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合集下载

第四章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介绍

第四章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介绍

第四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檐沟外排水系统
第四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2)内排水系统分类 ①单斗和多斗雨水排水系统 按每根立管连接的雨水斗数量内排水系统可分为单 斗和多斗雨水排水系统两类。单斗排水系统一般不设悬 吊管,在多斗排水系统中,悬吊管将几个雨水斗和排水 立管连接起来。单斗系统较多斗系统排水的安全性好, 所以应优先采用单斗雨水排水系统。 ②敞开式和密闭式雨水排水系统 按排除雨水的安全程度,内排水系统分为敞开式和 密闭式两种排水系统。前者利用重力排水,雨水经排出 管进入普通检查井。
第四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3)内排水系统布置和安装
①雨水斗 雨水斗是一种专用装置,设在屋面雨水由天沟进入 雨水管道的入口处。雨水斗有整流格栅装置,格栅的进 水孔有效面积是雨水斗下连接管面积的2~2.5倍,能迅 速排除屋面雨水。格栅还具有整流作用,避免形成过大 的漩涡,稳定斗前水位,减少掺气,并拦隔树叶等杂物, 整流格栅可以拆卸以便清理格栅上的杂物。 目前国内常用的雨水斗为65型、79型雨水斗、平蓖 雨水斗等。
第四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第四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②连接管 连接管是连接雨水斗和悬吊管的一段竖向短管。连 接管一般与雨水斗同径,连接管应牢固地固定在建筑物 承重结构(如桁架)上,管材可采用铸铁管或钢管。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中排水连接管应接至悬吊管上, 连接管宜采用斜三通与悬吊管相连。 变形缝两侧雨水斗的连接管,如合并接入一根立管 或悬吊管上时,应采用柔性接头。 ③悬吊管 悬吊管是悬吊在屋架、楼板和梁下或架空在柱上的 雨水横管。悬吊管连接雨水斗和排水立管,其管径不小 于连接管管径,也不应大于300mm。塑料管的坡度不小于
④立管

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由

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由

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排水系统,主要用于将屋面雨水排出室外。

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雨水斗:雨水斗是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的入口,它能够有效地收集屋面上
的雨水。

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雨水斗类型,如重力式、堰槽式和阻抗式等。

2.排水管道:排水管道是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的作用是将收
集的雨水输送到室外。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管道材料和规格,如铸铁管、PVC管和镀锌钢管等。

3.悬吊系统:悬吊系统是用来支撑和固定排水管道的,它能够确保管道在安
装和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

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和设计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悬吊方式,如吊架、支架和托架等。

4.雨水排放口:雨水排放口是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的出口,它能够将排出的
雨水排入下水道或其他合适的场所。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排放口类型,如直排式、弯头式和堰槽式等。

总的来说,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筑排水系统,它能够有效地排除屋面上的雨水,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在设计、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降雨量、建筑物结构、地理环境等,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2.2 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2 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进水格栅
虹吸式雨水斗
整流罩
下沉式雨水斗
排出管
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2 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连接管 连接雨水斗与悬吊管的短管。管径与雨水斗相同,
但不得小于100mm。 悬吊管
悬吊管与连接管和雨水立管连接,见雨水内排水系 统图,对于一些重要的厂房,不允许室内检查井冒水, 不能设置埋地横管时,必须设置悬吊管。
内排水 系统
檐沟外排水
屋面 雨水系统
外排水 系统
天沟 外排水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1.1 外排水系统的分类
檐沟外排水
雨水斗
檐沟
一般用于居住建筑, 屋面面积比较小的公共建 筑和单跨工业建筑,屋面 雨水汇集到屋顶的檐沟里, 然后流入雨落管,沿雨落 管排泄到地下管沟或排到 地面。
承雨斗 立管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压力流雨水系统 (虹吸式雨水系统)
屋面 雨水系统

外排水 系统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1.2 内排水系统的分类
↓ 单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 悬吊管上只连接单个雨水斗的系统。
↓↓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 悬吊管上连接多个雨水斗(一般不得多于4个)
的系统。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单斗排水,
检查井内接管方式
135º
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2 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排气井
为有效分离出雨水排除时吸入的大量空气, 避免敞开式内排水系统埋地管系统上检查井冒水 ,应该在埋地管起端几个检查井与排出管之间设 置排气井,排出的雨水流入排气井后与溢流墙碰 撞消能,流速大幅度下降,使得气水分离,水再 经整流格栅后平稳排出。

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及雨水管的设计要求

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及雨水管的设计要求

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及雨水管的设计要求1.1.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迅速、及时地将屋面雨水排至室外雨水管渠或地面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分为外排水和内排水两类。

外排水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且建筑物内部没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放方式。

按屋面有无天沟,又分为檐沟外排水和天沟外排水两种方式。

檐沟外排水由檐沟、雨水斗、承雨斗及立管组成。

天沟外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排水立管及排出管组成。

内排水是指屋面设雨水斗且建筑物内部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放方式或排水系统。

内排水系统由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干管和检查井组成。

内排水系统按每根立管接纳的雨水斗的个数,分为单斗和多斗雨水排水系统两类,单斗系统一般不设悬吊管。

按雨水排至室外的方法,内排水系统可分为架空管排水系统和埋地管排水系统。

架空管内排水系统是通过架空管将雨水排人埋地管中,由于使用要求不同,又可分为敞开式和封闭式。

内排水系统两种。

(1)架空管排水系统将雨水通过架空管道系统直接引到室外排水管(渠)中,室内不设埋地管,可以避免室内冒水。

架空管道需用金属管材多,易产生凝结水,管系内不能排入生产废水。

(2)埋地管排水系统埋地管排水系统是通过架空管、立管将雨水接入室内埋地管排至室外,按使用要求又分敞开式和封闭式两种:1)敞开式内排水系统。

由架空管道将雨水引入室内埋地管的检查井中,然后由埋地管引至室外。

若设计和施工不当,会引起检查井发生冒水现象。

此种系统可使用非金属材料,并可排入生产废水。

2)封闭式内排水系统。

封闭式内排水系统是压力排水,埋地管在检查井内装设封闭的三通管,管口用盖封闭以防冒水。

封闭式排水系统用于不允许冒水的建筑物。

系统不能排入生产废水。

1.2.雨水管的设计要求(1)雨水量计算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雨水量的大小是设计计算雨水排水系统的依据,其值与该地暴雨强度、汇水面积、以及径流系数有关。

1)设计降雨强度应按当地或相邻地区暴雨强度计算确定。

建筑屋面、建筑物基地、居住小区的雨水管道的设计降雨历时,可按下列规定确定:A.屋面雨水排水管道设计降雨历时按5min计算。

1.8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11页

1.8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11页

埋地横管
敞开系统一般采用悬吊管架空排至室外的,不设埋地横管; 密闭系统,室内设有检查井,检查井之间的管为埋地敷设。
检查井 雨水常常把屋顶的一些杂物冲进管道,为便于清通,室内雨水埋地管之 间要设置检查井。设计时应注意,为防止检查井冒水,检查井深度不得小小于 135º 。
排出管
室外排水管
室外检查井
3. 雨水排水采用的管材 室内外排水系统采用的管材有UPVC塑料管和 铸铁管,其最小管径可用DN75。 外排水系统下游管段管径不得小于上游管段 管径,且在距地面以上1.0m处设置检查口,并牢靠 地固定在建筑物的外墙上。
检查口
8.2.1 檐沟排水
间距 8~12m。
排水方式 屋面雨水汇集
到屋顶的檐沟里,然后流 入雨落管,沿雨落管排泄 到地下管沟或排到地面。
适用 居住建筑、屋面面
积较小的公共建筑、单跨
工业建筑。
2)天沟外排水
概念 是指在屋面上形成的排水沟,
接受屋面的雨雪水。雨雪水沿天沟 流向建筑物的两端,经墙外的立管 排到地面或排到室外地下雨水管道。
组成 天沟,雨水斗,排水立管 排水方式 雨水→屋面→天沟→立管
→地面或雨水管道
天沟长度 40~50m,i=0.003 适用 长度≤100m的多跨工业厂房
3)内排水系统
概念 内排水是指屋面设雨水斗,雨水管道设置在建筑内部 的雨水排水系统。
适用 屋面跨度大、屋面曲折(壳 形、锯齿形)、屋面有天 窗等设置天沟有困难的情况,以及高层建筑、建筑立面要求 比较高的建筑、大屋顶建筑、寒冷地区的建筑等不宜在室外 设置雨水立管的情况。
1.8 建筑屋面雨水排放系统 1.8.1 任务
及时排除降落在建筑物屋面的雨水、雪水,避免形成屋顶积水对 屋顶造成威胁,或造成雨水溢流、屋顶漏水等水患事故,以保证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1.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概念降落在建筑物屋面的雨水和雪水,特别是暴雨,在短时间内会形成积水,需要设置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有组织、有系统地将屋面雨水及时排除到室外。

2.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1)按雨水管道布置位置分类1)外排水系统: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内部没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放形式。

按屋面有无天沟,又可分为檐沟外排水系统和天沟外排水系统。

2) 内排水系统:是指屋面设有雨水斗,建筑物内部设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水系统。

内排水系统可分为单斗排水系统和多斗排水系统,敞开式内排水系统和密闭式内排水系统。

3)混合排水系统:同一建筑物采用几种不同形式的雨水排除系统,分别设置在屋面的不同部位,组合成屋面雨水混合排水系统。

(2)按管内水流情况分类1)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2)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由于在北方地区,气温比较寒冷,室外水容易结冰,故本设计采用内排水系统。

3.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1)外排水系统的组成1)檐沟外排水系统(重力流)。

2)长天沟外排水系统(单斗压力流)。

(2)内排水系统的组成内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干管和检查井组成。

内排水的单斗或多斗系统可按重力流或压力流设计,大屋面工业厂房和公共建筑宜按多斗压力流设计,雨水斗的选型与外排水系统相同,需分清重力流或压力流。

无论何种屋面雨水的排除都必须按重力流或压力流进行设计。

一般情况下,檐沟外排水系统应按重力流设计,长天沟外排水系统应按单斗压力流设计,内排水系统可按重力流或压力流设计,大屋面工业厂房和公共建筑宜按多斗压力流设计。

本设计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

4.雨水排水系统管材的选用外、内排水系统采用的管材有UPVC塑料管和铸铁管,其最小管径可用DN75mm,但注意下游管段管径不得小于上游管段管径,且在距地面以上1m处设置检查口,并牢靠地固定在建筑物的外墙上。

对于工业厂房屋面雨水排水管道,也可采用焊接钢管,但其内外壁应作防腐处理。

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

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

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摘要:1.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简介2.规程的主要内容3.规程的适用范围4.规程的实施与执行5.规程的重要性正文:1.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简介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于2014 年发布实施。

该规程主要针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技术要求和规定,旨在保证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2.规程的主要内容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术语和定义: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相关的术语进行了定义,以便于各方准确理解和使用。

(2)设计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参数、设计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设计合理、科学。

(3)材料和设备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使用的材料、设备进行了规定,以保证其质量、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4)施工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质量验收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施工质量。

(5)验收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验收的程序、方法、标准等进行了规定,以保证验收的科学性、客观性。

(6)运行维护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3.规程的适用范围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适用于我国境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

对于其他类型的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4.规程的实施与执行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均应严格按照本规程执行。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南京欧标世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对屋面排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能够有效的在雨季降低屋面的承载力、有效地降低屋面雨水渗透、快速的排出屋面雨水防止集聚等。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哪家专业?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
1、雨水斗:①整个雨水系统的进口;②主要作用是极大限度的排泄雨、雪水等;③对进水具有导流、稳流的作用,使水流平稳,以减少系统的掺气;④具有拦截粗大杂质的作用。

2、连接管:连接雨水斗与悬吊管的短管;
3、悬吊管:悬吊管与连接管和雨水立管连接;
南京欧标世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4、立管:接纳雨水斗或悬吊管的雨水,与排出管相连接;
5、排出管:将立管的水输送到地下管道中,雨水排出管设计时,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6、埋地横管:密闭系统一般采用悬吊管架空排至室外,不设埋地横管;敞开系统,室内没有检查井,检查井之间的管为埋地敷设。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哪家专业?小编为您推荐南京欧标世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欧标世诺建筑排水是一家专注建筑排水系统的服务商,欧标世诺专注排水十年业绩遍布华东,同时在华东区域建立了多家线下服务网点提供快捷的安装售后服务。

(下设南京欧标世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无锡分公司,常州分公司,重庆分公司,杭州分公司等)。

公司目前代理销售德国HOMA国际品牌污水提升系统及相关给排水设施。

其它各类管材管件等系统设备。

优异的方案设计,优良的品质要求,完善的售后服务为公司赢的了良好的市场和行业双口碑,公司秉承提供好方案,好产品,好安装,好售后的宗旨给客户以良好的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水格栅
虹吸式雨水斗
整流罩
下沉式雨水斗
排出管
内排水系统组成
2.连接管 连接雨水斗与悬吊管的短管。 3.悬吊管 悬吊管与连接管和雨水立管连接,见雨水内排 水系统图,对于一些重要的厂房,不允许室内检查 井冒水,不能设置埋地横管时,必须设置悬吊管。
4.立管 接纳雨水斗或悬吊管的雨水,与排出管连接。 5.排出管 将立管的水输送到地下管道中,雨水排出管设 计时,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檐沟外排水
• • • • • • •
雨水斗
檐沟
一般用于居住建筑, 承雨斗 屋面面积比较小的公共建 筑和单跨工业建筑,屋面 立管 雨水汇集到屋顶的檐沟里, 然后流入雨落管,沿雨落 管排泄到地下管沟或排到 地面。
2.天沟外排水
天沟
山墙 溢流口
泄压管
一般用于排除大型屋 面的雨、雪水。特别是多 跨度的厂房屋面,多采用 天沟外排水。
4.1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屋面雨水系统按照管道的设置位置不同可 分为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
内排水 系统 外排水 系统
屋面雨水系统
4.1.1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分类 • 按照雨水在管道内的流态不同可分为:
重力 无压流
重力半 有压流
屋面雨水系统
压力流

按屋面的排水条件分檐沟、天沟和无沟排 水。
• 4. 立管 • 立管连接一根悬吊管时,立管管径与悬 吊管管径相同。若一根立管连接两根悬吊管 时,应计算立管的汇水面积,再根据5min小 时降雨厚度h5、“k1=1时立管最大允许汇水 面积表”确定管径。
• 5. 排出管 • 管径一般与立管相同,为改善排水系统 的泄水能力,也可以比立管大一级。
• 6. 埋地管 • 为排水通畅,坡度应不小于0.003。敞开 式排水系统按非满流设计,最大允许充满度 在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时为0.50;管径 350~450mm时为0.65; • 管径大于500mm时为0.80。密闭式内排水系统 按满流计算。 • 埋地管计算方法和步骤与悬吊管相同。
单斗压力流排水系统计算
• 压力流屋面雨水排水管道总水头损失与流出水头之和不得大于 雨水管进、出口的几何高差;悬吊管的水头损失不得>80 kPa。 • 悬吊管设计流速不宜<1 m/s,立管设计流速不宜>10 m/s。 • 压力流排水管系出口应放大管径,其出口水流速度不宜>1.8 m/s,如其出口水流速度>1.8 m/s时,应采取消能措施。 • 压力流排水系统宜采用内壁较光滑的带内衬的承压排水铸铁管、 承压塑料管和钢塑复合管等,其管材工作压力应大于建筑物净 高度产生的静水压。用于压力流的塑料管,其管材抗环变形外 力应>0.15 MPa。
无沟外排水
檐沟外排水
屋面 雨水系统
外排水 系统
天沟 外排水

按出户埋地横干管是否有自由水面分为敞 开式和密闭式排水系统。
敞开式 排水系统 密闭式排水 系统
屋面雨水系统

按一根立管连接的雨水斗数量分为单斗系 统和多斗排水系统。
单斗系统
屋面雨水系统
多斗 系统
4.1.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1.檐沟外排水
4.2
4.2.1
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
单斗雨水系统
• 单斗雨水排水系统: • 悬吊管上连接单个雨水斗的雨水排水系统。 • 雨水斗水气流动状态: 降雨过程中,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雨水 斗泄流量Qy与天沟水深h、掺气量比K、雨水入 口处压力值P1、流量递增时间t等诸参数的关系 见下页图。
泄流量Qy与各个参 数之间的关系—1 k — 渗气量比。 P1 — 雨水入口处压 力值。
普通外排水设计计算
• 根据屋面坡度和建筑无立面要求等情况, 按经验布置立管,划分并计算每根立管的汇 水面积,计算每根立管需排泄的雨水量Q 。 查下表使设计雨水量不大于表中最大设计泄 流量,确定雨水立管管径。
雨水立管最大设计泄流量
75 管径(mm) 最大设计泄流量(L/s) 9
100 125 150 200 19 29 42 75
雨水斗直径 (mm) 单斗系统 多斗系统
75
9.5 7
100
15.5 12
125
22.5 18
150
31.5 26
200
51.5 39
• 2. 连接管:管径一般和雨水斗相同,直接选用 • 3. 悬吊管 • 悬吊管的泄流量与连接的雨水斗个数、管 道坡度、管道长度等因素有关。 • 当建筑屋面渲泄能力系数k1=1,5min小时 降雨厚度h5=100mm/h时,多斗系统悬吊管最大 允许汇水面积见附录。当建筑屋面坡度大于 2.5%,渲泄能力系数k1不等于1时,应按汇水面 积折算成相当于k1=1时的汇水面积F´。
• 4. 雨水量计算公式
Fq 5 Q k1 10000
Q F q5 h5 k1 —— —— —— —— ——
Fh 5 Q k1 3600
屋面雨水设计流量,L/s; 屋面设计汇水面积,m2; 当地降雨历时5min时的暴雨强度,L/(s•104 m2); 当地降雨历时5min时的小时降雨厚度,mm/h; 设计重现期为一年时的屋面渲泄能力系数。
降雨强度h5与系数N的关系表
h5(mm/h) N
50 60 70 80 90 10 11 12 14 16 18 20 0 0 0 0 0 0 0 72 60 51. 45 40 36 32. 30 25. 22. 20 18 4 7 7 5
4.4
压力流(虹吸式)雨水派水系统
压力流排水系统,同一系统的雨水斗应在同一水平 面上,长天沟外排水系统宜按单斗压力流设计;密闭式 内排水系统,宜按压力流排水系统设计;单斗压力流排 水系统应采用 65 型和 79 型雨水斗;多斗压力流排水系 统应采用多斗压力流排水型雨水斗,其排水负荷和状态 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 ↓ 单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 • 悬吊管上只连接单个雨水斗的系统。 • • • • • • • ↓↓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 悬吊管上连接多个雨水斗(一般不得多于4个) 的系统。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单斗排水, 以充分发挥管道系统的排水能力,单斗系统的排水 能力大于多斗系统。多斗系统的排水量大约为单斗 的80% 。
检查井
消能池
2.天沟外排水
• 所谓天沟,是指屋面上在构造上形成 的排水沟,接受屋面的雨雪水。 • 雨雪水沿天沟流向建筑物的两端,经 墙外的立管排到地面或排到雨水道。
天沟 沉降缝
雨水斗 检 查 井
消能池
3 雨水内排水系统
• 雨水内排水系统 • 内排水是指屋面设雨水斗,雨水管道设置在 建筑内部的雨水排水系统。 • 雨水内排水系统适用于屋面跨度大、屋面曲 折(壳形、锯齿形)、屋面有天窗等设置天沟有 困难的情况,以及高层建筑、建筑立面要求比较 高的建筑、大屋顶建筑、寒冷地区的建筑等不宜 在室外设置雨水立管的情况,多采用内排水。
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
• 屋面天沟为明渠排水时,天沟水流流速 可按明渠 • 均流公式计算: 2 1
v R I n —— 天沟水流速度; —— 水力半径; —— 天沟坡度; —— 天沟粗糙系数与天沟材料及施工情况有关; (见下页表格数据)
1 3 2 v R I n
பைடு நூலகம் 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
各种抹面天沟 n 值
4.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4.3.1 雨水量计算
• 2. 汇水面积F(m2) • 屋面汇水面积一般较小,一般以m2计算。 屋面有一定的坡度,汇水面积应按照水平投 影面积计算。
• 3. 渲泄能力系数k1 • 设计重现期为一年,屋面坡度小于2.5% 时,k1取1.0;屋面坡度大于2.5%时,k1取 1.5~2.0。
压力流状态
• 重力流状态:天沟水深比较小时,雨水进入雨水 斗时呈自由堰流状态,悬吊管内空气贯通,为不 满流的重力流状态。
• 气水混合两相流:天沟水位增加,泄流量增大, 悬吊管内压力会出现壅水状态的气水两相流。如 立管中形成水塞,则会产生抽吸作用,利于雨水 的排泄。
• 压力流状态:满流时为压力流。
4.2.2
天沟壁面材料 N
水泥砂浆光滑抹面
普通水泥砂浆抹面
0.011
0.012-0.013
无抹面
喷浆护面 不整齐表面 豆砂沥青玛地脂表面
0.014-0.017
0.016-0.021 0.020 0.025
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
• 1. 雨水斗 • 渲泄流量与雨水斗前水深有关,随水 深增大而增大,斗前水深一般不超过 100mm。 • 下表是雨水斗前水深83.7mm时,一个 雨水斗最大允许泄流量。
• • • •
式中 λ ——沿程阻力系数; D——管道计算内径,m; g——重力加速度,9.81 m/s2; n——管道内壁粗糙系数。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
• 多斗系统雨水排水系统: • 一根悬吊管上接几个(一般不超过 4 个) 雨水斗。
• 特点: • 一根悬吊管上的不同位置的雨水斗的泄流 能力不同,距离立管越远的雨水斗,泄流量越 小,距离立管越近的雨水斗泄流量越大。
4.3
4.3.1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雨水量计算
• 1. 设计暴雨强度q • 设计暴雨强度公式中应有重现期p 和屋 面集水时间 t 两个参数。设计重现期应根据 生产工艺及建筑物的性质确定,一般采用一 年,工业建筑可参考下页表各种数据确定。
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 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包括选择布置雨水 斗,布置并确定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 出管和埋地管。 • 根据最大允许泄流量换算成最大允许汇水面 积: 3600 Q Q F N F k1 h5 k1
(接下页)
(接上页)
N=3600/ h5 F —— 最大允许汇水面积,m2; Q —— 最大允许泄流量; K1 —— 渲泄能力系数; N —— 取决于5min小时降雨厚的系数度,取值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