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临床医学(儿科学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2024年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2024年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对学生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 保护,鼓励学生申请专利、软件 著作权等,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
质量保障与评估机
06
制建立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01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 学质量评价标准
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特点,制定全面、 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包括课程 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考 核等方面。
,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
02 加强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临床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
教师的临床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
推进医教协同育人
03
深化医教协同,促进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与医学院校
的紧密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医疗援助、健康宣教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 精神。
人文关怀
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关注患者的 心理和情感需求。
团队协作精神
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同事协作完成复 杂的医疗任务。
课程设置与教学改
02

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1 2 3
精简课程数量,避免重复内容
对现有课程进行梳理和评估,删除重复或冗余的 课程,确保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增加选修课程,拓宽知识视野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导医服务、陪伴服务等,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 作精神。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活动的 安全和有效。
科研训练与创新能
05
力培养
加强科研方法训练
开设科研方法课程

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3)人才培养方案

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3)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宽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的, 有较强自我继续教育能力和临床工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综合运用科学知 识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从事医学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的,有较强创新精 神,有较强发展潜能的,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的,医学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达到硕 士水平的,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丰富的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 新精神的的临床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已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 1 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 1 个,国家 级精品课程和国家双语示范课程 2 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验区 1 个。省级教学团队 2 个,省级精品课程 2 门,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 19 个。
临床医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128 名,其中教授 50 名,副教授 49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5 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1 名,省级教学名师 1 名。兼职教 授 508 名,副教授 992 名。临床医学专业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国家级人才培 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 个。拥有临床技能实验室(培训中心)8 个,11 所临床医学院和 4 所教 学医院,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床位达 16000 张。
四、课程设置
1.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2.核心课程 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精神病学、神经病学。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验、临床技能学、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等。 专业实习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通科实习 48 周,主要为内科 16 周(含社区实践 1 周),外科 16 周,妇产科学 8 周,儿科学 8 周。通过通科实习,使学生熟悉临床工作环境, 培养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第二阶段为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阶段,时间为 3 年,按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及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标准与要求进行培养。

儿科学(内科系统)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儿科学(内科系统)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儿科学(内科系统)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时间:三年二、学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具体要求见总则)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由研究生处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外语、专业课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在第二学年内由各学院或附院统一组织考核。

住院病历书写60份,每个专科不少于5份(不少于5个病种/专业)。

三、临床技能训练总轮转时间至少24个月。

完成相关学科的轮转后,参加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训练时间不少于9个月。

(一)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四、轮转学科培训内容与要求(一)新生儿 2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新生儿的分类;足月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过期产儿、巨大儿等的解剖生理特点及护理特点;新生儿的病史询问及病历书写;新生儿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熟悉:新生儿、早产儿的喂养及用药(包括抗生素)及补液特点。

2.基本要求(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2)基本技能要求:正确进行新生儿全面的体格检查≥3例。

(二)呼吸内科 2个月 1.轮转目的掌握: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

2.基本要求(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2)基本技能要求:胸腔穿刺≥1例,氧疗。

(三)消化内科 2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腹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包括液体疗法,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的处理)。

2.基本要求(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2)基本技能要求:插胃管≥1例。

(四)心血管内科 2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小儿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物理检查方法及意义。

常见先心病的病史、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的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及处理;心肌炎的诊断及处理;心导管造影前后的处理。

熟悉:心导管造影检查。

2基本要求(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2)基本技能要求:心电图操作及分析≥5例,静脉穿刺≥5例。

儿科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儿科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儿科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1)培养要求:要求掌握:掌握儿科基本诊断、治疗技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方法,门、急诊处理、危重病人抢救等。

小儿免疫性疾病,小儿液体治疗和肠道外营养,小儿血气分析及人工呼吸器的应用,小儿肾小球疾病,小儿肿瘤,小儿代谢病及筛查,小儿智力低下及有关检测,小儿内分泌疾病、小儿遗传病等专业性较强的疾病。

(2)理论知识要求掌握:儿科常见病的诊断、处理,并熟悉儿科急救医学及各专业知识,以及专科常见病的各项理论及诊断技术。

小儿各系统生长发育的基本特征,儿童保健知识。

常见儿童寄生虫病的临床与实验室检查诊断、防治和治疗方法。

儿童临床用药特点和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要求了解:小儿常见传染病的防治与管理知识,如麻疹、水痘、菌喱,流脑、甲肝、乙肝等。

胚胎发育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对本专业国内外新进展、新技术。

(3)临床基本技能要求掌握:A、儿科内科:儿科常见病的诊断、处理,掌握病房急重病儿的病情变化,协助病房主治医师及时处理急症,参加急重病人的会诊及抢救。

儿内科常用诊疗操作技术,如腰穿、骨穿、胸穿、氧疗、雾化吸入等。

各种监护仪、输液泵的正确使用方法(如心率、呼吸、无创血压、心电等)。

小儿胸部X线片。

B、儿科外科:小儿普外常见疾病和急腹症的治疗,如肠切除术、肛门成形术、脾切除术、胆道外引流术。

小儿畸形的手术时机,手术指正,主要步骤,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尿道成形术、切除肾盂-输尿管连接梗阻部并部分扩大的肾盂成形术、先天性输尿管的输尿管膀胱在植术、尿道下裂成形术。

要求了解:A、儿科内科:CT、MRI的一般知识。

其余各种疾病具体要求。

B、儿科外科:胆道重建、纵隔肿瘤、膈膨升、心脏体外循环手术。

门脉高压症的联合手术。

脊柱侧弯的手术。

(4)带教实习医师讲课,查房选题:A。

小儿液体疗法B。

儿科用药的特点C。

小儿哮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D.小儿病历书写与体格检查E.小儿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F.小儿腹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G.小儿急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H.小儿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5)住院总医师训练:时间:不少于6个月。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基础医学知识培养: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科目的学习,为临床医学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临床技能培养:包括临床诊断技能、治疗技能、手术技能等临床操作的培训和实践,通过临床轮转和实习等方式,让学生熟悉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 临床实习培养:通过在医院实习,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临床环境和病人,学习如何与病人交流、如何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同时还可以参与到病例讨论和治疗方案制定等工作中。

4. 科研能力培养:临床医学专业还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包括学习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如何设计和进行临床研究等,培养学生对医学科研的兴趣和能力。

5. 专业素养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培养还包括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如尊重病人隐私、保护病人权益等方面的培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等。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根据不同学校和不同级别的教育目标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以上几个方面是比较基础和重要的内容。

学生在完成临床医学专业培养后,可以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够
进行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

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 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100201K 专业名称:临床医学(七年制) Clinical Medicine(Seven-year program)二、专业培养目标以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为原则,培养具有良好的医学职业素养,掌握相关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临床医师。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1.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4)尊重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1 / 12(5)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主动寻求其它医师的帮助。

(6)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己的权益。

(7)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2. 知识目标(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

(3)掌握生命各个阶段各种常见疾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是指针对医学领域,针对临床医学专业要求,制定的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中,通常会包括以下内容:
1. 教学目标: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2. 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学习计划,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

3. 教材选择: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的教材和参考书。

4.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实践教学:开设临床实践课程,让学生参与实际医疗工作,培养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

6. 评估方式: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考试、论文、临床技能考核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培养具有医学专业素养、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4左一、培养目标1.理论基础: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

2.实践经验:通过实习、规培等途径,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提高诊疗能力。

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我们要根据培养目标,合理安排课程,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学到最实用的知识。

1.基础课程:包括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让学生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实践课程:安排实习、规培等环节,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诊疗能力。

4.跨学科课程:开设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学科思维。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1.课堂讲授: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解理论知识。

2.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模拟教学:利用模拟人、虚拟现实等技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练习临床操作。

4.临床实习:安排学生到实际工作岗位,参与诊疗工作,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

四、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我们要选拔优秀的教师,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

2.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开展教育教学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为学生树立榜样。

五、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他们提供指导。

1.学生评价:定期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满意度。

2.教师评价: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3.行业反馈:加强与临床医学行业的沟通,了解行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小儿内科学实习16周(含社区医学实践1周)、儿童保健学实习4周、小儿外科学实习8周、
小儿传染病学实习4周。
4.各环节学时学分设置
各环节学时学分安排表
类别
类型
通识教育必修课
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集中实践
必修课合计
学时(含理论和实验实践) 学分(含理论和实验实践) 占总学分比例%
632 学时+1 周 1232 学时 1010 学时 48 周
Ⅰ(下)
16
人体显微结构学
实验Ⅰ(上)
16
人体显微结构学
Ⅰ(下)
17
医学遗传学
17
系统解剖学Ⅰ
18
组织学与胚胎学

18
生理学Ⅰ
19
生物化学Ⅰ
目标1
√ √




√ √ √ √ √ √ √ √ √
√ √ √ √ √ √ √ √ √
目标2
√ √ √ √ √ √ √ √ √ √ √ √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目标6
考 核 方
考 试 方
先修课 程
开课单位
备注
通识教育 C3000030 军事理论与
必修课 0008
训练
1
1周
1周 √
考式查 开式卷 无
通识教育 必修课
C2300010 1001
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

3
48
32
16

考试 闭卷

马克思主 义学院
通识教育 C2300010 中国近现代
必修课 1002
史纲要
4.3% 9.8% 14.1%
学分合计 22 13 50 85,分占总学 分 36.9%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集中实践教学
学期安排(周) 学分
S1 1 2 S2 3 4 S3 5 6 S4 7 8 S5 9
备注 10
军事理论与训练 1 1 周
社区医学实践
1
1周
专业实习Ⅰ
25
25 周
专业实习Ⅱ
21
21 周
临床医学(儿科学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00201K)
一、专业简介
青岛大学临床医学(儿科学方向)专业,简称儿科学专业,于1978年被国家批准招收儿科 学专业医学生,是国内较早开设本科儿科专业的学校之一,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厚重的文化 底蕴。儿科学专业拥有本科-硕士-博研究生、博士后以及毕业后医学教育等多层次学教学体系。 青岛大学儿科学专业拥有小儿内科学、小儿外科学、儿童保健学及小儿传染病学4个专业教研 室(至今仍保留),于199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点,1995年获批山东省教育厅重点学科。1998 年国家招生政策调整,取消儿科学专业,作为儿科学教研室并入临床医学专业。2001年我校儿 科学专业通过山东省重点学科验收,2005年获批儿科学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点并开始招生。 从1978年儿科学专业招生到1998年停招的20年间,作为山东省内唯一有儿科学专业的院校,我 校为国家及山东省培养了1000余名优秀的儿科学专业毕业生,培养的学生遍布祖国各地甚至海 外,许多校友都是山东省内和全国大型儿童医院及综合医院儿科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其 中不乏像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这样的当代名医大家。
19
医学免疫学Ⅰ

20
医学微生物学Ⅰ

20
病原生物学实验

21
病理学Ⅰ

21
药理学Ⅰ

22
临检验



23
病理生理学Ⅰ

23
局部解剖学

24
人体寄生虫学Ⅰ

24
预防医学Ⅰ

25
外科学总论

25
医学影像学Ⅰ

26
眼科学Ⅱ

26
核医学

27
耳鼻咽喉-头颈外

科科学II
27
神经病学
少2个学分,建议本专业学生多选修人文社科类模块课程。普通课程包含大学计算机基础、计
算机操作技能等全校选修课程,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是本专业的必需知识储
备,学生根据自身基础选择修读。 4.多元/实践课程:本培养方案为每位学生提供了52.5分的多元/实践教育课程,至少修读
22.5学分,可在本专业专业选修课和同一学科门类下其他专业的专业课中选择修读。建议修读 以学术前沿、专业理论的提升课程,实践课程以行业技术或职业技能需求的实践课程为主,例 如文献检索、医学英语、医学导论、专业英语、医院感染管理学、小儿临床药物学等课程。多 元/实践模块至少要取得“社会实践”1学分,通过在校期间参加累计不少于4周的社会实践活 动获得。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专业资格等级考试、发表论文 或作品、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学术交流等活动所取得的成果,按学校有关管理规定,经学院 认定后作为创新实践学分,纳入多元/实践模块,最多认定2学分。
1
16
16
√ √
通识教育 C3100030 大学生职业 必修课 0007 发展与就业
近年来,社会对儿科医师需求量增加,特别是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实施,新生儿年出生人 口数明显增长,儿科医疗、保健需求将更加迫切。国家将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儿科医疗 体系,加强对儿童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的扶持,改革儿科医学教育培养机制,在《普通高 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恢复儿科学专业,在高校医学专业中加强儿科人才培养,为我国儿科 医疗和保健工作源源不断充实优秀人才。
及治疗原则等;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具备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能力。
5.具有医学英语与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能熟练阅读中英文专业文献和使用检索工具。
6.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具有与病儿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7.具有创新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四、主干学科与课程设置
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儿 科学人才,要求其能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儿科学及优生优育的基础理 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具有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医药卫生事业;掌握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具 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有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规划、伦理和法律意识。
附件1 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课程序号 课程名称
1
军事理论与训练
2
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
2
中国近现代史纲

3
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
3
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上) 毛泽东思想和中
4
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下)
4
形势与政策Ⅰ
5
形势与政策Ⅱ
5
形势与政策Ⅲ
6
形势与政策Ⅳ
6
大学英语III
45
大学计算机基础
46
计算机操作技能
46
文献检索
47
分子诊断学
47
医患沟通
48
社区医学实践
48
社会实践











附件 2:
附件3
临床医学(儿科学方向)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表
课程类 别
课程类型
课程编 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学时分配
学时 理论
实 验
实 践
建议修读学年学期





S1 1 2 S2 3 4 S3 5 6 S4 7 8 S5 9 10

36
健康教育与健康
促进
37
康复医学



37
老年医学

38
内科学(上)

38
内科学(下)

39
外科学(上)

39
外科学(下)

40
妇产科学Ⅱ

40
医学导论


41
急诊医学

41
肿瘤学

42
中医学Ⅰ

42
名师讲座


43
大学英语III


43
大学英语IV


44
大学英语V

44
医学英语
45
医学英语术语




S1 1 2 S2 3 4 S3 5 6 S4 7 8
五 S5 9 10
考 核 方
考 试 方
先修课 程
开课单位
备注
通识教育 必修课
C2400010 2005
大学英语V
3
48
48

通识教育 C3000030 心理健康教 2 32 32
必修课 0005

通识教育 C3100030 大学生职业 必修课 0006 生涯规划
C2300030 形势与政策
0001

0.5
8
4
通识教育 C2300030 形势与政策 0.5 8 4
必修课 0002

通识教育 必修课
C2300030 形势与政策
0003

0.5
8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