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初探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那么,如何在一堂语文课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关键点在于利用好课堂导入这一环节。

现代教学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课堂导入环节对学生有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课题的作用。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提到:“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由此可见,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环节,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环节无疑可为整堂语文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于对课堂导入的上述认识,我在自己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从学生自身写作和经历导入,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和理解。

1.从学生的自身写作导入。

“武松打虎”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学生在连环画、动画、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中对此故事已有所了解。然而,如何让学生从语言角度体会《武松打虎》的精彩之处呢?这也是本篇课文最主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课堂导入中我先让学生尝试着写出自己印象当中武松打虎的场景。

从学生五分钟左右的当堂写作情况来看,有的学生只用了一句话:“武松上前一拳就打死了老虎。”学生认为这样写直截了当,最能体现武松的勇猛和力气;有的学生则用了较多的动词,如“抓”、“打”、“踢” 等来描写。

于是,再让学生阅读原文中作者的描绘,通过和自己写法的对比,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课文中在武松打虎之前先有对老虎的一段描写——这是侧面描写,把老虎写得越猛就越能体现后来武松打虎的勇猛,这是其一;其二,课文的描写中有一个“被动”的“闪”字,可见武松打虎时并不全是“抓”、“打”、“踢”,一味向猛虎“主动进攻”,这表明武松既有勇猛的一面还有机智灵活的一面,再反观“武松上前一拳就打死了老虎”,看似勇猛却不符合常理。还有,文章中写武松打虎过程中也是一波三折,比如武松打虎一开始却是“断了哨棒”,增加了“打虎”的难度,扣人心弦,也将故事逐渐推向高潮。

总之,在课堂导入中,对于熟悉的题材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一写,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体会课文的精彩之处,这正是体现了王荣生教授所说的以学生“学的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2、从学生的自身经历导入。

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人对“名”的重视,也表现在给人取名字上。我在给学生上《孔乙己》一课的课堂导入中,便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名字的由来。学生的发言中有的说自己的名字是父母对自己的祝福;有的说自己的名字是父母对自己的一种期望;还有的说自己的名字和出生的季节、节日以及家里的情况有关。显然,学生的名字里面大都包含有一定的寓意,即父母长辈对自己美好的祝福。

继而,谈到鲁迅这篇小说的题目——“孔乙己”名字的由来:关于“孔乙己”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孔乙己”。那么,“孔乙己”这个绰号有又有何种寓意呢?

我随后让学生看一看“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名字由来,学生找到原文后马上就能理解到:第一,他的名字和自己相比,是“别人”取的,不是父母所给,当然也无所谓父母对他的祝福和希望;第二,从课文中“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和“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起众人都哄笑起来”等句来看,别人给他取的这个“半懂不懂”的名字,实际上也寓意了众人对他的嘲笑。

其实,鲁迅文章中出现的人名大多具有这样的特点。比如《阿Q正传》中,阿Q本来姓赵,可赵太爷不让他姓赵,就把他的姓氏随随便便给剥夺了,体现出阿Q地位的低下;另外一方面,“Q”又是那个时代脑后拖着一条长鞭子的中国人面目的一副画像,愚昧、落后,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又如《药》里面,“夏瑜”的原型是“秋瑾”,这一点也可以从名字里面体现出来:“夏”与“秋”相对,“瑜”和“瑾” 都是一种美玉,词意相同,在古人字号中也常常连用,如《三国演义》中周瑜,字公瑾;除此之外,小说中的“华老栓”与“夏瑜”两人的姓又是“华夏”一词的拆开,“夏”家的不幸同时也是“华”家的不幸,也就是华夏民族的不幸。

这样,从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入手,进而讨论到鲁迅笔下“孔乙己”的命名,学生不仅觉得新鲜好奇,而且对理解课文的立意也会更为深刻。另外,对他们今后阅读鲁迅和其他在作家的文章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导入,激发他们“温故知新”的学习兴趣。

1、从不同作家的相同题材作品导入。

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是二期课改以后才进入教材的。因为自古以来,写“荷”的名句很多,学生对此已有了一定的积累。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了自己积累的古诗文中咏荷的名句。比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他的另外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用“碧”和“红”两种色彩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下面碧绿的莲叶与天宇相接,上面有阳光的照射,上下辉映突出荷花的“别样”之“红”。再有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则是作者个人对莲花的评价和自况。

此下便引出《清塘荷韵》一文:“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在前人如此多的脍炙人口的咏荷作品之后,季先生又能如何写出了自己的特色,表达他个人怎样与众不同的独特感受呢?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对文章进行解读,他们的确读到了季先生咏荷的与众不同之处:第一,作者是因为楼前“空空荡荡的池塘”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念”而有意要种荷花。种花养花来颐养性情的人众多,种荷花者至今却很少见,因为这不是一个花盆、一抔黄土就可以滋养的。也因了这样的机会,作者在文中详细地写出了荷花在池塘中从无到有,从稀疏到茂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作者有些灰心,却又充满期待,在一连三年的期待之后,到第四年终于等来了“奇迹”,这不禁让作者“狂喜”。这样来写非常真实的体现出荷花“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

第二,一般的作者写荷、赞荷、赏荷,仅仅限于对水面之上的荷叶或荷花的描摹和赞叹。但值得注意的是季先生的文章里却对水面之下荷花有独特的关照。如写到莲子,他说“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当作者看到满塘的荷叶时,说“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的淤泥里走动”;当天气突然转寒,荷花凋零的时候,作者又满心祝福“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这些,表现出作者对荷潜在的生命力量的赞美。

第三,在夏月塘荷盛开时,作者每天数次徜徉于湖畔,默坐静观。当“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时,作者没有表现出如《红楼梦》林黛玉《葬花吟》中对生命将逝的哀惋,望着坠落的莲瓣,作者想到的是“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是“池花对影落”的静谧气氛,是“心中反而更添一份宁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