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原体RNA检测及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比较

合集下载

肺炎支原体rna和dna检测在儿童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肺炎支原体rna和dna检测在儿童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取 2017 年 10 月 至 2018 年 12 月 我 院 收 治 的 86 例 肺 炎 患 儿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 其 中 男 47 例 ,女 39 例 。 年 龄 0.3 ~15 岁 ,平 均 年 龄 (6.9 ± 2.3)岁。本次研究已经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 准通过。病例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符合获得性肺 炎 的相关 标准;年龄 ≤15 岁;之 前4 周内 未接 受到 抗生素治疗;患者的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 书。病例排除标准: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 碍者;合并有肺结核、哮喘等其他肺部器官疾病 者 ;无 法 配 合 完 成 治 疗 和 随 访 者 。 1.2 方 法 对 所 有 患 儿 在 入 院 24 h 内 进 行 采 集 咽 拭 子 标 本 , 并 分 别 用 MP-SAT 进 行 检 测 RNA 和 MP-DNA 法 进 行 检 测 DNA。 采 用 美 国 ABI 公 司 的 7500 型 实 时 荧 光 定 量 PCR 仪 进 行 检 测 RNA 和 DNA 。 其 中 MP-SAT 试 剂 盒 和 MP-DNA 试 剂 盒 分 别 由 上 海 仁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 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检测试剂盒的相关操作 说明进行操作,其MP-SAT的 判读 标准 为:dt值≤ 35 为 阳 性 ,dt 值 ≥ 40 为 阴 性 ,介 于 两 者 之 前 的 对 样 本 重 新 扩 增 后 , 以 dt 值 ≤35 为 阳 性 ,dt >35 为 阴 性 。 MP-DNA 的 判 读 标 准 为 :ct 值 <30 为 阳 性 ;ct 值≥30为阴性。
基 金 项 目 :河 南 省 医 学 科 技 攻 关 项 目 ,项 目 名 称 :3 种 儿 童 呼 吸 道 感 染 病 原 体 的 检 测 及 方 法 学 比 较 ( 2018020698 ) 文 章 编 号 :1005-619X ( 2020 ) 01-0058-03 DOI 编 码 :10 . 13517/j . cnki . ccm . 2020 . 01 . 023 作 者 单 位 :450053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 州 儿 童 医 院 、郑 州 市 儿 童 感 染 与 免 疫 重 点 实 验 室 ( 常 娅 莉 ) ; 450000 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检验科(高岭)

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与肺炎支原体培养对照研究

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与肺炎支原体培养对照研究

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与肺炎支原体培养对照研究刘秀蜀;黄轶喆;邓灵东【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与肺炎支原体培养的对照研究,总结儿童支原体抗体的检测方法。

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我院收治的600例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以及肺炎支原体培养。

结果:600例患者通过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阳性率为44.7%,阴性率为55.3%;通过肺炎支原体培养的阳性率为37.3%,阴性率为62.7%。

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两种检测方法共同运用在肺炎支原体的检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检出率,防止出现漏诊的情况。

使患者能及时地接受针对性地治疗,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2页(P100-100,101)【关键词】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肺炎支原体培养【作者】刘秀蜀;黄轶喆;邓灵东【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河源 517000;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河源 517000;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河源 5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1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12月我院收治的600例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338例,女性262 例;年龄0.5~6.7岁,平均年龄(4.15±1.27)岁。

纳入标准为:①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且肺部有啰音;②X线诊断为小儿肺炎。

1.2 一般方法:600例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儿童患者均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以及肺炎支原体培养。

1.2.1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方法为:①抽取患者2ml的静脉血,使其自然凝固。

②用一支经过校准合格后的滴管,向第1个孔中加入100ul的血清稀释液,并用微量移液器向孔中加入25ul的血清样品;向第2个到第8个孔中均加入25100ul的血清稀释液。

再用微量移液器对这8个孔进行倍比稀释。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与结果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与结果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与结果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其检验和结果分析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以下将就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和结果分析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1. 呼吸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分泌物涂片检查是一项比较简单的检验,可以通过收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样本后直接进行染色观察,快速判断是否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

2. 痰或咳嗽样本PCR检测PCR检测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到很小的肺炎支原体核酸片段。

收集患儿痰或咳嗽样本后进行PCR检测,能够可靠地诊断出肺炎支原体感染。

3.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可以检测出患者的肺炎支原体IgM和IgG抗体水平,进一步确定是否感染。

但由于IgM抗体容易被类似肺炎支原体的其他细菌诱导而产生,因此要求阳性结果经过PCR或其他方法进一步确认。

4. 快速诊断试剂检测快速诊断试剂检测是一种常用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方法,采用免疫学原理,通过检测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肺炎支原体抗原,快速诊断出患者是否感染肺炎支原体。

该方法通常可在20分钟内得出结果。

如果肺炎支原体已经感染,那么在呼吸道分泌物样本检查中,可以看到特定的双形态或环形体。

当PCR检测结果为阳性,且IgM抗体水平升高时,就能够确定患者感染了肺炎支原体。

如果快速诊断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说明可疑患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测方法以确认是否感染肺炎支原体。

而如果是阴性,则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就会相对较小。

总之,正确进行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和结果分析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能够大大加速病程的恢复和缓解患儿不良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因此,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相应的检验方法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案,以便更快、更准确地诊断出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治疗。

两种儿童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及临床应用

两种儿童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及临床应用
旦医堇盘查 2 Q 1 2 堡 箜 2 鲞筮 塑 』
! o f P r
J 丛 l T e c h n i q u e s , A D r i l 2 0 1 7 , V o 1 . 2 4 , N o . 4

3 9 9 ・
两种儿童肺 炎支原体检 测方法的 对 比分析及临床应 用
2 结
病 危险因素 , 而 MP感染也可 引发 咳嗽变 异性哮喘 ; 此外 , MP 还可导致其他并发症 , 病情 重者可能 出现 多脏器衰竭甚 至死 亡l l l 。MP传染性强 , 能在家庭 、 幼儿园等儿童活动区域交 叉感 染, 病情缠绵久治不愈。 目前 临床辅助诊断方法多 , 血清学支
1 0 5 0例疑似支原体
肺炎患儿经被动凝 集法检测 出阳性为 9 3 . 0 5 %, 经胶体金法检测 出阳性率 为 8 2 . O 0 %( P < O . 0 5 ) ; 被动凝集 法在非支原体
肺炎患儿 中检 出 MP — I g M 阳性率为 4 . 0 0 %, 胶 体金法检 出 MP — I g M 阳性率 为 2 1 . 2 5 %( P < 0 . 0 5 ) ; 被动凝集 法特异性 、 灵
代谢产物 , 导致正常细胞受 损。间质性肺 炎是该病 主要 病理
变化 , 目前发 病率有所 上升 。MP是t hJ L 咳嗽变异性 哮 喘发
1 . 3 观察指标 : 计算 2种方法检测 MP抗体 的阴性检出率 、 阳
性 检出率 、 特异性 、 灵敏度 、 约登指数 。 1 . 4 统计学 处理 : 使用 S P S S 1 8 . 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 计量 资料以
黄梅 霞
【 摘 要 1 目的 对 比分析 被动凝集法和胶体金法在儿童肺炎 支原体( M P — I g M) 检 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三种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的一致性分析

三种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的一致性分析

三种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的一致性分析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能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肺炎、支气管炎和喉炎等。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但其诊断却具有一定的难度。

目前,常用的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包括血清学检测、PCR法和免疫荧光法。

但是这三种方法在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时是否一致,需要进行一致性分析。

本文将从这三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一致性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参考。

一、血清学检测法血清学检测法是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IgM和IgG抗体来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ELISA法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从而判断疾病的感染情况。

优点:血清学检测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并且能够对早期和晚期感染进行诊断。

缺点:血清学检测法容易受到抗体交叉反应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已经接种过肺炎支原体疫苗的患者,结果容易出现假阳性。

由于肺炎支原体IgM和IgG抗体在感染初期同时产生,因此难以区分活动性感染和既往感染。

二、PCR法PCR法是通过检测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DNA或RNA来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放大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基因片段,从而确定感染的情况。

优点:PCR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准确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且对抗生素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检测效果也非常理想。

缺点:PCR法需要专门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成本较高,且易受到污染的影响,导致假阳性结果。

三、免疫荧光法优点:免疫荧光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并且对于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均能够进行准确检测。

一致性分析为了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分析,我们对三种方法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和比较。

我们先分别用血清学检测法、PCR法和免疫荧光法对30份来自临床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然后比较它们的结果一致性。

实验结果显示,三种方法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中的阳性率和阴性率并不完全一致。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与结果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与结果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与结果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中。

为了确诊该疾病,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检验。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最常用的检验方法是PCR(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检测患者呼吸道样本中的肺炎支原体DNA来诊断感染。

PCR检测的优势是速度快、准确性高,并且可以检测到低浓度的肺炎支原体。

经常用于儿童肺炎的其他病原体也可以一并检测,从而帮助医生确定感染的具体病原体。

医生还可以通过儿童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来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

当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会产生特异性IgM和IgG抗体。

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尤其是IgM抗体水平的升高,可以用来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

该方法无法确定感染是否是近期的,因为IgM 抗体可能在感染后数月内仍然存在。

医生还可以通过培养法来分离和培养出肺炎支原体。

这种方法需要将患者的呼吸道样本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并等待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获得结果。

虽然该方法可以得到准确的结果,但是速度慢,有时对于早期感染的诊断不是很敏感。

一旦确诊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随时进行检测以评估治疗的疗效。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方法包括PCR检测、特异性抗体检测和培养法。

这些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并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不同检测方法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对比分析

不同检测方法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对比分析
表1 不同方法检测 的阳性率 比较
肺炎 支 原体 ( My c o p l a s ma p n e u m o n i a ,MP ) 是人 类 患 支原体肺炎疾病的病原 体… 。支原 体肺炎 的发病 以青少 年 及儿童为最高 ,临床症状 相对 较轻 ,有些 可能 无症 状 ,但
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死 亡。本研 究对来 吉林 省 白城 中心 医院 就诊的 8 0 2名患 儿的支 原体感 染检 测资料 进行 分析 ,对 患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临 床 研 究
C l i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52 ・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l a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r n a c y
外周边缘物不均匀并在 周 围杂 乱凝 聚的可判 定 为阳性反 应
结果 。
儿童期患者 免疫 系 统 尚不完 善 ,较 容易 感染 肺 炎支 原体 ,
临床儿科医生应 给予足 够 的重视 。因此 临床 上 MP培养 在
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 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 3 统 计学 方 法 使 用 S P S S 1 3 . 0软 件进 行 统计 学 处理 ,
试剂颜色仍为红色 或淡红 色则 结果 为阴性 ,颜 色显示 为清
养法与血清学检测 患儿抗 体结 果相结 合 ,阳性 诊断符 合率
超过 9 5 % ,快速培养法的原理是 ,培 养基液 的颜 色会 因
MP的代谢产 品而 出现 颜 色 的改 变 ,以此 来 对 MP进 行判
断 。在本组 的研究数 据 中金 标斑点 法及被 动免 疫法 的检测 结果对无明显差异 。在本次 调查 中发现儿 童肺 炎 的感 染率 与年龄大小无关 。

肺炎支原体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肺炎支原体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Co pa io f t eho s of m y o a m a p umo a -pe ii I M ntb dy a d l r s e a i a i n m r s n o wo m t d c pl s ne ni es c fc g a i o n fuo e c nt qu ntz to PCR M aL i e ,Li . Xixin t e ta o d S a in,Xi x a g 4 3 0 ,C ia uYe n a g Ci C nr lBlo t to y n in 5 0 0 hn
ton r t i a e.w hi he a t r ha ghe ostve r t n h l e e s ha ne e r o d Co lso T h WO l t lte d hi e r p ii a e i c idr n l s t n o y a l . ncu in e t m e h s a t od h ve no dif r nc n d t c in a e;i sa b te y t et m onc r e l fe e e i e e to r t ti e t r wa O us he c u r nty,w h c s po e ilf ra h g rpo ii e fndng ih i t nta o i he stv i i .
肺 炎 支 原 体 是 小 儿 呼 吸 道 感 染 的 常 见 病 原 体 之 一 _ ] 】, 目前 检 测 的 主要 方 法 是 血 清 特 异 性 抗 体 及 冷 凝 集 素 检 测 , 特
[ sr c]Ob et e Toc mp r h WOmeh d fmy o ls n u na-p cf g ( P I M )a tb d eet n Ab ta t jci v o aet et to so c pa map e mo ies e icIM M —g i nio yd tci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支原体RNA检测及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6-05-09T11:40:39.23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作者:王玉琪
[导读] 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结论:MP-RNA、MP-IgM均是诊断MP感染的有效指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王玉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 310052
【摘要】目前:通过对肺炎支原体(MP)RNA检测及抗炎支原体抗体(MP-IgM)的研究,探讨两种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方法:对208例肺炎住院患儿行呼吸道分泌物MP-RNA及血清MP-IgM测定,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结论:MP-RNA、MP-IgM均是诊断MP感染的有效指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RNA检测
肺炎支原体是(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可引起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1]。

MP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很多,血清学检测是目前MP感染的常规实验室手段[1],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如检测持续高滴度MP-IgM或恢复期抗体滴度较急性期4倍或4倍以上变化可诊断。

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SAT)技术应用于临床,为MP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本研究对本院208例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采集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清同时检测患儿的MP RNA及MP-IgM,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1日~2015年12月1日在本院住院的疑似MP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08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102例,年龄1个月~13岁。

根据年龄分为两组,A组(0~3岁,n=128),B组(3~12岁,n=80)。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仪器与试剂
杭州………………
1.3方法
采集患静脉全血,常规分离血清后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同时用灭菌棉签采集受试者咽部样本(大于1岁患儿)或痰液(小于1岁)行MP RNA检测。

操作方法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标准:持续咳嗽,可伴有发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X线提示两肺均匀一致改变的片状阴影或大叶性肺炎改变。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8例患中,MP-IgM阳性率34.1%(71/208),MP RNA检测结果阳性共率31.2%(65/20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临床表现为干咳、发热,部分患儿可出现胸腔积液、肺纤维化,肺外损害,如皮肤、胃肠道、血液系统损害、骨关节肌肉、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2-4]。

MP感染症状可持续或迁延数周或数月,常可引起慢性咳嗽和反复呼吸道感染,还可能引起喘息。

MP感染患儿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因此,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多种检测方法针对MP-IgM,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已作为早期诊断MP感染的客观指标而应用于临床。

本研究结果显示,208例患儿中,痰液标本或咽拭子SAT法,MP RNA阳性率34.6%,ELASA法测定MP-IgM阳性率29.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血清标本留取时间有关,MP感染后约7d可在血清中检测出MP-DNA抗体,疾病早期可呈假阴性[5]。

同时,在组内两种检测手段也呈现了不同结果。

A组中的MP RNA的阳性率高于MP-IgM的检测
(P<0.01),这可能由于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当MP感染后不能产生或产生效价较低的抗体而导致漏诊,提示MP RNA方法更适于年幼儿和免疫损害患儿的MP感染的早期诊断[5];而核酸检测受年龄影响较小,故阳性率较高。

B组中,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分别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咽拭子MP RNA检测方法同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同时需结合MP-IgM检测结果,以除外假阳性结果。

综上所述,MP-IgM检测及MP RNA检测在诊断MP感染均有较高的价值,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Vervloet LA,Marguet C,Camargos PA.Infection byMycoplasma pneumoniae and its importance as an etiologicalagent in childhood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s[J].Braz J Infect Dis,2007,11(5):507—514.
[2]Gaillat J,Elahault A,deBarbeyrac B,et munity epidemiology of Chlamydiaand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LRTI in France over 29 months[J].Eur JEpidemiol,2005,20(7):643-651.
[3]Blasi F.Atypical pathogens and respiratory tract infee—tions[J].Eur Respir J,2004,24(1):171—181.
[4]Hansbro PM,Beagley KW,Horvat JC,et a1.Role ofatypical bacterial infection of the lung in predisposition/protection
ofasthma[J].Pharnlaeol Ther,2004,101(3):193-210.
[5] Kim NH,Lee JA,Eun BW,et a1.Comparison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the indirect particle agglutinationantibody test for
the diagnosi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 during two outbreaks[J].Pediatr Infect Dis J,2007,26(10):897-9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