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书汇报
西游记的读书报告5篇

西游记的读书报告5篇西游记的读书报告5篇读到一本好书,就能领悟到许多道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大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经历过某件事情,突然就懂得了一些道理,豁然开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游记的读书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西游记的读书报告篇1放下《西游记》,我就犹如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电影。
有懦弱而又诚心向佛的唐僧,有嫉恶如仇、重情崇义的孙悟空,有集贪,懒,色,馋于一身的猪八戒,有老实憨厚的沙僧。
书中讲述了师徒四人历尽了千辛万苦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以前我看过电视剧,如今读完《西游记》,我对里面的人物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孙悟空,忠心护主,一切妖魔鬼怪魑魔魍魉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护着唐僧西行取得真经,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虽然有七十二般变化,却改变不了他身后的那根尾巴,以至于在跟二郎神斗法是被识破。
孙悟空是贯通全书的人物,吴晨恩把猴子的调皮,灵敏,不服输的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造就了孙悟空乖张又不失圆滑的形象。
猪八戒,贪,懒,色,馋。
被迫出家后,取经的心一直不是很坚定。
梨山老母菩萨稍一试探,立马原形毕露。
后来取经的一路上,八戒三天两头嚷嚷有散伙,所以虽然取经回来,但也只当了个金坛使者。
沙僧是整部戏里的和事老。
原本是天宫中的卷帘大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因打破酒杯被贬,坠入流沙河,整天吃人不日。
后经菩萨点化归顺佛门。
他任劳任怨,沉默寡言。
号金神罗汉。
唐三藏虽然没什么特殊本事,他慈悲善良,收了三个得力的徒弟。
他潜心向佛,一心只往西天取经普度众生,时常真假善恶不分。
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第一棒打死貌美如花的女儿,第二棒打死瘦骨嶙峋的老奶奶,第三棒打死风烛残年的老公公。
唐僧气得把那紧箍咒来回念了二十多遍。
可他哪知道孙悟空对他的好哇。
《西游记》让我懂得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确定了目标,不怕艰辛,收获肯定是美好的。
西游记的读书报告篇2《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
作者在书中大胆想象,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绚丽无比的神魔世界。
西游记的阅读报告5篇

西游记的阅读报告5篇西游记的阅读报告篇1一部古老的神话故事,但却引起了儿童的喜爱,那就是《西游记》。
小时候,我只是看动画片与图画书。
但现在,我不仅看与读,而且还学会了思考。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啦!因为他总是聪明过人、助人为乐、能分辨好人与坏人,来守护唐僧和弟兄们。
他就像我们现在的人民警察一样,火眼金睛,抓坏人救好人,时刻保卫着我们。
或许由于唐僧遇到麻烦的事情就不动脑筋,盲目地接受别人的帮助的缘故吧,有时才会不听孙悟空的好心劝告,掉入妖怪的手中。
这足够说明了遇到麻烦的事情要动脑筋,如果不动脑筋,听了别人不好的意见,反而会更糟糕。
不过我还认为唐僧过于善良,哪怕对待坏人也十分好,因为他只看表面,不了解人的本质。
我也很喜欢猪八戒。
我觉得他是个性格单纯但很可爱的人。
他不会想出一些好方法,但却有正义感。
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一定会去做。
他会奋不顾身地保护师傅的安全,而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看上去他有些笨不动脑筋,但是人们觉得他笨的可爱。
我们要学习他那种不怕敌人的胆量。
不过有些事在做之前要仔细考虑,分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凭自己的实力去做。
总之,师徒四人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哪怕是他们的短处也必须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话,要努力改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真的非常好看。
每一个章节都有许多不同的惊险冒险,让人不由自主的一页一页看下去。
虽然大家都认为悟空法力高强,是最厉害的,但我却有点不以为然。
他法力高强是无庸置疑的,但我认为西天取经的旅途之所以会如此有惊无险的顺利,而非悟空一人的功劳。
不管怎麽说,西游记真的很好看。
西游记的阅读报告篇2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些不同的心情。
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
但时至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西游记读书报告5篇优秀范文

西游记读书报告5篇优秀范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西游记读书报告1想必《西游记》大家都不陌生,它就是我国四大名著中吴承恩的著作,书中唐僧孙悟空等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让人读起来就舍不得停止。
我一口气把他读完了,心中感慨万千,如翻江倒海一般,虽然是神话,但批判的却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丑恶的一面。
书中重点讲述了唐僧四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个个修得正果。
其中孙悟空这个人物描写得最突出也最成功,从石猴出世到大闹天空再到修得正果,无论是三打白骨精还是收八戒,降沙僧都是整本书的精华。
唐僧的善良有爱心,猪八戒虽懒却为取经做出贡献,沙僧的勤劳肯干也十分的有特色。
一些配角也为整本书带来了生气,如:二郎神和他的座骑哮天犬,观音菩萨和她的爱徒善财童子等。
我最喜欢《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
白骨精虽然狡猾无比,唐僧也曾一度的冤枉甚致赶走过悟空,但是悟空深深记得师傅把他从五指山救出来的时候,最后,他打败了为非作歹的白骨精,帮人民除了害。
这也证明了-永远都不可能战胜正义。
《西游记》不愧为一本名著,它那精彩纷呈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都是其它任何书所不能比的。
是《西游记》告诉我做人的道理: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在世界上立足。
西游记读书报告2当我翻开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故事时,立刻被它吸引住了。
故事中倔强正直、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僧和正直单纯的唐僧都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
这一路上,他们翻火焰山、打白骨精,历经了千难万险,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妖魔鬼怪的阻挠,终于取到了真经成了仙。
这本书通过这些故事,体现出孙悟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追求精神。
这个故事深刻地告诉了我们正义是一定会战胜邪恶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不达目的不罢休,绝对不能气馁,这种精神正是我们青少年所需要的。
而且,好吃懒做也是不行的,只有机智灵敏、英勇果断才能事半功倍。
西游记读书报告

西游记读书报告《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部经典之作,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四人西天取经历险的故事。
这部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无人可撼动,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
阅读《西游记》不仅可以带领我们进入神奇的仙境、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更能够告诉我们许多关于生活、人性、道理的智慧。
下面,我将通过三个案例来展示这部小说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案例一:孙悟空教导小猪八戒在《西游记》中,猪八戒是孙悟空的配角之一。
他的性格十分顽劣、粗鄙,但他对义理的认知却十分欠缺。
在一次取经途中,小猪八戒因为太过贪吃,偷吃了一些唐僧的斋饭。
孙悟空并没有责备小猪八戒,而是通过耐心地教导他,才使小猪八戒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最终放弃了贪欲。
这让我们明白,只有用宽容与爱去感化别人,才能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错误的行为。
案例二:唐僧忍辱求取真经唐僧是《西游记》中最有担当、最勤勉的主人公。
他冒着千辛万苦,去拜见真经,是一次艰苦而又充满着追求的旅程。
在面对各种严峻的考验中,唐僧从来不会妥协,不屈不挠地坚守自己的信仰,这让我们懂得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学会忍耐和坚持,要热爱生命,追求真理。
案例三:沙悟净救助寺庙在取经的途中,沙悟净救助了一个被恶魔侵害的寺庙。
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劝导恶魔不要再为所欲为,让寺庙和尚们能够安心修行。
这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宽容、爱心和善良的形象。
同时,也告诉人们,人的心灵需要不断向善,唤醒那些沉睡在每个人心底的良知和善良。
总体来说,《西游记》是一本启示人们的经典小说。
他教人们九月繁华是十月幸福,孝敬父母、救人于危难,不贪不嗔、助人为乐等等,无不写尽了智慧和良心。
我们需要从中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并不断提高自己,追求完美和美好。
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回到自己的心灵,反思和学习,这将是我们成长的源泉。
通过阅读《西游记》这本经典的小说,我们可以受到启示,指引我们走向更好的人生。
西游记优秀阅读报告5篇

西游记优秀阅读报告5篇西游记优秀阅读报告5篇当阅读完一本不错的书,人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写报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关于西游记优秀阅读报告,希望有所帮助!西游记优秀阅读报告篇1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磨难重重,经历了九九八十一大难,才从如来佛祖的手中拿到真经。
唐僧师徒四人为什么能够拿到宝贵的真经呢?就是因为他们持之以恒,目标专一,一直朝着那个目标去做,一次又一次严寒酷暑,一趟又一趟爬山涉水,一天又一天忍饥挨饿,更是有持之以恒者事竟成。
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们师徒四人那样持之以恒,目标专一,又有什么事做不成呢?世界上就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持之以恒而取得胜利。
宋代著名的大诗人苏轼小时候勤奋学习,持之以恒,将约4700万字的《二十四史》背得鬼瓜烂熟,经过许多年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书法家。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家境贫寒,没有文凭、没有导师,地处穷乡僻壤,但他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甚至卧床三月翻书不止。
再如本世纪最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童年时并不显得聪明,三岁时才学会说话,父母因而认为他是一个傻子。
十六岁时,他报考苏黎世大学,又因成绩差而名落孙山。
但他并不灰心,勤奋学习,废寝忘食,几十年如一日,写出震惊的《相对论》。
还有一些人因为做事不持之以恒而失败。
春秋末年吴-争中,吴王夫差为替父阖闾报仇,富国强兵,终于一战败越,本来已经要灭了越国了,却半途而废放虎归山,自己则贪图享乐,不再励精图治。
而越王勾践知耻后勇,坚持不懈,20年过后终于一举灭吴,夫差身死国灭。
败者虎头蛇尾,临阵退却;成者勇往直前,始终如一。
我们应该向那些成功人士学习,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这样就一定能实现美好的理想!西游记优秀阅读报告篇2《西游记》是家喻户晓的名著,是吴承恩的作品。
一只石猴学了法后,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五行山下,500年后成为唐僧大徒弟,护驾取得真经。
《西游记》读书汇报

经典再现—感受人物魅力
课本剧表演 《三打白骨精》
全体齐读
《西游记》既是一部魔幻小说,也是一 部成长小说。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 场“西游记”,需要向理想高峰攀登的过 程中不断成长。虽然历经“九九八十一 难”,但,当你取得人生的“真经”后, 就会发现所有的磨难都是一种磨砺,所有 的坎坷终将会成为生命中的财富。
结合现实生活,畅谈我们阅读 《西游记》之后的感受。
寄语
• 《西游记》是我国艺术文 化的瑰宝,
• 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 璀璨的明珠 ,
• 有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 有团结就可以化险为夷,
• 中国人民自强不息 ,
• 中国的民族之魂不可磨灭。
吴 承 恩
重温奇趣神话 品味人物魅力
吴 承 恩
唐僧师徒四人 取经路上哪些故事 让你记忆犹新,请 分享 往畏 仰 地 直艰 坚 善 前险 定 良
孙
悟
空
充 不 顽聪
满 畏 皮明
斗 艰 灵勇
争 难 活敢
精险
神阻
猪
八
戒
惹 不 知憨
人 失 错厚
发 忠 能朴
笑 勇 改实
的、
喜善
剧良
人
物
沙 僧
《西游记》读书报告

《西游记》读书报告《西游记》读书报告范文(精选23篇)《西游记》读书报告篇1《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
但我认为,《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
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
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
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
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
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孙悟空积极乐观、勇敢无畏、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深深地植根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
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斩妖除怪成为书中的突出内容,取经的目的在整个艺术描写中退居到次要地位,甚至仅仅具有象征的意。
“济困扶危,恤孤愈寡”,嫉恶如仇,为民除害。
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
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得力助手。
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
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
可总的说是十分真实可爱。
唐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
沙僧则是忠厚老实,任劳任怨。
西游记的读书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读书心得——《西游记》。
这是一部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个神奇、瑰丽的神话世界。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阅读体会。
一、丰富的人物形象《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个性鲜明。
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唐僧师徒四人。
唐僧,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慈悲为怀,忍辱负重,为了取经,不惜一切代价。
孙悟空,一个机智、勇敢、忠诚的猴子,他具有七十二变,能翻江倒海,斩妖除魔。
猪八戒,一个憨厚、贪吃、懒惰的猪妖,他虽然有时候贪图小利,但关键时刻也能挺身而出。
沙僧,一个忠诚、稳重、善良的沙悟净,他始终陪伴在唐僧身边,默默付出。
这些人物形象各具特色,相互映衬,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二、深刻的思想内涵《西游记》不仅是一部神话小说,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首先,它倡导了忠诚、勇敢、智慧、坚韧等优秀品质。
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体现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其次,它揭示了人性的善恶美丑。
在取经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妖魔鬼怪,有的贪婪、狡诈、邪恶,有的善良、忠诚、正直。
通过这些人物的对比,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最后,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现实。
在取经的过程中,唐僧师徒四人遇到了各种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阶级矛盾、官场腐败等。
这些问题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值得我们深思。
三、独特的艺术手法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使得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首先,他善于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故事更加生动形象。
如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既能上天入地,又能翻江倒海,这种夸张的手法使得孙悟空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其次,他巧妙地运用了伏笔、悬念等手法,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如唐僧师徒四人遇到的第一个妖魔白骨精,她的真面目一直未被揭露,直到最后才真相大白,这种悬念的设置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四、启示与借鉴《西游记》这部作品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班级读书会五年级二班刘全玲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艺术魅力,以此为例,把握中国古典名著的一些共同特点,从而推导出该类作品的阅读方法,即:精彩的故事、典型的人物、深刻而独到的主题。
2、提高学生对名著的认知能力及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以阅读《西游记》为例,从中总结中国古典名著的特点:章回体小说;人物性格鲜明,多姿多彩;故事情节的曲折精彩;主题的深刻而独到。
(2)阅目录,理情节;析人物,品写法。
(3)感受《西游记》丰富瑰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2、难点:正确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三、课前准备:1、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2、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1、导语: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
(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小声哼唱,看来同学们很喜欢这首歌,大家一起说,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2、了解作者(1)、请把你了解的关于作者吴承恩及《西游记》的相关资料向大家介绍。
A、作家点击(多媒体展示)。
B、作品溯源(多媒体展示)。
3、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代替不了阅读名著。
同学们前段时间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阅读,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二、整体感知:1、哪位同学来把这部书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它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
)2、是啊,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
那同学们读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奇、妙、好等)3、总结:对,西天路上艰险和灾难的体现者,大都是动物变化的妖精,克服这些阻难的也是猴、猪的精灵。
它就象是一部妙趣横生、兴味无穷的童话。
从文学欣赏角度说那就是“美”。
三、走进《西游记》:(一)《西游》人物辩论会1、在这部神魔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形象。
(师板书“人物”)关于神佛你能说出几个?(玉帝、王母娘娘、如来佛、菩萨(师演示剧照)2、这些可以说是最上层的了。
还有吗?托塔李天王、赤脚大仙……、还有巨灵神、土地神等小神小仙。
3、当然在取经路上也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妖精无数。
同学们说说看?黄袍怪、精细鬼、蜘蛛精、蝎子精(其它略)4、真可谓是物繁多,不能一一细数,那主要人物是谁呢?(唐僧、猪八戒、孙悟空、沙僧)5、(显示四人剧照。
)这师徒四人中除了唐僧之外,他们都是神性、人性、动物性的和谐统一,那么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谁?同学们可以先在小组里畅所欲言。
他赞成的你也可以反对。
不过你要拿出理由来证明你的看法。
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别人在谈自己观点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其他同学有不同的见解可以随时补充。
6、全班交流A、谈孙悟空(1)最喜欢孙悟空。
因为他武艺高强,有72种变化,一个筋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有火眼金睛,将人和妖看得一清二楚。
教师点拨:他本来就是天地灵化之物,后来又吃了(蟠桃),饮了(玉酒),盗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八卦炉内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增强了他长生不死的本领。
(括号内文字学生说出)(2)他还聪明机智。
能识破机关,看清真面目。
比如:答应菩萨西天取经前他曾要了个条件:“叫天天应,救地地灵”,还要了三根救命毫毛,这为后来遇难留了后路。
(3)我喜欢他,还因为他很有人情味。
比如:在第二十七回中,孙悟空走前那声声“师父”。
我读的时候就非常感动。
教师补充:在此时他为了拜一下师父,“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
”这里体现了孙悟空对师父的留恋和无奈。
(4)他非常勇敢,如果没有他力战妖魔,就不会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5)我虽然喜欢他,但孙悟空也是有缺点的。
比如,不愿让人提起“弼马温”那不光彩的过去。
有时还管不住自己。
教师总结:说得很好,常言说:人无完人。
孙悟空的魅力就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的约束。
正因为他性格的多彩多变,亦庄亦谐,我们才更喜欢他。
6、谈猪八戒(1)我喜欢猪八戒。
因为他能吃苦。
比如:在高老庄时,丈人称他“倒也勤劳,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2)他强硬。
被捉后往往骂不绝口,不求饶(3)勇敢、单纯。
能与悟空协力合作,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
(4)我反对!因为他好色、贪吃、懒惰。
在天宫调戏嫦娥被贬,高老庄又强抢民女。
让他寻山他却睡了。
在盘丝洞,他因好色,被蜘蛛精用丝罩住差一点儿送了命呢(5)我也反对,不仅如此,他还爱贪小便宜,留有私房钱,不坚定,动不动就分行李打退堂鼓。
教师总结:他做的一些事虽然不好,但动机却是单纯的,都是些小聪明,没有什么坏的思想,也能帮助孙悟空降妖除怪,同时猪八戒一直是个乐天派,永远快乐,一直自我感觉良好,我们感到看了猪八戒的所做所为感到开心,是它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7、谈唐僧(1)我喜欢唐僧的正派、有同情心。
如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要嫁女儿给他时,他“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蛤蟆。
”一心向佛。
(对。
我同意,在第五十四、五十五回中也体现了这一点)(2)我不喜欢他。
因为他好坏不分,软弱。
在第二十七回国误信坏话将悟空赶走,是不能原谅的。
教师点拨:所以作者也写了让他自食其果的情节。
哪位同学举个例子?(3)在第三十回中他被妖怪变成了一只斑斓猛虎。
悟空笑他:“师父啊,你是个好和尚,怎么弄出这等个恶模样来也?教师点拨:其实,唐僧毕竟是肉眼凡胎,对妖魔鬼怪是无能为力的。
沙僧呢?有没有喜欢的?8、谈沙僧(1)不喜欢,他太老实了。
(2)喜欢,这就是他的特点,老实本份,任劳任怨教师总结:这四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
以孙悟空和猪八戒性格最为鲜明,充分体现了个性美。
那么你从中有何体会呢?(全面、公正,要学会欣赏别人,不能一偏概全)(二)《西游》故事会1、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其实,我们还可以谈一下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还可以谈一下你的读书上收获:[板书:情节收获]注意一下,同学们在叙述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时,语言要简炼,叙述要完整,表达要清楚[同时板书:语言简炼,叙述完整,表达清楚]。
2、学生可以从多角度来总结:(1)我印象最深的是“大闹天宫”。
因为它很曲折,比如:先封他为弼马温,他听说是“没有品从”下界了,自称“齐天大圣”,招安后让他看管蟠桃园,结果他乱了蟠桃会,反了天宫。
我也认为这段好,因为它最能反映孙悟空的反抗精神。
这大闹天宫的确是孙悟空叛逆性格的集中体现。
(2)我印象最深的是“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因为它很曲折、生动。
比如:妖精先变为少女,又变为老太太、老爷爷,表现得很可怜,使师徒两人产生误会,赶走了孙悟空。
(3)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借芭蕉扇”。
第一次借到的是假的,越扇越火越旺,第二次借到了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
第三次才在菩萨的帮助下成功了。
(4)也怪了,那铁扇公主为什么不借扇给他呢?其中定有原因!因为孙悟空收服了她的儿子红孩儿。
他们之间有仇。
这是第几回中提到的?是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
3、所以这些故事是相对完整而又相互关联的,这一百回就采用了这种冰糖葫芦式的结构。
作为小说,情节生动这是拥有读者的决定因素,吴承恩在这方面可谓功底深厚!(三)《西游》美景旅行社1、过渡语:有心周游世界的同学想不想过把瘾?《西游记》中作者提到了海外仙山,天上灵宵宝殿,水中龙王宫,地下阎罗城,这一切都光怪陆离,每一处都极尽了描摹功夫。
接下来我们该欣赏什么了?(环境)2、那么你认为最美的段落是什么?可以读,可以背,可以赏,可以改。
(1)第一回作者在写寻访菩提祖师时,写到了他的住处,我认为这段很美。
教师点拨:这哪里是小说中的句子,这简直就是一首诗。
你认为它美在哪里?(2)它是先总写,再分写的,句式也很整齐,对偶排比用得好。
小说中还有很多的自然景物的描写,比如说第五回中,对蟠桃园内景色描写。
他把熟的桃子说成是“簇胭脂”“酒醉”非常形象。
(3)揣摩句子,不仅要看它用了什么修辞,什么句式等表面特征,还要发现其内在的技巧。
(师出示“大闹五庄观”中孙悟空寻找人参树一段,标出以下三句:“推开两扇门,呀!却是一座花园”;“又见一层门,推开看处,却是一座菜园”;“走过菜园,又见一层门”。
)参照标出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有一种悬念,把主要的写在后面,层层推进,能吸引读者。
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
)(4)、教师总结:景物的描写,一般有衬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景物我们先品到这里。
当然还有很多美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读这样的句子真的是一种享受!四、凝思《西游记》:1、明主题(1)过渡语:好了,我们刚才一起来探讨了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以及相关的情节和景物描写,大家说得非常好。
可常说文学是表达作者对某种生活的认识,吴承恩写《西游记》跟他所处的明朝社会有什么联系呢?为何不直接写现实生活呢?(2)师引导:《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即是明朝社会的投影。
塑造孙悟空的形象寄托自己的理想,反映人民的愿望;妖魔代表了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皇帝不是昏君就是暴君……。
(3)那么我们通过刚才的探讨,结合我们现在的实践来谈一下,读《西游记》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学生四人小组讨论a.我读了这本书明白了:“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这个道理,做事情要勇往直前,坚持到底就才会胜利。
b.感觉到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不怕困难。
3、总结:《西游记》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大家意志坚定、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才能成功。
4、析手法(1)作者为了巧妙地表达这一主题意义,才描写了一个虚幻的神魔世界,你从《西游记》里学到了哪些写作技巧?阅读名著应从哪几个方面去把握?(2)(丰富奇特的想象)(诙谐幽默的语言)(曲折生动的情节)(鲜活典型的形象)(优美独特的环境)(冰糖葫芦式的结构)(鲜明深刻的主题)等。
(3)总结:看来伏尔泰说的没错“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听了大家的汇报,我感到同学们很会读书,不但读懂了故事内容,感悟出了书中人物的特点,有的同学还品味出了作品的表现方法,收获真是不少,当然,有的同学读书上只是看热闹,走马观花,体会还较肤浅,古人云:“读书要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告诉我们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读书才能让我们读有所得。
五、个性阅读汇报1、过渡:读了《西游记》这本书,你最喜欢的东西一定很多,把你最喜欢冀教网的内容用你最喜欢的形式表达出来,你们可以找你们的小伙伴画一画、演一演、读一读、写一写都行,抓紧行动吧!2、生分组准备3、学生展示汇报组1:表演《三打白骨精》组2:分角色读故事片断组3:表演《悟空斗牛魔王》片断……[师生共同肯定评价]六、全课总结,拓展延伸:1、课外查找《西游记》的相关资料,选择一个专题进行小课题研究,可以对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或对小说中的精彩情节或人物进行研究,然后把你的研究成果写成一篇1000字以上的研究性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