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空调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

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

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医院门诊楼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医院门诊楼的环境舒适度和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对医院门诊楼的空调工程设计方案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质量。

二、设计方案目标•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清新;•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降低能耗;•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维护成本和故障率。

三、空调系统设计1. 制冷量计算根据门诊楼的建筑结构、朝向、密封性等因素,计算出所需的制冷量,确保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

2. 空调系统选择选择适合门诊楼的空调系统,考虑到医院门诊楼的特殊需求,可以选择多联机中央空调或分体空调系统等。

3. 空调布局设计根据门诊楼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结构,设计合理的空调布局方案,确保空调系统覆盖范围广,温度均匀。

四、空气处理系统设计1. 新风系统设计设计新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并考虑排风系统的设置,排除污染物和异味。

2. 空气净化系统考虑在空调系统中增加空气净化装置,过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五、节能设计采用节能空调设备,设置智能控制系统,合理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降低耗能,减少运行成本。

六、安全保障考虑空调系统的安全性,增加监测设备,设立报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保障医院门诊楼的安全运行。

七、维护保养制定定期的维护计划,对空调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延长设备寿命,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八、总结通过以上设计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医院门诊楼的室内环境质量,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工作舒适度,同时降低运行成本,是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的有效解决方案。

以上是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的文档,如有不清楚或需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联系。

某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

某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

某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首先,考虑到医院门诊楼的使用场景,对空调系统提出了以下需求:一是要求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运行成本;二是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舒适性,能够满足就诊者和医护人员的舒适需求;三是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医院门诊楼内的温湿度保持稳定。

针对这些需求,我们设计了一套集中式空调系统。

该系统采用变频空调机组,能够根据室内环境变化自动调节制冷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此外,系统采用了全新的制冷剂,提高了系统的制冷效率,降低了能耗成本。

在室内空调末端,我们采用了风管布局设计,确保了室内空气的均匀分布,保证了室内温湿度的均衡。

同时,我们还采用了空气净化技术,确保了室内空气的清洁和健康。

此外,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安全保障和备用保障措施,确保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该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建筑的使用需求和环境特点,采用了高效节能的集中式空调系统,满足了医院门诊楼的空调需求,也提高了楼内空气质量,确保了就诊者和医护人员的舒适度。

由于医院门诊楼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场所,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必须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以适应不同房间的需求。

因此,我们对医院门诊楼的面积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和分析,制定了详细的空调区域划分方案。

我们对不同用途的房间,如候诊室、医生办公室、手术室等进行了详细的制冷量计算,并根据房间使用情况,确定了合理的空调系统容量和末端送风布局。

对于候诊室和诊疗室等人员密集的区域,我们增加了新风换气系统,以确保室内空气新鲜。

同时,对于手术室和无菌室等对温湿度要求严格的区域,我们采用了精密空调系统,保证了这些区域内温湿度的精确控制,避免了温度波动对医疗环境的影响。

在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我们还对系统运行状态实施了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

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调整空调机组的运行参数,保持系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医疗建筑空调设计

医疗建筑空调设计

医疗建筑空调设计医疗建筑作为保障人们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场所,其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和空气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空调系统作为调节室内环境的关键设施,在医疗建筑的设计中更是需要精心规划和考量。

医疗建筑的功能区域繁多,包括门诊区、病房区、手术室、检验科、影像科等,每个区域对于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和通风量的要求都有所不同。

例如,手术室需要保持严格的恒温恒湿环境,温度通常控制在 22-25℃,相对湿度在 40%-60%之间,同时要求空气中的细菌和尘埃粒子数量极低,以防止手术感染。

而病房区则更注重舒适性和通风效果,温度可在 20-26℃之间调节,相对湿度在 50%-60%左右。

在进行医疗建筑空调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空调系统的类型选择。

常见的空调系统有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和分散式空调系统。

集中式空调系统适用于大型医疗建筑,能够实现对多个区域的统一控制和管理,但初投资较大,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则结合了集中式和分散式的优点,通过风机盘管和新风系统的组合,可以灵活调节各个房间的温度和湿度,适用于中型医疗建筑。

分散式空调系统则多用于小型医疗建筑或个别特殊区域,如独立的诊室或设备间,其安装和维护较为方便,但控制精度相对较低。

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也是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医疗建筑的空调负荷不仅包括人员、设备、照明等常规负荷,还需要考虑医疗设备的散热量、新风负荷以及特殊区域的净化负荷等。

例如,影像科的 X 光机、CT 机等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在负荷计算中予以充分考虑。

同时,由于医疗建筑的人员流动性较大,不同时间段的人员密度也会有所变化,因此在计算人员负荷时需要采用合理的人员密度指标和使用时间系数。

新风系统在医疗建筑空调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充足的新鲜空气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医疗建筑的新风量要求较高,一般病房区每人每小时的新风量不应少于40m³,手术室等特殊区域则更高。

综合医院空调系统与建筑布局综合设计初探

综合医院空调系统与建筑布局综合设计初探

综合医院空调系统与建筑布局综合设计初探关键词:综合医院;空调系统;建筑布局1工程概况1.1本工程为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搬迁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门急诊医技楼、病房楼、科研教学楼、综合服务楼、地下车库及公用工程等。

总建筑面积216320m2,其中地上153596m2,地下62724m2。

门诊急诊楼地上5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22.358m;病房楼地上22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88.65m。

地下燃气锅炉房、空调机房位于院内绿化庭院的地下,地上为种植园林庭院。

为一类高层建筑。

1.2本工程地下二层为人防区域建筑面积为16570m2,分为6个防护单元,战时功能为医疗救护站(2个)、二等人员掩蔽部(2个)和物资库(2个),平时医疗救护站为戊类库房,人员掩蔽部、物资库为小型车停车库。

1.3各层功能布局门诊、医技楼部分(地下2层、地上5层)。

地下二层停车库(588辆)、直线加速器。

地下一层核医学治疗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医疗服务用房及地下车库(停车458辆)。

一层:门诊大厅、门诊收费、儿科门诊(含儿童输液)、急诊中心(含EICU)、成人输液中心、国医堂、门诊中心药房、临床医学检验中心、呼吸肠道感染中心。

二层:外科中心、泌尿外中心、神经内外中心、口腔中心、超声中心、影像中心。

三层:内科中心、眼科中心、心血管内科中心、产科中心、妇科中心、妇产手术中心、康复中心、内镜中心、输血中心及中心供应室。

四层:介入治疗中心、ICU监护中心、CCU监护中心、ICU办公区、耳鼻喉中心、病理中心及手术中心。

五层:皮肤美容整形中心、综合VIP治疗中心、体检中心、学术会议中心、信息中心、手术部办公区、手术室净化机房。

病房楼部分(地下2层、地上22层)(如图2)地下二层停车库(588辆)、库房(战时为医疗救护站)。

地下一层燃气锅炉房、空调机房、太平间、垃圾处置间、消防水泵房、生活水泵房、热水机房、消防水池、吸引机房、商用服务用房、低压配电室、高压配电室、药库、停车库(588辆)。

某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

某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

某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项目背景在现代社会,空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

尤其是在医院门诊楼这样的场所,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都至关重要。

设计目标本次空调工程设计的目标是为某医院门诊楼提供一个稳定、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

我们的设计将以满足患者、医护人员的舒适感和健康要求为出发点,同时也会考虑到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设计方案1. 空调系统类型选择根据门诊楼的功能和空间要求,我们建议采用集中供冷供暖的中央空调系统。

这种系统适用于大面积空间和多个房间的需求,可以统一控制,更加便捷和稳定。

2. 冷热源选择制冷机组和供热设备是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核心组件。

在门诊楼的空调工程设计中,我们建议使用高效节能的电冰箱式制冷机组和电热泵供热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提供稳定的冷热源,并具备较低的能耗和环境影响。

3. 冷却水系统设计冷却水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为了确保系统的运行效果和安全稳定,我们建议使用冷却塔进行冷却水的循环。

冷却塔可以有效地降低冷却水的温度,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空气处理系统设计门诊楼的空气处理系统需要提供新鲜空气的供应、空气过滤和湿度控制。

我们建议设计一个集中送风的通风系统,配备高效的空气过滤器和湿度调节器。

同时,还要考虑到空气循环和排风系统,以保证空气的质量和流通。

5. 温度控制和节能设计为了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我们将在门诊楼的不同区域设置独立的温度控制区域,并使用温度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精确控制。

另外,我们还会设计合理的隔热和隔音措施,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噪音的干扰。

6. 安全和维护考虑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将充分考虑安全和维护的需求。

我们会设计可靠的系统保护措施,如电气保护装置和防火控制系统。

同时,我们还会提供详细的维护手册和培训,以保证整个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维护。

总结本次某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旨在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同时也兼顾了节能和经济性的要求。

医院项目空调方案设计说明

医院项目空调方案设计说明

空调系统方案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1-1工程概况项目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二环内回民区,用地南临城市主干道光明路,东临阿拉善路,北侧为铁路线,东侧为已开发住宅小区。

总建筑面积18万平米(其中地下9万平米),地下三层,主要房间功能为:医药库房、功能用房、设备用房、餐厅、商业及车库;地上五层,局部十层,主要房间功能为:门诊、医技、住院部及培训等。

医院定位于以老年病、慢性病为治疗特色的500床三级综合医院。

1-2气象资料夏季空调干球温度:30.6℃,夏季空调湿球温度:21.0℃。

冬季空调干球温度:-20.3℃,冬季空调相对湿度:58%,采暖计算温度:-17℃。

年平均空气温度:6.7℃,最热月日平均温度:22.3℃,最冷月日平均温度:-12.2℃。

呼市全年日干球温度统计见下图。

1-3地质资料场地土层分布符合冲洪积沉积的特点,地层土质为:①杂填土层、②圆砾层、②1粉土层、②2粉质粘土层、③细砂层、③1砾砂层、③2粉土层和④粉质粘土层;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在自然地面下-7.6~-10.1米,常年地下水温度约9.5℃;项目地质剖面见下图。

二、设计依据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内蒙古地方标准)(GBJ103-2007)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三、空调方案2-1空调负荷根据医院空调特点,本项目空调系统拟采用双冷源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根据现有条件初步估算,本项目夏季空调冷负荷11000kw(含医疗专用空调负荷),其中高温冷源(16℃/21℃)负荷6000kw,低温冷源(7℃/12℃)负荷5000kw;夏季医疗专用空调再热负荷1500kw;冬季供暖负荷12500kw(含生活热水负荷)。

医院中央空调施工方案

医院中央空调施工方案

医院中央空调施工方案1. 引言中央空调是现代医院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一个高效、可靠的中央空调施工方案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医院的中央空调施工方案,以确保医院内部的温湿度和空气质量符合卫生要求。

2. 设备选型中央空调系统由多种组件组成,其中包括冷却塔、冷水机组、末端设备等。

在选择这些设备时,需要考虑医院的规模、使用需求和节能要求。

2.1 冷却塔冷却塔是中央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件,用于冷却冷水循环。

在医院中,应选择容量适中、节能高效的冷却塔,以满足整个系统的冷却需求。

另外,冷却塔也应具备一定的冷却效果和防腐蚀能力。

2.2 冷水机组冷水机组是中央空调系统的核心设备,用于冷却空气并提供冷水循环。

在医院中,应选择容量适中、稳定可靠的冷水机组,以确保医院内部的温度恒定且空气质量良好。

此外,冷水机组还应具备低噪音、低能耗等特点。

2.3 末端设备末端设备包括风机盘管、新风处理机组等,用于将冷空气送入医院各个区域。

在医院中,末端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到各个区域的温度和湿度要求,以及不同区域的通风量需求。

通过合理配置末端设备,可以达到舒适的室内环境。

3. 施工流程中央空调施工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包括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内容。

3.1 设计中央空调施工方案的设计是整个施工流程的关键步骤。

在设计阶段,需要派出专业的设计团队,根据医院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布局设计、管道设计、电气设计等。

设计方案应考虑到安全性、可靠性、节能性等方面的要求。

3.2 采购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清单,并进行采购。

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考虑到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因素。

同时,为了保证施工的连续性,采购工作需要提前进行,确保所需设备和材料的及时供应。

3.3 施工施工阶段是中央空调系统安装的核心环节。

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安装、管道连接、电气布线等工作。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进度。

医院综合楼通风与空调系统工程施工方案

医院综合楼通风与空调系统工程施工方案

x x医院住院医技综合楼通风与空调系统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1、编制说明1。

1编制目的为xx医院住院医技综合楼的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提供完整的施工方案,用以指导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以确保优质、高速、安全、文明的完成该项工程的暖通安装施工任务。

1.2编制依据1、xx医院住院医技综合楼施工图纸;2、xx医院住院医技综合楼图纸会审纪要;3、涉及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相关图集及施工验收规范、《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14—032—2004),《玻镁风管》JC/T646-2006,《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CJ141-2004、4、《空调制冷设备安装》L06T802,《空调设备安装》L04T801。

《采暖设备安装图集》DBJT14-7、《风机安装》05K102、《ZP型消声器、ZW型消声弯管》97K130-1、《卫生间通风器安装图》94K302、《离心式水泵安装》03K202、《风机盘管安装》01K403、《风管支吊架》03K132、《钢制管件》02S403、《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03S402及《风阀选用与安装》07K120。

2、工程概况1、本工程空调水系统。

2、夏季最大冷负荷为20600KW ,住院综合楼冷负荷为9500KW ,冬季考虑采暖.其总负荷为15000KW ,选用单台制冷量1350RT 的水冷式离心式冷水机组四台,单台制冷量400RT 的螺杆式机组一台.制冷机出口温度为7/12℃,冷却水进出口设计温度为32/37℃制冷机房内位于地下一层。

3、冬季由医院锅炉蒸汽管网经板式换热器提供60/50℃热水,选用单台换热量5000KW 汽—水板式热器三台24h 运行。

选用四台热水泵,三用一备,其中一台为变频泵。

4、空调水系统:共分8个回路,设计空调水系统型式为两管制二次泵变流量系统,水管路同程设置。

系统采用闭式定压方式。

3、施工总体部署1、施工准备阶段组织建立项目管理班子,配备齐全所需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以及现场办公设备的采购、安装,为工作开展创造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建筑空调设计方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概述医院建筑从我国医疗体系讲可分为三级(如都市中的市级、区级和街道级),从医院的性质来说有综合性的与专科性的。

本文主要涉及市级综合性医院,它的构成如图1所示。

一般涉及到医疗的有门诊部、住院部和诊疗部,这三大部门特点各不相同。

门诊部对外服务面最广,绝大多数患者在门诊部诊断、治疗或入院。

它的人流量大,疾病种类多、且不同的病患者混杂在一起。

住院部主要由护理站和病房组成,它既是病人治疗与康复的场所,又是病人治疗与康复的场所,又是病人生活起居的地方。

诊疗部是全院诊断治疗中心,也是器械医药供应中心。

它是全院设备最先进、机能最复杂的部门。

它包括手术、理疗、放射、检验、机能诊断、同位素室等,也包括中心消毒、器材与敷料供应、制剂及配、发药等。

医院建筑与其他建筑相比,其使用功能十分复杂,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诊疗设备的不断完善,医院功能将进一步加多。

由于它的主要对象是身体上或精神上都弱者的病人,其主要功能是有利于病人的诊断、治疗、抢救与康复。

因此它的功能关系复杂,卫生要求严格,是一个高性能的有机组合体。

医院建筑应特别强调符合有关的规范和法规,并要使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对此充分理解。

医院建筑中三大部门各自分工明确,又互相密切联系。

通常是分幢建筑,有通廊联接,人流、物流分明、合理。

医院建筑的特点可从表1中反映出来。

尤其是近年来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促使医疗技术的不断变革,推动了诊疗设备的更新换代,这要求医院建筑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以适应这种变化。

特别是诊疗部和门诊部,一般要求大跨度、大层高、大开间和大进深,以允许自由分隔。

为便于解决相应的辅助系统及配管系统(水、气、电、风)的变动,国外的医院建筑已经大量采用技术夹层(或吊井)和管井。

一般来说,病房建筑相对稳定,变化较少。

但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开间的普通病房已不能满足许多病人和家属的要求,高级病房需求量日益增加。

另外先进的护理对某类病人的特殊监护作用,已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各类的特别监护室不断地出现在医院建筑中。

近10年来,国内的医院建设发展很快,国标JGJ49-8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尤其是暖通空调部已很难适应现代化医院的要求,建筑设备在现代化医院建筑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暖通空调系统,尤其是净化空调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应用面也越来越广。

医院建筑从我国医疗体系讲可分为三级(如都市中的市级、区级和街道级),从医院的性质来说有综合性的与专科性的。

本文主要涉及市级综合性医院,它的构成如图1所示。

一般涉及到医疗的有门诊部、住院部和诊疗部,这三大部门特点各不相同。

门诊部对外服务面最广,绝大多数患者在门诊部对外服务面最广,绝大多数患者在门诊部诊断、治疗或入院。

它的人流量大,疾病种类多、且不同的病患者混杂在一起。

住院部主要由护理站和病房组成,它既是病人治疗与康复的场所,又是病人治疗与康复的场所,又是病人生活起居的地方。

诊疗部是全院诊断治疗中心,也是器械医药供应中心。

它是全院设备最先进、机能最复杂的部门。

它包括手术、理疗、放射、检验、机能诊断、同位素室等,也包括中心消毒、器材与敷料供应、制剂及配、发药等。

医院建筑与其他建筑相比,其使用功能十分复杂,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诊疗设备的不断完善,医院功能将进一步加多。

由于它的主要对象是身体上或精神上都弱者的病人,其主要功能是有利于病人的诊断、治疗、抢救与康复。

因此它的功能关系复杂,卫生要求严格,是一个高性能的有机组合体。

医院建筑应特别强调符合有关的规范和法规,并要使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对此充分理解。

医院建筑中三大部门各自分工明确,又互相密切联系。

通常是分幢建筑,有通廊联接,人流、物流分明、合理。

医院建筑的特点可从表1中反映出来。

尤其是近年来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促使医疗技术的不断变革,推动了诊疗设备的更新换代,这要求医院建筑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以适应这种变化。

特别是诊疗部和门诊部,一般要求大跨度、大层高、大开间和大进深,以允许自由分隔。

为便于解决相应的辅助系统及配管系统(水、气、电、风)的变动,国外的医院建筑已经大量采用技术夹层(或吊井)和管井。

一般来说,病房建筑相对稳定,变化较少。

但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开间的普通病房已不能满足许多病人和家属的要求,高级病房需求量日益增加。

另外先进的护理对某类病人的特殊监护作用,已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各类的特别监护室不断地出现在医院建筑中。

近10年来,国内的医院建设发展很快,国标JGJ49-8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尤其是暖通空调部已很难适应现代化医院的要求,建筑设备在现代化医院建筑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暖通空调系统,尤其是净化空调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应用面也越来越广。

表1 医院建筑各部门特点与设计要求医院空调设计的首要保障是院址选择。

当然最好选择在大气含尘浓度较低、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但是又不能交通不便,远离病人。

国外的大型医院常常选择在近郊。

如必须设置在大城市中,应该避免交通繁忙、有严重空气污染的区域。

即使不能远离时,也应位于这些区域的盛行风的上风侧。

良好的环境,对采集高品质的新风、降低空调负荷、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医院建筑的空调设计,是充分保护和发挥各部门的功能,并使医院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互相协调的、强有力的医疗力量的必要的技术措施。

因此将医院看成是一个受控的整体,或一个保证体系的思路,对空调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对医院的建筑整体设计思想、医院建筑的的特点和功能予以充分的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

医院空调的特点及室内设计参数医院空调要为病人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提供良好环境,并有利于医护人员的医疗效果,保障医护人员的健康,维持诊疗设备的性能。

由此目的出发,医院空调应具有下列特点:确保满足医疗要求的室内空气环境除了疗部门的特殊要求外,医院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病人。

不同的病人对室内空气环境要求不同。

最适宜的空气温、湿度能使病人的代谢降到最低,有利于集中能量于患部,促使早日恢复健康,这对生理调节机能降低的重病人尤为重要。

而空气洁净级别则是病人免受污染的保障。

对于现代化的医疗技术来说,空调所创造的合适的室内温湿度和洁净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保障。

医院主要各科室的温湿度要求见表2。

表2 医院空调设计的室内温、湿度确保满足医疗要求的感染控制对策医院中人是最大的发尘发菌源,其感染的途径见表3。

污染途径主要针对鼻、口与皮肤,其中,间接感染是指附着病源菌的尘埃被人吸入引起的感染;而直接感染是指别人呼气、咳嗽及喷嚏直接飞入呼吸道引起的感染。

除了医院在管理上制订常规的对策外,还要求空调系统对微生物的污染及其引起的交叉感染作出系统性的对策。

表3 医院内感染途径与对策确保满足医疗要求的空气净化能力空气净化能力反映在室内洁净度级别,是指用合适的空气过滤、合理的气流组织和有效的压力控制等措施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在医院中大多数场合主要是控制微生物,由于细菌、病毒中不可能单独不存在,必须依附于悬浮粒子,形成了所谓活的生物粒子,其当量直径>1μm。

因此完全可大力推广低阻亚高效空气过滤器,不仅可保证送风气流的无菌。

而且可大大降低初投资和运行费用。

对于医院空调中的非净化空调系统,也应提出较高的空气过滤要求。

表4是引自美国资料,并补充了相对于我国的空气过滤器标准。

由表可见,医院空调至少应设置两级过滤,第2级过滤器的效率必须是中效以上的。

另外加强新风过滤是减少空调系统的污染、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有效手段。

表4 医院各科室要求的空气过滤器效率新风过滤至少要经过高中效空气过滤器过滤才有效。

安装在送风口处的末端过滤器不宜采用木框结构,以防滋菌。

这样才能保持送风的净化能力,而不会成为室内的污染源。

确保满足医疗要求的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系统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病人,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必然的要求。

不仅要创造室内高品质的环境,而且还要保护室外的环境。

医院空调的设计参数主要是指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洁净度以及室内空气品质。

由于医院空调不仅仅是一种环境的控制,而且也是一种确保诊断、治疗疾病、减少污染、降低死亡率的技术措施。

但是医院各室功能差异很大,所要求的室内设计参数也不同。

为了防止污染、降低室内细菌和尘埃浓度,还对室内新风量、换气次数、室内外压差以及末级空气过滤器等有一定要求。

一般来说,凡是清洁、无菌、无尘、无臭以及怕污染的场所,应保持正压;凡是有污染发生、有害气体散发以及极大热湿产生的室内,应保持负压。

无明显的污染、热湿及有害气体发生,又无特殊要求的室内可与室外保持同压,人员进出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由于科室不同,设备繁多,要求各不相同。

在确定室内设计参数时还要充分听取医护人员的技术人员的意见。

空调系统和选择与设计原则众所周知,空调系统可分为集中式,半集中式和分散式3种形式。

哪一种空调形式最适合医院建筑各部门功能不同,对空调的要求不同,难于统一选择。

比起其他建筑来,医院空调系统复杂、方式繁多,在设计、施工和管理各方面难度大一些。

医院空调设计原则可简介如下:空调分区合理空调系统应慎重分区。

首先针对医院各部门、各房间的功能,室内空调的设计参数、设备概况、卫生要求、使用时间(见表5)、空调负荷等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反复比较,才能合理地将系统分区,以便能够确保各室要求的参数,减少不同区域间的不利影响,也便于管理与维护,降低运行费用。

一般来说,高洁净要求或严重污染的房间,或者独立的并自成体系的区域等最好单独成为一个系统。

表5 医院各科室通风空调运行时间空调合适的方式医院空调方式除了能确保各室特殊的温、湿度与洁净度外,还对系统的初投资、运行费用、室内噪声和振动、污染的排除能力等有限大的影响。

空调方式的选择还特别强调其使用方便,维修量少,可靠性高,尤其是手术室、新生儿室、特别监护室等。

这也是因为考虑到国内医院中空调管理和维修力量较弱的缘故,如空调系统或运行调模式过于复杂,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系统灵活并有备量系统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对医疗技术的变革和诊疗设备更新的适应能力。

强调系统(包括冷、热源)灵活性并留有备量,在于适应医院建筑平面布置的更改、室内负荷变化,以及建筑的改建或扩建的需要。

系统的消声减振要求高医院大多数的科室对消声减振要求高,否则会影响病人的康复,干扰医护人员正常的医疗工作,甚至影响一些精密的诊疗设备。

消声减振问题须综合考虑,这要从系统分区、系统形式的选择、设备的选用、机房的设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