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_舟夜书所见
舟夜书所见ppt课件

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面。把作者所见到
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
境。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
练习:
1、背诵、默写《舟夜书所见》 2、体会古诗的意境,画一幅 图画。
10
11
注释: 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簇,聚集、簇拥。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原来 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 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6
渔灯 萤火 神奇
倒影 满河星
7
赏析: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
景色细微的观察力。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 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 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诗歌写出了 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 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古诗诵读 舟夜书所见
乌龙泉小学 胡昌职
1
舟夜书所见
注释: 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
2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 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 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 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 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 查初白。浙江海宁袁花人。 康熙四十二年进士;特授翰 林院编修,入直内廷。查慎 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 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 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 钞》。
3
我会读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4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注释: ①见(xiàn)闪现 。 ②萤∶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古诗诵读拼音版舟夜书所见

tuòzhǎn
拓展
báimiáoshìzhōnɡɡuóhuà jì fǎ mínɡ zhǐdānyònɡ mò sè xiàntiáoɡōumiáoxínɡxiànɡ ér bù xiūshì yǔ
白 描 是 中 国画技法 名 ,指单 用 墨色 线 条 勾 描 形 象 而不修饰与
xuànrǎnhōnɡtuō de huà fǎ báimiáo yě shìwénxuébiǎoxiànshǒu fǎ zhī yī zhǐyònɡzuìjiǎnliàn de bǐ
灯 火就 像 萤 火 虫 一 样 发出一 点 微 光 。一 阵 微 风 吹 来,河 面 漾
ɡǔ shī
古诗
shǎnɡ xī
赏析
qǐ cénɡcénɡ xì lànɡ dēnɡhuǒsǎnkāi xiànɡzài hé miànshànɡsǎnluò le wú shùxīnɡxīnɡ
起 层 层 细 浪 。 灯 火散开, 像 在河 面 上 散落了无数 星 星 。
渲 染 烘 托的画法;白 描 也是文学 表 现 手 法之一,指 用 最 简 练 的笔
mò bù jiāxuànrǎn miáohuàchūxiānmínɡshēnɡdònɡ de wénxuéchuànɡzuòrén wù xínɡxiànɡ
墨,不加 渲 染, 描 画出 鲜 明 生 动 的文学 创 作人物 形 象 。
微微风 簇浪 ,散作满河星 。
qī hēi de yè wǎnkàn bú dàoyuèliànɡ zhǐnénɡkàndào yú chuánshànɡ de dēnɡhuǒ ɡū línɡlínɡ de
漆黑的夜晚看不到月 亮 ,只 能 看到渔 船 上 的 灯 火。孤 零 零 的
三年级古诗诵读上册(插图注音注释版)(7)

j平度市南京路小学三年级古诗诵读资料(上)目录xún yǐn zhě búyù寻隐者不遇 tánɡ jiǎ dǎo唐•贾岛sōnɡ xià wèn tónɡ zǐ松下问童子, yán shīcǎi yào qù言师采药去。
z hǐzài cǐshān zhōnɡ只在此山中, yún shēn bùzhīchù云深不知处。
【翻译】:我在松树下问隐者的小徒弟:你师父上哪儿去了?小徒弟回答说:师父采药去了,我只知道师父就在这座山里,可是,山上云雾茫茫,我也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啊。
【注释】:[1]寻隐者:寻访隐居在山林山中的人。
[2]松下:指隐者居住的地方。
童子:男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3]言:说。
[4]处:去处,地方。
诗人专程走访一位隐士,未遇,就记下了在走访过程中的对话场面。
本诗以问答的形式,记叙"寻隐者不遇"这件事,表现了隐者的思想和性格。
隐者虽未出现,但通过侧面描写,他的形象已十分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xiǎo ér chuí diào小儿垂钓tánɡ hú lìnɡ nénɡ唐•胡令能pénɡ tóu zhì zǐ xué chuí lún蓬头稚子学垂纶, cè zuò méi tái cǎo yìnɡ shēn侧坐莓苔草映身。
lù rén jiè wèn yáo zhāo shǒu路人借问遥招手, pà de yú jīnɡ bú yìnɡ rén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学语文部编版必背古诗文125首含诗词解析——027舟夜书所见

027《舟夜书所见》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
(1)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2)簇:拥起。
译文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散落无数的星星。
博文小故事
本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是诗人在船上过夜时,写下的所见到的景物,所以题目叫做《舟夜书所见》。
诗文赏析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诗人细腻的观察是由上到下,由静到动的,写来又是那样井然有序,明暗互衬,静动相间,用字传神,联想奇特,构成一幅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舟夜渔火图,使读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
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舟夜书①所见(清)查(zhā)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②。
微微风簇浪③,散作满河星。
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②萤∶萤火虫。
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③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簇拥。
译文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
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
(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
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赏析: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查慎行(1650—1727),原名嗣连,清初著名诗人。
清立国后,文化思想斗争尖锐,文人多结社以诗文寄托怀念故国情绪。
随着清政权渐趋巩固,清政府也逐渐加强文化统治,大兴文字狱。
以严刑酷法对知识分子实行镇压,焚书灭族成为常事,查慎行一生就处于这样一个动辄得咎的时代,处于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之中,他曾受学于黄宗羲,早年从军西南,遍游南北,诗作多以地方风物、人民生活、山川形势为题材,诗名很高。
康熙皇帝东巡时,查因诗名被召见,后供奉内廷,虽然他学宋人诗风能“得宋人之长而不染其弊”,但多应制赋诗,题材狭隘。
即使作者一生谨慎,多赋山水,不言现实,却也没能逃脱文字狱恶运。
雍正五年(1727)其弟嗣庭因文字得咎,全家被捕,嗣庭死于狱中,另一弟嗣瑮流放关西而死,慎行虽获释,但高龄遭此巨大打击,当年即告辞人世。
查慎行描写自然景物多有佳构,此即为其中一首。
这首绝句题为“舟夜书所见”,明确地告诉读者地点在船上,时间为夜里,作者记下了在此时看到的景物。
古诗词:《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夜书所见》是⼀⾸五⾔绝句,诗⼈通过对⾃然景⾊细致的观察,运⽤动静结合的⽅法,展⽰了⼀幅美丽的河上夜景,抒发了诗⼈对⾃然之美的兴奋之情。
下⾯是分享的古诗词:《⾈夜书所见》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夜书所见》 作者:查慎⾏ ⽉⿊见渔灯,孤光⼀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 ①书∶这⾥作动词⽤,是写、记的意思。
②萤∶萤⽕⾍。
这⾥⽐喻灯光像萤⽕⾍⼀样微弱。
③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簇拥。
【译⽂】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夜⿊了,见不到⼀点⽉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波动荡,映在⽔⾯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见渔灯,孤光⼀点萤。
漆⿊的夜晚,⼀盏渔灯闪现在河⾯上。
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似的,静静地映在河⾯上。
(因为天地⼀⽚漆⿊,所以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阵微风吹来,河⾯漾起层层细浪,原来像萤⽕⾍那样的⼀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数颗星星,在河⾯闪动。
(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所以河⾯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 【赏析】 虽然歌只有⼆⼗字,但却体现了诗⼈对⾃然景⾊细微的观察⼒,没有⽉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因为有⼀点微风,远处的⼀盏⼩如萤⽕的渔灯,让诗⼈看到了满河的星星。
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中有⼤的哲理。
同时也⽤诗的本⾝启发我们,只要你⽤⼼,就会发现⽣活中的美,美在你的⼼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
“散”字写出了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
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我们读了也仿佛⾝临其境。
舟夜书所见古诗节奏划分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舟夜书所见》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此诗前两句写黑夜舟中见渔灯,茫茫黑夜只有河中一盏渔灯,明暗鲜明且显得神秘、深沉后两句写孤灯倒影的美景,微风吹起波浪,灯影随即散开像散落在满河的星星。
全诗纯用白描,以大景衬小景,以暗景衬亮景,刻画细腻,生动形象。
【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撒落无数的星星。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舟夜书所见清代: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洒落无数的星星。
注释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赏析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
见(读xiàn),显现。
孤光,孤单的亮光。
萤,萤火虫,光亮微弱。
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
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
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
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
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清代诗人査慎行经常畅游于山水之间。他 饱览过无数奇观异景。一个宁静的夜晚,游玩 了一天的他独自坐在船上休息,没想到却被此 时河上美景深深吸引。他不禁诗兴大发,提笔 写下:
小船
这里作动词用, 是写、记的意思。
舟夜书所见
见到的景物。
夜间在小船上,记下自己所看见的景色。
xiàn
yíng
没有月亮, 一片漆黑。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满河星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
√
√
√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萤火虫 的光
渔灯灯光天黑Fra bibliotek灯光 灯光
星星 星星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 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 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 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月黑见渔灯,
孤:孤零零。
孤光一点萤。
渔灯像萤火虫? 孤零零渔灯像萤火虫的光那样微弱。
夜黑了, 见不到一点月 光,渔船上孤 零零的灯光好 像微弱的萤火 虫的光芒。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风吹起 了细细的波浪, 由于水波动荡, 映在水面上的 灯光好像化成 了许多闪耀的 星星。
簇风:吹聚起集了、波簇浪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