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病人的护理评估
昏迷的病情评估及护理

病
•颅内病变:
因
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脑型疟疾等
•颅脑疾患:
脑血管疾病:脑缺血、脑出血、SA H、脑栓塞等 •脑占位性疾病:脑肿瘤、脑脓肿等 •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外伤性颅内血肿等 •癫痫
临床表现
目前临床上对意识障碍的分级方法不一。 传统方法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 诊断学上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计 分)
睁眼反应 自动睁眼 呼唤睁眼 刺痛睁眼 不能睁眼 4 3 2 1 言语反应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乱说乱讲 只能发音 5 4 3 2 运动反应 吩咐动作 刺痛定位 刺痛躲避 刺痛屈曲 6 5 4 3
不能发音
1
刺痛伸直
无反应
2
1
伴随症状
伴发热 伴呼吸缓慢 伴瞳孔散大 伴瞳孔缩小 先发热后意识障碍见于重症感染; 先有意识障碍后发热见于脑出血、SAH、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呼吸中枢抑制的表现。见于吗啡、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剂等中毒表现。 见于颠茄类、酒精、氰化物等中毒以及癫痫、低血糖状态等。 见于吗啡类、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剂等中毒。
家庭护理
指导家属掌握护理要点,防止发生并发症 主要有: (1)饮食护理 :应给予高热量、易消化流质食物。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牛奶、米汤、菜汤、肉汤和果汁 水等),也可将牛奶、鸡蛋、淀粉、菜汁等调配在一起,制成稀粥状的混合奶,鼻饲给病人。每次鼻饲量
200~350毫升,每日4~5次,鼻饲时应加强餐具清洗、消毒。
护理诊断
P1:急性意识障碍:与原发病有关 P2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所致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有关。 P3 :有误吸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所致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有关,与呕吐物误吸有关 P4 :口腔黏膜改变:与免疫力下降有关 P5 :尿失禁:与意识障碍有关 P6 :大便失禁:与意识障碍有关 P7 :有受伤的危险:与躁动不安有关
【可编辑全文】昏迷瘫痪患者的护理及体位摆放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昏迷病人的护理一)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 P R BP)2. 评估GLS 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了解昏迷程度,发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
3.观察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为指导补液提供依据。
4. 注意检查患者粪便,观察有无潜反应。
(二)护理要点1.呼唤患者: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建立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备好吸痰用物,随时吸痰。
3.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记录所用药物及量。
4.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期给予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预防手足挛缩、变形及神经麻痹。
5.促进脑功能恢复:抬高床头30~45度或给予半卧位姿势,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和氧气吸入。
6.维持正常排泄功能:定时检查患者膀胱有无尿潴留,按时给予床上便器,协助按摩下腹部促进排尿,导尿者或更换尿袋时注意无菌技术7.维持清洁与舒适:取出义齿、发卡、修剪指(趾)甲;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可涂石蜡油(唇膏)防止唇裂;定时进行床上擦浴和会阴冲洗,更换清洁衣服。
8.注意安全:躁动者应加床档,若出现极度躁动不安者,适当给予约束,意识障碍伴高度抽搐、脑膜刺激征时,应给予有效降温并放置牙垫,防止咬伤舍颊部;固定各种管路,避免滑脱。
9.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刺激患者咳嗽,及时吸痰;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度,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
10.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骨突出部分加用海绵垫,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
每1—2小时翻身一次。
11.眼部护理:摘除隐形眼镜交家属保管。
患者眼睑不能闭合时,定时用生理盐水擦洗眼部,用眼药膏或凡士林油纱保护角膜,预防角膜干燥及炎症。
(三)健康教育1.取得家属配合,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意识恢复训练,帮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
2.心理护理: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存在价值,以增加战胜疾病信心。
昏迷病人的护理评估

昏迷病人的护理评估昏迷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功能丧失,导致意识丧失、感觉和运动功能减退或丧失的状态。
对于昏迷病人的护理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及时评估可以帮助医护人员确定病人的状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昏迷病人的护理评估内容。
1. 意识状态评估: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是昏迷病人护理评估的首要任务。
可以根据Glasgow昏迷评分(GCS)来评估,包括眼开放性、语言反应和运动反应三个评分项,总分为15分。
评估结果可以反映病人的意识水平和神经功能状态。
2.生命体征评估:包括血压、呼吸频率、心率、体温等指标的监测。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程度和是否出现异常。
3.病史询问:了解病人的既往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这有助于确定病因和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
4.头部神经系统评估:包括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应、眼球运动和面部肌肉的活动情况。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颅内压的变化和是否有脑干功能障碍。
5.感觉和运动功能评估:评估病人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包括四肢的活动度、肌力、感觉异常等。
这有助于判断病人是否有神经系统损伤或功能障碍。
6.呼吸系统评估: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
这可以帮助判断病人是否有呼吸功能障碍或低氧血症。
7.心血管系统评估:包括心率、血压、心律等指标的监测。
这有助于判断病人是否有心律失常、循环衰竭等病变。
8.消化系统评估:包括口腔黏膜的湿润程度、吞咽功能、腹部触诊等。
这有助于判断病人的水电解负平衡、饮食摄入问题等。
9.尿液和排便评估:观察病人的尿液情况和排便情况,可以帮助判断病人的肾功能和肠道功能是否正常。
10.皮肤评估:包括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有无损伤等。
这可以帮助判断病人的皮肤完整性和是否有压疮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昏迷病人的护理评估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全面、系统地观察和记录相关指标,以便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和及时调整措施。
只有进行充分的护理评估,医护人员才能根据病人的状况进行正确的护理操作,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急诊昏迷患者的护理评估和信息收集方法

脑血管病 12例 , 4 急性创伤 4 7例 , 急性 中毒 4 3例 , 心血 管疾 病3 1例 , 低血糖昏迷 2 7例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1 , 昏迷 7例 肝 9例 ,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 1 , 2例 尿毒症 性 昏迷 3例 , 其他原 因
昏迷 8例 。转 归 :3例 低 血糖 昏迷 和 3例 癔 症 假 性 昏迷 经 急 1
进行快速血糖测定。本组 2 7例低血 糖 昏迷 、7例糖 尿病 高 1
渗 性 昏迷 , 就 诊 的 1 i 在 0r n内都 是 通 过 此 项 检 查 , 步 明 确 a 初
病因 , 分别给于高渗糖 、 生理盐水加胰岛素及碳酸氢钠等抢救 治疗 , 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其 中有 1 1例低血糖 昏迷 患者 , 指 测血糖 在 0 7m o L以下 , . m l / 由于抢救及 时 , 避免 了大脑 的不
关键词 急诊 ; 昏迷 ; 降阶 梯 思 维 ; 评估 ; 息 收集 信 d i1 .9 9ji n 17 o:0 3 6/ .s .6 2—97 .0 02 .4 s 6 6 2 1 . 10 9
昏迷 是 急诊 科 常 见 的一 种 危 重 症 , 现 为病 理 样 睡 眠 状 表 态 , 者 对 刺 激无 意 识 反 应 , 能 被 唤 醒 … 。 其 病 因 复 杂 , 患 不 涉
估、 动态评估方法; 从发病过程和既往史到年龄与季节 的详细病史采集。结果 :3 39例急诊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为 8 .5 , 5 5 % 急诊病死率 为 6 1 %。 .9 结论 : 快速简便 的识别 评估 、 准确有效的信息 收集 , 是把握抢救 时机 的关键 ; 是提高抢救成功率 的重要环节。
昏迷评分法

昏迷评分法是一种评估患者昏迷程度的方法,通常用于临床治疗和护理中。
不同的评分法有不同的评分标准和评分项目,但基本目的是相同的,即通过评估患者的意识、反应、反射和自主运动等方面,来确定患者的昏迷程度。
一般来说,昏迷程度越深,评分越低。
常见的昏迷评分法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该评分法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运动反应三个方面的评估,总分为15分。
其中,睁眼反应为5分,包括自动睁眼4分,呼唤刺激刺激时睁眼3分,刺激后无反应2分;语言反应为4分,回答切题3分,回答刺激后简单词语2分,对刺激无反应1分;运动反应为6分,双侧对称运动5分,单侧运动4分,无运动3分。
这三个方面的分数相加,即为总分。
根据总分,患者的昏迷程度可以分为轻度昏迷(9-12分)、中度昏迷(3-8分)和重度昏迷(≤2分)。
除了GCS评分法,还有其他的昏迷评分法,如CAM-ICU等。
这些评分法通常包括一系列评估项目,如对患者的意识水平、觉醒状态、注意力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可以确定患者的昏迷程度。
昏迷评分法的意义在于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昏迷程度,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轻度昏迷的患者需要保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和窒息的风险;中度昏迷的患者则需要定时翻身、拍背、吸痰,预防褥疮、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重度昏迷的患者则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同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总之,昏迷评分法是评估患者昏迷程度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制定相应的教学和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昏迷评分法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昏迷评分方法,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昏迷病人的护理(护理查房)

神经内科
1、昏迷的概念及意识的分类
2、GCS评分
3 、病例汇报 4、昏迷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一、昏迷概念
昏迷
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 碍,是大脑皮质和皮质上 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损伤的 结果。病人的运动和感觉 完全丧失,任何刺激都不 能唤醒。
二、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大脑的功能,是人类反映客观显示
七、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与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分泌物多而黏稠,咳 嗽无力,意识障碍有关
• • • • •
3、肢体活动障碍 4、有受伤的危险 5、有误吸的危险 6、焦虑 7、知识缺乏:与文化水平有关
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应激性溃
八、护理及健康指导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二种情况。一种是我们身边突然出 现病人昏迷;另一种是病人因脑血管病或颅脑外伤等已昏迷一 定时期,病情稳定后需回家中恢复和修养。
2 - 疼痛刺激睁眼
1 - 无睁眼
语言
5 - 正常交谈
4 - 言语错乱
3 - 只能说出(不适当)单词 2 -只能发音
1 - 无发音
治疗: 1、给予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饮食,Ⅰ级护理,吸氧,心电血压指脉氧监 护: 2、给予阿司匹林200mg qd,阿托伐他丁20mg qd,丹红30ml iv,奥拉 西坦4g iv,醒脑静20ml iv,泮托拉唑40mg iv,依达拉奉30mg bid, 20%甘露醇250ml qd 3、完善血尿常规,24h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凝血四项,生化,血流 变学,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筛查,心电图,TCD等相关检查。 2016-09-24检查回报: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 2、右心室高电压 3、T波 改变 4、QTc>0.44s。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改为面罩吸氧3~5L/分。 2016-09-25 胸部CT示双侧胸腔积液,血气分析示Ⅰ型呼衰,多功能监 护示SpO298%,昏睡状态,给予抗感染治疗。 09-25 22:00 SpO276%,给予血气分析,存在Ⅰ型呼衰,心电图示:1、 窦性心律 2、心电轴不偏 3、T波改变 4、QTc>0.44s,建议气管插管, 呼吸机辅助通气,家属拒绝以及拒绝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09-26 00:14 患者呼吸衰竭,指氧波动于60%~80%,家属拒绝气管插 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要求离院,签字后退院。
昏迷病人的护理常规

昏迷病人的护理常规昏迷是人体高级神经活动过度抑制的一种表现。
按程度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
浅昏迷表现为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常有躁动、谵妄等。
吞咽、咳嗽、闭脸、瞳孔等反射尚存在,按压眶上神经及针刺皮肤可引起防御反应。
深昏迷时意识完全丧失,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瞳孔反射消失,呼吸浅、快、慢或不均匀。
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大小、对光反应。
2评估GLS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了解昏迷程2度,发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
3.观察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记录24h出入量,为指导补液提供依据。
4注意检查患者粪便,观察有无潜在反应。
护理措施1、绝对卧床休息,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腔中的黏液、痰液等,防止误吸。
2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鼻饲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或按医嘱静脉补液,严格记录出入量。
3、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期给予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预防手足挛缩、变形及神经麻痹。
4、密切观察病情,专人守护,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变化,注意观察有无呕吐、惊厥、脑膜刺激征,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治疗。
5、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每2小时翻身1次,受压的骨突处垫以海绵或气圈,用50%酒精按摩骨突处:2次/天。
及时更换尿布、尿垫,男患者可以用尿壶接尿,保持床褥干燥、平整、皮肤清洁。
6、保持大小便通畅,3天无大便者给予灌肠或泻药通便。
有尿潴留者定时用手轻压膀胱区使尿排出,必要时放置尿管,尿管定时更换,观察尿量、尿色,防止泌尿系感染。
7、做好口腔护理,每日清洁口腔2一3次,口唇涂以甘油防裂。
活动牙齿及早拔除,以防脱落造成意外。
8、保护眼睛,防止感染,每日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眼睑不能闭合者,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
9、加强防护,惊厥时用牙垫或压舌扳(包有纱布)将上下牙齿隔开,以防舌咬伤。
有躁动时,适当约束,防止坠床。
使用热水袋时,水温勿超过50℃,以免烫伤。
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循证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评价

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循证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评价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中风病变,通常会导致患者意识丧失和生命危险。
在临床护
理中,循证护理是一种基于清晰、系统和可验证的科学实践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和提高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循证护理
要点及护理效果评价。
1. 要点
(1)定期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尿量等生命体征。
(2)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氧气供应充足。
(3)密切观察神经系统表现,包括意识状态、特征性定向反应和瞳孔大小。
(4)促进患者的肢体运动和转移,预防压疮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5)定期评估患者疼痛感受和神经系统反应。
(6)进行药物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等。
2. 护理效果评价
(1)生命体征稳定,氧气供应充足。
(2)呼吸道通畅,尿液正常,神经系统表现改善。
(5)药物治疗显效,血栓溶解,血液流通畅通。
总之,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循证护理要点侧重于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道管理、神经
系统观察、肢体运动、疼痛管理和药物治疗等方面,以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应护理效果评价有助于护士实施科学化的护理管理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康复
率和预后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昏迷病人病情评估及护理
概述
意识--机体对自身及外界环境感知并能作出正确反应的状态。
意识障碍--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
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引起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主要特征为随意运动丧失,对外界刺激失去正常反应
并出现病理反射活动。
病因
颅内病变:1.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脑型疟疾等
2.颅脑疾患脑血管疾病:脑缺血、脑出血、SAH、脑栓塞等
脑占位性疾病:脑肿瘤、脑脓肿等
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外伤性颅内血肿等
癫痫
临床表现
目前临床上对意识障碍的分级方法不一。
传统方法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
诊断学上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嗜睡:病人呈持续睡眠状态,但可被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回答并做出各种反应,但反应迟钝。
意识模糊:病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思维混乱,可有错觉、幻觉、精神错乱、谵妄等表现。
昏睡:病人处于沉睡状态,不易唤醒,仅能被压眼眶、用力摇动身体等较强刺激唤醒。
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的中断或完全丧失。
昏迷三阶段:
浅昏迷:
1.意识大部分丧失
2.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
3.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存在。
中度昏迷
1.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
2.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放射
3.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深度昏迷
1.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
2.深、浅反射均消失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计分)
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
自动睁眼4回答正确5吩咐动作6
呼唤睁眼3回答错误4刺痛定位5
刺痛睁眼2乱说乱讲3刺痛躲避4
不能睁眼1只能发音2刺痛屈曲3
不能发音1刺痛伸直2
无反应1
伴随症状
伴发热先发热后意识障碍见于重症感染;
先有意识障碍后发热见于脑出血、SAH、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伴呼吸缓慢呼吸中枢抑制的表现。
见于吗啡、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剂等
中毒表现。
伴瞳孔散大见于颠茄类、酒精、氰化物等中毒以及癫痫、低血糖状态等。
伴瞳孔缩小见于吗啡类、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剂等中毒。
伴心动过缓见于颅内高压症、房室传到阻滞以及吗啡类、毒菌等中毒。
伴高血压见于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肾炎尿毒症等。
伴低血压见于各种原因的休克。
伴皮肤黏膜改变出血点、瘀斑和紫癜见于严重感染和出血性疾病;
口唇呈樱桃红色提示一氧化碳中毒。
伴脑膜刺激症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P):
正常情况:
瞳孔呈圆形、边缘整齐,两侧对称、相等、对光反应灵敏,自然光线下直径约为 3mm~4mm
病理情况:
瞳孔缩小:虹膜炎症、中毒(有机磷)、药物反应(毛果芸相碱、吗啡、氯丙嗪)等。
瞳孔扩大:外伤、颈交感神经刺激、青光眼绝对期、视神经萎缩、药物影响(阿托品、可卡因)等。
双侧瞳孔散大并伴有对光反射消失为濒死状态的表现。
护理评估
健康史:
1.病人的发病方式及过程,起病缓急情况
2.既往健康状况
身体状况:
1.了解有无意识障碍及其类型
2.判断昏迷(意识障碍)的程度
3.神经系统检查
4.伴随症状与体征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实验室检查
2. EKG、EEG、DCT、超声心动图、其他电生理检查等。
3.影象学检查:CT、ECT、MRI 、DSA 等。
护理诊断
P1:急性意识障碍:与原发病有关
P2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所致咳嗽、吞咽反射减
弱或消失有关。
P3 :有误吸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所致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有关,与呕吐物误吸有关
P4 :口腔黏膜改变:与免疫力下降有关
P5 :尿失禁:与意识障碍有关
P6 :大便失禁:与意识障碍有关
P7 :有受伤的危险:与躁动不安有关
P8 :营养失调—低与机体需要量:与不能正常进食有关
P9 :有感染的危险(呼吸道、泌尿道):与免疫力下降有关
P10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不能自主运动有关
P11:照顾者角色困难:与家属应对能力、自身工作及知识缺乏有关
P12 :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少动有关
P13 :其他:各专科疾病的相关问题,如脑疝、低血糖等
护理计划
病人昏迷卧床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病人病情变化能及时发现并协助医生抢救处理
病人意识障碍无加重或意识转清
护理措施
1.体位: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及分泌物吸入气道,谨慎搬动,松解衣领腰
带,取出义齿。
2.安全防护:躁动者用护栏及约束带,防止坠床及意外损伤
3.保持呼吸道畅通:翻身叩背,刺激咳嗽排痰;床边备吸痰器、吸痰盘、气切包、
气管插管,及时吸净分泌物。
4.实施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动脉血气分析、心电监护、CVP。
5.备齐抢救用物:呼吸机、电除颤仪、抢救车等。
6.建立静脉通道:准确输入液体和药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抗炎、
降温、镇静、解毒、促醒。
7.营养供给:给予鼻饲,保证营养供给,防止营养不良。
8.导管护理:输液管、导尿管、脑室、胸、腹、盆腔引
流管、鼻饲管、心电导联线等保持通畅,防止扭曲、折叠、受压等。
9.预防感染:口腔护理、会阴消毒擦洗,防止口腔、呼吸道及泌尿道的感染。
10.预防压疮:按时翻身,叩背、按摩,垫海绵垫、水垫、气垫等。
11.标本采集:按时正确采集检验标本,提供诊断治疗及疗效的依据。
12.功能康复训练:防止废用综合征,如呼唤促醒、肢体运动语言康复等。
13.陪同协助外出检查
14.加强基础护理:如眼睛、皮肤、鼻腔、口腔、外阴处的清洁护理,训练膀胱功
能,做好大小便护理
15.根据各专科特点实施专科护理
家庭护理
指导家属掌握护理要点,防止发生并发症
主要有:
(1)饮食护理
应给予高热量、易消化流质食物。
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牛奶、米汤、菜汤、肉汤和果汁水等),也可将牛奶、鸡蛋、淀粉、菜汁等调配在一起,制成稀粥状的混合奶,鼻饲给病人。
每次鼻饲量200~350毫升,每日4~5次,鼻饲时应加强餐具清洗、消毒。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冒
长期昏迷的病人机体抵抗力较低,要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卧位时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
当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要及时吸出或抠出;
每次翻身变换病人体位时,轻扣病人背部,以防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发生。
(3)预防压疮
翻身、拍背q2h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及时更换汗湿衣服
局部皮肤给予按摩
加强营养供给,增强抵抗力
(4)预防烫伤
长期昏迷的病人末梢循环不好,冬季时手、脚越发冰凉。
家人在给病人使用热水带等取暖时,一定要注意温度不可过高,一般低于摄氏50度,以免发生烫伤。
(5)防止便秘
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便秘,为了防止便秘,每天可给病人吃一些香蕉及蜂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日早晚给病人按摩腹部。
3天未大便者,应服用麻仁润肠丸或大黄苏打片等缓泻药,必要时可用开塞露帮助排便。
(6)防止泌尿系感染
病人如能自行排尿,要及时更换尿湿的衣服、床单、被褥。
如病人需用导尿管帮助排尿,每次清理病人尿袋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导尿管要定期更换。
帮助病人翻身时,不可将尿袋抬至高于病人卧位水平,以免尿液返流造成泌尿系感染。
(7)防止坠床躁动不安的病人应安装床挡,必要时使用保护带,防止病人坠床、摔伤。
(8)预防结膜、角膜炎对眼睛不能闭合者,可给病人涂用抗生素眼膏并加盖湿纱布,以防结、角膜炎的发生。
(9)一般护理每天早晚及饭后给病人用盐水清洗口腔,每周擦澡1~2次,每日清洗外阴一次,隔日洗脚一次等。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