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4(八上复习课件):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a)
合集下载
14-15.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15.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 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 概况及作用b 概况及作用
24
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和作用 目的: 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1、目的: 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 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 1405年——1433年。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 年 年 2、时间: 、时间: 个多世纪。 个多世纪。 3、手段: 、手段: 和平亲善 4、路线: 江苏刘家港出发, 东南亚、南亚、西亚, 刘家港出发 、路线: 江苏刘家港出发,经东南亚、南亚、西亚,最 远到达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地区。 红海沿岸和 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5、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
丝绸之路在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丝绸、瓷器、茶叶…… 丝绸、瓷器、茶叶…… 西方 物资上: 1、物资上: 中国 香料、琉璃、胡椒…… 香料、琉璃、胡椒…… 2、文化上: 文化上: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中国
西方
丝绸之路促成了东西方文明的互相渗透
2. 张骞出使西域 (1)第一次 时间 第一次: 第一次 目的 意义 公元前138年 年 公元前 联络大月氏 共同夹击匈奴
了解了西域各国 的情况以及他们 想和汉朝往来的 愿望。 愿望。
(2)第二次: 时间 第 目的 意义
公元前119年 公元前 年 发展汉与西域各 国的友好关系 汉朝和西域的交 往从此日趋频繁
③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 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现 代 丝 绸 之 路 古 代 丝 绸 之 路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江苏连云港、山东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江苏连云港、山东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 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 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是横跨亚欧两大洲, 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陆 海统一运输的洲际铁路 经过了30 海统一运输的洲际铁路, 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 陆—海统一运输的洲际铁路,经过了 多个国家。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代替了昔日缓缓西行在茫茫戈壁 多个国家。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 上的骆驼队,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 上的骆驼队,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
考点14: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玉门关
阳关
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大秦(欧洲) 起点:长安 终点:大秦(欧洲)
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现在大致属于哪些国家。
意大利 土耳其
玉门关
中国
伊朗 阿富汗 印度
阳关
中国、印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意大利
玉门关
பைடு நூலகம்
阳关
路途中的商人、使者可以选择哪些交通工具? 途中准备在哪里停歇? 骆驼或马匹 驿站
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
西 方
魔术、马球、宗教……
东
友谊 之 纽带
丝绸、陶瓷、铁器、漆器等 丝织技术、冶铁技术、四大发明……
方
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隋朝大运河(京杭大运河):
开凿的原因: 特点:我国主要河流走向是自西向东。
有利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使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向南转移, 南粮北运成为关系到王朝安危、政局稳定的 一个重要因素。
消极:
隋炀帝为开凿大运河征发了大量民工,耗费了 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同时征 收了大量赋役,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 矛盾。
比较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的异同:
原因:从南到北的交通很不便利。陆路 交通又存在速度慢,运量少,运费高的 缺点。
概况:
涿 郡 永 海河
济
渠 洛阳 通
三点
黄 河
四段
济 渠 淮 水 邗 沟 江
五河
南 河
长
江
余杭
钱塘江
三点:洛阳、涿郡、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阳关
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大秦(欧洲) 起点:长安 终点:大秦(欧洲)
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现在大致属于哪些国家。
意大利 土耳其
玉门关
中国
伊朗 阿富汗 印度
阳关
中国、印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意大利
玉门关
பைடு நூலகம்
阳关
路途中的商人、使者可以选择哪些交通工具? 途中准备在哪里停歇? 骆驼或马匹 驿站
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
西 方
魔术、马球、宗教……
东
友谊 之 纽带
丝绸、陶瓷、铁器、漆器等 丝织技术、冶铁技术、四大发明……
方
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隋朝大运河(京杭大运河):
开凿的原因: 特点:我国主要河流走向是自西向东。
有利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使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向南转移, 南粮北运成为关系到王朝安危、政局稳定的 一个重要因素。
消极:
隋炀帝为开凿大运河征发了大量民工,耗费了 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同时征 收了大量赋役,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 矛盾。
比较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的异同:
原因:从南到北的交通很不便利。陆路 交通又存在速度慢,运量少,运费高的 缺点。
概况:
涿 郡 永 海河
济
渠 洛阳 通
三点
黄 河
四段
济 渠 淮 水 邗 沟 江
五河
南 河
长
江
余杭
钱塘江
三点:洛阳、涿郡、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相同点: 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文明
的传播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发展
不同点:
(1)丝绸之路是横贯东西的陆路交通; 大运河是纵贯南北的水陆交通。
(2)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国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大运河促进了国内南北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涿 郡
洛阳
大运河开凿于什么朝代? 哪个皇帝时期? 1.大运河的中心在什么 地方? 2.南北端点各是什么? 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 方? 3.大运河由哪四段组成? 4.大运河沟通了哪五大水 系?
余杭
5.大运河由北向南依次 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单 位?
大运河由北向南依 次流经哪些省市?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河南 江苏 浙江
示意图
海河
涿郡(北京)
长 安
洛阳 黄河
淮水
长江 江南河 钱塘江 余杭(杭州)
你能归纳吗?
一、 一个中心 二、 两个端点 三、 三百万劳力 四、 四段运河(从北到南) 五、 五大水系(从北到南) 六、 六年时间:公元605-611年 七
流经七个省级行政单位
隋朝大运河
开凿原因:
(1)、为了加强对北方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控制,加紧对 东南财富的攫取,满足自己南巡的愿望。 (2)、在古代,南北物资运输依靠陆路交通,存在很大缺 点:速度慢、运量少,运费高,运输大宗物资十分 困难。我国主要河流走向是自西向东,从南到北交 通很不便利。
起讫点
贸易往来
起点:中国长安,终点:古罗马,途径重要城市:敦煌。
1、传出:中国的丝绸、陶瓷、铁器、漆器等商品。 2、传入: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商品。
文化交流
作用
汉代--魔术(古罗马);唐代--马球(波斯)
1、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2、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 巨大的作用。
的传播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发展
不同点:
(1)丝绸之路是横贯东西的陆路交通; 大运河是纵贯南北的水陆交通。
(2)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国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大运河促进了国内南北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涿 郡
洛阳
大运河开凿于什么朝代? 哪个皇帝时期? 1.大运河的中心在什么 地方? 2.南北端点各是什么? 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 方? 3.大运河由哪四段组成? 4.大运河沟通了哪五大水 系?
余杭
5.大运河由北向南依次 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单 位?
大运河由北向南依 次流经哪些省市?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河南 江苏 浙江
示意图
海河
涿郡(北京)
长 安
洛阳 黄河
淮水
长江 江南河 钱塘江 余杭(杭州)
你能归纳吗?
一、 一个中心 二、 两个端点 三、 三百万劳力 四、 四段运河(从北到南) 五、 五大水系(从北到南) 六、 六年时间:公元605-611年 七
流经七个省级行政单位
隋朝大运河
开凿原因:
(1)、为了加强对北方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控制,加紧对 东南财富的攫取,满足自己南巡的愿望。 (2)、在古代,南北物资运输依靠陆路交通,存在很大缺 点:速度慢、运量少,运费高,运输大宗物资十分 困难。我国主要河流走向是自西向东,从南到北交 通很不便利。
起讫点
贸易往来
起点:中国长安,终点:古罗马,途径重要城市:敦煌。
1、传出:中国的丝绸、陶瓷、铁器、漆器等商品。 2、传入: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商品。
文化交流
作用
汉代--魔术(古罗马);唐代--马球(波斯)
1、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2、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 巨大的作用。
社会考点1314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PPT课件

洋
大
欧洲 亚洲
太
大
非洲
太平洋
平
南美洲 西
印度洋
洋
洋 好望角
大洋洲
哥伦布
达.伽马
北美洲
欧洲
亚洲
太
大
非洲 1498年
太平洋
平
南美洲 西
印度洋
洋
洋 好望角
大洋洲
麦哲伦
北美洲
欧洲
亚洲
太
大
非洲
太平洋
平
南美洲 西
印度洋
洋
洋 好望角
大洋洲
1519-1522年
时间
……
从中国古代社会盛衰史实的比较中,我们 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无论是国家、民族、社会还是个人集体, 要发展要进步,首先必须具备一种开放的态 度,要有一种进取的精神。
郑和精神演绎为现代话语主要体现 在三个方面:
一是开放的思想,二是创新的勇气,三是民族 的精神。郑和精神可以概括为: 勇于探索,以不畏艰难的勇气敢于实践; 爱国奉献,以敢为人先的态度为国献身; 奋勇拼搏,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克服困难; 科学理念,以崇尚科技的方式开拓进取; 自信从容,以成功战略的方法敬于事业。
知识回忆(四):新航路开辟
开辟新航路目的: 寻找黄金;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掠夺土地……完成 资本原始积累。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条件: 1、地圆学说的提出,地图绘制趋向精确 2、中国发明的罗盘针在欧洲的普遍使用 3、造船技术、船速、船重和抵御风浪性能 的提高
北美洲
欧洲
亚洲
太
大
非洲
太平洋
平
南美洲 西 1487-1488年 印度洋
A、秦朝
B、汉朝
了解丝绸之路和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3、2010年5月l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 出: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新 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 事件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开辟丝绸之路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 D.昭君出塞 4、通过丝绸之路由中国运往西亚、欧洲的商品主要有 ( ) ①丝绸 ②铁器 ③香料 ④陶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汉武帝第一次派使臣出使西域的是为了( ) A.联络西域的一些国家共同夹击匈奴 B.加强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 C.寻找匈奴的去向 D.恢复对西域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读精讲精练P35、导引P17、八上社会P86-87、99-103, 边读边思考上面问题并画出答案。同桌可以交流讨论。5分钟后,比一比谁的回 答最正确。
张骞通西域的概况
时间
地点 人物 目的 过程 影响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 长安 汉武帝 西域(玉门关、阳关以西) 张骞
10.非选择题(精讲精练p39第15题图) (1)为开通丝绸之路和大运河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 分别是谁? 张骞、隋炀帝 亚 (2).丝绸之路开辟于__(朝代),它是古代连接_洲 西汉 欧 和_洲的陆上要道。它东起 长安 ___,途经重要城市敦煌 ,西至古罗马 ____.西汉通往西域的"咽喉之地"是 敦煌 ________( 地区). 北京 余杭 (3).写出大运河两端城市今天的名称,A涿郡____,B 杭州 ___;写出运河四段的名称: 永济渠 D_____, 通济渠E____, 邗沟 F_____. 江南河 C_____ (4).比较隋朝大运河和丝绸之路,你认为在传播文明方 面它们有什么不同?
考点14: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上课

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的异同点:
相同点:1、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
流。 2、都是国力强大的体现。
不同点:
丝绸之路——开通了一条亚洲通往欧 洲的陆路交通;沟通了东西国际间的 经济、文化交流.
大运河——贯通南北的国内水路交通; 促进了国内南北间的经济、文化发展和 交流;巩固了中央集权。
核心知识巩固
1、隋朝大运河以( )为中心。 A.涿郡 B.余杭 C.洛阳 D.江都 2、( )是丝绸之路上一座重要城市,也是汉族与 西域各族进行贸易的一个中心。 A.敦煌 B.长安 C.洛阳 D.咸阳
D、 ② ④
2、丝绸之路最远到达( D )
A、西域
B、大月氏
C、安息
D、罗马
3、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东西方
交通要道,它形成于( B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知识回忆(三) :大运河
一个中心 二个端点 三百万人 四段运河 洛阳 五大水系 六年时间
涿郡 海河
永
济 黄河
渠
通 济 渠
淮河 长江
8、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 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传输, 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
②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③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④材料二中的"涿郡"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9、材料一: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执政官凯撤,穿 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过锦绣服, 成为罗马那女贵族的时尚。
1、什么历史事实能说明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二课 第六框 丝绸之路和大运河课件 人教版

丝绸之路
意大利 土耳其
伊朗
阿富汗
印度
你知道丝绸之路经过(现在)哪些国家?
曾经有位著名的敦煌学者指出: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 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 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 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 汇的流..的..地.地方敦区只煌,有再一没个有,第就二是个中。国”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4、作用:
沟通欧亚大陆,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1)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2)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东西方交流的特点
技术
西方—桥—丝绸之路梁——东方
纽
带
物质、艺术
既是中西经济交流的桥梁,也是中西文化的桥梁
现 代 丝 绸 之 路
古 代 丝 绸 之 路
现 代 丝 绸 之 路
石榴
阅读思考
3、东西方贸易:
(1)中国运西方:丝绸、陶瓷、铁器、漆器等; (2)西方运中国: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汉代的城市街头,能看到古罗马艺人的魔术表演, 唐代流行的马球游戏,也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 国的,这说明丝绸之路不但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 通道还担负着什么重要作用?
济 黄河
渠
通 济
淮河
长
渠 邗
沟 江 南
江 余杭 河 钱塘江
洛阳
涿郡
海河 永
济 黄河
渠
通 济
淮河
长
渠 邗
沟 江 南
江 余杭 河 钱塘江
大运河
1、目的: 隋炀帝为了南粮北运,南巡。 2、一个中心: 洛阳
3、两个端点: 北起涿郡(北京), 南至余杭(杭州)
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学 习 内 容
考点14: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a)
八上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
新疆地区 意 大 利 土耳其 伊 拉 克
阿 富 汗 伊朗
中国
西 安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哪些历史作用?
1、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2、丝绸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3、促进了沿线地区城市的发展。 总之,丝绸之路沟通了欧亚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 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请列举史实对上述结论加以说明。
公元前1世纪, 古罗马执政官恺撒, 身着华丽的丝制长 袍去看戏,长袍制 作之精美令全场观 众赞叹不已。
古罗马废墟中 出土的汉代绢
以上现象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1、2008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路线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在历史 上, 古丝绸之路是( )
A
①东西方贸易交往的重要通道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中心:洛阳
南端:余杭
海河
永济渠
黄河
通济渠
淮河
邗沟
长江
江南河
钱塘江
观
点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 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 胡增
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④横跨亚欧的洲际铁路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从而(
①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陆路交通 ②将西域归入西汉版图,维护了边疆稳定 ③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增进了东西方国家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C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考点14: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a)
八上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
新疆地区 意 大 利 土耳其 伊 拉 克
阿 富 汗 伊朗
中国
西 安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哪些历史作用?
1、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2、丝绸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3、促进了沿线地区城市的发展。 总之,丝绸之路沟通了欧亚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 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请列举史实对上述结论加以说明。
公元前1世纪, 古罗马执政官恺撒, 身着华丽的丝制长 袍去看戏,长袍制 作之精美令全场观 众赞叹不已。
古罗马废墟中 出土的汉代绢
以上现象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1、2008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路线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在历史 上, 古丝绸之路是( )
A
①东西方贸易交往的重要通道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中心:洛阳
南端:余杭
海河
永济渠
黄河
通济渠
淮河
邗沟
长江
江南河
钱塘江
观
点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 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 胡增
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④横跨亚欧的洲际铁路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从而(
①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陆路交通 ②将西域归入西汉版图,维护了边疆稳定 ③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增进了东西方国家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C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发明、冶铁、养蚕技术…… 西方 2、文化上: 中国 音乐、舞蹈、宗教……
史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4.隋朝大运河
(1)开凿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人物:隋炀帝
时间:从605年起,历时六年 (3)原因:
①我国主要河流的走向是自西向东,南北交通很不便利。 ②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向南转移,而当时中国的政 治中心在北方,南粮北运成为关系到王朝安危、政局稳 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③隋炀帝为加强北方和东南地区的控制,到江南巡游。 (4)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8. 材料:“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 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己校尉。” ——《后汉书·西域传》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是如何使“西域内属” 的?有何意义? 措施:打败匈奴;张骞出使西域; 设置“使者校尉”(西域都护府)管理。 意义:沟通了与西域各族的往来,开拓了我国西北边疆。
(2)西汉时期开辟的、连接亚欧大陆的陆上通道是什么? “西域内属”对这条陆上通道有什么作用? 丝绸之路。 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3)请你列举两例当时通过这条通道传入中国的农作物或 手工业品。这又体现这条通道的什么作用? 传入中国的农作物或手工业品:葡萄、黄瓜、胡萝卜、 大蒜等农作物,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作用:促进经济交流,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 期末复习系列
考点14: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a)
考点14: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a)
本考点丝绸之路部分不仅要知道张骞出使西域的 位置,出使西域的目的、时间及影响;知道西汉对西 域的管理;还要知道丝绸之路的形成与作用。本考点 隋朝大运河部分,要知道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基本的 地理情况及影响。
7. 看图说话
(1)根据上图写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起点:长安;终点:大秦(欧洲、古代罗马) (2)列举两个史实证明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如:在汉代的城市街头,就能看到古罗马魔术艺人的表 演;唐代非常流行的马球游戏,就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 传入中国的。 (3)汉朝为保障丝绸之路畅通,采取了哪些举措? 如派张骞出使西域,派军队攻打匈奴,设立西域都护府等。
张 骞 出 使 西 域 路 线 图
汉 代 丝 绸 之 路 示 意 图
中亚
今新疆地区
大 秦 西亚
南亚
河西走廊
长安
大 秦
中亚
西亚
新疆 地区
河西 走廊
长 安
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丝绸、瓷器、茶叶、铁器、漆器…… 1、物资上: 中国 西方 香料、珠宝、皮毛、药材……
史论: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消极:征发了大量的民工,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 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西域的地理位置 出使时间与目的 张骞通西域路线 丝绸之路概况 作用 西汉对西域的管理 丝绸之路的形成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开凿时间与下令开凿者 基本地理情况:一个中心、两个端点、 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四个河段、五大水系 影响
3. 丝绸之路
(1)开辟: 西汉张骞通西域奠定了基础。 (2)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大秦(欧洲)
(3)作用(意义):
①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②伴随着贸易的往来,丝绸之路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 流的桥梁; ③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 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 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 的美食。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 B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2.下图为西汉“丝绸之路”示意图,图中“①”处应为 ( A )
A. 长安
B. 涿郡
C. 临安
D. 广州
3. 唐朝时,衢州人要到洛阳 去经商,走水路先后经过 的是( D ) A.钱塘江—邗沟—江南河 —通济渠 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永济渠 C.长江—淮河—黄河— 海河 D.钱塘江—江南河—邗沟 —通济渠
西域与中原之间的交流示意图
各抒己见:
张骞出使西域有哪些精神值得我 们学习?
不辱使命、不屈不 挠、执着进取、不怕困 难、百折不挠,爱国、 为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 危等。
丝路第一人——张骞
2. 西汉对西域的管理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 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往来 商旅。这是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 管辖的开始。
(4)张骞出使西域作用
①使汉朝开始对西域各国有所了解;张 骞回来时,西域的使臣也跟随他来到长安, 汉朝和西域各国从此建立起友好关系,经济 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②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良种马,葡萄、 核桃、石榴等植物,以及乐器和歌舞开始传 入中原。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 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也传到了西域。
4.2012年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 于3月29日在江苏开幕。会议指出:目前,大运河申遗已 进入关键阶段,国家文物局也将其作为近期中心任务。 这里的“大运河”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读下面隋朝大 运河图与京杭大运河图。说出隋朝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 哪些河段还是一致的 ( C ) A.所有河段都一致 B.黄河以南河段都一致 C.淮河以南河段都一致 D.只有长江以南河段一致
(5)概况:
涿郡(北京)
海河
长 安
洛阳
黄河
三 点 四 段 五江南河 余杭(杭州) 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南北
钱塘江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 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总的说来是好事。
开凿大运河想象图
积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 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 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 用。
5.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 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 的作用是 ( C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民族融合 6.嘉兴有一座石桥—长虹桥。它高大宏伟,自明朝起,静 卧运河之上。运河悠悠扬扬穿过嘉禾大地,润泽众生, 留下十里繁华。这座桥见证了 ( )D ①运河促进当地城乡经济发展 ②隋炀帝乘龙舟沿运河下江南 ③唐朝嘉禾粮食由此运往长安 ④运河依然起着水路运输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 张骞出使西域
(1)西域的地理位置 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区,称为西域。 (2)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与目的 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张骞分别于公 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 域。 (3)路线:从长安出发,过玉门关与阳关,经今天 的新疆境内,越葱岭,到达大月氏等西域各国。
9. 读《丝绸之路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
(1)丝绸之路兴起于何时?(2分) 答案:西汉。 (2)图中A、B、C、D、E、F分别经过的地方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国家);F________(国家)。(6分) 答案:A长安 B河西走廊 C玉门关 D疏勒 E安息 F大秦 (3)请你用两个事实证明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的桥梁。(4分) 答案:在汉代的城市街头,就能看到古罗马魔术艺人的表演。 唐代朝廷上下,非常流行的马球游戏,就是从波斯经丝绸之 路传入中国的。
史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4.隋朝大运河
(1)开凿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人物:隋炀帝
时间:从605年起,历时六年 (3)原因:
①我国主要河流的走向是自西向东,南北交通很不便利。 ②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向南转移,而当时中国的政 治中心在北方,南粮北运成为关系到王朝安危、政局稳 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③隋炀帝为加强北方和东南地区的控制,到江南巡游。 (4)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8. 材料:“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 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己校尉。” ——《后汉书·西域传》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是如何使“西域内属” 的?有何意义? 措施:打败匈奴;张骞出使西域; 设置“使者校尉”(西域都护府)管理。 意义:沟通了与西域各族的往来,开拓了我国西北边疆。
(2)西汉时期开辟的、连接亚欧大陆的陆上通道是什么? “西域内属”对这条陆上通道有什么作用? 丝绸之路。 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3)请你列举两例当时通过这条通道传入中国的农作物或 手工业品。这又体现这条通道的什么作用? 传入中国的农作物或手工业品:葡萄、黄瓜、胡萝卜、 大蒜等农作物,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作用:促进经济交流,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 期末复习系列
考点14: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a)
考点14: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a)
本考点丝绸之路部分不仅要知道张骞出使西域的 位置,出使西域的目的、时间及影响;知道西汉对西 域的管理;还要知道丝绸之路的形成与作用。本考点 隋朝大运河部分,要知道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基本的 地理情况及影响。
7. 看图说话
(1)根据上图写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起点:长安;终点:大秦(欧洲、古代罗马) (2)列举两个史实证明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如:在汉代的城市街头,就能看到古罗马魔术艺人的表 演;唐代非常流行的马球游戏,就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 传入中国的。 (3)汉朝为保障丝绸之路畅通,采取了哪些举措? 如派张骞出使西域,派军队攻打匈奴,设立西域都护府等。
张 骞 出 使 西 域 路 线 图
汉 代 丝 绸 之 路 示 意 图
中亚
今新疆地区
大 秦 西亚
南亚
河西走廊
长安
大 秦
中亚
西亚
新疆 地区
河西 走廊
长 安
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丝绸、瓷器、茶叶、铁器、漆器…… 1、物资上: 中国 西方 香料、珠宝、皮毛、药材……
史论: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消极:征发了大量的民工,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 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西域的地理位置 出使时间与目的 张骞通西域路线 丝绸之路概况 作用 西汉对西域的管理 丝绸之路的形成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开凿时间与下令开凿者 基本地理情况:一个中心、两个端点、 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四个河段、五大水系 影响
3. 丝绸之路
(1)开辟: 西汉张骞通西域奠定了基础。 (2)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大秦(欧洲)
(3)作用(意义):
①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②伴随着贸易的往来,丝绸之路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 流的桥梁; ③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 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 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 的美食。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 B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2.下图为西汉“丝绸之路”示意图,图中“①”处应为 ( A )
A. 长安
B. 涿郡
C. 临安
D. 广州
3. 唐朝时,衢州人要到洛阳 去经商,走水路先后经过 的是( D ) A.钱塘江—邗沟—江南河 —通济渠 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永济渠 C.长江—淮河—黄河— 海河 D.钱塘江—江南河—邗沟 —通济渠
西域与中原之间的交流示意图
各抒己见:
张骞出使西域有哪些精神值得我 们学习?
不辱使命、不屈不 挠、执着进取、不怕困 难、百折不挠,爱国、 为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 危等。
丝路第一人——张骞
2. 西汉对西域的管理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 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往来 商旅。这是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 管辖的开始。
(4)张骞出使西域作用
①使汉朝开始对西域各国有所了解;张 骞回来时,西域的使臣也跟随他来到长安, 汉朝和西域各国从此建立起友好关系,经济 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②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良种马,葡萄、 核桃、石榴等植物,以及乐器和歌舞开始传 入中原。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 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也传到了西域。
4.2012年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 于3月29日在江苏开幕。会议指出:目前,大运河申遗已 进入关键阶段,国家文物局也将其作为近期中心任务。 这里的“大运河”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读下面隋朝大 运河图与京杭大运河图。说出隋朝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 哪些河段还是一致的 ( C ) A.所有河段都一致 B.黄河以南河段都一致 C.淮河以南河段都一致 D.只有长江以南河段一致
(5)概况:
涿郡(北京)
海河
长 安
洛阳
黄河
三 点 四 段 五江南河 余杭(杭州) 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南北
钱塘江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 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总的说来是好事。
开凿大运河想象图
积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 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 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 用。
5.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 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 的作用是 ( C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民族融合 6.嘉兴有一座石桥—长虹桥。它高大宏伟,自明朝起,静 卧运河之上。运河悠悠扬扬穿过嘉禾大地,润泽众生, 留下十里繁华。这座桥见证了 ( )D ①运河促进当地城乡经济发展 ②隋炀帝乘龙舟沿运河下江南 ③唐朝嘉禾粮食由此运往长安 ④运河依然起着水路运输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 张骞出使西域
(1)西域的地理位置 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区,称为西域。 (2)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与目的 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张骞分别于公 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 域。 (3)路线:从长安出发,过玉门关与阳关,经今天 的新疆境内,越葱岭,到达大月氏等西域各国。
9. 读《丝绸之路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
(1)丝绸之路兴起于何时?(2分) 答案:西汉。 (2)图中A、B、C、D、E、F分别经过的地方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国家);F________(国家)。(6分) 答案:A长安 B河西走廊 C玉门关 D疏勒 E安息 F大秦 (3)请你用两个事实证明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的桥梁。(4分) 答案:在汉代的城市街头,就能看到古罗马魔术艺人的表演。 唐代朝廷上下,非常流行的马球游戏,就是从波斯经丝绸之 路传入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