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治虫——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最好方法

合集下载

病虫害防治中的生物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中的生物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中的生物防治技术摘要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农民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防治技术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防治方法,备受关注。

本文详细介绍了生物防治技术的概念、分类、作用机理以及应用实例,并对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一、引言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农民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病虫害抗药性增强等问题。

因此,寻求一种环保、可持续的防治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生物防治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生物防治技术概述1.概念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方法。

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以鸟治虫等。

2.分类(1)天敌生物防治:利用害虫的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对害虫进行控制。

(2)微生物防治:利用微生物菌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3)植物源生物防治:利用植物提取物或植物源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4)信息素生物防治:利用昆虫信息素,如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等,对害虫进行诱杀或干扰。

三、生物防治技术作用机理1.天敌生物防治作用机理天敌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害虫的天敌对害虫进行捕食或寄生,从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捕食性天敌通过捕食害虫,直接减少害虫数量;寄生性天敌则通过寄生在害虫体内或体外,影响害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2.微生物防治作用机理微生物防治利用微生物菌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微生物菌剂中的活性成分,如苏云金杆菌产生的毒素,可以干扰害虫的生理代谢,导致害虫死亡。

此外,微生物菌剂中的拮抗菌可以通过竞争排斥、产生抗生素等机制,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3.植物源生物防治作用机理植物源生物防治利用植物提取物或植物源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民粮食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治虫方式多采用化学农药,这种方法虽然较为快速和有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绿色防控技术应运而生,它主要是指利用生物、生态和物理等手段来控制和防治病虫害,从而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促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一、生物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是指利用天然生物资源,如昆虫、细菌、真菌、病毒、线虫等生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对病虫害安全、环保、长效、广谱、易操作等优点。

目前,生物防控技术在葡萄、棉花、茶叶、果树、菜花等农作物的防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 昆虫防治利用昆虫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指利用天敌昆虫、寄生性昆虫等生物手段来消灭有害昆虫。

比如,麦苗的蚜虫可以利用蚜虫天敌,如绿盲蝽、瓢虫等进行控制;棉铃虫的防治可以利用它的自然天敌——红蜘蛛进行控制,从而达到防治棉铃虫的效果。

2. 细菌、真菌、病毒防治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来消灭病菌的方法,比较适合于疫病的防治。

这些生物可以在病菌侵入作物之前侵入到土壤中,对病原体进行控制。

比如,用根瘤菌接种落叶松等树种,可以使种子肥大,吸收固氮更强,树苗的幼苗生长也更加快速。

物理防控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指利用均匀的灯光、荧光杀虫器、黏贴板等设备对虫害进行防治。

这种方法具有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便于操作、防效长等特点。

这种方法在蚊症、害虫密度较大的果园等地得到了广泛应用。

生态防控技术是指利用植物间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来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

该方法的特点是对环境友好、对病虫害防效长、对生态环境的修复等贡献效益显著。

1. 杂交米种植杂交水稻种植可以使植物生长势更为强劲,吸收更多的养分,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

同时,它还具有对病虫害的抗性,根系较多,不会那么易感染疫病。

杂交水稻的种植方法可以在湖南、广东等选址进行,并进行培育、管理等工作。

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作者:田忠董占军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2年第07期一、生态调控技术生态控制技术,就是通过对温度、湿度、菌源等农作物生态环境的控制,达到有效控制病虫的发生和为害目的。

目前比较常用的是温室、大棚、遮阳网等技术。

1.温室大棚技术。

温室、大棚是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能透光、保温(或加温)、保湿。

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

可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避开露地大面积种植时的病虫交叉感染期,有效预防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2.遮阳网技术。

遮阳网又叫遮光网,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新型保护覆盖材料。

该技术不仅可以遮强光,降高温,防止日灼病,而且能防暴雨、抗雹灾、减少蒸发、保墒防旱、保温、防寒、防霜冻,同时还可以防止虫害入侵,减少传毒媒介,有效防控农作物病虫害发生。

二、农业防控技术重点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作物间套种等农业技术,改变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孽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1.航病虫品种筛选技术。

利用抗病虫品种筛选技术筛选的抗病虫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机率。

要针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栽培条件、设施及季节,选择抗病虫力及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丰产品种,特别是本地通过试验示范表现好的品种。

2.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

根据植物学特性把互不传染病虫害的农作物,按其植株的高矮、根系的深浅进行合理间(套)作,充分利用田间的空间效能,田间作物的受光面积增加,光合作用增强,田间通透性良好,可减少害虫、病菌在株行间的蔓延,对农作物病虫害均有不同程度的控制效果;如:“玉米+瓜类”、“玉米+马铃薯”等。

3.轮作倒茬技术。

合理轮作可利用时空差异,改变农田生态,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加生物多样性,从而达到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的目的。

一是恶化病虫生存条件,合理轮作原则;二是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三是利用气候条件或季节的差异,选择病虫发生少的时间种植;四是利用不同科的作物轮作;五是利用根系分布和养分需求不同的作物轮作。

为什么生物方法有利于防治农业病虫害

为什么生物方法有利于防治农业病虫害

为什么生物方法有利于防治农业病虫害?
农药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而用生物方法防治害虫却具有安全、有效、无污染等优点。

生物防治害虫就是利用有益的昆虫和病原微生物防治农业、林业病虫害,达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以菌治病害的效果,例如,赤眼蜂、金小蜂、瓢虫、草蛉虫等昆虫可被用来防治各种粮食、棉花、油料作物以及林业的虫害;杀螟杆菌、苏云杆菌等微生物则可用于防治玉米螟、松毛虫、稻包虫等;井冈霉素、春雷霉素、内疗素等抗菌素,可用来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谷子黑穗病、苹果腐烂病等。

在南方水稻产区,除虫还可使用放养小鸭的办法。

遇到稻飞虱大量繁殖的时期,把成群的小鸭放到田间捕虫,除虫率高达80%。

农民们用这种方法,在除虫的同时又喂养了鸭子,可谓一举两得。

喷洒农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措施有哪些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措施有哪些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措施有哪些
作物的种植是为了追求高产、优质、低成本,从而达到高效益。

首先应考虑选用高产优质品种和优良的耕作制度及栽培管理措施来实现;’再结合具体实际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摆正高产优质、低成本与病虫草害防治的关系,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

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

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那么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生物防治是利用各种有益的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利用寄生性或捕食性昆虫以虫治虫寄生性昆虫,包括内寄生和外寄生两类,经过人工繁殖,将寄生性昆虫释放到田间,用以控制害虫虫口密度。

捕食性昆虫的种类主要有螳螂、蚜狮、步行虫等。

这些昆虫多以捕食害虫为主,对抑制害虫虫口数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量进行繁殖并释放这些益虫可以防治害虫。

2、微生物防治利用真菌、细菌、病毒寄生于害虫体内,使害虫生病死亡或抑制其为害植物。

3、动物防治利用益鸟、蛙类、鸡、鸭等消灭害虫。

4、不孕昆虫的应用通过辐射或化学物质处理,使害虫丧失生育能力,不能繁殖后代,从而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农业有害生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

农业有害生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

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摘要: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策略与技术是植物保护研究的核心,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提高,在有害生物防治上不仅涌现出了一些新的高效技术措施,防治有害生物的策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农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是控制有害生物,避免或减轻农作物生物灾害的技术。

具体措施一般可归纳防和治两类,主要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防治策略是人类防治有害生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对策。

关键词: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防治技术、防治策略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一、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由国家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植物检疫法规,并建立专门机构开展工作,对植物及其产品的运输、贸易经营管理和控制。

其目的是,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在地区间或国家间传播蔓延,以确保农业生产。

其任务是:(1)禁止危险性病、虫、杂草随着农作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或国内输出;(2)将在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杂草,封锁在一定范围内,不让它们传播到没有发生的地区;(3)当危险性病、虫、杂草已被传入新区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就地彻底肃清。

我国除制定了国内植物检疫法规外,还与有关国家签订了国际植物检疫协定。

植物检疫的实施内容:植物检疫依据进出境的性质,又分为国家间货物流动实施的外检和对国内地区间实施的内检。

虽然两者的偏重有所不同,但实施内容基本一致,主要包括危险性生物的风险评估与检疫对象的确定、疫区和非疫区的划分、转运植物及植物产品的检验与检测、疫情的处理和相关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二、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通过适宜的栽培措施降低有害生物种群数量或减少其侵染可能性,培育健壮植物,增强植物抗害、耐害和自身补偿能力,或避免有害生物危害的一种植物保护措施。

其最大优点是不需要过多的额外投入,且易与其他措施相配套。

此外,推广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常可在大范围内减轻有害生物的发生程度。

农业防治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1)农业防治必须服从丰产要求,不能单独从有害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2)农业防治措施往往在控制一些病虫害的同时,引发另外一些病虫害的危害;(3)农业防治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且多为预防性措施,在病虫害已经大发生时,防治效果不大。

病虫害的生态调控技术

病虫害的生态调控技术
特点
生态调控技术强调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综合运用多种生态因子 ,通过调节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实现病虫害的长期控制。
生态调控的重要性
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调控技术以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 前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生态调控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 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02
生态调控的主要技术
生物防治
80%
保护和利用天敌
通过保护和利用自然界的害虫天 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以控 制害虫的种群数量。
100%
生物农药
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 虫进行防治,如微生物农药、植 物源农药等。
80%
生物工程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具有抗虫 性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对 害虫的抗性。
推广环保型的农业管理措施,如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以改善生态 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加强科研合作与国际交流
加强科研合作与国际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态调控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高我国病虫害生态调控的整体水平。
05
相关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稻田养鸭控制稻飞虱技术
总结词
利用鸭子在稻田中活动,控制稻飞虱的数量,减少农药使用 ,保护生态环境。
清洁田园
02
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及时清除田园内的杂草、病叶等,减少害虫
的滋生场所。
合理施肥
03
合理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
能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合理使用
选择低毒生物农药
优先选择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高中生物】生物治虫――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最好方法

【高中生物】生物治虫――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最好方法

【高中生物】生物治虫――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最好方法从古至今,农业病虫害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数不胜数,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求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许多年来,人们消灭害虫的主要武器是化学药剂。

但是使用化学药剂会污染环境,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在经过多年探索出的诸多方法中,生物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治虫或生物控制害虫,是指用一种生物控制另一种生物的治虫方法。

就是利用生物间的关系,应用各种有益的生物(天敌)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有益生物种类很多,包括益虫、益鸟、益兽和有益微生物等。

生物防治法就是通过有益生物直接消灭害虫,改变生物种群的组成部分。

其优点是对人、畜、植物安全,没有污染,不会引起害虫的猖獗和产生抗药性,对一些害虫的发生有长期的抑制作用。

1.以虫治虫以虫治虫是利用天敌昆虫消灭害虫。

现发现捕食性天敌种类很多,如瓢虫、草蛉、胡蜂、蚂蚁、食蚜蝇、食虫蝇、猎蝽、步行虫以及蜘蛛和捕食螨等。

这类天敌食量较大,在自然界中抑制害虫的作用十分显著。

寄生性天敌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它们将卵产在害虫的幼虫或蛹内,从而抑制了害虫的繁殖。

2.以菌治虫就是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

害虫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

全世界目前已知病原微生物有2 000多种。

利用人工的方法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培养,然后制成菌粉、菌液,喷施于田间,使害虫得病而死亡,这种方法已广泛被人们应用,称之为微生物农药。

3.以菌防病微生物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都可产生抗菌素。

常用的有春雷霉素、井冈霉素、庆丰霉素、灭瘟素、内疗素、多抗霉素、链霉素、青霉素、木霉素等。

将抗菌素配成药液,采用喷洒、浇灌、浸种、涂敷或注射等方式使用,防治病害,故称为生物农药。

4.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昆虫激素分为外激素和内激素。

外激素一般是雌虫分泌,用以引诱雄虫进行交配。

我国目前已经人工合成了一些害虫的性外激素,经各地研究试验,诱杀雄蛾的效果都很好。

利用昆虫的内激素能干扰它的正常发育,造成昆虫畸形,甚至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治虫——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最好方法
从古至今,农业病虫害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数不胜数,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求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许多年来,人们消灭害虫的主要武器是化学药剂。

但是使用化学药剂会污染环境,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在经过多年探索出的诸多方法中,生物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治虫或生物控制害虫,是指用一种生物控制另一种生物的治虫方法。

就是利用生物间的关系,应用各种有益的生物(天敌)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有益生物种类很多,包括益虫、益鸟、益兽和有益微生物等。

生物防治法就是通过有益生物直接消灭害虫,改变生物种群的组成部分。

其优点是对人、畜、植物安全,没有污染,不会引起害虫的猖獗和产生抗药性,对一些害虫的发生有长期的抑制作用。

1.以虫治虫
以虫治虫是利用天敌昆虫消灭害虫。

现发现捕食性天敌种类很多,如瓢虫、草蛉、胡蜂、蚂蚁、食蚜蝇、食虫蝇、猎蝽、步行虫以及蜘蛛和捕食螨等。

这类天敌食量较大,在自然界中抑制害虫的作用十分显著。

寄生性天敌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它们将卵产在害虫的幼虫或蛹内,从而抑制了害虫的繁殖。

2.以菌治虫
就是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

害虫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

全世界目前已知病原微生物有2 000多种。

利用人工的方法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培养,然后制成菌粉、菌液,喷施于田间,使害虫得病而死亡,这种方法已广泛被人们应用,称之为微生物农药。

3.以菌防病
微生物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都可产生抗菌素。

常用的有春雷霉素、井冈霉素、庆丰霉素、灭瘟素、内疗素、多抗霉素、链霉素、青霉素、木霉素等。

将抗菌素配成药液,采用喷洒、浇灌、浸种、涂敷或注射等方式使用,防治病害,故称为生物农药。

4.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
昆虫激素分为外激素和内激素。

外激素一般是雌虫分泌,用以引诱雄虫进行交配。

我国目前已经人工合成了一些害虫的性外激素,经各地研究试验,诱杀雄蛾的效果都很好。

利用昆虫的内激素能干扰它的正常发育,造成昆虫畸形,甚至死亡。

近几年,我国对昆虫激素的研究进展很快,江苏省成立了激素研究所,能够生产很多种昆虫激素,并大量应用于生产。

5.其他有益动物的利用
大山雀是食虫益鸟,一对大山雀在哺育雏鸟期间,一天喂雏100多次,可捕捉 1 000多条幼虫。

一只大山雀一昼夜所捕食的昆虫量约等于它自己的体重。

又如啄木鸟可捕杀大量的森林害虫。

据山东省1972年资料报道,在约66.7公顷(1 000多亩)的白杨树林内,居住啄木鸟2对,经过3个冬季,光肩星天牛由原来每100株树有幼虫80条,下降到只有0.8条;个别发生吉丁虫危害的柳树林,经过一个冬季,越冬幼虫被啄木鸟食97%~98%。

青蛙和蟾蜍能捕食在地面上活动的各种害虫,一只青蛙一年所捕食的害虫相当于 3 000 g农药所杀灭的害虫,所以一只青蛙就是一个“活杀虫机”。

蝙蝠能捕食大量的蛾类、蚊类、金龟子等多种害虫。

美国在农田中建造蝙蝠塔,招引蝙蝠,效果很好。

对以上有效动物的保护和招引,既可帮助我们消灭害虫,又有利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此外,还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来生产合适的生物体以控制害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