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完整版
中央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中央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西方经济学作业(一)一、填空:1 资源配置2 决策机制、协调机制 3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4价值判断5 反、同6 替代、收入7 供给量、供给8 同9 价格 10 富有、缺乏 11 互补 12富有13 消费者 14 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 15 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剩余17 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成本与收益 18 机会主义行为 19边际产量递减20 平均产量 21 收益递增 22 扩张二、单选,三、判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单选 D D A C C C A C B D B C D B B判断√√√×√×××√×√√××√四、计算:1根据均衡价格决定公式 D=S 则有 350-3P=-250+5P,8P=600由此得均衡价格P=75,均衡数量 D=S=350-3×75=1252 已知 P1=1.20元,Q1=800公斤,E=2.4, P/P=25%由需求弹性公式:E=( Q/Q) /( P/P)得: Q/Q=E× P/P=2.4×25%=60%降价后的需求量Q2=Q1+ Q=800+800×60%=1280公斤,价格P2=P1×(1-25%)=0.90元降价前的总收益TR1=P1Q1=1.20×800=960元, 降价后的总收益TR2=P2Q2=0.9×1280=1152元降价后的总收益增加了TR2-TR1=1152-960=192元。
3 解:X商品边际效用 MUX/10 Y商品边际效用 MUY/201 100 10 1 200 102 90 9 2 170 8.53 80 8 3 140 74 70 7 4 110 5.55 606 5 80 46 50 57 40 48 30 39 20 210 10 1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公式:MUX/PX=MUY/PY, PXQX+PYQY=M,计算可知,当QX=4,QY=3时,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
2024电大职业技能实训形成性考核西方经济学(工商管理)答案

西方经济学题库齐全,稳考80分以上,用Ctrl+F查找功能,开着查找对话框,挨个的搜答案。
因为每个人做的题目内容和依次都不一样,只能用这个方法。
序号内容答案1 “制定工作分解结构”属于哪个过程组?( )A.支配B.实施C.收尾D.限制A2 C3 按发生频率排列缺陷的图表是()A.帕累托图B.因果图C.决策树D.一览表A4 薄利多销适用于()A.富有弹性B.单位弹性C.无弹性D.缺乏弹性A5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肯定是()A.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B.相切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相切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D.相交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A6 赤字增加的时期是()A.经济衰退时期B.经济旺盛时期C.高通货膨胀时期D.低失业率时期A7 出现某种形式的黑市交易缘由可能在于()A.存在限制价格B.存在支持价格C.供求平衡D.超额供应A8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A.递增B.先增后减C.递减D.不变A9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削减B.增加C.不变D.难以确定A10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将来将会上升时,他对该产品当期的需求量通常会()A.不知道B.增加C.不变D.削减B11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B.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D.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更的B12 等产量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表明的是()A.价格提高B.产量不变C.产量增加D.产量削减D13 独裁型领导风格()A.不敬重H团队H成员B.征求看法后独自作出决策C.劝服全部的人达成一样看法D.很少同团队成员商议事情D14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A.外在经济B.内在经济C.规模经济D.边际收益递减规律D15 对化妆品的需求削减是指()A.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削减B.需求量的削减C.价格下降D.收入削减引起的削减D16 对于一个不吃猪肉的人来说,猪肉的需求量和牛肉价格之间的交叉弹性是A.负值B.非弹性C.弹性大小不肯定D.0D17 反映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称作( )A.总成本曲线B.生产函数C.生产可能性曲线D.成本函数B18 范围核实和质量限制的不同之处在于()A.范围核实主要关切验收可交付成果B.范围核实不适用于项目提前终止的状况C.范围核实关切可交付成果规定的质量要求D.一般先于质量限制进行A19 范围基准由以下各项构成,除了( )A.工作分解结构B.工作分解结构词汇表C.具体范围说明书D.初步范围说明书D20 依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安排最为平均A.丁国的基尼系数为0.18B.乙国的基尼系数为0.15C.丙国的基尼系数为0.2D.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D21 依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A.高原点最近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B.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C.无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交之点D.离原点闻近的消费可能线上的任何一点B22 供应的变动引起()A.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B.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C.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AD.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3 供应规律说明()A.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应量增加B.消费者更喜爱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上升C.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应量增加D.政策激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应量增加A24 供应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上方D.左下方B25 沟通不良和未解决冲突预示着( )A.矩阵组织B.进度支配失败C.项目班子低效D.项目错误困难C26 沟通基本模型的关键组件包括以下,除了()A.干扰B.媒介C.距离D.编码B27 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A.均衡价格是需求等于供应时的价格B.供应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C.供应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D.供应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D28 过程改进支配包括以下各项,除了( )A.过程边界B.绩效改进目标C.质量基准D.过程配置C29 过程改进支配包括以下各项,除了( )A.绩效改进目标B.过程配置C.过程边界D.质量基准D30 过程组和项目阶段的关系是()A.过程组就是项目阶段B.过程组既可以在阶段内,也可以跨越阶段相互影响和作用C.每一阶段不行能重复过程组的全部子过程D.过程间的全部相互作用在全部的项目或项目阶段都会表现出来B31 衡量社会收入安排公允程度的曲线是()A.菲利普斯曲线B.栔约线C.洛伦兹曲线D.工资曲线C32 鸡蛋的供应量增加是指供应量由于()A.鸡蛋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增加B.人们对鸡蛋偏好的增加C.鸡蛋的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D.由于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加A33 集中办公的说法都正确,除了()A.集中办公地点也称为作战室B.集中办公可以培育项目团队的集体感C.虚拟H团队H的运用不会削减集中办公的频率D.集中办公可以是临时性,也可贯穿项目始终C34 技术人员通常喜爱()权力A.法定B.指示C.强迫D.专业D35 假定A为自变量,B为因变量,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A.E=(△B/△A)?(A/B)B.E=(△B/△A)?(B/A)C.E=(△B/B)?(△A/A)D.E=(B/△B)?(A/△A)A36 假设和制约因素最初被拟成文件是在哪个过程组?()A.支配B.启动C.收尾D.实施B37 确定国际间资本流淌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A.收入水平B.利率水平C.价格水平D.进出口差额B38 利害关系人分析属于哪个过程的工具()A.范围限制B.范围定义C.范围核实D.范围规划B39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最高需求层次是()A.激励B.平安C.自我实现D.敬重C40 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单位弹性,它表明()A.需求的曲线的斜率不仅是常数,而且是等于1B.其弹性系数等于0C.需求价格和需求数量成正比例变更D.需求曲线的斜率是常数A41 某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其互补品的()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供应曲线向右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价格上升C42 某卫生组织宣称食用某种水果可以防癌,在这种状况下,该种水果的销量大增,缘由可能在于()A.水果价格上升B.水果价格下降C.消费者增加对水果的偏好D.消费者收入普遍增加C43 某消费者好吃鸡蛋炒西红柿,最近市场上西红柿价格上升,那么该消费者对鸡蛋的需求将()A.无法确定B.削减C.增加D.不变B44 某种物品的价格上升促使生产者增加该物品的产量,这一现象说明白()A.需求规律B.弹性理论C.供求规律D.供应规律D45 你刚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得到限制,同时须要了解谁将对范围修改有确认的权限,下面哪一种文件供应了此类信息()A.客户组织结构图B.项目章程C.H资源H安排矩阵图D.H变更限制H支配D46 期望值理论()A.努力可以胜利,胜利得到嘉奖B.最终的期望是自我实现C.人性本善D.激励因素比保健因素更重要A47 人力资源规划中事业环境因素涉及组织文化和结构的因素包括以下,除了A.功能性的B.政治性的C.后勤保障性的D.组织性的D48 人员配备支配的内容包括,除了()A.平安B.成员遣散支配C.组织结构图D.项目团队组建C49 假如甲商品与乙商品是互补品,则()A.甲与乙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小于零B.甲与乙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大于零C.甲与乙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零D.以上都不正确A50 假如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则表明该商品是()A.非奢侈品B.非正常物品C.奢侈品D.劣质品C51 假如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则为增加收入可实行的措施有()A.以上都不对B.降价C.保先价格不变D.提价B52 假如某种物品价格上升3%而需求量削减4%,那么该物品的需求()A.单位弹性B.富有弹性C.缺乏弹性D.完全无弹性B53 假如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价格轴的直线,则其需求价格弹性()A.=1B.为大于1的有限数值C.=+∞D.=0C54 假如收入安排不均等,洛伦兹曲线就会()A.越长B.越小C.越直D.越弯曲D55 假如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A.106个B.108个C.100个D.6个D56 假如一种商品的替代效应为负数,收入效应为正数,但两种效应的总效应为负数,说明()A.这种商品是低等商品,但不是吉芬商品B.这种商品是正常商品C.这种商品肯定是吉芬商品D.难以确定A57 假如中心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下面哪一种状况不行能发生()A.利息率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C.以上答案都不对D.储蓄削减D58 若A物品价格上升引起B物品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则()A.A与B肯定是替代品B.A肯定是正常物品C.B肯定是低档物品D.A与B肯定是互补品A59 商品的边际效用随者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A.增后减B.先减后增C.递增D.递减D60 全部产品的收入弹性()A.都是负值B.不肯定C.肯定值总大于1D.都是正值D61 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记录方式有,除了()A.工作分解结构B.文字叙述形式C.矩阵结构D.层级结构A62 团队建设、质量保证在哪个阶段()A.启动B.规划C.收尾D.实施D63 为了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共享项目全部权,认同可交付成果,满足顾客及其他利害干系者的要求,通常让顾客与其他参加者参加哪个过程组?()A.收尾B.支配C.实施D.启动D64 下列关于过程组和 PDCA 循环的关系都正确,除了()A.规划过程组对应于 PDCA 中的支配 PB.执行过程组对应于 PDCA 中的执行 DC.限制过程组对应于 PDCA中的检查 C和 AD.收尾过程组对应于 PDCA 中的行动 AD65 下列哪一项不是干脆成本的一个例子?()A.电费B.分包商的费用C.项目所用的材料D.项目经理的薪金A66 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A.食盐B.化妆品C.小汽车D.服装A67 下列项目中属于可变成本的是()A.生产工人的工资B.折旧C.管理人员的工资D.正常利润A68 下面哪一种状况将导致供应的削减()A.技术水平的提高B.成本的下降C.消费者收入的增加D.替代品价格的上升A69 项目班子应确认通过以下方式使顾客接受主要成果()A.请顾客在下一次工作H会议H上发表看法B.将成果的正负功能记录在案C.要求顾客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检查D.获得书面文件D70 项目支配实施的结果是()A.推翻的变更恳求B.确认的缺陷补救C.批准的变更恳求D.工作实施状况信息D71 项目经理H花在沟通上的时间占多少?()A.40%-60%B.50%C.75%-90%D.30%C72 项目团队组建的工具是,除了()A.招募B.视察与交谈C.预分派D.谈判B73 消费者收入增加对劣质商品的需求曲线产生的影响是()A.无法确定B.不动C.曲线向左移动D.曲线向右移动C74 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A.削减B.增加C.难以确定D.不变B75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A.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一种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动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因素引起的B.是一回事C.都是由于一种缘由引起的D.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D76 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A.左下方B.左上方C.右上方D.右下方D77 需求完全无弹性可以用()A.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表示B.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表示C.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线表示D.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表示C78 需求越缺乏弹性,既定的消费税中,消费者负担的比重()A.无法推断B.越大C.越小D.不变B79 一般来说,劣质品的收入弹性系数()A.大于0B.小于0C.大于1D.小于1B80 一般认为,农产品的蛛网的形态是()A.发散型B.封闭型C.收敛型D.圆圈型A81 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A.沟通需求分析目的在防止干系人收到过多的信息B.项目沟通不应当发布坏消息C.沟通渠道总量是n(n-1)D.沟通需求分析是沟通规划的依据A82 A.沟通需求分析目的在防止干系人收到过多的信息B.项目沟通不应当发布坏消息C.沟通需求分析是沟通规划的依据D.沟通渠道总量是 n(n-1)A83 以下关于冲突的说法都正确,除了()A.首先应由团队成员负责解决相互间冲突B.冲突解决不能采纳惩戒措施C.冲突的来源包括H资源H匮乏、进度支配和特性D.冲突应当及早处理,并利用干脆、合作的方式处理B84 以下关于双因素理论的说法都正确,除了()A.充分满足保健因素能够使员工感到满足B.激励因素能够从内在激发员工的主动性C.保健因素假如不能实现,员工就会不满足D.双因素是指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A85 以下关于团队凝合力的说法都正确,除了()A.是实现好的团队绩效的必要条件B.使特性相同的人组成队伍C.使团队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D.通过良好的团队建设可以实现B86 以下关于虚拟团队的说法都正确,除了()A.可以组建一个工作地点非常分散的团队B.可以24小时工作C.团队成员可以在家办公D.具有不同目标,并且在完成任务中基本不见面D87 以下关于战略支配的说法都正确,除了()A.制定项目章程的结果B.全部项目都应当支持组织的战略目标C.作项目选择决策的考虑因素D.在项目工作说明书中指明A88 以下均主要用于项目限制,除了()A.效益-成本分析B.挣得值分析C.业绩报告D.里程碑分析A89 以下哪一项被要求核查质量小组建议的执行状况?()A.正常的统计抽样B.诸如帕累托图表等的结果C.支配的过程审计D.质量限制检验和测量记录C90 以下说法都正确,除了()A.360度反馈也是项目绩效考核方法B.项目绩效考核应当正式C.项目成员从其主管处获得反馈D.项目过程中进行绩效考核的目标在于重新确定角色和职责,供应反馈,制定个人H培训H支配B91 A.项目成员招募后,须要依据其阅历水平做额外H风险H规划B.在最初的团队成员制定工作分解结构后,就可以考虑是否须要招募额外的项目成员C.招募的人员的水平不会导致活动持续时间和进度支配的变更D.尽管被安排了不同的角色和职责,团队成员仍旧应参加到更多的项规划和决策过程中C92 以下说法都正确,除了()A.项目绩效考核应当正式B.360度反馈也是项目绩效考核方法C.项目成员从其主管处获得反馈D.项目过程中进行绩效考核的目标在于重新确定角色和职责,供应反馈,制定个人H培训H支配A93 以下说法都正确,除了()A.招募的人员的水平不会导致活动持续时间和进度支配的变更B.项目成员招募后,须要依据其阅历水平做额外风险规划C.在最初的团队成员制定工作分解结构后,就可以考虑是否须要招募额外的项目成员D.尽管被安排了不同的角色和职责,团队成员仍旧应参加到更多的项目规划和决策过程中A94 因为资金压缩,你的项目终止了。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答案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 资源配置2 决策机制,协调机制3 资源配置,资源利用4 价值判断5 反,同6 替代,收入7 供给量,供给8 同9 价格 10 富有 11 全补 12 富有 13 消费者14 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 15 消费者均衡 16 消费者联系 17 投入生产要素与产量,成本与收益18 机会主义行为 19 边际产量递减 20 平均产量 21 收益递增 22 扩张二.选择题DDACC CACBD BCDBB三.判断题对对错错对错错错对错对对错对错四.计算题1,均衡价格是商品供给(S)与需求(D)相等时的价格所以:D=S 即 350—3P= -250+5P均衡价格:P=75此时的均衡数量为D=S=1252,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公式 Ed=(△Q/Q)/( △P/P )销售增与率为:△Q/Q= Ed×( △P/P )=2.4×25%=60%因此该商品价格下降25%后,降价前后的收益变化为:1.20×(1-25%)×800×(1+60%)-1.20×800=1152-960=192降价后总收益增加了192元3,(教材88页)五.问答题1,春节期间,铁路运输要求大于供给,管理部门又往往采取价格上限的措施,从而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价格会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如果放开限制,票价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必定使票价上涨过高,只能满足部分高收入者的需求,损害广大弱势群体的利益,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如果严格限制票价,供给远小于需求,为黑市交易造成条件,管理成本太大。
为切实管理好铁路运输,必须同时从需求、供给和市场三个方面入手加强管理,(1)努力缓解春运期间的需求压力,如采取提前订票,返乡时间错峰、加大其它交通工具运力。
(2)努力增加春运铁路运力,如增开班次,临时加开车。
(3)加强市场监督,严厉打击票贩子。
2,(1)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因此当某种商品缺乏弹性时,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所以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办法。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电大专科形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电大专科形考答案1 作业1 一、填空题1.资源配置2.决策机制协调机制3.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4. 价值判断5. 反同6. 替代收入7. 供给量供给8. 同9. 价格10. 富有缺乏11. 互补12. 富有13. 消费者14. 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15. 消费者均衡16. 消费者剩余17. 投入生产要素与产量成本与收益18. 机会主义行为19. 边际产量递减20. 平均产量21. 收益递增22.扩张二、选择题 1.D 2.D 3.A 4.C 5.C 6.C 7.A 8.C 9.B 10.D 11.B 12.C 13.D 14.B 15.B 三、判断题1.√2.√3.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计算题1. 因为均衡价格是DS时的价格故由3503P2505P 解得均衡价格P075元并得均衡数量Q 0D3503×75125单位所以该商品均衡价格为75、均衡数量为125。
2.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公式E d△QQ△PP 得销售增长率△QQE d×△PP2. 4×25 60 降价前总收益为 1. 20×800960元降价后总收益为 1.20×125 ×800×160 1152元因此该商品价格下降25 之后总收益增加了1152960192元3. 根据消费者实现均衡的条件公式和己知数据从边际效用表可知消费者购买4单位X商品与3单位Y商品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
这是因为10×420×3100符合消费者均衡限制条件P x�6�1XP y�6�1YM 7010140207符合消费者均衡条件MU xP xMU yP y 五、问答题1. 提示放开火车票价虽可遏制票贩子活动但会使很多返乡民工和学生无支付能力购票将会影响春运秩序故支持严格限制价格并打击票贩子。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答案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答案第一篇: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答案《西方经济学》作业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__总量经济__、要解决的问题是__资源利用__、中心理论是__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_、分析方法是__总量分析法___。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__单个经济__、要解决的问题是__资源配置__、中心理论是__价格理论__、分析方法是__个量分析法__。
3.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__相对__有限性。
4.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实证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__是什么__,规范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__应该是什么__。
5.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__减少__,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__减少__。
6.当市场供求关系实现均衡时,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需求量与供给量也相等,处于这种均衡状态的市场称为市场处于__市场出清__状态。
7.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__反__方向变动,均衡数量__同__方向变动。
8.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__高低与顺序__,因此效用的大小只能用序数表示。
9.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__消费者剩余__。
10.在分析技术效率时,短期是指企业不能全部调整__所有生产要素投入__的时期。
1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提高,商品的需求量会_____________。
(填”减少”或者”反方向变动”吧,这题敢确定答案....)二、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对“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研究属于实证方法。
(×)2.2001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
(√)3.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
(√)4.有人说,“破坏一个城市的最好办法除了轰炸之外就是限制房租了”。
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5.一种观点认为,“最低工资法是保护所有低收入者的”。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网上形考(作业一至六)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网上形考(作业一至六)试题及答案国开(中央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网上形考(作业一至六)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适用于国开中央电大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会计学(统计系统方向)、金融学、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学员网上形考;同时资料也是学员期末纸质考试的必备资料。
形考作业一试题及答案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 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
答:总产量(TP)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AP)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MP)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先分析一下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
即总产量(TP)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TP)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
总产量(TP)的变化与边际产量(MP)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
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量(TP)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MP)下降时,总产量(TP)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MP)为负值时,总产量(TP)开始绝对的减少。
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MP)和平均产量(AP)之间的关系。
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MP)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AP)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
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TP)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AP),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AP)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AP);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AP)等于边际产量。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
答: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网上形考(作业一至六)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网上形考(作业一至六)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适用于国开中央电大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会计学(统计系统方向)、金融学、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学员网上形考;同时资料也是学员期末纸质考试的必备资料。
形考作业一试题及答案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
答:总产量(TP)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AP)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MP)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先分析一下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
即总产量(TP)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TP)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
总产量(TP)的变化与边际产量(MP)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
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量(TP)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MP)下降时,总产量(TP)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MP)为负值时,总产量(TP)开始绝对的减少。
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MP)和平均产量(AP)之间的关系。
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MP)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AP)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
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TP)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AP),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AP)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AP);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AP)等于边际产量。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
答: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
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2023年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详解形考任务

形考任务3(第十章至第十三章)一、填空题(22道,共20分)1.国内生产总值旳计算措施重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2.GDP-折旧=国内生产净值。
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旳国内生产总值。
4.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旳上升称为通货膨胀。
5.长期中旳失业是指自然失业,短期中旳失业是指周期性失业。
6.经济增长旳源泉是资源旳增长,关键是技术进步。
7.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旳资本量被称为资本---产量比率。
8.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决定经济增长旳原因是资本旳增长、劳动旳增长和技术进步。
9. 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旳惟一原因是货币量增长。
10.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旳劳动力流动而引起旳失业。
11.效率工资是指企业支付给工人旳高于市场均衡工资旳工资。
12.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旳曲线,短期总供应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旳线。
13.在影响总需求旳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 利率效应最重要。
14.在短期,价格旳粘性引起物价与总供应同方向变动。
ﻩ15.根据总需求-总供应模型,总供应不变时,总需求减少,均衡旳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ﻩ16.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17.消费函数图中旳45°线表达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消费,在简朴旳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表达任何一点都是总支出等于总供应。
ﻩ18. 净现值是指一笔投资未来所带来旳收益旳现值与目前投入旳资金现值旳差额。
ﻩ19.加速原理表明投资旳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率。
20.根据简朴旳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减少,均衡旳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储蓄增长,均衡旳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21.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越小。
22.简朴旳凯恩斯主义模型阐明了在短期中, 总支出(总需求) 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旳最重要原因。
二、选择题(15道,共20分)1.在下列状况中作为最终产品旳是:( A )A.汽车制造厂新生产出来旳小汽车B.旅游企业用于载客旳小汽车C.工厂用于运送物品旳小汽车D.企业用于联络业务旳小汽车2.最全面反应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旳物价指数:( C )A.消费物价指数B.生产物价指数C.GDP平减指数D.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指数ﻩ 3.劳动力总量包括:( A )A.所有失业和就业旳工作年龄人口B.总人口中除非工作年龄人口外旳所有工作年龄人口C.总人口数D.所有失业旳工作年龄人口4.经济增长是指:( B)A.技术进步B.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旳增长C.制度与意识旳对应调整D.社会福利和个人幸福旳增进5.假定资本量为100万,所生产旳产量为50万,则资本—产量比率为:( B)A.50万/100万=0.5B.100万/50万=2C.100万/(100万+50万)=0.67D.50万/(100万+50万)≈0.336.货币中性论是指货币旳变动:( D )ﻩA.同步影响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B.既不影响名义变量也不影响实际变量ﻩ C.只影响实际变量而不影响名义变量D.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7.引起摩擦性失业旳原因:( D )A.最低工资法B.效率工资C.工会旳存在D.经济中劳动力旳正常流动8.在总需求旳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 C)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需求D.国外旳需求9.物价水平旳下降对总需求旳影响可以表达为:( B ) A.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C.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D.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10.技术进步会引起:( A )A.短期与长期总供应曲线都向右平行移动B.短期与长期总供应曲线都向左平行移动C.短期总供应曲线不变,长期总供应曲线向右平行移动D.长期总供应曲线不变,短期总供应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1.在总需求—总供应模型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 D )A.均衡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价格水平上升B.均衡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价格水平下降C.均衡旳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均衡旳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下降12.引致消费取决于:( C)A.收入B.边际储蓄倾向C.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D.自发消费13.在总需求中,引起经济波动旳重要原因是:( B)A.消费B.投资C.政府支出D.净出口14.加速原理阐明了:( B )A.投资旳变动取决于产量旳变动量B.投资旳变动不小于产量旳变动C.投资旳变动等于产量旳变动D.投资旳变动不不小于产量旳变动15.在如下四种状况中,乘数最大旳是:( D )A.边际消费倾向为0.2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消费倾向为0.5D.边际消费倾向为0.8ﻩ三、判断题(15道,共20分)1.今年建成并发售旳房屋旳价值和此前建成而在今年发售旳房屋旳价值都应计入今年旳国内生产总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2016年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题目: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目的:通过对比相关经济范畴,准确理解经济范畴的经济含义及深刻理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要求: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的基本原理;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3.阐述关系和区别要清晰并画图说明;4.字数控制在600字左右。
时间安排:完成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教学内容后实施。
解题思路: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5.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总成本曲线(L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的关系;6.用脊线和生产扩展线确定最有要素投入的区别。
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答: 总产量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先分析一下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即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量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开始绝对的减少.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答: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
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答: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市场一般均衡的结果。
是厂商在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可能价格以及要素可能价格这些约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利润最大化。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决定产量(当然,产品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此决定产品定价,要素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此决定要素价格)。
成本最小化,则是给定了产量和要素价格,厂商应该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来进行生产以达到成本最小。
是不需考虑市场产品需求的厂商供给方局部均衡的结果。
利润最大是成本最小的充分条件,而成本最小只是利润最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也就是说,一般均衡中的利润最大化一定是满足了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了的,否则不可能是利润最大化的。
但是成本最小化却可以在任何产量处得到满足和实现,并不一定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答:第一,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N,在交点N 上,SMC=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
如图所示:第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关系(与上相近)。
5.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总成本曲线(L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的关系;(2)短期总成本曲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短期总成本曲线不从原点出发,而是从变动成本出发,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一条从变动成本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它表明产量为零时,总成本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为零,总成本也为零。
长期总成本是生产扩张线上各点所表示的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表示长期中与每一特定产量对应的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它由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与之相切,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之相切的切点的轨迹,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所不同的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陡峭,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平坦;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规模经济决定的。
6.用脊线和生产扩展线确定最有要素投入的区别。
答: 假定企业用于购买这两种要素的全部成本C是既定的,企业所用的技术是不变的,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并且要素价格Pl和Pk是已知的。
在既定的成本约束下,企业应选择要素的投入组合以获得最高的产量。
等产量曲线任意点的切线斜率代表的是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的斜率是要素价格之比的相反数,因此,可以得到公式,。
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企业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
可以进一步得到公式:。
企业可以通过对两种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最大产量。
作业2结合我过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答:(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公平是一个超历史的绝对的概念,公平就是平均分配,就是人人有份。
其实,“社会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且是一个法律用语,在不同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中包含不同的内涵;在每一种特定的经济关系中,不同经济地位的当事人有完全不同的公平观念和标准。
离开生产方式的性质谈论社会公平,离开生产谈论分配,不仅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科学的。
社会公平只能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贫富差距过大时更应注重社会公平.由部分先富到共同富裕是一般规律。
所谓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所实现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社会资源的配置已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收入增加而不使另一个人的收入减少。
换句话说,社会已经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存在任何浪费资源的现象,以致每个劳动者都实现了经济收入最大化。
这就是效率。
(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含义。
洛伦兹曲线就是把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的曲线。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如下图),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
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
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表示收入绝对平均;表示比较平均;表示相对合理;表示收入差距较大;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3)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当前收入分配问题中最突出的表现是贫富差距拉大,贫富差距过大危及经济安全,加剧社会矛盾,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
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扩大,已进入“黄灯”区。
2、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扩大,已经超出公认的合理范围。
我国多数学者认为,从经济发展的实际看,显着影响我国收入差距变动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所导致的。
(一)历史沿革、资源禀赋及发展阶段的影响(二)经济体制改革及体制变迁的影响(三)原有体制的政策惯性及部分宏观政策的影响(四)制度缺陷及政策不到位因素的影响(五)社会保障乏力、教育机会不均等因素的影响(4)解决分配不公的对策。
分配制度改革本质上就是利益的调整,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分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仍然需要依靠改革来解决。
1、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2、在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3、规范分配秩序,实行统一的收入税制和收入申报制度,逐步统一城乡税制;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
4、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对低收入和贫困人口,采取收入转移方式为其提供收入支持;对于高收入阶层,采取累进所得税制度来调节不同阶层的收入分配,取缔非法收入。
5、建立健全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5)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为有效地解决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政府应当切实解决好社会再分配的问题。
从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出发,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社会性公共服务中的角色。
按照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的要求,推进公共政策的转型和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性公共服务。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本质内容作业3计算题作业4综合分析三部门条件下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什么因素?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怎样使国民收入更快更好的增长?居民消费和政府购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本题目的训练,增强学生对消费与政府购买等行为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的认识,加深对政府经济实施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要求: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八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国民收入决定的相关原理;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3.注意相关的计算公式;1.理解三部门条件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原理及经济含义;答: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从供给方面看,在两部门经济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之外又加了政府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