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陆地和海洋
山东新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山东新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缩影,包括比例尺、图例、注记等要素。
3. 地图的分类与应用: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等,应用于不同领域,如城市规划、资源开发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大气层的组成、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如温带季风气候在山东的典型特征。
2. 水文循环与河流:水循环的三个阶段,河流的流域特征、水文特性,以及山东境内主要河流的概况。
3. 地貌与地质:地壳结构、板块构造理论,山东的主要地貌类型如丘陵、平原,以及地质资源分布。
4. 植被与土壤:植被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山东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形成条件。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山东的人口结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特色。
2. 农业与工业:山东农业的地理优势、主要农作物,工业布局及特色产业。
3. 交通与商贸:山东的交通网络、重要交通枢纽,商贸发展状况及对外贸易特点。
4. 旅游与文化:山东的旅游资源、文化遗产,以及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地理国情监测、资源调查等方面的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在城市规划、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导航、定位等领域的作用。
五、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等,以及山东的环境挑战。
2. 资源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分类、开发与保护,山东的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
3. 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山东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与实践。
六、地理实践活动1. 地理实验:通过实验探究自然现象,如气候模拟、水文循环演示等。
2. 地理调查:实地考察地理现象,如土壤类型调查、工业区污染状况调查等。
山东省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与海洋(共34张PPT)

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常形成裂谷或
(
) 海洋
大洋板块俯冲带附
板块 大洋板块与 近常形成海沟
碰撞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受挤向上
挤压
隆起成岛弧或海岸
(消亡 边界)
山脉
大陆板块与
大陆板块 常形成巨大的
褶皱山脉
东非大裂谷
大西洋、红海
马里亚纳海沟 东亚岛弧链; 美洲西部的科迪 勒拉山系,等等
洋盆
火山地震带大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一条 是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另一条是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火山地震带.
白令海峡 ①
⑿土耳其海峡
英吉利海峡
⑥
⑨霍尔木 兹海峡
E
直布罗陀海峡
⑤
B
A
巴拿马运河②
F
苏伊士运河⑦
C
莫桑比克海峡⑩
马六甲海峡
⑾D
G
④ 麦哲伦海峡 ③ 德雷克海峡
G
⑧曼德海峡
锰结核中蕴含多种稀土元素,这是制造智能手机等高 科技电子产品的必要元素。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欧洲
大洋洲
南极洲
南美洲
大洲分界线
霍尔木兹海峡
马六甲海峡
英
白令海峡
吉
利
海
峡
德雷克海峡
土耳其海峡
朝 鲜 海 峡
直布罗陀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
1.共同点:地质活动:C、D两区均位于板块边界地带(或均为板块消 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不同点:C地:形成岛弧——海沟 D地:形成海岸山脉 2.①地海水的温度较低,盐度较低②地海水的温度较高、盐度较高。 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海水搅动,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铒料。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四、海陆变迁
1.大陆漂移学说
主要内容为远古时代的地球只有一块“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称为“泛海洋”的水域包围,大约于2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在到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以前,漂移的大陆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基本地貌。
2.板块构造学说
岩石圈由板块构成的,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中,板块运动形成地表基本形态;
海:海洋的边缘部分
内海:深入大陆内部,只有狭窄水道与海洋相同的海
洋:海洋的中心部分
陆间海:介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大陆间的
海湾:向陆地凹进的海域
海峡:两个海区之间狭窄的水道
北美洲
南美洲
非洲
亚洲
欧洲
大洋洲
南极洲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
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 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
B
读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题。 10.图中①~④段板块界线中,板块边界类型与其他三地不相同的一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多火山活动,图9中与此相关的板块是( ) A.a B.b C.c D.d
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
3.七大洲
面积大小
熟记七大洲面积排序和轮廓形状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大洲分界线
乌拉尔山
01
乌拉尔河
02
大高加索山
03
土耳其海峡
04
(2)大洲分界线
地中海
直布罗陀海峡
曼德海峡
红海
苏伊士运河
(2)大洲分界线
白令海峡
01
巴拿马运河
02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陆地和海洋

山地 顶尖坡陡,沟谷幽深 很大(>500) 大(>500) 丘陵 顶圆坡缓,低丘广谷 100---500 较小(<200) 平原 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高原 高亢辽阔,边缘陡峻 <200 >500 复杂 很小(<100) 较小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较大
【练习3】读右侧两幅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1:1000万), 说明各为何种大 地形及理由。
填图: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北冰洋
④
北美洲
太
①
欧洲 亚
大 非 洲
洲
太
①平
平
洋
南 西 美 洋 洲 ②
南 极 洲
印
度 洋
③
洋 大洋洲
练习:一笔画“世界”
乌拉尔山、乌拉尔 0º 河、大高加索山脉、 黑海海峡
直 布 罗 陀 海 峡
白令海峡
180º
欧洲 亚 洲 非 洲
丹麦海峡 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大洋洲
D.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1000 600
沿纬度30度地形剖面图
C A B
115°E 152°E
指出地形区的名称
地质年 龄较新
海岭 海沟 大陆坡 海盆
大陆架
大陆
概 念 面积广大的陆地
世界之最 亚欧大陆 格陵兰岛 阿拉伯半岛 亚洲
岛屿
半岛 大洲
面积较小的陆地
陆地伸进水域的部分 大陆和它附近岛屿的合 称
【活动】读东西半球图,观察:
亚欧大陆
1)6块大陆。最大亚欧大陆,最小澳大利亚大陆。
2)面积小于澳大利亚大陆的陆地都是岛屿。
3)大洲既包括大陆,也包括其附近的岛屿。
基本地图之一。要熟练掌握哦!
(完整版)高中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世界上重要的海湾
作图
土耳其海峡
太平洋 麦哲伦海峡
主要海峡
北
冰
洋
英吉利海峡
大
霍尔木兹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白令海峡
西 曼德海峡
印度洋
洋 莫桑比克海峡
德雷克海峡
马六甲海峡
太平洋
主要运河
北
冰
洋
大
基尔运河
巴拿马运河 西
洋
苏伊士运河 京杭运河
印度洋
三、熟悉重要特征区域的经纬度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马六甲海峡
德雷克海峡
⑩
莫桑比克海峡
⑾马六甲海峡
⑧曼德海峡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石④油麦净哲进伦口海国峡。如果将波斯湾的石油
运至上海的金山,需经③过德哪雷些克海海峡峡?
了解世界著名的十大海峡 以及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
英吉利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马六甲海峡 白令海峡
朝鲜海峡
德雷克海峡
土耳其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要点突破
一 大洲典型剖面图及重要分界线 1.起伏形态相似的四幅剖面示意图。
沿23°26 ′S的大洋洲剖面示意图
沿23°26 ′S的南美洲剖面示意图
2.地形复杂、地表差异大的地形剖面图。 沿100°E的亚洲剖面示意图 沿40°N的亚洲剖面示意图
沿80°S的南极洲剖面示意图 沿50°N的欧洲剖面示意图
南美洲 分三部分: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大洋洲 分三部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五、海底地形
洋盆
大陆向海洋延伸 的部分,深度不 超过200米
大陆架向外倾斜的 陡坡,水深急剧增 至数千米
高二下学期地理 区域地理复习之第3讲世界的陆地和海洋PPT-优质版

(2)丘陵:海拔较低.一 般在500M以下.起伏较 小.坡度较缓.
(3)高原:表面较 平坦.边缘较陡.
(4)平原:平坦. 海拔较低一般 在200M以下.
(5)盆地:中 间低四周高
世界最高高原为 青藏高原.最大高 原为巴西高原.
世界最大平 原为亚马孙 平原
世界最大的盆 地为刚果盆地
2005年10月9日中国测绘局公布世界最高山为珠穆朗玛峰 海拔为8844.43M.1975年公布的8848.13M废止. (海拔都为基岩高度.雪厚3.5M不算).
区域地理
第三讲 陆地和海洋
一、全球海陆分布
地球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其中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
1
、 世 界 海 陆 分 布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 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38°N,0°
一、大洲和大洋
欧洲
亚洲
非洲
印度洋
北冰洋
北美洲 大 西 洋
太平洋
大洋洲
南美洲
南极洲
2、七大洲
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 高原为主 地势由东 南向西北 倾斜 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轮廓略象“S”形。 半岛:陆地伸向海洋的部分。 东条黄 中片绿 西片黄 科 迪 勒拉 山 系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3)高原:表面较平坦. 岛屿最多,岛屿面积约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海 岸山脉 地面起伏一般用相对高度表示. 海盆(洋盆):大洋底的全体部分,周围高底部平缓 海岭(大洋中脊):深海底部狭长高地,出路海面的形成岛屿 黄色为主, 集中东南部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落 基山脉 海岭(大洋中脊):深海底部狭长高地,出路海面的形成岛屿 (3)高原:表面较平坦. 1975年公布的8848. 海岭(大洋中脊):深海底部狭长高地,出路海面的形成岛屿 安 第 斯山 脉
山东省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陆地和海洋

(1)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岩浆活动频繁。地热能随岩层裂隙上升到达地表(4分) (2)山高谷深。长期受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发育而成。(4 分) (3)古海洋生物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形成于古海洋的沉积 岩之中;后受地壳上升运动作用出现在高大的喜马拉雅 山系之中。(6分) (4)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 不断升高,气候逐步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 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 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
Hess 赫斯 R.
(2)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附近的地形特点,并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
魏格纳(1880-1930)
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
(3)雅鲁藏布大峡谷两侧山脉属于喜马拉雅山系。
海
沟 ——洋壳消亡处
两者交汇处成为热流向上聚集的良好通道。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长期受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发育而成。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板块内部
板块交界处
消亡边界 (碰撞)
生长边界 (张裂)
地壳比较稳定
陆陆碰撞
褶皱山脉
陆洋碰撞 裂谷、海洋
海沟、岛弧 海岸山脉
材料一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 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是“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另外,青 藏高原上的羊八井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该盆地西北缘为念青唐古拉山南缘断裂,东 南缘为唐古拉山山前断裂。两者交汇处成为热流向上聚集的良好通道。下图(图9)为青 藏高原地区简图。
自助餐: (1)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频繁。
山东高二新地理教材知识点

山东高二新地理教材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人类社会活动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山东高二新地理教材中,包含着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
1. 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地球的运动对于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的活动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倾斜等运动使得地球有了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同时也导致了赤道附近气候湿润、极地气候寒冷等地理特征。
2. 自然地理环境山东是一个地理环境多样的省份,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景观。
它的地貌类型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海岸等。
山东的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东部沿海地区受到海洋气候的影响较大,而内陆地区则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3. 经济地理山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青岛、烟台、济南等城市是山东的经济中心,分别以沿海开放经济、渔业和服务业、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等为特色。
4. 人口与城市发展人口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山东是中国人口大省,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密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山东的城市化率也不断提高,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长迅速。
5. 人文地理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儒家思想在山东有着深厚的传统影响,孔子、孟子等伟大思想家的思想为山东人民注入了精神力量。
此外,山东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如泰山、孔庙、曲阜等。
6.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山东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山东不断加大对污染防治的投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系统。
7. 自然灾害与防治山东地区常常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威胁,如台风、洪涝、地震等。
这些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示问题 羊八井地热能丰富的原因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 古海洋生物化石存在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的原因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大西洋的形成
展示组 自由展示
将我的疑问反馈到疑问区。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 大陆漂移学说 2 海底扩张学说 3 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
一张地图引发的科学革命…
洋脊(海岭)——洋壳诞生处
海
沟 ——洋壳消亡处
岩石圈是由若干刚性的板块所构成 的,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 全世界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
大陆漂移学说
魏格纳
海底扩张学说
H.H.Hess 赫斯 R.S.Dietz 迪茨
板块构造学说
摩根
勒皮雄
麦肯齐
板块的生长边界
板块的消亡边界
世界最深海沟
板块构造学说
材料二 青藏高原隆起带来的环境变化有许多 (1)试从板块运动地形特点,并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 (3)雅鲁藏布大峡谷两侧山脉属于喜马拉雅山系。实地考察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处的高山 中存在古海洋生物化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海洋生物化石存在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 的原因。 (4)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大陆漂移主要证据
大陆漂移的原动力到底是什么呢?
魏格纳(1880-1930) H.H.Hess 赫斯 R.S.Dietz 迪茨
大陆漂移学说
海底探测技术 发展
海底扩张学说
(洋中脊)
海底扩张示意图
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观点:
洋壳从海岭处不断生长并向两侧扩张; 老的洋壳在海沟处俯冲入地幔而消失; 海底扩张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对流。
(1)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岩浆活动频繁。地热能随岩层裂隙上升到达地表(4分) (2)山高谷深。长期受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发育而成。(4 分) (3)古海洋生物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形成于古海洋的沉积 岩之中;后受地壳上升运动作用出现在高大的喜马拉雅 山系之中。(6分) (4)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 不断升高,气候逐步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 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 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
世界陆地与海洋
学习目标:
1.研读文本两遍,绘制世界海陆分 布图,并描述主要大洲、大洋的分 布特点。 2.运用板块运动理论与地质构造分 析羊八井地热能丰富的原因。 3.小组分享,交流推测青藏高原地 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自主学习任务
15分钟重点落实: 1.P13大洲、大洋的分布与分界线 2.P13世界重要海峡的轮廓与重要性 3.P14板块构造学说和海底地形 4.P15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特别提醒】
自助餐:
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张裂 拉伸海水涌灌形成了大西洋
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方向比速度重要,智慧比吃苦重要,学习比学历重要,机遇比关系重要,要什么比做什么重要! 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 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目标不是都能达到的,但它可以作为瞄准点。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梦想,但如果其中一个不断搅扰着你,剩下的就仅仅是行动了。 成长这一路就是懂得闭嘴努力,知道低调谦逊,学会强大自己,在每一个值得珍惜的日子里,拼命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成长这一路就是懂得闭嘴努力,知道低调谦逊,学会强大自己,在每一个值得珍惜的日子里,拼命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你能够先知先觉地领导产业,后知后觉地苦苦追赶,或不知不觉地被淘汰。 为了照亮夜空,星星才站在天空的高处。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板块内部
板块交界处
消亡边界 (碰撞)
生长边界 (张裂)
地壳比较稳定
陆陆碰撞
褶皱山脉
陆洋碰撞 裂谷、海洋
海沟、岛弧 海岸山脉
材料一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 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是“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另外,青 藏高原上的羊八井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该盆地西北缘为念青唐古拉山南缘断裂,东 南缘为唐古拉山山前断裂。两者交汇处成为热流向上聚集的良好通道。下图(图9)为青 藏高原地区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