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溶液中离子反应》试题(含图像题)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真题汇编( 含答案) 及解析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1.向含a mol (NH4)2Fe(SQ)2溶液中逐7^加入b mol NaOH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H4)2Fe(SQ)2是复盐B.b = a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Fe2+) = c(NH4+)C. b = 2a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Fe2++ 2OH=Fe(OH)2 JD.当2avbw 4a 时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3 NH4++ 2Fe2++ 70H=2Fe(OH)2 J + 3NH • H2O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NH4)2Fe(SQ)2是由NH4+和Fe2+> SQ2」构成的盐,在溶液中能电离出2种阳离子,为复盐,正确, A 不选;B. b=a时,Fe2+先和NaOH反应生成Fe(OH)2沉淀,有一半的Fe2+生成沉淀,NH4+不反应,Fe2+、NH4+都水解且相互抑制水解,所以存在c(Fe2+)<c(NH4+),错误,B选;C. b=2a时,Fe2+先和NaOH反应生成Fe(OH)2沉淀且Fe2+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 + +2OH =Fe(OH)?^ ,正确,C 不选;D,当2avbw 4a时,Fe2+完全反应,部分NH4+反应生成NH3 . H2O,所以可能发生离子反应3NH4++2Fe2++7OH — 2Fe(OHk J +3NH3 - H2O,正确,D 不选。
答案选B。
2.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X1。
12molL-1的溶液:NH4+、Na\ C「、HCO3-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Na+、AlO2-、ST、O32-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SCN、「、K+、BrD. pH=1 的水溶液中:Al>、NH4+、CH3COO、Br【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X1d2mol/L,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该溶液可能为酸或碱溶液,HC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NH4+与碱反应,能大量共存,A错误;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碱性条件下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 正确;G Fe3+与SCN不口厂都能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pH=1的水溶液呈酸性,CH3CO6与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离子反应和平衡》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离子反应和平衡》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 A .硫酸钡B .二氧化硫C .乙醇D .乙酸2.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 .KOHB .H 2CO 3C .SO 3D .C 2H 63.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A .用0.1 mol/L 的盐酸中和pH 、体积均相同的氨水和NaOH 溶液消耗盐酸体积B .NH 4Cl 溶液中NH 和Cl -的数目C .相同温度下,pH 相同的NaOH 溶液和Na 2CO 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D .纯水在100℃和25℃时pH4.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润湿的pH 试纸上,测得其pH 为12 B .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C .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3种D .在滴定时,左手操作锥形瓶,右手操作滴定管开关 5.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 .3AlClB .2HNOC .4CHD .4BaSO6.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不发生水解的是 ( ) A .Ag +B .I -C .F -D .Cu 2+7.下列化学用语能正确解释事实或现象的是( )A .23Na CO 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23223CO 2H OH CO 2OH --++B .43NH HCO 的电离:+-4343NH HCO NH +HCOC .HS -的水解:223HS H OS H O --+++D .向AgCl 沉淀中滴加NaI 溶液,白色沉淀变黄:AgCl(s)I aq AgI(s)Cl a ()()q --++8.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 .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 .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9.已知2Ca(OH)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2+-2Ca(OH)(s)Ca (aq)+2OH (aq) ΔH<0,下列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升高温度,该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②向溶液中加入少量23Na CO 粉末能增大2Ca +浓度 ③恒温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CaO ,溶液的pH 升高 ④加热溶液,溶液的pH 升高⑤向溶液中加入23Na CO 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 ⑥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2Ca(OH)固体质量不变 A .①⑤B .①④⑥C .②③⑤D .①②⑤⑥10.冰醋酸中乙酸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为二聚体(如下图)。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水溶液中离子反应》真题练习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水溶液中离子反应》真题练习1.(2022•湖北省选择性考试)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给出质子(H+)的物质是酸,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酸性越强。
已知:N2H5++NH3=NH4++N2H4,N2H4+CH3COOH=N2H5++CH3COO-,下列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N2H5+>N2H4>NH4+B.N2H5+>CH3COOH>NH4+C.NH3>N2H4>CH3COO-D.CH3COOH>N2H5+>NH4+【答案】D【解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强酸能制得弱酸,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给出质子(H+)的物质是酸,则反应N2H4+CH3COOH=N2H5++CH3COO-中,酸性:CH3COOH>N2H5+,反应N2H5++NH3=NH4++N2H4中,酸性:N2H5+>NH4+,故酸性:CH3COOH>N2H5+>NH4+,故选D。
2.(2022•海南省选择性考试)NaClO溶液具有漂白能力,已知25℃时,K a=(HClO)=4.0×10-8。
下列关于NaClO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0.01mol/L溶液中,c(ClO-)<0.01mol/LB.长期露置在空气中,释放Cl2,漂白能力减弱C.通入过量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ClO-+H2O=HSO3-+HClOD.25℃,pH=7.0的NaClO和HClO的混合溶液中,c(HClO)>c(ClO-)=c(Na+)【答案】AD【解析】A项,NaClO溶液中ClO-会水解,故0.01mol/L NaClO溶液中c(ClO-)<0.01mol/L,A正确;B项,次氯酸钠溶液中的ClO-会发生水解生成HClO,HClO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分解,为HCl和O2,不会释放Cl2,B错误;C项,将过量的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被氧化:SO2+ClO−+H2O=Cl-+SO42-+2H+,C错误;D项,25℃,pH=7.0的NaClO和HClO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lO-)+c(OH-)=c(H+)+c(Na+),则c(ClO-)=c(Na+),又c(HClO)>c(ClO-),所以c(HClO)>c(ClO-)=c(Na+),D正确;故选AD。
离子反应测试题及答案

离子反应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0·广东高考)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Ag+、PO3-4、Cl-B.Fe3+、H+、I-、HCO-3C.K+、Na+、NO-3、MnO-4D.Al3+、Mg2+、SO2-4、CO2-3【解析】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关键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A项中Ag +与Cl-、PO3-4能分别生成AgCl和Ag3PO4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B项中Fe3+可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与HCO-3可发生反应H++HCO-3===H2O+CO2↑,Fe3+可与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Fe3++3HCO-3===Fe(OH)3↓+3CO2↑,故不能大量共存;C项中四种离子均不反应,可大量共存;D项中发生反应Mg2++CO2-3===MgCO3↓和2Al3++3CO2-3+3H2O===2Al(OH)3↓+3CO2↑,故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 C2.(2013届福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A.盐酸、空气、醋酸、干冰B.冰醋酸、海水、硫酸钠、乙醇C.蛋白质、油脂、烧碱、石灰石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硫酸钡【解析】A项中盐酸属于混合物;B项正确;C项中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石灰石属于电解质;D项中硫酸钡属于电解质。
【答案】 B3.(2011·上海高考)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2-4、I-、S2-。
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
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Na+B.SO2-4C.Ba2+D.NH+4【解析】由①可知含NH+4,由②可知无I-、无S2-,根据电荷守恒有SO2-4,排除Ba2+存在,Na+无法确定。
【答案】 A4.(2013届杭州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教学质量检测)下列实验现象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A 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溶液呈蓝色4H++4I-+O2===2I2+2H2OB 开始时无气泡,后来有气泡CO2-3+H+===HCO-3HCO-3+H+===H2O+CO2↑C 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无色Cl2+2OH-===Cl-+ClO-+H2OD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Ba2++OH-+H++SO2-4===BaSO4↓+H2O 【解析】I-CO2-3在逐滴加入H+时,并不能马上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是分步进行的,B项正确;氯水为黄绿色,溶液显酸性,可以与碱溶液反应得到无色的盐溶液,C项正确;D项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SO2-4+2H+===BaSO4↓+2H2O。
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3879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物质溶液pH>7,该物质一定是强碱弱酸盐B .0.1mol/L 醋酸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减小C .等体积的盐酸(pH=1)和醋酸(0.1mol/L)分别与NaOH 恰好中和,消耗NaOH 一样多D .已知Ka(HCOOH)>Ka(CH 3COOH),pH 相等的HCOONa 与CH 3COONa 溶液:[c(Na +)-c(HCOO -)]<[c(Na +)-c(CH 3COO -)]2.(0分)[ID :1387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pH 相同的HCl 溶液和NH 4Cl 溶液,c (Cl -)相同 B .室温下,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氨水中的c (H +)小 C .某酸HA 的铵盐NH 4A 溶液呈碱性,可证明HA 是弱酸D .100 mL 0.01 mol·L -1的醋酸溶液中和NaOH 能力小于10 mL 0.1 mol·L -1的醋酸溶液 3.(0分)[ID :138783]将足量BaCO 3固体分别加入:①30 mL 水;②10 mL 0.2 mol·L -1Na 2CO 3溶液;③50 mL 0.01 mol·L -1 BaCl 2溶液;④100 mL 0.01 mol·L -1盐酸中溶解至溶液饱和。
请确定各溶液中c (Ba 2+)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 .①②③④B .③④①②C .④③①②D .②①④③4.(0分)[ID :138774]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 的11B 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0.6N AB .1L 0.1mol ·L -1硫酸钠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等于0.4N AC .2.3g 钠被O 2完全氧化时,钠得到的电子数目为0.1N AD .常温,1.0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OH -的数目为0.2N A 5.(0分)[ID :138770]常温下,下列对醋酸稀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将pH=a 的醋酸稀释变为pH=a+1,醋酸的浓度则变为原来的110B .将pH=a 的醋酸稀释为pH=a+1的过程中,3+(CH COOH)(H )c c 变小C .pH=a 的醋酸与pH=a+1的醋酸分别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 溶液,二者所消耗体积比为1:10D .等体积pH=a 的醋酸与pH=b 的NaOH 溶液恰好中和时,存在a+b=14 6.(0分)[ID :138761]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 .洁厕剂和漂白精不能混合使用,否则易产生有毒气体B .用Na 2S 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 2+和Hg 2+C .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 2制取粗硅D .明矾既可用于净水,又可杀菌消毒 7.(0分)[ID :138759]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 A .溶液中c (OH -)>c (H +) B .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红色 C .溶液中含有OH -D .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黄色8.(0分)[ID :13874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中五点K w 间的关系:b>c>a=d=eB .若从a 点到d 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酸的方法C .若从a 点到c 点,可采用温度不变时在水中加入适量NH 4Cl 固体的方法D .若处在b 点时,将pH=2的硫酸与pH=10的KOH 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9.(0分)[ID :138726]常温时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化学式 电离常数(25℃) HClO K =3.0×10﹣8H 2CO 3K 1=4.3×10﹣7 K 2=5.6×10﹣11A .含Fe 3+的溶液中:K +、+4NH 、SCN ﹣、Cl ﹣ B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K +、Ba 2+、ClO ﹣、I ﹣ C .pH =13的溶液中:Na +、-2AlO 、2-3CO 、S 2﹣ D .根据表提供数据:HClO 、3HCO -、ClO ﹣、2-3CO10.(0分)[ID :138724]在氨水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324NH H O NH +OH ,下列情况能引起电离平衡右移的+-324NH H ONH +OH 有①加4NH Cl 固体②加NaOH 溶液③通HCl ④加3CH COOH 溶液⑤加水⑥加压 A .①③⑤B .①④⑥C .③④⑤D .①②④11.(0分)[ID :13871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HCO 3溶液:K +、24SO -、Cl -、-2AlOB .由水电离出的c(H +)=1×10-14 mol·L -1的溶液中:Ca 2+、K +、Cl -、-3HCO C .c (H +)/c (OH -)=1012的溶液中:4NH +、Al 3+、-3NO 、Cl - D .c (Fe 3+)=0.1 mol·L -1的溶液中:K +、ClO -、24SO -、SCN - 12.(0分)[ID :138711]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mol/L 的NaOH 溶液滴定20.00mL 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 2A 溶液。
(化学)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真题汇编(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真题汇编(含答案)含解析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1.有一份澄清溶液,可能含有 Na+、K+、NH4+、Ca2+、Fe3+、SO42-、CO32-、SO32-、Cl-、I-中的若干种,且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mol·L-1(不考虑水解和水的电离)。
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酸化 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另取少量原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是否存在 Na+、K+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B.通过 CCl4层的颜色变化,能判断出溶液中 I-肯定存在C.试样加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说明溶液中 CO32-肯定不存在D.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Ca2+、Fe3+、SO42-、CO32-、Cl-【答案】A【解析】【分析】澄清溶液,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无SO42-,加足量氯水,无气体,则无CO32-,溶液加四氯化碳分液,下层紫红色,则有I-,上层加硝酸钡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有SO32-,无Ca2+、Fe3+,溶液中一定含阳离子,且离子浓度都为0.1mol•L-1;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含有NH4+、Na+、K+,一定不存在Cl-;滤液中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有白色沉淀,是过程中加氯水时引入的氯离,结合溶液为电中性来解答。
【详解】A. 根据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0.1mol/L,且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一定存在 Na+、K+,不需要焰色反应来确定,A项错误;B. 通过CCl4 层的颜色变化,能判断出溶液中 I-肯定存在,B项正确;C. 试样加足量的Cl2水,没有气体产生,说明无CO32-,C项正确;D. 由分析可知,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a2+、Fe3+、SO42-、CO32-、Cl-,D项正确;答案选A。
2.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各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8 mol气体;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12.54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 g。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1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1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1.向0.02mol·L -1CuSO 4溶液中匀速滴加1mol·L -1氨水,先观察到有浅蓝色沉淀[Cu 2(OH)2SO 4]生成,后沉淀溶解,逐渐变为深蓝色溶液。
该实验过程体系的pH 和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Cu 2+):a 点=b 点B .bc 段生成浅蓝色沉淀的反应为-2-42+4222Cu +2OH +SO =Cu (OH)SO ↓ C .d 点时:()()+2-44c NH <2c SO D .导电能力:()2++434NH >Cu NH ⎡⎤⎣⎦ 【答案】D 【解析】 【分析】c 到d 溶液pH 突变,说明c 点沉淀达到最大值,a 到c 发生生成沉淀的反应:2-2++32422442Cu +2NH H O+SO =Cu (OH)SO 2NH ↓+⋅,c 到e 发生沉淀溶解反应:224Cu (OH)SO +328NH H O ⋅=2()234Cu NH +⎡⎤⎣⎦+8H 2O+SO 42-+2OH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 .a 到b 发生2-2++32422442Cu +2NH H O+SO =Cu (OH)SO 2NH ↓+⋅,c(Cu 2+)减小,故c(Cu 2+):a 点>b 点,A 错误; B .bc 段生成浅蓝色沉淀的反应为2-2++32422442Cu +2NH H O+SO =Cu (OH)SO 2NH ↓+⋅、而不是-2-42+4222Cu +2OH +SO =Cu (OH)SO ↓,B 错误;C .c 点沉淀达到最大值,此时溶质为(NH 4)2SO 4,c 到d ,pH 突变,但导电率几乎不变,故d 点,溶质为(NH 4)2SO 4和32NH H O ⋅,那么d 点溶液中电荷守恒为:c(NH 4+)+c(H +)=c(OH -)+2c(SO 42-),因此时pH >7,c(H +)<c(OH -),故c(NH 4+)>2c(SO 42-),C 错误;D .b ’点之前释放NH 4+,导电能力增强,b ’之后释放()2+34Cu NH ⎡⎤⎣⎦和OH -,导电能力降低,说明导电能力()2++434NH >Cu NH ⎡⎤⎣⎦,D 正确。
历年高考化学真题专题05 离子反应

D.向Na2SiO3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 SiO3+2H+ H2SiO3 ↓+2Na+ 【答案】A
【解析】
【分析】A.Cl2 与 NaOH 反应生成 NaCl、NaClO 和 H2O;B.电荷不守恒; C.不符合客观事实;
D.应拆分的物质没有拆分;
【详解】A.NaOH 为强碱,可以拆成离子形式,氯气单质不能拆,产物中 NaCl 和 NaClO 为 可溶性盐,可拆成离子形式,水为弱电解质,不能拆,故 A 正确;
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其可将亚铁氧化成铁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O+10H++NO3 -=3Fe3++NO↑+5H2O,故 D 不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
加油,少年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解题关键:结合原理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难点 C: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前不能将 H+写在反应物中,应先配电子转移守 恒,再通过电荷守恒将 H+补在生成物中。
B. c(H+)/c(OH- )=1×10-12 的溶液中:K+、Na+、CO32-、NO3C.c(Fe2+)=1 mol·L-1 的溶液中:K+、NH+4 、MnO4-、SO2- 4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NH+4 、SO2- 4 、HCO3-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共存。Fe3+为黄色,且 Fe3+与 SCN-反应会生成血红色 Fe(SCN) 3,A 项
【答案】D 【解析】D.Fe3+氧化性大于 Cu2+,所以 Cu2+只能将 Fe 氧化到 Fe2+,因而硫酸铜溶液中加少 量的铁粉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Fe Fe 2++Cu,D 项错误。其他 3 个选项的离子方程式都是 正确的。 故答案选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高考《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试题(含图像题)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2014·广东理综,6分)常温下,0.2 mol·L-1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成及浓度如左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为强酸B.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C.该混合液pH=7 D.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2.(2014·浙江理综,6分)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
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Cl2(g) Cl2(aq) K1=10-1.2Cl2(aq)+ H2O HClO + H+ +Cl-K2=10-3.4HClO H+ + ClO-K a=?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右上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Cl2(g)+ H2O2H+ + ClO-+ Cl-K=10-10.9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 + c(ClO-) =c(H+)-c(OH-)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差D.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3.(2014·山东理综,6分)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 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 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4.(2013·福建理综,6分)室温下,对于0.10 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AlCl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 Al(OH)3↓B .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 (NH +4)·c (OH -)变大C .用HNO 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D .其溶液的pH =135.(2013·浙江理综,6分)25℃时,用浓度为0.100 0 mol·L-1的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浓度均为0.100 0 mol·L -1的三种酸HX 、HY 、HZ ,滴定曲线如左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 <HY <HXB .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 a (HY)≈10-5 C .将上述HX 、HY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 溶液滴定至HX 恰好完全反应时:c (X -)>c (Y -)>c (OH -)>c (H +)D .HY 与HZ 混合,达到平衡时:c (H +)=K a (HY )·c (HY )c (Y -)+c (Z -)+c (OH -)6.(2013·大纲理综,6分)右上图表示水中c (H +)和c (OH -)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 (H +)×c (OH -)=K W B .图中T 1<T 2C .M 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 (H +)<c (OH -)D .XZ 线上任意点均有pH =77.(2009·山东理综,4分)某温度下,相同pH 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左下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 .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 值变化曲线B .b 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 点溶液的导电性强C .a 点K W 的数值比c 点K W 的数值大D .b 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 点酸的总浓度8.(双选)(2012·江苏,4分)25℃时,有c (CH 3COOH)+c (CH 3COO -)=0.1 mol·L -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 (CH 3COOH)、c (CH 3COO -)与pH 的关系如右上图所示。
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pH =5.5的溶液中:c (CH 3COOH)>c (CH 3COO -)>c (H +)>c(OH -)B .W 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 (Na +)+c(H +)=c (CH 3COOH)+c (OH)-C .pH =3.5的溶液中:c (Na +)+c (H +)-c (OH -)+c (CH 3COOH)=0.1 mol·L -1D.向W点所表示的1.0 L溶液中通入0.05 mol HCl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c(H+)=c(CH3COOH)+c(OH-)9.(2011·新课标全国理综,6分)将浓度为0.1 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c(H+)B.K a(HF) C.c(F-)c(H+)D.c(H+)c(HF)10.(2011·全国理综,6分)室温下向10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B.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OH-)不变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D.再加入10 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11.(2010·全国Ⅱ理综,6分)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考点二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12.(双选)(2014·上海高考,4分)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mlpH=3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关于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A.溶液的体积:10V甲≤V乙B.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甲≤c(OH-)乙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D.若分别与5ml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甲≤乙13.(2013·新课标全国Ⅰ理综,6分)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W2-、X+B.X+、Y3+C.Y3+、Z2-D.X+、Z2-14.(2013·天津理综,6分)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 W不变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C.在Na2S 稀溶液中,c(H+)=c(OH-)-2c(H2S)-c(HS-)D.NaCl 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15.(2012·新课标全国理综,6分)已知温度T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 ,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 -1的一元酸HA 与b mol·L -1的一元碱BOH 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 .混合溶液中,c (H +)+c (B +)=c (OH -)+c (A -) B .混合溶液的pH =7C .混合溶液中,c (H +)=K W mol·L -1D .a =b 16.(2011·天津理综,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5℃时 NH 4Cl 溶液的 K W 大于 100℃ 时 NaCl 溶液的 K WB .SO 2 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 2+I 2+2H 2O = SO 2-3+2I -+4H +C .加入铝粉能产生 H 2 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 Na +、Ba 2+、AlO -2、NO -3 D .100℃时,将 pH =2 的盐酸与 pH =12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17.(2011·四川理综,6分)25°C 时,在等体积的①pH =0的 H 2SO 4溶液、②0.05 mol/L 的Ba(OH)2溶液、③pH =10的Na 2S 溶液、④pH =5的NH 4NO 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0∶1010∶109B .1∶5∶5×109∶5×108C .1∶20∶1010∶109D .1∶10∶104∶10918.(2009·天津理综,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0.1 mol/L C 6H 5ONa 溶液中:c (Na +)>c (C 6H 5O -)>c (H +)>c (OH -)B .Na 2CO 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 和K W 均减小C .pH =5的CH 3COOH 溶液和pH =5的NH 4Cl 溶液中,c (H +)不相等D .在Na 2S 溶液中加入AgCl 固体,溶液中c (S 2-)下降 考点三 溶液pH 的相关计算 酸碱中和19.(2014·海南高考,4分)室温下,用0.100mol ·L -1 NaOH 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0mol ·L -1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Ⅱ 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B .PH=7时,滴定醋酸消耗V(NaOH)小于20mlC .V(NaOH) =20ml 时,两份溶液中C(Cl —)= C(CH 3COO —)D .V(NaOH) =10ml 时,醋酸溶液中:C(Na + )> C(CH 3COO —)> C(H + )> C(OH —) 20.(2013·新课标全国Ⅱ理综,6分)室温时,M(OH)2(s)M 2+(aq)+2OH -(aq) K sp =a 。
c (M 2+)=b mol·L -1时,溶液的pH 等于 ( )A .12lg(b a )B .12lg(a b )C .14+12lg(a b )D .14+12lg(b a) 21.(2013·山东理综,6分)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 溶液,溶液中pOH(pOH =-lg[OH -])与p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 )A.M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Q点B.N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C.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22.(双选)(2012·广东理综,6分)对于常温下pH为2的盐酸,叙述正确的是() A.c(H+)=c(Cl-)+c(OH-)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C.由H2O电离出的c(H+)=1.0×10-12 mol·L-1D.与等体积0.01 mol·L-1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c(CH3COO-) 23.(2012·浙江理综,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