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集合总复习 古典概型
023年高考数学考点复习——事件(互斥、对立、独立)与概率(古典概型)(原卷版)

2023年高考数学考点复习——事件(互斥、对立、独立)与概率(古典概型)考点一、对立与互斥事件例1、关于事件,A B的以下结论,其中一定正确的为()A.若,A B为对立事件,则,A B可能不是互斥事件B.若,A B为对立事件,则,A B必为互斥事件C.若,A B为互斥事件,则,A B必为对立事件D.若,A B为互斥事件,则,A B不可能为对立事件例2、有6个相同的球,分别标有数字1,2,3,4,5,6,从中有放回的随机取两次,每次取1个球.甲表示事件“第一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1”,乙表示事件“第二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6”,丙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5”,丁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偶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与丙是互斥事件B.乙与丙是对立事件C.甲与丁是对立事件D.丙与丁是互斥事件跟踪练习1、将襄阳五中、钟祥一中、夷陵中学、随州一中校徽各1枚随机地分发给甲、乙、丙、丁,每人分得1枚,事件“甲分得钟祥一中校徽”与事件“乙分得钟祥一中校徽”是()A.不可能事件B.对立事件C.相互独立事件D.互斥事件2、将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向上抛掷1次.设事件A表示向上的一面出现奇数点,事件B表示向上的一面出现的点数不超过3,事件C表示向上的一面出现的点数不小于4,则A.A与B是互斥而非对立事件B.A与B是对立事件C.B与C是互斥而非对立事件D.B与C是对立事件3、甲、乙两名射手同时向一目标射击,设事件A为“甲击中目标”,事件B为“乙击中目标”,则事件A与事件B()A.相互独立但不互斥B.互斥但不相互独立C.相互独立且互斥D.既不相互独立也不互斥4、从装有两个红球和两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两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是()A.至少有一个白球与都是红球B.恰好有一个白球与都是红球C.至少有一个白球与都是白球D.至少有一个白球与至少一个红球5、书架上有两套我国四大名著,现从中取出两本.设事件M表示“两本都是《红楼梦》”;事件N表示“一本是《西游记》,一本是《水浒传》”;事件P表示“取出的两本中至少有一本《红楼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M与P是互斥事件B.M与N是互斥事件C.N与P是对立事件D.M,N,P两两互斥6、2021年某省新高考将实行“312++”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必选,物理、历史二选一,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选二,共有12种选课模式.某同学已选了物理,记事件A:“他选择政治和地理”,事件B:“他选择化学和地理”,则事件A与事件B()A.是互斥事件,不是对立事件B.是对立事件,不是互斥事件C.既是互斥事件,也是对立事件D.既不是互斥事件也不是对立事件考点二、独立事件例1、有6个相同的球,分别标有数字1,2,3,4,5,6,从中有放回的随机取两次,每次取1个球,甲表示事件“第一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1”,乙表示事件“第二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2”,丙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8”,丁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7”,则()A.甲与丙相互独立B.甲与丁相互独立C.乙与丙相互独立D.丙与丁相互独立例2、先后抛掷两枚骰子,甲表示事件“第一次掷出正面向上的点数是1”,乙表示事件“第二次掷出正面向上的点数是2”,丙表示事件“两次掷出的点数之和是7”,丁表示事件“两次掷出的点数之和是8”,则()A.甲与丙相互独立B.甲与丁相互独立C.乙与丁相互独立D.丙与丁相互独立跟踪练习1、坛子中放有3个白球,2个黑球,从中进行不放回地摸球,用A表示“第一次摸得白球”,B表示“第二次摸得白球”,则事件A与事件B是()A.互斥事件B.对立事件C.不相互独立事件D.相互独立事件2、袋内有大小相同的3个白球和2个黑球,从中不放回地摸球,用A表示“第一次摸到白球”,用B表示“第二次摸到白球”,用C表示“第一次摸到黑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B为互斥事件B.B与C为对立事件C .A 与B 非相互独立事件D .A 与C 为相互独立事件3、在一次试验中,随机事件A ,B 满足()()23P A P B ==,则( ) A .事件A ,B 一定互斥 B .事件A ,B 一定不互斥 C .事件A ,B 一定互相独立D .事件A ,B 一定不互相独立4、有4个相同的球,分别标有数字1,2,3,4,从中有放回的随机取两次,每次取1个球.甲表示事件“第一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1”,乙表示事件“第二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2”,丙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5”,丁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6”,则( ) A .甲与丁相互独立 B .乙与丁相互独立 C .甲与丙相互独立D .丙与丁相互独立5、甲罐中有5个红球,2个白球和3个黑球,乙罐中有6个红球,2个白球和2个黑球,先从甲罐中随机取出一个球放入乙罐,分别以1A ,2A ,3A 表示由甲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白球和黑球的事件,再从乙罐中随机取出一个球,以B 表示由乙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的事件,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事件B 与事件1A 不相互独立 B .1A ,2A ,3A 是两两互斥的事件 C .()35P B = D .()17|11P B A =考点三、 古典概型例1、哥德巴赫猜想作为数论领域存在时间最久的未解难题之一,自1742年提出至今,已经困扰数学界长达三个世纪之久哥德巴赫猜想是“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的和”,如14311=+.根据哥德巴赫猜想,拆分22的所有质数记为集合A ,从A 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差大于8的概率为( )A .15B .25C .35D .45例2、一个学习小组有7名同学,其中3名男生,4名女生.从这个小组中任意选出3名同学,则选出的同学中既有男生又有女生的概率为( ) A .67B .57C .27D .17例3、某中学举行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甲队有A 、B 、C 、D 、E 、F 共6名选手其中4名男生2名女生,按比赛规则,比赛时现场从中随机抽出2名选手答题,则至少有1名女同学被选中的概率是( ) A .13B .25C .12D .35跟踪练习1、小华、小明、小李、小章去A ,B ,C ,D 四个工厂参加社会实践,要求每个工厂恰有1人去实习,则小华去A 工厂,且小李没去B 工厂的概率是___________.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为正八边形128A A A 的中心,1(1,0)A .任取不同的两点(,,{1,2,3,,8}),i j i j i j A A ≠∈,点P 满足0i j OA OP OA ++=,则点P 落在第一象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3、观察一枚均匀的正方体骰子,任意选取其中两个面的点数,点数之和正好等于5的概率为( ) A .110B .115C .215D .4154、(多选)根据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记载,我国古代诸侯的等级自低到高分为:男、子、伯、侯、公五个等级,现有每个级别的诸侯各一人,君王要把50处领地全部分给5位诸侯,要求每位诸侯都分到领地且级别每高一级就多分m 处(m 为正整数),按这种分法,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为“男”的诸侯分到的领地不大于6处的概率是34B .为“子”的诸侯分到的领地不小于6处的概率是14C .为“伯”的诸侯分到的领地恰好为10处的概率是1D .为“公”的诸侯恰好分到16处领地的概率是145、(多选)某人决定就近打车前往目的地前方开来三辆车,且车况分别为“好”“中”“差”他决定按如下两种方案打车.方案一:不乘第一辆车,若第二辆车好于第一辆车就乘此车,否则直接乘坐第三辆车:方案二:直接乘坐第一辆车.若三辆车开过来的先后次序等可能记方案一和方案二坐到车况为“好”的车的概率分别为1p,2p,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121 2p p==B.121 3p p==C.11 2p=,21 3p=D.11 3p=,21 2p=6、甲、乙、丙三位同窗打算利用假期外出游览,约定每人从泰山、孔府这两处景点中任选一处,那么甲、乙两位同窗恰好选取同一处景点的概率是()A.29B.23C.14D.127、北京卫视大型原创新锐语言竞技真人秀节目《我是演说家》火爆荧屏,在某期节目中,共有2名女选手和1名男选手参加比赛.已知备选演讲主题共有2道,若每位选手从中有放回地随机选出一个主题进行演讲,则其中恰有一男一女抽到同一演讲主题的概率为()A.14B.12C.23D.348、从0、1、2、3、4、5、6、7、8、9这10个数中任取5个不同的数,则这5个不同的数的中位数为4的概率为( )A.121B.17C.521D.139、在一次抛硬币的试验中,某同学用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做了100次试验,发现正面朝上出现了40次,那么出现正面朝上的频率和概率分别为()A.0.4,0.4B.0.5,0.5C.0.4,0.5D.0.5,0.410、向上抛一枚均匀的正方体骰子3次,向上点数记为M,点数之和正好等于5的概率为()A.110B.136C.215D.41511、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素数指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的和”,如18=7+11,在不超过16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16的概率是()A.415B.215C.310D.110。
高三数学总复习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 知识讲解 新人教A版

高考总复习: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考纲要求】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2、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知识点一、古典概型1. 定义具有如下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型:(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2. 古典概型的基本特征(1)有限性:即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也就是说,只有有限个不同的基本事件。
(2)等可能性: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均等的。
3.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由于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发生是等可能的,如果一次试验中共有n 种等可能的结果,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1n。
如果某个事件A 包含m 个基本事件,由于基本事件是互斥的,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其所含m 个基本事件的概率之和,即nm A P )(。
所以古典概型计算事件A 的概率计算公式为:试验的基本事件总数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事件A A P =)( 4.求古典概型的概率的一般步骤:(1)算出基本事件的总个数n ;(2)计算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m ;(3)应用公式()m P A n=求值。
5.古典概型中求基本事件数的方法:(1)穷举法;(2)树形图;(3)排列组合法。
利用排列组合知识中的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必须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知识点二、几何概型1. 定义:事件A 理解为区域Ω的某一子区域A ,A 的概率只与子区域A 的几何度量(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正比,而与A 的位置和形状无关。
满足以上条件的试验称为几何概型。
2.几何概型的两个特点:(1)无限性,即在一次试验中基本事件的个数是无限的;(2)等可能性,即每一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均等的。
3.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随机事件A 的概率可以用“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所占的图形面积(体积、长度)”与“试验的基本事件所占总面积(体积、长度)”之比来表示。
高考数学热点问题专题练习——古典概型知识归纳及例题讲解

古典概型一、基础知识:1、基本事件: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不可再分的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
例如:在扔骰子的试验中,向上的点数1点,2点,……,6点分别构成一个基本事件2、基本事件空间:一次试验,将所有基本事件组成一个集合,称这个集合为该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用Ω表示。
3、基本事件特点:设一次试验中的基本事件为12,,,n A A A(1)基本事件两两互斥(2)此项试验所产生的事件必由基本事件构成,例如在扔骰子的试验中,设i A 为“出现i 点”,事件A 为“点数大于3”,则事件456A A A A =(3)所有基本事件的并事件为必然事件 由加法公式可得:()()()()()1212n n P P A A A P A P A P A Ω==+++因为()1P Ω=,所以()()()121n P A P A P A +++=4、等可能事件:如果一项试验由n 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互为等可能事件。
5、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如果一项试验由n 个基本事件组成,且基本事件为等可证明:设基本事件为12,,,n A A A ,可知()()()12n P A P A P A ===()()()121n P A P A P A +++= 6、古典概型的适用条件:(1)试验的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多个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当满足这两个条件时,事件A 发生的概率就可以用事件A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7、运用古典概型解题的步骤:① 确定基本事件,一般要选择试验中不可再分的结果作为基本事件,一般来说,试验中的具体结果可作为基本事件,例如扔骰子,就以每个具体点数作为基本事件;在排队时就以每种排队情况作为基本事件等,以保证基本事件为等可能事件 ② ()(),n A n Ω可通过计数原理(排列,组合)进行计算③ 要保证A 中所含的基本事件,均在Ω之中,即A 事件应在Ω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中选择符合条件的 二、典型例题:例1:从16-这6个自然数中随机取三个数,则其中一个数是另外两个数的和的概率为________思路:事件Ω为“6个自然数中取三个”,所以()3620n C Ω==,事件A 为“一个数是另外两个数的和”,不妨设a b c =+,则可根据a 的取值进行分类讨论,列举出可能的情况:{}{}{}{}{}{}3,2,1,4,3,1,5,4,1,5,3,2,6,5,1,6,4,2,所以()6n A =。
高考数学冲刺古典概型考点全面解析

高考数学冲刺古典概型考点全面解析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而数学作为其中的关键学科,更是备受关注。
在数学的众多考点中,古典概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
在高考冲刺阶段,对古典概型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复习,对于提高数学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一、古典概型的基本概念古典概型是一种概率模型,具有两个重要特征:有限性和等可能性。
有限性指的是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等可能性则表示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例如,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出现的点数就是一个古典概型问题。
因为骰子的点数只有 1、2、3、4、5、6 这六种可能,且每种点数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二、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在古典概型中,事件 A 的概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A) =事件 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试验中所有可能的基本事件个数例如,从装有 3 个红球和 2 个白球的口袋中随机取出一个球,求取出红球的概率。
这里试验中所有可能的基本事件个数为 5(3 个红球和2 个白球),取出红球的基本事件个数为 3,所以取出红球的概率为3/5。
三、古典概型的常见题型1、摸球问题这是古典概型中常见的一类问题。
例如,一个袋子里装有 5 个红球和 3 个白球,从中随机摸出 2 个球,求摸出一红一白的概率。
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要确定总的基本事件个数,即从 8 个球中选2 个的组合数。
然后计算摸出一红一白的基本事件个数,可以分两步考虑,先选一个红球,再选一个白球,两者相乘即为摸出一红一白的基本事件个数。
2、掷骰子问题掷骰子问题常常会与其他条件相结合。
比如,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求点数之和大于 8 的概率。
对于这种问题,需要列出所有可能的基本事件,然后找出点数之和大于 8 的基本事件个数,最后计算概率。
3、抽样问题抽样问题可以分为有放回抽样和无放回抽样。
例如,从 10 件产品中抽取 3 件,有放回抽样和无放回抽样时,抽到特定产品的概率是不同的。
2024年高考复习数学第10章第4节古典概型与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1
第四节
古典概型与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2
必备知识·回顾教材重“四基”
关键能力·研析考点强“四翼”
3
课时质量评价
2.事件间的独立性关系:已知两个事件A,B相互独立,它们的概率分别
为P(A),P(B),则有
事件
A,B同时发生
A,B都不发生
A,B恰有一个发生
不同的取法,若两数不互质,不同的取法有:(2,4),(2,6),(2,
21−7
8),(3,6),(4,6),(4,8),(6,8),共7种,故所求概率p=
=
21
2
.故选D.
3
1
第四节
古典概型与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必备知识·回顾教材重“四基”
2
关键能力·研析考点强“四翼”
3
课时质量评价
(2)(2022·全国甲卷)从分别写有1,2,3,4,5,6的6张卡片中无放回随
C),(A,B,D) ,(B,C,D) ,(A,C,D) ,共有10种不同的情
况.由图可知取到的三点共线的有(O,A,C)和(O,B,D)两种情况,
2
1
所以所求概率为 = .故选A.
10 5
1
第四节
古典概型与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必备知识·回顾教材重“四基”
2
关键能力·研析考点强“四翼”
3
课时质量评价
古典概型中样本点个数的探求方法
频率计算中的k,n均随随机试验的变
频率计算
化而变化,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
公式
都计算了一
它们的比值逐渐趋近于概率值
古典概型
个比值
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十二章概率12.2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2.直线与圆有公共点,即圆心到直线距离小于或等于半径,由此得
出a≤b,则满足a≤b基本事件个数就能求出来,从而转化成与概率
基本事件相关问题.
3.f(x)在区间(-∞,-1]上是减函数可转化成开口向上二次函数f(x)图
象对称轴与x轴交点横坐标大于或等于-1,从而得出b≤a,从而不难
得出b≤a包含基本事件数.所以也转化成了与概率基本事件相关问
②等可能性:每个结果发生含有等可能性.
(3)公式:
构成事件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
P(A)= 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
.
4.随机模拟方法
使用计算机或者其它方式进行模拟试验,方便经过这个试验求出
随机事件概率近似值方法就是随机模拟方法.
3/36
-4知识梳理
考点自测
1.任一随机事件概率都等于组成它每一个基本事件概率和.
C 35 C 13 C 25 C 23
3 (C 1 C 3 A(2)B
2
1 2 2
C(1)D
5 3 5 2 +C 3 C 5 C 3 )
C 25 C 23
C 23
5
D.7
关闭
3
= C 3 A 2 +C 2 C 2 = A 2 +C 2 = 5.
5 2
5 3
2
3
解析
答案
12/36
-13考点1
考点2
考点3
与圆(x-2)2+y2=2有公共点概率为
.
思索怎样把直线与圆有公共点问题转化成与概率基本事件相关
问题?
关闭
依题意,将一颗骰子先后投掷两次得到的点数所形成的数组(a,b)有
(1,1),(1,2),(1,3),…,(6,6),共 36 种,其中满足直线 ax+by=0 与圆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十二章概率与统计12.2古典概型课件(共9张PPT)

取2个数,则所取2个数的和能被3整除的概率为
.
解题导引
再由P(A利)=用1-P组( 合)求事知件识A的计概算率.基本事件总数→列出事件“所取2个数的和能被 再2,5由),P(1(,A33),整=4)1,-(除P1,(3 ”,5))求,包(1事,4含件,5A)的,的(2,所概2,率4有),.(2基,2,5本),(2事,3,件4),(→2,3由,5),古(2,4典,5)概,(3,型4,5概),其率包 公式得结论
再由P(A)=1-P( )求事件A的概率.
率问题的处理方法:一是转化为几个互斥事件的和,利用互斥事事件A的对立事件 的概率,
A
再由P(A)=1-P( )A求事件A的概率.
例1 (2017江苏苏北四市第二次调研,5)从1,2,3,4,5,6这六个数中随机地
再(1)由任P何(A分两)=个类1-基P讨(本 事论)求件事思都件是想A互的. 斥概的率..
再由P(A)=1-P( )求事件A的概率.
再由P(A)=1-P( )求事件A的概率.
例2 (2017浙江台州期末质量评估,8)袋子里装有编号分别为“1,2,2,3,
4,5”的6个大小、质量相同的小球,某人从袋子中一次任取3个球,若每
个具球有被 以取下少到两,可的个机特用会点列均的等概举率,则法模取型将出称的基为3个本古球典事编概号件率之模一和型一大,简于列称7古的出典概,概率然型为后: 求( 出) m、n,再利用公式P(A)=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高考数学复习点拨古典概型(1)

古典概型考查要求:1.考查古典概型概率公式的应用,尤其是古典概型与互斥、对立事件的综合问题更是高考的热点.2.在解答题中古典概型常与统计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以中档题为主.【复习指导】1.掌握解决古典概型的基本方法,列举基本事件、随机事件,从中找出基本事件的总个数,随机事件所含有的基本事件的个数.2.复习时要加强与统计相关的综合题的训练,注重理解、分析、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一基础梳理1.基本事件的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的和.2.古典概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3.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P(A)=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4、求古典概型的步骤:(1)判断是否为等可能性事件;(2)计算所有基本事件的总结果数n.(3)计算事件A所包含的结果数m.(4)计算一条规律从集合的角度去看待概率,在一次试验中,等可能出现的全部结果组成一个集合I,基本事件的个数n就是集合I的元素个数,事件A是集合I的一个包含m个元素的子集.故P(A)=mn.两种方法(1)列举法:适合于较简单的试验.(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中的基本事件的探求.另外在确定基本事件时,(x,y)可以看成是有序的,如(1,2)与(2,1)不同;有时也可以看成是无序的,如(1,2)与(2,1)相同.双基自测1、一枚硬币连掷2次,只有一次出现正面的概率为().A.23 B.14 C.13 D.122.甲、乙、丙三名同学站成一排,甲站在中间的概率是().A.16 B.12 C.13 D.233.掷一颗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则掷得奇数点的概率为().A.13 B.14 C.12 D.234.从{1,2,3,4,5}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a,从{1,2,3}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b,则b >a的概率是().A.45 B.35 C.25 D.15二、考向探究:考向一基本事件数的探求【例1】►做抛掷两颗骰子的试验:用(x,y)表示结果,其中x表示第一颗骰子出现的点数,y表示第二颗骰子出现的点数,写出:(1)试验的基本事件;(2)事件“出现点数之和大于8”;(3)事件“出现点数相等”;(4)事件“出现点数之和大于10”.例2、从字母a、b、c、d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概型导学目标: 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2.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自主梳理1.基本事件有如下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________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______________.2.一般地,一次试验有下面两个特征(1)有限性.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2)等可能性.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同,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古典概型. 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在于该试验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有限性和等可能性.3.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 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________;如果某个事件A 包括的结果有m 个,那么事件A 的概率P(A)=________.自我检测1.(2011·滨州模拟)若以连续掷两次骰子分别得到的点数m 、n 作为点P 的横、纵坐标,则点P 在直线x +y =5下方的概率为( )A .16B .14C .112D .192.(2011·临沂高新区期末)一块各面均涂有油漆的正方体被锯成1 000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若将这些小正方体均匀地搅混在一起,则任意取出一个,其两面涂有油漆的概率是( )A .112B .110C .325D .121253.(2010·辽宁)三张卡片上分别写上字母E ,E ,B ,将三张卡片随机地排成一行,恰好排成英文单词BEE 的概率为________.4.有100张卡片(编号从1号到100号),从中任取1张,取到卡号是7的倍数的概率为________.5.(2011·大理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五个点:A(0,0),B(2,0),C(1,1),D(0,2),E(2,2)中任取三个,这三点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________(用分数表示).探究点一 基本事件的概率例1 投掷六个面分别记有1,2,2,3,3,3的两颗骰子.(1)求所出现的点数均为2的概率;(2)求所出现的点数之和为4的概率.变式迁移1一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5只球,其中3只白球,2只黑球,从中一次摸出两只球.问:(1)共有多少个基本事件?(2)摸出的两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探究点二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例2班级联欢时,主持人拟出了如下一些节目:跳双人舞、独唱、朗诵等,指定3个男生和2个女生来参与,把5个人分别编号为1,2,3,4,5,其中1,2,3号是男生,4,5号是女生,将每个人的号分别写在5张相同的卡片上,并放入一个箱子中充分混合,每次从中随机地取出一张卡片,取出谁的编号谁就参与表演节目.(1)为了选出2人来表演双人舞,连续抽取2张卡片,求取出的2人不全是男生的概率;(2)为了选出2人分别表演独唱和朗诵,抽取并观察第一张卡片后,又放回箱子中,充分混合后再从中抽取第二张卡片,求独唱和朗诵由同一个人表演的概率.变式迁移2同时抛掷两枚骰子,求至少有一个5点或6点的概率.探究点三古典概型的综合问题例3(2009·山东)汽车厂生产A,B,C三类轿车,每类轿车均有舒适型和标准型两种A类轿车10辆.(1)求z的值;(2)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C类轿车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将该样本看成一个总体,从中任取2辆,求至少有1辆舒适型轿车的概率;(3)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B类舒适型轿车中抽取8辆,经检测它们的得分如下:9.4,8.6,9.2,9.6,8.7,9.3,9.0,8.2.把这8辆轿车的得分看成一个总体,从中任取一个数,求该数与样本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5的概率.变式迁移3为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学生中的普及情况,调查部门对某校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6人得分情况如下:5,6,7,8,9,10.把这6名学生的得分看成一个总体.(1)求该总体的平均数;(2)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这6名学生中抽取2名,他们的得分组成一个样本.求该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5的概率.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例(12分)甲、乙二人用4张扑克牌(分别是红桃2、红桃3、红桃4、方片4)玩游戏,他们将扑克牌洗匀后,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甲先抽,乙后抽,抽出的牌不放回,各抽一张.(1)设(i,j)分别表示甲、乙抽到的牌的牌面数字,写出甲、乙二人抽到的牌的所有情况;(2)若甲抽到红桃3,则乙抽到的牌面数字比3大的概率是多少?(3)甲、乙约定:若甲抽到的牌的牌面数字比乙大,则甲胜,反之,则乙胜.你认为此游戏是否公平,说明你的理由.多角度审题本题属于求较复杂事件的概率,关键是理解题目的实际含义,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概率模型,联想掷骰子试验,把红桃2、红桃3、红桃4和方片4分别用数字2,3,4,4′表示,抽象出基本事件,把复杂事件用基本事件表示,找出总体I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n及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 ,用公式P(A)=m n求解. 【答题模板】解 (1)甲、乙二人抽到的牌的所有情况(方片4用4′表示,其他用相应的数字表示)为(2,3),(2,4),(2,4′),(3,2),(3,4),(3,4′),(4,2),(4,3),(4,4′),(4′,2),(4′,3),(4′,4),共12种不同情况.[6分](2)甲抽到红桃3,乙抽到的牌的牌面数字只能是2,4,4′,因此乙抽到的牌的牌面数字比3大的概率为23.[9分] (3)甲抽到的牌的牌面数字比乙大的情况有(3,2),(4,2),(4,3),(4′,2),(4′,3),共5种,故甲胜的概率P 1=512,同理乙胜的概率P 2=512.因为P 1=P 2,所以此游戏公平.[12分] 【突破思维障碍】(1)对一些较为简单、基本事件个数不是太大的概率问题,计数时只需要用枚举法即可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但应特别注意:计算时要严防遗漏,绝不重复.(2)取球模型是古典概型计算中的一个典型问题,好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取球模型上去,特别是产品的抽样检验,解题时要分清“有放回”与“无放回”,“有序”与“无序”等条件的影响.【易错点剖析】1.题目中“红桃4”与“方片4”属两个不同的基本事件,应用不同的数字或字母标注.2.注意“抽出的牌不放回”对基本事件数目的影响.(满分: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2011·浙江宁波十校联考)将一枚骰子抛掷两次,若先后出现的点数分别为b ,c ,则方程x 2+bx +c =0有实根的概率为( )A .1936B .12C .59D .17362.(2009·福建)已知某运动员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低于40%.现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概率:先由计算器产生0到9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指定1,2,3,4表示命中,5,6,7,8,9,0表示不命中;再以每三个随机数为一组,代表三次投篮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如下20组随机数:907 966 191 925 271 932 812 458569 683 431 257 393 027 556 488730 113 537 989 据此估计,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概率为( )A .0.35B .0.25C .0.20D .0.153.(2011·西南名校联考)连掷两次骰子分别得到点数m 、n ,则向量(m ,n)与向量(-1,1)的夹角θ>90°的概率是( )A .512B .712C .13D .124.设集合A ={1,2},B ={1,2,3},分别从集合A 和B 中随机取一个数a 和b ,确定平面上的一个点P(a ,b),记“点P(a ,b)落在直线x +y =n 上”为事件C n (2≤n ≤5,n ∈N ),若事件C n 的概率最大,则n 的所有可能值为( )A .3B .4C .2,5D .3,45.在一个袋子中装有分别标注数字1,2,3,4,5的五个小球,这些小球除标注的数字外完全相同.现从中随机取出2个小球,则取出的小球标注的数字之和为3或6的概率是( )A.112B.110C.15D.310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6.在一次教师联欢会上,到会的女教师比男教师多12人,从这些教师中随机挑选一人表演节目.若选到男教师的概率为920,则参加联欢会的教师共有________人. 7.(2011·上海十四校联考)在集合{x |x =n π6,n =1,2,3,…,10}中任取一个元素,所取元素恰好满足方程cos x =12的概率是________. 8.(2009·江苏)现有5根竹竿,它们的长度(单位:m)分别为2.5,2.6,2.7,2.8,2.9,若从中一次随机抽取2根竹竿,则它们的长度恰好相差0.3 m 的概率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38分)9.(12分)(2011·北京朝阳区模拟)袋子中装有编号为a ,b 的2个黑球和编号为c ,d ,e 的3个红球,从中任意摸出2个球.(1)写出所有不同的结果;(2)求恰好摸出1个黑球和1个红球的概率;(3)求至少摸出1个黑球的概率.10.(12分)(2010·天津滨海新区五校联考)某商场举行抽奖活动,从装有编号0,1,2,3四个小球的抽奖箱中,每次取出后放回,连续取两次,取出的两个小球号码相加之和等于5中一等奖,等于4中二等奖,等于3中三等奖.(1)求中三等奖的概率;(2)求中奖的概率.11.(14分)(2011·广州模拟)已知实数a ,b ∈{-2,-1,1,2}.(1)求直线y =ax +b 不经过第四象限的概率;(2)求直线y =ax +b 与圆x 2+y 2=1有公共点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