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血型

合集下载

生理学期末考试重点考点内容

生理学期末考试重点考点内容

生理学期末重点考点一、名解1、肺通气量: 是指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

2、阈强度: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3、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吸引水分子的能力。

4、肾糖阈: 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

5、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6、易化扩散: 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小分子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7、胸式呼吸: 以肋间外肌舒缩引起胸骨和肋骨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

8、腹式呼吸: 以隔肌舒缩为主引起的呼吸运动。

9、心动周期: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用的时间。

10、神经递质: 是指由神经元合成,突触前末梢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是受体,并产生突出后电位的信息传递物质。

10、氧容量: 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氧气量称为血氧容量。

11、胃-肠反射:在12指肠壁上存在多种感受器,酸、脂肪、高渗溶液及机械扩张均可刺激这些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胃的运动,使胃排空减慢。

12、机体内环境: 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细胞外液,故生理学中将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13、体位性低血压: 当机体有平卧突然转为直立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心脏以下静脉血管充盈扩张,造成大量血液滞留,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心排量减少和血压降低引起脑、视网膜一时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的现象。

14、主动转运: 离子或小分子物质在膜上膜蛋白的作用下,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的号能转运过程。

15、血型: 指血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16、呼吸: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17、消化: 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加工、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18、反射: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19、出胞: 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类物质被排出细胞的过程。

20、通气血流比值: 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0429生物题血型输血血液循环系统

0429生物题血型输血血液循环系统

血型和输血、循环系统综合:1.对于大量失血的病人,输血是目前医疗上最常用、最有效的抢救措施,输血前必须先检验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

下列有关血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血型是由遗传决定的,且通常情况下终生不变B.子女的血型一定与父母的血型相同C.一个人的血型是由他的血清中的凝集素决定的D.输血时必须输入同型血2.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地医生对大量失血的伤员进行输血抢救,结果有些伤员得救,有些伤员却在输血后更快死亡。

伤员输血后更快死亡的原因是()A.红细胞凝集B.感染疾病C.人体脱水D.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3.电影《爸爸的爱》中的小主人公得了白血病,在没有找到匹配移植骨髓之前,只有靠输血维持生命,如果其血型是A型,应该输入的血型最好为 ( )A.A型B.B型C.O型D.AB型4.(2011孝感)婴幼儿输液可选择头皮作为针刺部位,在这种情况下,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患病部位前可能没有流经的血管是()A.上腔静脉B.下腔静脉C.主动脉D.肺动脉5.(2010十堰)正常人的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着动脉血的两个腔是()A.左心房、右心房 B。

左心室、右心室C。

左心房、左心室D。

右心房、右心室6.(2010福州)图1是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7.(2010中山)根据右图所示判断,P和Q分别是()A.动脉,静脉 B.静脉,动脉 C.静脉,静脉 D.动脉,毛细血管[来源:学+科+网]8.(2010孝感)在一次医疗事故中,医生错误的将B型血输入A型血的病人体内,造成病人的上肢静脉内出现了大量的红细胞聚集团。

这些红细胞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的()A 脑部毛细血管B 肺部毛细血管C 肾小球毛细血管D 胃部毛细血管9.(2010恩施)血液在人体中主要起运输作用,当血液流经某器官时血液的成分往往要发生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液流经肺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养料含量不变B.血液流经小肠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C.血液流经肾脏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D.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减少,养料含量不变10. 关于血型的研究,最早是医生为了在战争中抢救大量失血的伤员而进行的。

血型与输血高频考点汇总(必备)

血型与输血高频考点汇总(必备)

血型与输血高频考点汇总(必备)一、ABO血型系统1、ABO血型遗传的基因座上有A、B、O三个等位基因,ABO 遗传座位于第9号染色体的长臂3区4带。

2、A和B基因为显性基因,O为隐性基因,父母双方各遗给子代一个基因,则ABO血型系统有6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AB、AO、BO、OO。

4种表型,分别为A、B、AB、O。

3、5~6周胎儿红细胞已可测出ABH抗原。

新生儿A、B抗原位点较成人少,一般在生后18个月时才能充分表现出抗原性,但抗原性也仅为成人的20%。

此外,ABH抗原频率亦随种族而不同。

所谓H抗原是形成A、B抗原的结构基础。

4、与H物质有关的酶是岩藻糖基转移酶。

与A抗原有关的酶是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

与B抗原有关的酶是半乳糖基转移酶。

5、ABH抗原不仅存在于红细胞膜上,也可存在于白细胞、血小板及其他组织细胞上。

ABH血型特异物质存在于唾液(含量最丰富)、尿、泪液、胃液、胆汁、羊水、血清、精液、汗液、乳汁等体液中,但不存在于脑脊液。

这些可溶性抗原又被称为“血型物质”。

6、血型物质的意义:①测定唾液血型物质,可辅助鉴定血型。

②中和AB0血型系统中的“天然抗体”,有助于检查免疫性抗体,鉴别抗体的性质。

③检查羊水可预测胎儿AB0血型等。

二、AB0系统抗体1、AB0系统抗体分天然抗体与免疫性抗体:天然抗体是在没有可觉察的抗原刺激下而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又称完全抗体或盐水抗体;也可能是由一种无觉察的免疫刺激产生而得。

免疫性抗体:有IgM、IgG、IgA,但主要是IgG。

抗A和抗B可以是IgM与IgG,甚至是IgM、IgG、IgA的混合物,但主要是IgM,而0型血清中以IgG为主。

2、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的主要区别:①天然抗体能被血型物质中和,而免疫性抗体则不能;②天然抗体在盐水中能与相应红细胞发生肉眼可见凝集,而免疫性抗体则不能;③天然抗体不通过胎盘,而免疫性抗体能通过胎盘。

3、ABO血型系统的抗体一般在出生后3-6个月开始出现,5-6岁时达峰值。

血型相关知识

血型相关知识

血型相关知识
血型是指血液中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的组合,通常用字母和符号表示。

在人类中,最常见的血型系统是ABO系统和Rh系统。

1. ABO系统:ABO血型系统是由A抗原、B抗原和O抗原组成的。

人们的血型可以分为A 型、B型、AB型和O型。

血型是由父母遗传给子女的,遗传规律是复杂的。

例如,如果一个父亲是A型血,母亲是B型血,他们的子女可能是A型、B型、AB型或O型。

2. Rh系统:Rh血型系统是根据血浆中是否有Rh抗原来分类的。

如果红细胞表面有Rh抗原,就是Rh阳性;如果没有,就是Rh阴性。

因此,人们的Rh血型可以是A+、A-、B+、B-、AB+、AB-、O+或O-。

3. 输血相容性:血型在医学中很重要,尤其是在输血过程中。

如果接受者和供血者的血型不匹配,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输血反应。

因此,医生在进行输血前通常会进行血型检测,以确保安全的输血过程。

4. 血型与个性、健康的关系:有一些人认为血型与个性、健康等方面有关联,这构成了一些流行的血型性格理论。

然而,科学上并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这些理论。

血型主要与遗传有关,而个性等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

5. 血型与食物:一些人相信不同血型的人在饮食方面有不同的需求,这被称为血型饮食。

然而,这一理论在科学上也缺乏足够的支持,而且应该谨慎对待。

总的来说,血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医学概念,对于输血和一些遗传性疾病的研究都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其他方面,一些与血型相关的理论可能缺乏科学依据。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Ⅰ、名词解释〔35个中任意抽5个〕一、阈强度:是在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二、环境: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三、正反响:但凡反响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一样的反响,称为正反响,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四、负反响:但凡反响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响,称为负反响,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五、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蛋白的帮助,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方式。

六、被动转运: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形式,转运不需要细胞代提供能量,其动力为细胞膜两侧存在的浓度差〔或电位差〕。

七、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逆浓度差〕转运的方式。

八、极化:细胞在安静时,保持稳定的膜电位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

九、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十、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根底上爆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十一、阈电位:对神经细胞和骨骼肌而言,造成膜上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十二、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容积与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十三、血型:根据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将血液分为假设干型。

十四、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十五、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十六、心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到动脉的血量。

它等于每搏输出量×心率,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为5L/分。

十七、搏出量:一侧心室每一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

十八、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安静状态安康成人的射血分数为55-65%。

十九、心指数:以单位体外表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指数为3.0-3.5L/分×平方米。

二十、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

高中生物血型遗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血型遗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血型遗传知识点总结血型遗传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不仅涉及到生物学的基本原理,还与医学、遗传学等领域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血型遗传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 血型的发现与分类血型的概念最早由奥地利生物学家卡尔·兰德斯泰纳在1900年提出。

他发现了人类血液红细胞表面存在的两种抗原,即A抗原和B抗原,由此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血型系统远比ABO系统复杂,存在多种不同的血型系统,如Rh血型系统、Lewis血型系统等。

# ABO血型遗传规律ABO血型的遗传规律是经典的孟德尔遗传。

ABO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有三个等位基因:A、B和O。

A和B基因是显性的,而O基因是隐性的。

这意味着,如果个体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个A基因和一个O基因,其血型将是A型,因为A基因在O基因面前表现为显性。

# Rh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是另一个重要的血型系统,它主要涉及RhD抗原。

如果红细胞表面有RhD抗原,个体就是Rh阳性;如果没有,则是Rh阴性。

Rh血型的遗传也是遵循孟德尔规律的,RhD基因是显性的。

大多数人群中,Rh阳性的个体远多于Rh阴性的个体。

# 血型遗传的实践应用血型遗传的知识在医学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输血时,必须确保供血者的血型与受血者相匹配,以避免输血反应。

此外,血型也是法医学中用于身份鉴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 遗传咨询与血型在遗传咨询中,血型遗传的知识可以帮助预测后代的可能血型。

例如,如果父母双方都是O型血,那么他们的子女也将是O型血。

如果一方是A型,另一方是B型,子女可能的血型包括A型、B型、AB型和O 型。

# 血型与疾病关联一些研究表明,不同的血型与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存在一定的关联。

例如,某些血型的人可能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而另一些血型的人可能对某些传染病有更好的抵抗力。

然而,这些关联性的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且不应被过度解读或用于医疗决策。

生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生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1.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组织、细胞直接接触的生存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稳态——是指细胞外液中的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反射——是批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

4.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

5.膜电位——生物细胞心膜为界,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跨膜电位。

6.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在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电位波动,细胞兴奋时发生的这种短暂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7.静息电位——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跨膜静息电位,简称静息电位。

8.阈值——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9.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就出现膜上的钠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

10.兴奋性——可兴奋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1.血型——指血细胞上所存在的特异抗原的类型;通常主要指红细胞血型。

12.血液凝固——血液从可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13.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14.心输出量——也称每分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的血量。

它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

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约5L/min。

15.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窖的百分比。

安静状态健康成人的射血分数55%-65%。

16.呼吸——指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17.肺通气——是指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出肺的过程。

或气体经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

18.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之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等于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三者之和。

19.时间肺活量——指在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呼气,分别记录第1、2、3秒末所呼气体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

30个血型知识

30个血型知识

30个血型知识1. ABO 血型系统有哪几种血型?:A 型、B 型、AB 型、O 型。

2. 哪种血型被称为“万能受血者”?:AB 型。

3. 哪种血型被称为“万能供血者”?:O 型。

4. Rh 血型系统中,阳性和阴性有什么区别?:Rh 阳性是常见血型,Rh 阴性较为稀有,俗称“熊猫血”。

5. 父母都是A 型血,子女可能是什么血型?:A 型或O 型。

6. 父母都是B 型血,子女可能是什么血型?:B 型或O 型。

7. 父母分别是A 型和B 型血,子女可能是什么血型?:A 型、B 型、AB 型、O 型。

8. 父母分别是A 型和O 型血,子女可能是什么血型?:A 型或O 型。

9. 父母分别是B 型和O 型血,子女可能是什么血型?:B 型或O 型。

10. 父母都是AB 型血,子女可能是什么血型?:AB 型。

11. 输血时为什么要进行血型匹配?:避免发生凝集反应,保证输血安全。

12. A 型血的人在性格上有什么特点?:这是一种观点,认为A 型血的人可能具有细心、谨慎等特点。

13. B 型血的人在性格上有什么特点?:有观点认为 B 型血的人可能比较开朗、自由。

14. AB 型血的人在性格上有什么特点?:可能具有独特、理性等特点。

15. O 型血的人在性格上有什么特点?:一些说法认为O 型血的人可能比较有活力、自信。

16. 血型与疾病有一定关联吗?:某些疾病可能与血型有一定相关性。

17. 哪种血型的人在人群中占比较高?:A 型、B 型、O 型的比例相对较高。

18. “熊猫血”为什么稀有?:Rh 阴性血型的人相对较少。

19. 血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鉴定?:实验室检测。

20. 血型在医学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意义?:是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21. 血型与饮食建议有关吗?:有一些观点认为血型与饮食选择有关。

22. 血型与运动能力有联系吗?:可能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23. 血型与免疫功能有关系吗?:血型可能对免疫反应有一定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血型
1.ABO血型
(1)ABO血型的抗原:分型的依据是细胞膜上含有的特异抗原(A凝集原或B凝集原)的类型。

分别为A型(A凝集原)、B型(B凝集原)、AB型(A和B凝集原)和O型(无A和B凝集原)。

(2)ABO血型的抗体:ABO血型的抗体属于天然抗体。

凡是红细胞具有某一型抗原,其血清中就不会有与这一型抗原相对应的抗体。

2.Rh血型系统
Rh血型是指人红细胞上有与恒河猴同样的抗原而得名。

其特点是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抗体需经免疫应答反应产生。

中国人绝大多数为Rh阳性血型。

Rh阴性的母亲妊娠时,可使Rh阳性胎儿发生严重溶血。

Rh阴性的人如接受第二次Rh阳性血输入,就会出现抗原-抗体反应,例如溶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