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试题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试题I. 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DNA的简称是________。
2. RNA的简称是________。
3. RNA在细胞中的功能之一是________。
4. DNA的双链结构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氢键相互连接形成的。
5. DNA复制是通过________作为模板合成新的DNA链。
6. 在DNA复制过程中,________是起始DNA链合成的起点。
7. 基因是由________编码的。
8. 人类基因组中含有约________个基因。
9. 遗传密码是由________个密码子组成的。
10. 翻译过程中,________分子通过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将“信息”转换为氨基酸序列。
11. 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了________。
12. 突变可能导致________的表达水平发生改变。
13. 转录是指将DNA的________信息复制到RNA上的过程。
14. 在细胞中,RNA的合成需要________的帮助。
15. 在真核生物中,成熟的mRNA分子需要通过________的修饰来识别并保护。
II.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DNA双链的形成主要是由以下哪种键相互连接形成的?a) 氢键b) 双键c) 离子键d) 范德华力2. 以下哪项不是RNA的功能?a) 携带遗传信息b) 参与蛋白质合成c) 催化化学反应d) 调控基因表达3. DNA复制中,引物的作用是什么?a) 识别起始点b) 合成新的DNA链的起点c) 分离DNA双链d) 进行DNA链的延伸4. 以下哪项不属于RNA的修饰方式?a) 甲基化b) 剪接c) 磷酸化d) 序列反转5. 在翻译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tRNA的功能?a) 携带氨基酸b) 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c) 与核糖体结合形成复合物d) 携带氨基酰tRNA合成酶III.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描述DNA复制的过程,并说明复制的起点和终点。
分子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分子生物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是()。
A. 罗莎琳·富兰克林B. 詹姆斯·沃森C. 弗朗西斯·克里克D. B和C答案:D2. 以下哪种酶在DNA复制过程中不起作用?()A. DNA聚合酶B. 解旋酶C. 核糖核酸酶D. 连接酶答案:C3.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主要发生在哪个阶段?()A. 转录B. 翻译C. 复制D. 翻译后修饰答案:A4. 下列哪一项不是RNA的主要功能?()A. 作为某些酶的催化中心B. 作为mRNA携带遗传信息C. 作为tRNA携带氨基酸D. 作为DNA的储存形式答案:D5. 基因突变是指()。
A. 基因序列中的单个核苷酸的改变B.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C. 染色体数量的改变D. 基因表达的改变答案:A6. 以下哪种技术用于检测特定DNA序列的存在?()A. PCRB. Northern blotC. Western blotD. Southern blot答案:D7.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A. 氨基酸B. 核苷酸C. tRNAD. mRNA答案:B8. 以下哪种细胞器与蛋白质合成直接相关?()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核糖体答案:D9. 以下哪种物质是DNA复制的引物?()A. RNA聚合酶B. 引物酶C. DNA聚合酶D. 引物RNA答案:D10. 以下哪种技术用于基因编辑?()A. CRISPR-Cas9B. RT-PCRC. DNA指纹图谱D. 基因枪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DNA的四种碱基分别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______(C)。
答案:胞嘧啶2. 真核生物的mRNA帽子结构是______,它有助于mRNA的稳定性和翻译效率。
答案:7-甲基鸟嘌呤3. 在DNA复制过程中,______酶负责解开双链DNA。
(完整版)大学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大题

1.试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启动子结构的差别。
答:原核生物启动子:Pribnow box(-10序列):共同序列TATAAT,-4~-13bp之间。
决定转录的方向,是RNA pol的牢固结合位点,称为结合位点。
Sexfama box(-35序列):共同序列TTGACA,TTG十分保守,RNA pol全酶依靠σ因子的起始识别位点,也称识别位点。
真核生物启动子:TATA box:TATAAAA,两侧富含GC,位于-26~-34,-30左右,决定转录起始的选择。
CAAT box:GGC/TCAATCT,位于-75,-70~-80,开头两个G的重要性等于CAAT部分,非常保守,可能是真核生物RNA pol II的结合部位,决定转录起始的频率。
GC box:GGGCGG,位于-80~-110,GC区与sp1等转录因子结合,可提高转录起始的频率。
2.试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差异①RNA pol的差别:原核生物只有一种DNA pol负责转录所有类型的RNA;而真核生物有三种RNA pol(RNA polⅠⅡⅢ),负责不同类型基因的转录,合成不同类型的RNA。
②转录产物的差别:原核生物的初始产物与Pr序列成线性关系。
真核生物的初始产物包含内含子序列,因此转录产物需经过剪切,连接等过程除去内含子。
③转录产物的加工:真核生物转录产物要经过修饰作用,即与5ˊ端帽化和3ˊ端聚合化。
④与基因结构相吻合,原核生物mRNA是多顺反子,而真核生物mRNA是单顺反子。
⑤时空差异: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在细胞的同一部位进行。
真核生物成熟的mRNA转移到细胞质内参与Pr的生物合成,转录和翻译相对独立。
3.什么是基因表达?可用哪些技术来检测一个基因是否表达?基因表达,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转录和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转录水平上的表达检测:Northern杂交、RT-PCR、荧光定量PCR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检测:Western杂交、含量、酶活等。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A的过程。
intron:内含子;存在于原始转录产物或基因组DNA中;但不包括在成
熟mRNA、rRNA或tRNA中的那部分核苷酸序列。
exon:外显子;基因组DNA中出现在成熟RNA分子上的序列。
(12)RNAi:RNA干涉;是利用双链小RNA的高效、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同源mRAN; 从而阻断体内靶基因表达;使细胞出现靶基因缺失表型的方法。
(13)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
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92~97C)、低温退火(45~55°C复性)及适温 延伸(72C、Taq酶)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 扩增。
(14)Southern blot:DNA印迹杂交;指利用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 定的条件下;可按碱基互补的原则形成双链;此杂交过程是高度特异的。由于核 酸分子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综合凝胶电泳和核酸内切限制酶分析 的结果;便可绘制出DNA分子的限制图谱;此即DNA印迹杂交。
Kozak sequenee存在于真核生物mRNA的一段序列;核糖体能够识别mRNA上的这段序列;并把它作为翻译起始位点。
(5)Operator:操纵基因;与一个或者一组结构基因相邻近;并且能够与一些特 异的阻遏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控制邻近的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
Operon:操纵子;是指原核生物中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转录翻译调控 元件组成的基因表达单元。包括操纵基因、结构基因、启动基因。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Ori:原核生物基因质粒的复制起始位点;是四个高度保守的19bp组成的
分子生物学期末试题

分子生物学题库试题一1.参与真核生物DNA复制的有多种酶和蛋白因子,其中有些蛋白(或亚基)与原核生物的具有同源性,功能也相同,例如,PCNA与原核DNA聚合酶中功能相同的亚基是A、α亚基B、β亚基C、亚基D、ε亚基E、θ亚基2.大肠杆菌DNA polⅢ是由10多种亚基组成的非对称的二聚体,各种亚基行使不同的功能,其中使聚合酶具有校对功能的亚基是A、α亚基B、β亚基C、亚基D、ε亚基E、θ亚基3.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的校对功能是由于它具有A、具有3’5’外切酶的活性B、具有5’3’外切酶的活性C、5’3’聚合酶活性D、限制性内切酶活性E、引物酶活性4.真核与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相同点是A、翻译与转录偶联进行B、模板都是多顺反子C、转录后的产物都需要进行加工修饰D、甲酰蛋氨酸是第一个氨基酸E、都需要GT P5.真核生物中,负责转录形成hnRNA的是A、RNA聚合酶ⅠB、DNA聚合酶ⅠC、RNA聚合酶ⅢD、DNA聚合酶ⅢE、RNA聚合酶Ⅱ6. 原核生物DNA复制需要引物酶合成一段RNA引物,在真核细胞中合成引物的是A、DNA pol αB、DNA pol δC、DNA pol εD、DNA pol βE、DNA pol γ7.内含子是A、一段不被转录的序列B、原核生物DNA中的特有序列C、被翻译的序列D、编码序列E、转录后又被切除的将外显子隔开的序列8. Shine-Dalgarno 顺序(SD-序列)是A、原核生物mRNA分子的起始密码子上游8-13个核苷酸处的序列B、原核生物mRNA分子3’末端与翻译有关的一段序列C、16S rRNA的3'-端富含嘧啶的序列D、启动子的序列E、复制原点的序列9. 催化DNA双链上单链切口发生缺口平移(nick translation)的是A、DNA聚合酶ⅠB、DNA聚合酶C、DNA聚合酶ⅡD、DNA聚合酶E、DNA聚合酶Ⅲ10.在RNA聚合酶Ⅱ的转录因子中,含有TBP的是A、SL1B、TFⅢBC、TFⅡBD、TFⅡDE、SP-1二、判断题(正确的前打√,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否则不能得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现代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1.简述转座子的发现过程和意义发现:转座子最初是Barbara McClintock 于1940年代在玉米的遗传学研究中发现的,当时称为控制元件。
McClintock 的发现并没有引起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Shapiro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一种由插入序列所引起的多效突变,之后又在不同实验室发现一系列可转移的抗药性转座子,才重新引起人们重视。
1983年McClintock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距离她公布玉米调控因子的时间已有32年之久。
意义:2.请简述基因组DNA的半保留复制是如何证明的3.简述pull-down与co-IP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区别参见赵珊珊PPT区别:Co-IP和GST pull-down的区别Co-IP和GST pull-down都是用于检测蛋白相互作用的实验,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只能检测强相互作用、只能定量分析、不能检测瞬时相互作用等。
同时两者在原理及实验操作上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下文就Co-IP和GST pull-down在原理及操作流程上的区别做一简述。
Co-IP和GST pull-down原理区别GST pull-down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重组技术将探针蛋白与GST融合,融合蛋白通过GST与固相化的载体上的GTH亲和结合。
因此,当与融合蛋白有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层析柱时或与此固相复合物混合时就可被吸附而分离。
免疫共沉淀(Co-IP)原理为用某一蛋白的抗体,在细胞裂解液中与相应的蛋白(诱饵蛋白)结合,用Protein A/G将抗原抗体复合物拉下,最后在拉下的复合物中检测是否存在与诱饵蛋白相结合的目的蛋白。
Co-IP和GST pull-down实验操作区别Co-IP实验为体内实验条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可以在天然状态下进行,其优点为可以避免人为影响,还可以分离得到天然状态下相互作用的蛋白复合体,缺点是无法证明两个蛋白之间是直接的相互作用还是间接的相互作用;GST pull-down实验为外实验条件,可以去除其它蛋白的影响,从而确定目的蛋白和待检测蛋白是否可以发生直接相互作用。
分子生物学试题_完整版(Felisa)

05级分子生物学真题一、选择题1、激活子的两个功能域,一个是转录激活结构域,另一个是(DNA结合域)2、转录因子包括通用转录因子和(基因特异转录因子)3、G-protein 激活needs ( GTP ) as energy.4、Promoters and (enhancers) are cis-acting elements.5、噬菌体通过(位点专一重组)整合到宿主中6、在细菌中,色氨酸操纵子的前导区转录后,(翻译)就开始7、mRNA的剪切跟(II)类内含子相似8、UCE是(I)类启动子的识别序列9、TATA box binding protein 在下列哪个启动子里面存在(三类都有)10、(5S rRNA)是基因内部启动子转录的11、人体全基因组大小(3200000000 bp)12、与分枝位点周围序列碱基配对的剪接体(U2 snRNP)13、tRNA基因是RNA聚合酶(III)启动的14、在细菌中,色氨酸操纵子的前导区转录后,(翻译)就开始15、乳糖操纵子与阻遏蛋白结合的物质是(异构乳糖)。
16、核mRNA的内含子剪接和(II类内含子剪接)的过程相似17、基因在转录时的特点(启动子上无核小体)18、RNA干涉又叫(转录后的基因沉默,PTGS)19、内含子主要存在于(真核生物)20、snRNA在下列哪种反应中起催化酶的作用(mRNA的剪接)二、判断题1、原核生物有三种RNA聚合酶。
2、抗终止转录蛋白的机制是使RNA聚合酶忽略终止子。
3、RNA聚合酶II结合到启动子上时,其亚基的羧基末端域(CTD)是磷酸化的。
4、Operon is a group of contiguous, coordinately controlled genes.5、RNA聚合酶全酶这个概念只应用于原核生物。
6、聚腺苷酸尾是在mRNA剪接作用前发生的。
7、σ在转录起始复合复合物中使得open到closed状态(closed转变成open)8、剪接复合体作用的机制:组装、作用、去组装,是一个循环三、简答题1、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两种方式。
(完整word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完整word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二、一、亲爱的读者:二、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
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三、四、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五、三、名词解释四、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活动RNA组学:RNA组学研究细胞中snmRNAs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同一细胞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snmRNAs的表达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异性。
增色效应: DNA变性时其溶液OD260增高的现象。
减色效应: DNA复性时其溶液OD260降低的现象。
Tm:变性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在这一范围内,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
其大小与G+C含量成正比。
解链曲线:如果在连续加热DNA的过程中以温度对A260(absorbance,A,A260代表溶液在260nm处的吸光率)值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解链曲线。
DNA复性: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
核酸分子杂交:在DNA变性后的复性过程中,如果将不同种类的DNA单链分子或RNA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两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在适宜的条件(温度及离子强度)下,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间形成杂化双链,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基因:广义是指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 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狭义指能产生一个特定蛋白质的DNA序列。
断裂基因:不连续的基因称为断裂基因,指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上不连续排列而被不编码的序列所隔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式作用因子: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
2、基因家族:
3、C值矛盾:C值是指真核生物单倍体的DNA含量,一般的,真核生物的进化程度越高,C值越大,但在一些两栖类生物中,其C值却比哺乳动物大的现象。
原因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DNA所隔开。
4、核型:指一个物种所特有的染色体数目和每一条染色体所特有的形态特征。
5、RNA editing:转录后的RNA在编码区发生碱基的突变、加入或丢失等现象。
二、判断:
1、真核生物所有的mRNA都有polyA结构。
(X )
组蛋白的mRNA没有
2、由于密码子存在摇摆性,使得一种tRNA分子常常能够识别一种以上同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
(√)
3、大肠杆菌的连接酶以A TP作为能量来源。
(X )
以NAD作为能量来源
4、tRNA只在蛋白质合成中起作用。
(X )
tRNA还有其它的生物学功能,如可作为逆转录酶的引物
5、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反应都需要引物。
(X )
RNA聚合酶的催化反应不需要引物
6、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基酸是甲酰甲硫氨酸(X )
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基酸是甲硫氨酸
7、质粒不能在宿主细胞中独立自主地进行复制(X )
质粒具有复制起始原点,能在宿主细胞中独立自主地进行复制
8、RNA因为不含有DNA基因组,所以根据分子遗传的中心法则,它必须先进行反转录,才能复制和增殖。
(X )
不一定,有的RNA病毒可直接进行RNA复制和翻译
9、细菌的RNA聚合酶全酶由核心酶和ρ因子组成。
(X )
细菌的RNA聚合酶全酶由核心酶和σ因子组成
10、核小体在复制时组蛋白八聚体以全保留的方式传递给子代。
(√)
11、色氨酸操纵子中含有衰减子序列(√)
12、SOS框是所有din基因(SOS基因)的操纵子都含有的20bp的lexA结合位点。
(√)
三、填空:
1、原核生物的启动子的四个保守区域为转录起始点、-10区、-35区、-10区与-35区的距离。
2、根据对DNA序列和蛋白质因子的要求,可以把重组分为同源重组、位点专一性重组/特异位点重组、转座重组、异常重组四类。
3、研究启动子功能的主要方法是启动子的突变,研究酶与启动子间识别与结合的方法有足迹法和碱基修饰法。
4、真核生物中反式作用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有螺旋-转角-螺旋(HTH) 、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 、锌指(zinc finger) 、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
5、根据DNA复性动力学,DNA序列可以分成哪四种类型?
单一序列、轻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
四、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在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 B )调控元件能促进转录的速率。
A、衰减子
B、增强子
C、repressor
D、TATA Box
2、核基因mRNA、的内元拼接点序列为( D )。
A、AG...GU
B、GA...UG
C、UG...GA
D、GU...AG
3、下列何种因子不会诱变DNA( D )
A、亚硝酸
B、UV
C、丫啶橙
D、饱和脂肪乳剂
4、RNA聚合酶1的功能是( C )
A 转录tRNA和5sRNA基因;B转录蛋白质基因和部分snRNA基因;
C 只转录rRNA基因;D转录多种基因
5、如果一段DNA产生了+1的译码突变,可以加以校正的是( D )
A 突变型氨酰tRNA合成酶
B 有突变型反密码子的tRNA
C 有切割一个核苷酸的酶
D 有四个碱基长的反密码子的tRNA
6、参与重组修复的酶系统中,具有交换DNA链活性的是( D )
A DNA聚合酶I
B RecB蛋白
C RecC蛋白
D RecA蛋白
7、原核RNA pol 识别的启动子位于:( A )
A、转录起始点的上游;
B、转录起始点的下游;
C、转录终点的下游;
D、无一定位置;
8、在研究原核翻译过程中,可用不同的抑制剂研究翻译诸阶段,其中链霉素可抑制:( C )
A、起始
B、延长
C、肽基有P位移至A位
D、核糖体移位
9、在什么情况下,乳糖操纵子的转录活性最高(A )
A 高乳糖,低葡萄糖
B 高乳糖,高葡萄糖
C 低乳糖,低葡萄糖D低乳糖,高葡萄糖
10、设密码子为5'XYZ 3',反密码子为5'ABC 3',则处于摆动位置上的碱基为( C )
A X-C
B Y-B
C Z-A
五、简答:
1.叙述由一段DNA序列形成多种蛋白产物的机制。
答:由一段DNA形成多种蛋白产物的可能机制有:阅读框不同、抗终止作用、可变剪切和RNA编辑。
重叠基因在фX174中最早发现,两个邻近的基因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发生重叠,转录出来的mRNA以不同的阅读框阅读并被表达,产生两种以上的蛋白产物。
在λ噬菌体中有不同时期表达的操纵子,如左向早期操纵子可以转录出两种mRNA,这是由于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作用以及早期基因编码的抗终止蛋白的抗终止作用造成的。
抗终止蛋白与RNA聚合酶结合后修饰了酶的构象,使其不再识别弱终止子,从而使一段DNA可以转录出多种mRNA,从而产生两种以上的蛋白产物。
真核生物的hnRNA含有内含子,通过剪接可将其出去形成Mrna,但有的高等真核细胞存在可变剪接,即来自一个基因的RNA,其某个内含子的5'供体在不同的条件下和不同内含子的3'受体进行剪接,从而将来自一个基因的mRNA前体剪接产生多种mRNA,翻译出不同的蛋白质。
另外,在真核生物中存在RNA编辑,将mRNA在转录后进行插入、缺失或核苷酸的替换,改变DNA 模板的遗传信息,从而翻译出氨基酸序列不同的多种蛋白质。
1、各种二核苷酸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对双螺旋结构的影响不同。
(1)请问那种的Tm最低?
答:的Tm值最低。
(2)含这种二核苷酸的序列有那些,为什么?(7分)
答:含有A/T的主要有复制起始点、原核生物启动子的-10区、真核生物启动子的TATA框,此外,还有生物体选择以UAA作为最有效的终止密码子。
DNA在复制和转录时要在起始原点和启动子区形成起始复合物,复制起始点、原核生物启动子的-10区、真核生物启动子的TA TA框富含AT对,二者之间有两条氢键,在此处易于解开双链,容易形成起始复合物,使复制和转录过程顺利进行。
生物体选择以UAA作为最有效的终止密码子,因为在64的密码子中,假使UAA具有和它配对的反密码子,所形成的产物在生理条件下也是不稳定的,有利于肽链的释放,而且UAA 很少发生无义抑制突变,有利于肽链的正常终止。
3、详述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机理。
(12分)
答: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的转录受阻遏和衰减两种机制的控制,前者通过阻遏蛋白和操纵基因的作用控制转录的起始,后者通过前导序列形成特殊的空间结构控制转录起始后是否进行下去。
1)色氨酸操纵子的可阻遏系统:
在阻遏系统中,起负调控的调节基因的产物是一个无活性的阻遏蛋白,色氨酸是辅阻遏物;当色氨酸不足时,阻遏蛋白无活性,不能和操纵基因结合,色氨酸操纵子能够转录;当色氨酸充足时,阻遏蛋白和它结合而被激活,从而结合到操纵基因上,而色氨酸操纵子的操纵基因位于启动基因内,因此,活性阻遏物的结合排斥了RNA聚合酶的结合,从而抑制了结构基因的表达。
2)色氨酸操纵子的衰减调控
在色氨酸操纵子的操纵基因和第一个结构基因之间有一段前导序列L,在前导序列上游部分有一个核糖体结合位点,后面是以起始密码AUG开头的14个氨基酸的编码区,编码区有两个紧密相连的色氨酸密码子,后面是一个终止密码子UGA,在开放阅读框下游有一个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是一段富含G/C的回文序列,可以形成发夹结构,因此可以在此处终止转录。
另外前导序列包含4个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片断1区、2区、3区和4区。
它们能以1、2和3、4或2、3的方式进行配对,从而使前导序列形成二级结构的变化。
在细菌中,翻译与转录偶连,一旦RNA聚合酶转录出trp mRNA中的前导肽编码区,核糖体便立即结合上去翻译这一序列。
当细胞中缺乏色氨酸时,Trp-tRNATrp的浓度很低,核糖体翻译前导肽至两个连续的色氨酸密码子处就陷入停顿,这时核糖体只占据1区,由RNA聚合酶转录的2区和3区便可配对,4区游离在外,这样就不能形成终止子结构,RNA聚合酶就可以一直转录下去,最后完成trp全部结构基因的转录,得到完整的mRNA分子。
当细胞中存在色氨酸时,就有一定浓度的Trp-tRNA Trp,核糖体便能顺利通过两个连续的色氨酸密码子而翻译出整个前导肽,直到前导肽序列后面的终止密码子UGA处停止。
此时,核糖体占据了1区和2区,结果3区和4区配对,形成转录终止子结构,使RNA聚合酶终止转录。
实现衰减调控的关键在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巧妙安排。
在空间上,两个色氨酸密码子的位置很重要,不可随意更改;在时间上,核糖体停顿于两个色氨酸密码子上时,序列4应当还未转录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