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排水及节点设计作业讲评
屋面排水组织设计

屋面排水组织设计一、概述屋面排水组织设计是指根据建造物屋面的特点和要求,合理设计和安装屋面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排除,防止屋面积水和漏水等问题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屋面排水组织设计的相关要点和标准。
二、设计原则1. 确定排水方式:根据建造物的类型、屋面形式和附近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排水方式,包括表面排水、内部排水和集中排水等。
2. 确定排水坡度:根据屋面的材质和坡度要求,确定合适的排水坡度,保证雨水能够顺利流向排水口。
3. 考虑排水能力:根据降雨量和屋面面积等因素,计算出合适的排水能力,确保排水系统能够及时排除雨水。
4. 考虑防水措施:在设计排水系统的同时,要结合防水层的布置和材料选择,确保屋面不会因为排水系统而发生漏水问题。
三、设计步骤1. 采集资料:了解建造物的屋面形式、面积和周边环境等信息,采集相关资料,为设计提供依据。
2. 确定排水方式:根据建造物的类型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排水方式,如采用表面排水或者内部排水等方式。
3. 计算排水能力:根据降雨量和屋面面积等因素,计算出合适的排水能力,确定排水管道的尺寸和数量。
4. 设计排水坡度:根据屋面的材质和要求,确定合适的排水坡度,保证雨水能够顺利流向排水口。
5. 设计排水系统:根据排水方式和排水能力要求,设计排水系统的布置和连接方式,包括排水管道、排水口和排水设备等。
6. 考虑防水措施:结合防水层的布置和材料选择,设计防水层与排水系统的连接方式,确保屋面不会发生漏水问题。
7. 编制设计图纸:根据设计结果,编制详细的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和施工图等。
四、设计要求1. 排水坡度:屋面排水坡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通常要求不小于1%。
2. 排水能力: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能够满足降雨时的排水需求,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除。
3. 排水管道:排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耐压力和耐热性能好的材料,连接方式应坚固可靠。
4. 排水口:排水口应设置在合适的位置,数量和尺寸应根据排水能力和屋面面积等因素确定。
屋面排水及节点设计作业讲评

屋面排水及节点设计作业讲评一、设计方法和步骤1. 确定屋面坡度的形成方法和坡度大小屋面坡度的形成方法有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两种。
结构找坡适用于屋面进深较大(>18 m)的建筑。
民用建筑的进深一般都不大,所以一般均采用材料找坡。
屋面坡度可做成四坡屋面[见图4.2 (a)]或双坡屋面[见图4.2 (b)]。
四坡屋面沿屋面四周设置檐沟。
双坡屋面沿屋顶纵向两侧设置檐沟。
一般情况下,临街建筑平屋顶屋面宽度小于12 m时,可设单坡屋面[见图4.2 (c) ]。
屋面的排水坡度应根据屋顶的结构形式、屋面基层类别、防水构造形式、材料性能及当地气候等条件确定,并应符合表4.1的规定。
2. 确定排水方式屋面排水方式分为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两类。
在年降雨量小于或等于900 mm的地区,檐口高度大于10 m时,或年降雨量大于900 mm的地区,檐口高度大于8 m时,应采用有组织排水。
在年降雨量小于或等于900 mm的地区;檐口高度不大于10 m时,或年降雨量大于900 mm的地区,檐口高度不大于8m时,可采用无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通常有外排水和内排水之分。
内排水仁见图4.3 (d)]多用于多跨房屋、高层建筑以及寒冷地区水落管易发生冰冻堵塞的建筑。
其他建筑宜优先考虑采用外排水方式。
外排水方式通常有檐沟外排水[见图4.3 (a) ]、女儿墙外排水[见图4.3 (c) ]、女儿墙檐沟外排水[见图4.3 (b)]和内排水[见图4.3 (d) ] 4种方案。
3. 划分排水区域排水区域的划分应尽可能规整,面积大小应相当,以保证每个水落管的排水面积负荷相当。
在划分排水区域时,每块区域的面积宜小于200m2,以保证屋面排水通畅,防止屋面雨水积聚;并要考虑到雨水口的设置位置。
雨水口的设置位置要注意尽量避开门窗洞口和人口的垂直上方位置,一般应设置在窗间墙部位。
雨水口间距一般为18 ~24 m,民用建筑水落管间距以12~16 m为宜。
4. 确定檐沟的断面形状、尺寸以及檐沟坡度檐沟一般采用出墙面的外挑形式,所以在确定断面形状时要考虑到檐沟对立面效果的影响,同时由于是悬挑构件,设计时须防止倾覆。
屋面排水设计规范以及屋面排水设计原则

屋面排水设计规范以及屋面排水设计原则屋面排水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屋面排水设计规范和原则对于保证建筑物的排水效果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屋面排水设计规范和原则。
首先,屋面排水设计应遵循相关的国家和地方规范。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降雨量不同,所以对于屋面排水设计的标准和要求也有所不同。
设计师需要根据当地的规范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一般来说,屋面排水设计规范包括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管径和坡度的确定以及材料的选择等。
其次,屋面排水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要求。
建筑物的屋面结构对于排水系统的设计起到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需要根据屋面的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排水方式,如平面屋面可以采用坡度排水,而拱形屋面则可以采用溢流方式排水。
此外,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也需要考虑,如屋顶花园需要考虑排水系统的通畅性和排水速度等。
再次,屋面排水设计应保证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屋面排水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排水能力,能够及时排除降雨水,避免水滞留或积聚引起渗漏和破坏。
设计师需要根据降雨量和屋面面积确定合适的排水管径和坡度,保证排水系统的通畅性。
同时,排水系统的材料应具备耐腐蚀性和耐久性,能够经受住长期的使用和恶劣的气候条件。
最后,屋面排水设计应考虑环保和节能因素。
在设计屋面排水系统时,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荷和能源的消耗。
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降雨水收集和利用起来,用于草坪浇灌、卫生间冲洗等用途。
同时,也可以采用节水型排水设备,如节水龙头和节水马桶等,减少排水量和能源消耗。
综上所述,屋面排水设计规范和原则对于保证建筑物的排水效果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设计师应根据当地的规范和要求,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要求,保证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兼顾环保和节能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屋面排水设计,可以确保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延长其寿命。
建筑中的屋面排水技术分析

建筑中的屋面排水技术分析建筑物的屋面排水系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因为它可以帮助建筑物排除积水,降低建筑物内部空气湿度,以及减少建筑物屋顶的负荷,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对建筑中的屋面排水技术进行分析,从材料、设计、施工和维护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材料方面屋面排水系统的主要材料包括排水管道、屋面防水层、排水板和过水板等。
在选择这些材料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建筑物的使用和功能要求来进行选择。
排水管道是屋面排水系统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选用PVC排水管道或玻璃钢排水管道,这两种管道具有较好的耐酸碱、耐腐蚀、抗热、防渗透等特点,并且易于安装和维修。
屋面防水层则是保证建筑物不渗水的关键,一般采用防水涂料、防水卷材和防水板材等,这些材料具有不老化、耐酸碱、抗UV、抗老化等特点,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排水板和过水板则是屋面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般选用聚氨酯排水板或者热熔胶板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和稳定的性质,能够满足建筑物的要求。
二、设计方面屋面排水系统的设计一般分为内排和外排两种方式,内排为将雨水引入排水管道后,通过室内排水井和下水道排出,这种设计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多层住宅等。
外排为将雨水排出建筑物外部,在地面上或者管道下方排出,这种设计适用于低层建筑物和天井等。
在设计屋面排水系统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降雨量、地形地势、排水管道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设计。
设计时还需要注意合理地设置斜度、防止漏水和积水等问题。
三、施工方面在屋面排水系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
首先需要保证材料的质量,杜绝假冒伪劣材料的使用。
其次需要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如排水板和排水管之间的接缝处理、屋面防水层的涂抹均匀等。
最后需要保证施工时的安全,如佩戴防护装备、遵守施工规定等。
四、维护方面在屋面排水系统的正常使用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定期维护,以保证其正常使用效果。
《屋顶排水系统施工技术解析》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屋顶排水系统施工技术解析》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屋顶排水系统施工技术解析》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屋顶排水系统施工技术解析》(大纲)一、屋顶排水系统概述1.1屋顶排水系统的定义与功能1.2屋顶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二、屋顶排水系统设计原则及要求2.1设计原则2.2设计要求2.3设计流程与注意事项三、屋顶排水系统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3.1施工准备3.1.1材料准备3.1.2施工工具准备3.1.3施工现场准备3.2屋顶排水系统安装3.2.1排水管道安装3.2.2排水沟槽施工3.2.3落水口及检查口安装3.2.4雨水管及雨水井施工3.3施工操作要点3.3.1确保施工安全3.3.2排水管道连接及固定3.3.3防水处理及验收3.3.4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四、屋顶排水系统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4.1常见问题4.2解决措施五、屋顶排水系统施工案例解析5.1案例一:某住宅小区屋顶排水系统施工5.2案例二:某商业综合体屋顶排水系统施工六、屋顶排水系统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6.1技术发展趋势6.2市场前景与展望一、屋顶排水系统概述1.1 屋顶排水系统的定义与功能屋顶排水系统是建筑物屋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收集并排除屋顶积水,防止水汽、雨水等水分对屋顶结构及室内环境造成损害。
屋顶排水系统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手段,确保建筑物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防水、排水性能,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屋面排水规范与设计的全面解析

屋面排水规范与设计的全面解析屋面排水是指将屋面降水快速、安全、有效地排出屋面的设计和规范。
屋面排水的设计与规范直接影响着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性。
以下是对屋面排水规范与设计的全面解析。
一、屋面排水设计的目的与原则:1.目的:将屋面降水迅速、顺利地排出,以防止积水,避免屋面渗漏和结构损坏。
2.原则:-基于自然排水:尽量利用自然力,减少人工泵站的使用,并确保降水不会倒流或积水。
-合理设计水量:根据屋面降水量、屋面类型和降水频率,合理设置排水设施,确保排水量适宜。
-安全排水:排水设施应考虑人身安全,避免尖锐物和滑倒的可能性。
-经济可行性:设计应权衡成本和效益,并考虑设备的维护保养成本。
二、屋面排水的设计要素:1.屋面类型:屋顶的类型直接影响到排水系统的设计和选择,例如平屋顶、斜屋顶或金属屋顶等。
2.屋面降水量:根据当地的气候数据和统计资料,计算出屋面的设计降水量,作为排水设施的基础数据。
3.排水系统:包括屋面排水设备(如下水管、接水筒、排水板等)、排水管道(包括主管道和分管道)和排水口(如雨篦子、排水管等)。
4.坡度设计:根据降水量和排水管道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屋面坡度,使水能够快速流向排水口。
5.排水口设计:根据降水量、建筑物类型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排水口,确保排水量和排水速度适宜。
三、屋面排水的规范与设计方法:1.国家规范:根据当地的建筑规范和排水规范进行设计,确保设计符合国家标准和法规要求。
2.安全性:屋面排水设计应考虑到排水设备的安全性,避免尖锐物和滑倒的可能性,保证行人的安全。
3.材料的选择:合理选择耐候性强、不易老化和耐腐蚀的材料,以提高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
4.可维护性:设计应考虑到排水系统的维护和清洁,易于检修和维修,以延长排水系统的寿命。
5.排水管道的布置:合理布置排水管道,避免管道过长、弯曲或不畅通的情况,确保排水快速、畅通。
6.排水口的设置:根据屋面类型和降水量选择合适的排水口,避免堵塞和积水。
浅析屋顶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思考

屋顶排水系统从市政排水还是建筑物排水,都有着重要作 用,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季风区的城市,突
(下转第20页)
14 建筑与装饰2020年12月中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3)集水设施及处理设备。集水设施除了四周防水之 外,可在集水设施的底部单独设计一个与土壤相连接的可渗透 的排水口。由于每栋建筑物地下的土质情况不同,可结合实际 情况设置排水口的大小。
5 屋顶排水系统的前景思考 (1)从生态城市角度。随着生态城市、海绵城市等理念
的落实,城市越来越看重可持续发展。城市运转需要消耗大量 的能源资源,水资源就是其中之一,城市的舒适程度与经济发 展、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息息相关。而解决城市资源利用这一 方面,就需要从雨水的利用开始。屋顶排水系统的落实推广,可 以让城市范围内的水资源循环流动起来。收集屋顶雨水减缓暴雨 时地面排水系统的径流压力,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城市内涝。在城 市降雨时不产生额外的积水,在降雨之后又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消 防、绿化等二次利用。收集雨水的设施分布在城市的多个角落, 也能影响城市局部的天气,对降温、空气增湿有一定作用,让 整个城市在一个合理的生态系统中充分运转起来。
(3)节约能耗。屋顶雨水有一定的污染物,需要对屋顶 的雨水进行有序的收集处理等工序,才能够对水进行二次利 用。将储存的雨水在消防、路面、绿化等方面进行使用,减缓
城市用水紧张的情况[3]。
4 屋顶排水系统的设计 屋顶排水系统由屋面收集区域,屋面排水沟及落水管,集
水设施及处理设备三部分组成。 (1)屋面收集区域。屋面在一定时间内会滞留一部分的
3 屋顶排水系统的作用 (1)截留雨水。屋顶排水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将流经屋面
屋面排水及节点设计

屋面排水及节点设计屋面排水是指将雨水从建筑屋面上排放出去,以避免因暴雨等天气导致的积水问题。
屋面排水系统包括屋面排水轨道、下水道、雨水收集器和水管等组成部分。
节点设计是指在屋面排水系统中的连接部分,用于连接不同部件和转换方向。
屋面排水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降雨量、屋面面积、屋面材料等。
其中,降雨量是决定屋面排水系统能力的重要因素。
根据降雨量的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屋面排水轨道和下水道尺寸。
屋面面积和材料也会影响到屋面排水的设计,大面积屋面需配置更多的排水设施,而材料的选择会影响水流的速度和排水效果。
在屋面排水系统的设计中,节点的设计起到了连接不同部件的作用。
节点可以是弯头、三通、四通等形状,用于转换水流的方向和连接水管。
节点的设计应考虑水流的速度和压力,以确保水流畅通无阻。
此外,节点的位置也需要合理布置,以便实现整个屋面排水系统的协调运作。
屋面排水及节点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设计要符合国家建筑规范和标准,确保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其次,设计要满足排水能力的需求,确保在大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能够有效排水。
此外,还应考虑到屋面排水设施的维护和清洁,以确保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
在实际的屋面排水及节点设计中,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避免使用容易生锈和堵塞的材料。
其次,合理配置屋面排水设施的数量和位置,以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排水。
另外,定期对屋面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漏水和清理堵塞,以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之,屋面排水及节点设计需要综合考虑降雨量、屋面面积和材料等因素,合理配置排水设施的数量和位置,并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屋面排水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对于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和居民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设计和维护都需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屋面排水及节点设计作业讲评
一、设计方法和步骤
1. 确定屋面坡度的形成方法和坡度大小
屋面坡度的形成方法有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两种。
结构找坡适用于屋面进深较大(>18 m)的建筑。
民用建筑的进深一般都不大,所以一般均采用材料找坡。
屋面坡度可做成四坡屋面[见图4.2 (a)]或双坡屋面[见图4.2 (b)]。
四坡屋面沿屋面四周设置檐沟。
双坡屋面沿屋顶纵向两侧设置檐沟。
一般情况下,临街建筑平屋顶屋面宽度小于12 m时,可设单坡屋面[见图4.2 (c) ]。
屋面的排水坡度应根据屋顶的结构形式、屋面基层类别、防水构造形式、材料性能及当地气候等条件确定,并应符合表4.1的规定。
2. 确定排水方式
屋面排水方式分为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两类。
在年降雨量小于或等于900 mm的地区,檐口高度大于10 m时,或年降雨量大于900 mm的地区,檐口高度大于8 m时,应采用有组织排水。
在年降雨量小于或等于900 mm的地区;檐口高度不大于10 m时,或年降雨量大于900 mm的地区,檐口高度不大于8m时,可采用无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通常有外排水和内排水之分。
内排水仁见图4.3 (d)]多用于多跨房屋、高层建筑以及寒冷地区水落管易发生冰冻堵塞的建筑。
其他建筑宜优先考虑采用外排水方式。
外排水方式通常有檐沟外排水[见图4.3 (a) ]、女儿墙外排水[见图4.3 (c) ]、女儿墙檐沟外排水[见图4.3 (b)]和内排水[见图4.3 (d) ] 4种方案。
3. 划分排水区域
排水区域的划分应尽可能规整,面积大小应相当,以保证每个水落管的排水面积负荷相当。
在划分排水区域时,每块区域的面积宜小于200m2,以保证屋面排水通畅,防止屋面雨水积聚;并要考虑到雨水口的设置位置。
雨水口的设置位置要注意尽量避开门窗洞口和人口的垂直上方位置,一般应设置在窗间墙部位。
雨水口间距一般为18 ~24 m,民用建筑水落管间距以12~16 m为宜。
4. 确定檐沟的断面形状、尺寸以及檐沟坡度
檐沟一般采用出墙面的外挑形式,所以在确定断面形状时要考虑到檐沟对立面效果的影响,同时由于是悬挑构件,设计时须防止倾覆。
常采用的檐沟形式有现浇式、预制搁置式和自重平衡式,如图4.4所示。
檐沟的外壁高度一般为200~300 mm,分水线处的最小深度不小于120 mm,由于檐沟对建筑立面效果影响较大,所以也可根据设计要求适当加高。
檐沟净宽应不小于200 mm,檐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用石灰炉渣等轻质材料垫置起坡。
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 mm 。
檐沟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
5. 确定水落管所用材料、口径大小,布置水落管
水落管管材通常有铸铁、镀锌铁皮、PVC塑料和陶瓷等,选择管材时,要结合经济效果、立面要求、当地材料供应情况和通常做法综合考虑。
民用建筑水落管常用管径有75 mm, 100 mm, 125 mm等几种。
选择水落管管径时,应根据汇水面积确定,一根水落管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m2。
表4.2中列出了一根水落管最大汇水面积、小时降雨量与管径的关系。
一般选用100 mm管径的水落管。
水落管距离墙面不应小于20 mm,其排水口距离水坡的高度不应大于200 mm。
水落管应用管箍与墙面固定,管箍最大间距不得超过1.2 m。
接头的承插长度不应小于40 mm。
水落管经过的带形线脚、檐口线等墙面突出部分处宜用直管,并应预留缺口或孔洞。
当必须采用弯管绕过时,弯管的接合角应为钝角。
6. 檐口、泛水、水落口和刚性防水屋面分格缝、屋面变形缝的节点设计
1) 檐口节点设计
(1)卷材防水屋面的天沟、檐沟应增铺附加层。
当采用沥青防水卷材时,应增设一层卷材;
当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时,宜采用防水涂膜增强层。
悬挑出墙体部分的长度一般可取400一600 mm,檐沟设计尺寸示意图见图4.5。
(2)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宜空铺,空铺宽度应为200 mm
(3)天沟、檐沟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
(4)无组织排水檐口800 mm范围内卷材应采取满粘法。
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
檐口下端应做滴水处理。
2)泛水节点设计
(1)柔性防水屋面泛水构造要求
①铺贴泛水处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
泛水收头应根据泛水高度和墙体材料确定收头的密封形式。
a.墙体为砖墙时,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用压顶条钉压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密封严密,压顶应作防水处理;卷材收头也可压人凹槽内固定密封,凹槽距屋面找平层的高度不应小于250 mm,凹槽上部的墙体也应作防水处理。
b.墙体为混凝土时,卷材的收头可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固。
②泛水宜采取隔热防晒措施,可在防水卷材面砌砖后抹水泥砂浆或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也可采用涂刷浅色涂料或粘贴铝箔保护。
③女儿墙、山墙可用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土压顶,也可用金属制品或合成高分子卷材封顶。
(2)刚性防水屋面泛水构造要求
①刚性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的交接处应留宽度为30 mm的缝隙,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泛水处应铺设卷材或涂膜附加层。
②卷材或涂膜附加层的收头处理同柔性防水屋面要求。
3) 水落口节点设计
(1)水落口宜采用金属或塑料制品。
(2)水落口埋设标高,应考虑雨水口设防时增加的附加层和柔性密封层的厚度及排水坡度加大的尺寸。
(3)水落口周围直径500 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并应用防水涂料涂封,其厚度不小于2 mm。
水落口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 mm、深20 mm的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
4) 刚性防水屋面分格缝节点设计
(1)分格缝的宽度宜为5~30 mm。
(2)缝内嵌填密封材料,上部应设置保护层。
5)屋面变形缝节点设计
(1)柔性防水屋面变形缝构造要求
缝内宜填充泡沫塑料,上部填放衬垫材料,并用卷材封盖,顶部加扣混凝土盖板或金属盖板。
(2)刚性防水屋面变形缝构造要求
①刚性防水层与变形缝两侧墙体的交接处应留宽度为30 mm的缝隙,并用密封材料嵌填。
②泛水处应铺设卷材或涂膜附加层。
③缝内应填充泡沫塑料,上部填放衬垫材料,并用卷材封盖,顶部加扣混凝土盖板或金属盖板。
二、设计要点和常见问题提示
1.屋面排水坡度
屋面排水坡度应符合表4.1的规定。
一般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采用材料找坡宜为2%。
卷材屋面的坡度不宜大于25%,当坡度大于25%时,应采取固定和防滑落的措施。
2.屋面排水找坡的几何关系
(1)错误示例及改进措施[见图4.6 (a)]
①错误示例
a.相同坡度相交天沟线不成45°;
b.排水口不在天沟底部最低处;
c.出现积水点△;
d. 檐沟纵坡小于1%;
e.宜设置两个排水口。
②改进示意方案a[见图4.6 (b)]
a.相同坡度相交线成45°;
b. 排水口位于天沟底部最低处;
c.死角设置反坡,以避免积水点;
d. 檐沟纵坡取1%。
③改进示意方案b[见图4.6(c)]
a.设置两个排水口;
b.当b<a时,可减小屋面的找坡厚度。
(2)有挑檐平屋面(见图4.7)
设檐沟外排水,周边檐口要在同一水平位置,可为四面排水找坡,相同坡度相交分水线居中,斜脊线为45°,即1:1的关系。
(3)无挑檐平屋面(见图4.8)
设女儿墙外排水时,屋面周边高度可以不同。
如为单面找坡,檐沟纵坡为1%,2%主
坡面与1%檐沟相交天沟线为26.56°,即2:1的关系。
(4)屋面形状不规则(见图4.9)
为减小建筑的找坡厚度,应根据排水方式和水落口位置,尽可能均衡坡长。
当长坡坡度为2%时,如要求檐口在同一水平位置,则短坡坡度必然大于2%。
3.屋面排水方式的选择要恰当
(1)屋面排水宜采用有组织排水。
3层及3层以下或檐高小于等于10 m的中小型建筑物,可采用无组织排水。
无组织排水的挑檐尺寸不宜小于0. 6 m 。
(2)屋面排水宜优先采用有组织外排水;高层建筑、多跨及集水面积较大的多层建筑,宜采用有组织内排水,也可采用内、外排水相结合的方式。
4.汇水面积和水落管数量的确定
(1)每一屋面或天沟,一般不宜少于两个排水口。
(2)每个雨水口的汇水面积不得超过按当地降水条件计算所得的最大值。
(可参考表4.20)
(3)小面积的雨篷可来用泄水管排水,泄水管伸出雨篷边应不小于50 mm,每个雨篷的泄水管应不少于两个。
大面积雨篷应采用有组织排水。
5.细部构造问题
(1)卷材防水屋面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 mm天沟、檐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
(2)高跨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其低跨屋面受水冲刷的部位应加铺一层卷材附加层,上铺300~500 mm宽的C20混凝土板材加强保护。
(3)高跨屋面为有组织排水时,水落管下应加设水簸箕。
(4)雨水口中心距端部女儿墙内边不宜小于0. 5 m,。
(5)凹形天沟宽度应满足安装雨水口所需的净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