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技术复习提纲
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题型:填空、选择、名词解释、问答题四个部分1、请认真将群里上课的PPT课件看一遍,对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
只考基本知识的掌握。
2、认真做好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的复习工作。
3、了解并自己查找以下定义:WEP、调制解调、WLAN、NFC、单片机、无线数传(以PPT为准,PPT课件没有的以百度百科为准)4、了解以下知识:无线扫描方式、WiFi无线网络拓扑形式、蓝牙设备运行状态、蓝牙的网络结构拓扑形式、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单片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单片机三大系列。
(这些都在PPT课件中查看)。
WIFI设备实行的运行维护管理原则(这一个用百度查找)。
WEP是Wired Equivalent Privacy的简称,有线等效保密(WEP)协议是对在两台设备间无线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的方式,用以防止非法用户窃听或侵入无线网络。
无线数传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无线数传部分或全部的替代有线传输,将原本有线的数据链路无线化,以达到减少布线,降低成本的目的,多用于环境恶劣人烟稀少或者不方便布线的场合。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NFC近场通信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
➢与有线通信相比移动通信的特点有哪些?移动通信是有线通信的延伸,与有线通信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终端用户具有移动性;(2)采用无线接入方式;(3)具有网间漫游和互通功能。
➢选择无线数传芯片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参阅PPT课件里面的第章,回答必须详尽)1、功耗:大多数无线收发芯片是应用在便携式产品上的,因此功耗非常关键,应该根据需要选择综合功耗较小的产品。
无线网络技术期末考试复习

1.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具体内容是什么?答:(1) 红外线方式无线局域网。
红外线不能穿透非透明物体而导致基于红外线方式的无线局域网系统只能在无障碍物的视距内进行工作。
红外线局域网采用小于1 μ m 波长的红外线作为传输媒体,有较强的方向性,受太阳光的干扰大;支持1 ~2Mbps 数据速率,适于近距离通信。
(2) 基于射频方式的无线局域网。
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每秒变化超过10000 次。
将电信息源(模拟或数字)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调幅或调频) ,形成射频信号,经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远距离将射频信号接收后进行反调制,还原成电信息源,这一过程称为无线传输。
扩频包括:直接序列扩频和调频扩频,无线局域网主要应用扩频微波技术。
2.802.11MAC 报文可以分成几类,每种类型的用途是什么?答:(1)802.11MAC报文可分成数据帧、控制帧、管理帧三类。
(2)数据帧:用户的数据报文;控制帧:协助发送数据帧的控制报文;管理帧:负责STA和AP之间的能力级的交互,认证、关联等管理工作。
3.试述AP直连或通过二层网络连接时的注册流程。
答:(1)AP通过DHCPs erver 获取IP 地址;(2)AP 发出二层广播的发现请求报文试图联系一个无线交换机;(3) 接收到发现请求报文的无线交换机会检查该AP是否有接入本机的权限,如果有则回应发现响应;(4)AP 从无线交换机下载最新软件版本、配置;(5)AP 开始正常工作和无线交换机交换用户数据报文4.干扰实际吞吐率的因素有哪些?答:①不稳定是无线通讯的本性②无线环境不停的保持变化③物理建筑的构成④AP的位置⑤共享介质:用户数、数据量5、什么叫虚拟载波侦听,它有什么效果?答:虚拟载波监听的机制是让源站将它要占用信道的时间通知给所有其他站,以便使其他所有站在这一段时间都停止发送数据。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碰撞的机会。
“虚拟载波监听” 是表示其他站并没有监听信道,而是由于其他站收到了“源站的通知” 才不发送数据。
无线网络技术复习.doc

第一章一、1•第二代网络一通信子网为中心。
2.计算机网络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
第四:高速网路技术阶段二、无线网络从覆盖范围可分为:1.系统内部互连/无线个域网2.无线局域网3•无线城域网/广域网三、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无线网络的兴起四、通信角度看,各层所提供的服务分为:面向连接与无连接服务两类的优缺点:第一类是冇固定基础设施的:802. llWLANo第二类是无固定基础设施的:门组织网络/移动Ad hoc网络第二章传输媒体:数据传输系统中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路径。
传输媒体可分为导向的(guided)和非导向的(unguided)两类。
数据传输的特性记忆传输质量取决于传输媒体的性质和传输信号的特性无线传输冇两种基本的构造类型:定向的全向的。
轨道卫星工作的频段称为转发器信道。
天线增益:G=4 n Ae/ n 2=4 n f2 Ae/c2其中G—天线增益,Ac—有效面积,f—载波频率,c—光速,入一载波波长直线传输系统中的损耗1.衰减和衰减失莫2.自山空间损耗3.噪声4.大气吸收5.多径6.折射自由空间损耗 Pt/Pr = (4nd)2/X2 = (4nfd)2/c2其中Pt—传输天线信号功率Pr—接收天线信号功率d—天线之间传播距离衰退效果也可以分为平而的或选择性的。
数据定义为传达某种意义或信息的实体。
新号是数据的电气或电磁表示。
传输是通过信号的传播和处理进行数据通信的过程。
跳频扩频:(FI1SS),新号用看似随机的无线频率序列进行广播,并在固定间隔里从-个调频跳到另一个频率。
而接收器在接收信息时,也和发送器同步地从一个频率跳到另一个频率。
第三章无线个域网:802.15,无线局域网:802.11;无线城域网:802. 16;无线广域网:802. 201SM:工业科学医疗 2. 4G UNII 5. 0G按照不同的频段來分,冇专用频段和口由频段站(station STA);无线介质(wireless medium, VM):基站(base station BS);接入点(access point AP),分布式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 DS);WLAN拓扑结构从控制方式:无中心分布式和由屮心集屮控制式拓扑。
2015无线网络复习提纲

2015无线网络复习提纲复习提纲一、基础知识、基本概念1、无线网络基本发展情况(标志性事件、典型系统)1971年,夏威夷大学的研究人员创建了首个分组无线电网络——ALOHAnet1983年,蜂窝移动电话系统首次在美国芝加哥开通,随后欧洲开通了数字移动电话网1995年,美国高通公司开通了第一个CDMA商用移动电话网络1997年,IEEE发布了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20世纪90年代末,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的研究逐渐兴起2000年,国际电信联盟批准WCDMA、CDMA2000和我国自主提出的TD-SCDM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3G)国际标准2001年,IEEE发布了802.16无线城域网标准2002年,IEEE发布了802.15无线个域网标准2004年,3G技术机构3GPP提出了LTE(长期演进)项目,作为3G与4G间的一个过渡,也称3.9G标准2008年,IEEE发布802.20移动宽带无线网标准2010年,国际电信联盟最终确定LTE-Advanced(包含TD-LTE-Advanced)和802.16m为新一代移动通信(4G)的国际技术标准2011年,我国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与相关产业。
2012年,我国发射第16颗北斗卫星,北斗导航工程区域组网完成2013年,TD-LTE (4G)在我国陆续开始商用2、802.11体系结构的各层及功能3、802.11标准的物理层技术4、各类典型天线的方向性如何?典型定向天线的特性比较。
天线的方向性:扇形天线:是一个定向室外天线,仅在360度传输范围的一个特定扇形内发射信号。
可将它配置为小到仅有10度的扇形,也可配置为大到180度。
八木天线:使用从15至60的定向扇形,这使得它们比扇形天线的方向性更强。
平板天线:平板天线大多为扁平的、长方形薄板条,可以将它们安装在墙壁或天花板上。
平板天线是一类定向天线,它的发射区域直接与它的安装面有关,当一个无线局域网的物理拓朴结构较平时,常使用平板天线。
无线网络技术复习指导

2011年上学期《无线网络技术》课程期末复习指导第2章无线传输技术基础1. 在电信用的电磁波频谱中,感兴趣的3个频段是:微波、无线电广播频段和红外线频谱段。
(1)微波:1GHz~100GHz,可实现高方向性的波束,而且非常适用于点对点的传输,也可用于卫星通信。
(2)无线电广播频段:30MHz~1GHz,适用于全向应用。
(3)红外线频谱段:3×1011Hz~2×1014Hz,适于本地应用,在有限的区域(如一个房间)内对于局部的点对点及多点应用非常有用。
2。
传播方式由天线辐射出去的信号以三种方式传播:地波、天波和直线方式。
1)地波(ground wave):地波传播或多或少要沿着地球的轮廓前行,且可传播相当远的距离,较好地跨越可视的地平线。
2)天波(sky wave):天波信号可以通过多个跳跃,在电离层和地球表面之间前后反弹地穿行3)直线LOS(line of sight) :当要传播的信号频率在30MHz以上时,天波与地波的传播方式均无法工作,通信必须用直线方式。
3。
直线传输系统中的损伤主要的损伤包括:衰减和衰减失真(attenuation and attenuation distortion)、自由空间损耗(free space loss)、噪声(noise)、大气吸收(atmospheric absorption)、多径(multi path)和折射(refraction) 等。
4。
信号编码技术1)数据、信号和传输的模拟与数字之分模拟(analog)和数字(digital)大致分别与连续(continuous)和离散(discrete)相对应。
数据、信号和传输经常使用这两个术语。
数据(data)定义为传达某种意义或信息的实体;信号(signal)是数据的电气或电磁表示;传输(transmission)是通过信号的传播和处理进行数据通信的过程。
2)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模拟数据在一段时间内具有连续的值,例如,声音和视频是连续变化的强度样本。
无线局域网期末知识点总结

无线局域网期末知识点总结一.WLAN的基本概念与架构1. WLAN的基本概念:WLAN是一种利用无线技术实现的局域网。
它通过无线接入点(AP)连接网络设备,利用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2. WLAN的架构:WLAN主要由AP、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关等组成。
AP充当无线通信的中继站,无线网卡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无线路由器将有线网络转化为无线网络,无线网关用于连接WLAN和有线网络。
二. WLAN的工作原理与协议1. 信号传输原理:WLAN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通过调制解调器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无线信号进行传输,接收端将无线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Wi-Fi、蓝牙和红外线等。
2. 信道与频率:WLAN使用的无线电频段被分为不同的信道,每个信道之间有一定的分隔距离,避免互相干扰。
常见的频段有2.4GHz和5GHz,其中2.4GHz频段有13个信道,5GHz频段有24个信道。
3. WLAN的协议:WLAN使用的主要协议有IEEE 802.11系列协议。
其中,802.11b支持最大11Mbps的传输速率,802.11g支持最大54Mbps的传输速率,802.11n支持最大300Mbps的传输速率,802.11ac支持最大1Gbps的传输速率。
三.WLAN的安全机制1. 加密技术:WLAN中常用的加密技术包括WEP、WPA和WPA2等。
其中,WEP是最早的加密技术,但存在较大的漏洞;WPA和WPA2采用更强大的加密算法,并支持动态密钥管理,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
2. 访问控制:WLAN可以通过MAC地址过滤、密钥认证和访问控制列表等机制对用户进行访问控制,限制非法用户的接入。
3. 外围设备保护:WLAN可以通过屏蔽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关闭无线网卡的广播、启用防火墙等手段增强网络的安全性,防止黑客入侵。
四.WLAN的性能优化1. 信号强度优化:合理选择AP的位置和数量,使信号强度达到最佳状态,避免信号覆盖范围重叠或盲区出现。
无线网络考试复习资料

1.无线网络概念,标准,意义,用在哪里?概念:所谓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IEEE 802.11n草案:使用目前标准尚为草案,但产品已层出不穷意义:无线局域网指的是采用无线传输媒介的计算机网络,结合了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
首先,无线局域网是有线局域网的延伸。
使用无线技术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减少了用户的连线需求。
用在哪里:手机蓝牙,wifi2.无线网络在OSI那个位置:数据链路层,物理层3.无线网络网络拓扑:点到点连接:端到端的,无线MAN回程装置,蓝牙,LAN无线网桥,IrDA;星形拓扑结构:WiMAX基站,Wi-Fi接入点;无线网状网络(ad-hot);4.BSS:在ieee802.11标准中,wlan基于单元结构,每个单元被称为基本业务区ESS:在一个局域网中两个或多个这样的单元构成了扩展业务去ESS5.(1)无线网卡:各种无线网卡(NIC)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本地规范的要求限制其最大发射功率,而且对于基于标准的设备,相关机构的合格证来保证不同厂商设备的互操作性(2)接入点:接入点(AP)是无线局域网的中心设备,用来与网络中的其他站点进行无线通信。
接入点通常也与有线网络相连,作为有线和无线设备之间的网桥(3)WLAN交换机是一种网络基础设备,WLAN交换机简化了大型WLAN的配置和管理,该设备设计用来代表依赖型或者“瘦”接入点执行各种功能。
(4)WLAN阵列单个接入点阵列包含一个WLAN控制器,同时有4、8或者16个接入点。
扇区天线提高了增益,也意味着接入点阵列的工作范围比采用全向天线的单个接入点的工作范围加倍或者增加很多(5)WLAN天线分传统的固定增益天线和智能天线(交换波束与自适应阵列)(6)其他WLAN硬件:无线网桥和无线打印服务器等6.胖瘦ap:AP(Access Point),即无线接入点,是WLAN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机制类似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HUB),无线终端可以通过AP进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也可以通过AP的“WAN”口与有线网络互通。
无线网络复习资料

无线网络复习资料1.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3种。
2.局域网的英文缩写为(LAN),城域网英文缩写为(MAN),广域网缩写为(WAN).3.现代意义计算机网络现成的标志是(ARPAnet)4.OSI参考模型,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分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5.无线网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夏威夷大学的(ALOHANET)研究项目6.无线网络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摆脱有线的束缚,便捷);7.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协议分层)8.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协议) 9OSI参考模型从高到低各层依次是(应用程序,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10.TCP/IP模型从高到低各层依次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连层,主机至网络层)。
11.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栈重点在(Mac 协议)。
1.无线信号是能够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电磁波)。
2.(FCC)是美国政府控制,许可和分配RF频段的机构。
3.无线发射的信号有一个重要属性是方向性,通常低频信号是(全向的)。
4.对于非导向媒体,发送和接收都是通过(天线)实现的。
5.天线增益是天线(定向)性的度量。
6.天线辐射出去的信号以3中方式传播:(地波)天波和直线。
7.无线信号最基本的4种传播机制为(衍射)反射,绕射和散射。
8.移动环境中的衰退效果可以分为(快速或慢速)也可以分为(平面)。
9.多普勒效应是为了纪念(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克里斯琴·约翰·多普勒Christian Johann Doppler)10.(数据)定义为传达某种意义或信息的实体。
11.(信号)是数据的电器或电磁表示。
12.(传输)是通过信号的传播和处理进行数据通信的过程。
13.无线传输系统主要是采用(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14.数字数据的基本调制技术有3种:(ASK,FSK和PSK)。
15.(扩频技术)是一种使用宽频谱进行调制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其他站点发出的传送打断。如果因为数据帧被损坏
或因为返回的ACK被损坏,源站点在一个短的时间周 期中没有收到ACK,它会重发该帧。
为了更进一步地增强可靠性,可以使用四帧交换。
(RTS/CTS)
40
隐终端(Hidden terminal)效应
侦听到信道 “闲” 可能结果不正确,由于:
(a) 隐蔽站问题 ---- 在发送方侦听不到: A, C 不能互相听到,中间有障碍物、
如果收到 CTS(信道busy)则保持安静,不能传输数据。
如果只收到 RTS 而没收到 CTS,可以传输数据。
44
接入控制
无线接入过程
STA (工作站)启动初始化、开始正式使用AP 传 送数据幀前,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接入: (1) 扫描(SCAN) (2) 认证(Authentication) (3) 关联(Association)
说的无方向性,在垂直方向图上表现为有一定宽度的波束
定向天线,在水平方向图上表现为一定角度范围辐射,也就是平常所
说的有方向性,在垂直方向图上表现为有一定宽度的波束
全向天线会向四面八方发射信号,前后左右都可以接受到信
号,定向天线就好像在天线后面罩一个碗壮的反射面,信号 只能向前面传递,射向后面的信号被反射面挡住并反射到前
信号衰减,A、C 于是都发给 B, B 处此时会产生冲突。
(b) 信号强度衰减问题 ---- C 在发送,由于信号传输衰减,传到 A 处时,A
听不到,A 以为听到信道闲,也发, 接收站 B 处此时产生冲突。
Signal strength
A
B
C
Location
隐终端是指在接收者的通信范围内而在发送者通信范围外的终端。
30
信号损伤
多径:在发送器和接 收器之间产生了不止 一条,而是许多条不 同的路径。
31
32
复习提纲——第三章
无线局域网定义、标准和组成
IEEE 802.11 MAC设计目标 可靠数据传送 访问接入控制、CSMA/CA原理
33
无线局域网定义、标准和组成
WLAN的基本元素——BSS
BSS1
复习提纲——第一章
无线网络概述、分类
1
复习提纲
试分析和比较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 ,可以从传输方
式 、组网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
传输介质 有线网络 无线网络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无线电波、微波、红外
2
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组网方式
无论采用哪种传输技术,无线网络的拓扑结构基本上是一
样,可归结为两个基本类: 无中心拓扑和有中心拓扑
41
暴露终端(Exposed terminal)效应
当节点B向节点A发送数据时,节点C也希望向节点D发送数据。 节点
C侦听信道,它将听到节点B正在发送数据,于是错误地认为它此时不 能向节点D发送数据, 但实际上它的发送不会影响节点A的数据接收, 这就导致节点C所谓暴露终端问题的出现。
A
B
C
D
暴露终端是指在发送者的通信范围之内而在接收者通信范围之外的终端。
ITU国际电信联盟给出适宜于无线通信的波长是从
11
长波至微波不等,即3kHz至3000GHz不等。
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价值
频谱资源是运营商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其拥有
的频谱资源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其网络能够承载多少 用户
频谱资源为什么值钱?
电磁波在同一频段的干扰造成了无线电频谱资 源的有限性,各种无限制式对有限的频谱资源的 争夺造线而逐渐射向远方空间。因此,在地平线以远的 地点自然就接收不到微波信号了。
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过程中,能量要受到损耗。频率
越高,衰减越大。微波射束的能量,经过一定地段损
耗后,将大为减少
14
微波通信
欲实现地面上A、B两地间的远距离微波通信,也必
中,只能独立使用.无需AP,安全由各个客户端自行维护
点对点模式中的一个节点必须能同时 ”看 ”到网络中的其他节点 ,否则就认
为网络中断,因此对等网络只能用于少数用户的组网环境,比如4至8个用户.
转发结点
转发结点
转发结点 B
C
自组网络
A 源结点
D
目的结点
E
F
4
基础结构模式
由无线接入点AP、无线工作站以及分布式系统构成。无线
ESS
Service Set)是采用 相同的SSID的多个
AP1
BSS形成的更大规模
AP2
DS
的虚拟BSS。
Service set identify (SSID1)
BSS2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ESS
AP1 BSSID1<->SSID
AP2 BSSID1<->SSID 1208E SSID=“marketing”
16
扩频技术工作原理、类型、区别
复用与扩频技术的直观印象
17
扩频技术
扩频
原始信号和比它速
率高得多的扩频序
列相乘,从而延展
它的频带
18
跳频扩频
19
跳频技术如何实现频谱扩展
每一跳频驻留时间的瞬时所占的信道带宽是窄带频
谱
依照跳频图案随时间的变化,这些瞬时窄带频谱在
一个很宽的频带内跳变,形成一个跳频带宽。
窄的方向上发射出去,形成一个电磁波束,天 线的指向就是波束指向。
如果天线转到某个方向上时,发现了目标回波,
那么天线所指的方向就是目标所在的方向。
28
天线的方向性
天线对空间不同方向具有不同的辐射或接收能力,这就是天
线的方向性
根据方向性的不同,天线有全向和定向两种
全向天线,即在水平方向图上表现为360°都均匀辐射,也就是平常所
BSS1
System):连接多
个BSS网络及有线 网络
DS
AP
AP
BSS2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AP1
SSID=“marketing”
STA STA
STA
SSID:Service Set ID 服务集识别码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BSS1
ESS(Extended
Service set identify (SSID1)
正比。
21
直接序列扩频原理
一个周期
22
直接序列扩频原理
23
扩频的应用
扩频码如何区分手机1与 手机2的信号?
24
扩频的应用
手机2接收端的解扩码
为W2
解扩后信号变成了低
频信号,只应有两个 码元
同一个码元内高低电
平的变化会进行积分,
积分的值才是最终值
25
什么是天线?
把从导线上传下来的电流信号做为无线电波发射到空间 收集无线电波并产生电信号
10
无线电频谱、特点及可用范围
无线电频谱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
无线电频谱资源是有限的
无线电频谱资源在一定时间、地区和频域内,可以被设备共享 无线电频谱可以被利用但不会被消耗掉,是一种非消耗的资源
无线电波有固有的传播特性,它不受行政区域、国家边界的
限制
无线电频谱资源极易受到污染
42
隐终端问题解决方式
1. 2. 3. 4. 节点A欲发送一数据包给节点B, 首先A发送一RTS给B; B发送CTS; A收到CTS后发送数据; C监听到CTS,知道有节点在发送数据,A和B数据传输 时间C不会发数据包。
43
暴露终端问题解决方式
1、发送者发送 RTS。
2、接收者返回 CTS。 3、邻居节点:
1208E
SSID=“marketing”
SSID是一个ESS的网络标识 BSSID是一个BSS的标识
38
IEEE 802.11 MAC设计目标
IEEE 802.11 MAC
39
可靠数据传送
IEEE 802.11使用帧交换协议。当一个站点收到从另一
个站点发来的数据帧时,它向源站点返回一个确认 (ACK)帧。此交换被作为一个原子单元处理,它不会
BSS AP1 A A
BSS
AP2
ESS 扩展服务集 SSID
6
无线网桥模式
利用一对无线网桥连接两个有线或者无线局域网网
段
WB1 A WB2
A
以太网
以太网
7
无线中继模式
无线中继器用来在通信路径的中间转发数据,
从而延伸系统的覆盖范围
AP1
WB
A
AP2
A
以太网
以太网
8
Mesh结构
让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信号
接入AP用于在无线工作站和有线网络之间接收、缓存和转 发数据,所有无线通信都经过AP完成,是有中心拓扑结构。 AP可连接有线网络,实现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互联
分布系统 DS
因特网
AP
基本服务集 BSS BSSID
5
多AP模式
由多个AP以及连接它们的分布式系统组成的基础架构模式网络
相同SSID的无线网络间可以漫游
AP
BSS2 AP
STA4 STA6
STA1 STA3
STA2
STA5
能互相进行无线通信的STA可以组成一个BSS(Basic Service Set) BSS是802.11网络的基本结构
Stations (STA):任何的无线终端设备。
34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基本元素—— DS
DS(Distribution
须采用“接力”方式,逐段收发放大,最终到达远 距离收信端。
15