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表头

合集下载

西安交通大学微机原理第一次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微机原理第一次实验报告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一次实验报告实验者姓名:实验者学号:所在班级:报告完成日期:20年月日实验二分支程序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习提示信息的显示及键盘输入字符的方法。

2.掌握分支程序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在提示信息下,从键盘输入原码表示的二位十六进制有符号数。

当此数大于0时,屏幕显示此数为正数;当此数小于0时,屏幕显示此数为负数;当此数等于0时,屏幕显示此数为零。

三、实验调试过程利用-u命令进行反汇编,结果如下。

三个CMP语句运行完的地址如图所示,第一个CMP运行完的是29H输出结果的地址如下图所示:首先对输入为负数时进行验证:输入FFH,设置一个断点在29H,利用-t命令观察跳转,结果如图:可以看到,程序最终正确的转入输出负的分支。

再输入正数11H,利用-t观察整个比较过程如下:可以看到,程序最终正确的转入输出正的分支。

最后输入00H,利用-t观察整个比较过程如下:可以看到,程序最终正确的转入输出0的分支。

四、实验框图及程序代码实验框图:程序代码:CRLF MACROMOV AH,02HMOV DL,0DHINT 21HMOV AH,02HMOV DL,0AHINT 21HENDMDA TA SEGMENT;定义结果信息MESS1 DB 'INPUT DATA:',0DH,0AH,'$'MESS2 DB 'THIS DATA IS+',0DH,0AH,'$'MESS3 DB 'THIS DATA IS-',0DH,0AH,'$'MESS4 DB 'THIS DATA IS ZERO',0DH,0AH,'$'DA TABUF DB 3 ;定义最大可输入字符长度ACTLEN DB ? ;实际输入字符长度STRING DB 3 DUP(?) ;输入字符缓冲区DA TA ENDSSSEG SEGMENT PARA STACK 'STACK'DB 50 DUP(0)SSEG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SS:SSEG,DS:DA TASTART:MOV AX,DATAMOV DS,AXMOV AX,SSEGMOV SS,AXMOV DX,OFFSET MESS1MOV AH,09HINT 21HMOV AH,0AHMOV DX,OFFSET DATABUFINT 21HCRLFMOV AL,STRINGCMP AL,38HJAE ISNEGCMP AL,30HJNZ ISPOSMOV AL,[STRING+1]CMP AL,30HJNZ ISPOSJMP ISZEROISPOS:MOV DX,OFFSET MESS2MOV AH,09HINT 21HJMP DONEISNEG:MOV DX,OFFSET MESS3MOV AH,09HINT 21HJMP DONEISZERO:MOV DX,OFFSET MESS4MOV AH,09HINT 21HJMP DONEDONE:MOV AX,4C00H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五、实验结果及分析编写的汇编程序EX2.ASM经过汇编MASM与链接LINK生成可执行文件EX2.EXE,测试如下:可见,程序能够正确判断输入数据的正、负、零情况。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报告——电子拉力机橡胶拉伸试验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报告——电子拉力机橡胶拉伸试验

西安交通⼤学材料⼒学性能试验报告——电⼦拉⼒机橡胶拉伸试验西安交通⼤学实验报告成绩第页(共页)课程:⾼分⼦物理实验⽇期:年⽉⽇专业班号材料94 组别交报告⽇期:年⽉⽇姓名李尧学号09021089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同组者教师审批签字:实验名称:电⼦拉⼒机测定聚合物的应⼒-应变曲线⼀.实验⽬的1.掌握拉伸强度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法,掌握电⼦拉⼒机的使⽤⽅法及共⼯作原理;2.了解橡胶在拉伸应⼒作⽤下的形变⾏为,测试橡胶的应⼒-应变曲线;3.通过应⼒-应变曲线评价材料的⼒学性能(初始模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4.了解测试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5.熟悉⾼分⼦材料拉伸性能测试标准条件。

⼆.实验原理随着⾼分⼦材料的⼤量使⽤,⼈们迫切需要了解它的性能。

⽽拉伸性能是⾼分⼦聚合物材料的⼀种基本的⼒学性能指标。

拉伸试验是⼒学性能中⼀种常⽤的测试⽅法,它是在规定的试验温度、湿度和拉伸速度下,试样上沿纵向施加拉伸载荷⾄断裂。

在材料试验机上可以测定材料的屈服强度、断裂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

影响⾼聚物实际强度的因素有:1)化学结构。

链刚性增加的因素都有助于增加强度,极性基团过密或取代基过⼤,阻碍链段运动,不能实现强迫⾼弹形变,使材料变脆。

2)相对分⼦质量。

在临界相对分⼦质量之前,相对分⼦质量增加,强度增加,越过后拉伸强度变化不⼤,冲击强度随相对分⼦质量增加⽽增加,没有临界值。

3)⽀化和交联。

交联可以有效增强分⼦链间的联系,使强度提⾼。

分⼦链⽀化程度增加,分⼦间作⽤⼒⼩,拉伸强度降低,⽽冲击强度增加。

4)应⼒集中。

应⼒集中处会成为材料破坏的薄弱环节,断裂⾸先在此发⽣,严重降低材料的强度。

5)添加剂。

增塑剂、填料。

增强剂和增韧剂都可能改变材料的强度。

增塑剂使⼤分⼦间作⽤⼒减少,降低了强度。

⼜由于链段运动能⼒增强,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加。

惰性填料只降低成本,强度也随之降低,⽽活性填料有增强作⽤。

6)结晶和取向。

结晶度增加,对提⾼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有好处。

西安交通大学仿真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仿真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碰撞和动量守恒系别:实验日期姓名:学号:一、实验简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力学中的运动定理和守恒定律最初是冲牛顿定律导出来的,在现代物理学所研究的领域中存在很多牛顿定律不适用的情况,例如高速运动物体或微观领域中粒子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等,但是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有效。

因此,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了比牛顿定律更为普遍适用的定律。

二、实验目的1.利用气垫导轨研究一维碰撞的三种情况,验证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2.通过实验提高误差分析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1.研究三种碰撞状态下的守恒定律(1)取两滑块m1、m2,且m1>m2,用物理天平称m1、m2的质量(包括挡光片)。

将两滑块分别装上弹簧钢圈,滑块m2置于两光电门之间(两光电门距离不可太远),使其静止,用m1碰m2,分别记下m1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Δt10和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Δt1,以及m2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Δt2,重复五次,记录所测数据,数据表格自拟,计算、。

(2)分别在两滑块上换上尼龙搭扣,重复上述测量和计算。

(3)分别在两滑块上换上金属碰撞器,重复上述测量和计算。

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a=0时,测量m 、m ’、m e 、s 、v 1、v 2,计算势能增量mgs 和动能增量,重复五次测量,数据表格自拟。

(2)时,(即将导轨一端垫起一固定高度h , ),重复以上测量。

四、实验原理如果一个力学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或在某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则该力学系统总动量守恒或在某方向上守恒,即恒量=∑i i v m (1)。

实验中用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滑块来碰撞,若忽略气流阻力,根据动量守恒有2211202101v m v m v m v m +=+(2)对于完全弹性碰撞,要求两个滑行器的碰撞面有用弹性良好的弹簧组成的缓冲器,我们可用钢圈作完全弹性碰撞器;对于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面可用尼龙搭扣、橡皮泥或油灰;一般非弹性碰撞用一般金属如合金、铁等,无论哪种碰撞面,必须保证是对心碰撞。

西安交通大学传热学上机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传热学上机实验报告

φ1 − φ2 E= (φ1 + φ2)2
三、计算过程
用 MATLAB 编写计算程序,取网格步长 ∆x = ∆y = 0.1m 。 1、第一类边界条件 (1)运行程序 1(见附录 1) ,得到等温边界条件下计算墙角温度分布图:
图 4 等温边界条件下计算等温线分布(左图中每两条线间隔为三摄氏度) 运行程序 2(见附录 2) ,得到等温边界条件下实测墙角温度分布图:
s1=0; for i=2:11 s1=s1+(30-T(i,2))*0.53; end for j=2:15 s1=s1+(30-T(11,j))*0.53; end s1=s1+(30-T(1,2))*0.53/2+(30-T(11,16))*0.53/2
%墙角外侧换热量
s2=0; for i=2:6 s2=s2+T(i,5)*0.53; end for j=7:15 s2=s2+T(8,j)*0.53; end s2=s2+T(1,5)*0.53/2+T(8,16)*0.53/2+T(7,5)*0.53/2+T(8,6)*0.53/2 %墙角内侧换热量 s=2*(s1+s2) %单位长度墙壁的总换热量 e=abs(s1-s2)/((s1+s2)/2)
图3
内节点和绝热边界
图 3 所示的内节点和绝热边界节点方程如下: 内节点:
⎡(t −t )∆x (t −t )∆x (t −t )∆y (t −t )∆y⎤ ΦN +ΦS +ΦE +ΦW = λ⋅1⋅ ⎢ i, j+1 i, j + i, j−1 i, j + i+1, j i, j + i−1, j i, j ⎥ = 0 ∆y ∆y ∆x ∆x ⎣ ⎦

西安交通大学理论力学小组大作业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理论力学小组大作业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理论力学小组大作业报告组员:李鲁熙,钟锦涛,王瑞杰,靳宇栋,陈云翔,曾云豪,王涛实验时间:2014-2015学期下实验主要内容:搭建桁架,多点摩擦,柔性摩擦,三线摆测物体转动惯量理论力学实验报告——桁架(一)实验准备小组成员:李鲁熙王瑞杰陈云翔曾云豪靳宇栋王涛钟锦涛总计实验时间:26小时实验器材:一次性筷子、大头针、手电钻、卷尺、锯子(二)设计思路为了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我们将桁架的顶端设计成成了三角形。

这样一来底面只能是三角形或六边形。

如果底面是三角形,桁架只有三个侧面,而如果底面是六边形,那么桁架会有六个侧面。

为了增加桁架的载重量,我们选择了六边形地面。

相对于增加载重量,我们在减轻桁架自身重量上下了更多的功夫。

我们将桁架的六个侧面分为两个种类。

一种侧面主要用于承载重量,因此这种侧面上的杆件是斜着的,这样就可以将施于桁架上的力分散到下面。

另一种侧面主要用于防止桁架变形,因为桁架的侧面都是倾斜着的,所以在加上重物的时候可能会变形压向某一侧面。

因此这种侧面上的杆件都是水平的,起着相当于固定每个竖直杆件的作用。

(三)搭建过程在搭建桁架时首先要决定杆件之间如何连接,对于这个细节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将两根杆件重叠一部分,然后再重叠的部分上加一块很短的杆件,再用手电钻打孔将大头针插入并固定。

我们首先搭建三个杆件是倾斜的侧面,为了使最后的桁架有良好的载重性,我们在搭建时尽量保证这三个侧面尺寸相同。

然后将这三个侧面组合起来便可以得到桁架的主体结构。

但是我们经过尝试发现将这三个侧面整齐地组合起来很困难,因为这些侧面很大而且很难立起来钻孔。

最后我们在地面上铺一张纸,纸上面画一个和设计桁架底面相同的正五边形。

将三个侧面的一个底边分别对在五边形的三个对边上,再将它们立起来从上到下用大头针固定。

在搭建好主体结构后,我们再在新形成的三个侧面上分别搭上相等数量的水平杆件便完成了搭建。

(四)问题及解决方案在此次实验中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很难把三个侧面整齐的组装起来。

西安交通大学电实验报告(1)

西安交通大学电实验报告(1)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实验报告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11班姓名:司默涵电话:187********学号:2110505018实验日期:2013年4月12日报告完成日期:2013年4月日实验 2.1 晶体管单级放大器预习报告一、实验目的1、测量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和放大倍数2、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3、测量输入电阻、输出电阻4、测量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二、实验原理1、测量晶体管的β由于晶体管生产中存在的分散性,每个同学手中的管子参数可能不一致,因此,利用各种方法测量或者估计晶体管的β,是实验前必须进行的。

获得晶体管β,常见的仪器有:晶体管图示议、万用表。

2、根据晶体管的β,合理选择电源电压和集电极电阻在这一部分,很多选择并不是唯一的。

电源电压可以选择为+12V,通过调节直流稳压电源实现。

选择R c=2kΩ。

3、估算R W和R B根据电源电压,先使静态工作点位于直流负载线中点,则:V,mA又根据,可以得到,而,可以估算出kΩ将R W+R B的估算值用R WB表示,如果β为100,则此值为377kΩ。

此时,可以按照下述方法选择电位器R W和电阻R B.确定R W+R B的最小值,也就是R B的值,此值应该比达到饱和状态的基极电阻还小,以确保调节R W为0时,晶体管肯定进入了饱和状态.一般选取.比如当β=100,可以选择R B=100kΩ。

确定R W+R B的最大值,此值一般选择为式(2。

1。

1)计算获得的R WB的2~5倍。

以保证当R W调到最大时,使得晶体管最大限度地接近截止区.因此,可以选择R W为(7。

54~18。

85)×βkΩ。

比如当β=100,可以选择R W为1MΩ~2MΩ。

电位器标称值一般局限在1、2、5三档,比如1kΩ、2kΩ、5kΩ。

4、确定其它参数电容器C1、C2的主要作用是隔直和信号耦合,同时,还在客观上造成了本放大电路不能放大低频信号。

原则上讲,这两个电容器越大,其低频性能越好.一般选取10μF~47μF。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模板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课程_大学计算机_实验名称_检索绘图音频及图像处理_第页共页系别_____ 能动学院___________ 实验日期年月日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_ 实验报告日期年月日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报告退发 ( 订正、重做 )同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审批签字●目标任务:一. 信息检索1.使用百度地图网站搜索西安交通大学南门到西安大唐芙蓉园的公交线路。

(屏幕截图)2.在本校图书馆网站查找两门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屏幕截图)。

3.使用百度图片网站搜索有关“飞机”和“天空”的图片,各下载一张,并分别命名为:天空.jpg,飞机.jpg。

4.使用Ei检索,检索目前中国高速铁路(High-speed railway in China)相关的工程论文(屏幕截图)二. 矢量图绘制题目:使用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10办公绘图软件,绘制流程图。

要求:参见实验教材p27,“四. 实验任务和要求”。

三.数字音频处理题目:使用GoldWave音频处理软件,完成手机铃声制作要求:从网上下载一个音乐文件,选取最喜爱的片段,将其保存成手机要求的音频格式(如MP3、WAV)作为手机铃声(存放为另一个音乐文件)。

结果:在实验报告中,粘贴两个音乐文件的属性对话框屏幕截图。

(分析文件的大小与占用空间的不同)GoldWave软件存放地址:D:\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ECAT.Software\ECAT-Software\GoldWave.rar或从网上下载。

四.数字图像处理题目: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飞行编队”图像设计。

要求:参见实验教材p37,“四. 实验任务和要求”(1)飞行编队设计。

结果:将设计的“三角飞行编队图片”粘贴到实验报告中。

最后上传实验报告。

大一上数学实验报告

大一上数学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第 1 页 共 12 页课程实 验 日 期 2012年12月25日系 别实 验 报 告 日 期 2012年12月 28日 专业班级_报 告 退 发( 订正 、 重做 ) 姓 名______学号___教 师 审 批 签 字实验I 一、实验问题单位球面被柱面所截以及单位球面里挖掉柱面1222=++z y x 222)21()21(=+-y x二、问题分析该问题应分解为单位球面被柱面所截和单位球面里挖掉柱面两部分考虑,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均需要绘制单位球面,区别在于前者需要将柱面显示出来,而后者需要将柱面隐去,且需要用到find 和nan 指令对图像实现精确绘制。

三、程序设计1.单位球面被柱面所截x1=-1:0.01:1; y1=-1:0.01:1;[X1,Y1]=meshgrid(x1,y1); Z1=sqrt(1-(X1.^2+Y1.^2)); i1=find(X1.^2+ Y1.^2> 1 ); Z1(i1)= nan; x2=0:0.01:1; z2=-1:0.01:1;[X2,Z2]=meshgrid(x2,z2); Y2=sqrt(-X2.^2+X2); mesh(X1,Y1,Z1) hold onmesh(X1,Y1,-Z1) mesh(X2,Y2,Z2) mesh(X2,-Y2,Z2)x=-1:0.01:1;y=-1:0.01:1;[X,Y]=meshgrid(x,y);Z=sqrt(1-(X.^2+Y.^2));i1=find(X.^2+ Y.^2> 1 );Z(i1)= nan;i2=find(X.^2-X+Y.^2<=0);Z(i2)=nan;mesh(X,Y,Z)hold onmesh(X,Y,-Z)四、问题求解结果与结论1.单位球面被柱面所截五、问题的进一步拓展与实验本实验中最显著的问题在于单位球面的绘制:步长大,运算快,但图像缺陷多;步长小,图像细腻,但运算太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