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翻译及注释)

合集下载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译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从前,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名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从此就厌恶他。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和译文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和译文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和译文原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

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译文: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高中语文文言文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和译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和译文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和译文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

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度,这样下去您将会控制不住的。

”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

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译注释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译注释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译注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译注释《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和译文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和译文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和译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

庄公说:“制邑是个险峻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度,这样下去您将会控制不住的。

”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

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明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浚?窠?馈!?/STRONG>过了好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属于自己。

《郑伯克段于鄢》左丘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左丘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左丘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左氏传》中的名篇。

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

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颖地。

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颖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

原文:郑伯克段于鄢先秦:左丘明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

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

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注释、翻译、知识点归纳与练习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注释、翻译、知识点归纳与练习

伯克段于鄢初,武公娶于申,曰武。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氏欲之,焉辟害?”对曰:“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须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伯,讥失教也;谓之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氏于城颖,而誓之白:“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注释】(1)选自《左传·隐公元年》。

伯,指庄公。

属伯爵,所以称伯。

,春秋时国名,姬姓,在现在省新县一带。

克,战胜。

段,庄公之弟。

鄢(yān),地名,在现在省鄢陵县境。

(2)〔初〕当初。

高中语文文言文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和译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和译文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和译文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

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度,这样下去您将会控制不住的。

”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

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伯克段于鄢(翻译及注释)
第一段: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翻译: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

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注释:①初:当初。

②共:国名。

叔,排行在末的。

③寤:通“啎”,逆,倒着。

寤生,胎儿脚先出来,等于说难产。

④遂:从此就。

恶,憎恨。

之,指庄公。

⑤亟:屡次。

弗,不。

⑥及:到了。

⑦岩:险要。

邑:人所聚居的地方,大小不定。

⑧佗:同“他”。

第二段: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翻译: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那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许,恐怕对您有所不利。

”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

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注释:①祭仲:郑大夫。

雉,量词,长三丈,高一丈。

②参:三。

参国之一:国都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就是百雉。

③不度:不合法度。

非制:不是先王的制度。

④堪:经得起。

⑤厌:满足。

之,代词。

⑥无,通毋,不要。

滋,滋长。

蔓,蔓延。

⑦图,图谋,这里指设法对付。

⑧犹:尚且,还。

⑨毙:倒下去。

第三段: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翻译: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背叛归为自己。

公子吕说:“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就去服待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们产生疑虑。

”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将要遭到灾祸的。


注释:①既而:不久。

鄙:边邑。

贰:两个国君。

②庸:用。

及:赶上。

第四段: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翻译:太叔又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

公子吕说:“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


注释:①至:到。

②厚:指土地扩大。

众:百姓,这里指民心。

③昵:通“黏”,这里指能团结人。

崩:山塌,这里指垮下来,崩溃。

第五段: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

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翻译:太叔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

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

庄公打听到公叔段偷袭的时候,说:“可以出击了!”命令子封率领车二百乘,去讨伐京邑。

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

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

五月二十三日,太叔段逃到共国。

注释:①完:修葺,指修城。

聚,指聚集百姓。

缮:修理,制造。

甲:戎衣,铠甲。

兵:武器。

具:准备。

卒:步兵。

乘:兵车。

②帅:通“率”。

以:连词。

③奔:快跑。

出奔:指逃到外国避难。

第六段: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翻译: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庄公又后悔了。

注释:①置:放置,安顿,这里有放逐的意思。

②誓之:向她发誓。

③黄泉:地下的泉水,黄色:这里指墓穴。

等于说这辈子咱门不见面了。

第七段: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

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翻译:有个叫颍考叔的,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把贡品献给郑庄公。

庄公赐给他饭食。

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

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

颍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

”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

颍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相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依了他的话。

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从此,他们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

注释:①封:疆界。

封人:管理疆界的官。

②舍:放着。

③尝:这里是吃的意思。

④尔:你。

遗:给
⑤语:告之。

语之故:把缘故告诉他。

告之悔:把心里后悔的事告诉了他。

⑥阙:挖。

隧:用如动词,挖隧道。

⑦泄泄:形容快乐的样子。

第八段: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

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翻译:君子说:“颍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身上。

《诗经·大雅·既醉》篇说:‘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

’大概就是对颍考叔这类纯孝而说的吧?
注释:①纯:笃厚。

②施:延,扩展,等于说扩大影响。

③匮:尽。

锡:赐,给予。

④其:表达委婉的语气副词。

是:这个。

之:代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