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买菜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买菜-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买菜-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买菜-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货币的种类和面值;2.培养学生成为合理消费者,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和计算能力;3.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皮尺测量和比较长度。

教学内容1.认识货币的种类和面值:元、角、分;2.学会使用钱的快速计算方法;3.学习买菜、找零的实际操作;4.了解皮尺的使用方法;5.比较长度大小。

教学过程1. 货币的认识和计算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货币,并学习钱的快速计算方法。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实物图片或视频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各种货币的面值。

然后,让学生分组完成数值计算和货币计数的练习,以加深对货币的认识和理解。

2. 买菜和找零老师为学生准备一个小小的菜市场,在课前宣布好各种蔬菜的价格。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挑选蔬菜、计算价格并付款。

学生们要注意在购买时掌握金额,自己手动计算找零的数量,不要求助计算器。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3. 皮尺使用方法和比较长度教师为学生带来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物品,例如桌子、椅子等,让学生用皮尺测量物品的长度大小。

然后,让学生比较这些物品之间的长度大小关系,找出最大或者最小的物品,让学生体验到测量和比较长度的过程。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深入了解了货币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并提高了测量和计算能力。

该教学设计的亮点在于,它既符合数学教学的学科性质,又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老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特别是在计算和找零方面,要多帮助学生,防止出现错误。

另外,对于那些计算较弱的学生,老师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帮助,为他们提供一些特殊适配措施,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跟上课程进度。

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1.5 买菜导学案教学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1.5 买菜导学案教学案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一定要先把( )对齐,然后按照整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最后一定要对齐数位点上小数点。
5.直接写得数。
1.5-0.5= 2.1+0.6= 0.8+0.1=
0.36+0.63=0.96-0.7=1.9-0.9=
6.用竖式计算。
8.25+1.54= 7.36-2.25= 10.86-2.45=
5 买 菜
项目
内 容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16+127= 213-78=
2.小米去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13.16元,另一本12.7元,该怎样计算总钱数呢?
3.1把油菜1.25元,1把芹菜2.41元。买1把油菜和1把芹菜,要付多少元?
分析与解答:要求要付多少元,就是把两种菜的价钱相加,列式是( )。用竖式计算时,( )对齐,从( )算起。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参考答案:
1.443 135 验算略
2. 13.16+12.7=25.86(元)
3. 1.25+2.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数点 末位
4.小数点
5. 1 2.7 0.9 0.99 0.26 1
6. 9.79 5.11 8.41

买菜小学数学教案

买菜小学数学教案

买菜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通过买菜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巩固购物结账的相关知识,训练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道购物时需要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能够通过列式计算出购物总金额。

3. 能够正确找零和计算找零金额。

教学重点:进行购物时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计算找零金额。

教具准备:板书、购物清单、零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购物清单,让学生看一看上面有些什么东西,然后问学生购物清单上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二、学习新知识(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对购物清单上的物品进行加法运算,计算出总金额。

2. 教师演示如何正确找零,让学生理解找零的意义和方法。

三、实践训练(20分钟)
1. 学生自行分组,每组拿到一份购物清单和一些零钱,进行购物结算的练习。

2. 学生模拟真实购物场景,进行购物结算和找零练习。

四、巩固提高(10分钟)
1. 教师出示一些购物案例,让学生自行计算出购物总金额和找零金额。

2. 学生进行口头练习,加强对购物结算知识的掌握。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练习册上相关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购物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通过让学生进行购物结算的实践练习,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买菜》课件 北师大版 (共26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买菜》课件 北师大版 (共26张ppt)
买菜
新知导入
0.64 0.32+0.32 0.64
0.48 0.24+0.24 0.15+0.12 0.27
0.93 0.61+0.32
0.44-0.22 0.22
0.5 0.2+0.3
0.7-0.2 0.5
新知导入 用竖式计算
251+325= 576 251
+ 325 576
653-221= 432
653 -2 2 1
432
新知导入
温馨提示:
计算整数加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 加起或减起。
新知导入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人 身体生长的营养重要来源。
新知讲解
买了1把油菜 和1把芹菜。
1把油菜1.25元,1 把芹菜2.41元。
我想知道买1把油菜和1把芹 菜需要多少元?
新知讲解
估一估,大约要多少钱? 1元
2.4+2.4=4.8(厘米)
0.2+0.2=0.4(厘米) 4.8-0.4=4.4(厘米)
答:现在这根绳长4.4厘米。
课堂总结
你们有什么收获?
我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不进 位、不退位)加减法了。
我还知道计算小数加减法,小 数点都要对齐,计算方法与整 数加减法相同。
板书设计
买菜 ——(不进位、不退位)的小数加减法
课堂练习 找出得数最大的星星。
2.4+3.2
9.8-1.2
5.32+2.22
6.4-3.2
课堂练习 用小数计算。
3元2角1分+5元6分
2米3分米3厘米-1米2厘米
=3.21+5.06 =8.27
=2.33-1.02 =1.31

《买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元、角、分的概念,并能正确进行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

2. 运用元、角、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

2. 教学难点:运用元、角、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

2. 情境教学法: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元、角、分。

2. 讲解新课:讲解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方法。

3. 情境教学: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元、角、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方法。

2. 在情境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3. 在小组合作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情境教学”环节。

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真实或仿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在《买菜》这一课的教学中,情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方法,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和数学计算方法,掌握如何计算价格和找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习如何购买蔬菜、水果和肉类等商品,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认识货币及其符号。

2.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和肉类等商品及其价值。

3.理解如何计算价格和找零的方法。

4.模拟购物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购物时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讲解货币的基本知识和数学计算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计算价格和找零。

2.模拟法:通过模拟购物过程来让学生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购物时的计算方法。

3.练习法:选择一些实际的小商店,让学生练习购买商品和计算价格、找零等操作。

四、教学步骤1.导入活动:问学生们是否去过超市或者小商店购物,以及他们如何计算价格和找零。

2.教师讲解:通过投影仪或者白板,讲解货币的基本概念和数学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货币符号及其意义。

3.认识商品: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蔬菜、水果、肉类等商品及其价值。

4.计算价格:通过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模拟购买商品的过程,了解如何计算价格。

5.练习计算找零:在购物的过程中,让学生练习如何计算找零的方法。

6.小组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购物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7.巩固与总结:通过让学生自己练习购物操作,巩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总结教学内容,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1.根据教师的观察和学生的表现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情况。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了解学生对购物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对教学过程的理解。

3.通过测试,以及日常作业和作品的评价来评判学生的数学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买菜》教案设计,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到数学知识,同时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兴趣爱好,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小数的意义(一)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一)第2—3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结合人民币单位和长度单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2、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进行操作来体会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小数的意义的过程。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学习、实际操作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事先布置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全班交流。

2、教师引入:在老师身上藏着一些小数呢~出示课件:体重48.5千克;身高1.57米;眼镜的厚度0.003米。

师提问:谁能来读一读这些小数,读小数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尝试读数,并思考。

3、再次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读有关小数的信息,写出小数。

教师并强调写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4、师揭题:看来同学们既会读小数,又会写小数了,那这些小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具体感知小数的意义。

1、师引导并提问:1.11元是什么意思,1.11米是什么意思,请同学利用附页1,做一做,并进行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二)建立模型,体会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

2、小组交流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千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用分数表示千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 0.001米。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买菜》这一课时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一部分。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材通过设计一个生动的买菜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小数加减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可能经常接触到人民币,但对人民币的换算、计算等实际运用能力还需提高。

因此,在教学《买菜》这一课时,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小数进行人民币的计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小数加减法进行人民币的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计算器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一个生动的买菜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引入小数加减法的概念。

3.教学讲解: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练习巩固: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5.应用拓展:设计一个购物活动,让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学科数学主备人使用人课题买菜课型新授教学时数 1 教学内容课本11—12页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减法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过程方法能运用小数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和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能运用小数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运用小数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买菜的情境,引入小数减法混合计算。

售货员收了3.66元,对吗?画一画,算一算,说一说.
2、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小组成员讨论。

3、小组合作,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成果,同学认真听,认真评,
并提出置疑。

二、讲授新课
提问:在我们学过的整数减法中,计算法则是什么?
三、当堂训练
四、布置作业
课本12页练一练2、4题
五、板书设计
买菜
两个小数相加的时候,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1.4 5

0.4
1.8 5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