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一、古代史知识点1.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发展-人类起源的地点和时间-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和时期划分-农业文明的出现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文明的四大发源地:亚非黄河流域、美洲、印度河流域、西亚古埃及河流域2.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古代国家的形成-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印度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中国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影响-古罗马帝国的特点和影响3.中国古代历史-三皇五帝和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周朝的分封制度和农业社会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和列国相争-秦朝的建立和统一中国-东汉末年的分裂和三国演义-南北朝的统一和隋唐时期的繁荣-宋代和元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明代的海外探险和农业生产-清朝的统治和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4.世界古代历史-古希腊城邦和希腊文明的兴起-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衰-印度古代历史和宗教文化-古埃及帝国的兴衰和埃及文化-美洲古代文明和玛雅文明的兴起和衰落二、近代史知识点1.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欧洲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地的开拓-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2.近代科技与工业革命-科学革命的背景和主要成果-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及其对工业发展的影响-近代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发明和革命3.近代中国历史-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的危机-太平天国起义和戊戌变法的失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4.世界近代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其对世界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格局的重塑-冷战的起因和两极世界的对立-联合国的成立和国际关系的变化-文化大革命和后冷战时期的世界三、现代史知识点1.当代中国历史-开放和中国经济的崛起-国家领导人的更迭和政治制度的变革-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当代世界历史-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崛起-科技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国际关系和地区冲突-环境问题和全球治理。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归纳
一、新石器时代
1.新石器时代发展: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最漫长的时期,从大约公元前7万年到公元前2100年,约持续了5000多年,是历史上经历着巨大发展的时代。
2.发现新石器文化:1921年,由徐玉祥领导的专家组,在今西安附近的洛阳崖发现了新石器文化,标志着中国历史发掘工作的开端。
3.新石器时代的发展结果:在新石器时代,以及晚期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比较迅速,出现了先民居住在一起的聚落,以及以石器为工具农耕的活动,晚期的新石器时代,还出现了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历史文明,形成了中国社会的最初原型。
二、夏商周时期
1.夏、商、周及西周:夏、商、周经历了约2000多年,从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770年,最后是西周,这期间出现了夏、商、周统一的时期,形成中国古代封建制的最初形式,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国家建构模式。
2.夏、商、周政治制度:夏、商、周政治制度,以国君为本,实行分封制,君臣之间有严格的礼法,以封建家庭为主体,社会三公九卿、百官千户的体制形成,其中重要礼官设置为五典。
3.夏、商、周文化:夏、商、周文化在诸子百家、神话传说中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历史初中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历史初中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历史初中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历史属于文科类的知识,其知识框架比较系统,所以切不可死记硬背,而要理解性的去记忆。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人类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以下是对初中历史知识点的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归纳。
一、中国古代史(一)史前时期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生活在约 170万年前。
2、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二)夏商周时期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三)春秋战国时期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
2、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秦国通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起来。
3、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四)秦汉时期1、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2、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在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六)隋唐时期1、隋朝开通了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开创了“贞观之治”;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科举制的创立,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七)宋元时期1、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辽、西夏并立。
2、宋朝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3、忽必烈建立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八)明清时期1、明朝加强君主专制,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2、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如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贵族叛乱等。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
(超详)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历史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一、中国古代史。
1. 先秦时期。
- 原始社会。
-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 - 20万年,他们会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
- 夏商周。
-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 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 春秋战国。
-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成为春秋首霸。
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成为中原霸主。
楚庄王也成为春秋霸主。
-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著名。
内容包括: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等。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 秦汉时期。
- 秦朝。
-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 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
-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 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 秦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 汉朝。
- 西汉建立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 汉武帝时期,西汉达到鼎盛。
汉武帝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总结(打印版)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总结(打印版)
考古学
- 考古学的概念和发展
- 中国著名考古遗址
古代文明
- 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 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
- 世界古代文明的比较
封建社会
-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阶级划分
-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 世界封建社会的比较
秦汉时代
- 秦朝的建立和统一
- 汉朝的兴盛和发展
- 秦汉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变革
唐宋时期
- 唐朝的开创和繁荣
- 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 唐宋时期的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
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与发展- 北方民族的南下与融合
-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合作与交流
近代中国的变革
- 清朝的衰落和西方列强的侵略- 辛亥革命和中国的成立
- 国共内战和新中国的建立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和发展
-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
- 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以上是初中历史知识点的全面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历史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也需要讲方式方法。
为了能够方便同学们更好地记忆历史重要知识点,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内容,欢迎使用学习!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中外的交往与冲突1.郑和下西洋:——最远大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南岸(1)原因: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时间:1405-1433年(3)影响: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强化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2.戚继光抗倭——岳家军与戚家军是我国两支著名队伍:戚家军(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永载入史册)3.葡萄牙于1553年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君主集权的强化1.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努尔哈赤:①统一女真各部②金:1616年,自立为汗③迁都沈阳(盛京)(2)皇太极(清太宗):①改女真族为满洲②清:1636年,清太宗,盛京③迁都北京:1644④贡献:重视发展生产;皇太极该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他在盛京称皇帝,改国号为清(3)明朝灭亡:1644年3.君主的集权化:(1)议政王大臣会议(2)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3)“文字狱”——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还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
人们称这种做法为“文字狱”。
影响——清朝的文字狱,制造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初中历史古代史易错、易混、易考知识点汇总先秦时期易错点: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2.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3.半坡人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制作彩陶;河姆渡人居住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
4.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
5.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一夏朝。
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6.夏、商、西周三朝的开国君主分别是禹、汤、周武王7.西周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分封制,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局势,扩大了统治范围。
8.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9.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易混点:1. 化石、遗址、遗迹是研究早期人类的主要依据。
2. 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使用天然火,但北京人不仅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这是北京人进步的地方。
山顶洞人则更进一步,会人工取火。
3. 纸出现之前中国书写材料的演进:陶器(刻画符号)→龟甲、兽骨(甲骨文)→青铜器(金文)一竹木简、丝帛(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4. 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
易考点:一、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二、分封制,西周为巩固统治而实施的一项社会等级制度,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和功劳大小将土地、平民、奴隶进行分封给诸侯,建立侯国,诸侯又可以继续往下分封,等级鲜明,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诸侯的义务:服从天子,缴纳贡品,镇守疆土,服从周王调兵。
作用: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使得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1.政治上: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出现了局部统一;各国实行改革变法,成为增强国力的重要手段。
2.经济上:铁农具使用范围得到推广,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
3.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
4.社会形态上:春秋时期,奴隶制度逐步瓦解;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得以确立。
5、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易混易错: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不是改革者的生死,而是是否实现了改革目的,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商鞅变法中商鞅被处死,只能说明变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不能说明变法失败,因为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推动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6、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易混易错:都江堰和灵渠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作用是防洪、灌溉;灵渠是运河,主要作用是航运。
另外,前者是秦国(战国时期)修建的,后者是秦朝时修建的。
7、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兼并,法家思想顺应时局需要,受到统治者青睐。
(2)儒家的政治理念体现了民本思想,虽不适应春秋战国纷争的时代需求,但对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易考点:各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张。
秦汉魏晋时期1、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易错易混:(1)秦国≠秦朝,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而秦朝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由秦始皇建立的一个统一的朝代。
(2)在秦朝开创的各种制度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中央集权制度,其最本质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
(3)县制并不是秦始皇首创,早在商鞅变法时已经出现;秦始皇将县制发展为郡县制并推行全国。
2、秦始皇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贯穿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始终,沿用了2000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根源为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思想。
秦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并使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使中国文明史和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易考点:秦的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3、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秦末农民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第二阶段指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军推翻秦王朝的统治。
4、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易错易混:(1)汉武帝“大一统”不叫“大统一”。
统一仅止国土,大一统则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多个方面。
(2)秦始皇统一后,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做为标准货币。
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五铢钱。
(3)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对儒学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但二者的本质相同,即均为文化专制的手段。
它们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4)关于治国思想,秦朝采用的是法家思想,西汉初年采用的是道家思想,汉武帝及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则以儒家思想为正统。
易考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
列表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统治措施的异同。
易错点:1. 重要历史名词书写:张骞、贾思勰、王羲之、西域都护、民族交融(不要写成“民族融合”,更不能写成“民族合并”)2. 其他(1)魏的建立者是曹丕,不是曹操;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不是三国时期。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核心是“汉化”,汉化的过程也是北魏封建化的过程。
易混点:1.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而非张骞开通了丝绸之路。
2.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江南地区的开发指的是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发展,经济重心南移指的是南方经济优于北方。
易考点:1.联系“一带一路”时政热点,考查古代丝绸之路和对外交往2.以造纸术为例考查中国传统文化3.由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民族交融4.司马迁对史料的考证及治史态度有时成为命题材料,适当关注隋唐宋时期易错点:1、重要的历史名词:三省六部、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曲辕犁、筒车、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安史之乱、黄巢起义、重文轻武2、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曲辕犁是耕作工具,筒车提水灌溉工具。
4、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
5、安史之乱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6、唐朝灭亡后,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在于唐朝藩镇割据。
五代十国虽然是一个政权分立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易混点:1、唐太宗时期名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唐玄宗重用:姚崇和宋璟。
2、李白:“诗仙”,飘逸洒脱、浪漫情怀;杜甫“诗圣”“诗史”淳朴厚重悲愤凄婉;白居易通俗易懂平易近人。
3、阎立本,代表作品《步辇图》,特点是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代表作品《送子天王图》,特点是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4、唐朝书法家颜真卿,特点: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代表作品《颜氏家庙碑》);欧阳询(特点:方折峻丽,笔力险劲,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碑》。
易考点:1、大运河的开通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②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科举制①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②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
武则天:首创殿试。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A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B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多年。
科举制的消极影响:束缚了人们思想,忽视实用性学问,也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3唐朝交流频繁的原因(吸引世界各国来华的原因):A、唐朝政权强大,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代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C、玄奘、鉴真等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D、唐朝海陆交通发达。
4、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的政策。
对我们今天的启示:A.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才能对于国外产生辐射力和吸引力.B.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5、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杯酒释兵权)(2)、行政方面:在中央,削弱宰相权力,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通判分权。
(3)、财政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三、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目的: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影响: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
B、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C、(消极作用)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