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控制的方法

合集下载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一、引言有害生物是指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产生危害的生物,包括昆虫、鼠类、病原微生物等。

有害生物防治是指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影响。

为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有害生物防治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有害生物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消除有害生物孳生环境,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2.分类管理,重点防控。

根据有害生物的种类、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实行分类管理,重点防控危害严重、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的有害生物。

3.依法防治,规范管理。

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和规范,确保防治工作科学、规范、有序进行。

4.社会参与,共同防治。

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治意识,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形成共同防治的良好氛围。

三、有害生物防治措施1.环境卫生整治。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消除有害生物孳生环境。

2.物理防治。

采取安装防鼠板、防蚊蝇灯、纱窗、纱门等物理措施,防止有害生物侵入。

3.化学防治。

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对有害生物进行灭杀。

使用化学药剂时,应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确保人畜安全。

4.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手段,对有害生物进行抑制和灭杀。

5.监测预警。

建立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定期开展有害生物监测,及时掌握有害生物发生动态。

6.宣传教育。

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治意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四、有害生物防治责任1.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保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所需经费。

2.有害生物防治部门应依法履行职责,制定有害生物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3.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有害生物防治制度,落实防治措施,定期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有害生物防治方案

有害生物防治方案

有害生物防治方案有害生物对人类的生活和农业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农作物的生长,制定和执行一套高效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种有效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案,以期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一、了解有害生物在制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之前,首先要对有害生物的特征和习性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了解有害生物的季节性、繁殖方式、栖息地以及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等信息,有助于精确定位有害生物的防治重点。

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捕食者、寄生虫等自然生物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的方法。

首先,通过调查和研究,选择适宜引入的天敌或捕食者,确保其对目标有害生物产生有效的控制作用。

其次,进行效果评估,以确保引入的天敌或捕食者没有其他负面效应。

最后,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生物防治的效率,例如增加栖息地、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等。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灭杀有害生物的方法。

选择适宜的化学农药,并根据有害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周期来制定喷洒方案。

在喷洒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围环境和农作物,确保化学农药的正确使用和剂量控制。

四、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来阻止有害生物的侵害。

例如,利用陷阱、障碍物、网罩等器具来防止有害生物进入农作物生长区域。

在选择和使用物理防治方法时,要考虑到有害生物的习性和适用程度,确保防治效果的最大化。

五、良好的农业管理良好的农业管理是防治有害生物的重要手段。

农民应遵循科学的农作物种植标准,调整种植密度、合理施肥、及时清除杂草和病虫害等。

定期巡视农田,及时发现并处理有害生物的痕迹,以避免其进一步蔓延和破坏。

六、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提高公众对有害生物防治的认识和意识的重要途径。

政府和农业部门应积极推行有害生物防治知识的普及,向农民和公众传达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

通过举办培训班、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有害生物防治方案的参与度和执行力度。

七、监督和评估制定完善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是确保有害生物防治方案有效实施的关键。

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

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

森林有害生物指的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和树木健康造成危害的昆虫、病原体、野生动物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或微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和传播。


如,引入捕食性昆虫或微生物来降低害虫的数量,以维护生态平衡。

2.化学防治:使用杀虫剂或杀菌剂等化学药剂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这种
方法通常在严重威胁森林健康的情况下使用,并需要谨慎操作,以避免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造成损害。

3.机械防治:利用机械设备如陷阱、捕捉器、保护罩等来阻止或减少有害生
物的进入和破坏。

例如,在森林周边设置捕捉器来捕捉入侵的害虫或野生动物。

4.遗传防治:通过培育抗病或抗虫品种,提高森林植物的抵抗力。

这需要进
行遗传选择和繁殖工作,以培育出抵抗有害生物侵袭的树木品种。

5.社会管理:通过监测、预警和合理的森林管理措施来减少有害生物的繁殖
和蔓延。

例如,及时发现并控制有害生物的爆发,合理进行森林调伐和更新,增加森林的多样性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有害生物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而且综合防治措施往往会更有效。

因此,在设计和实施防治方案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多种方法,并定期评估防治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防治策略。

此外,在进行防治措施时,也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因素,避免对非目标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精选:
1. 预防措施
- 加强林地的日常巡查,尽早发现有害生物的迹象。

- 进行及时的生态修复,增加森林的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的暴发。

- 配备并培训专业的防治人员,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认识。

2. 物理防治
- 使用生物监测技术,通过监测设备收集有害生物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 手工收集有害生物,如使用陷阱或捕捉器捕获昆虫。

3. 生物防治
- 利用天敌和寄生生物阻断有害生物的繁殖过程,如使用昆虫和微生物类防治病虫害。

- 引入外来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如引入天敌昆虫来控制森林害虫。

4. 化学防治
- 使用合适的农药和杀虫剂进行喷洒,如通过喷洒杀虫剂来控制害虫。

- 注意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农药,并遵循正确的使用剂量和方法。

5. 教育与宣传
- 加强对林业从业人员和公众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对有害生物
防治的认识和意识。

- 组织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活动,传授防治技巧和知识。

这些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并可根据不同的有害
生物进行组合使用,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有害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防治是指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或减少对农作物、森林、家庭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损害造成的生物,如害虫、杂草、害鸟、害兽等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1. 化学防治:使用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和影响。

这种方法效果较快且面积广泛,但也存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或病毒来控制有害生物。

通过引入适当的天敌,可以帮助控制害虫的数量而不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过多的危害。

3. 物理防治:采取物理手段,如使用隔离技术、陷阱、电网等,来防止有害生物的进入或传播。

4. 文化防治:通过改变农作物的种植方式、轮作方式或改善土壤质量等,减少有害生物的滋生或传播。

5. 遗传防治:通过选育或基因改良的方法,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对有害生物的依赖。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来进行有害生物防治。

同时,这些方法应当与可持续农业和生态保护相结合,以最小化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有害生物控制方法总汇

有害生物控制方法总汇

有害生物控制方法总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越来越多。

其中,有害生物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有害生物不仅会给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还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各种有害生物控制的方法。

本文将综合介绍几种主要的控制方法。

1. 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是指以可控制的方式利用天敌、寄生菌、寄生昆虫或其他自然天敌来消灭有害生物的方法。

在生态保护和人类健康方面都有好处,因为它能够充分利用无害生物来消灭有害生物,不会产生极端有害影响和环境污染。

例如,由于生物防治通常不使用农药,因此可以更好地保护土壤生态和人体健康。

2. 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是指以农药、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农药为主要手段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广泛地控制各种有害生物,但其副作用也非常明显。

由于农药在生态环境中的不良影响,化学防治通常只适用于卫生和保健要求较高的大城市和工业园区等特殊地区。

此外,尽管化学防治有着高效的特点,但受限于我国现有的现代化水平和措施,化学防治在我国农业发展中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3. 物理防治法物理防治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如温度、湿度、光照、机械力等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

这种方法广泛适用于各种有害生物的控制,不会对土壤和环境产生污染,同时也没有任何不良的副作用。

而灾害等天灾则常常采取人工控制的方法实行有害生物控制;例如,在防洪抗旱、抗病虫灾等方面我们也可以发挥人工控制的作用。

此外,在温室等封闭环境中使用物理手段来控制害虫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4. 遗传防治法遗传防治是指人为选择和改良有害生物的适应性特征,通过培养优良的种群来取代有害种群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难度,但它的效果是非常稳定和长久的。

正因为如此,遗传防治被认为是一种最为适用的防治方法之一,其优势也在于不会对环境和土壤产生不好的影响。

综上,以上几种控制方法都具备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不同场景和应用方面都有着广泛的适用性。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来防止和减轻有害生物对农作物、
森林、园林、畜牧业、渔业等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损害,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制度。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监测预警:通过建立和完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和预测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微生物等生物控制剂,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减少
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3. 化学防治:在有害生物防治中,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通过喷洒、灌溉等方式,
消灭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4. 物理防治:采用物理手段,如电击、捕捉、灭杀等,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

5. 文化防治: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培育抗病品种等措施,降低有害生物的发生和
繁殖能力。

6. 导航、航空、登陆、进驻、管理、清除、监控等手段综合运用。

7.害兽无害化利用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的实施,需要政府、农业部门、科研机构、农民等各方共同参与和合作,建立健全的法规和标准,加强监督检查,提高防治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实现最佳防治效果和生态效益。

有害生物控制管理制度

有害生物控制管理制度

有害生物控制管理制度简介有害生物是指对人类、植物和动物造成危害的一类生物。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建立和实施有害生物控制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目的该制度的目的是有效控制和管理有害生物的数量和传播,以减少它们对农作物、森林、动物和人类的危害。

主要内容1. 预防措施:制定并实施预防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进入和扩散。

这包括加强边境和海关的检疫工作,禁止或限制进口可能携带有害生物的产品,以及加强对进口货物和运输工具的检疫。

2. 监测和识别:建立监测网络和实施定期的有害生物调查,及时发现和识别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通过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为决策和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控制方法:采用多种控制方法,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以减少有害生物的数量。

这些方法应根据有害生物的特点和传播途径进行选择,并遵循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原则。

4. 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有害生物控制的认识和意识。

这包括向农民、养殖户和园艺师传授防治知识,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并推广有害生物防治的最佳实践。

5. 协调与合作:建立跨部门和跨领域的合作机制,加强有害生物控制的协调和管理。

这涉及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农业企业和社区之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

监管和执法为了确保有害生物控制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监管机构并加强执法力度。

监管机构负责制定和修订相关法规和标准,监督和评估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惩罚。

结论有害生物控制管理制度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预防控制、监测识别、多样化的控制方法和宣传教育,可以有效减少有害生物的危害。

同时,建立跨部门和跨领域的合作机制,并加强监管和执法,能够确保该制度的有效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侵途径—鼠
入侵途径—蚊、蝇
蚊、蝇均属双翅 目昆虫,有很好 的飞行能力。
机械携带。
入侵途径—蟑螂
机械携带。
入侵途径—蚤
卵、幼虫、蛹: 随尘土传播。
成虫:随宿主传 播。
侵害范围的确定:
确定侵害范围 实行区域控制 保证安全环保
有害生物控制的关键
害虫
从那来?
在那生?
清理蚊虫孳生地
(四)加强轮胎管理。轮 胎构造特殊容易积水, 应尽量室内堆放,露天 堆放的轮胎须防雨遮盖, 废弃轮胎应及时清除。
பைடு நூலகம்
清理蚊虫孳生地
(五)整治沟渠和洼地。阻塞的河道或沟渠要有 计划地予以整治,并加强管理,定期清除两岸 杂草和河道污物。加强对城区、城乡结合部、 农村的洼地、水塘的卫生管理,平洼填坑,防 止蚊虫孳生;大、中型湖泊、水塘要定期清除 杂草,修整岸边,并放养食蚊鱼类。
一、正确选择化学杀虫剂
杀虫剂主要包括: 有机氯类:三氯杀虫酯 有机磷类:DDVP、倍硫磷、甲基嘧啶磷。 氨基甲酸酯类:残杀威、仲丁威等。 拟除虫菊酯类:氯菊酯、氯氰菊酯、胺菊酯、丙
稀菊酯、氟氯氰菊酯等。 生长调节剂类: 除虫脲、烯虫酯、烯虫乙酯等
因此,在选择卫生杀虫剂必须看看是否经过 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到位”
将毒饵投放到适当的位置,要投放在有效位 置上,让鼠只容易遇到毒饵。
如投放在鼠洞、鼠路、出入口、转角位等, 同时投放位置要尽量选择隐蔽的地方。
现场作业—灭蚊、蝇、蚤、蟑螂
杀虫
化学防制法
化学防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杀虫方法。 通常是将化学物质加工成一定剂型,如粉剂、可湿
性粉剂、悬浮剂、水性乳剂、烟雾剂、气雾剂、颗 粒剂、胶悬剂和饵剂等,以手工或器械施布于一定 场所,通过不同途径(接触、吸入、摄食)和不同 作用方式(胃毒、神经毒、抑制生长发育变态、抑 制能量代谢),使病媒生物中毒致死。 具有使病媒生物中毒致死作用的化学物资称为化学 杀虫剂。
制定防制方案
根据目标害虫的种群,生活周期习性,孳生场 所情况,控制区域特点的不同来选择防制方法, 制定安全有效的防制方案。主要防制方法包括: 环境防制:以治理环境,清除害虫的孳生条件 为主要方法,是病媒生物根本的防制方法。 物理防制:器械防制、超声波等 化学防制:卫生杀虫剂 生物防制:天敌,生物杀虫剂
现场作业——灭鼠
化学防治是当前综合防制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可以说是现阶段最方便、最经济、最有效的防制
手段。 化学防治的效果好坏受药物、剂型(毒饵)和实
施方法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正确选择灭鼠药物
灭鼠药物包括: 急性灭鼠药物:氟乙酰胺(又名1081)、毒
鼠强(又名424)、甘氟、鼠立死、磷化锌、 毒鼠磷等 慢性灭鼠药物:敌鼠钠、溴敌隆、大隆、杀鼠 醚、溴鼠灵、杀它仗等。 熏蒸灭鼠剂:氯化苦、溴化甲烷等
苍蝇的卵、幼虫孳生在不同的蚊子孳生物中。
家蝇:生活垃圾、污水沟、潲水桶等。 大头金蝇:散在粪便、厕所、粪池、家畜禽舍等。 绿蝇:腐臭动物尸体和残渣等。 麻蝇:较为广泛,粪便、腐臭动物尸体和残渣等。
苍蝇的蛹孳生在松土壤中。 苍蝇的成虫白天明亮透光处活动,夜间一般停留
在线、蝇和树枝上。
苍蝇主要孳生场所
使用卫生杀虫剂灭蚊
三、施药时间和频次 每天上午的7时至10时或下午4时至7时 超低容量:每3至5天喷药一次; 滞留喷雾(绿篱技术)约15天滞留喷洒一次。 如遇雨水冲洗,可增加频次。
使用卫生杀虫剂灭蚊
四、其他注意 河流、湖泊、鱼塘等大型
水体不需要药物处理; 积水无法清除时,杀灭蚊
以治理蚊虫孳生地为主, 科学使用化学药物消杀为辅
清理蚊虫孳生地
(一)清除容器积水。 居民喜种富贵竹、万年青等水生植物,
其养植水体是常见的蚊虫孳生场所, 应定期5天至7天进行换水,并清洗植 物根须和刷洗容器内壁,或改用沙子 养植,或定期向容器内投放灭蚊蚴缓 释剂,控制蚊虫孳生。 房前屋后的盆罐、塑料桶、饮料罐、 竹头树洞等的积水,及时处理空调的 排水及冰箱底接水盘(桶)的积水等。
查“三证” 有“三证”,药效和安全性问题一般有保证。
抗药性问题也应该充分重视。
二、正确选择杀虫剂的使用方式
滞留喷洒 空间喷雾 撒布药粉 布放毒饵 烟熏
选择方法
根据不同的防制目的选择施药方法。
处理孳生地 杀灭飞虫 杀灭爬虫
局部或点状喷洒 滞留喷洒或空间喷雾 滞留喷洒或布放毒饵
(六)加强建筑工地管理。建筑工地,特别是地 下室积水杂物多,容易成为蚊虫孳生地,应定 期检查,及时清理。
使用卫生杀虫剂灭蚊
一、药物选择: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如高效氯氟氰菊酯、顺 式氯氰菊酯; 有机磷类杀虫剂,如敌 敌畏少用,慎用。 生物类杀虫剂,如苏云 金杆菌杀虫剂可用于控 制孳生地。
蚊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丝虫病、西 尼罗病毒脑炎、黄热病等。
蝇 痢疾、伤寒、霍乱、肝炎、脊髓灰质炎、炭疽 、蝇蛆病等。
蚤 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
虱 流行性斑疹伤寒、虱传回归热。
蟑螂 某些肠道传染病、肺炎、念珠棘虫病、引起哮喘、过敏 等。

森林脑炎、蜱传回归热、蜱传斑疹伤寒、Q热、莱姆病等。
螨 恙虫病等。
如何进行有效地防制?
他们在干什么?
病媒生物防制方法
现场勘查 制定方案 现场作业 效果评价
现场勘查
种群构成: 孳生场所: 入侵途径: 侵害范围:
种群构成—鼠
常见的家栖鼠
褐家鼠:沟鼠、 家鼠
黄胸鼠:长尾老 鼠、屋顶鼠。
小家鼠:米鼠、 小鼠、小老鼠。
根据不同的施药对象选择施药方法。
物体表面
滞留喷洒
密闭空间
空间喷雾
管道、下水道 烟熏
缝隙
点状喷洒或布放毒饵
三、正确配制杀虫剂
•确定杀虫剂的使用浓度: 一般由厂提供,标在说明书上 滞留喷洒:mg/m2; 空间喷雾: mg/m3
•计算稀释倍数: 份数比例法 倍数稀释法 十字交叉法
•按照稀释倍数稀释药物
种群构成—蚊
常见的蚊子
库蚊 按蚊 伊蚊
种群构成—蝇
常见蝇类
家蝇 大头金蝇
麻蝇 绿蝇
种群构成—蟑螂
常见蟑螂
美洲大蠊 德国小蠊 澳洲大蠊
种群构成—蚤
印鼠客蚤 致痒蚤 (体蚤)
孳生场所—鼠
褐家鼠:下水道、 花圃、绿地。
黄胸鼠:天花板、 顶梁、管道。
小家鼠:杂物堆
孳生场所—蚊
使用卫生杀虫剂灭蚊
二、正确使用施方法: 超低容量喷雾 。 滞留喷雾(绿篱喷雾) 蚊香 缓释剂
绿篱(喷雾)技术
药物:高效氯氟氰菊酯、顺 式氯氰菊酯
施药部位:重点喷洒2m以 下灌木绿化篱笆和灌木丛, 如竹林、灌木绿篱、灌木丛, 马路两侧绿篱。
尽量将药物施于植被枝叶向 下背阴表面白纹伊蚊栖息的 部位,喷头应从下往上斜30 度角向上均匀喷雾,以灌木 叶片湿而不滴为宜
(正确配制毒饵)
水 天然食物:
稻谷 花生 番薯 水果
饲料 蜡块
正确选择药物剂型
选择老鼠喜欢吃的食物做毒饵,莫以人口 味选择诱饵。
适宜在现场保存较长时间 毒饵要经常更换。 要注重干湿配合。 加入引诱剂、防腐剂复配。
三、正确掌握施药方法
实施(投放药饵)方法对鼠防效果影响很大。因 为害鼠防治与普通的害虫防治有较大的差异。普 通的害虫防治过程中,害虫往往被动接触药物而 死亡。而害鼠防治要让害鼠主动去取食药饵,并 且最好是让群体中所有的个体都取食足够致死量 的毒饵。因此实施方法十分重要。投药饵有何技 巧?
问题:是急性药效果好?还是慢性药效果好?
有人认为: 急性药,老鼠吃马上就死,立竿见影,效果
好,不会藏匿死亡发臭。 慢性药,老鼠吃了不见死,效果不好,就是
死了也是藏起来,容易发臭。
结论:必须选用慢性灭鼠药
选用时还必须考虑抗药性问题。 敌鼠钠抗性较高,其它药物抗
性很低,如溴鼠灵等
二、正确选择药物剂型
清理蚊虫孳生地
(二)疏通阳台、屋顶排水口,清除积水防止蚊 虫孳生。单位的消防池应定期投放灭蚊蚴缓释 剂,或放养鱼类灭蚊。
(三)加强下水道管理。对各种排水沟、下水道 (含高层建筑地下室积水坑)和化粪池,要采 取疏通沟渠,改明沟(渠)为暗沟(渠),下 水道或化粪池严密加盖等措施,防止蚊虫飞入 产卵孳生。
幼虫需用双硫磷等高效的 缓释剂进行处理; 滥用生石灰、来苏等化学 药品灭蚊虫是无效的。
孳生场所—蟑螂
蟑螂的卵、若虫和成虫均可孳 生在同一个栖息场所中,常见:
厨房和卫生间内墙壁、橱柜、洗涤池。 各种家具的抽屉及里面的物品 电冰箱、煤气炉内 杂物堆 下水道
蟑螂主要孳生场所
孳生场所(宿主)—蚤
卵、幼虫和蛹多 散在粉尘中四处 扩散。
成虫寄生于鼠、 狗、猫体表中
四、正确使用现场施药方法
处理孳生地是关键。 阴暗角落、出入口是重点部位。 不要把杀虫剂喷在地上。 孳生地积水时,要注意调节使用浓度。
四、正确使用现场施药方法
注意现场作业防护
科学灭蚊,防控登革热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 :白纹伊蚊
白纹伊蚊的生长周期
白纹伊蚊的孳生环境
蚊虫的防制原则
蚊子的卵、幼虫、蛹孳生在水体中,不同种类 的蚊子孳生水体不同。
库蚊:污水型水体,常见有下水道、污水沟(池)等。 伊蚊:清水型水体,常见有废弃的各种缸罐、篱笆竹洞、
水养植物花瓶等。 按蚊:大型水体,常见有稻田、池塘等。
蚊子栖息在人房或牲畜房的阴暗、潮湿、较僻 静的地方。
蚊子主要孳生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