的杂物,同时在现场制作除杂工具,及时清理筛板上的杂物。

2.2分流调节阀门的安装
为了防止生产开始瞬间脱介筛喷头堵塞事故的发生,降低生产期间的停车时间,在脱介筛喷淋水泵的出水管路上安装分流调节阀门(见图二),在生产前,通过分流方式,将循环泵口处的积聚转排至45米浓缩机沉淀回收,可以进一步降低脱介筛喷头堵塞的频率,不仅有效的降低影响生产时间,同时降低职工因环境狭窄给清理喷头带来的工作不便。

图二分流示意图:
2.3挡泡堰的安装
为将泡沫固定和消除在45米浓缩池,减少泡沫到处循环水池中,在浓缩池的溢流堰周围安装角铁支架,高出溢流堰300mm的位置,用旧皮带作为挡泡堰,将泡沫挡在浓缩池。

在制作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泡沫不能出,同时又能将水顺利的溢流到泄水槽,用U槽支架卡住浓缩池的溢流堰,为了防止U型卡槽固定不牢固,在溢流堰外侧的卡槽角铁上钻孔焊接螺帽,用螺栓进行固定,增加角铁支架的牢固程度(见图三)。

图三浓缩机挡泡堰U型支架
2.4二次挡泡板的安装
由于受浓缩机耙架的限制,挡泡堰的高度偏低,为防止杂质越过挡堰
进入溢流槽,在泄水口处增加人字形二次挡泡板(见图四),进行杂质阻截。

图四二次挡泡板
2.5浓缩池消泡管路的安装
为提高消泡效果,将浮选泡沫在浓缩机处理掉,在浓缩池耙架上安装两道的喷水管路,在管路上间隔100mm钻直径8mm孔。

分别于安装的潜水泵连接,利用水的压力,对浓缩池的泡沫进行消除,可以有效的控制和减少泡沫进入循环水系统(见下图)。

图五浓缩机喷淋消泡
2.6浮选精矿罐消泡管路的安装
在浮选二楼和四楼的精矿罐安装2寸的喷水管路,每个2寸管路上钻两排相互交叉的6mm孔,两孔之间的平面夹角成20°,增加消泡的面积
及和消泡的效果。

三、效果对比
至2014年3月,循环水水质净化的治理项目全部完毕,生产运行表明,循环水治理措施有效,效果良好。

下面是2013年5月份至2014年7月份脱介筛喷头堵塞情况统计表(表一)及折线图(图六)。

时间次数时间次数
2013.5 54 2014.1 38
2013.6 62 2014.2 26
2013.7 46 2014.3 15
2013.8 52 2014.4 3
2013.9 47 2014.5 1
2013.10 44 2014.6 2
2013.11 51 2014.7 1
2013.12 43
表1 喷头堵塞情况统计表
图六喷头堵塞情况折线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通过水循环的过滤净化,喷头堵塞次数大大降低,净化效果明显,实现了循环水的良性循环,有效降低了停车停料时间,保证了重介、浮选的正常运行。

四、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循环水过滤净化的探究,实现清水洗煤生产,不仅降低了员工清理喷头的劳动强度,不仅降低电力消耗、介质消耗,而且提高精煤产率。

1、由于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停料次数,每月缩短停料时间约24.5小时;小时处理量由原来的350吨/小时提高到453吨/小时,按每月洗选原煤20万吨计算,每月缩短开车时间约70小时。

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大幅度降低电力消耗,重介系统负荷功率按1450kw,动力电价格按0.58元/度计,仅此一项每月可节省电费(130+24.5)*1450 *0.58 =12.99万元;
2、清水洗煤的实现,不仅确保精煤的合格率达到100%,灰分指标为8.69%,同时精煤产率增加0.57个百分点。

按每月洗选原煤20万吨计算,增加精煤1140吨。

精煤与洗混煤差价为按300元/吨计算,每月增加经济收入34.2万元。

3、循环水的过滤净化,既减少了因脱介喷头堵塞造成系统频繁开停车带来的介质损耗,又因喷淋水浓度的降低而提高了对物料的冲洗脱介效果,使吨原煤介耗降低了0.95kg。

按月洗选原煤20万吨计算,可节约介质:20*10000*0.95/1000=190(吨)。

按目前介质粉价格1200元/吨,每月可减少选煤费用:1200*190=22.8万元
由此计算,全年可增加经济收入(12.99+34.2+22.8)*12=839.9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六、结论
柴里选煤厂通过循环水的净化处理,提高了选煤用水质量,为选煤生产正常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从生产管理的角度,充分体现选煤厂的管理水平。

从选煤技术角度,该项研究的推广和利用前景广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