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排水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物屋顶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点

建筑物屋顶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点

建筑物屋顶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点建筑物屋顶排水系统的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屋顶排水通畅、有效地排除雨水、融雪等降水的关键。

一个良好设计的屋顶排水系统不仅能保护建筑物本身,还可以保证室内空间的干燥和舒适。

以下是建筑物屋顶排水系统设计的要点。

1. 屋面设计合理的屋面设计是保证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屋面应具备一定的坡度,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流向排水口。

坡度的具体要求取决于屋面材料和降水量。

同时,屋顶的材料选择也要考虑其抗风、耐久性等因素。

2. 排水口设置排水口的设置对于屋顶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排水口要布置在屋面最低点,并且避开任何障碍物,确保雨水流向排水口的通畅。

排水口数量应根据屋面面积和降水量来决定,以充分满足雨水排出的需求。

3. 排水管道布局排水管道的布局需要考虑整体屋面的结构和建筑物的地形条件。

水平管道应尽量减少弯曲,保持直线延伸,以降低水流阻力。

垂直管道则需要充分考虑排水能力和排水高度的限制,确保水能顺利流向下水道。

4. 排水管道尺寸排水管道的尺寸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需求和降水量。

管道过小容易造成排水不畅,导致积水和漏水等问题;而管道过大则会增加建筑物的成本。

因此,在确定管道尺寸时,需综合考虑建筑物的规模、功能和降水情况。

5. 排水系统的清洁和维护定期清洁和维护排水系统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屋面和排水口的堵塞可能会导致积水和渗漏等问题,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因此,定期检查、清理和维护排水系统,以防止问题的发生和扩大,是非常重要的。

6. 考虑可持续性在设计屋顶排水系统时,还应考虑可持续性因素。

例如,可以考虑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来收集、利用雨水资源,降低对自来水的依赖。

此外,也可以采用绿化屋顶等措施,以减少建筑物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综上所述,建筑物屋顶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点包括合理的屋面设计、排水口的设置、排水管道布局和尺寸的确定,以及排水系统的清洁和维护。

同时,还应兼顾可持续性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屋面排水设计规范 屋面排水系统

屋面排水设计规范 屋面排水系统

屋面排水设计规范屋面排水系统屋面排水是指通过屋面的导水装置,将屋面的雨、雪水迅速排出,避免产生屋面积水的措施。

是为了使降落在建筑物屋面的雨水和雪水,特别是暴雨,在短时间内形成积水及时排除室外,避免造成积水四处溢流或屋面漏水而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为了能够使积水迅速排除屋面,进行周密的排水设计是必要的。

一、屋面排水设计规范屋面排水设计的主要任务首先将屋面划分成若干个排水区,然后通过适宜的排水坡和排水沟,分别将雨水引向各自的落水管再排至地面。

具体步骤:(1)确定屋面坡度的形成方法和坡度大小;(2)选择排水方式,划分排水区域;(3)确定天沟的断面形式及尺寸;(4)确定落水管所用材料和大小及间距,绘制屋顶排水平面图。

单坡排水的屋面宽度不宜超过12m,矩形天沟净宽不宜小于200mm,天沟纵坡最高处离天沟上口的距离不小于120mm。

落水管的内径不宜小于75mm,落水管间距一般在18m~24m之间,每根落水管可排除约200平方米的屋面雨水。

水专业规范,每根落水管可排除约250平米的屋面汇水面积(汇水面积含屋面的墙面面积)。

二、屋面排水系统1.屋面雨水系统按照管道的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内排水是指屋面设雨水斗,雨水管道设置在建筑内部的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内排水系统适用于屋面跨度大、屋面曲折(壳形、锯齿形)、屋面有天窗等设置天沟有困难的情况,以及高层建筑、建筑立面要求比较高的建筑、大屋顶建筑、寒冷地区的建筑等不宜在室外设置雨水立管的情况,多采用内排水。

内排水系统一般由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干管和附属构筑物几部分组成2.屋面雨水系统按照屋面的排水条件分为:檐沟排水、天沟排水檐沟外排水由檐沟和敷设在建筑物外墙的立管组成。

降落到屋面的雨水沿屋面集流到檐沟,然后流入隔一定距离设置的立管排至室外的地面或雨水口。

根据降雨量和管道的通水能力确定1根立管服务的屋面面积,再根据屋面形状和面积确定立管的间距。

房屋屋面的防水与排水设计

房屋屋面的防水与排水设计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房屋屋面的防水与排水设计屋面防水与排水是屋面构造的核心,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问题。

目前,通常采用刚性防水与柔性防水两种做法。

1屋顶排水方式(1)无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方式,又称为自由落水。

无组织排水的优点是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缺点是雨水直接从檐口流泻到地面,外墙脚常被飞溅的雨水侵蚀,降低了外墙的坚固耐久性。

它适用于一般低层或少雨地区建筑。

(2)有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是通过檐沟、落水沟、水落管道组成的排水系统,将屋面积水有组织地排至地面。

有组织排水常采用外檐沟排水、女儿墙内檐沟排水和内排水三种形式。

1)外檐沟排水。

雨水从屋面直接流入檐沟内,在檐沟内垫出0.5% ~1%的纵向坡度。

雨水顺坡度流入雨水口,也可在外檐沟内设置栏杆或易于泻水的女儿墙。

2)女几墙内檐沟排水。

女儿墙内设内檐沟或垫坡排水,雨水口可穿过女儿墙沿女儿墙外设水落管排水或雨水口垂直穿过楼板,通过外墙内侧雨水管排水。

3)内排水。

内排水主要用于高层建筑、多跨建筑。

屋面雨水经雨水口穿过楼板,流入室内水落管或悬吊管,再经室内雨水系统排出。

2.屋面防水等级与设防要求屋面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和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按不同等级进行设防,其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3.坡屋顶的屋面排水屋顶和墙交接处即为檐部,檐部构造与屋面的排水沟方式有关。

挑檐的构造与承重结构、基层材料和出檐长度有关:有组织排水的挑檐天沟可用26号镀锌薄钢板制成或采用钢筋用心专注、服务专业混凝土檐沟,钢筋混凝土檐沟的净宽度应大于或等于200mm,分水处最小深度应大于或等于80mm,沟内最小纵坡:卷材防水大于或等于1%;自防水大于或等于0.3%;砂浆或块料面层大于或等于0. 5%。

雨水管常用的直径为lOOmm,坡屋顶雨水管的最大间距为15m。

封檐构造是将墙身砌至檐部以上,檐部以上的墙体叫压檐墙,又叫女儿墙。

墙的顶部要做混凝土压顶,以避免顶面的雨水渗入墙内。

屋顶排水组织设计的内容

屋顶排水组织设计的内容

屋顶排水组织设计的内容屋顶排水组织设计。

屋顶排水是建筑物中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因此,屋顶排水组织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进行屋顶排水组织设计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屋顶结构、降雨量、排水设施等,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屋顶排水组织设计的相关内容。

首先,屋顶排水组织设计需要考虑屋面的坡度。

坡度是指屋面的倾斜程度,它直接影响着雨水的流向和排水速度。

一般来说,屋面的坡度应该根据当地的降雨量来确定,降雨量大的地区需要更大的坡度来保证雨水能够迅速排走,避免积水造成屋面渗漏。

在设计坡度时,还需要考虑屋面的材料和结构,确保坡度设计合理、施工方便。

其次,屋顶排水组织设计需要考虑排水设施的设置。

排水设施包括雨水口、排水管道等,它们的设置位置和数量需要根据屋面的形状和大小来确定。

一般来说,屋面的高低不平处需要设置雨水口,以便雨水能够顺利流入排水管道。

排水管道的设计需要考虑排水量和排水速度,确保在大雨天气下也能够有效排水,避免积水对建筑物造成损害。

另外,屋顶排水组织设计还需要考虑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在一些地区,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施来收集和利用雨水,比如雨水桶、雨水花园等。

这不仅可以减少城市雨洪对排水系统的压力,还可以节约自来水资源,降低建筑物的环境影响。

最后,屋顶排水组织设计还需要考虑屋面的防水层和保护层。

防水层是保证屋面不渗漏的关键,它需要与排水系统紧密配合,确保雨水不会渗入建筑物内部。

同时,保护层也很重要,它可以保护屋面不受外部环境的侵蚀,延长屋面的使用寿命。

总之,屋顶排水组织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屋面的坡度、排水设施的设置、雨水的收集利用以及防水层和保护层的设计。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合理、高效的屋顶排水系统,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屋顶排水设计

屋顶排水设计

6.2 屋顶排水设计为了迅速排除屋面雨水,需进行周密的排水设计,其内容包括:选择屋顶排水坡度,确定排水方式,进行屋顶排水组织设计。

6.2.1 屋顶坡度选择一、屋顶排水坡度的表示方法常用的坡度表示方法有角度法、斜率法和百分比法。

坡屋顶多采用斜率法,平屋顶多采用百分比法,角度法应用较少。

二、影响屋顶坡度的因素1、屋面防水材料与排水坡度的关系防水材料如尺寸较小,接缝必然就较多,容易产生缝隙渗漏,因而屋面应有较大的排水坡度,以便将屋面积水迅速排除。

如果屋面的防水材料覆盖面积大,接缝少而且严密,屋面的排水坡度就可以小一些。

2、降雨量大小与坡度的关系降雨量大的地区,屋面渗漏的可能性较大,屋顶的排水坡度应适当加大;反之,屋顶排水坡度则宜小一些。

三、屋顶坡度的形成方法1、材料找坡材料找坡是指屋顶坡度由垫坡材料形成,一般用于坡向长度较小的屋面。

为了减轻屋面荷载,应选用轻质材料找坡,如水泥炉渣、石灰炉渣等。

找坡层的厚度最薄处不小于20mm 。

平屋顶材料找坡的坡度宜为2%。

2、结构找坡结构找坡是屋顶结构自身带有排水坡度,平屋顶结构找坡的坡度宜为3%。

材料找坡的屋面板可以水平放置,天棚面平整,但材料找坡增加屋面荷载,材料和人工消耗较多;结构找坡无须在屋面上另加找坡材料,构造简单,不增加荷载,但天棚顶倾斜,室内空间不够规整。

这两种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均有广泛的运用。

[屋顶坡度的形成见下图]屋顶坡度的形成6.2.2 屋顶排水方式一、排水方式1、无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方式,因为不用天沟、雨水管等导流雨水,故又称自由落水。

主要适用于少雨地区或一般低层建筑,相邻屋面高差小于4m;不宜用于临街建筑和较高的建筑。

2、有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是指雨水经由天沟、雨水管等排水装置被引导至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

二、排水方式选择确定屋顶排水方式应根据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质量等级、使用性质、屋顶面积大小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屋面排水与坡度设计

屋面排水与坡度设计

屋面排水与坡度设计一、屋面排水原理屋面排水原理是基于重力作用,将雨水从屋面引导到下水道系统中,防止水在屋面上积聚和渗入建筑物内部。

优良的屋面排水能快速排除雨水,减少水力冲击和建筑物的腐蚀,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

二、屋面坡度设计屋面坡度设计是为了使雨水能够顺利流向排水口,而不积聚在屋面上。

根据不同的屋面类型和降雨情况,屋面坡度的设计也有所不同。

1.平屋面坡度设计平屋面是指无明显坡度的屋面,一般采用平均坡度或局部坡度。

平均坡度是整个屋面的坡度相对均匀,适用于长期降雨较少的地区。

局部坡度是指屋面上的部分区域设置较大的坡度,适用于降雨较多的地区。

均匀分布和合理布局的坡度可以使雨水顺利排放,避免水在屋顶上积聚。

2.斜屋面坡度设计斜屋面是指具有明显坡度的屋面,一般采用单坡面、多坡面或屋面组合坡面设计。

单坡面是指整个屋面呈单一坡度,适用于斜坡屋面设计。

多坡面是指屋面分为多个坡面,适用于透水屋面设计。

屋面组合坡面设计是指将单坡面和多坡面结合起来,适用于不同功能区域的屋面设计。

斜屋面坡度设计的目的是将雨水迅速引导到下水道,避免水在屋面上滞留和渗入。

三、屋面排水设计方法屋面排水设计主要依据屋面面积、降雨量和设计排水能力,采用计算和经验法进行。

1.计算法计算法是根据屋面面积和降雨量确定设计排水能力,并计算出所需的排水设施(如天沟、落水管等)的尺寸和数量。

计算方法一般包括瞬时排水法和径流系数法。

瞬时排水法是根据降雨瞬时强度和屋面面积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排水量,从而确定排水设施的尺寸。

径流系数法是将降雨过程简化为径流过程,通过调整径流系数确定设计排水能力。

2.经验法经验法是根据实际经验和统计数据,结合当地气候和降雨情况,确定屋面排水的合理设计。

经验法一般适用于简单的建筑物和非重要的区域,可以根据当地的规范和标准来进行设计。

四、屋面排水设计注意事项在屋面排水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当地的气候和降雨情况,合理选择设计降雨量和排水能力。

屋顶排水设计

屋顶排水设计

4)雨水管最大间距
女儿墙平屋顶、内排水平屋顶: 18m 挑檐平屋顶:24m 坡屋顶瓦屋面:15m 单层厂房:30m
5)檐沟或天沟净宽及坡度
净宽度≥200mm,分水线处最小深度≥80mm。 檐沟、天沟及女儿墙内垫坡0.5~1%。 靠近檐沟或天沟处200-500mm加大到15%。
6)雨水管直径
民用建筑:75-100mm,常用100mm; 面积≤25m2阳台,可采用50mm; 工业建筑:100-200mm;
B:女儿墙内垫坡排水
高出屋面的女儿墙内 沿屋面做0.5~1%垫坡,墙 底设排水口安装弯管连接 墙外雨水管。
C:女儿墙内檐沟排水
高出屋面的女儿墙内 做檐沟,沟底0.5~1%垫坡, 墙底设排水口安装弯管连 接墙外雨水管。
D:长天沟外排水
E2:内落外排水
明装的雨水管有损建筑立面,故在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筑中,雨水管常采取暗装的 方式,把雨水管隐藏在假柱或空心墙中。假柱可以处理成建筑立面上的竖线条。
0.5%~1% 的坡度将雨水导至雨水口,再经落水管排至地面的散水或 明沟。
A:挑檐沟外排水
在屋檐四周或纵向檐口处挑出檐沟,沟内纵向找坡 0.5~1%,沟底设雨水口连接雨水管。
四周挑檐沟
纵向挑檐沟,山墙挑檐压边
有时为了上人或造型需要可在 挑檐沟内设置女儿墙或栏杆
纵向挑檐沟,山墙出顶
挑檐沟内设女儿墙或栏杆
内排水
中 间 天 沟 内 排 水 高 低 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 排 水
判断下列示意图的排水方式
3. 有组织排水设计要点
原则:屋面排水线路简捷;檐沟或天沟流水通畅;
雨水口负荷适当且布置均匀
1)坡的数量的确定 2)坡度的确定 3)汇水区域划分

屋顶排水设计

屋顶排水设计
况下,应采用有组织排水; (4)、临街建筑雨水排向人行道时宜采用
有组织排水。
4、屋面排水组织
• 定义:排水组织设计就是把屋面划分成 若干个排水区,将各区的雨水分别引向 各雨水管。
• 要求:使排水线路短捷,雨水管负荷均匀 , 排水顺畅。
4、屋面排水组织
① 确定排水坡面:
按跨度(进深)一
般为双坡,临街、
屋面排水组织设计在屋顶平面图中的基本反映
• 坡度:屋面坡度( 2-3%)、檐沟坡度 (0.5%)
• 分水线:变坡度的 交接线、坡度的最 高处和最底处分屋 面、檐沟分水线。
• 汇水区:屋面分水 线和两落水管之间 的屋面面积。
• 落水管及间距≤24M 。
0.5%
看屋顶图、屋顶设计1
屋顶平面图设计(加排水设计)
高低跨内排水
在两跨交界处也常常需要设置内天沟来汇集低跨屋 面的雨水,高低跨可共用一根雨水管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内落外排水 用于多柱距、多跨度厂房
3)、排水方式的选择
(1)、高度较低的简单建筑,为了控制造 价,宜优先选用无组织排水;
(2)、积灰多的屋面应采用无组织排水; (3)、在降雨量大的地区或房屋较高的情
1、画出顶层平面轴线再添加外墙轮廓线
屋顶平面图设计(加排水设计)
2、设计排水系统 • 确定排水方式(有组织或无组织) • 确定檐口排水方式(檐沟或女儿墙:按
建筑功能和外墙立面要求确定)
屋顶平面图设计(加排水设计)
• 确定屋面排水坡度数、坡度值:按进深 • 确定汇水面积、雨水口间距 3、画屋面分水线
檐口断面图
屋顶平面图
暗暗管管外外排排水水
明装的雨水管有损建筑立面,故在一些重要的公共 建筑中,雨水管常采取暗装的方式,把雨水管隐藏在假 柱或空心墙中。假柱可以处理成建筑立面上的竖线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屋顶平面图设计(加排水设计)
4、檐口外轮廓线(檐沟外排水)
3%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屋顶平面图设计(加排水设计)
4、檐口外轮廓线(女儿墙檐沟外排水)
3%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屋顶平面图设计(加排水设计)
5、画雨水口位置、纵向天沟及坡度、分水线 a、参照立面图是否可设置落水管 b、落水管间距要求≤24m (18~24m) 6、标出檐口节点详图位置 详图画法:照设计的排水系统选择檐口、泛 水等节点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屋顶平面图设计(加排水设计)
5、画雨水口位置、纵向天沟及坡度、分水线
3%
1/2
0.5~1%
18~24m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屋顶平面图设计(加排水设计)
5、画雨水口位置、纵向天沟及坡度、分水线
3%
1/2
0.5~1% 土木工程学院
18~24m
3、有组织排水
2)、内排水 内排水:雨水管置于室内 定义:雨水经雨水口流入室内雨水管,再 由地下管道将雨水排至室外排水系统的排 水方式 应用:大面积多跨屋面、高层建筑以及有 特殊需要时及严寒地区常采用的一种排水 方式;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中间天沟内排水
土木工程学院
檐沟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3、有组织排水
1)、外排水(排水管在外墙外面) 定义:雨水经过雨水口流入室外排水管 的排水方式。 根据檐口的做法,有组织外排水又分为 檐沟外排水:檐沟内垫出纵向坡度引水。 女儿墙外排水:女儿墙内设内檐沟或垫 出纵向坡度引水 女儿墙檐沟外排水等多种形式(见后图)
土木工程学院
3%
屋面分水线
檐沟分水线 18~24m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4、屋面排水组织设计
④天沟断面尺寸: 净宽≥200mm 天沟纵坡的坡度:1~0.5% 分水线处深度≥120mm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4、屋面排水组织设计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屋面排水组织设计在屋顶平面图中的基本反映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外排水形式
挑檐沟外排水
高低跨挑檐沟外排水
女墙外排水
土木工程学院
女儿墙挑檐沟外排水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挑檐沟外排水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檐沟断面图
土木工程学院
屋顶平面图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女儿墙外排水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4、屋面排水组织
定义:排水组织设计就是把屋面划分成 若干个排水区,将各区的雨水分别引向 各雨水管。 要求:使排水线路短捷,雨水管负荷均匀, 排水顺畅。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4、屋面排水组织
① 确定排水坡面: 按跨度(进深)一 般为双坡,临街、 进深小单坡,进深 大四坡。 ②合理划分排水区: 一个雨水管汇水 150~200m2 汇水面积 ③雨水管设置: 150~200m2 间距18~24m
平屋顶无组织排水
坡屋顶无组织排水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钢板瓦屋面无组织排水 土木工程学院
瓦屋面无组织排水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2)、有组织排水
定义:雨水经由天沟 (檐沟)、雨水口、 雨水管等排水装置引 雨水 管 导至地面或地下管沟 的排水方式。 分类:外排水、内排 水 排水系统:屋面、檐沟、雨水斗、落水管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檐口断面图
土木工程学院
屋顶平面图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暗管外排水 暗管外排水
明装的雨水管有损建筑立面,故在一些重要的公共 建筑中,雨水管常采取暗装的方式,把雨水管隐藏在假 柱或空心墙中。假柱可以处理成建筑立面上的竖线条。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屋顶平面图设计(加排水设计)
2、设计排水系统 确定排水方式(有组织或无组织) 确定檐口排水方式(檐沟或女儿墙:按 建筑功能和外墙立面要求确定)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屋顶平面图设计(加排水设计)
确定屋面排水坡度数、坡度值:按进深 确定汇水面积、雨水口间距 3、画屋面分水线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2、屋顶的排水方式
分类:无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 1)、无组织排水(自由落水) 定义: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 一种排水方式,因为不用天沟、雨水管 等导流雨水,故又称自由落水。 应用:一般适用于低层建筑、少雨地区建 筑及积灰较多的工业厂房。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当房屋宽度较大时,可在房屋中间设一纵向天沟形成 内排水,这种方案特别适用于内廊式多层或高层建筑。 雨水管可布置在走廊内,不影响走廊两旁的房间。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高低跨内排水
在两跨交界处也常常需要设置内天沟来汇集低跨屋 面的雨水,高低跨可共用一根雨水管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内落外排水 用于多柱距、多跨度厂房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3)、排水方式的选择
(1)、高度较低的简单建筑,为了控制造 价,宜优先选用无组织排水; (2)、积灰多的屋面应采用无组织排水; (3)、在降雨量大的地区或房屋较高的情 况下,应采用有组织排水; (4)、临街建筑雨水排向人行道时宜采用 有组织排水。
坡度:屋面坡度 (2-3%)、檐沟坡 度(0.5%) 分水线:变坡度的 交接线、坡度的最 高处和最底处分屋 面、檐沟分水线。 汇水区:屋面分水 线和两落水管之间 的屋面面积。 落水管及间距≤24M。
土木工程学院
0.5%
看屋顶图、屋顶设计1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屋顶平面图设计(加排水设计)
1、画出顶层平面轴线再添加外墙轮廓线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总结
四、屋顶排水设计 1、屋顶的坡度选择 2、屋顶的排水方式 3、屋顶有组织排水 4、屋顶排水组织(屋顶平面图设计)
土木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第十章屋顶构造
本节结束 同学们再见!
土木工程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