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上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word同步测试

合集下载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题.doc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题.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题学号: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11黄石)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D.炒菜时,满屋飘香2.(2011绵阳).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

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3.(2011绵阳).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所有都体现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

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与分子力无关4.(2011达州)下列有关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B.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C.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D.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5.(2011湛江)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小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6.(2011自贡)在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B、烧水时,水逐渐变热;C、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D、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

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24)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同步训练

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24)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同步训练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糖块放入水中,水变甜了B.冬天,雪花漫天飞舞C.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D.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C.内能越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D.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温度可以由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3.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图甲证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B.图乙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C.图丙证明了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D.图丁中实现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下列相关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斥力B.图乙中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图丙中活塞压缩空气,硝化棉燃烧,说明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D.图丁中的现象表明热的物体一定比冷的物体内能大5.下列实例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炙手可热C.摩擦引燃火柴头D.流星与大气摩擦6.如图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对水加热B.汽车刚熄火时排气管热得发烫C.手握火柴在火柴盒纸上很快划过,点燃火柴D.用电暖袋暖手二、填空题7.寒冷的冬天人们经常搓手,手就感到暖和,这是通过方式改变内能的;人们有时喜欢站着太阳下取暖,是通过方式改变内能的.8.如图: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说明:。

9.“过桥米线”是云南特色小吃,餐馆将以下食料一起端上桌:一碗热汤、上面浮着层油、一碟鲜肉薄片、一碗熟米线。

顾客先把肉片放进热汤内,等肉熟后再加入米线,热汤上面油层的作用是;已知热汤的质量为2kg、初温90℃,比热容4.2×103J/(kg·℃);肉的初温20℃,比热容3.5×103 J/(kg·℃)。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卷1.1分子动理论(word版,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卷1.1分子动理论(word版,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卷1.1分子动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
形成滚烫的烛泪
B.
形成轻柔的雪
C.
形成晶莹剔透的露珠
D.
形成飘渺的雾
2. 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A. 分子间没有间隙
B.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C.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D. 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3. 将的水与的酒精混合后,液体体积小于。

下列对此现象的
解释,最合理的是
A. 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4. 在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不是扩散现象的是
A. B.
C. D.
5. 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

A. 甲是气态
B. 乙是液态
C. 丙是固态
D. 甲是液态
6. 人们常说“破镜重圆”,但打破的玻璃镜对在一起却不能重新结合起来,其原因

A. 分子间引力太小
B. 玻璃碎片间只有少数几点接触,大部分断面处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C.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玻璃镜断面处靠得太近,分子间力的作用主要是斥力
7. 对于飘在空中的尘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和一个原子差不多大
B. 它含有几个分子
C. 它是一个分子
D. 它是由很多分子构成的。

物理九年级上教科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综合检测题(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上教科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综合检测题(含解析)
14.下列物理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有_________;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有_________。
a.锯条在石头上反复摩擦,锯条变得烫手;
b.烧红的铁块投入冷水中,铁块逐渐变冷;
c.倒入杯中的热开水,逐渐变成凉开水;
d.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变热;
e.烧开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20.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聪认为:
(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冬天,小林的爷爷和奶奶分别穿上了羽绒衣和棉衣,他们都说自己的衣服很保暖。小林想知道到底是羽绒保温性能好还是棉絮保温性能好,于是她找来了两只相同的密闭烧瓶分别盛 的热水 ,瓶内分别插入一只温度计,瓶外分别用大小和厚度都相同的羽绒和棉絮包好,放在同一地点使其自然冷却,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水温于下表中[ ]。
A.1︰2B.2︰1C.1︰4D.3︰1
7.下列现象中,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酒精涂在手上觉得凉B.冬天晒太阳,人感到暖和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烫D.烧红的铁块温度逐渐降低
8.在使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当用力向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检测题(解析版)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检测题(解析版)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水中放糖后变甜B.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C.鸭蛋腌制后变咸D.食品垃圾腐烂后臭气熏天2.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3.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4.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这一现象中()A.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隙B.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隙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D.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墨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隙5.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A.铁锤敲打铁钉,铁钉变热B.饮料放冰箱里,饮料变凉C.勺子放热汤里,勺子变热D.嘴向手“哈气”,手变暖和6.在烹饪美食的过程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炒鸡蛋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鸡蛋的内能增加B.炖排骨汤时,在汤沸腾后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C.蒸饺子时,刚出锅的饺子冒“白气”是汽化现象D.煮粽子时,粽叶飘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7.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低,含有的热量越少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机械能越大,内能越大8.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减小的是()A.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B.冬季用热水袋取暖C.冬天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10.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得知()A.比热跟热量成正比B.比热跟质量成反比C.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11.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A.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C.同种物质状态改变,比热容不变D.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12.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张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一杯水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小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C.水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剂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13.冰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这是因为热水比冷水的温度高,扩散。

物理九年级上教科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

物理九年级上教科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

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卷(一)(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题次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于对于分子动理论的描述,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B、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往常是好多的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0OC时分子运动停止了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2、以下案例中,哪一个案例不可以表示物体的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的运动()A、衣箱中的卫生球变小了,衣服上充满了卫生球的气味B、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刻就能闻到酒精的滋味C、在墙角堆煤,过一段时间,墙表面及其内部凑近表面的一浅层都变黑了D、看到雪花在空中飞舞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B、物体汲取热量,温度必定高升C、物体的温度高升,其内能必定增添D、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它们的内能相等4、以下现象中能用分子论解说的是()A、春季,柳絮飞扬B、夏季,槐花飘香C、秋季,黄沙迎面D、冬季,雪花飘飘5、下边列举的现象中,因为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是()A、酒精涂在手背上感觉凉B、把铁钉钉进墙里,铁钉变热C、水被太阳晒热D、烧红的铁块放在冷水中温度降低6、以下状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O OA、水温从80C上涨到90CB、把铁圆柱体拉成细铁丝C、砖块的体积减少一半D、水结成冰7、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整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1所示,从图中能够看出()A、液体A的比热容大B、液体B的比热容大C、两种液体比容相等D、没法比较图1-18、如图1-2,右图中的矿泉水从20O C加热到700C,汲取的热量是()图1-2A、5×105JB、4.2×103JC、9×103JD、1.26×105J9、以下图1-3是物理上的一些插图,对插图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图1-3A、(a)图所示装置是演示液体的扩散的B、(b)图所示装置是演示固体的扩散的C、(c)图所示装置是演示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D、(d)图所示装置是演示内能转变机械能的10、做功和热传达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以下图1-4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图1-4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1、在每年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旅行季节,游人很远就能闻到桂花芬芳。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卷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卷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检测卷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1. 下列物理量中,单位不是焦耳的物理量是A. 功B. 内能C. 功率D. 热量2. 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杯中各盛入一定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水,关于杯中水的内能说法正确的A. 杯中水分子平均运动比杯中的剧烈B. 、两杯中水的内能无法比较C. 杯中水的内能比杯中大D. 杯中水的内能最小3. 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由滑梯上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B. 搓手取暖C. 钻木取火D. 水蒸汽将软木塞冲出4. 将的水与的酒精混合后,液体体积小于。

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 分子间是有空隙的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5. 在“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实验中,需要控制某些变量,以下做法多余的是A.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 采用酒精灯加热时,酒精灯里加入的酒精量相同C.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 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6. 关于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的高低表示物体所含热量的多少B. 两物体的温度差越大,传递的热量一定越多C. 含热量多的物体能够将热量传给含热量低的物体D. 热传递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7. 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A. 在地热喷泉架一个锅,能煮熟食物B. 1988 年在我国山东蓬莱海面出现一次奇特的日出现象,双日重叠,蔚为壮观C. 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2022年教科版九上物理第1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1)

2022年教科版九上物理第1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1)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2.下列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A.柳絮飘舞B.十里荷香C.“埃博拉”病毒传播D.雾霾扬沙3.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

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雪花飘飘B.香水打开瓶盖后,在周围可闻到香味C.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D.打扫卫生时,尘灰四起5.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春天,柳枝吐芽B.夏天,山涧瀑布C.秋天,菊香满园D.冬天,雪花飘飘6.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

因此,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铅块粘在一起证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7.下列说法中的“热”字,其中是指“热量”的是()A.热膨胀B.摩擦生热C.天热极了D.熔化吸热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时,一定从周围吸热B.物体内能减小时,它的温度一定降低C.地球上的物体不一定都具有内能D.相同体积的0℃的冰和0℃的水比较,0℃的冰的内能较小9.下列过程中,属于利用内能做功的例子是()A.用砂轮磨刀,有火星迸出B.太空中的星体碎片坠入大气层,成为流星C.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跳动D.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1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减少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分子运动一定减缓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二.多选题(共5小题)11.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有关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B.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C.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13.下面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之间,不可能发生在固体之间C.由于压缩液体十分困难,所以液体分子间没有间隙D.有的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这些固体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不会发生在固体和液体之间B.液体和气体分子间有间隙,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C.南极的冰山温度很低,没有内能D.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15.在0℃的房间内,放在地面上的铅球()A.具有机械能B.没有机械能C.具有内能D.没有内能三.填空题(共5小题)16.把红墨水分别滴到热水和冷水中,水变色更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题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36分)1.( 2011黄石)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B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D •炒菜时,满屋飘香2.( 2011绵阳)•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

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 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3.( 2011绵阳)•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所有都体现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

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 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与分子力无关4.( 2011达州)下列有关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B •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C.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D •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5.( 2011湛江)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C的冰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小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6.( 2011自贡)在下列现象中,禾U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B、烧水时,水逐渐变热;C、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D、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

7.( 2011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B、夏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湖水表面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C、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 2011烟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漫步在海滨,会感到习习海风迎面吹拂,十分畅快. 这样的风非常柔和,通常情况下,它白天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气象上把这种风称为“海陆风” •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海陆风形成的原因•()A、海上的风比陆地上的大B、由于陆地和海水的比热容不同造成的C、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陆地的温度始终比海水的温度高D、夜晚海面上的气温比陆地低9.(2011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磁铁能吸引大头针,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 .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C.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D •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0.(2011山西)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如图所示,试管口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 正确的是()A .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大B •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C.试管中的水沸腾时,内能不断增大,温度不断升高D .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11. (选项实验现象分子的性质A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分子是可以再分的B固休隸、碘蒸气都能使産粉溶液变蓝色,而碘化钾不能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快速推压针貼密厉在针筒中的乙瞇气休液化分子之间有间隙D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12. (2011兰州)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A . 2.1 x 103J/(kg「C )3 oB. 4.2 x 10 J/(kg •C )3C. 1.2 x 10 J/(kg •C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填空题(每空 2分,共28 分)1、(2011连云港)冬天手冷时,我们经常将两只手相互搓搓使手暖和,这是利用 _______ 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也可以用“暖手宝”焙手,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 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

2、(2011莆田)、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时,为了降低核安全壳周围的温度,采用水对其进行冷却,因为水的_________ 较大,且它汽化时能__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3、(2011江西)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______ ; “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________________ 。

4、( 2011广安)水的比热容较大,生活中,我们常用水来加热或散热,例如:冬天常用热水袋取暖,把质量为 2Kg,温度为900C的热水装入热水袋中,到温度降为300C的时侯,这些水放出了_____________ J的热量;如果用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沙来取暖,沙会冷得________________ (填“快些”或“慢些”)。

5、(2011安徽芜湖)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正源源不断地向我市输送清洁能源一一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时,可以将 ___________ 能转化为内能,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X 107j/m 3,则每输送100m 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后就相当于向我市输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J 的能量。

6、( 10绵阳)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 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

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 情形如图所示。

则三块金属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_____________ ;比热容最小的7、( 09兰州)汽油的热值是 4.6X 107J/ kg,完全燃烧210g 汽油能放出 __________ J 的热量;若 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可使 ______ k g 的水,从20C 升高到43C 。

(水的比热容为 4.2X 103J/(kg •C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2分,共18分)1. ( 2011柳州)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 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选填 相同”或 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 ______ (选填 高”或 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_________(选填 大于”或小于”或 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表明, (选填 水”或 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2. ( 2011大连)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是否有关”实验中,记 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质量m / kg 初温t o /C末温t/C 加热时间t/ min吸收热量Q /J1 0.1 20 30 22 0.2 20 30 43 0.3 20 30 64 0.3 20401250.320 50 18有什么意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 第 这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次实验数据的特殊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探究结论是:水吸收的热量与 ____________________ ,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每小题 6分,共18分)1. ( 2011扬州)太阳能热水器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给水加热的装置,下表是小明家的太阳能 热水器某天在阳光照射下的相关信息加热时间/nd*水 60'Ei …--6倉用油6020610 100 2.5 50 34.2 X06 1.68 X其中太阳辐射功率是指 1h内投射到1m2面积上的太阳能. 求:(1)水在10h内吸收的热量;(2)如果水吸收的热量用天然气来提供,需要完全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8.4x IO7j/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给水吸收)(3)该太阳能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2、( 2011安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百姓人家。

一辆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20 kW。

若小汽车行驶的距离为100km,汽油的热值g=4. 6X107J/kg,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25%。

求小汽车在这段路程中:(1)运动的时间;(2)发动机所做的功;(3)消耗汽油的质量。

3.( 2011年杭州市)人类的祖先钻木取火,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一页。

钻木取火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将削尖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用力压住木棒来回拉动钻弓。

木棒在木板的洞里转动时,板与棒互相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热集中在洞内,不易散发,提高了木棒尖端的温度,当达到约260 C时木棒便开始燃烧。

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故受热厚度很薄,木棒受热部分的质量只有0. 25g。

已知:来回拉一次钻弓需 1.0s,弓长为s=0.25m,人拉弓的力为16N,木头比热 C=2X 103J/( kg「C),室温为20C。

问:(1)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少?(2)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若其中有25%被木棒尖端吸收,则1s内可使木棒尖端温度提高多少C?(3 )请你估算用多长时间才能使木棒燃烧起来?(选做)4、今年我省出现大面积干旱,造成农田缺水,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为缓解旱情,很多地方采用柴油抽水机从江湖中引水灌溉。

某柴油抽水机把湖水抬升 4.5m流入沟渠,再去灌溉农田。

已知在 2h内抬升了 1600 m3的水,此柴油抽水机的效率为 40%,柴油的热值为 4.5 X07J/kg,g 取 10N/kg,求:(1)此柴油抽水机2h做了多少有用功?(2)此柴油抽水机工作 2h消耗了多少柴油?(3 )此柴油抽水机的总功率为多少千瓦?3、答案:•选择题 D D C A B B D B C B A A二 •填空题1、 做功热传递2、( 比热容 吸收)3、(温度 内能)5、 【答案】化学, 9 4X 106、(丙,甲)•实验题1、相冋,高;大于 ;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